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芩的处方(十)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黄芩的处方(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解毒救苦汤处方连翘、牛蒡、桔梗、防风、荆芥、羌活、黄芩、人中黄。
功能主治解毒透肌达表。主痘疮。
用法用量加竹沥、姜汁少许为引。
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处方2、黄芩白芷汤处方黄芩(酒洗)2钱,白芷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眉棱风热痛。
用法用量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摘录《医部全录》卷一六五引《种杏仙方》
处方3、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2两,大黄(锉,炒)2两,栀子仁1两,豉(炒)3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丹石发动,发热,心腹胀满,小便赤,大便难,胸中烦躁,目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4、黄芩白术汤处方黄芩5钱,白术5钱,苏叶2钱5分。
功能主治妊娠中湿,或因早行感雾露之气,或冒雨,或久居下湿之地,或汗出取冷水浴之,其证发热,骨节烦痛,身体重着,头痛鼻塞。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处方5、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黄芩1两,远志1两(去心),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芎䓖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背。热毒肿痛,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6、葶苈丸别名人参顺气饮子
处方半夏(洗)5分,厚朴(炙)5分,石膏5分,青皮5分,当归身7分,白豆蔻仁1钱,缩砂1钱,茵陈(酒制)1钱,干葛1钱,炙甘草3钱,羌活3钱,黄芩(一半酒洗,一半炒)3钱,苦葶苈(酒洗,炒)3钱,人参3钱,柴胡3钱,独活3钱。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米大。
功能主治心下痞,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临卧用一口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7、葛根散处方葛根半两(锉),黄芩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柴胡半两(去苗),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烦渴,腹中痞实。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稍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8、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升麻1两,黄芩1两,前胡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知母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渴利后,皮肤生热毒疮疼痛,寒热,口干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小麦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9、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黄芩1两,赤芍药1两,桂心1两,石膏2两,葛根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2日,头项四肢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以衣盖取汗。如人行5里,未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10、黄芩射干汤处方黄芩、射干。
功能主治肺胃两经热毒所致喉中腥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二
处方11、寒水石散处方寒水石、芒消、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大黄、甘草、黄芩、防风、芎䓖、麻黄根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身体壮热,不能服药。
用法用量上合治下筛,以粉1升,药屑3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1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12、黑散处方黄连2钱,黄芩2钱,大黄2钱,黄柏2钱(同烧存性)。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偏坠,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用法用量雄猪胆汁、蜜同调敷。
摘录《准绳·幼科》卷二
处方13、菖蒲散处方菖蒲半两,秦艽半两(去苗),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禹余粮1两(烧醋淬3遍),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远志半两(去心),防风半两(去芦头),龙齿1两,犀角屑1两,赤茯苓1两,赤芍药1两,芎䓖1两,汉防己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邪所伤,恍惚悲泣,或狂走不定,如有鬼神所着,或身体强直,或日夜疼痛,水浆不下,面目变色,甚者不识人。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东流水1中盏,加黍米1茶盅,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14、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犀角(镑)3分,朴消3分,茯神(去木)3分,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实,烦躁谵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15、黄连汤处方黄连(去须)1两,大青1两,山栀子仁1两,茵陈蒿1两,柴胡(去苗)1两,地骨皮1两,人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芒消1两,大黄(细锉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黄疸,遍身面目皆黄。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16、黄芩白芷散处方当归、黄芩、防己、防风、川芎、白芷、蒺藜、石决明、草决明、桔梗、青葙、蒙花、茺蔚子、菊花、木贼、知母、赤芍药。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血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
用法用量食后茶清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17、黄芩桔梗汤处方黄芩1钱(炒),桔梗1钱,白芍8分,川贝母1钱,知母(炒)1钱,薄荷5分,神曲3钱。
功能主治春温初起,头胀身热,恶热,微汗,舌红,脉大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叶20片。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处方18、黄连解毒汤处方川连、黄柏、黄芩、山栀、连翘。
功能主治妇人经水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处方19、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3分(镑),黄芩3分(去黑心),柴胡3分(去苗),升麻3分,甘草(生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肺风热,冲目生胬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羚羊角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20、黄耆酒处方黄耆3两,桂3两(去粗皮),巴戟天3两(去心),石斛3两(去根),泽泻3两,白茯苓3两(去黑皮),柏子仁3两,干姜3两(炮),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3两,防风2两(去叉),独活2两(去芦头),人参2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芍药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茵芋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细辛1两(去苗叶),白术1两,黄芩1两(去黑心),栝楼根1两,山茱萸1两。
制法上(口父)咀,绢袋盛,以清酒3斗渍之,秋、冬7日,春、夏3日。
功能主治脾痹。肉极虚寒,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动,关节疼痛,不嗜饮食。
用法用量初服3合,日2次。渐加之,以微麻木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21、调中二陈汤处方陈皮8分,半夏8分,茯苓8分,甘草8分,枳壳8分,大腹皮8分,红花8分,川芎8分,当归8分,白芍8分,防风6分,槟榔6分,黄耆6分,桔梗6分,青皮6分,乌药6分,苏木6分,枳实6分,黄芩6分,紫苏6分,木香3分。
功能主治跌扑损伤,或从高坠下,以致瘀血流入脏腑,昏沉不醒,大小便秘;及木杖后瘀血内攻肚腹,膨胀结胸,不食恶心,干呕,大便燥结,已服行药之后。
用法用量用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8分,不拘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22、大黄散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泽泻1两,川升麻1两,羚羊角屑1两,栀子仁1两,玄参1两,川芒消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泻热,开隔绝。主中焦壅热,闭塞隔绝,上下不通,不吐不下,肠胃膨膨,喘息常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下生地黄汁半合,温温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23、黄芩散处方黄芩1两,川升麻1两,黄连3分(去须),石膏1两,栀子仁1分,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后,余热不解,身体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24、黄芩四物汤处方黄芩1两,当归1钱半(酒洗),生干地黄1钱半,赤芍药1钱半,川芎半两,何首乌1钱半(去粗皮),草乌1钱半(炮,去皮),玄参1钱半,甘草6钱,薄荷叶2钱。
功能主治诸疮丹毒,赤瘤燥痒。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无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25、淋症丸处方海金沙3钱,大黄1两,石韦3钱,猪苓3钱,肉桂3钱,木通3钱,黄芩3钱,赤茯苓3钱,泽泻3钱,滑石3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鸡子黄调匀,装入鸡蛋壳内,用纸封固,以火煨熟。
功能主治解毒除淋,利尿止痛。主尿道刺痛,小便淋漓,浑如米泔,甚则如膏脂,经久不愈,或愈而复发。
用法用量每服2钱,竹叶煎汤送下。
注意忌食辛辣酒类。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26、黄连清喉饮处方川连1钱,桔梗1钱5分,牛蒡子1钱5分(炒),玄参1钱5分,赤芍1钱5分,荆芥1钱5分,甘草1钱,连翘1钱5分,黄芩1钱5分,天花粉1钱5分,射干1钱5分,防风1钱5分。
功能主治喉痈。喉间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此方治喉痈实火证也。但喉病实火者少,虚火者多,不可轻试。若寒,必先投苏子利喉汤一、二剂,不应,且有口干便秘烦热之证,方可用之。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处方27、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8两,桂(去粗皮)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芎䓖2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黄芩(去黑心)1两,当归(切,焙)1两半,石膏(碎)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至1盏,入竹沥半合,再煎3-5沸,去滓温服,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28、黄芩饮处方黄芩(去黑心)3分,桑根白皮(锉)3分,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汗后烦热,燥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29、黄耆芩术汤处方黄芩1钱5分,白术1钱(生用),黄耆1钱(蜜炙),茯苓1钱,阿胶1钱(蛤粉炒成珠),杜仲1钱(姜汁炒),甘草3分,续断8分,糯米100粒。
功能主治胎气虚热,不能举胎,下部虚寒,胎系不固,致不安者。
用法用量酒2杯,水2杯,急火煎服。胸中胀满,加陈皮8分,紫苏8分;如下血,则加艾叶1钱,地榆1钱以涩之,加重阿胶。
摘录《医林纂要》卷八
处方30、柴胡桂枝干姜汤处方柴胡、桂枝、黄芩、广皮、甘草、人参、芍药、干姜、半夏。
功能主治太阳中风,兼少阳寒热;少阳症兼见太阳,小便不利。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31、黄土汤别名伏龙肝汤、伏龙肝散、黄土散
处方甘草3两,干地黄3两,白术3两,附子3两(炮),阿胶3两,黄芩3两,灶中黄土半斤。
功能主治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脾虚阳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苦白,脉沉细无力者。
用法用量伏龙肝汤(《三因》卷九)、伏龙肝散(《脉因症治》卷上)、黄土散(《何氏济生论》卷二)。
各家论述1.《金匾玉函经二注》:欲崇土以求类,莫如黄土,黄者,土之正色,更以火烧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母燥而不湿,血就温化,则所积者消,所溢者止;阿胶益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类;地黄补血,取其象类;甘草、白术养血补胃和平,取其味类;甘草缓附子之热,使不潜上。是方之药,不惟治远血而已,亦可治久吐血,胃虚脉迟细者,增减用之。盖胃之阳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诸经脉,散血积也;脾之阴不理者,非黄芩之苦,不能坚其阴以固其血之走也;黄芩又制黄土、附子之热,不令其过,故以二药为使。2.《金匮要略论注》:以附子温肾之阳,又恐过燥,阿胶、地黄壮阴为佐;白术健脾土之气,土得水气则生物,故以黄芩、甘草清热;而以经火之黄土与脾为类者引之入脾,使脾得暖气,如冬时地中之阳气而为发生之本。3.《金匮要略心典》: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阴,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4.《血证论》:方用灶土、草、术健补脾土,以为摄血之本;气陷则阳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阳;血伤则阴虚火动,故用黄芩以清火;而阿胶、熟地又滋其既虚之血。合计此方,乃滋补气血,而兼用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
临床应用1.便血:福,24岁。病后冰振水果不能戒,粪后便血如注,与《金匮》黄土汤。每剂黄土用1斤,附子用8钱。服至30余剂,而血始止。《蒲辅周医案》:苗某某,女,58岁。大便后流鲜血,或无大便亦流大量鲜血。每次流血量约1至2茶碗之多,每日2至3次,已20余日。两少腹有隐痛,自觉头晕心慌,气短自汗,脸肿,饮食尚可;素有失眠及关节疼痛,月经已停止2年。脉沉数,舌微淡无苔。以黄土汤加味:熟地1两,白术6钱,炙甘草6钱,黑附子3钱,黄芩2钱,阿胶5钱,侧柏叶(炒)3钱,黄土2两。用开水泡黄土,澄清取水煎,服2剂。复诊时已有好转,仍有心跳气短,已无头晕及自汗出,饮食尚可,眠佳,舌无苔,脉仍沉数。原方再服3剂,便血已很少,以益气滋阴补血以资善后。2.咯血:黄某某,女,35岁,咳嗽半月伴咯血4天,经中西药治疗后,仍咯血不止,咳嗽无痰,头晕乏力,舌苦薄白,脉细软。用黄土汤温摄:制附子6g,白术15g,干地黄15g,黄芩9g,阿胶15g,灶心土50g,甘草6g。服上药2剂咯血止。守上方加沙参15g,3剂而愈。3.血淋:赵某某,男,32岁。房事后有堕感,尿急,点滴不通,割如刀割,后尿出玉米粒大4-5块血饼,经治半年无效。察其面色黄白,嘴唇红,舌质红,苔薄白,双尺脉沉迟无力。治以清热温脾,固肾摄血。处方:土炒白术9g,九蒸熟地9g,黄芩6g,阿胶9g,炮附子4.5g,灶心土12g,甘草3g,饭后服。连服15剂病愈,随访4年无复发。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32、大黄耆汤处方黄耆3两,桂心3两,巴戟(去心)3两,石斛(酒浸)3两,泽泻3两,茯苓3两,干姜(炮)3两,防风2两,独活2两,人参2两,天雄(炮,去皮脐)1两,芍药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夏(汤浸7次)1两,细辛(去苗)1两,白术1两,黄芩1两,瓜蒌根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肉虚极,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食则咳,咳则右胁下痛,阴引背及肩,不可动转。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加生姜7片,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八
处方33、黄耆丸处方黄耆3两(锉),犀角(镑)3两,黄连5分(去须),茯神5分(去木),当归5分(切,焙),防风5分(去叉),芍药5分,升麻5分,黄芩(去黑心)5分,木通8分,甘草(生,锉)3分,麝香(别研)半分。
制法上为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醉汗出,风入经络,久成风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以生姜汤送下;食后再服,即煎麦门冬汤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处方34、柴胡汤处方当归1钱2分,白芍1钱,柴胡1钱,黄芩1钱,熟地3分,甘草3分,半夏(制)7分,川芎7分,人参5分,麦冬(去心)5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妇女17-18岁,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行,而致经脉不通,或阻隔半年百日,面色青黄,饮食不思,或作寒热,头痛眩晕,腹中结块,烦闷呕吐,或作膨胀。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热服。不睡,加枣仁(炒);呕吐,加砂仁7分,白术6分(蜜炙),香附7分(制);咳嗽,加杏仁6分(去皮尖),五味子5分,苏叶、桔梗各7分。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35、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3分,黄芩3分,麦门冬3分(去心),人参3分(去芦头),赤芍药3分,木通(锉)3分,柴胡1两(去苗),黄耆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烦躁,体热口干,肢节疼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36、干地黄丸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钟乳粉半两,龙骨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磁石(火煅,醋淬7遍)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蛊病。精气不守,便溺出白,少腹冤热而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空心、日晚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37、救胃煎处方生地3钱,白芍3钱,黄连3钱,玉竹3钱,炒枳壳8分,杏仁3钱,桔梗2钱,石膏4钱,麦冬3钱,花粉3钱,生甘草1钱,黄芩3钱,厚朴1钱。
功能主治噤口痢。
用法用量加水3茶碗,煎取1碗半,温服。
摘录《秋疟指南》卷二
处方38、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3分,青竹茹1两,黄芩3分,栀子仁3分,紫苏茎叶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玄参3分,木通3分,赤茯苓3分,川朴消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肠实热,心神烦躁,口内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39、干地黄汤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赤石脂2两,玄胡索1两半,牡蒙1两半,桔梗1两半,黄耆(锉)1两半,龙骨1两半,当归(切,焙)1两,黄连(去须)1两,白芷1两,地榆1两,木香1两,红蓝花(炒)1两,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便下血,并多年肠风,食饮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40、黄连八味散处方黄连1斤,黄芩1斤,干姜1斤,蜀升麻1斤,知母1斤,干地黄1斤,栀子仁半斤,大青半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急黄贼风,服干葛散后,虽觉热气少退,热未能顿除者。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饮服1方寸匕,日再服,稍加至2匕。
注意忌猪肉、冷水、芜荑。
摘录《外台》卷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41、黄雪处方川朴消5斤,川大黄2两,黄芩3两,山栀2两,犀角屑1两,紫石英2两(细研),甘草3两(生用),竹茹3两,麝香半两(细研),朱砂1两(细研),羚羊角屑3两,郁金2两。
制法除朴消、紫石英、朱砂、麝香外,上锉细,以水1斗2升,煎至5升,去滓澄清,以文火更煎之,下朴消,以柳木搅,勿住手,候稍稠,即下紫石英、朱砂末搅令匀,候欲凝结,后下麝香末搅令匀,倾于新盆中,经宿取出,为末。
功能主治压丹石,安心神,止狂热。主风热,天行瘴毒。
用法用量每服1-2钱,以甘草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处方42、柴胡煎丸处方柴胡1两半(去苗),犀角屑1两,知母1两,胡黄连1两,桔梗(去芦头)1两,川升麻1两,地骨皮1两,黄芩1两,诃黎勒皮1两,栝楼1枚,鳖甲2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甘草3分(炙微赤,锉),赤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5枚取汁,及蜜半斤,搅和令匀,慢火煎成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肢节烦疼,心膈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乌梅、小便送下。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43、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镑)2两,羌活1两半(去芦头),黄芩1两半(去黑心),防风1两半(去叉),玄参1两半,车前子1两,人参1两,升麻1两,决明子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头旋眼暗,欲成青盲。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44、羚羊角饮子处方羚羊角2两(1对,镑取细末),车前子2两,决明子2两,防风2两,川升麻2两,绵黄耆2两,川大黄2两,黄芩2两,芒消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斑疮后,翳膜忽生;风毒眼目暴赤等。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2盏,煎至1盏半。凡欲服药时,先将药末以水浸1宿,次日以此水并药同煎熟,倾入瓷瓶内,用油单纸封系,悬在井中1宿,至次日取出,微暖动,临卧时徐徐呷下。不得睡枕头,至明见效。如势不可缓,急要服者,空心、日午各1服。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45、黄连清胃丸处方炒山栀2两,连翘2两,大黄2两,黄芩2两,生石膏2两,丹皮2两,薄荷2两,知母3两,朴消1两,荆芥1两,生地1两,黄连1两,升麻1两,防风1两,当归尾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赤芍1两,玄参1两,花粉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朴消煎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泻热解毒,清胃通便。主口燥舌干,两腮焮肿,牙齿疼痛,齿根溃烂,口流热涎,烦渴饮冷,气息臭秽,头痛目赤,尿涩便结。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开水送下。
注意忌食五辛荤腥;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46、菊花丸处方甘菊花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1两,决明子(炒)1两半,升麻1两,蕤仁(去皮)1两半,车前子2两,防风(去叉)2两,黄连(去须)2两,萎蕤2两,大黄(锉,炒令香)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冲眼,久赤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47、大黄丸处方大黄(锉,炒)3分,黄芩(去黑心)3分,黄连(去须)3分,当归(切,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黄耆(锉)3分,生干地黄(焙)3分,赤芍药3分,柴胡(去苗)3分,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蒸,心神烦躁,大小便难,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48、黄玉膏处方大黄5钱,黄柏5钱,黄芩5钱5分,当归5钱5分,栀子5钱5分。
功能主治祛热消肿,凉血解毒。主疮疡红肿坚硬,唇角干痛,鼻孔生疮。
用法用量用香油16两,将上药炸枯,过滤去滓,兑白蜡2两5钱成膏。敷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9、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柴胡(去苗)1两,葛根(锉)3分,赤芍药3分,甘草(炙)半两,石膏(碎)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气实热,口舌干燥,头痛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50、解肌散处方葛根1两(锉),柴胡1两(去苗),麻黄3分(去根节),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半两,石膏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5-7日,头痛,余热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之。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处方51、大黄散处方大黄4两,黄连4两,黄芩4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用法用量先食服方寸匕,日3服。亦可为丸服。
摘录《外台》卷四引《集验方》
处方52、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麻黄半两(去根节),黄芩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羌活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筋脉拘急,项强,腰背硬,手足搐搦,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频频温服。汗出效。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53、柴连解毒汤处方柴胡、黄芩、黄连、玄参、知母、贝母、防风、赤芍、连翘、牛蒡子、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麻出不透,毒未尽出,气因热逼,热极而致目红,发痰作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疹备要方论》
处方54、椒附汤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节,煎去沫,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石膏(碎)1两,人参1两半,芍药1两半,当归(切,焙)2两,芎䓖2两,干姜(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手足偏枯,筋脉驰缓,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55、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3分,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3分,黄芩3分,石膏2两,芎䓖3分,川芒消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壅风热,眼眉骨连头疼痛,心神烦躁,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56、调中丸处方赤茯苓1两,白术1两,桔梗(锉碎)1两,泽泻1两,陈皮(去白)1两,干葛1两,滑石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半夏(汤洗7次,焙)1两半,猪苓(去皮)2分,黄芩2分,木通2分,黑牵牛1两半,干生姜3钱。
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剖判清浊,升降水土,流湿润燥,消饮除痰。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57、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前胡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旋覆花半两,赤芍药半两,芎䓖3分,桂心3分,羌活3分,当归3分(锉,微炒),汉防己半两,赤茯苓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黄芩半两,蔓荆子半两,甘菊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酸枣仁3分(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中风。筋脉拘急,言语謇涩,头项强直,四肢不利,心膈烦壅,头目旋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58、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屑半两,犀角屑半两,防风半两(去叉),茯神半两(去木),黄芩半两(去黑心),玄参半两,升麻半两,龙齿(研)1两,甘草(炙)1两,竹茹3分,地骨皮3分(洗,焙),人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汗后,热毒未尽,因有所惊,狂言欲走。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一三七引作“羚羊角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处方59、解肌汤处方干葛4两,麻黄3两(去节),芍药2两,黄芩2两,甘草1两(炙),大枣12枚(擘),桂心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病2-3日,头痛壮热者。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服。得汗愈。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等。
摘录《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处方60、狸骨丸处方狸骨5分,连翘5分,土瓜2分,山茱萸2分,玄参2分,胡燕屎2分,黄芩2分,丹砂2分,马目毒公鸢尾2分,黄连3分,芍药3分,雄黄3分,青葙子3分,龙胆3分,栝楼3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体痛,心神恍惚,夜卧不安,小便赤黄,口干眼涩。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前服,日3次;不知,稍稍增之,以知为度。
注意禁食生鱼菜、猪肉、黄黍米、生血物。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范汪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败毒散加黄芩汤别名败毒散、败毒加黄芩汤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黄芩、桔梗、枳壳、人参、茯苓、甘草。功能主治瘟病壮热,不恶风寒而渴。疟疾。用法用量败毒散(《医林绳墨大全》卷一)、败毒加
处方1、麻仁润肠汤处方麻仁、苏子、枳壳、人参、黄芩、川芎、归尾、生地、陈皮、杏仁、甘草、黄耆、赤芍、桔梗、葱白。功能主治滋养心血,调和胃气。主产后去血过多,津液干涸,肠胃燥结,以致大便闭结者。摘录《陈
处方1、茶黄丸处方白术3两,苍术3两,石膏1两,白芍药1两,黄芩1两,南星1两,陈皮1两,薄荷7分。制法上为末,砂糖水煮神曲为丸。功能主治黄病爱吃茶。用法用量砂糖水送下。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四处方2
处方1、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1分,荆芥穗1分,杏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1分,木香1分,当归(切,焙)1分,黄芩(去黑心)1分,羌活(去芦头)1分,芍药1分,柴胡(去苗)1分,大黄(炮熟)1分,半
处方1、羚羊羌活汤处方羚羊角屑1两半,羌活1两半(去芦头),黄芩1两半(去黑心),人参1两半,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泽泻1两半,山茱萸1两半,秦艽1两半(去苗土),决明子1两半(微炒),车前子1
处方1、麻黄羌活散处方麻黄(去根)1分,羌活1分,牡丹皮(去心)1分,独活1分,山栀1分,柴胡(去苗)1分,桔梗(去芦)1分,升麻1分,荆芥穗1分,大黄1分,知母1分,黄芩1分,半夏4铢,牵牛半两。制
处方1、茯苓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淡竹叶1握(切碎),白术1两,甘草(炙)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大黄(锉,炒)2两,黄芩(去黑心)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乳石热
处方1、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生用)3两,芍药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栀子仁5枚,石膏(碎)3两,犀角(镑屑)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瘅发黄,口甘烦渴。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
处方1、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1两,葛根半两(锉),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石膏2两,麦门冬3分(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赤茯苓1两,栀子仁半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心胸烦热,
处方1、拨云散处方归尾、川芎、赤芍、生地黄、连翘、黄芩、山栀子、黄连、防风、荆芥、羌活、白芷梢、枳壳、桔梗、软石膏、大黄、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一切眼肿疼痛,及暴发赤眼,风热壅实等症。并治杖疮肿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