含有荆芥的处方(十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荆芥的处方(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荆芥、前胡、麻黄、半夏、桂枝、干姜、五味、甘草、细辛、杏仁、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冷痰哮喘,冷而淋背,多吐冷沫,舌上白苔。
用法用量喘甚,加姜汁磨木香汁半杯。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2、桔梗消毒汤处方甘草(生用)3钱,桔梗1钱5分,牛蒡子1钱,荆芥穗8分,玄参1钱。
功能主治痘疮结靥后,内毒盛甚,其势内攻而上烁肺,咽喉肿痛,声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处方3、除风导赤散处方茅根9g,木通1.5g,地肤子3g,荆芥1.5g,甘草3g。
功能主治清心胃,除湿热,祛风止痒。主眦帷赤烂(眦部睑缘炎)。以两眦部睑弦及皮肤溃烂为特征,往往浸渍两眦引起血轮发红,自觉发痒微痛。
各家论述茅根清心胃,导湿热下行;木通清心利小肠,兼通血脉;地肤子除风清热,且能祛风止痒;荆芥疏风散邪,且有退赤之功;甘草清心益脾,又能缓急止痛。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处方4、荆芥甘草防风汤别名荆芥防风甘草汤
处方荆芥半两,防风半两,甘草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解痘毒主小儿疮疹,邪在太阳,疹出不快,脉浮者。
用法用量荆芥防风甘草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
处方5、拨云散处方白蒺藜2两,防风2两,羌活2两,川芎2两,荆芥2两,甘菊花2两,蝉蜕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风毒,退翳障。主风毒翳障,及赤烂眩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桑白皮熬水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德生堂方》
处方6、金仙膏别名开郁消积膏
处方苍术5两,上白术4两,羌活3两,川乌3两,姜黄3两,生半夏(姜制)3两,乌药3两,川芎3两,青皮3两,生大黄3两,生香附2两,炒香附2两,生灵脂2两,炒灵脂2两,生延胡2两,炒延胡2两,枳实2两,黄连2两,姜制厚朴2两,当归2两,灵仙2两,黑丑头(半生半炒)2两,巴仁2两,枯黄芩1两,黄柏1两,生蒲黄1两,黑山栀1两,川郁金1两,莪术1两,三棱1两,槟榔1两,陈皮1两,山楂1两,麦芽1两,神曲1两,南星1两,白丑头1两,苦葶苈1两,苏梗1两,藿梗1两,南薄荷1两,草乌1两,独活1两,柴胡1两,前胡1两,细辛1两,白芷1两,荆芥穗1两,防风1两,连翘1两,干葛1两,苦桔梗1两,知母1两,大贝母1两,甘遂1两,大戟1两,芫花1两,防己1两,瓜蒌仁1两,腹皮1两,天花粉1两,赤芍1两,白芍1两,枳壳1两,茵陈1两,川楝子1两,木通1两,泽泻1两,车前子1两,猪苓1两,宣木瓜1两,皂角1两,苦杏仁1两,桃仁1两,苏子1两,益智仁1两,良姜1两,草果1两,吴萸1两,红花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僵蚕1两,全蝎1两,蜈蚣1两,蝉蜕1两,生山甲1两,生甘草1两,发团3两,飞滑石4两,生姜1斤,葱白1斤,韭白1斤,薤白1斤,大蒜头1斤,红凤仙1斤,白凤仙(全)1斤,槐枝1斤,柳枝1斤,桑枝1斤(凤仙子者或用4两),榆枝8两,桃枝8两(俱连叶),石菖蒲2两,莱菔子2两,干姜2两,陈佛手干1两,小茴1两,艾1两。
制法两共享油40斤,分熬丹收。再入净松香、生石膏各4两,陈壁土、明矾各2两,雄黄、轻粉、砂仁、白芥子、川椒、广木香、檀香、官桂、制乳香、制没药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如前下法),或加苏合油,临用加沉、麝。
功能主治开胸膈,进饮食,化痰消痞;升降阴阳,流通气血。主风寒暑湿,气血痰食,六郁五积诸病,中州脾胃之病,四时外感内伤,表里不分,寒热相杂,非一偏所能治者;夏时暑湿、湿温之症偏于阴湿者;一切腹痛,妇人痛经,小儿虫痛、疟疾、痢疾。
用法用量外感风寒暑湿,头疼发热,贴胸口,先用生姜擦后再贴;内伤饮食、胸膈饱满,贴胸口痛处并脐上,用莱菔子、枳实,麸皮、食盐炒熨;咳嗽,贴胸口,用苍术、枳壳、陈皮、半夏、白术、干姜、皂角炒熨(若肺咳用清肺膏,胃咳用清胃膏,肾咳用滋阴膏,此膏勿用);痰喘、痰哮,贴胸背;痰饮,贴心口;嘈杂、噫气、吞酸、吐酸,贴心口,或用苍术、陈皮、半夏、黄连、黄芩、吴萸、神曲煎抹;恶心、干呕,贴心口,或用芦根煎汤抹胃脘,掺黄连末贴;噎嗝、反胃,用生姜汁、韭菜汁、牛乳抹胸口,膏内掺真郁金末,凤仙子末贴,再用陈米同黄土合上平肝顺气保中方药料炒熨;翻胃,贴心口,用姜汁、竹沥先抹之;呕吐,贴心口,寒宜丁香、砂仁、藿香、陈皮、半夏、干姜掺贴;热宜黄连、葛根、白芍、黄芩、栀子、竹茹加梅煎抹;霍乱吐泻,先用生姜擦胸口,膏内掺陈佛手干、明矾末贴胸口并脐上,不吐泻者,亦用生姜擦心口,掺菖蒲、白蔻、丁香末贴心口并脐上;积聚、症瘕、痃癖、痞气,先用生姜擦患处,膏内掺药末贴,掺药用大蒜头3两,生姜、葱白各2两,同捣烂,加白芥子、花椒、凤仙子、红蓼花子或花、大黄、芒硝、雄黄、轻粉、明矾、陈石灰各2钱,研末和匀阴干,临用以少许掺膏上贴,并可以少许加飞面、醋调敷膏外,再用酒蒸商陆、或酒蒸三棱,或醋炒吴萸,或醋炒延胡熨之;黄疸、阳黄,膏掺白术、黄芩、茵陈末贴心口,脐上,参用行水膏贴脐旁天枢穴,再加苍术、厚朴、广陈皮、茵陈、黄连、黄芩、栀子、龙胆草、葶苈、车前子、泽泻、木通、寒水石、滑石之类煎抹炒熨;阴黄,膏掺附子,干姜、茵陈末贴心口,脐上,参用散阴膏贴后对脐命门穴,再用苍术、厚朴、陈皮、茵陈、川芎、川乌、干姜、吴萸、青皮、姜黄、官桂、丁香、川椒、车前子、泽泻之类煎抹炒熨;酒疸、谷疸治同;瘟黄,用瘴疸丸(茵陈、栀子、大黄、芒消各1两,杏仁6钱,常山、鳖甲、巴霜各4钱,豆豉2两)煎抹炒熨;浮肿,阳水先肿上体,身热便闭,贴心口、脐上;阴水,先肿下体,身冷便利,贴心口、脐上;胀满,贴心口、脐上;泄泻,贴胸口、脐上,再用苍术、厚朴、陈皮、泽泻、车前子、木通、飞滑石之类炒熨或用白术5钱、车前子8钱炒熨;泻不止,用黄丹、枯矾、丁香掺膏贴,艾1叶坐在身下;痢疾,初起,膏掺川连、吴萸、木香、砂仁末贴脐上,3日后者,掺花椒、麝香贴;疟疾,贴心口、背心,先用生姜擦后贴;心胃气痛,贴痛处,热痛用柴胡、黄芩、瓜蒌、花粉、白芍、枳壳、黄连、栀子、橘红、木通、生甘草、食盐煎抹;冷痛用紫苏、香附、灵脂、延胡、姜黄、蒲黄、蓬术、当归、良姜、草果、官桂、胡椒、益智仁、吴萸、陈皮、半夏、没药、厚朴、苍术、乌药、川芎炒熨;肝气胁肋痛,贴痛处;腹痛,贴脐上;腰痛,膏掺白术、官桂末贴痛处;小肠气痛,贴脐下,并用川楝子、小茴、乌头、栀子、盐炒熨;妇人痛经,贴脐上;妇人乳核,不红不肿者,用姜葱汤洗后,膏内掺广木香贴,如红肿热痛者,用清阳膏加乌龙锭敷;妇人产后儿枕痛,贴痛处。
摘录《理瀹》
处方7、除邪清肺汤处方当归2钱,白芍(酒炒)1钱半,前胡1钱半,半夏1钱,陈皮1钱,杏仁1钱,茯苓1钱,甘草1钱,荆芥穗8分,麻黄(留节)4-5分。
功能主治产后肺冒风寒,寒热咳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热服。有汗者,去麻黄,加桂枝8分。
摘录《会约》卷十五
处方8、荆防解毒汤处方荆芥、防风、黄芩(酒炒)、黄柏(酒炒)、元参、牛蒡子、升麻。
功能主治痘已见,毒火熏灼于中,使疹挟出于外,其间有碎密若疮一样者;痘夹斑、夹麻或夹丹者。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处方9、荆芥甘草防风汤处方荆芥6分,薄荷6分,牛蒡子6分,防风6分,甘草(炙)6分。
制法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邪在太阳,恶寒身热,小便赤涩,出不快。
用法用量水1盏,煎至6分,食前稍温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处方10、菊花散别名荆防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防风1两(去叉),木通1两(锉),木贼1两(锉),仙灵脾1两(锉),荆芥1两(去梗),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目肤翳侵及瞳仁,如蝇翅状。
用法用量荆防菊花散(《准绳·类方》卷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11、金沸草散处方旋覆花(去梗)1两,荆芥穗4两,麻黄(去节)1两,杏仁(不去皮尖)1两,甘草(生)1两,赤芍1两,半夏(姜制)1两。
功能主治感冒寒邪,鼻塞声重,咳嗽不已;肺经受风,头目昏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时行寒疫,壮热恶风,或头痛身痛。
用法用量上药每服5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二
处方12、保产无忧丸处方当归(酒洗)1两5钱,真川芎1两3钱,川羌活5钱,真蕲艾7钱,荆芥穗8分,黄耆8钱,白芍药1两3钱(炒,如冬月只用1两),川贝母1两,紫厚朴7钱(姜汁拌炒),枳壳6钱(麸炒),菟丝子1两4钱(水洗净),益母草1两5钱(忌见铁),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难产或数日不下,或临月腰疼,步履不安,不能足月,或横生倒生,或血晕血迷或儿枕作痛,乳汁不通,或血崩漏胎。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
摘录《同寿录》卷三
处方13、黄连解毒汤处方生地、白芍、当归、黄连、木通、防风、银花、荆芥、连翘、丹皮、柴胡、麦冬、鳖甲、薄荷。
功能主治疹后发热成疳。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14、柴胡生化汤处方柴胡(酒炒)1钱,川芎2钱,当归5钱,桃仁13粒,炙甘草5分,炮姜5分,荆芥1钱,酒炒黄芩1钱。
功能主治产后郁冒寒多,复汗,身热。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半盏冲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处方15、荆芥桔梗汤处方荆芥穗、桔梗(去芦)、甘草(生)、牛蒡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喉中生疮。
用法用量每用1钱,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九
处方16、参归汤处方人参2两,当归2两,荆芥1钱。
功能主治产后下利厥逆,躁不得卧,或厥不得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石室秘录》卷六
处方17、家秘木通羌活汤处方木通、桔梗、羌活、荆芥。
功能主治太阳里热不得卧,身热汗出,口渴引饮,小便不利。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18、骨科外洗二万处方桂枝15g,威灵仙15g,防风15g,五加皮15g,细辛10g,荆芥10g,乳香10g,没药10g。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主损伤后期肢体冷痛,关节不利。风寒湿邪侵注,局部遇冷则痛增,得温稍适的痹症。
用法用量煎水熏洗。
摘录《外伤科学》
处方19、除疯丸处方枫子1斤(酒浸,秋冬5日,夏3日,研碎入药),人参5钱,防己1两,没药1两,官桂5钱,白芍1两,荆芥1两,防风1两5钱,当归1两,独活2两,羌活1两,玄胡索1两,大黄1两,蝉退7钱,苍术1两,半夏1两5钱,姜黄1两5钱,麻黄1两5钱,干姜1两5钱,甘草1两5钱,柴胡1两,枳壳1两,石楠叶1两,黑丑1两5钱,杏仁(去皮尖)1两,乌药1两,地骨皮1两,乳香1两,陈皮1两,黄芩2两,胡麻(炒)2两,香蛇1两,黄柏2两,苦参2两,穿甲7钱5分,黄连6钱5分,甘菊2钱2分,灵仙5钱,蔓荆子1两(炒)。
制法上为末,老米粉为丸。
功能主治大麻疯。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酒送下,日3次。
摘录《秘传大麻疯方》
处方20、畅肺饮处方前胡、桔梗、防风、荆芥、杏仁、枳壳、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本有痰热,复感风寒,发热咳嗽,痰呜喘筑,甚至鼻煽口张,面青目直。
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
摘录《小儿诸热辨》
处方21、金沸草散处方荆芥穗1两,麻黄(去节)5钱,北柴胡5钱,旋覆花5钱,半夏(汤泡)2钱半,赤芍药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伤风,鼻塞流涕,痰壅热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桑白皮煎,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22、和解汤处方升麻、桔梗、荆芥、葛根、川芎、甘草、防风、羌活。
功能主治痘1-2日毒未出时,或为风寒阻膈,气粗热盛,身发战而肚腹急疼,将内溃者。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5分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23、骨汁煮索饼方别名骨汁煮饼
处方大羊尾骨1条(水5大盏,煮取汁2盏5分),葱白7茎(去须,切),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荆芥1握,面3两,羊肉4两(细切)。
功能主治虚损羸瘦,下焦久冷,眼昏耳聋。
用法用量骨汁煮饼(《医统》卷八十七)。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24、除昏退翳丸处方当归3钱,川芎3钱,木贼3钱,天麻3钱,甘菊花3钱,白蒺藜3钱,黄连3钱,藁本3钱,羌活3钱,独活3钱,青葙子3钱,楮实子3钱,荆芥3钱,苍术3钱,夜明砂3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或饼或丸,每丸重1钱。
功能主治目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2丸,临卧细嚼,米饮送下。刻日见效。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一
处方25、菊连汤处方防风1钱,荆芥穗5分,家白菊5分,蝉蜕5分,连翘6分,枯黄芩7分(炒),川黄连(酒炒)3分,栀仁(炒黑)6分,牛蒡子5分(炒,研),大当归(酒洗)8分,真川芎5分,白芍(酒炒)8分,怀地黄(生用)1钱。
制法上咀片。
功能主治妇人胎风眼。
用法用量用干姜1片.灯心1丸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一草亭》
处方26、荆防葛根汤处方荆芥穗、青防风、粉葛根、冬桑叶、鲜菖蒲、薄荷叶、大力子、大贝母、淡竹叶、净蝉衣。
功能主治解肌散表。主烂喉痧初起,壮热烦渴,斑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
用法用量水煎服。恶心呕吐,加藿香。
摘录《喉科家训》卷四
处方27、大功散处方苍术5钱(米泔浸1宿),陈皮5钱(去白),防风(去芦)3钱,紫草3钱,荆芥穗3钱,赤芍药5钱,厚朴(姜制,炒)2钱,柴胡(去芦)2钱,缩砂仁2钱,川芎5钱,当归(酒浸)2钱,干姜2钱,牛蒡子(炒)2钱,甘草(炙)1钱,黄芩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疮未发正发,及未受证者。
用法用量每用田螺厣7个,桃枝7寸、柳枝7寸,绿豆汤浸透,取皮半盏,净洗锅,入井水煎熟,去滓,取清汁;再研雄黄末1钱,同入锅内搅匀,取4盏,将药与已出及方受热与未受证者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处方28、拨云散处方川芎半两,楮实半两,龙胆草半两,羌活半两,薄荷半两,石决明半两,苍术半两,大黄半两,荆芥穗半两,甘草半两,木贼半两,密蒙花半两,连翘半两,川椒半两,草决明半两,桔梗半两,石膏半两,甘菊花半两,白芷半两,地骨皮半两,白蒺藜半两,槟榔半两,石燕1对重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因发湿热不退,而作翳膜遮睛,昏暗羞明,隐涩难开。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地肤子、白术,无地骨皮。
注意忌杂鱼、猪、马、荞面、辛热之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
处方29、浚荣散处方红花、归尾、紫草、丹皮、荆芥穗、地丁、牛蒡、木通、赤芍。
功能主治痘气至而血不至,乳郭饱满而根窠晦者。
用法用量加地龙3条,临服和猪尾半盏。
摘录《救偏琐言》卷十
处方30、既济汤处方荆芥穗、麻黄(去根,蜜炒将黑,地上出火气)、干葛根、石膏、川黄连、大黄、蝉蜕、牛蒡。
功能主治小儿出痘,火毒太盛,时值隆冬而闭塞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胡荽1钱,以阴阳水煎服。
摘录《救偏琐言》卷十
处方31、茶调散处方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甘草半两,木贼1两,石膏(炒)1两,石决明(煅)1两,荆芥1两,薄荷叶1两,甘菊花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肿痒痛,翳,烂弦,风气眼泪。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清茶调下。
摘录《急救仙方》卷三
处方32、荆芥散处方干荆芥穗5两,干薄荷叶3两,木贼2两,蝉壳2两(洗去尘土,焙干),蛇蜕皮1钱(炒黄,别研为细末)。
制法上为末,次入蛇蜕皮末拌匀。
功能主治风毒上攻头目。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腊茶或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33、荆芥散处方荆芥稳半两,乌头尖1分,雄黄(研)1钱,白僵蚕(直者,炒)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邪客阳经,头目重痛,及头面虚汗,连脑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荆芥茶调下。每服药讫,卧少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34、粱米粥处方白粱米3合,荆芥1握,薄荷叶1握,豉3合。
功能主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謇涩,精神昏愦手脚不遂,口喎[音 wāi]面戾。
用法用量上以水3大盏,煮荆芥、薄荷、豉,取汁2盏,澄滤过,入米煮作粥,空腹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处方35、宝花散别名石二、十号节象方
处方郁金1钱,细辛3两,降香3钱,荆芥4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痧胀。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
用法用量石二(《痧症全书》卷下)、十号节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处方36、结阴丸处方生地4两,白芍2两5钱,山药2两5钱,槐米1两5钱,川黄连1两5钱,黑荆芥1两5钱,茜草1两5钱,地榆1两5钱,乌梅肉1两,升麻1两,扁柏1两,罗汉松叶1两。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祛风散滞。主脾虚气滞,肝虚血热,血随气而沉陷于阳明大肠,始为肠风脏毒,久则渗漏无度,传为结阴便血之症。
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上空心吞服。
摘录《活人方》卷二
处方37、参苓愈带汤处方人参、云苓、白术、山药、白芍、车前、柴胡、苍术、甘草、陈皮、黑荆芥。
功能主治白带。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38、桂心散处方桂心1两,麻黄3分(去根节),荆芥3分,石膏2两,赤芍药3分,柴胡1分(去苗),葛根2分,芎藭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细辛半两(去苗土),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目四肢俱疼,心胸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得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39、除风汤处方羚羊角、山犀角、防风、知母、黄芩、玄参、荆芥、桔梗、大黄、朴消、黄连。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睑生风粟外障。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处方40、保元化毒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归身、川芎、荆芥、大力子、官桂、防风、赤芍。
功能主治痘疮起发后,卫气不足,平塌不起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九
处方41、荆芥柴胡散处方鳖甲1两,柴胡1两,荆芥穗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绵黄耆1两,延胡索1两,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熟干地黄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半两,黄橘皮半两,桑白皮半两,地骨皮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处女气虚,血海不调,时发寒热,目涩舌干,身体困倦,心忪气短,不思饮食,小便赤涩,大便或秘,迤逦瘦弱,面色萎黄,变为劳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午、临卧各1服。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42、败毒散处方大黄、荆芥、牛蒡子、蔓荆子、甘草。
功能主治积血年久,脾胃壅热,睑生风粟外障。胞睑风粟,如麻如米,甚如杨梅之状,摩擦瞳仁,黑睛有翳,久久渐昏,流泪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忌食动风、动血之物。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处方43、栝楼散处方栝楼、贝母、荆芥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欲出痘疹。
用法用量用紫草同煎,连3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一
处方44、和解至圣丹处方郁金3钱,柴胡1钱,白芍3钱,白芥子1钱,天花粉1钱,苏子1钱,荆芥1钱,甘草5分,茯苓1钱。
功能主治开郁。主关隔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平常而有至圣。盖肝气之郁,必用柴、芍以舒之,然过则必阻而不纳。方中以此二味为主,而佐以郁金之寒散,芥子之祛痰,天花粉之散结,甘草之和中,茯苓之祛湿,气味平和,委婉易入,不争不战,相爱相亲,自能到门而款关,不致扣关而坚壁也。
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处方45、茶调散处方石膏(碎,研)2两,羌活(去芦头,生用)1两,苍术(去皮)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芎藭1两,茵陈蒿1两,荆芥穗1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腊茶末1钱匕,同葱白煎汤,点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46、荆芥散处方天南星半两,草乌头(肉白者,生用)半两,荆芥穗半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鼻塞流涕,声重咽干,胸膈满闷,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加陈茶1钱,生姜汁半呷,薄荷3叶,水两盏,煎至8分,温服,日3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二
处方47、荆芥穗散处方荆芥穗2两,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或口噤,或角弓,或狂言如见鬼,或搐搦如痫,及一切风血。
用法用量每服6钱,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
处方48、家秘煎处方防风、菊花、独活、荆芥穗、甘枸杞、羌活、山栀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初期麻疯。
用法用量水煎服。面部,加白蒺藜、当归、天花粉、天麻、鼠粘子、薄荷、苍耳、蔓荆子、谷精草;下部,加杜仲、金银花、牛膝、宣木瓜、桔梗、炙虎骨、枳壳、熟地、木通;摄血归元,加连翘、元参;补虚,加桑螵蛸、夏枯草;血虚加苏木、红花;妇人加四物汤。
摘录《中国麻风病学》
处方49、结阴丹处方枳壳(麸炒,去瓤)、威灵仙、黄耆、椿根白皮、陈皮、何首乌、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面为糊,纳入蜜少许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及赃毒下血,诸大便下血疾。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前以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医钞类编》:此方用枳壳以破滞气;灵仙宣通五脏,通行十二经络;黄耆补气;陈皮理逆气;椿皮苦燥湿,寒胜热,涩收敛,入血分而涩血;首乌甘益血,涩敛血;荆芥通利血脉,散瘀破结;加酒者,和血行气以助药力也。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50、拨云丸处方白蒺藜(炒去角)、羌活、独活、防风、生地黄、荆芥、当归、蛇蜕、金银花、蝉蜕、赤芍、甘草。
功能主治阳毒之气盛,注于阳道,寒邪克之,眼目日夜疼痛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拨云汤”。
摘录《异授眼科》
处方51、保元化毒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桂枝、羌活、荆芥、牛蒡、防风、连翘。
功能主治痘疹气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一
处方52、荆防葛根汤处方葛根1钱半或1钱,牛蒡子3钱,桔梗1钱半,炒荆芥1钱半,枳壳1钱,白杏仁(去皮尖)3钱(便溏者勿研),生甘草4分,土贝3钱(去心,研),炒防风1钱半,浮萍草2钱。
功能主治时令平和时之烂喉丹痧,初起发热者。
用法用量防风、荆芥不炒亦可。
摘录《烂喉丹痧》
处方53、荆芥汤处方薄荷叶1两,荆芥穗1两,牛蒡子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瘙痒成瘾疹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处方54、参归荆防汤处方党参(炒)2钱,陈皮1钱,防风1钱5分,归身1钱5分,荆芥1钱5分,炙草6分,红枣2枚,生姜2片。
功能主治风邪发热,平素身体虚弱者。
用法用量如头痛,加川芎1钱5分;大便溏,则去当归。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处方55、宽中祛痰丸别名祛风化痰丸
处方半夏4两(汤泡7次,晒研为末,用生姜自然汁捏作饼,阴极干),荆芥穗1两,白矾(枯)1两,麻黄4两(去节),槐角子1两(麸炒),陈皮(汤洗,去白)1两,朱砂1两(研末,水飞过,一半入药,一半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中理气,祛痰搜风。主饮食过多,酒色太过,喜食酸咸作成痰饮,于胸膈则满闷,呕逆恶心,流则臂膊大痛,升则头目昏眩,降则腰脚重痛,轻则左瘫右痪,重则猛然倒地。
用法用量祛风化痰丸(《普济方》卷一六四)。
注意忌食猪羊血、猪肉、鸡鹅、蘑菇、黄瓜、茄子等物。
摘录《瑞竹堂方》卷二
处方56、大黑虎膏处方白芷1两,大黄1两,黄连1两,白及1两,白蔹1两,黄芩1两,木鳖子1两,黄柏1两,羌活1两,独活1两,金毛狗脊1两,杏仁1两,当归1两,芍药1两,川芎1两,肉苁蓉1两,生地1两,前胡1两,肉桂1两,柴胡1两,荆芥1两,黄耆1两,连翘1两,防风1两,蓖麻子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血竭1两,樟脑4两,血余4两,香油3斤,飞丹1斤,麝香5钱,槐枝2两,柳枝2两。
制法乳香等细药另研,听用。余药入油熬黑枯色,滤去滓,再熬,滴水不散,入飞丹,以槐柳枝不住手搅,入水和软,不断不粘,住火;入乳香、没药、血竭3味,次入樟脑、麝香搅匀,收用摊贴。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跌扑损伤,折骨,疔疮。
用法用量外贴。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处方57、荆芥汤处方荆芥穗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干姜(炮)1两,五味子1两,石膏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目昏痛,咳嗽痰壅,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58、参归荆枣益母汤处方人参1两,当归1两,炒枣仁1两,荆芥3钱,益母草3钱。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3日,发热恶露不行,败血攻心,狂言呼叫,甚欲奔走,拿捉不安,血虚而心无以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处方59、荆芥汤处方荆芥穗4两,木通4两,羌活1两,芎藭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1两,独活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目昏眩,憎寒壮热,四肢烦倦。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60、荆槐散处方槐花、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牙宣出血,或痛。
用法用量擦牙;另煎点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化炎汤处方玄参30克甘菊花15克麦冬15克升麻9克羚羊角4.5克生地15克荆芥(炒)9克功能主治治热极生风,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口反裂,久则缩入,遍身皮毛尽发红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处方1、胡麻散处方胡麻十二两,荆芥、苦参,各八两了。何首乌(洗.焙)十两,甘草(炙)威灵仙,各六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肺风毒攻冲,遍身皮肤瘙痒,或生疮疥,或生瘾疹,用手搔时,浸淫成疮,久而不
处方1、防风通圣散处方防风(五分)川芎(五分)当归(五分)芍药(五分)大黄(五分)薄荷叶(五分)麻黄(五分)连翘(五分)芒硝(五分)石膏(一钱)黄芩(一钱)桔梗(一钱)滑石(三钱)甘草(二钱)荆芥(二
处方1、川芎散处方川芎2两,荆芥2两,甘菊2两,薄荷2两,蝉壳2两,蔓荆子2两,甘草1两(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诸风疾。用法用量每服2-3钱,食后茶、酒任下。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处方2、羚羊角
处方1、活血解毒汤处方防风、荆芥、生地、赤芍、当归、连翘、牛子、黄连、紫草、甘草、苍术、薄荷、川芎、木通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痘后余毒。用法用量方中苍术,《简明医彀》作“白术”;《种痘新书》作“
处方1、柴葛败毒散处方柴胡、干葛、人参、羌活、防风、荆芥、桔梗、苏叶、甘草。功能主治疑似伤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处方2、解肌汤处方川升麻1钱,甘草(生用)1钱,干姜1
处方1、麻黄牵牛汤处方麻黄(去节)羌活射干荆芥穗紫菀茸防风知母蔓荆子牵牛各3克半夏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石淋,水道不通,头痛昏闷。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热服。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
处方1、二母汤处方知母、贝母、人参、杏仁、桔梗、甘草、前胡、五味、荆芥、归须、生地、陈皮、蒲黄、桃仁、葱白、枇杷叶。功能主治补养心血,兼祛外邪。主产后咳嗽,因血虚而气独盛,必生内热,热入肺,兼感风冷外
处方1、疥疮灵处方黄柏9克银花12克连翘9克荆芥6克桑叶6克苦参9克丹皮6克地肤子9克茯苓皮9克萆解12克功能主治治疥疮瘙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外科学》处方2、当归贝母苦参丸别名苦参丸(《三因
处方1、贝母瓜蒌散处方贝母、瓜蒌、南星(炮)、荆芥、防风、羌活、黄柏、黄芩、黄连、白术、陈皮、半夏(汤泡7次)、薄荷、甘草(炙)、威灵仙、天花粉各等分。功能主治肥人中风,口眼喎[音w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