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连的处方(十九)
Posted 黄连
篇首语: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黄连的处方(十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柴胡芍药汤处方柴胡、黄芩、花粉、甘草、麦冬、白芍、知母、黄连。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主身体黑瘦之人,精血为时令所耗,中暍,口渴喜饮,其人洒洒恶寒,淅淅发热,脉来细数;及上消、中消,气分病。
用法用量中消大便不利,去黄连,加大黄。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2、黄连汤处方黄连(去须)1两,秦皮1两,苦竹叶(切)1两,薄荷叶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散头面热。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5钱,以水3盏,煎5-7沸,绵滤去滓,就热淋洗,不计度数。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3、大青丸处方大青1两,大黄(锉,炒)1两,栀子(去皮)1两,黄耆(锉)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朴消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脑热,脑脂流下,塞耳成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处方4、断下散处方干姜、地黄、当归、赤芍药、川芎、黄连、槐花、罂粟壳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久新血痢,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粟米1撮,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处方5、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2两,木通(锉)2两,黄连(去须)2两,地骨皮1两半,萎蕤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花翳。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6、大芦荟丸处方芦荟半两,黄连半两,胡黄连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芜荑半两,雷丸(白者佳,赤者毒)半两,青皮半两,藿香少许(另研)。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治疳杀虫,和胃止泻。主诸疳。
用法用量每服10余丸,米饮送下。
摘录《医统》卷八十九
处方7、凉膈散处方当归、川芎、赤芍、防风、荆芥、玄参、栀子(炒)、黄连、石膏、花粉、连翘、桔梗、薄荷各等分。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汤水难下,痰涎壅塞。缠舌喉风,下颏俱肿,口噤,舌卷肿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苔。
用法用量水煎服。风甚,加银花、粘子;痰甚,加贝母、蒌仁。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上
处方8、黄连煎处方黄连(去须,捣末)半分,大枣3枚(擘破),灯心(擘碎)1握。
制法上以水1盏半,银石器内煎至5分,以新绵滤去滓,细瓷盒中。
功能主治目赤痛。
用法用量每用铜箸点少许目眦头,1日3-5次,临卧再点。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9、黄连膏处方黄连末1两。
制法鸡子白和为饼,炙令如紫肝色,杵为末,以浆水3升,慢火煎成膏子。
功能主治久痢。
用法用量每服半合,温米饮调下。白痢,加酒半盏同煎。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10、黄连丸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防风(去叉)1两,恶实(炒)2两。
制法上焙过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脏壅热,上冲眼目,睑肉风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11、黄连汤处方宣黄连。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多时,体弱不堪。
用法用量浓煎,每煎3分水减2分,和蜜服,1日6-7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处方12、点眼黄连膏处方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1两,升麻1两,蕤仁(去皮)1两,细辛(去苗叶)3分,石胆末半钱(研极细),龙脑(研细)1两,蜜1两。
制法上除龙脑、石胆外,为粗末,以水2升,煎至1升,滤去滓,两遍澄清,次下白蜜1两,煎令稀稠得所,后入石胆、龙脑搅匀,纳瓷盒中蜜封。
功能主治风赤眼胬肉痒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黄连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13、家传和中丸处方人参2钱,炙甘草2钱,当归2钱,川芎2钱,车前子2钱,猪苓2钱,泽泻2钱,神曲2钱,麦芽(俱炒)2钱,诃子肉(面裹煨)2钱,石莲肉2钱,白术3钱,白茯苓3钱,陈皮3钱,白芍3钱,黄连(炒)3钱,木香2钱,干姜(炒)2钱,肉豆蔻(面裹煨)2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休息痢,及疳痢。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处方14、黄耆丸处方黄耆半两(锉),赤芍药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半两(去芦头),柴胡3分(去苗),胡黄连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羸瘦体热,面色萎黄,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15、柴胡泻肝汤处方柴胡1钱2分,甘草5分,青皮(炒)1钱,黄连(炒)8分,山栀(炒)8分,当归(酒制)1钱2分,芍药1钱,龙胆草1钱。
功能主治郁怒伤肝,胁助痛在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一
处方16、黄连曲散别名黄连散
处方黄连2两,曲1两。
制法上捣筛,薄蜜调。
功能主治痔下血。
用法用量黄连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处方17、黄连丸处方黄连半两(去须),川大黄(锉,微炒)1分,细辛1分,龙胆(去芦头)1分,防风(去芦头)1分,玄参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缘目及眦烂作疮。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熟水送下,每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18、鹅毛管眼药处方麝香2钱5分,熊胆5分,飞琥珀5分,冰片2钱,飞制甘石2两,飞生月石2钱,荸荠粉1两5钱,蕤仁霜5分(以上8味为甲组药),生地8两,玄参4两,川石斛3两,麦冬3两,杞子3两,黄连3两,黄芩3两,黄柏4两,龙胆草4两,青葙子2两,决明子4两,白蒺藜2两,白菊花2两,桑叶4两,谷精珠2两,木贼草2两,焦山栀3两,石决明8两,淡竹叶2两,夜明沙4两,木鳖子1两(以上21味为乙组药)。
制法将甲组药研成至极细为度;将乙组药煎浓汁,去渣,加白蜜2斤,炼熟收膏;甲组药末,每两加入乙组药膏3钱3分3厘,用厚玻璃两块,推磨成条,每条约潮重9厘。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明目退翳。主风火赤眼,眶烂肿痛,翳膜遮睛,羞明眵多。
用法用量每日轻者点2-3次、重者4-5次,点于大眼角内。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19、黄连槟榔散处方黄连(为末,用麻油、轻粉调得所,摊于碗中,将艾1撮烧烟,碗覆其上熏之,续再加其艾熏用)、麻黄(去节)、鸡心槟榔、当归须、生干地黄、川芎、赤芍药、川独活、牵牛(微炒取末)、苍术(炒)、桑白皮(炒)、枳壳(治)、甘草(微炙)各等分,细辛2钱,蒺藜(炒去刺)5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秃头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入黑豆70粒,紫苏5叶,生姜5片,水煎服。次用贝母膏敷疮。如大便秘,多加生地黄。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
处方20、救苦汤处方桂枝1钱5分,连翘1钱5分(去隔),红花1钱5分,细辛1钱5分,归尾1钱5分,甘草1钱5分,苍术7分(泔浸,焙),胆草7分,羌活1钱,黄芩1钱,麻黄1钱,柴胡1钱,防风1钱,藁本1钱,黄柏1钱,黄连5分,生地1钱,知母(炒)1钱,白芍2钱。
功能主治时疫赤眼,两目突然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食远服。
摘录《松峰说疫》卷三
处方21、琥珀郁金丸处方黑牵牛(头末)2两(炒),大黄(酒浸)2两,黄连1两,黄芩2两,郁金1两,滑石4两,真琥珀2两(研),茯苓4两。
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火不既济,膀胱受心火所炽而浮,囊中积热,或癃闭不通,或遗泄不禁,或白浊如泔水,或膏淋如脓,或如栀子汁,或如砂石米粒,或如粉糊相似,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熟水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22、痂完余毒汤处方黄连、黄芩、栀子(炒)、白芍、牛蒡子、北柴胡、玄参、木通、连翘、薄荷、地皮、云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痘后热毒不除,口动如食物状。
用法用量方中除柴胡外,诸药用量原缺。
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处方23、川大黄丸处方川大黄(锉,微炒)3分,黄芩3分,黄连(去须)3分,当归3分,赤茯苓3分,黄耆(锉)3分,生干地黄3分,赤芍药3分,柴胡(去苗)3分,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心神烦躁,大小便难,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24、大香连丸别名香连丸、二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去芦须)20两(用茱萸10两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4两8钱8分。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饮食;或小便不利,肢体怠惰,渐即瘦弱。
用法用量香连丸(《直指》卷十四)、二味香连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
摘录《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处方25、黄连消毒饮处方柴胡、黄连、黄芩、连翘、防风、荆齐、羌活、川芎、白芷、桔梗(倍)、枳壳、牛蒡、射干、甘草、大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喉痹,连头项肿。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处方26、点眼黄连膏处方黄连(去须,椎碎)半两,马牙消(研)1钱。
制法将黄连用水浸,于日内晒令色浓,以绵滤过,后下消末于黄连汁中,依前日内晒干,为细末。
功能主治积年风热毒气不散,目眦赤烂碜痛。
用法用量每以1豆许,水调,点注目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27、厚肠散处方川黄连(好酒煮1日夜,煮干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腹疼泻黄,及痢久不止,热药不效者,及酒积泄。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米饮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八
处方28、黄连煎处方黄连2两(去须),蕤仁2两(去赤皮,研),硼砂1分。
制法先取黄连,以水3大盏,煎取1大盏,绵滤去滓;去滓过,又取蕤仁,以绢裹,别以水1盏揉令浆尽,却和前黄连汁,同煎似稀膏,又以浆水半合浸硼砂,化尽,去夹石,入前药中,更以慢火煎如稠膏,刮取摊于瓷盒中后,以新砖1口,上安艾如鸡子大,烧之,以药盒覆盖,勿令烟出熏之,以艾尽为度,后研令匀。
功能主治眼远年风赤。
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如绿豆大,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29、大健脾丸别名百谷丸
处方人参(清河者)2两(饭上蒸),白术(无油者)3两(土炒),枳实1两(饭上蒸),广陈皮2两(米泔洗),广青皮1两(米醋炒),白茯苓2两(饭上蒸),半夏曲1两(炒),谷芽1两6钱(炒),山楂肉1两(饭上蒸),川黄连1两6钱(用吴茱萸半两浸,炒赤色,去萸),广木香半两(不见火),白蔻仁半两(炒)。
制法上为末,长流水煮老米荷叶汤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滋谷气,除湿热,宽胸膈,去痞满,久服强中益气,百病不生,无精炯炯,长寿之基。理气健脾,和胃祛湿。主小儿脾胃脆弱,饱则易伤者。饮食不节,停湿伤脾,食物不化,体倦神疲。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曲,《墨宝斋集验方》作“神曲”,有当归身,无山楂肉。
摘录《医统》卷二十三
处方30、黄连犀角汤别名黄连解毒汤、黄连犀角散、清热黄连犀角汤
处方黄连1两(去毛),乌梅14枚(擘),犀角3两,青木香半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及诸病之后,虫蚀脱肛及狐惑病。伤寒及诸病之后,内有疮出下部烦者。狐惑,咽干唇焦,口燥热盛。肛门生虫下脱,脉数者。狐惑病,咽干声嗄。
用法用量黄连解毒汤(《治痘全书》卷十四)、黄连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清热黄连犀角汤(《麻疹阐注》)。
注意忌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犀角清心胃之火以及肠,黄连清心脾之火以及肛,木香调气醒脾胃,乌梅杀虫收脱肛。为散连滓,以诱入虫口也,使蓄热顿化,则肠胃肃清而虫自不生,亦无不化,肛门焉,有下脱之虞?此清热杀虫之剂,为虫蚀脱肛之专方。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处方31、救苦化坚汤别名救苦胜灵汤、消瘰化坚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3分,炙甘草5分,真漏芦1钱,升麻1钱,葛根5分,连翘1钱,牡丹皮3分,当归身3分,生地黄3分,熟地黄3分,白芍药3分,肉桂2分,柴胡8分,黍粘子3分,羌活1钱,独活5分,防风5分,昆布2分,京三棱(煨)2分,广荗(煨)3分,益智仁2分,大麦芽面1钱,神曲末(炒黄色)2分,黄连(去须)3分,黄柏(炒)3分,厚朴3钱2分(姜制)。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捻作饼子,晒干,捣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瘰疬,马刀挟瘿。
用法用量救苦胜灵汤(《准绳·疡医》卷三)、消瘰化坚汤(《医林篡要》卷十)。本方方名,《济生拔萃》本作“救苦胜灵丹”;改为丸剂,名“救苦化坚丸”(见《杏苑》)。如气短不调及喘者,加人参剂量;如夏月,倍白芍药,冬寒则不可用;如有烦躁者,去肉桂;如疮不在少阳经,去柴胡;无肿者,不用黍粘子;如疮不坚硬,不用京三棱、广荗;如无唾多,吐沫,吐食,去益智仁;如有热,或腿脚无力,或躁烦欲去衣,宜加用黄柏,无则不用;如无腹胀,不用厚朴;如气不顺,加橘皮,甚者加木香少许;如只在阳明分为瘰疬者,去柴胡、黍粘子;如在少阳分,为马刀扶瘿者,去独活、漏芦、升麻、葛根,加瞿麦穗3分;如本人素气弱,其病势来时气盛而不短促者,不可考其平素,宜作气盛而从病变之权也,宜加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防己之类,视邪气在上中下3处,假令在上焦,加黄芩(1半酒洗,1半生用);在中焦,加黄连(1半酒洗,1半生用);在下焦则加酒制黄柏、知母、防己之类;如本人大便不通而滋其邪盛者,加酒制大黄以利;如血燥而大便燥干者,加桃仁、酒制大黄2味;如风结燥不行者,加麻仁、大黄;如风涩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黄、秦艽以利之;如脉涩,觉身有气湿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黄以除气燥也;如阴寒之病为寒结闭而大便不通,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干姜,冰冷与之。大抵用药之法,不惟疮疡1说,诸疾病量人素气弱者,当去苦寒之药,多加人参、黄耆、甘草之类,泻火而先补其元气,余皆仿此。
各家论述黄耆护皮毛间腠理虚,及治血脉生血,亦疮家圣药也,又能补表,实元气之弱也;人参补肺气之药也;炙甘草能调中,和诸药,泻火,益胃气,亦能去疮邪;漏芦、升麻、葛根3味俱足阳明本经药也;连翘1味,十二经疮中之药,不可无也,能散诸血结气聚,此疮家之神药也;牡丹皮去肠胃中留滞宿血;当归、生地、熟地,诸经中和血、生血、凉血药也;白芍药其味酸,其气寒,能补中益肺之虚弱,治腹中痛必用之;肉桂大辛热,能散结积,阴证疮疡须当少用之,此寒因热用之意,又为寒阴覆盖其疮,用大辛热以消浮冻之气;柴胡功同连翘;羌活、独活,防风,此3味必关手足太阳证,脊痛项强,不可回视,腰似折,项似拔者是也;昆布其味大咸,若疮坚硬结硬者宜用,咸能软坚;麦芽治腹中缩急,兼能消食补胃;黄连以治烦闷,黄柏泻肾中伏火也。
摘录《兰室秘藏》(人卫本)卷下
处方32、黄连汤处方黄连(去须)4两,芍药2两,黄芩(去黑心)1两,秦艽(去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病后目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33、疳热凉膈散处方大黄、黄连、黄芩、石膏、生地、方解石、玄参、连翘、牛蒡、枳壳、薄荷、荆芥穗。
功能主治疹后牙疳甚烈者。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34、调中化痢丸处方黄连1两,白头翁1两,大黄4两,山楂4两,槟榔3两,厚朴(炙)5钱,木香4钱,小枳实(炒)8钱。
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3两5钱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顺气化滞,清热止痢。主气血凝结,湿热伤脾,红白痢疾,脐腹坠痛,口渴身烧。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5、柴胡二连丸处方柴胡、宣黄连、胡黄连。
制法上药各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痘后,因肝经实火而致寅、卯、申、酉时热甚,或兼搐。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白汤送下。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九
处方36、疳药麝香丸处方芦荟,胡黄连,宣连1两,青皮1两半,陈皮1两半,木香5钱,槟榔5钱,使君子2两,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般经》
处方37、柴胡散处方柴胡(去苗)1两,川升麻1两,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车前子1两,决明子1两,防风(去芦头)1两,羚羊角屑1两,马牙消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玄参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风热,眼中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38、点眼雄黄散处方雄黄(研)1两半,细辛(去苗叶)3分,黄连(去须)1两半,干姜(炮)3分,黄柏(去粗皮)1两半,菊花1两(3月3日日未出时收之)。
制法上为极细末,于瓷器中盛。
功能主治风毒赤痛,眦烂生疮,冲风有泪。
用法用量每取黍米许点目眦,闭目良久。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39、调中健脾丸处方白术(炒)1两,木香5分,川黄连(同茱萸炒,去茱萸)7分,破故纸1两,茯苓8分,诃子1两,肉果(煨)1两,神曲(炒)6分,小茴香(炒)5分,厚朴5分,陈皮8分,砂仁5分,山药5分,莲子5分。
制法上为末,粥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气虚,早晚溏泻。
用法用量每服70丸,莲子汤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处方40、黄连清肺饮处方黄连、山栀、豆豉。
功能主治清解。主鼻塞属肺火盛者。
摘录《类证治裁》卷六
处方41、琥珀金丝膏处方黄连(去须)2两,草龙胆1两,黄柏(去粗皮)1两,山栀子1两(以上3味1处捣碎),青竹叶300叶(大者,剪碎),乳香1分(别研),硼砂1分(别研),白沙蜜半斤。
制法上用水3升,同浸一伏时,于银石器内慢火熬至1升,退火放冷,用夹绢袋作5-7次绞取药汁,滓脚不用,于不透风处放一伏时,澄下脚滓,又去之,次日再倾取清药汁,更于银器内再以慢火熬去一半,次入白沙蜜同搅,不得住手,候有蜜香,用杖子挑出药试之,放冷再挑起,有丝为度,用夹绢袋子又滤去滓,以瓷盒盛之,方入研细生脑子1字,用膏子搅令匀。
功能主治退翳除昏。主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铜箸点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42、黄连红曲汤处方黄芩1钱,黄连1钱(姜汁炒),白芍1钱,甘草1钱(炙),橘红1钱,红曲1钱,枳壳1钱(麸炒),建莲(去皮心)1钱,升麻(炒)2分。
功能主治子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二
处方43、蓝叶散处方蓝叶1分,黄连半两(去须,微炒),赤茯苓1分,冬瓜仁半两,酸石榴皮半两(锉碎,微炒),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烦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更煎2-3沸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44、大黑神膏处方川乌头半两,芎䓖半两,川升麻半两,防己(去皮)半两,黄柏半两,藜芦半两,黄连半两,白矾(细研)半两,雄黄半两,雌黄(并细研)半两,胡粉(研)半两,巴豆14粒,杏仁14粒,松脂如鸡子大,乱发如鸡子大。
制法上锉,如大豆粒,用猪脂2升,并药同煎,以乱发消尽为度,绵滤去滓,后入雄黄、雌黄、胡粉、白矾,搅匀,收入瓷器中。
功能主治乌癞及诸癞,遍身生疮及多脓血。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热盐汤洗过,然后涂药于疮上,1日3次。
注意勿令入口服。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45、黄连散处方大黄连1两(切,用吴茱萸等分炒,去茱萸),人参半两,木香3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痢久腹痛,夜起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1钱,陈米饮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
处方46、黄连饮子处方黄连1两(去须),糯米1合,寒水石3两。
制法上捣碎。
功能主治伤寒毒气未散,发豌豆疮。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半,去滓,不拘时候,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47、胡粉散处方胡粉1分(炒令黄),黄连半两(末)。
制法上药细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燕口生疮。
用法用量敷于疮上。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48、滑石散处方密陀僧半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滑石半两(细研),栝楼根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消渴。吃水渐多,小便涩少,皮肤干燥,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六
处方49、厚肠丹别名厚肠丸
处方黄连(去须)1两,川楝子1两,木香1两,阿胶(炙)1两,吴茱萸(微炒)1两,当归(洗,焙干)1两。
制法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血痢肠虚。脱肛。
用法用量厚肠丸(《卫生总微》卷十一)。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
处方50、黄连煎处方黄连1分(捣罗为末,研),白矾灰1分,腻粉1钱,井盐半两(研),硼砂1钱(研),胡黄连半两(捣罗为末,研),白龙脑1分(细研)。
制法上药以淡浆水1大盏,古字钱20文,纳瓷瓶中,封闭,悬于净舍内,经2-7日,绵滤去滓,入龙脑在药中。
功能主治肝脏壅热,目中生赤脉,冲贯黑睛,赤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日3-5度,以铜箸取少许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51、健脾汤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半夏9g,陈皮6g,黄连3g,吴茱萸3g,白芍15g,甘草3g,瓦楞子12g。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缓急止痛,降逆止呕。主脾胃虚弱,中脘疼痛,呕恶泛酸,精神疲乏,纳食减少,脉濡细或虚而无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等偏于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脾虚不能运化,加炒麦芽、炒谷芽各12g,肉桂1.5~3g;脾虚湿盛,加苍术、厚朴各9g;脾虚不能统血,加当归、黄耆、阿胶、仙鹤草;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加旋覆花、代赭石。
摘录《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
处方52、黄耆汤处方黄耆(锉)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人参3分,当归(切,焙)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1两,黄连(去须)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病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53、断下散处方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川芎、赤芍药、黄连(去须)、槐花(炒)、罂粟壳(微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久新血痢,日夜无度。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粟米1撮,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54、凉膈散处方黄芩、山栀、桔梗、连翘、天花粉、黄连、薄荷。
功能主治上焦热甚,表解里热,宜清未宜下之症。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55、调滞汤处方黄连、半夏、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白芍。
功能主治久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处方56、寒胀中满分消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茯苓、厚朴、半夏、吴萸、黄连、干姜、生姜、升麻、柴胡、川乌、麻黄、青皮、黄柏、泽泻、荜澄茄、草豆蔻、益智、木香。
功能主治气虚胀病,形气虚少寒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一
处方57、黄连汤别名黄连散
处方黄连8分,厚朴(制)6分,阿胶(炙)6分,当归6分,艾叶4分,黄柏4分,干姜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黄连散(《良朋汇集》卷四)。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58、积气丹处方槟榔2个,芫花1两,硇砂2钱,巴豆2钱半(生),青皮(去白)3钱,陈皮3钱,蓬莪术1两,鸡爪1两,黄连1两,京三棱1两,章柳根1两,牛膝1两,肉豆蔻3个,大戟半两,川大黄半两,甘遂半两,白牵牛半两,干姜半两,青礞石半两,干漆半两,木香2钱半,石菖蒲3钱。
制法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新久沉积气块,面黄黑瘦,诸气无力,症瘕积聚,口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烧枣汤送下,每夜1丸或2丸。候肚内作声,病退为度。
摘录《宣明论》卷七
处方59、滴眼汤处方秦皮半两,升麻半两,黄连半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内障不见物,由病后不慎酒、面、炙煿五辛所致者。
用法用量水2升,煎至1升,绵包着头温汤,滴入眼中,频频用之。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处方60、干葛清胃汤处方升麻、川黄连、山栀、丹皮、生地、甘草、干葛。
功能主治内伤膏粱积热,口眼喎[音 wāi]斜,肌肉不仁,脉右关洪长;外感阳明积热,齿痛,脉右关沉数;饮食内伤,肠胃积热之痢,脉滑大者。
用法用量右上盘牙痛,加枳壳、石膏;右下盘牙痛,加石膏、桑白皮;上正门牙痛、加川连;下正门牙痛,加知母、黄柏;上二虎牙痛,加葛根、石膏;下二虎牙痛,加白芍药;左上盘牙痛,加柴胡、黄芩;左下盘牙痛,加白芍药、黄芩。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枸杞汤别名栝楼根汤、栝楼汤处方枸杞枝叶1斤,栝楼根3两,石膏3两,黄连3两,甘草3两。功能主治消渴或痈疽。用法用量栝楼根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八)、栝楼汤(《普济方》卷一七八)。摘录《千金》卷
处方1、白垩丸别名白垩丹处方白垩1两半,白石脂1两半,牡蛎1两半,禹余粮1两半,龙骨1两半,细辛1两半,乌贼骨1两半,当归1两,芍药1两,黄连1两,茯苓1两,干姜1两,桂心1两,人参1两,瞿麦1两,石
处方1、补心汤处方当归1钱2分,川芎7分,白芍(炒)1钱,生地黄1钱2分,白术(去芦)1钱,远志(去心)8分,白茯神1钱2分,酸枣仁(炒)8分,麦门冬(去心)1钱,黄连(姜汁炒)1钱,元参5钱,甘草(
处方1、决明散处方决明子半两(炒),车前子半两,青葙子半两,萎蕤1两,黄连1两(去须),芎藭1两,甘草1两(炙,锉),羚羊角1两(镑),枳壳(去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眼生胬肉侵睛,及赘肉生疮,晕膜
处方1、加味清热凉血驱敏汤处方鲜茅根60克,大青叶15克,青黛12克,龙胆草15克,黄芩9克,黄柏9克,川军15克,白藓皮30克,黄连9克,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15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止痒
处方1、黄连上清丸处方黄连10g桅子(姜制)80g连翘80g蔓荆子(炒)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薄荷40g酒大黄320g黄柏(酒炒)40g桔梗80g川芎40g石膏4
处方1、黄连上清丸处方黄连10g桅子(姜制)80g连翘80g蔓荆子(炒)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薄荷40g酒大黄320g黄柏(酒炒)40g桔梗80g川芎40g石膏4
处方1、伏梁丸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厚朴(去皮、姜制)半两,人参(去芦)5钱,黄芩(刮黄色)3钱,桂(去皮)1钱,干姜(炮)半钱,巴豆霜5分,川乌头(炮制,去皮)半钱,红豆3分,菖蒲半钱,茯神(去皮
处方1、调中散处方白术、人参、白茯苓、甘草(炙)、陈皮、罂粟壳。功能主治小儿虚积痢,腹肚痛,里急频。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处方2、羚翘解毒丸处方羚羊角2分,连翘3钱,银花3钱,栀子3钱,川黄连2钱,桔
处方1、加减凉膈散处方连翘、黄芩、栀子、桔梗、黄连、薄荷、当归、生地、白芍、元参、甘草、枳壳、升麻。功能主治三焦火盛,上焦实热,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处方2、地黄丸处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