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精的处方(五十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黄精的处方(五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薷苓清暑汤处方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克,泽泻4.5克,甘草3克,草豆蔻2.1克,竹茹1.5克,砂仁1.5克,生姜3片,乌梅3克。
功能主治清暑益气,利湿安胎。主外感暑邪。(妊娠外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2、木香鳖甲汤处方木香7.5克 鳖甲(九肋者,去裙襕,酥炙黄)30克 柴胡(去苗)30克 秦艽(去苗、土。)22.5克 黄耆30克 知母(焙)22.5克 白茯苓(去黑皮)22.5克 人参30克 桔梗(炒)90克 白术30克 甘草(炙)30克 防风(去叉)22.5克 肉豆蔻(去壳)7.5克 半夏15克(生姜90克取汁煮令汁尽,焙)枳壳(去瓤,麸炒)芍药各22.5克
制法上十六味,细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寒热往来,不思饮食,口舌生疮,四肢,劳倦,五心烦躁,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4克,切碎,加大枣3枚,用水4.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早晚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3、鸡鸣散处方槟榔7枚 陈皮 木瓜各30克 吴茱萸6克 桔梗15克 生姜(和皮)15克 紫苏茎叶9克
功能主治行气降浊,化湿通络。治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麻木冷痛,或挛急上冲,甚则胸闷泛恶。
用法用量上药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750毫升,慢火煎至375毫升,去滓,用水500毫升,煎滓,取200毫升。两次煎汁相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次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永,即是原肾家感寒湿毒气下来。至早饭前后,痛住肿消。等药力过,方吃食物。
备注方中槟榔质重下达,行气逐湿为君;木瓜化湿通络,陈皮理气燥湿为臣;紫苏叶、桔梗宣通气机,吴萸、生姜温散寒邪并为佐。诸药合用,共奏行气降浊,化湿通络之功。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4、下气汤处方半夏9克 生姜9克 人参4.5克 橘皮9克(一方无人参)
制法上药四味,嚼咀。
功能主治治脾虚气滞,胸满腹胀。
用法用量以水 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日服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处方5、鲮鲤甲骨贴熁膏处方鲮鲤甲(涂醋炙)90克 桂(去粗皮)当归(切,焙)各30克 面10克 附子(生,去皮、脐)30克 生姜汁 生地黄汁各适量
制法上七味除汁外,捣细罗为数。
功能主治接骨。治骨折。
用法用量每次用15克,将地黄、生姜汁加温,调匀,摊于绢上,乘热裹贴损折处,急系缚,每日一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处方6、栝楼桂枝汤处方栝楼根6克 桂枝9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生津舒筋。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而有力者。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取微汗。汗不出,服顷啜热粥发之。
备注本方即《伤寒论》桂枝汤加蒌根而成,所治之证,为痉病中之柔痉。是外有表邪,经络受阻,经脉拘急不舒,复因表虚汗出,津液不得濡润而成。方中用桂枝汤外解风寒,加入栝楼根甘寒润燥而通津液,并且善通经络。配合成方,可收解表生津并重之效,表证解,津液通,经脉濡,而痉亦自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7、扶脾丸处方干生姜 肉桂各1.5克 干姜 藿香 红豆各3克 白术 茯苓 橘皮 半夏 诃子皮 炙甘草 乌梅肉各6克 大麦蘖(炒)神曲(炒)各12克
制法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消食,涩肠止泻。治脾胃虚寒,腹痛便溏,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8、丹栀龙胆逍遥汤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薄荷3克,生姜6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忧思过度,伤及肝脾。(面部黑色素沉积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作方
处方9、清中汤处方菖蒲(家生者,刮去皮、须,切作片,米泔浸三日,压去苦水)500克 生姜150克(不去皮,细切)白盐120克(与菖蒲同腌一宿,焙干)白术60克 甘草60克(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腹痛,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3克,开水冲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10、射干麻黄汤处方射干9克 麻黄12克 生姜12克 细辛紫菀 款冬花各9克 五味子3克 大枣7枚 半夏9克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饮止咳。治外感风寒,痰饮上逆,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煎麻黄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饮,共为臣药,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均为佐药;大枣益脾养胃,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11、葛花解酲汤别名葛花解酒汤((普济方》卷一六四引《医方大成》)、解酲汤(《脉因证治》卷下)。
处方莲花青皮(去瓤)0.9克 木香1.5克 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4.5克 神曲(炒黄)泽泻 干生姜 白术各6克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极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分消酒湿,温中健脾。治嗜酒中虚,湿伤脾胃,头痛心烦,眩晕呕吐,朐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除。
备注方中葛花独入阳明,解酒醒脾;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使酒湿之邪从小便而出;砂仁、白蔻仁、青皮、橘皮、木香、干姜温中健脾,行气和胃;人参、白术补气健脾;神曲解酒化食。诸药同用,共奏分消酒湿,温中健脾之功。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12、玳瑁郁金汤处方生玳瑁3克(研碎)生山栀9克 细木通3克 淡竹沥20毫升(冲)广郁金6克(生打)青连翘6克(带心)粉丹皮6克 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紫金片1克(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清宣包络痰火。主邪热内陷心包,郁蒸津液为痰,迷漫心窍,神识昏蒙,妄言妄见,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先用野菇根60克,鲜卷心竹叶40支,灯心2小帚,用水1.2升,煎成800毫升,取清汤,分二次煎药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3、顺气豁痰汤处方半夏(用白矾、生姜、皂角煮过)4.5克 茯苓 橘红 瓜蒌(去油)贝母 黄连 桔梗 枳壳各3克 香附(童便浸)2.1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顺气豁痰。治痰气滞于心包络之舌痹或麻。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处方14、葛根汤别名葛根龙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处方葛根24克 生姜9克 龙胆草 大青叶各1.5克 桂心 甘草(炙)麻黄(去节)各6克 葳蕤3克 芍药 黄芩各6克 石膏(碎)升麻各3克
制法上十二味,切。
功能主治治伤寒三四日不愈,热毒内盛,头痛,壮热来解,身体疼痛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先煮葛根、麻黄取800毫升,掠去沫后,纳余药,再煎至300毫升,分三服,日二夜一。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秘要》卷一引《小品方》
处方15、柴梗汤处方柴胡 半夏 黄芩 甘草 生姜 大枣 枳壳 桔梗
功能主治主胸胁痞满或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16、柴胡桂枝汤别名柴胡加桂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处方桂枝(去皮)4.5克 黄芩4.5克 人参4.5克 甘草3克(炙)半夏7.5克 芍药4.5克 大枣6枚(擘)生姜4.5克 柴胡12克
功能主治解表和里。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表证未解者。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摘录《伤寒论》
处方17、葱豉汤处方连须葱白30克 淡豆豉10克 生姜3片 黄酒30克
制法将葱白、淡豆豉、生姜加水500克,煎沸再加黄酒煎煮。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
用法用量热服,服后盖被取汗。
摘录《孟诜方》
处方18、法制槟榔处方鸡心槟榔30克(切作小块)缩砂(取仁)白豆蔻(取仁)丁香(切作细条)粉草(切作细块)各30克 橘皮(去白,切作细条)生姜(切作细条)各250克 盐60克
制法上药用河水500毫升浸一宿,次日用慢火砂锅内煮干,焙干,入新瓶收贮。
功能主治主酒食过度,胸膈膨满,口吐清水及一切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3克,细嚼酒下,或为细末;汤调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19、五皮散处方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举动喘乏。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20、炙甘草汤别名复脉汤(《伤寒论》)。
处方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 生地黄30克 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去心)麻仁10克 大枣30枚(擘)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治气虚血弱,虚羸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虚劳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烦,少气,失眠,自汗盗汗,脉虚数。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清酒10毫升,加水800毫升,先煮八味,取300毫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备注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人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21、犀地清络饮处方犀角汁20毫升(冲)粉丹皮6克 青连翘4.5克(带心)淡竹沥60毫升(和匀)鲜生地24克 生赤芍4.5克 桃仁9粒(去皮)生姜汁2滴(同冲)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化痰通络,治沮热病,热陷包络,神昏谵语。
用法用量用鲜茅根30克,灯心1.5克,煎汤代水以煎上药,另加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22、琼脂膏处方鹿角胶500克 生地黄10千克(洗净,细捣取真汁,去滓)白沙蜜1千克(煎一二沸,掠去上沫)真酥油500克 生姜60克(捣取真汁)
制法上药先以文、武火熬地黄数沸,以绢滤取净汁;又煎二十沸,下鹿角胶,次下酥油及蜜同煎;良久,候稠如饧,以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治阴亏血虚,皮肤枯燥;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10~20毫升,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臞仙方
处方23、半夏散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45克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30克 赤茯苓30克 紫苏叶30克 诃黎勒皮45克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90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化痰利咽。主气郁痰结,咽喉中如有炙脔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24、苏葛汤处方紫苏 葛根 甘草 赤芍 胨皮 砂仁 前胡 枳壳 生姜 葱白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治麻疹初起,憎寒壮热,鼻流清涕,身体疼痛,咳嗽气急,腮红眼赤,目泪嚏喷,伴呕吐泄泻,或干呕恶心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25、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牡蛎15克(熬)蜀漆9克(去腥)龙骨12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脉浮,误用火迫发汗,以致心阳外亡,惊悸发狂,卧起不安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2升,先煮蜀漆至1升,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摘录《伤寒论》
处方26、大枣汤处方大枣15枚 黄耆12克 附子6克 生姜6克 麻黄6克 甘草3克
制法上六味嚼咀。
功能主治主历节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27、还少丹别名还少丸(《杨氏家藏方》卷九)、滋阴大补丸(《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干山药 牛膝(酒浸一宿,焙干)各45克 山茱萸 白茯苓(去皮)五味子 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石菖蒲 巴戟(去心)远志(去心)杜仲(去粗皮,用生姜汁并酒合和,涂炙令热)楮实 舶上茴香各30克 枸杞子 熟干地黄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养心安神。治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阳痿,来老先衰,疲乏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温酒、盐汤送下,空腹,日进三服。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28、天麻散处方半夏21克 老生姜 白茯苓(去皮)白术各9克 甘草(炙)9克 天麻7.5克
制法上药锉为末,用水150毫升,瓷器内同煮水干,焙为末。
功能主治熄风化痰。治小儿急慢惊风,大人中风涎盛,半身不遂,官语艰难,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4.5宽,生姜、大枣汤调下,不拘时候;大人服9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九
处方29、伏龙肝汤处方伏龙肝30克 生地黄15克 生姜15克 甘草 艾叶 赤石脂 桂心各6克
制法上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劳伤冲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成如豆汁,脐腹冷痛,口干食少。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处方30、回神膏处方生姜汁 红糟 猪脂 盐
功能主治治手足皲裂,如蒸梨状,虽春夏亦如此。
用法用量上药研烂,炒熟,搽入皲裂处。当时虽痛,少顷便皮软皲合。
摘录《普济方》卷三○○
处方31、炙皂散处方不舯皂角500克(去皮)生地黄1千克(取汁)生姜1千克(去皮,取自然汁)
功能主治治风牙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以皂角蘸汁,慢火炙尽为度。每日早晨以牙刷刷皂角浓汁出,揩牙。旬日后更无一切齿疾。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32、葛豉粥处方葛根60克(锉)葱白5茎(并须、白)豉30克 生姜30克(切)
功能主治治热病初起,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800毫升,煎至220毫升,去滓,下粳米60克,煮作粥,乘热顿服,衣盖取汗。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处方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别名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处方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 赤小豆10克 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 生姜6克 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清热利湿。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34、健脾祛风汤处方苍术9克 陈皮6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荆芥9克 防风9克 羌活9克 木香3克 乌药9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祛风散寒。治肠胃型荨麻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苍术、陈皮、茯苓、泽泻,大枣健肿助运;荆芥、防风、羌活、生姜祛风散寒;木香、乌药理气止痛。用于纳呆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腹疼阵作等证。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35、排脓生肌散处方当归15克(锉,微炒)黄耆15克(锉)人参30克(去芦头)芎藭15克 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防风15克(去芦头)白芷15克 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排脓生肌。治痈疽发背,溃后脓血不止,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以木香汤调下6克,日服三至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处方36、加味香苏散处方紫苏叶4.5克 陈皮 香附各3.6克 甘草2.1克(炙)荆芥 秦艽 防风 蔓荆子各3克 川芎1.5克 生姜2片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治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微覆似汗。前证若头脑痛甚者,加羌活2.4克、葱白2根,自汗恶风者,加桂枝、白芍各3克;若在春夏之交,唯恐夹杂温暑之邪,不便用桂,加白术4.5克;若兼停食,胸膈痞闷,加山楂、麦芽、萝卜子各4.5克。若太阳本证未罢,更兼口渴溺涩者,此为膀胱腑证,加茯苓、木通各4.5克;喘嗽,加桔梗、前胡各4.5克、杏仁7枚;鼻衄或吐血,本方去生姜,加生地、赤芍、丹参、丹皮各4.5克;咽喉肿痛,加桔梗、牛蒡子各4.5克、薄荷1.5克;便秘,加萝卜子、枳壳;若兼四肢厥冷,口鼻气冷,是兼中寒也,加干姜、肉桂之类,虽有表证,其散药只用一二味,不必尽方;若挟暑气,加入知母、黄芩之类;干呕发热而咳,为表有水气,加半夏、茯苓;时行疫疠,加苍术1.2克;梅核气证,喉中如有物,吞不入,吐不出者,加桔梗、苏梗各2.4克;妇人经水适来,加当归、丹参;产后受风寒,加黑姜,当归,其散剂减去大半;若禀质极虚,不任发散者,更用补中兼散之法。
备注方中苏叶、荆芥辛温芳香,发汗解表为君;防风,秦艽、蔓荆子祛风湿,除身痛、头痛为臣;香附、陈皮、川芎理气和血为佐;甘草和中,生姜辛散为使。配合成方,可使外感风寒得散,气血自和,其病自愈。
摘录《医学心悟》卷二
处方37、秘方化滞丸处方南木香(坚实者,不见火)丁香(去苞,不见火)青皮(四花者,去瓤)红橘皮(水浸,去白)黄连(大者)各7.5克 京三棱(慢火煨)莪术(慢火煨)各15克 半夏曲(拣白净半夏研末,生姜自然汁和为饼,晒干)7.5克
制法上药八味,晒干,和研为细末。用巴豆去壳,滚汤泡,逐一研开,去心膜,以瓦器盛,用好醋浸过一宿,慢火熬至醋干,称18克重,研细,将前药末和入再研令匀。再加乌梅用肉厚者,打碎核,细锉,火焙干,为细末,称15克重,用米醋调略清,慢火熬成膏,和入前药,上统和匀了,用白面24克,水调成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理气化积。治食积气滞,心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5~7丸,体强10丸,五更空腹时用橘皮汤调下。常服磨滞,不欲通泄,津液咽下;停食饱闷,枳壳汤下;但有所积物,取本汁冷下;因食吐不止,津液咽下即止;食泻不休及霍乱呕吐,俱用冷水下;赤痢,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心动,石菖蒲汤下,赤白痢,冷甘草、干姜汤下;诸气痛,生姜、橘皮汤下;小肠气痛,茴香酒下;妇人血气,当归汤下;若欲宣积,滚姜汤下,仍加丸数,未利再服,利多,饮冷水一口补住。小儿量岁数加减。疳积常服,米饮下,不拘时服。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
注意孕妇勿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三
处方38、加减八物汤处方人参3克,白术3克,当归身3克,茯苓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生地3克,炙甘草1.5克,木香1.5克,青皮2.1克,醋炒香附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健脾养血,行气解郁。主气血虚弱,虚中有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处方39、荆沥汤处方荆沥 竹沥 生葛汁各600毫升 生姜汁180毫升
功能主治治初得中风,四肢不收,心神昏愦,眼不识人,不能言语。
用法用量上四味,和匀去滓,瓷器中煎三五沸,每服150毫升,平旦、日午、晡时、夜卧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40、橘皮竹茹汤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橘皮12克 竹茹12克 大枣5枚 生姜9克 甘草6克 人参3克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次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41、鹿角汤处方鹿角30克(取肥而懈者,打碎)韭白24克 生姜30克 芎藭 茯苓各6克 当归 鹿茸(炙)各6克 白米30克
功能主治温补精血。治虚劳遗精。
用法用量上药切。先用水5升,煮鹿角,取1.2升,去滓,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分四次服。每次100毫升,日三夜一。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酢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六引《深师方》
处方42、鳖甲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酣炙黄)京三棱(锉)大腹(锉)芍药各30克 当归(切,焙)柴胡(去苗)生干地黄(焙)各45克 桂(去粗皮)生姜(切片,炒)各7.5克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伏梁积气,环脐而痛,少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木香末1.5克,同煎至10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每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处方43、嘉禾散别名谷神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谷神嘉禾散(《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薏苡仁(微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缩砂仁(去皮)各30克 大腹子(微炒)随风子(如无,可用楝实、诃子代)杜仲(去皮,用姜汁与酒合和涂炙,令香熟微焦)石斛(细锉,酒拌,微炒)藿香叶 木香 沉香 陈皮(去白)各22.5克 谷蘖(微炒)槟榔(炒)丁香 五味子(微炒)白豆蔻(微炒,去皮)青皮(去瓤)桑白皮(微炒)各15克 白术(炒)60克 神曲(微炒)半夏(汤洗七遍,生姜7.5克切片,与半夏同捣烂,作饼炙黄)各7.5克 甘草(炙)4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养气安神,健脾开胃。治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不思饮食,或多痰涎,口苦吞酸,胸满短气,肢体倦怠,面色萎黄;中焦虚痞,不任攻击,脏气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3枚,同煎至100毫升,温服,不计时候。如疗五噎,入干柿1枚同煎;如疗膈气,吐逆羸困,入薤白10厘米、枣5枚同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44、半夏生姜汤处方生姜15克(切)半夏(洗)10克
功能主治温胃降逆。主胃中有寒之哕逆。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45、木香半夏丸处方木香22.5克 半夏30克(汤洗七次,切片,焙干)陈皮(去白)15克 白茯苓15克 干生姜1.5克。草豆蔻仁15克 白附子15克 人参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涎上壅,胸膈不利,呕吐恶心,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不拘时候,煎生姜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46、温胎饮处方北五味子6克,大茴香6克,蕲艾6克,牡蛎3.6克,川芎3.6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暖胞固涩。主阳气虚寒。(妊娠遗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苏丹玉案》卷五
处方47、竹叶汤处方竹叶 小麦各15克 知母 石膏各9克 黄芩 麦门冬各6克 人参4.5克 生姜15克 甘草 栝楼根 半夏各3克 茯苓6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心热,手足烦,口干唇燥,胸中热。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竹叶、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余药,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处方48、橘皮枳实生姜汤别名橘枳姜汤(《金匮要略》卷上)、橘枳生姜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橘皮12克 枳实2.5克 生姜6克
功能主治治胸痹,胸中气塞,呼吸短促,心下硬满,呕吐哕逆。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49、洞庭汤处方橘子500克(和皮称)甘草 生姜 盐各120克
制法上药四味,一处捣烂,作饼子,火上焙干,为细末。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温中和胃。主过食生冷,脾胃气滞,胸脘痞闷,呕吐食少者。
用法用量每次6克,白汤调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
处方50、木香散处方木香30克 肉豆蔻20克(去壳)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60克(炮裂,去皮、脐)当归60克(锉,微炒)干姜30克(炮裂,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苍术60克(锉,炒)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药捣筛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脏虚冷,大肠泄痢,腹内疼痛,四肢乏力、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枣2枚,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51、五子五皮饮处方紫苏子 莱菔子各4.5克 白芥子1.8克 葶苈子2.4克 车前子9克 生桑皮 浙苓皮各12克 大腹皮9克 新会皮4.5克 生姜皮3克
功能主治降气达膜。治痰胀腹胀轻减,喘肿未除者。
用法用量先用杜赤豆30克,鲜茅根60克,煎汤代水,再入煎上药,温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处方柴胡12克 龙骨 黄芩 生姜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茯苓各4.5克 半夏6克(洗)大黄6克(切)牡蛎4.5克(熬)大枣(擘)6枚
功能主治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十二味,除大黄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再纳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
备注方中柴胡、桂枝、黄芩和里解外,以治寒热往采、身重;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以治烦躁惊狂;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大黄泻里热,和胃气;茯苓安心神,利小便;人参、大枣益气养营,扶正祛邪。共成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53、小柴胡汤处方柴胡12克 黄芩9克 人参6克 半夏(洗)9克 甘草(炙)5克 生姜(切)9克 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备注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54、加减古方五汁饮处方蜜柑2个(去皮、子)鲜藕120克(去节)荸荠20个(去皮)青果20个(去按)生姜1薄片(去皮)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开胃止呕。治咽肿目赤,烦渴咳嗽,纳呆欲呕者。
用法用量共捣如泥,用布拧汁,随时饮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55、蜀椒汤处方蜀椒70克 芍药30克 当归 半夏 甘草 桂心 人参 茯苓各60克 蜜600毫升 生姜汁300毫升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温中散寒;治产后气血两虚,感寒心痛。
用法用量上十味,除蜜与生姜汁外,以水5.4升,煮椒令沸,然后纳诸药,煮取1.5升,去滓,内姜汁及蜜,煎取1.8升,一服300毫升,渐加至360毫升。
注意禁勿冷食。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56、木香散处方木香15克 人参22.5克(去芦头)芎劳22.5克 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白术22.5克 肉桂30克(去皱皮)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当归22.5克(锉,微炒)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热)草豆蔻5枚(去皮)高良姜30克(锉)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或吐清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57、祛风导痰汤处方防风(去芦)南星(牛胆制)枳实 茯苓(去皮)羌活各3克 白术(土炒)半夏各4.5克 甘草(炙)1.5克 橘皮(去白)4.5克 生姜5片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痰涎壅盛,半身不遂,四肢无力,或筋脉颤掉;上焦风痰,一臂不随,时复转移一臂,脉沉细。
用法用量用水煎好,滤清,入竹沥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杏苑生春》卷三
处方58、久疟饮处方白术 生姜各30克 当归9克
功能主治治久疟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煨取250毫升,俟发时内服。
摘录《仙拈集》卷一
处方59、神仙粥处方葱白7条(连根、叶)生姜5大片(捣碎)白糯米30克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治风寒感冒初起,头疼,发热恶寒,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呕恶,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煎清粥400毫升,入老醋75毫升,乘热饮之。待汗大出而愈。病人肚内饱胀,不思饮食者,即不用糯米,单以葱、姜煎服,米醋应后人,不宜久煮。
摘录《惠直堂经验方》卷一
处方60、香朴丸处方厚朴 生姜各500克 大枣100个 半夏250克 陈皮60克 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60克
制法上药,先以前五味,用水4升,煮尽水,如枣先软,即去皮、核,余直至水尽漉出焙干,入后三味,共为细末,以枣肉和杵烂,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寒,久冷不除,动作咳喘,痰液清稀,中脘气痞,气道不利,饮食进退,肌肉不泽,多倦乏力,恶怕风寒,鼻中清涕。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小半夏加茯苓汤处方半夏18克生姜15克茯苓9克功能主治治停饮呕吐,心下痞闷,头眩心悸者。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处方2、化痰丸处方南星
处方1、半附汤处方生附子半夏各7.5克生姜10片功能主治温胃化痰。主治胃冷生痰,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或加木香少许尤妙。摘录《医学入门》卷七处方2、荆芥散处方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
处方1、当归芍药汤处方当归9克芍药人参桂心生姜甘草各6克大枣10枚干地黄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产后虚损,不思饮食。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1、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汁1.2升生杏仁汁600毫升薄荷汁600毫升生藕汁600毫升鹅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白蜜120毫升生姜汁600毫升柴胡120克(去芦,焙)木香120克人参60克白茯苓60
处方1、四柴胡饮处方柴胡3~9克炙甘草3克生姜3~7片当归6~9克(泻者少用)人参6~9克或15~21克功能主治扶正解表。治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者。用法用量用水4
处方1、葡萄姜蜜汁处方鲜葡萄汁生姜汁各50克绿茶5克蜂蜜适量制法以沸冲浸浓绿茶1杯,对入葡萄汁、姜汁、蜂蜜即可。功能主治除烦止渴,健胃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热顿服。摘录《民间方》
处方1、健脾汤别名乌头建脾散、建脾散处方乌头(炮裂,去皮脐)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甘草(炙,锉)1分,干姜(炮)1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胃虚泄泻,老人冷泻。用法用量乌头建脾散(
处方1、半夏散处方半夏(汤洗去滑,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半两,藿香(去梗)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芎藭半两,牵牛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痰疟,发作有时,热多寒少,头痛,额角并胸前肌肉瞤动,食
处方1、茯苓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人参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白术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心下结气连胸背痛,及吐酸水
处方1、芪乌生发汤处方黄芪15克,茯苓15克,生地15克,首乌15克,太子参12克,桑椹子12克,熟地9克,黄精9克,黑豆30克,当归?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主肝肾亏损,气血两虚。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