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耆的处方(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黄耆的处方(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黄耆丸处方黄耆5分,青葙子5分,漏芦5分,鳖甲5分(炙),狼牙5分,黄柏4分,猪悬蹄甲7枚(炙),猬皮4分(炙),白矾10分(烧,去汁),(虫元)青10条(去足翅),斑蝥10条(去足翅,炒),地胆10条(去足翅,炒),蜈蚣10条(炒),犀角屑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
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腹以米饮送下,日2次。增之以知为度。
注意忌一切油腻、苋菜。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五
处方2、黄耆汤处方黄耆(蜜炙)1两,白术(炒)2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白芍1两,陈皮半两,藿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悲忧伤肺,吐血,血止后嗽,嗽中血出如线,痛引胁下,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3、黄耆汤处方黄耆(细锉)1两,柴胡(去苗)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肉豆蔻(炮,去壳)1两,白芷1两,秦艽(去苗土)1两,桂(去粗皮)1两,桔梗(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海桐皮(锉)半两,芍药半两,木香半两,酸枣仁(炒)半两,沉香(锉)半两,荆芥穗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周身疼痛,咳嗽痰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近夜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4、黄耆丸处方黄耆2两半(锉),黄连2两半(去须),土瓜根(锉)2两半,玄参3两,地骨皮2两(锉),菝葜2两(锉),鹿茸(去毛,酥炙)2两,牡蛎(熬)1两,人参1两半,桑螵蛸1两半(炒),五味子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膀胱冷,淋沥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盐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5、槐实散处方槐实(酥炒)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焦黑为度)半两,黄耆(锉,炒)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肠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茶清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6、黄耆丸处方黄耆半两(薄切,用蜜炒黄色),人参半两,柴胡半两(去苗,洗净),薯蓣半两,赤茯苓半两,黄芩1分(小紧者),生犀末1分。
制法上细锉,焙燥,捣为末,炼蜜为丸,如大樱桃大。
功能主治壮气补虚。主小儿因患体虚,时复发热,不思饮食,或多惊悸。
用法用量以麦门冬熟水磨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庄氏家传》
处方7、黄耆汤处方黄耆1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大腹皮半两,黄连(去须)3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芍药1两,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下痢赤多白少,所注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8、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1分,黄耆1分(锉),川升麻1分,黄芩1分,地榆1分(锉),甘草(炙微赤,锉)1分,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大便出血,体热黄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苦竹茹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9、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白术1两,白茯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熟干地黄1两半,牡蛎粉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翕翕少气,四肢乏力,咽干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10、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甘草1两,白蒺藜1两(略炒,杵去尖,出火毒),甘菊花3分(不得用新菊)。
制法上净洗晒干,勿更近火,捣为末。
功能主治老人春时,诸般眼疾发动,兼口鼻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早晨空心、日午、临卧各1服,干咽或米饮调下。暴赤风毒,泪昏涩痛痒等眼疾,只3服;内外障眼,久服方退。
注意忌房室、毒物、火上食;凡患眼,切不得头上针烙出血及服皂角、牵牛等药,取一时之快,并大损眼。
摘录《养老奉亲》
处方11、鹿肉汤处方鹿肉3斤,芍药3两,半夏1升,干地黄2两,独活3两,生姜6两,桂心1两,芎䓖1两,甘草1两,阿胶1两,人参4两,茯苓4两,秦艽3两,黄芩3两,黄耆3两。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风虚头痛,壮热,言语邪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斗,煮肉得1斗2升,去肉纳药,煎取3升,去滓,纳胶令烊,分4服,日3夜1。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产后为虚风所袭,非峻培气血,助其祛风之力,弗g有济。恐草木无情,不能速为取效,故取血肉之味,稍兼独活、秦艽鼓舞参、耆之性,不能助力祛邪,兼杜虚风复入,真补中寓泻之良法也。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12、茯神汤处方茯神4两,麦门冬4两,人参1两,羌活1两,远志1两,当归1两,甘草1两,紫石1两,五味子1两,半夏3两,防风3两,黄耆3两,生姜5两,酸枣3升。
功能主治风虚满,颈项强,心气不定,不能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3升煮酸枣,取1斗,去枣,纳余药,煎取3升半,1服7合,日3次,夜2次。
摘录《千金》卷十四
处方13、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白蔹2两,玄参2两,黄芩2两,大黄2两,甘草(炙)2两,竹叶(切)1升。
功能主治毒肿发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1日令尽。
注意忌猪肉。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
处方14、大养胃汤处方厚朴(去皮)2两,生姜2两,肥枣3两(锉,上3味同炒),白术1两,山药(炒)1两,人参1两,川芎1两,橘皮1两,当归1两,五味子1两,藿香1两,甘草(炙)1两,枇杷叶(刷毛,姜炙)1两,黄耆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空腹服;或为细末,米汤调下。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15、黄耆散处方黄耆2两,木兰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醉当风入水所致酒疸,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
用法用量酒服方寸匕,日3服。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外台》卷四
处方16、羚羊羌活汤处方羚羊角屑1两半,羌活1两半(去芦头),黄芩1两半(去黑心),人参1两半,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泽泻1两半,山茱萸1两半,秦艽1两半(去苗土),决明子1两半(微炒),车前子1两半,青葙子1两半,甘草(微炙)1两,黄耆(锉)2两,柴胡(去苗)2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肾虚,眼见黑花,或似蝇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17、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半(锉),升麻1两半,栀子仁1两半,犀角1两半(镑),玄参1两半,木香1两半,黄芩1两半(去黑心),芒消1两半,干姜1两(炮),芍药1两,人参1两,大黄(锉,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耳聋出脓。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良久煎枸杞根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处方18、羚羊角丸处方羚羊角屑半两,虎胫骨半两(涂醋,炙令黄),生干地黄半两,酸枣仁半两(微炒),白茯苓半两,桂心1分,防风1分(去芦头),当归1分(锉,微炒),黄耆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益肝肾。主小儿骨气虚,筋脉弱,5-6岁不能行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用温酒研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19、黄耆酒处方黄耆3两,蜀椒3两(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白术3两,牛膝3两(去苗,锉),葛根3两,防风(去叉)4两,芎䓖2两,甘草2两(炙,锉),细辛2两(去苗叶),山茱萸2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秦艽2两(去苗土),干姜2两(炮),当归2两(切,焙),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人参2两,独活(去芦头),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用生绢袋盛,于4斗醇酒内浸3日。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偏枯,半身不随,言语不利,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每温服1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20、黄耆糯米汤别名黄耆汤
处方糯米5升,黄耆6两。
功能主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
用法用量黄耆汤(《竹林女科》卷二)。
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二,名见《女科指掌》卷三
处方21、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锉),牡蛎2两(烧为粉),栝楼根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地骨皮半两,白石脂半两,泽泻半两,知母半两,黄连半两(去须),薯蓣半两,熟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渴不止,小便赤黄,脚膝少力,纵食不生肌肤。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22、敷阳固精丸处方人参2两,黄耆(酒炒)2两,官桂2两,熟附子1个,川芎1两,杜仲1两(姜炒),山药(炒)4两,破故纸(炒)4两,小茴香(炒)4两,菟丝子8两(酒煮),巴戟2两(去心,酒浸),锁阳2两(酒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阳痿不举,肾虚不固,心肾不交。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滚汤送下。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23、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1钱半,桂1钱半,白芍药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伤寒汗后身痛,脉迟弱者。
各家论述黄耆、甘草之甘,补中气也,然桂中有辛,同用之足以益卫气而实表;芍药之酸,收阴气也,桂中有热,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此方以建中名者,建立中气,使其生育荣卫,通行津液,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矣。
摘录《医方考》卷一
处方24、黄连丸处方黄连半两(去须),黄耆半两(锉),栀子仁1分,苦参半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葳蕤1分,知母1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栝楼根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地骨皮1分,赤茯苓1分,生干地黄1分,铁粉半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久不愈,体瘦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25、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3分,黄耆3分,熟干地黄1两,酸枣仁1两(微炒),茯神1两,铁粉1两,防风半两(去芦头),黄连3分(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焙),黄芩半两,远志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恍惚。妄语多言,夜不得寐。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26、调胃参耆汤处方人参3钱,生黄耆2钱,当归2钱,桂枝4分,防风3分,麻黄根(因麻黄发汗,根止汗,宜用根)5分。
功能主治产后心慌无主,濈濈汗出,形色又脱,汗多亡阳者。
用法用量上加黑枣1个,用水1盏半,煎至7分,食远热服。口渴,加麦冬1钱5分,五味子9粒;有痰,加橘红4分;虚脱,手足冷,加熟附子5分,黑姜4分,牡蛎1钱。
摘录《产宝》
处方27、茯神丸处方茯神1两,地骨皮半两,黄耆半两(锉),知母半两,牡蛎1两(烧为粉),栝楼根3分,黄连3分(去须),麦门冬2两(去心,焙),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烦热,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28、救苦散处方大黄、桔梗、金银花、黄耆、甘草、栀子、紫花地丁。
功能主治便痈疽等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酒各1盏,煎至1盏,去滓,露1宿,空心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引《局方》
处方29、黄耆散别名黄耆汤
处方黄耆2两(锉),白芍药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白龙骨1两,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少气,小便数,无力,不能食。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30、救苦金丹处方当归64两,木香16两,玄胡索64两,藁本64两,白薇64两,赤石脂(生)64两,黄柏64两,丹皮64两,阿胶64两,黄耆64两,人参(去芦)64两,山药64两,川芎64两,白芍64两,甘草64两,熟地64两,没药64两,白芷64两,黄芩64两,砂仁64两,鹿角64两,白术64两,茯苓64两,血余炭8两,蕲艾(炭)8两,小茴香8两,青蒿16两,乳香16两,杜仲16两,锁阳16两,菟丝子16两,红花16两,肉桂16两,续断16两,紫苏叶16两,补骨脂16两,松香脂32两,红鸡冠花32两,白鸡冠花32两,橘皮96两,益母草240两。
制法上以青蒿、川芎、木香、益母草、白芷、藁本、白术、砂仁、黄芩、橘皮、紫苏叶、续断、肉桂、红花14味,共为粗末,铺晒,余下罐,加黄酒1184两,蒸3昼夜,再将群药加在一起,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益气调经。主经期不准,腹部胀痛,症瘕痞块,精神疲倦。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
处方31、鳖甲丸处方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黄耆(锉)1两,柴胡(去苗)1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木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浸炊饼心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烦渴引饮,胁腹满胀,羸瘦多汗。
用法用量2岁儿每服10丸,温粥米饮送下,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32、大腹皮饮处方大腹皮、防己、木通、厚朴(姜制)、栝楼、黄耆、枳壳(麸炒)、桑白皮(炙)、大黄(蒸)、陈皮、青皮、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癖,单单腹肿。
用法用量方中主治“血癖”,原作“血瘿”,据《准绳·女科》改。
摘录《三因》卷十八
处方33、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黄耆(锉)1两,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土)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甘草(炙,锉),升麻半两,地骨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脏热实,涕唾稠粘,喉咽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34、黄耆丸处方黄耆(炒)、川椒(炒)、茴香(炒)、川乌头(去皮脐)、狼毒、防风、川楝子肉、黑附子(炮,去皮脐)、白蒺藜(炒)、地龙(去土,炒)、赤小豆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肾脏中风,腰疼不得俯仰,或麻痹肿痛,少气,肢体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酒送下,日2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处方35、黄耆丸处方黄耆5分,白术6分,鳖甲5分(炙),白薇3分,牡蛎4分(熬),茯苓6分,桂心3分,干姜4分,积实4分(炙),橘皮3分,当归4分,槟榔子6分,人参6分,前胡4分,附子4分(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盗汗不能食,腹内有痃癖气满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20丸。
注意忌醋物、猪肉、冷水、苋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延年秘录》
处方36、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3分(去皮),藿香1两,桂心3分,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气弱,痰逆,不思饮食,四肢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差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37、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锉),猬皮1两(炙令焦黄),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3分,槐子仁2两(微炒),白矾1两(烧灰),麝香1分(细研入),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花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痔下血不止,疼痛,壅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煎柏叶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处方38、槐实丸处方槐实1两,黄耆(锉)1分,枳实(去瓤,麸炒黄)1分,贯众1分,白术1分,肉豆蔻仁1分,防风(去叉)1分,荆芥穗1分,樗荚(去皮,炒紫色)1分,苦参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麝香(别研)半两,木香半两,芎䓖半两,皂荚子黄(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种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39、混元丹处方黄耆1钱(蜜炙),人参(去芦)1钱,缩砂(去皮)2钱,白茯神(去心皮)2钱半,益智(去壳)6钱,莪术(火,煨)3钱,山药(姜汁炒)2钱半,远志(甘草水泡,去心)1钱半,桔梗1钱,香附1两(蜜水煮过),甘松8钱半,牛黄1分,麝香3厘,金箔10片,滑石6两(用牡丹皮5两煎,去水、丹,煮水干为度。滑石用青色者佳,如无,用白者),辰砂1两(用甘草1两,水煮半日,去甘草不用),粉草1两(半生半煨),木香1钱,白茯苓(去皮)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雀卵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养元气,和脾胃,清火退热,化痰理嗽,定喘安神,镇惊却风,止泻消积,化痞止汗,消胀,利小便。主小儿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汤研化服;惊风,薄荷汤研化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处方40、黄耆汤处方黄耆(锉)1两半,茺蔚子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地骨皮1两,玄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知母(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睑硬赤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41、瞿麦散处方瞿麦1两,赤芍药1两,黄耆2两(锉),当归2两(锉,微炒),桂心1两,赤小豆1两(微炒),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滑石2两,川朴消1两,芎䓖1两,白蔹1两,麦门冬2两(去心)。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排脓止痛,利大小便。主诸痈。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以温水调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42、黄耆汤处方川芎半两,地黄半两(生干者),黄耆半两,芍药半两(赤者),防风半两,羌活1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热有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葱汤调下;荆芥汤亦可。
摘录《鸡峰》卷二十三
处方43、鹿骨汤处方鹿骨1具(锉),苁蓉1两,防风2两,橘皮2两,芍药2两,人参2两,当归2两,龙骨2两,黄耆2两,桂心3两,厚朴(炙)3两,干姜3两,独活3两,甘草(炙)3两。
功能主治补诸不足。主虚劳风冷,乏惙少气。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斗,先煮骨,取1斗,澄取清,纳药煮取3升5合,分4服,1日2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处方44、黄耆葛花丸处方黄耆1两,葛花1两,黄赤小豆花1两,大黄3分,赤芍药3分,黄芩3分,当归3分,猬皮1个,槟榔半两,白蒺藜半两,皂角子仁(炒)半两,生地黄(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中久积热,痔瘘下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煎桑白皮汤送下;以槐子煎汤送下亦得。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处方45、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人参、桔梗、白芍药、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里虚,腹中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两枚,水1盏,煎5分,去滓,温服。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处方46、盗汗汤处方当归1钱,熟地1钱,人参1钱,白术1钱,黄耆1钱,茯苓1钱,陈皮1钱,白芍5分,黄柏5分,知母5分,甘草5分,枣2枚,浮小麦1撮。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47、槐耆汤处方槐花1两,青蒿1两,生地7钱,紫苏7钱,南薄荷7钱,连翘7钱,生黄耆5钱,天冬5钱,元参5钱,花粉5钱,黄柏3钱。
功能主治疳蛊,口干火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头痛,加白芷3钱,川芎2钱。
注意受毒极重者,戒盐、荤、女色;服药数月后,开荤、盐,近色无妨。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五
处方48、黄耆汤处方黄耆(炒)1两,蒺藜(炒)1两,枳实1两,赤小豆2两(炒),牵牛(取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风毒足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一引《指南方》
处方49、黄耆散处方黄耆半两(锉),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龙脑1钱(细研),人参1分(去芦头),川升麻1分,川大黄1分(锉,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天竹黄1分,牡蛎粉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体热盗汗,心烦,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煎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50、干地黄汤处方熟干地黄、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麦门冬(去心,焙)、枇杷叶(拭去毛)、地骨皮、甘草(炙,锉)、石斛(去根)、黄耆(细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热肠寒,善食数饥。少腹痛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51、橘皮汤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白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麦门冬半两(去心),黄耆半两(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呕逆,烦渴,不能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52、黄耆丸处方黄耆3两(锉),芍药3两,赤石脂4两,当归2两(切,焙),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焙)2两(一方有干姜无地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伤兼带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53、黄耆散处方黄耆、糯米、阿胶(炒燥)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嗽久劳嗽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指南方》
处方54、调经种子丸处方益母草末10两(4月中采上半截白梗,肥壮者佳,蒸透熟晒干),当归身4两(酒洗),真川芎2两,白术4两(饭上蒸熟),白芍3两(醋炒),怀熟地4两(酒煮杵膏),黄耆2两(蜜炙),人参1两,白茯苓2两(人乳拌晒),砂仁2两(炒),粉甘草2两,广木香1两(不见火)。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每服3-4钱,早空心、晚食前白滚汤送下。
摘录《救产全书》
处方55、救肺饮处方当归、白芍、麦冬、五味子、人参、黄耆、炙甘草、百合、款冬花、紫菀、马兜铃。
功能主治虚损劳瘵、吐血。
用法用量《医学集成》有郁金。
摘录《医碥》卷六
处方56、葛花散处方葛花1两,赤小豆花1两,黄耆1两,生干地黄1两(焙),白蔹3分,赤芍药3分,黄芩3分,当归(微炒)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酒痔,大肠中久积热,每下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煎槐子仁汤调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57、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生姜2两,石膏末2两,甘草2两(炙),芍药2两,升麻2两,人参2两,知母1两,茯苓1两,桂心6分,麦门冬2两(去心),大枣14枚,干地黄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痈疽坏后,补虚去客热。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取4升,分4次温服,日3夜1。
摘录《鬼遗》卷三
处方58、黄耆鳖甲饮处方黄耆3钱(蜜炙),鳖甲3钱(生,醋炙),白芍1钱半(炒),熟地5钱,归身2钱,麦冬3钱(去心),茯神2钱(去木),山药3钱(炒),甘杞3钱,桂圆3钱(去壳、核),大枣3枚。
功能主治虚痨羸瘦,脉软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血气两虚,不能营运,而蒸热不解,故渐至羸瘦,乃成虚痨焉。黄耆补气益卫,鳖甲散结滋阴;归身养血脉以荣经,白芍敛营阴以和血;熟地补阴滋血,麦冬润肺清心;茯神安神志,枸杞补髓填精;桂圆肉滋养心脾,肥大枣缓中益脾,并能资生血脉也。俾血旺气充,则营卫强壮而肌体丰腴,虚劳无不复元矣。此滋补元阴之剂,为虚劳羸弱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处方59、鳖甲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酥炙)1两,柴胡(去苗)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芍药1两,沉香半两,黄耆半两,桔梗半两,人参半两,芎䓖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木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五味子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槟榔1个,甘草(炙)1两半(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四肢无力,手足疼痛,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劈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60、黄耆散处方黄耆1分(锉),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知母1分,人参1分(去芦头),赤茯苓1分,黄芩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汗利以后,余热不除,口干心烦,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当归、白药子、人参、川芎、桂皮、白芷、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惊瘤大如碗,实硬如石,难破者。用法用量白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六处方2、槐子丸处方槐角2两,陈橘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半两(锉),白矾半两(烧灰),附子(炮裂.去应脐)半两,当归2两(切,焙),防风2两(去叉),瓜蒌根2两,芎䓖2两,黄芩2两(去黑心),狸骨2两(酒炙),甘草(炙)
处方1、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黄耆、附子、炮姜、炙草、茯苓。功能主治痘疮脏寒木能发毒,而腹胀,二便清利,手足冷,痘淡白,脉微缓者。摘录《种痘新书》卷四处方2、桂枝加黄耆知母石膏汤处方桂枝汤加黄耆4钱半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续断1两,人参3分(去芦头),茯神1两,五味子3分,羌活半两,芎䓖半两,桂心半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牛膝半两(去苗),枳壳3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白术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白芍药半两,芎䓖半两,白茯苓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制法上为
处方1、黄耆散处方嫩黄耆、嫩柴胡、苏木、紫草各等分。功能主治雪天疮疹难出,皮肤温壮,头烧脚冷,呵欠困闷,无时惊悸。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白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四○三处方2、麻黄苍术汤处方麻黄8钱,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白茯苓1两,当归1两,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熟干地黄1两,白芍药3分,甘草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半(锉),防风1两(去芦头),芎䓖1两,白术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山茱萸1两,当归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五味子1两,熟干地黄1两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茯神1两,龙骨1两,栝楼根1两,熟干地黄1两,泽泻1两,白石脂1两,桑螵蛸1两(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消肾。心神烦闷
处方1、加味八物汤处方阿胶、归身、人参、炙黄耆、熟地、白术、条芩、白茯苓、白芍、炙甘草。功能主治孕妇痘疮6-7日,灌浆时用。用法用量元米为引。摘录《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处方2、加减肾气大补汤处方熟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