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藿香的处方(十六)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藿香的处方(十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太白散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草乌头(炮,去皮、尖)天南星(炮)藿香叶(去土)人参(去芦头)当归(洗、焙)各60克 水银3克(用锡4.5克,结作沙子)麝香3克(别研)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破伤风垂危,口噤不开,心腹间尚温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注意服药期间,忌冷水。如饮冷水;再发不可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处方2、十香返魂丹

别名十香返生丹(《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公丁香60克 木香60克 乳香60克 藿香60克 苏合香60克 降香60克 海沉香60克 安息香30克 麝香30克 香附60克 诃子肉60克 僵蚕60克 天麻60克 玉金60克 萎仁60克 磺石60克 甘草120克 建莲心60克 檀香60克 朱砂60克 琥珀60克 京牛黄30克 冰片15克 大赤金箔300张

制法共为细末,甘草膏兑白蜜为丸,金箔为衣,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芳香开窍,化痰安神。治痰厥中风,口眼喎斜,牙关紧闭,昏晕欲死,或诸风狂乱。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如见鬼神,自言自语,或哭登高,姜汤送下;中暑卒晕欲死者,香薷汤送下,七情所伤欲死者,灯心煎汤化下;夜寐怔仲,神魂游荡,重复又卧,醒后不知人事者,灯心、赤金煎汤送下;孕妇怀胎七八九月,忽然晕厥,此为胎晕,人参煎汤冲朱砂进下;孕妇胎动,莲子心煎汤送下;小儿急慢惊风,天吊仰视,口吐痰沫,手足抽搐,薄荷、灯心煎汤送下;男女交合,脱阳脱阴欲死者,升麻煎汤送下。

摘录《春脚集》卷三

处方3、五香半夏丸

处方沉香 檀香 丁香 木香 白豆蔻(面裹煨香)陈橘皮(去白)各8克 藿香叶(去土)15克 人参(去芦头)15克 半夏(生姜汁浸一宿,炒黄)9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膈脘痞闷,气不升降,咳嗽喘满,呕吐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乳食后及临卧时用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4、五加减正气散

处方藿香梗6克 广皮5克 茯苓块9克 厚朴6克 大腹皮5克 谷芽3克 苍术6克

功能主治治秽湿着里,脘闷便泄。

用法用量水1升,煎煮至400毫升,日再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5、五香丸

处方豆蔻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青木香 白芷 桂心各30克 香附子60克 甘松香 当归各15克 槟榔2枚

制法上十一味,研末,蜜和作丸。

功能主治治口臭及身臭。

用法用量常含如大豆1丸咽汁,日三夜一。五日口香,十日体香。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6、牙药麝香散

处方绿矾(微炒)30克 石胆(炒)6克 五倍子(去虫瓤)36克 诃子皮 何首乌 白茯苓(去皮)白龙骨 甘松(去土)藿香叶各12克 缩砂仁24克 零陵香18克 百药煎36克 细辛(去苗)6克 麝香(研)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牢牙止痛。治牙齿不牢,疳蚀腐臭,牙缝垢黑。

用法用量先用热浆水漱口,每用药少许擦牙,含口少时,后用热水漱口,每日早晨用。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7、广灵丹

处方银朱 生羽 炙乳香 炙没药 青黛 藿香 薄荷 明雄 僵蚕 洋樟 半夏 细辛 白芷 大黄 木鳖子 牙皂 茅术 木香各15克 冰片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阴分疽毒。

用法用量掺于膏药上贴之。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8、五香白术散

处方沉香 水香 明乳香 丁香 藿香叶各15克 白术 罗参 白茯苓 薏苡仁 山药 扁豆 桔梗 缩砂仁 白豆蔻 粉草 莲肉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宽中和气,培土生金。治肺脾两虚,胸闷气短,饮食乏味,体倦便溏。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苏盐汤或枣汤调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九

处方9、银白散

处方糯米(炒)75克 扁豆(蒸)60克 藿香6克 白术(炒)30克 丁香6克 甘草(炙)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吐泻。

用法用量每用6克,紫苏煎汤加米饮调下。

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处方10、竹叶石膏汤

处方淡竹叶7片 软石膏9克 大黄(煨)4.5克 陈皮3克 藿香叶6克

功能主治治茧唇。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六

处方11、生发膏

别名甘松膏(《普济方》卷四十八)。

处方蔓荆子 附子 细辛 续断 皂荚 泽兰 零陵香 防风 杏仁 藿香 白芷各60克 松叶 石南各90克 莽草30克 松膏 马鬐膏 猪脂各1.8升 熊脂1.2升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以清醋1.8升 渍药一宿,明旦以马鬐膏等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

功能主治祛风生发。治头中风痒,白屑。

用法用量外用泽发。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12、竹茹汤

处方姜半夏 陈皮 苏梗 广藿香 炒子芩 麸炒枳壳 酒炒白芍各3克 茯苓4.5克 竹茹1.5克(重姜汁炒)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河水煎服。

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处方13、木香散

处方丁香 木香 当归(去芦,洗,焙)肉豆蔻(炮)甘草(爁)各600克 附子(去皮、脐,酣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300克 藿香叶(洗,焙)1.24千克 诃子皮45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疴痛,腹中雷鸣,胸脯痞闷,胁肋虚胀,及积寒久痢,肠滑不禁,肢体羸困,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1个,同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14、资生丸

处方白术(米泔水浸,用山黄土拌,蒸九次,晒九次,去土,切片,焙干)90克 人参(去芦,人乳浸透,饭锅上蒸热)90克 白茯苓(去粗皮,水飞,去筋膜,人乳拌,饭锅上蒸,晒干)45克 橘红 山楂肉(蒸)神曲(炒)各60克 川黄连(姜汁炒)白豆蔻仁(微炒)泽泻(去毛,炒)各11克 桔梗(米泔漫,炒)真藿香(洗)甘草(蜜炙,去皮)各15克 白扁豆(炒,去壳)莲肉(去心)各30克 薏苡仁(淘净,炒)90克 干山药(炒)麦芽面(炒)芡实(净肉炒)各45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丸,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荣卫。治脾胃虚弱,食不运化,脘腹胀满,面黄肌瘦,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每服1丸,醉饱后服2丸,细嚼,淡姜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引缪仲淳方

处方15、宣清解郁汤

处方藿香12克,佩兰12克,法半夏12克,瓜蒌壳18克,黄连9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天竺黄10克,郁金12克,菖蒲9克,竹茹12克,六一散3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痰开窍。主湿热内蕴,痰热互结,蒙蔽心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摘录焦认南方

处方16、天乌散

别名狐肝散(《幼幼新书》卷十一引《灵苑方》)。

处方腊月乌鸦1只(用肉、骨)腊月野狐肝1具(二味入瓶固烧)麝香 天麻 犀角各15克 干蝎 白僵蚕 蝉蜕 牛黄(多益妙)荆芥 藿香 天南星(去心)白附子 腻粉 桑螺蛸(腊月采)各30克 乌蛇60克(酒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痫。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空腹时用荆芥汤或豆淋酒送服。小儿薄荷汤调0.3~0.6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灵苑方》

处方17、利膈丸

别名人参利膈丸(《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木香21克 槟榔23克 厚朴(姜制)60克 人参 藿香叶 当归 炙甘草 枳实(麸炒)各30克 大黄(酒浸,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和丸,或少用蒸饼亦可,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满;脾胃壅滞,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诸饮下。

摘录《医学发明》卷一

处方18、海艾汤

处方海艾 菊花 薄荷 防风 藁木 藿香 甘松 蔓荆子 荆芥穗各6克

功能主治治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风热乘虚攻注,致成油风,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者。

用法用量用水1.25~1.5升,将药煎数滚,连滓共入敞口钵内,先将热气熏面,候汤温蘸洗之,留药照前再洗。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19、三加减正气散

处方藿香9克(连梗叶)茯苓皮9克 厚朴6克 广皮4.5克 杏仁9克 滑石15克

功能主治治湿浊郁滞,气机不宜,脘闷,苔黄。

用法用量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两次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20、养胃汤

处方当归 白术 白芍 茯苓 半夏 藿香砂仁 陈皮 神曲 香附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女科切要》卷五

处方21、掌胃膏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去面)白豆蔻(去壳)陈皮(去白)沉香 枇杷叶(去毛)青皮(去白)丁香 草豆蔻(去皮)木香 藿香叶 缩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中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米汤化下,日进二服。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九

处方22、大养胃汤

处方厚朴(去皮)生姜各60克 肥枣90克(锉,上三味同炒)白术 山药(炒)人参 川芎橘皮 当归 五味子 藿香 甘草(炙)枇杷叶(刷毛,姜炙)黄耆各30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主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或为细末,米汤调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23、交泰散

处方藿香叶 陈皮 肉豆蔻(生)半夏(制)青皮 酸木瓜 甘草(微炙)各15克 石菖蒲6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3片、紫苏3叶,水煎服。暑月加香薷。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24、养胃汤

处方香附 砂仁 木香 枳实(麸炒)各2克 白术(去芦)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陈皮各3克 白豆蔻(去壳)藿香 厚朴(姜汁炒)各2克 甘草(炙)0.6克

功能主治治胸腹痞满。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食后服。瘦人心下痞闷,加炒黄连,去半夏;血虚中满,加当归、白芍,去半夏;食积中满,加炒神曲、山楂、麦芽,去白术、半夏;肥人心下痞闷,加苍术;气虚中满,加人参,去半夏;痰膈中满,加瓜蒌仁、贝母、桔梗、竹沥、姜汁,去白术、半夏;脾泄中满,加炒苍术、炒白芍,去半夏。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25、助胃膏

处方白豆蔻仁 肉豆蔻(煨)丁香 人参 木香各30克 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 藿香叶 缩砂仁 甘草(炙)各60克 橘红(去白)山药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温中理气。治小儿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胁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色青,或时夜啼,胎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如芡实大1丸,用米饮化下,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26、银白散

处方人参 茯苓 甘草(炙)白术(面炒)白扁豆(去皮)藿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化湿止泄。治脾胃气弱,泄泻不食。

用法用量每用3克,紫苏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玉诀》

处方27、十味保和汤

处方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制)陈皮各3克 藿香 香附 砂仁各1.8克 炙甘草 木香各9克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和胃降逆。治脾胃虚弱,气滞不降,时作嗳气。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21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28、开胃正气散

处方厚朴1两,半夏1两,生姜4两,陈橘皮3分,藿香叶3分,甘草3分,人参3分,白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痰和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处方29、木香化滞汤

处方甘草(炙)白檀香 藿香 陈皮 桔梗 大腹皮 茯苓 白豆蔻仁各0.6克 砂仁 人参 青皮 槟榔 木香 姜黄 白术各1.2克

功能主治治气机阻滞,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处方30、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 甘草(炒)芎藭 羌活 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60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理气化湿。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晕欲倒,痰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6克,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31、五香拈痛丸

处方木香 官桂 丁香 乳香 藿香叶 沉香各15克 斑蝥7枚 巴豆3粒(去油)

制法上八味,共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送下。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32、消暑十全散

处方香薷6克 扁豆(炒,捶)厚朴(姜制)陈皮 甘草(炙)白术 茯苓 木瓜 藿香 苏叶各3克

功能主治治伤暑,兼感风邪,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不拘时。取微汗效。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33、首乌枸杞汤

处方首乌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桑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狗脊12克,熟地24克,藿香6克,砂仁6克。

功能主治补养肝肾,利湿固涩。主肾气虚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简明中医妇科学》

处方34、开胃正气散

处方丁香1两,沉香1两,藿香1两,黄橘皮1两,半夏1两,厚朴1两,甘草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真元亏耗,荣卫劳伤,邪气乘袭,阴阳交错,胸膈噎闷,不思饮食,或气痞多痰,或呕逆泻痢,或气结肿满,或山岚瘴气久不能除,寒热时作,羸瘦劣弱;中暑烦躁,痰逆头眩;伤寒阴阳不正,变证多端。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35、消食清郁汤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白茯苓(去皮)神曲(炒)山植(去核)香附米 川芎 麦芽(炒)枳壳(去核,麸炒)栀子(炒)黄连(姜汁炒)苍术(米泔浸)藿香 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行气,清火化痰。治食阻气滞,痰火内郁,嘈杂,闷乱,恶心,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36、克痞丸

处方丁香 藿香 官桂 茯苓(去皮)甘草 小茴香各15克 干姜45克 桔梗7.5克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化饮,行气消痞。治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痞闷,呕逆喘嗽,体倦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袖珍方》卷广

处方37、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陈皮(一钱)人参(一钱)茯苓(去皮.一钱)白僵蚕(炒.去丝.一钱)防风(一钱)川芎(一钱)藿香叶(一钱)蝉蜕(一钱)厚朴(一钱)羌活(一钱)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颈背拘急,鼻涕声重,耳作蝉鸣,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妇人血风,头皮肿痒,并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8、仙术通神散

处方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连翘 石膏 黄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荆芥 白术 栀子 藿香 砂仁 甘菊花 苍术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通便。治风热上壅,头旋目眩,起则欲倒。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39、抱龙丸

处方茯苓50g 赤石脂25g 广藿香38g 法半夏31g 陈皮25g 厚朴25g 薄荷31g 紫苏叶31g 僵蚕(姜制)31g 山药25g 天竺黄38g 檀香25g 白芷25g 砂仁25g 防风31g 荆芥38g 白附子31g 独活31g 白芍25g 诃子(去核)25g 荜茇25g 白术(炒)38g 川芎(酒蒸)31g 木香25g 朱砂47g 天麻25g 香附(四制)2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甘、辛、辣。

炮制上二十七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茯苓等二十六味粉碎成细粉,与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健胃。用于小儿风痰吐乳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1丸,一岁至二岁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0、活络丹

处方穿山甲15克 白芷 细辛 藁本 白僵蚕 石膏 藿香 木鳖子 骨碎补 荆芥 天麻 天南星 干蝎各30克 大赭石60克 羊踯躅 麻黄各45克 草乌头(春)360克(冬)500克(秋、夏)各25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治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

处方41、再造丸

处方蕲蛇肉20g 全蝎15g 地龙5g 僵蚕(炒)10g 穿山甲(制)10g 豹骨(制)10g 麝香5g 水牛角浓缩粉15g 牛黄2.5g 龟甲(制)10g 朱砂10g 天麻20g 防风20g 羌活20g 白芷20g 川芎20g 葛根15g 麻黄20g 肉桂20g 细辛10g 附子(制)10g 油松节10g 桑寄生20g 骨碎补(炒)10g 威灵仙(酒炒)15g 粉萆薢20g 当归10g 赤芍10g 片姜黄2.5g 血竭7.5g 三七5g 乳香(制)10g 没药(制)10g 人参20g 黄芪20g 白术(炒)18g 茯苓10g 甘草20g 天竺黄10g 制何首乌20g 熟地黄20g 玄参20g 黄连20g 大黄20g 化橘红40g 青皮(醋炒)10g 沉香10g 檀香5g 广藿香20g 母丁香10g 冰片2.5g 乌药10g 豆蔻10g 草豆蔻20g 香附(醋制)10g 两头尖(醋制)20g 建曲40g 红曲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甘、苦。

炮制上五十八味,除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蕲蛇肉等五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语言蹇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纯阳正气丸

处方官桂30克 公丁香30克 青木香30克 生苍术30克 生白术30克 广皮30克 制半夏30克 白茯苓30克 广藿香30克 花椒15克 红灵丹12克

制法上药除红灵丹、花椒外,其余生晒,各取净末,将红灵丹加入一并和匀,用花椒煎汤代水泛丸,如椒目大,约成丸270克。或轧片,每片0.75克。

功能主治辟秽温中,化湿宣浊。主暑月感寒,腹痛吐泻,四肢厥冷者。

用法用量每用6克,分二次开水吞服;小儿减半。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43、十八味丁沉透膈汤

处方白术二两,香附(炒)、人参、缩砂仁,各一两;丁香(炙)、麦蘖、肉豆蔻(煨)、白豆蔻、木香、青皮,各半两;甘草(炙)一两半,半夏(汤泡七次)二钱半,藿香、厚朴(姜炒),各七钱半;神僸(炒)、草果,各二钱半;沉香、陈皮,各七钱半。(一本丁杳、白豆蔻。有白芷、槟榔各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气,胁肋胀满,心腹广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减少,十膈五噎,痞塞不通,噫气吞酸,口苦失味,并皆主之。

用法用量每四钱,水二大盏,姜三片,枣一个,煎八分,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4、龙虎丹

处方黑牵牛、藿香叶(生)、天麻(去苗)、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微炒)、硫黄(结沙)、天竺黄(生研)、细辛(去苗.洗)、半夏(汤洗七次.生姜汁制)、附子(炮.去皮.脐)、何首乌(去粗皮)、羌活(去苗.洗.焙)、独活(去苗)、柴胡(去苗)、川芎(洗)、桔梗(生),各二两。寒水石(烧通赤.研.飞)一斤,茴香(淘.去土.焙)、甘松(洗去土.焙)、肉桂(去粗皮)、五灵脂(生)、白芷(生)、菊花(去土)、川乌(炮.去皮.脐)、白僵蚕(去丝.嘴.炒)、缩砂仁(生),各五两。牙硝(研)、木香(生)、水银(与硫黄用慢火结成沙子)、雄黄(研.飞)、麝香(研),各一两。地龙(去土)、白乾姜(炮),朱砂(研.飞)、白蒺藜(炮)、防风(去苗),各三两。乌蛇(酒浸.炙.去皮.骨)八两,龙脑(研)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剂,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新得、久患急、缓风,半身不遂,手脚筋衰;及风毒攻注,遍身疮疥,头风多饶白屑,毒风面上生疮,刺风状如针刺,风急倒作声,顽风不认痛痒,倁风颈生斑驳,暗风头旋眼黑,卂风面生赤点,肝风鼻闷眼俽瞩,偏风口眼斜,节风肢节断续,脾风心多呕逆,酒风行步不前,肺风鼻塞项疼,胆风令人不睡,气风肉似虫行,肾风耳内蝉鸣,阴间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用薄荷酒嚼下。日进一服,重即两服。产后惊风,乱道见物,朱砂酒磨下;产后身多虚肿,血风,频增昏沉,身如针刺,发随梳落,面黄心逆,并煎当归酒嚼下,日进两服;若治伤寒,炒葱、豉,酒嚼下一、二服,盖覆出汗立愈;小儿惊风,薄荷酒化下少许;大人急风,口噤失音等,薄荷酒化灌之,常服茶、酒任下,不拘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5、暑症片

处方猪牙皂80g 细辛80g 薄荷69g 广藿香69g 木香46g 白芷23g 防风46g 陈皮46g 半夏(制)46g 桔梗46g 甘草46g 贯众46g 白矾(煅)23g 雄黄57g 朱砂57g

性状为浅棕黄色的片;气香,味辛。

炮制上十五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猪牙皂、细辛、白芷、白矾、木香粉碎成细粉,过筛;广藿香、薄荷、陈皮提取挥发油,并滤取药汁;桔梗、防风、贯众、半夏、甘草加水煎煮,煎液与上述药汁合并,浓缩至适量,加淀粉成浆,加入上述粉末,制成颗粒,低温干燥,加入广藿香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祛寒辟瘟,化浊开窍。用于夏令中恶昏厥,牙关紧闭,腹痛吐泻,四肢发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2~3次;必要时将片研成细粉,取少许吹入鼻内取嚏。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大七香圆

处方香附子(炒)一百九十二两,麦蘖(炒)一百两,丁香皮三百三十两,缩砂仁、藿香(叶),各二百五十两。甘松、乌药,各六十四两。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陈皮(去白.洗),各二百五十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元气冷,胃气虚乏,不思饮食,心膈噎塞,渐成膈气,脾泄泻利,气刺气注,中酒吐酒,冷倂翻胃,霍乱吐泻,并皆治疗。

用法用量每服一粒,盐酒、盐汤嚼下。妇人脾血气,如经月水不调,并用炒姜酒嚼下,醋汤亦得,大有神效。

注意忌生冷、肥腻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7、乳香圆

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炒.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二两。乳香(研)、白芷、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白附子(炮),各一两。松脂(研)半两,香墨(煅)、草乌头(炮.去皮.脐),各五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口眼喝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手足曳,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又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一十五圆,冷酒吞下,茶清亦得,不拘时。

注意忌热物一时辰。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洗澡药

处方干荷叶(三两)藿香叶(三两)威灵川(三两)蒿本(三两)陵零香(四两)茅香(四两)香白芷(二两)甘松(二两)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燥痒,淋洗。

用法用量煎汤。无风处带热洗澡。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9、黑神圆

处方熟干地黄(净洗)、赤小豆(生)、干姜(炮.一说洗.去芦)、麻黄(去节.汤去沫)、川芎,各六两。羌活(不见火)、甘松(洗去土)、当归(洗.去芦),各三两。川乌(炮.去皮.脐)、甘草,各十八两。藿香(洗去土)、香墨(烧醋淬),各半斤。草乌(炮.去皮.尖)一斤,白芷十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水煮面糊圆,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左瘫右痪,脚手顽麻,腰膝疼痛,走注四肢百节皆痛,并宜服之。如妇人血风,脚手疼痛,打扑损伤,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二粒,细嚼,茶酒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0、木香散

处方丁香、木香、当归(去芦.洗.焙)、肉豆蔻仁(炮)、甘草,各二十两;附子(去皮.脐.醋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十两;藿香叶(洗.焙)四十两,诃子皮十五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h,腹中雷鸣,胸膈痞闷,胁肋虚胀。及积寒久利,肠滑不禁,肢体羸困,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一个,同煎至六分,温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1、六和汤

处方缩砂仁、半夏(汤炮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甘草(炙),各一两。赤茯苓(去皮)、藿香叶(拂去尘)、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二两。香薷、厚朴(姜汁制),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前、产后,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2、搜风丸

处方南星、人参、茯苓,各半两。干生姜、寒水石、白矾、半夏,各一两。蛤粉、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末、滑石,各四两。薄荷叶(半两)、藿香(二钱半)。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邪风上逆,以致上实下虚,风热上攻,眼目昏朦,耳鸣鼻塞,头痛眩晕,燥热上壅,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结滞。常服清利头目,开通?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187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乔希隙髂浚ㄑ魉骋场?/p>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用生姜汤下,日进三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3、六合定中丸

处方广藿香16g 紫苏叶16g 香薷16g 木香36g 檀香36g 厚朴(姜制)48g 枳壳(炒)48g 陈皮48g 桔梗48g 甘草48g 茯苓48g 木瓜48g 白扁豆(炒)16g 山楂(炒)48g 六神曲(炒)192g 麦芽(炒)192g 稻芽(炒)192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4、四正丸

处方广藿香90g 香薷90g 紫苏叶90g 白芷90g 檀香30g 木瓜90g 法半夏90g 厚朴(姜炙)90g 大腹皮90g 陈皮90g 白术(麸炒)90g 桔梗90g 茯苓90g 槟榔30g 枳壳(麸炒)90g 山楂(炒)30g 六神曲(麸炒)90g 麦芽(炒)30g 白扁豆(去皮)90g 甘草90g

性状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止泻。用于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5、小儿至宝丸

处方紫苏叶50g 广藿香50g 薄荷50g 羌活50g 陈皮50g 白附子(制)50g 胆南星50g 白芥子(炒)30g 川贝母50g 槟榔50g 山楂(炒)50g 茯苓200g 六神曲(炒)200g 麦芽(炒)50g 琥珀30g 冰片4g 天麻50g 钩藤50g 僵蚕(炒)50g 蝉蜕50g 全蝎50g 牛黄6g 雄黄50g 滑石50g 朱砂10g

性状为橙黄色至棕黄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苦,有辛凉感。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紫苏叶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6、不换金正气散

处方厚朴(去皮.姜汁制)、藿香(去枝.土)、甘草、半夏(煮)、苍术(米泔浸)、陈皮(去白),各等分。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头疼壮热,腰背拘急;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寒热往来,五膈气噎,咳嗽痰涎,行步喘乏,或霍乱吐泻,脏腑虚寒,下痢赤白,并宜服之。常服能辟岚气,调和脾胃,美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热服。若四方人不伏水土,宜服之。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7、十香返生丸

处方沉香30g 丁香30g 檀香30g 青木香30g 香附(醋炙)30g 降香30g 广藿香30g 乳香(醋炙)30g 天麻30g 僵蚕(麸炒)30g 郁金30g 莲子心30g 瓜蒌子(蜜炙)30g 金礞石(煅)30g 诃子肉30g 甘草60g 苏合香30g 安息香30g 麝香15g 冰片7.5g 朱砂30g 琥珀30g 牛黄15g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甘、苦。

炮制以上二十三味,除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外,琥珀、安息香、麝香、冰片、牛黄分别研成细粉;苏合香炖化,滤过;其余沉香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安息香等六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00g及苏合香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开窍化痰,镇静安神。用于中风痰迷心窍引起的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牙关紧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8、舒肝和胃丸

处方香附(醋制)45g 白芍45g 佛手150g 木香45g 郁金45g 白术(炒)60g 陈皮75g 柴胡15g 广藿香30g 炙甘草15g 菜菔子45g 槟榔(炒焦)45g 乌药45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特异,味甜。

炮制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70~8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两胁胀满,食欲不振,打嗝呕吐,胃脘疼痛,大便失调。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2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9、小儿感冒茶

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块状茶剂;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压块,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块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60、八解散

处方人参、茯苓、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藿香(去土),各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痿黄,怠惰少力,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葱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藿香的处方(十八)

处方1、抱龙圆处方雄黄(研飞)四两,白石英(研飞)、生犀角、麝香(研)、朱砂(研飞),各一两;藿香叶二两,天南星(牛胆制)十六两,牛黄(研)半两,阿胶(碎炒如珠)三两,金箔(研)、银箔(研),各五十片

含有川芎的处方(六十六)

处方1、羌活汤处方羌活、独活、干姜(炮)、牛膝(酒浸、炒)、草豆蔻、桂心,各半两。细辛、藿香,各一分。吴茱萸(汤洗.炒)、陈皮(去白),各半两。干蝎(炒)、半夏(汤洗),各一分。甘草(炙.四钱)。川芎

含有细辛的处方(三十六)

处方1、分涎散处方白僵蚕(去丝)1分,附子(火炮,去皮)1分,半夏1分,细辛1分,藿香叶1分,芎䓖1分,羌活1分,干姜3铢,牵牛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男子、女人忽寒风所中,闷倒

含有枳壳的处方(四十六)

处方1、肝炎Ⅲ号冲剂处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橘皮5克,枳壳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茵陈15克,焦三仙各10克。功能主治健脾化湿,理气降浊。主脾虚湿阻。用法用量上药共研

含有雄黄的处方(二十六)

处方1、追风散处方藜芦雄黄川芎白芷石菖蒲全蝎藿香薄荷鹅不食草(无则可加龙脑少许)苦丁香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耳聋闭塞不通。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处方2、雄蚣膏

含有大叶蛇总管的处方(十六)

处方1、太白散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草乌头(炮,去皮、尖)天南星(炮)藿香叶(去土)人参(去芦头)当归(洗、焙)各60克水银3克(用锡4.5克,结作沙子)麝香3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破

含有大叶蛇总管的处方(十八)

处方1、抱龙圆处方雄黄(研飞)四两,白石英(研飞)、生犀角、麝香(研)、朱砂(研飞),各一两;藿香叶二两,天南星(牛胆制)十六两,牛黄(研)半两,阿胶(碎炒如珠)三两,金箔(研)、银箔(研),各五十片

含有广藿香的处方

广藿香(别名藿香、排香草),辛,微温。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本文介绍了含有广藿香的处方50个。处方1、沉香化气丸处方沉

含有藿香的处方(十一)

处方1、良姜饮处方良姜1两,藿香1两,陈皮1两,甘草(炙)3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霍乱。用法用量本方方名,《观聚方要补》引作“良姜散”。摘录《直指》卷十三处方2、豆蔻藿香汤处方藿香叶1分,桂花1分,

含有藿香根的处方

藿香根,《分类草药性》:治霍乱吐泄,血气痛,发表。本文介绍了含有藿香根的处方1个。处方1、一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根6克厚朴6克杏仁6克茯苓皮6克广陈皮3克神曲5克麦芽5克绵茵陈6克大腹皮3克功能主治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