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耆的处方(六十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黄耆的处方(六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熟干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焙干)120克 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别研)牛膝(去苗叶,酒浸,焙)各45克 苦参(细锉,焙干)菟丝子(酒浸,焙,捣)肉苁蓉(酒浸,切,炒)黄耆(炙,锉)萆薢(炒)各30克 桂(去粗皮)青木香(生用)各7.5克 诃黎勒(煨热,去核)15克 升麻23克

制法上一十二味,除杏仁外,捣细罗为末,入杏仁别捣,再罗匀,炼蜜和捣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远年伤折,忽因风气不和,于旧伤处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处方2、升气实脏丸

处方黄耆(蜜炙)30克 人参(去芦)30克 白术(土炒)60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山药(炒)30克 莲肉(去心)30克 芡实30克 升麻(酒炒)15克 柴胡(酒炒)15克 干姜(炒黑)15克 肉豆蔻(面裹煨,捶去油净)15克 粉草(炙)15克 椿树根皮(酒炒二次)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阿胶水化开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久泻,元气下陷,脾胃衰惫,大肠滑脱,肛门坠下,日夜无度,饮食不思,米谷不化,汤水直过,烦渴引饮,津液枯竭,肌瘦如柴,寒热互作。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糯米半生半炒煎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3、鲁府遇仙传种子药酒

处方白茯苓(去皮,净)500克 大红枣(煮,去皮、核,取肉)250克 胡桃肉(去壳,泡,去粗皮)180克 白蜂蜜3千克(置锅内熬滚,入前三味调匀,再用微火熬膏倾入瓷坛内,又加南烧酒10千克、糯米白酒5千克入蜜坛内)绵黄耆(蜜炙)人参 白术(去芦)当归 川芎 白芍(炒)生地黄 熟地黄 小茴香 覆盆子 陈皮 沉香 木香 甘枸杞子 官桂 砂仁 甘草 乳香 没药 北五味子

制法上药,为细末,共入蜜坛内和匀,竹箬封口,面外固,入锅内,大柴火煮二炷香,取出,埋于土中三日,去火毒。

功能主治补虚益气,滋阴降火,保元调经,填精壮骨。治诸脏衰弱,久不生育者。(不孕不育)

用法用量每日早、午、晚三时,男女各饮数杯,勿使大醉。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处方4、通脉汤

处方生黄耆30克 当归15克 白芷3克 通草6克

功能主治治产妇少乳或无乳。(下乳)

用法用量用七孔猪蹄1对,以水L5升,煮汤吹去浮油,代水煎药。煎至300毫升,热服,药后须以厚被覆面而睡,使药力运行通体,即有乳,如未效,再二服无不通矣。

摘录《沈氏经验方》

处方5、黄耆当归汤

处方黄耆 归身尾 芍药各4.5克 白术3克 人参 陈皮各1.5克 甘草(炙)少许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膀胱损伤,小便不禁,面微浮肿,午后微热。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四

处方6、益气养营汤

处方人参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 当归(酒拌)川芎 黄耆(盐水拌炒)熟地黄(酒拌,芍药(炒)各1.5克 甘草(炙)桔梗(炒)柴胡各0.9克 白术(炒)3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气血损伤,四肢颈项等处患肿,不问软硬、赤白、痛否,日脯发热,或溃而不敛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成人倍用。胸痞,人参、熟地黄各减0.9克;口干,加五味子、麦门冬;往来寒热,加软柴胡、地骨皮;脓清,加人参、黄耆;脓多,加川芎、当归;脓不止,加人参、黄耆、当归;肌肉迟生,加白蔹、官桂。

摘录《保婴摄要》卷五

处方7、中和汤

处方人参(去芦)厚朴(如前制)当归(酒洗)防风(去芦)白芷 肉桂(去粗皮)桔梗 川芎 白芍药 沉香 檀香 乳香 藿香叶 紫苏叶 黄耆(蜜水涂炙)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遍身痈疖,已溃未溃者。

用法用量用无灰酒120毫升,拌匀晒干,天阴略焙。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不拘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8、熟干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60克 人参 北五味子 石斛 白茯苓 白术 鹿角胶 附子各30克 桂心 当归 川芎 泽兰叶 黄耆 续断各23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短气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350毫升,加姜3片、大枣1枚,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9、还元保真汤

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白术 茯苓 人参 黄耆各3克 牡丹皮 枸杞子各2,4克 甘草(炙)熟附子各1.5克 肉桂 泽泻各0.9克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治气血两虚,悬痈已溃,疮口开张,脓水淋漓,不能收敛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煨姜3片,大枣2枚,煎取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10、鹿茸大补汤

处方白茯苓(去皮)鹿茸(制)杜仲(炒,去丝)当归(酒浸)肉苁蓉(酒浸,焙)黄耆(蜜炙)各60克 石斛(酒浸,蒸)白术(煨)五味子 附子(炮)肉桂 人参 白芍药 半夏各45克 甘草15克 熟干地黄(酒浸,蒸)9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大补精气。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及产后血气耗伤,一切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11、托里散

处方人参 黄耆(盐水拌炒)当归(酒拌)川芎 白术(炒)茯苓 芍药各3克 厚朴(姜制)白芷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疮疡肿毒,气血两虚,久脓难溃。或溃脓久不收敛,兼见虚乏少气,饮食不思。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温服。

摘录《外科发挥》卷一

处方12、人参益气汤

处方黄耆4.5克 人参 防风 升麻各2.1克熟地1.8克 生地 白芍各1.5克 生草O.3克 炙甘草0.9克 五味子20粒 肉桂O.6克

功能主治治气虚多寐,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处方13、天麻黄膏汤

处方天麻 芍药 神曲(炒)羌活(肢节不痛 去之)茯苓各0.9克 人参 黄连各1.2克 当归1.5克 黄耆 甘草 升麻 葛根· 黄柏 苍术各1.8克 泽泻2.1克 柴胡2.7克

功能主治治表有风证,因连日酣饮,其证复来,右口角并眼颇有侧视,及左手左脚腿麻木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4、宣补丸

别名茯神丸(《急备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黄耆10克 栝楼10克 麦门冬10克(去心)茯神10克 人参10克 甘草10克(炙)黄连10克 知母10克 干地黄20克 石膏20克(研)菟丝子10克 肉苁蓉12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牛胆汁600毫升,加炼蜜适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润肺肾,益气清热。治消渴。下焦肾虚,多渴多饮,小便数者。

用法用量以茅根汁服30丸,渐渐加至50丸,每日二次。

备注本方所治消渴,是因肾阴不足,虚火灼津,肺胃燥热所致。方中地黄、麦冬补肾水,养肺阴;人参、黄耆、栝楼、甘草益元气,生津液;知母、黄连、石膏清肺胃,除燥热;菟丝子、肉苁蓉补精血,安心神。张璐《千金方衍义》云:“(此方)安神益气,清热解渴,泻阴火,泄肾邪,滋肺胃,清心脾。乃真阴亏损,三焦煽虐,宣中寓补之剂”。评述颇为中肯。

摘录《集验方》卷五

处方15、托里透脓汤

处方人参 白术 穿山甲(炒,研)白芷各3克 升麻 甘草节各1.5克 当归6克 生黄耆9克 皂角刺4.5克 青皮15克(炒)

功能主治治痈疽已成未溃。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病在上部,先饮煮酒适量,后热服此药;病在下部,先服药,后饮酒;疮在中部,药内对酒热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处方16、导气汤

处方黄耆24克 甘草18克 青皮12克 升麻 柴胡 当归梢 泽泻各6克 橘皮3克 红花3克 五味子120个

制法上哎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主两腿麻木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7、补中汤

处方升麻 柴胡 当归各0.6克 神曲0.9克(炒)泽泻1.2克 大麦芽面 苍术各1.5克 黄耆7.5克 炙甘草2.4克 红花少许 五味子20个

功能主治主面黄,汗多,目赤,四肢沉重,食欲不振,腹中时痛,咳嗽,两手寸脉短,右手脉弦细兼涩,关脉虚。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用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8、紫石英丸

处方紫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牛膝30克(去苗)柏子仁15克 阿胶15克(捣研,炒令黄燥)附子22克(炮裂,去皮、脐)防风15克(去芦头)细辛15克 黄耆15克(锉)芎藭22克 杜仲30克(去粗皮,炙令黄,锉)熟干地黄30克 羌活(锉)22克 萆薢22克(锉)丹参30克 木香15克 人参15克(去芦头)麦门冬45克(去心,焙)续断22克 泽兰22克 禹余粮22克(烧,醋淬七遍,细研)当归22克(锉碎,微炒)白芍药15克 桂心15克 石斛30克(去根,锉)鹿角胶30克(炙黄燥)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人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虚损,血海风冷,腰脚骨节疼痛,纳食减少,心神虚烦,气血不调,体瘦无力者。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暖酒送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处方19、加味调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4.5克 黄耆9克(蜜炙)白术4.5克(炒)炙草4.5克 当归9克 生地9克 花粉9克

功能主治治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备注劳倦伤脾,胃气不化,心火不降,而独旺于中,乘阳则发热;食少新血不生,所以月事衰少不来。方中参、耆补益中气,善退虚热;归、术调补肝脾,能助运化;生地、花粉泻热凉血以滋阴;炙甘草缓中益胃以调气。水煎温服,使脾胃气壮,则经脉滋荣而新血自生,发热经闭即自愈。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处方20、麦门冬煎

处方麦门冬(去心)人参 黄耆各60克 白茯苓 山茱萸 山药 桂心各45克 黑豆105克(煮,去皮,别研)

制法上药研末,地黄自然汁500毫升,牛乳300毫升,熬为膏,丸如梧桐子。

功能主治治消渴。

用法用量大麦煮饮送下50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21、人参养肺丸

处方黄耆(去芦,蜜涂,炙)人参各54克 白茯苓(去皮)瓜蒌根各180克 杏仁(去皮、尖,麸炒)72克 皂角子(炒)300个 半夏(洗,为末,姜汁作曲,炒)12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俱伤,气逆于上,咳嗽气急,胸中烦悸,涕唾稠粘,或有鲜血;或气喘,不得安卧,体倦食少,咽干口燥;或因叫怒及醉饱房劳,致伤肺胃,吐血呕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用紫苏汤送下;如喘急,用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22、小草汤

处方小草 黄耆(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麦门冬(去心)石斛(去根),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 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虚烦不安。

用法用量上药嚼咀,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3、托里散

处方人参(气虚者多用之)黄耆(炒)各30克 白术(炒)陈皮 当归 熟地黄 茯苓 白芍(酒炒)各30克

功能主治治疮疡气血俱虚,不能起发;或腐溃不能收敛,或恶寒发热,肌肉不生;或脓水清稀,久而不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24、莲心散

处方人参 白茯苓 莲肉各30克 白术 甘草(炒)扁豆(炒)薏苡仁(微炒)北桔梗 干葛(炒)黄耆(炒)当归各15克 桑白皮 半夏曲 百合 干姜(炮)山药(,炒)五味子 木香 丁香 杏仁(去皮、尖,麸炒)白芷 神曲(炒)各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养心健脾,治虚劳或大病后,心虚脾弱,盗汗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大枣煎,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四引《简易方》

处方25、温肺汤

别名温肺散(《景岳全书》卷六十)。

处方丁香0.6克 防风 炙甘草 葛根 羌活各3克 升麻 黄耆各6克 麻黄(不去节)12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鼻不闻香臭,眼多眵泪。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葱白3根,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26、启峻汤

处方人参 黄耆 当归 白术(炒枯)各4.5克 陈皮2.4克 甘草(炙)1.5克 肉桂1.5克 茯苓4.5克 干姜(炮)1.2克 肉果 沉香各2.4克 附子(炮)4.5克

功能主治治脾肾俱虚,腹胀少食。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气滞硬满者,去黄耆,加厚朴。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27、人参益气汤

处方黄耆4克 生甘草 人参各15克 白芍药9克 柴胡7.5克 炙甘草 升麻各6克 五味子140个

制法上药嚼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治热伤元气,两手指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8、救割全生汤

处方人参(或用黄耆代之)15克 当归45克 荆芥5克

功能主治治遍身发痒,剧欲刀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处方29、加减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6克 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 防风1.5克 升麻0.9克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30、益智和中汤

处方肉桂0.3克 桂枝1.2克 牡丹皮 柴胡 葛根 益智仁 半夏各1.5克 当归身 炙甘草 黄耆 升麻各3克 白芍药4.5克 干姜少许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益气升阳。治脾胃虚寒,肠辩下血,或血色紫黑,腹部冷痛,得热物熨之则减轻,右关脉弦,按之无力者。

用法用量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1、乳头散

别名黄耆散(《普济方》卷三六一)。

处方黄耆(锉)7.5克 甘草(炙微赤,锉)7.5克 当归(锉,微炒)7.5克 赤芍药7.5克 木香7.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夜啼不止,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取少许着乳头上,就儿吃乳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

处方32、再造散

处方人参 黄耆 川芎 甘草 熟附子 桂枝 细辛 羌活 防风 煨生姜 芍药

功能主治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寒重热轻,头痛项强,肢冷无汗,倦怠嗜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或浮大无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温服。夏日热甚,加黄芩、石膏。

备注方中参、耆、姜、桂、附子、甘草益气助阳;川芎、芍药、大枣活血和营;羌、防、辛发其表邪。共成扶阳解表之功。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33、十四友丸

处方熟地黄 白茯苓 白茯神(去木)人参 酸枣仁(炒)柏子仁(别研)紫石英(别研)肉桂 阿胶(蛤粉炒)当归 黄耆 远志(汤浸,去心,酒洒蒸)各30克 辰砂(别研)7.5克 龙齿(别轩)60克

制法上药除别研者为末,再同别研四味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心补肾,安神定志。治心肾亏虚,气血不足,心悸怔仲,神志不宁,夜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枣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34、内消沃雪汤

处方青皮 陈皮 乳香 没香 连翘 黄耆 当归 甘草节 白芷 射干 天花粉 穿山甲 贝母 白芍药 金银花 皂角刺各2.4克 木香1.2克 大黄6克

功能主治治发背,五脏内痈,尻臀诸肿,大小肠痈,肛门脏毒初起,但未出脓,坚硬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水、酒各250毫升,煎取240毫升,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35、镇液丹

处方防风30克(炒)黄耆60克(蜜炙)白术30克(略炒)中桂30克 芍药30克(酒炒)大附子助克(面裹煨,去皮、脐,童便浸,炒)

制法上药研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36、当归活血饮

处方苍术(制)当归身 川芎 苏薄荷 黄耆 熟地黄 防风 川羌活 白芍药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锉细。

功能主治主肝脾血虚,气不和顺,胞轮振跳,或险弦赤烂。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食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37、劫劳散

别名劫劳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处方白芍180克 黄耆 甘草 人参 当归 半夏(洗)白茯苓 熟地黄 五味子 阿胶(炒)各6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心肾俱虚,咳嗽,唾中有红丝,发热盗汗,名曰肺痿。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生姜12片,大枣3个,煎取200毫升,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云吱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38、补气运脾汤

处方人参6克 白术9克 橘红 茯苓各4.5克 黄耆3克(蜜炙)砂仁2.4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主中气不运之噎塞。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1枚,煎至320亳升,空腹时服。有痰,加半夏曲3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统旨》

处方39、牡蛎散

别名麦煎散(《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黄耆(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30克

制法上三味,为粗散。

功能主治固表止汗。治体虚卫外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身体消瘦,心悸惊惕,短气烦倦。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小麦百余粒,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热服,日服二次,不拘时候。

注意阴虚火旺之盗汗忌用。

备注方中牡蛎收敛止汗,敛阴潜阳;黄耆益气固表;麻黄根止汗,以增强敛汗固表之功;佐以浮小麦养心阴。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40、麋角丸

处方麋角250克(镑细,以牛乳少许拌和得所,于小甑子内以大麦压蒸一伏时)黄耆 补骨脂 当归 龙骨各60克 韭子90克 蛇床子 石龙芮 覆盆子 附子 远志 续断 石斛 柏子仁各30克 人参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肾气久弱,阴下湿痒,小便遗失,夜梦鬼交,精泄不禁。

用法用量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下30丸。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九

处方41、参苓饮子

处方麦门冬 五味子 白芍药 熟地黄 黄耆各90克 白茯苓8克 天门冬 人参 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生津增液,养胃进食。主消渴,口干燥,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乌梅1个,煎至2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42、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30克 黄耆120克 甘草(炙,锉)15克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50克 防风(去叉)15克

制法上五味,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治历节风疼痛,日夜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大枣2枚(去核),生姜一枣大(擘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日二夜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43、升陷汤

处方生黄耆18克 知母9克 柴胡4.5克 桔梗4.5克 升麻3克

功能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兼见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脉沉迟微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萸肉。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4、升麻黄耆汤

处方生黄耆15克 当归12克 升麻 柴胡各6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转胞,小便滴沥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5、降气汤

处方前胡 五加皮(姜汁涂炙)厚朴(姜浸一宿炒)黄耆(去芦)当归 紫苏子(微炒)甘草(炙)肉桂(不见火)陈皮(去白)半夏曲(炙)各30克 干姜(炮)人参 附子(炮,去尖)羌活 桔梗(炒)各15克

制法上药十五味,同作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实,咳嗽喘满,咽干不利,头目昏眩,腰脚无力,四肢倦怠,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紫苏3叶,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46、枣仁汤

处方黄耆 枣仁 茯苓 远志 莲子各3.6克 人参 当归 茯神各3克 炙甘草 陈皮各1.5克

功能主治治怔忡虚弱,卧不安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处方47、补元散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黄耆(蜜炙)苦葶苈 山药各30克 木香15克 附子1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水肿消后,服之调补。

用法用量每用6克,加生姜、大枣各少许,以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九

处方48、大镇心丸

处方干地黄45克 牛黄37.5克(一方用牛膝)杏仁 蜀椒各37.5克 泽泻 黄耆 茯苓 大豆卷 薯蓣 茯神 前胡 铁精 柏子仁各15克 羌活 桂心 秦艽 芎藭 人参 麦门冬 远志 丹砂 阿胶 甘草 大黄 银屑各60克 桑螵蛸12枚 大枣40枚 白蔹 当归 干姜 紫石英 防风各60克

制法上药三十二味,研为细末,入白蜜,枣肉和丸。

功能主治主心悸不足,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寒热往来,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每次7丸,渐加至,20丸,用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49、滋荣活络汤

处方川芎4.5克 当归 熟地 人参各6克 黄耆 茯神 天麻各3克 炙草 陈皮 荆芥穗 防风 羌活各1.2克 黄连2.4克(姜汁炒)

功能主治治产后血虚,口噤、项强、抽搐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280毫升,稍热服。有痰,加竹沥、姜汁、半夏;口渴,加麦冬、葛根;有食,加山楂、砂仁以消肉食,神曲、麦芽以消饭食;大便闭,加肉苁蓉4.5克;汗出,加麻黄根3克;惊悸,加枣仁3克。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处方50、敛汗汤

处方黄耆30克 麦冬15克 北五味6克 桑叶14片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敛汗固表。治大病之后,气虚不固,遍体出汗淋漓。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51、麻黄苍术汤

处方麻黄3克 桂枝1,5克 杏仁10个 草豆蔻1.5克 半夏1,5克 炒曲3克 苍术6克 橘皮3克 泽泻3克 白茯苓3克 猪苓1.5克 黄耆0.9克 炙甘草0.6克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腰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六

处方52、胶艾汤

处方熟地黄 艾叶(炒)当归 甘草(炙)芍药 川芎 阿胶(炙)黄耆各30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不问月数深浅,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处方53、补气汤

处方黄耆90克(去芦,蜜水炙)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麦门冬30克(汤浸,去心)苦桔梗(去芦,炒)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肺气虚弱,脉浮而软,怔忡无力,少气启汗,鼻塞,腠理不密,易感风寒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一

处方54、生料鸡苏散

处方鸡苏叶 黄耆(去芦)生地 阿胶 白茅根各30克 麦门冬(去心)桔梗 蒲黄(炒)贝母(去心)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处方55、熟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 人参 白芍药 白茯苓 白术各30克 续断 黄耆 桂心 五味子 当归 麦门冬 川芎各23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蓐劳,四肢烦疼,时发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56、生乳丸

处方当归240克 生地240克 川芎120克 生白芍240克 通草60克 生麦芽500克 山甲120克 漏芦240克 生黄耆240克 鹿角霜240克 广木香120克 王不留行(炒)120克

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重9克,蜡纸管封固。

功能主治补气,活血,下乳。治产后气血亏损,乳少,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7、止痛托里散

处方乳香 没药 三七 苏木末 白术各3克 红花1.5克 当归尾 黄耆 熟地黄各6克 肉桂0.9克(后入)琥珀末1.5克(冲服)

功能主治治用于骨折整骨手术后局部肿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科大成》

处方58、托里排脓汤

处方当归 白芍(酒炒)人参 白术(土炒)茯苓 连翘(去心)金银花 浙贝母(去心)各3克 生黄耆6克 陈皮2.4克 肉桂1.8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治疽疮疔肿脓将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痈疮等发于胸部以上,加桔梗3克;下部,加牛膝2,4克;顶上,加白芷1.5克。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

处方59、秘方换腿丸

处方薏苡仁 石南叶 天南星(洗,姜制炒)川牛膝(酒浸,焙)肉桂(去粗皮)当归(去芦)天麻(去苗)附子(炮,去皮、脐)羌活 防风(去叉)石斛(去根)萆薢(微炙)黄耆(蜜炙)续断各30克 苍术(米泔浸)45克 槟榔15克 干木瓜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治肝肾虚弱,风寒湿邪下注腰膝,腿足沉重少力,移步迟缓,筋脉挛痛,不能屈伸,脚心隐痛,有妨履地;干湿脚气,赤肿痛楚,发作无时,呻吟难忍,面色黧黑,大便秘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木瓜汤吞下,日进二三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60、一志汤

处方人参6克 茯神6克 白术4.5克 甘草 1.5克 黄耆6克 益智仁4.5克 远志1.5克 柏子仁6克 广皮3克 木香1.5克 大枣2杖 姜3片

功能主治治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黄耆的处方(六十三)

处方1、寿星丸处方姜远志人参黄耆白术甘草当归生地白芍茯苓陈皮肉桂胆星琥珀朱砂五味子制法猪心血、姜汁糊丸。功能主治化痰安神,益气养血。治痰迷心窍,气血两虚,遇事喜忘,言语如痴,神思欠敏,表情呆钝者。用法

含有黄耆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益气养阴汤处方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生姜6克,大枣5枚。功能主治益气养阴。主气阴两虚。用法用

含有黄耆的处方(六十七)

处方1、温肝汤处方黄芪30克,附片10克,白术10克,香附10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党参12克,紫河车12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茵陈15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柔肝。主脾肾阳虚,气

含有黄耆的处方(六十四)

处方1、保坤至圣丸处方香附子8两(童便、酒、醋、盐水各制1次),当归身2两(酒浸,晒干,醋拌炒),大熟地3两(酒洗蒸,醋炒),川芎1两5钱(醋炒),白芍1两5钱(酒拌炒),延胡索2两(醋炒),白茯苓2

含有黄耆的处方(六十六)

处方1、柏子养心丸处方柏子仁25g党参25g炙黄芪100g川芎100g当归100g茯苓200g远志(制)25g酸枣仁25g肉桂25g五味子(蒸)25g半夏曲100g炙甘草10g朱砂30g性状为棕色的水

含有黄耆的处方(二十二)

处方1、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黄耆、附子、炮姜、炙草、茯苓。功能主治痘疮脏寒木能发毒,而腹胀,二便清利,手足冷,痘淡白,脉微缓者。摘录《种痘新书》卷四处方2、桂枝加黄耆知母石膏汤处方桂枝汤加黄耆4钱半

含有黄耆的处方(十二)

处方1、柴胡丸处方柴胡(去苗)1两,桔梗(去芦头)1两,子芩1两,赤芍药1两,黄耆(锉)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襕)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

含有黄耆的处方(四十二)

处方1、防己散处方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石膏1两,半

含有黄耆的处方(五十二)

处方1、艾煎丸处方好艾叶(醋蒸,焙干)、薄荷、当归、地骨皮、晚蚕沙、糯米、秦艽、黄柏、桔梗、绵黄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去肺与大肠经天廓之邪热。主眵泪粘浓出而不绝。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桑

含有黄耆的处方(三十二)

处方1、参耆实表汤处方蜜炙黄耆1钱5分,人参1钱,炙甘草8分,官桂8分,防风8分,白芷8分,当归6分,川芎6分,桔梗6分,厚朴6分,广木香3分。功能主治表虚痘症作痒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同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