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耆的处方(三)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黄耆的处方(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灌脓起顶汤处方人参7分,黄耆2钱,白芷1钱,甘枸杞1钱,淫羊藿5分,川芎5分,甘草5分,黄豆7粒。
功能主治痘不起发。
用法用量姜、枣引,煎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处方2、煎膏药方丹处方元参5钱,苦参5钱,黄芩5钱,杏仁5钱,白芷5钱,大黄5钱,金银花5钱,天花粉5钱,连翘5钱,归尾1两,赤芍5钱,丹皮5钱,黄耆5钱。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恶毒诸疮。
用法用量每一料,用真麻油1斤,真粉心半斤,将各药锉片,入油浸2宿,文武火煎,以药纯黑为度,去滓净,然后研细粉心入药,用桃枝不住手搅,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再加阿魏末1钱,名阿魏膏。
摘录《胎产指南》卷八
处方3、黄耆汤处方黄耆1两,熟干地黄(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白术半两,续断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去木)半两,当归(锉,炒)半两,五味子半两,白芍药半两,赤石脂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1分(炙)。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体虚力乏,四肢羸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擘破),同煎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4、磁石散处方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3分(去芦头),羌活3分,黄耆1两(锉),白芍药1两,木通3分(锉),桂心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虚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羊肾1对,切去脂膜,同煎至4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5、槟榔丸处方茯神8分,山药8分,人参8分,五味子8分,附子8分,石斛8分,牛膝8分,苁蓉8分,远志6分,鹿茸6分,泽泻6分,山茱萸6分,蛇床子6分,黄耆6分,诃子6分,桂6分,熟地黄10分,麻仁12分,钟乳12分,槟榔10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七
处方6、丹砂丸处方朱砂(细研,水飞过)1两,薯蓣1两,犀角屑1两,黄耆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粗皮,令炙干)1两,川升麻1两,牡蛎(烧为粉)1两,槟榔1两,牛黄(细研)1钱,麝香1钱,麦门冬(去心,焙)3分,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3分,豉心3分。
制法上为末,入研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四肢烦闷,及心躁虚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苋菜。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
处方7、黄耆饮处方黄耆、车前子、细辛、黄芩、五味子。
功能主治胎风赤烂外障。
用法用量白水煎,乳母食后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五
处方8、辘轳丹处方细辛1两,川芎1两,黄耆1两,防风1两,金毛狗脊1两,菖蒲1两,独活1两,丹皮1两,牛膝1两,米仁1两,山药1两5钱,苍耳实1两5钱,当归1两5钱,巴戟1两5钱,秦艽1两5钱,藁本1两,漏芦1两,牛蒡1两,天麻1两,虎骨1两,萎蕤3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风恶癞,手足筋挛,屈曲瘫瘸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酒送下。以粗药末加柴胡煎汤洗浴。
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处方9、覆盆子丸处方熟地黄2两,菟丝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覆盆子1两,牛膝1两,葫芦巴1两,绵黄耆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诸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地黄汁熬成膏,每服半匙,用酒调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10、鳖甲丸处方鳖甲(炙)7分,干地黄7分,黄连7分,连翘7分,栝楼6分,黄耆6分,干姜6分,蛴螬5个(炙),猬皮(炙)5分,续断5分,附子(炮)4分,槐子4分,矾石(烧汁尽)4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寒,下痢不止,肛边生肉如鼠乳,在大孔傍,时时脓出,名牡痔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每日2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11、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3分,五味子3分,白术3分,防风3分(去芦头),巴戟1两,薯蓣3分,山茱萸3分,远志3分(去心),人参3分(去芦头),白茯苓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枸杞子2-3分,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肾气,强骨髓,治风气,补虚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渐加至40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12、黄连丸处方黄耆(蜜炙)、黄连(去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以米饮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13、露蜂房散处方露蜂房2两(微炒),槐花2两(微炒),黄耆2两(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痔疾。风热毒气攻下部,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处方14、黄耆饮处方黄耆2钱,生地黄2钱,人参1钱,茯神1钱(炒),犀角屑1钱,瓜蒌仁1钱,黄芩1钱,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妇人客热,心胸壅闷,肢节烦疼,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加淡竹叶5片,煎至1钟,不拘时候服。
摘录《准绳·女科》卷二
处方15、干姜地黄散处方熟干地黄1两,柴胡1两,黄耆1两,苍术1两,牛膝(去苗)1两,鳖甲(醋炙黄)2两,白芍药7钱半,当归7钱半,姜黄7钱半,琥珀7钱半,厚朴(去皮,姜汁涂炙)7钱半,川芎7钱半,陈橘皮(去白)7钱半,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羌活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冷气攻心腹疼痛,四肢不和,食减少,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生姜半分,煎6分,热服。
摘录《准绳·女科》卷二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16、鳖甲散处方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人参3分(去芦头),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黄耆1两(锉),赤茯苓半两,柴胡1两(去苗),白术半两,芎䓖半两,木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劳。四肢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17、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别名托里十补散、内补散、化毒排脓内补散、化毒排脓内补十味散、内托散、十奇散、十宣散、十宣内补散、排脓内补十宣散、十全内托散、托里散、内补十宣散、十味托里散、托里十宣散
处方黄耆(洗净,寸截,捶破,丝擘,以盐汤润透,用盏盛,姜汤瓶上1炊久焙燥,随众药入碾成细末)1两,人参(洗净,去芦,薄切,焙干,捣用)2两,当归(温水洗,薄切,焙干)2两,厚朴(去粗皮,切,姜汁淹1宿,爁熟,焙燥,勿用桂朴)1两,桔梗(洗净,去头尾,薄切,焙燥)1两,桂心(别研,不见火)1两,芎䓖(净洗,切,焙)1两,防风(净洗,切,焙)1两,甘草(生用),白芷1两。
制法上10味,选药贵精,皆取净,晒、焙极燥方称。除桂心外,一处捣罗为细末,入桂令匀。
功能主治发散风毒,流行经络,排脓止痛,生肌长肉,活血匀气,调胃补虚,内托疮毒。主一切痈疽疮疖。小儿痘疮,毒根在里,或气血虚弱,或风邪秽毒冲触,使疮毒内陷,伏而不出,出不匀快者。
用法用量托里十补散(原书同卷)、内补散(《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化毒排脓内补散(《洪氏集验方》卷二)、化毒排脓内补十味散(《传信适用方》卷三)、内托散(《医说》卷六)、十奇散、十宣散(《济生》卷六)、十宣内补散(《医方类聚》卷一七三引《简易方》)、排脓内补十宣散(《外科精要》卷下)、十全内托散(《医方类聚》卷一七六引《瑞竹堂方》)、托里散(《普济方》卷四○三)、内补十宣散(《袖珍》卷三)、十味托里散(《外科启玄》卷十一)、托里十宣散(《简明医彀》卷八)。《普济方》本方用法:为末,拌匀,木香、紫草汤调下。
摘录《局方》卷八(绍兴续添方)
处方18、黄耆建中汤别名黄耆汤
处方小建中汤加黄耆2两,人参2两。
功能主治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肢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惙,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振复。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若患痰满及溏泄,可除饴。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七
处方19、痹症汤处方黄耆2钱,香附2钱,当归1钱,川芎8钱,木瓜1钱,苡仁1钱,附子8分,熟地2钱。
功能主治痹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处方20、崩漏丸处方羌活2两,藁本2两,防风2两,肉桂(夏勿用,秋冬用)3两,白术(土炒)3两,当归3两,黄耆(炙)3两,柴胡3两,人参1两,熟地1两,川芎1两,细辛6钱,白芍(炒)5钱,红花5钱,独活2两半,附子(炮,去皮脐)2两半,甘草(炙)2两半,桃仁(去皮尖)100枚。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崩漏。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温酒送下,或淡淡醋汤亦可。
摘录《摄生秘剖》卷三
处方21、黄耆汤处方黄耆(微炙,锉)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当归(切,微炒)半两,桑寄生(微炙)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3分,陈曲(微炒)半两,干姜(炮裂)半两,桔梗(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乏,内燥引饮,心下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22、黑色疽疮膏处方群药:白芷3钱,当归5钱,玄参5钱,黄耆5钱,防风5钱,甘草3钱,生地5钱,蛇蜕2钱,血余3钱,蜂房5钱,穿山甲3钱,杏仁5钱面药:樟丹3钱,乳香5钱,轻粉3钱,红粉2钱,冰片2钱,米珠1钱,麝香1钱,没药5钱,血竭2钱,儿茶5钱,龙骨3钱其他:松香3两5钱,黄蜡2两,香油1斤。
制法将群药放在香油内浸泡约1周后,置文火煎熬滚开,至群药炸成焦黄色,过滤去滓,加入松香、黄蜡,待溶匀后离火稍冷却后入药面,搅拌均匀,冷凝即成。
功能主治回阳生肌,化腐提毒。主慢性溃疡,结核性溃疡。
用法用量用时贴敷患处。
注意阳证疮面慎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23、磁石散处方磁石1两(捣碎,水淘去赤水),沉香半两,山茱萸半两,黄耆半两(锉),桂心半两,五味子半两,熟干地黄半两,肉苁蓉半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萆薢半两(锉),白茯苓半两,牛膝半两(去苗),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肾着腰痛,及膀胱气壅,不得宣通,致腿膝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24、鳖甲丸处方鳖甲1两半(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去苗)1两半,人参1两,白术1两,诃黎勒皮1两,黄耆(锉)1两,五味子1两,沉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赤芍药1两,茯神(去木)1两,生干地黄(焙)1两,木香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肌体羸瘦,发热减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人参汤或粥饮送下,1日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25、磁石丸处方磁石1两(煅,醋淬),菖蒲、川乌(焙,去皮尖)、巴戟、黄耆、苁蓉、玄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虚,上止冷泪,散黑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盐酒、盐汤送下,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二引《卫生家宝》
处方26、鳖甲散处方鳖甲(醋炙)1两,黄耆1两,赤茯苓1两,常山(醋煮)1两,柴胡(醋浸1宿,焙干)1两,茯苓1两,当归(去芦)1两,干漆(炒青烟为上)1两,白术1两,生熟地黄1两,石膏1两,甘草半两(蜜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骨蒸劳疾。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加小麦50粒,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服,每日3次。盗汗,加麻黄根1两。
注意久虚人不可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27、蠲痹汤处方当归1钱5分,赤芍1钱5分,黄耆1钱5分,姜黄1钱5分,羌活1钱5分,甘草5分,薄荷5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手气。手肿痛,或指掌连臂膊痛。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28、磁石丸处方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柏子仁1两,黄耆1两(锉),防风3两(去芦头),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1两,远志2分(去心),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地骨皮半两,巴戟1两,牛膝1两(去苗),熟干地黄1两,覆盆子2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
制法上为末,入磁石研令匀,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见黑花,冲风泪出,远视不明。内外障翳,不问远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注意忌动风炙煿物。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29、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干姜2两,当归2两,桂心2两,大枣20枚(擘),麦门冬(去心)3两,芍药3两,半夏4两(洗),生姜5两(切),人参1两,芎䓖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大虚客热,发背,上苦牵痛,微有肿,肿气来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4升,去滓,分5服,日3夜2。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
处方30、黄耆建中汤别名黄耆汤
处方小建中汤加黄耆1两半。
药理作用①抗溃疡作用《药学学报》(1965;7:440):以黄耆建中汤煎剂给大白鼠皮下注射10g/kg时,可防止结扎幽门所致胃溃疡发生,并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游离酸及总酸度,使胃液PH值上升。另以本方减去甘草的煎剂皮下注射,同样也有抗溃疡作用,但作用较弱。说明黄耆建中汤除甘草外,尚有其他抗溃疡的成分。②中枢镇静作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3:208):加味黄耆建中汤(本方加当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使小白鼠自由活动减少。但没有催眠和中枢的镇痛作用,对平滑肌的正常运动有抑制作用,尤其在异常兴奋状态下更为显着,有较弱对抗由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增高现象。认为本方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的镇静及对胃肠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抗酸作用可能不是主要的。
功能主治温养中气。主虚劳病,阴阳气血俱虚,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短气,自汗盗汗。现用于胃、心、肺等慢性消耗性疾患。
用法用量黄耆汤(《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本方改为丸剂,名“黄耆建中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论注》:小建中汤本取化脾中之气,而肌肉乃脾之所生也,黄耆能走肌肉而实胃气,故加之以补不足,则桂、芍所以补一身之阴阳,而黄耆、饴糖又所以补脾中之阴阳也。②《金匮要略心典》: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充虚塞空,则黄耆尤有专长也。③《金匮要略方义》:此方乃小建中汤加黄耆而成。黄耆为补气扶弱之品,得饴糖则甘温以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综合全方,其补虚益气之功优于小建中汤。
临床应用①虚劳《临证指南医案》:汪,三九。此劳力伤阳之劳,非酒色伤阳之劳也。胃口消惫,生气日夺,岂治嗽药可以奏功?黄耆建中汤去姜。《种福堂方》:何,三一。脐流秽水,咳嗽,腹痛欲泻。询知劳动太过,阳气受伤。三年久恙,大忌清寒治嗽,法当甘温以治之。黄耆建中汤去姜。②咳嗽《南雅堂医案》:诊得脉左细右虚,咳嗽日久,吸短如喘,肌表微热,形容渐致憔淬,虑成内损怯症,奈胃纳渐见减少,便亦带溏,若投以寒凉滋润之品,恐嗽疾未必能治,而脾胃先受损伤,岂云妥全,昔贤谓上损过脾,下损及关胃,均称难治,自述近来背寒忽热,似虑先理营卫为主,宗仲师元气受损,甘药调之之例,用建中加减法。桂枝1钱,白芍药3钱,炙甘草8分,炙黄耆1钱,饴糖2钱,加大枣3枚,同煎服。③吐血《临证指南医案》:许,四八。劳倦伤阳,形寒,失血,咳逆,中年不比少壮火亢之嗽血。黄耆建中汤。④伤寒《印机草》:病经一月,两脉虚浮,自汗恶气,此卫虚阳弱。人身之表,卫气主之。凡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者,皆此卫气之用,故《经》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今卫气一虚,则分肉不温,腠理不密,周身毛窍,有开无合,由是风之外入,汗之内出,其孰从而拒之,用黄耆建中汤以建立中气,而温卫实表也。桂枝、生姜、芍药、甘草、大枣、饴糖、黄耆。⑤泄泻不食《得心集医案》:胡晓鹤孝廉尊堂,素体虚弱,频年咳嗽,众称老痨不治。今春咳嗽大作,时发潮热,泄泻不食,诸医进参、术之剂,则潮热愈增,用地黄、鹿、胶之药,而泄泻胸紧尤甚。延医数手,无非脾肾两补,迨至弗效,便引劳损咳泻不治辞之。时值六月,始邀予诊,欲卜逝期,非求治也。诊之脉俱迟软,时多歇止,如徐行而怠,偶羁一步之象,知为结代之脉,独左关肝部弦大不歇,有土败木贼之势。因思诸虚不足者,当补之以味,又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但补脾肾之法,前辙可鉴,然舍补一着,又无他法可施,因悟各脏俱虚之脉,独肝脏自盛,忽记洁古云,假令五脏胜,则各刑已胜,法当补其不胜,而泻其胜,重实其不胜,微泻其胜。此病肝木自盛,脾土不胜,法当补土制肝,直取黄耆建中汤与之。盖方中桂、芍,微泻肝木之胜;甘、糖味厚,重实脾土之不胜;久病营卫行涩,正宜姜、枣通调,而姜以制木,枣能扶土也;用黄耆补肺者,盖恐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连进数剂,果获起死回生,但掌心微热不除,且口苦不寐,咳泻虽止,肝木犹强,原方加入丹皮重泻肝木之胜再胜而安。⑥溃疡病《广西中医药》(1981;4:45):用黄耆建中汤略作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3例,治愈22例,好转17例,无效4例。用药最长者为55天,最短者为25天,平均30.3天。《湖北中医杂志》(1982;3:21):用黄耆建中汤或黄耆建中片(黄耆、炙甘草、白芍、云苓各9g,肉桂1g,煅瓦楞3g,制成浸膏片)治疗72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愈55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8%。平均溃疡愈合天数为28.9天。⑦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江苏中医杂志》(198O;6:15):顾某某,男,41岁。1967年运动时突发心速,数分钟自行缓解,后每年有多次类似发病。EKG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发心率均>200次/分,发病前先有频繁早搏。1978年4月初诊,予益气建中,养心益阴之黄耆建中汤合生脉散主之,治疗一月余,诸症缓解,一般良好,患者要求配成丸药,乃将前方15帖剂量,饴糖炼丸,日服2次,每次6丸,以作较长时间调治巩固,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⑧自汗盗汗《江苏中医》(1965;4:31):范某某,男,18岁。患者身体素弱,形体苍瘦,面(白光)欠华,近来眠则遍身汗出,衣衫皆湿,脉濡细,此卫阳失固之候,治拟扶正实表。予生黄耆4钱,川桂枝1钱,大白芍4钱,炙甘草1钱,老生姜1钱,大红枣4钱,糯稻根须3钱。上方连服5剂。汗泄得止。⑨小儿慢性支气管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22):张某某,女,6岁。1977年12月10初诊。咳嗽、喉鸣时轻时重反复发作4年余。两月前感寒而发,发烧、咳嗽、喘鸣,某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青、链霉素及麻杏石甘汤等,药后烧退,咳喘不愈,来院求诊。拟黄耆建中汤加半夏、白术,服6剂后诸症缓解,嘱以原方加紫河车粉,3日1剂,计进28剂停药观察,追访3年未见复发。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31、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3分,犀角屑2分,牛黄1分(细研),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麦门冬3分(去心),黄耆3分(锉),栀子仁3分,甘草1两(炙微赤,锉),紫菀3分(去苗土),丹参半两,玄参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衄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入牛黄末1字,搅令匀,放温频服,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32、露蜂房散处方露蜂房3枚(烧灰),黄耆(去皮)1两,甘草(锉)1两,黄连(去须)1两,松脂(研细)1两。
制法上为散,再同和匀。
功能主治去息肉,排脓止痛。主下注疮,累年不已。
用法用量每用时以水银粉少许,同麻油调匀,入前药散再和,敷疮口,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33、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熟干地黄3两,人参3分(去芦头),枸杞子3分,白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地骨皮半两,泽泻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巴戟3分,禹余粮3分(烧赤,醋淬3遍,细研),桂心3分,牡丹3分,五味子3分,龙骨3分,磁石1两半(烧赤,醋淬7遍,捣碎细研),赤石脂3分,麦门冬2两(去心,焙),牡蛎3分(烧为粉)。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渴后,上焦烦热不退,下元虚乏,羸瘦无力,小便白浊,饮食渐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4、黄耆柏子仁散处方柏子仁4两(别研),肉苁蓉3两(酒浸,去皱皮),远志(去心)3两,车前子1两,人参2两(去芦),茯苓2两(白者,去皮),山药2两,萆薢2两,黄耆(蜜炙)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安心气。主怔仲;丈夫腰肾损败。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以酒送下,日3次。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35、鳖甲散处方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耆1两(锉),枳壳1两半(麸炒微黄,去瓤),当归1两(锉,微炒),桔梗3分(去芦头),赤芍药3分,槐子2两(微炒),桑木耳1两(微炒),生姜屑半两(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痔。下部生疮肿,下血不绝,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处方36、瞿麦散处方瞿麦1两,白芷1两,黄耆1两,当归1两,细辛1两,芍药1两,薏苡仁1两,芎䓖1两,赤小豆(末)1两。
制法先以清酒渍小豆,出,以铜器中熬令干,复渍,渍后复熬,五过止,然后为末。
功能主治诸痈疽已溃未溃,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下,昼夜各5次。3日后痛痒者,肌肉生也。多痛,倍瞿麦;疮口未开,倍白芷;脓多,倍黄耆、薏苡仁、芍药。
摘录《鬼遗》卷四
处方37、鹿茸丸处方鹿茸1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牛膝1两半(去苗),石斛1两半(去根,锉),五味子1两,巴戟1两,肉苁蓉1两半(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覆盆子1两,萆薢1两(锉),白茯苓1两,防风3分(去芦头),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钟乳粉2两,桂心1两,熟干地黄2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伤惫,骨气不足,精清而少,阴痿,脚膝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38、蒺藜子丸别名白蒺藜丸
处方蒺藜子6分,黄耆3分,独活3分,白芷3分,防风3分,薯蓣3分,枳实(炙)4分,人参4分,黄连4分,葳蕤2分,地骨白皮2分,桂心1分。
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风热,消疹,兼补益,坚筋骨,倍气力。主热风冲头面,痒如虫行身上,时有风疹出。
用法用量白蒺藜丸(《圣惠》卷二十四)。
注意忌猪肉、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录》
处方39、黄耆饮处方黄耆3分(锉,炒),白茯苓3分(去黑皮),麦门冬3分(去心,焙),黄芩(去黑心)3分,高良姜(炮)1分,乌梅肉(焙)2枚(去核),白术(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渴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8分1盏,煎去滓,取3分,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40、覆盆子丸处方覆盆子(去萼)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山芋1两半,泽泻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白术(炒)1两,桂(去粗皮)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干姜(炮裂)1两,山茱萸1两,细辛(去苗叶)1两,远志(去心)1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龙骨1两,石斛(去根)1两,青木香1两,槟榔(锉)1两,芎䓖1两,熟干地黄(焙)1两,赤石脂1两,陈曲(炒)1两,柏子仁1两,地骨皮1两,蛇床子1两,肉苁蓉(去皱皮,酒浸,切,焙)2两,黄耆(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肥健。主虚劳腰痛,不能运动;及男子五劳七伤,下元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41、黄耆汤处方黄耆(细锉)1两,山芋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白术半两,五味子1分,熟干地黄(焙)1两半,桂(去粗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脱营,气血伤惫,四肢痿瘁,腿膝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枚(去核),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食后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42、跌打养营汤处方西洋参3g(或党参15g),黄耆9g,当归6g,川芎4.5g,熟地15g,白芍9g,枸杞15g,淮山药15g,续断9g,砂仁3g,三七4.5g,补骨脂9g,骨碎补9g,木瓜9g,甘草3g。
功能主治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主骨折中、后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伤科学》引《林如高正骨经验》
处方43、解毒化斑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归梢、川芎、大力子(炒)、防风、连翘、荆芥穗。
功能主治痘疮起发,因中气不足,致四围起发,中心落陷,密而重者。
用法用量水煎,入烧过人屎和服。寒月,加官桂。
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处方44、干地黄散别名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2两,赤茯苓1两,玄参1两,石菖蒲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远志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胀满,四肢黑色,耳聋,多梦见大水,腰脊离解。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十)。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45、磁石丸处方磁石(醋煅)半两,黄耆(蜜炙)半两,覆盆子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干姜(炮)3钱,巴戟(去心)3钱,桂心3钱,鹿茸(蜜炙)3钱,苁蓉(酒浸,焙干)4钱,牛膝(酒浸,焙干)4钱,川椒(炒)4钱,柏子仁(别研)2钱半,防风2钱半,地骨皮2钱半,远志(去心)2钱半,大附子1个(炮,去皮)1两,大川乌1个(炮,去皮)1两,紫梢花(去木)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肾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汤、酒任下。妇人白带下及男子泄精,加龙骨半两,海螵蛸1两,牡蛎半两(盐泥固济,火煅)。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八引湘中赵伯海方
处方46、鳖甲丸处方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酸枣仁1两,羌活1两,黄耆1两(锉),牛膝1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胆虚不得睡,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暖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47、黄耆汤处方黄耆(锉)3分,桑根白皮(炙,锉)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赤芍药(锉,微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恶实(微炒)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水气,面体浮肿,咳嗽气促;虚劳,上气喘息,不得安卧,咳唾,面目虚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2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处方48、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2钱,白芍2钱,肉桂7分,人参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阳明病汗多或反无汗,如虫行皮中状者。痘疮遍身起发,惟四肢不起者;痘疮发热腹痛,大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7分,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8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49、黄耆汤处方黄耆(锉,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五味子(去茎叶)半两,人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3分,前胡(去芦头)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夏(汤浸去滑,焙干)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四肢羸瘦,脾胃虚冷,痰饮停积,不欲饮食,食即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枚(去核),煎至1盏,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1服,如人行3-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50、黄耆汤处方黄耆、白术、防风各等分。
功能主治止汗。主伤寒太阳证,春夏有汗,脉微而弱,恶习风恶习寒。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5-7钱至10余钱,或半两面三刀1两,水煎,温服。汗多,恶风甚者,加桂枝。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51、川芎黄耆汤处方川芎、黄耆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伤胎腹痛,下黄汁。
用法用量每服5钱,秫米(炒)1合,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二引《产宝》
处方52、鳖甲散处方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天门冬1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石膏2两,黄耆1两(锉),乌梅肉1两(微炒),恒山1两,牛膝1两(去苗),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7日,四肢疼痛,热毒不退,乍寒乍热,乍剧乍愈,发动如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3-7片,豉50粒,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53、黄耆饮处方黄耆3两,茯神3两(去水),栝楼根3两,麦门冬3两(去心,焙),甘草(炙)3两,生干地黄(切,焙)4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膈消,胸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54、鳖甲饮处方鳖甲(醋炙)倍用、黄耆(蜜炙)、人参、当归、白术、白茯苓、川芎、白芍、甘草、陈皮、青皮、半夏曲、三棱、莪术、槟榔、厚朴、柴胡各等分。
功能主治疟久不愈,结为症瘕,名曰疟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大枣、乌梅水煎服。
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处方55、鳖甲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当归(切,焙),芍药1两半,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1两,桔梗(炒)1两,知母(切,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锉)1两,桂(去粗皮)1两,芎䓖1两,前胡(去芦头)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荆芥穗1两,地骨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56、藿香汤处方藿香叶1两,当归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半,赤茯苓1两半,黄耆1两半,木瓜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痛转筋,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8分,去滓温服。1方用姜煎。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处方57、磁石汤处方磁石5两(杵捣,生绢袋盛,用水5升,煎取2升半,去磁石,方下诸药煎之),黄耆1两,人参1两,沉香1两,芎䓖1两,桂(去粗皮)1两,菖蒲1两,当归(焙)1两,补骨脂(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肉苁蓉(酒浸,去皱皮,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羌活(去芦头)1两,五味子1两,干姜(炮)1两,覆盆子1两。
制法上药除磁石外,锉如麻豆大,拌令匀。
功能主治补诸不足。主脾肾风虚,下元久冷,眼生黑花,或时昏暗。
用法用量每剂1两半,用大羊肾1对,去脂膜,细切,用磁石水3盏,煮羊肾令熟,次下药,煎取1盏半,去滓,分作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58、鳖甲丸处方鳖甲(涂酥,炙令黄,去裙襕)1两,酸枣仁(微炒)1两,羌活1两,黄耆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柴胡1两,白茯苓1两,人参(去芦头)1两,牛膝(去苗)1两,知母1两,五味子1两,白芍药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四肢烦热疼痛,吃食减少,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59、聪耳益气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黄耆、当归、防风、荆芥、橘皮、升麻、柴胡、石菖蒲。
功能主治益气聪耳。主精脱耳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处方60、榼藤子丸处方黄耆2两,枳实2两,槐花2两,荆芥穗2两,凤眼草2两,榼藤子1对(炙),皂子300个(炙)。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湿热内甚,因为诸痔久而不治,乃变成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米饮亦得。
注意忌油腻、生冷、猪、鱼、臭血物等。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黄耆益损汤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制法上锉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当归、白药子、人参、川芎、桂皮、白芷、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惊瘤大如碗,实硬如石,难破者。用法用量白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六处方2、槐子丸处方槐角2两,陈橘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半两(锉),白矾半两(烧灰),附子(炮裂.去应脐)半两,当归2两(切,焙),防风2两(去叉),瓜蒌根2两,芎䓖2两,黄芩2两(去黑心),狸骨2两(酒炙),甘草(炙)
处方1、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黄耆、附子、炮姜、炙草、茯苓。功能主治痘疮脏寒木能发毒,而腹胀,二便清利,手足冷,痘淡白,脉微缓者。摘录《种痘新书》卷四处方2、桂枝加黄耆知母石膏汤处方桂枝汤加黄耆4钱半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续断1两,人参3分(去芦头),茯神1两,五味子3分,羌活半两,芎䓖半两,桂心半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牛膝半两(去苗),枳壳3
处方1、黄耆丸处方黄耆5分,青葙子5分,漏芦5分,鳖甲5分(炙),狼牙5分,黄柏4分,猪悬蹄甲7枚(炙),猬皮4分(炙),白矾10分(烧,去汁),(虫元)青10条(去足翅),斑蝥10条(去足翅,炒),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白术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白芍药半两,芎䓖半两,白茯苓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制法上为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白茯苓1两,当归1两,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熟干地黄1两,白芍药3分,甘草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半(锉),防风1两(去芦头),芎䓖1两,白术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山茱萸1两,当归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五味子1两,熟干地黄1两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茯神1两,龙骨1两,栝楼根1两,熟干地黄1两,泽泻1两,白石脂1两,桑螵蛸1两(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消肾。心神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