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茯苓的处方(九十七)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茯苓的处方(九十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白术汤

处方白术3两,寒水石1两,当归1两,黄芩1两,芍药1两,人参1两,石膏1两,干葛1两,防风1两,缩砂1两,藿香1两,甘草1两,茯苓1两,木香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养液润燥,开通结滞,令血昌盛。主妊娠血液虚衰痿弱,难以运动,气滞痹麻,营卫不能宣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十一

处方2、加减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身、茯苓、熟地、破故纸、牛膝、杜仲(分量随症酌用)。

功能主治骨伤后,身体虚弱,中气不足,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实用正骨学》

处方3、补土保金汤

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炙草1钱,麦冬1钱,贝母1钱,款冬花1钱,山药(炒)2钱,扁豆(炒)2钱,苡仁(炒)2钱。

功能主治补土生金。主产后咳嗽。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十五

处方4、加味四物六君汤

别名加味四物六君子汤

处方厚朴(姜汁炒)5分,桔梗4分,白术(去芦)4分,砂仁3分,红花3分,黄连3分,玄胡3分,陈皮4分,甘草2分,当归(酒洗)5分,香附5分,枳实(麸炒)4分,白茯苓(去皮)4分,川芎4分,赤芍4分,苏叶4分,槟榔4分,半夏(姜汁炒)4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妇人23-24岁,经后潮热,误食生冷,心腹胀满,气凑上膈,不思饮食,腹内结块如覆盆。

用法用量加味四物六君子汤(《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方中玄胡,《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作“前胡”。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处方5、防已汤

处方桑白皮、防已、茯苓、紫苏、木香、砂仁、姜皮。

功能主治妊娠子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指掌》卷三

处方6、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少者,或以山药3钱炒黄代之),白术2钱,茯苓钱半,炙草1钱,白芍钱半,乌梅2个,罂粟壳7分。

功能主治产后久痢,积垢去而不止,脾虚肠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会约》卷十五

处方7、补脾散

别名补脾汤

处方人参(去芦)1钱,白术1钱,白芍(酒炒)8分,茯苓8分,陈皮6分,川芎6分,黄耆(蜜炒)4分,当归(酒炒)4分,甘草(炙)4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心脾亏损,弄舌。

用法用量补脾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二引《医门秘旨》)。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8、加味四苓散

处方白术、赤茯苓、猪苓、泽泻、海金沙、木通、车前子。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9、化痰桔梗丸

处方桔梗2两,半夏(净洗去滑)4两,茯苓4两,干姜半两。

制法上为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

用法用量每服15或20丸,饮送下。

摘录《元和纪用经》

处方10、苍术二陈汤

处方苍术、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

功能主治湿痰流注,尿浊。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处方11、贝母散

处方黄耆1两,青皮1两,茯苓1两,栝楼根1两,甘草1两,紫菀1两,白术1两,百合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时气病。

用法用量本方名“贝母散”,但方中无贝母。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处方12、归芩参附汤

处方当归3钱5分,川芎1钱7分,茯苓2钱,人参2钱,生地2钱,香附子2钱,白术1钱5分,黄芩7分,麦冬1钱5分。

功能主治妊娠恶阻渐退。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女科秘旨》卷二

处方13、安气汤

处方人参5分,五味子9分,麦冬1钱,酸枣仁1钱(炒,研),山药1钱,茯苓1钱,阿魏1钱。

功能主治弱人肾虚不能纳气,气不归元而喘。

用法用量煎成,冲化阿胶服。

摘录《简明医彀》卷四

处方14、甘草黄芩汤

处方甘草2钱,黄芩2钱,茯苓3钱,半夏3钱,石膏3钱。

功能主治湿热熏蒸,口气秽恶者。

用法用量煎半杯,热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处方15、诃子丸

处方诃子皮2两(洗,炮),木香2两,白豆蔻2两,槟榔2两,桂2两,人参2两,干姜2两,茯苓2两,牵牛子1两(略炒),甘草(粗大者,炙)1两。

制法上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气。主气疾发动,吃食过多,筑心满闷;食饱胀满,及气膨胸膈。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烂嚼,茶、酒任下。

临床应用食郁:石普啖物极多,常致愤闷成疾,服此辄愈。

摘录《苏沈良方》卷四

处方16、加减当归龙荟丸

处方当归、川芎、龙胆草、龙荟、黄耆、黄连、半夏曲、青皮、柴胡、人参、白茯苓、木香、甘草(炙)、栀子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作糊为丸。

功能主治疳热发搐,及惊疳。

用法用量竹叶汤送下。

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处方17、龙骨散

处方龙骨1两,牡蛎粉1两半,远志3分(去心),白茯苓1两,柏子仁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寒水石1两,犀角屑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心风恍惚,惊恐妄语,忽喜忽嗔,悲伤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金银汤放温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处方18、白术汤

处方白术9g,茯苓9g,橘络3g,甘草3g,荆芥1.5g。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疏风散邪。主粟疮。脾虚有湿,外受风邪,症状轻微,颗粒稀少,形体瘦弱者。

各家论述方中白术、茯苓、甘草健脾除湿。橘络理气健脾,通络脉以除胞脸之湿滞。荆芥疏散风邪,五味合用,具有健脾除湿,疏风散邪之功。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处方19、加味益气汤

处方黄耆(蜜炒)1钱5分,人参1钱,白术(去芦,炒)2钱,陈皮8分,当归1钱,柴胡5分,升麻5分,茵陈4分,苍术(米泔浸,炒)4分,栀子(炒)4分,猪苓4分,赤茯苓1钱,泽泻4分,黄连4分,滑石4分,甘草(炙)4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五疸,遍身发黄如栀子水染,病延日久,身体黑瘦,四肢沉困,憎寒发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以六味地黄丸加苍术、白术、茵陈、黄柏各2两,蜜为丸,相兼而进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20、风引汤

别名风饮汤

处方麻黄2两,石膏2两,独活2两,茯苓2两,吴茱萸1两,秦艽1两,细辛1两,桂心1两,人参1两,防风1两,芎藭1两,防已1两,甘草1两,干姜1两半,白术3两,杏仁60枚,附子1两。

功能主治两脚疼痛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用法用量风饮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21、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2两,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痰冷癖饮,胸膈满闷,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22、白龙膏

处方沉香2钱半,白檀1钱半,白茯苓(去皮)1钱半,木香1钱半,白附子1钱,桔梗1钱,白及2钱,白蔹半两,白芷1钱半,白薇1钱,白术1钱半,黄耆2钱半,川芎1钱半,甘草2钱,防风2钱半,白芍药2钱半,当归(洗,焙)半两,生干地黄1钱,瓜蒌根1钱半,杏仁(汤浸,去皮尖)2钱,桑白皮2钱,桃仁(汤浸,去皮尖)2钱,木鳖子(去壳)2钱半,人参(去芦头)2钱半,木通2钱半,独活2钱半,川升麻2钱半,槐白皮2钱半,零陵香叶2钱半,苦参1钱,腊日澄清脂麻油1斤2两,上好瓦粉14两。

制法上为粗末,用上项油浸7日7宿,于净石锅或银器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黄色,放温,以新绵滤去滓,于瓷罐子内密封,澄3日3宿,候取出倾于锅内,以慢火轻温,再滤去滓,倾在上好瓷碗中,用慢火再熬动,次下黄蜡14两,用竹蓖子不住手搅令匀,放温,次入瓦粉再搅令匀,以慢火再轻熬动,抬下搅令匀,续次再上火,3日方欲成膏,于瓷盒内盛密封。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焮赤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药时,用软白绢子上摊药,贴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23、加味五苓汤

处方猪苓7分,泽泻7分,白术5分,赤茯苓1钱,天花粉2钱,干葛1钱,香薷、黄连、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暑热伤中,口渴身热。

用法用量用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温服。泄极,加升麻、黄芩、石膏;如热极,加石膏、知母;痛,加炒芍药5钱,桂3分;寒痛,亦如此。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五

处方24、白龙骨丸

别名阿胶丸

处方白龙骨半两,白石脂半两,鸡屎矾(烧令汁尽)半两,黄连(去根,微炒)半两,胡粉(微炒)半两,白茯苓半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不止。

用法用量阿胶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25、加味地黄汤

处方熟地、山药、山茱萸、白茯苓、丹皮、人参各等分。黄耆倍之。

功能主治肠痈溃后,淋漓不已,或精神减少,饮食无味,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加煨姜3片,大胶枣2个,水2钟,煎1钟,空心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26、半夏汤

处方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1两半,酸枣仁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远志(去心)1两半,山栀子(去皮)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秫米3大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胆实热,口苦,冒冒气满,食饮不下,咽干心胁痛,不能转侧,头目连缺盆皆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生地黄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处方27、白术汤

别名四君子汤、白术散、四圣汤、人参散、温中汤、四君汤

处方白术、赤茯苓(去黑皮)、人参、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药理作用①对消化道运动的影响《新中医》(1978;5:53):本方可消除胃纳不佳,脘腹满闷及完谷不化,腹泻和肠道充气症状;对肠道运动的影响与抗副交感药物阿托品相似;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及回肠的自发活动呈抑制性影响,使紧张性下降,收缩幅度减小,有显着的解痉作用;对乙酰胆碱及氯化钡所致兔回肠强直性收缩的抑制率分别为83%及26%,对组织胺,氯化钡所致豚鼠回肠痉挛的抑制率分别为65%和27%;其对乙酰胆碱痉挛的解除主要表现为紧张性的明显下降,而收缩幅度仍保持原有水平乃至增加,对于肾上腺素所致十二指肠或回肠的抑制,则反可使收缩幅度加大。上述结果表明本方对肠道运动的影响主要是与其抗乙酰胆碱及组织胺有关,而直接作用则较弱,②对胰腺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985年);四君子汤对金地鼠脾虚模型的作用,可见到胰腺合成消化酶能力加强,恢复分泌消化酶的能力。不论是生化检测结果,还是对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均可证实这些结论。③对糖代谢的影响《广东中医》(1962;3:4):四君子汤具有增加肝糖元作用。将本方制剂连续口饲小鼠,1周后给药小鼠肝细胞中糖元颗粒聚集成较大团块,含量比对照组显着增多。推测本方益气补脾的作用可能包括糖代谢的改善,以及相应的能量供应增加。④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6:363):四君子汤能明显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单味药实验,党参、白术、茯苓都能明显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其中尤以党参显着,白术次之,茯苓稍差,炙甘草未见有提高作用。在四君子汤配伍中,炙甘草浓度含1/3时,可明显拮抗党参、白术、茯苓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炙甘草浓度含1/5,1/7时,拮抗作用不明显。《辽宁中医杂志》(1989;3:43):四君子汤能够促进萎缩的胸腺恢复,其作用不是通过促进食欲,增加进食量实现,而是相对特异地作用于胸腺,促进皮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正常小鼠胸腺结构则无明显影响。《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7;3:189):四君子汤对60Co放射性损伤大鼠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给药组的迟发超敏反应程度(足垫肿胀)较对照组明显为高,血清总补体活性和血清溶菌酶含量,给药组也均较对照组有显着的提高。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和胃,辟寒邪瘴雾气;平调脏腑,通顺三焦,育神养气,暖胃消谷;补五脏,生津液,调气血,解虚烦,益肌体;调理脾胃,进乳食,止泄泻;扶胃降火,补虚固本,大补阳气补元气。主脾胃虚弱,元气不足,面色萎黄,身体瘦弱,倦怠嗜卧,气短懒言,四肢无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哕吐逆,肠鸣泄泻,脉虚弱,水气渴,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及病后羸弱,食不复常;小儿脾胃虚弱,哕逆不止,心神烦闷,吐泻,气虚烦渴;肺损,皮聚而毛落;或肢体肿胀,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体瘦而黄;或胸膈虚痞,痰嗽吞酸;年高气弱,痔血不止,或误服攻痔之药,致血大下而虚脱,真气虚弱,及短气脉弱;气虚痰湿头眩。

用法用量四君子汤(《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白术散(《朱氏集验方》卷二)、四圣汤(《活幼口议》卷二十)、人参散(《普济方》卷三九四)、温中汤(《医部全录》卷四三六)、四君汤(《文堂集验方》卷四)。本方改为丸剂,名“四君子丸”,(见《丸散膏丹集成》)。

各家论述1.《丹溪心法附余》:四君子汤用白术、人参、茯苓、甘草者,白术则健脾燥湿,人参则补肺扶脾,茯苓则降气渗湿,甘草则补胃和中,譬如宽厚和平之君子,而不为奸险卒暴之行也。《和剂》之等分,愚以为药为君臣,剂之大小,又人之所处何如也。2.《医方考》:人参甘温质润,能补五脏之元气;白术甘温健脾,能补五脏之母气;茯苓甘温而洁,能致五脏之清气;甘草甘温而平,能调五脏愆和之气。四药皆甘温,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犹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3.《医灯续焰》:白术强土健运,茯苓渗湿燥脾,甘草守气于中宫,人参益气于五脏,皆主脾胃者,以人身真气即水谷之气也。四药冲和平淡而能补气维阳,诚君子哉。4.《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泄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5.《伤寒绪论》:气虚者,补之以甘、参、术、苓、草,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故凡病久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故用四君子,随证加减,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引津气四迄,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子为司命之本也。⑥《古方选注》:汤以君子名,功专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气,而输布于四脏,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入太阴、阳明二经,然其主治在脾,故药品分两皆为偶数。白术健脾阳,复人参保脾阴,炙草和胃阴,复茯苓通胃阳,大枣悦脾,生姜通胃。理运阴阳,刚柔相济,诚为生化良方。

临床应用1.虚寒泄泻: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火生齿衄。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久积之沉寒也。此当温补中气,脾土厚则火自敛,四君子汤加益智仁、干姜。2.溃疡病:将溃疡病合并出血分虚寒与实热两型,前者共153例,用本方辩证加灶心土、白及、山药等治疗,有效率为92.8%。3.胃脘痛: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以脾胃虚寒为主证的胃脘痛38例,临床表现:食欲不振,胃脘胀痛,饥饿时或夜间疼痛加重,常因饮食生冷而发病,疼痛时进食可缓解,经常泛吐清水,反酸,呃逆或欲呕,形困倦,喜按喜热饮,或大便稀烂,胃脘部有压痛,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而弱。38例中,急性胃炎2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慢性胃炎12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慢性胃炎6例;胃下垂1例。病程最短半天,最长达30年。皆以四君子汤为主方,气虚甚者加黄耆;血虚甚者加当归;偏寒者加干姜、高良姜或吴茱萸;湿重者加半夏;泛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气滞者加陈皮、木香;腹痛甚者加延胡索。每日1剂,水煎服。共治愈26例,有效12例。平均住院58天。4.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40例,其中肝郁脾虚型15例,肝肾阴虚型12例,脾肾阳虚型6例,气阴两虚型7例,均以本方加黄耆为基本方,治疗4-5月,均获痊愈;HBsAg转阴28例(70%),HBsAg滴度下降6例;免疫学指标、肝功能及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5.妊娠恶阻:马某某,女,25岁,妊娠2月,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因症状加重而入院,西药治疗4天未见疗效,频频呕吐,不能进食,食入加剧,吐黄绿苦水,脘闷,倦怠乏力,思睡,舌淡苔薄,脉滑无力,以四君子汤加陈皮20g,竹茹15g,厚朴10g,1剂即觉脘内舒适,恶心减轻,呕吐未作,能进食。服第4剂药的午后,恶心微作,持续约1小时,但终未吐出,而后恶心消失,食欲增进。6.小儿疳疾:恒以本方为主,因证加入1-2味药,治小儿疳疾,效果甚佳。附病例三则,例一,因母乳不足,多进甘肥厚味,脾胃受损,大便泄泻无度近1年。方用四君子丸9g,滚开水泡,连滓分2-3次服。服15贴后诸症大减,大便正常。但多食后仍有便溏,续服1月,体渐肥胖。例二,大便秘结,粪如算盘珠样,数日不解,排便啼哭,便中挟血丝。方用四君合剂(党参、茯苓各9g,冬术4.5g,炙甘草3g)加女贞子6g,煎服。服8帖而愈。例三,禀赋素弱,麻疹后饮食不节,杂食生冷,致大便经常溏薄,日解6-7次,量多色白,肌肉消削,咳嗽盗汗,治以培上滋阴,方用四君合剂加枸杞子,女贞子各6g,10贴愈。7.小儿低热:华某某,男,6岁,平素脾胃虚弱,经常大便溏薄,纳食不香。1月前因中毒性消化不良住院治疗,吐泻止后,低热长期不退,经多种化验检查,诊断为“功能性低热”。就诊时所见:面色(白光)白,肢倦乏力,语声低微,不思饮食,时觉口干喜热饮,额角及两手心发热,舌质胖润,苔薄白,脉细缓无力,体温37.5℃-38.5℃之间。病属吐后脾胃虚弱,元气受损,虚阳外浮之发热,治宜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加山药、花粉滋养脾胃之阴,以期阴平阳秘。5贴后热退病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处方28、还童丹

别名保灵丹、延寿丹、阴阳丹

处方沉香1两,白茯苓1两,木通1两,熟地黄1两,晚蚕蛾1两,桑螵蛸1两,巴戟(酒浸,去心)1两,安息香(研)1两,益智仁1两,牛膝(酒浸)1两,胡芦巴(酒浸)1两,木香1两半,红花5钱,没药(研)5钱,莲心5钱,莲肉(净)5钱,细墨(烧烟)5钱,五色龙骨(煅)5钱,朱砂5钱,菟丝子(酒浸)7钱半,苁蓉1两2钱(酒浸),破故纸7钱(酒浸),青盐3钱,麝香1钱,海马1对(微酥炙炒),母丁香7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壮气血筋力,助脾胃,进饮食,益颜色,添精髓,固元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酒送下。此药不湿不燥,老少可服,大通气血,驻颜生精,服之7日见效。夏月茶清下妙,干物压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四引《德生堂方》

处方29、加味二陈汤

处方半夏8分,陈皮8分,白茯苓8分,甘草8分,藿香梗1钱,砂仁1钱,厚朴1钱,香附1钱,山楂肉6分,红豆蔻6分。

功能主治气郁伤脾,饮食停胃,以致呕吐。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30、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沉香、厚朴、紫苏子、吴茱萸。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胃有浊气,膈有宿痰,不因饮食时常虚嗳。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四

处方31、加减八味汤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丹皮5钱,泽泻2钱,茯苓3钱,山药5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肉桂2钱。

功能主治肾中水火两虚,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已,或流臭水,作于交感之后,以凉物投入则快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32、防风散

处方防风2两(去芦头),独活1两,牛膝1两(去苗),茵芋1两,芎䓖1两,丹参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细辛1两,泽漆1两,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石膏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柔风,四肢软弱,皮肤不仁,脚膝浮肿,行立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33、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诃黎勒2两(煨,用皮),丁香3分,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3分(去皮),黄耆3分(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白茯苓3分,荜澄茄1两,麦糵3分(微炒),沉香2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微炒),木香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令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气不足,心腹胀满,不欲饮食,若食则气滞体重,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湿面。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4、百合散

处方百合1两,人参1两,贝母1两,白茯苓1两,杏仁1两,甘草1两,干山芋1两,鹿角胶2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杏仁研匀。

功能主治妇人肺胃不顺,气逆,呕血不止,咽嗌不利;兼治嗽痰。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中盏,黄蜡1皂大,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35、防风散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天麻1两,海桐皮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沉香1两,桂心3分,芎䓖3分,白术3分,白茯苓3分,山茱萸3分,熟干地黄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劳,体虚食少,羸瘦,筋脉不利,手足多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36、白芍汤

处方白芍(酒炒)1钱,苡仁(炒)1钱,钩藤1钱,茯苓1钱,泽泻5分,桂心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脐肿如吹,惊悸多啼。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处方37、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炒)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白术1两半,人参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吴茱萸(汤浸3度,焙干,炒)2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因热频服冷药伤胃,胃中痰冷,呕逆不下食,心下坚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3次。气未散者,加槟榔5枚(锉),旋覆花3分。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38、加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8两(杵膏),山茱萸(酒蒸,去核)4两,干山药4两,牡丹皮3两,白茯苓3两,泽泻3两,牡蛎3两,五味子3两(1方,六味丸去泽泻,加益智仁)。

制法上为末,地黄膏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内虚热者,小便频数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滚汤送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三

处方39、加味四君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枳壳(麸炒)1钱,柴胡1钱,黄芩1钱,山栀仁(炒)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子悬。妊娠四五月,胃热而致胎气不和,逆上心胸,胀满疼痛不安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白3茎,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处方40、人参清神汤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当归、白术(土炒)、麦冬、陈皮、酸枣仁、黄连(酒炒)、茯苓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痂不满,昏迷沉睡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糯米,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41、加味治中汤

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陈土炒)2钱半,白芍药(醋炒)1钱5分,甘草(炙)1钱,青皮(去瓤,麸炒)7分,陈皮(去自)1钱,干姜(炒黑)1钱,苍术(麸炒)1钱半,升麻5分,柴胡5分,防风5分,白茯苓1钱。

功能主治春月肝木乘脾,腹痛久泻不止。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加大枣2枚,水2钟,煎1钟,食前服。久泻虚寒,加熟附1钱。

摘录《医便》卷二

处方42、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3分,桑根白皮1两(锉),泽泻半两,赤茯苓半两,木通3分(锉),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猪苓3分(去黑皮),槟榔1两,紫苏茎叶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湿脚气,通身浮肿,小便不利,气壅烦闷,腹胁连膀胱虚胀,上气喘促,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43、加味导痰汤

处方茯苓、半夏、南星、枳实、黄芩、白术、陈皮、甘草、桔梗、黄连、瓜蒌仁、人参。

功能主治湿热痰饮,头痛眩晕,心惕怔忡,昏沉多卧;内伤七情,致痰迷心窍,神不守舍,而憎寒壮热,头痛,昏沉迷闷,上气喘急,日出涎沫,名曰挟痰或吐痰,或气口大滑于人迎,其人喜暗恶明,痰证而致多卧,喜朝里睡。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临服捶法入竹沥、姜汁温服。年力壮盛,先用吐痰法,次服此汤。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44、附子防风散

别名防子防风汤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3分,柴胡1两半(去苗),五味子1两,干姜3分(炮裂,切),甘草3分(炙微赤,切),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防风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阴痓,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防子防风汤(《医统》卷十四)。《得效》有川芎三分。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45、加减六君汤

处方人参3钱,茯苓3钱,白芍3钱,白术1两,香薷1钱,砂仁1粒,陈皮5分,半夏1钱。

功能主治中暑,气不能升降,霍乱吐泻,角弓反张,寒热交作,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处方46、斗肚丸

处方木瓜1两,厚朴1两,诃子肉1两,苍术1两,赤石脂1两,茯苓2两,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十便良方》

处方47、加味养脏汤

处方养脏汤加炮附子5钱,青皮5钱,乌药5钱,茯苓5钱。

功能主治休息痢。因伤酒肉炙煿,发为痢疾,休作无时。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

摘录《得效》卷六

处方48、加味养荣丸

处方当归3两,熟地1两半,白芍1两半,丹皮1两半,香附4两,人参1两,贝母1两,阿胶1两,山药1两,茯苓1两,黄芩1两,川芎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病愈后,气血衰少,发热咳嗽。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服80-90丸,淡盐汤送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三

处方49、八珍益母丸

处方益母草4两(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1两,白术(土炒)1两,茯苓(去皮)1两,炙甘草(去皮)5钱,当归(酒洗)2两,川芎1两,白芍药(醋炒)1两,熟地黄(酒洗)2两。

制法上为末,蜂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主妇人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违期,或先期而至,或腰疼腹胀缓而不至,或愆期不收,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方中除益母草外,用量原缺,据《景岳全书》补。脾胃虚寒者,加砂仁1两(姜汁炒);腹中胀闷者,加山楂1两(净肉,饭上蒸)多郁者,加香附子1两(童便制)。

摘录《医统》卷八十四

处方50、龙胆汤

别名龙胆散

处方龙胆6铢,钩藤皮6铢,柴胡6铢,黄芩6铢,桔梗6铢,芍药6铢,茯苓(一方作茯神)6铢,甘草6铢,蜣螂2枚,大黄1两。

功能主治清热舒利。主婴儿发热,呕吐下利,舌上生疮,毛发不泽,脐风,惊痫;婴儿出腹,血脉盛实,寒热温壮,四肢惊掣,发热,大吐(口见)者。若已能进哺,中食实不消,壮热及变蒸不解,中客人鬼气,并诸惊痫;胎惊,月内气盛发热;及妇人有儿,未能行时,复有孕,使儿饮此乳,亦作此病;噤口,舌上生疮如黍米状,吮乳不得,啼声渐小,因胎热所致者。

用法用量龙胆散(《圣惠》卷八十二)。《直指小儿》引本方用法:为末。每服一钱,北枣煎服;或加防风、麦门冬以导心热,黄芩减半用。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龙胆苦寒,专祛肝旺实热;钩藤、柴胡、黄芩、芍药皆清理二家之匡佐;蜣螂一味,方中罕用,考之《本经》,为小儿惊痫、瘈疭之专药,为药中健卒,得大黄为内应,何惮惮丸不克耶;茯苓、甘草用以留中安辑邦畿,尤不可缺。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51、甘竹茹汤

别名甘竹汤

处方甘竹茹1升,人参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黄芩3两。

功能主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

用法用量甘竹汤(《准绳·类方》卷五)。《济阴纲目》有麦门冬一两。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52、白术散

别名白术茯苓泽泻汤

处方泽泻、白术、茯苓(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气不足,水湿内停,食后多吐;或痘如水泡,痘家作泻,则液内竭而色干;疮湿则液外走而便结,如泄泻疮湿并见者,此脾胃多湿而不健运也。

用法用量白术茯苓泽泻汤(《医方考》卷六)。

各家论述1.《医方考》:痘疹中有实热,膈有停水、湿热外行,初则痘色晶亮,顷则痘皆水泡矣。此乃水不能润下,灶底燃薪,釜中发泡之义。是方也,白术甘而燥,能益土以防水;茯苓甘而淡,能益土以决防;泽泻咸而润,能润下而利水。水利湿消,泡自愈矣。2.《本事方释义》:泽泻气味咸微寒,入足太阳;白术气味甘温,入足太阴;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足阳明,能引诸药达于至阴之处。此治食后多吐,将成反胃之疯,其人必是酒客,中宫气馁,饮浊上干,三味最能达阴泄浊,又能和中养正,所以确中病情也。

摘录《本事》卷四

处方53、加味八珍汤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茯苓2钱,甘草(炙)2钱,当归2钱,川芎2钱,芍药2钱,熟地2钱,远志2钱,茯神2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补养元气。主产后癫狂,乃血虚神不守舍而然。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二

处方54、加减十全大补汤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当归1两,熟地1两,麦冬1两,甘草3钱,五味子3钱,锦地罗3钱,茯苓5钱,黄耆2两。

功能主治背生痈疽,溃烂之后,或发热,或恶寒,或作痛,或脓多,或流清水,自汗盗汗,脓成而不溃,口烂而不收,因五脏亏损,气血太虚所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青囊秘诀》卷上

处方55、加味八味丸

处方熟地黄1斤(用8两,水煎汁,去渣,将8两入汁内煮烂,捣烂入药),淮山药4两(炒微黄色),牡丹皮4两(焙),白茯苓3两(入乳拌透,晒干,焙),山茱萸(去核)4两(酒拌蒸,晒干,焙),泽泻2两(淡盐水拌,晒干,炒),五味子2两(每个铜刀切作两片,蜜酒拌蒸,晒干,焙燥),牛膝3两(淡盐酒拌炒),肉桂(取近里1层有油而滋润甜极者)1两5钱(即入药,勿出气,不见火),制附子1两5钱(切薄片,微火焙)。

制法上为末,用熟地捣烂入药,加炼蜜杵好,集群手丸,晒干,藏瓷器瓶中。

功能主治痫症,脉洪弦有力,尺弱者。

用法用量每早空心服4钱,淡盐汤送下,随后进服煎剂。

临床应用痫症:一金姓儿,年14而患痫病,群医不效,针灸继之,消痰镇坠之品,备尝尽矣。其发更频而更甚。诊其脉洪弦有力,惟两尺则弱。此阴道亏极,孤阳无敛,火性上炎,僵仆诸候乃发,理所然也。若用消痰镇坠之饵,不几更耗阴分乎?乃令空心淡盐汤吞加味8味丸4-5钱,以使其真阳藏纳。随以重浊大料壮水1剂继之,以助主蛰封藏之势。用大熟地1两,丹参1钱5分,麦冬(去心)3钱,生白芍2钱,茯苓1钱5分丹皮1钱5分,远志肉(甘草煮透)1钱2分,牛膝3钱,五味子6分,水2盏,灯心10根,莲子10粒(去心衣),煎8分,温和服。下午乃服调补气血养心清肺和肝之膏滋1丸。方用酸枣仁4两(炒熟捣碎),当归身3两(酒拌炒),怀熟地8两,金石斛2两,白芍药3两(蜜水拌晒干炒),制麦冬3两(拌黄米同炒,炒燥去米),牛膝2两(水洗),制远志肉2两(用甘草浓汁煮透晒干焙)。先以建莲肉1斤(去心衣),煎取浓汁30余碗,去滓入前药在内,煎取头汁、二汁去滓,熬成极浓膏滋,再入拣人参3两(研极细),白茯神4两(研极细),白茯苓3两(研极细),丸成大丸,每枚重4钱。下午食远白汤化下。如是调理2月,精神倍长,痛症不治而愈矣。

摘录《冯氏锦囊·药按》卷二十

处方56、安脾散

处方高良姜1两(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干,薄切成片),南木香半现,草果(面裹煨,去壳)半两,胡椒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丁香(怀干)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瓤)半两,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翻胃吐食,及吃食咽酸,口吐黄水,曾经诸方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空心、食前米饮入盐点服;盐酒亦得。

临床应用翻胃:甲申之春,以事至临安,寓止朱家桥詹翁店,詹翁年六十余,苦翻胃,危殆,已治棺在床侧,适予有宣司之辟,往别而去,其詹翁已不能言。及11月自淮上归,过其门,意此翁已不存,为之惨然,方访问间,而此翁已出迎揖,见其颜色极红润,甚惊异之,问其所以,乃云:官人此日离去,即有一州官来歇,得药数服,遂无事。其后授得此方,昨以此在建康医朱机宜新妇,及近日医圆通观维那,皆作效。

摘录《百一》卷二

处方57、二苓槐膏汤

处方石膏3钱,猪苓3钱,槐米3钱,茯苓5钱,防己5分,黄芩1钱。

功能主治阳明痉症。感湿热之气,复感风邪,手足牵引,肉瞤胸胀,低头视下,肘膝相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58、附子八物汤

别名附子八味汤、人参附子汤、八物附子汤

处方附子3两,干姜3两,芍药3两,茯苓3两,人参3两,甘草3两,桂心3两,白术4两(1方去桂,用干地黄2两)。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四肢关节痛不可忍;疮疡阳气脱陷,畏寒吐泻,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附子八味汤(《准绳·类方》卷四引《活人书》)、人参附子汤(《御药院方》卷一)、八物附子汤(《杏苑》卷七)。

摘录方出《千金》卷八,名见《三因》卷三

处方59、加味三白散

处方白术1钱,白芍1钱,白茯苓1钱,神曲5分,麦芽5分,苍术5分,陈皮5分,猪苓5分,泽泻5分,豆蔻5分,木香5分,黄连5分。

功能主治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处方60、加味地黄丸

处方山药(炒)4两,山茱萸4两,北五味4两,泽泻(去毛)4两,黄柏(盐水炒)4两,知母4两(青盐水炒),怀生地8两,牡丹皮(炒)2两5钱,白茯苓(去皮)2两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消。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当归的处方(九十七)

处方1、赤石脂丸处方川当归2两半(去芦,酒浸),赤石脂(一色不杂者)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熟干地黄1两(自蒸者。铺中者再蒸),鹿角胶1两(锉碎,炒成珠),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宣州大木瓜1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九十七)

处方1、加味二陈汤处方陈皮、半夏、白茯苓、防风、天麻、连翘、甘草。功能主治麻后有痰。用法用量麻后有痰而不吐痰者,宜用加味二陈汤去半夏、甘草,加贝母、栝蒌霜主之。摘录《麻科活人》卷三处方2、加味四君汤处

含有陈皮的处方(九十七)

处方1、防风独活汤处方防风1两(去叉),独活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土),黄耆1两,芍药1两,人参1两,茯神1两(去木),白术1两(锉,炒),芎䓖1两,山茱萸1两,薯蓣1两,桂1两

含有白术的处方(九十七)

处方1、援土固胎汤处方人参30克白术60克(土炒)山药30克(炒)肉桂6克(去粗,研)制附子1.5克续断9克杜仲9克(炒黑)山萸30克(蒸,去核)枸杞9克菟丝子9克(酒炒)砂仁3粒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补

含有茯苓的处方(九十)

处方1、加味人参养荣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芎、芍药、五味子、当归、生地、麦冬、肉桂、黄耆。功能主治汗下过多,血气两虚,肉瞤筋惕者。用法用量按:《准绳·伤寒》本方用人参二钱半,茯苓、炙甘草、川

含有茯苓的处方(九十八)

处方1、二仙糕处方人参半斤,白茯苓半斤,莲肉(去心皮)半斤,山药半斤,芡实仁半斤,糯米1斗,粳米3升半,蜜半斤,白糖半斤。功能主治养脾胃,益肾水,壮阴,固齿黑发。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和匀,将蜜、糖溶化,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九十三)

处方1、柴陈四妙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苓、苍术、黄柏、防风、金银花、贝母、花粉、山栀。功能主治湿痰脚气,脉来弦数,白肿不红。摘录《医学传灯》卷下处方2、搏金散处方人参1两,白茯苓2两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九十四)

处方1、茯苓粥别名白茯苓粥处方白茯苓(去黑皮,取末)半两,粳米2合。制法上药,以米淘净煮粥,米熟即下茯苓末。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利水消肿。主产后无所苦,欲睡而不得睡。老年性浮肿,肥胖症,脾虚泄泻,小便不

含有茯苓的处方(九十六)

处方1、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草豆蔻1两(去皮),槟榔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2分,桔梗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诃黎勒1两(煨,用皮),赤茯苓3分,枳实半两(麸

含有茯苓的处方(九十五)

处方1、补心丸处方当归1两,防风1两,芎䓖1两,附子1两,芍药1两,甘草1两,蜀椒1两,干姜1两,细辛1两,桂心1两,半夏1两,厚朴1两,大黄1两,猪苓1两,茯苓(1方用茯神)2两,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