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精的处方(五十六)
Posted 处方
篇首语:虽然狠努力,练习着忘记,我的心却还没答应可以放弃了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黄精的处方(五十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当归芍药汤处方当归9克 芍药 人参 桂心 生姜 甘草各6克 大枣10枚 干地黄6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产后虚损,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2、平肝顺气保中丸处方香附米90克(童便浸三日,炒)川芎60克 陈皮90克(去白)白术120克(土炒)厚朴30克 枳实60克(炒)黄连60克(姜汁炒)神曲60克(炒)麦芽21克(炒)木香9克 栀子30克(姜汁炒)莱菔子30克(炒)半夏45克(姜汁炒)白茯苓30克 砂仁12克(炒)干生姜30克 山楂60克(取肉)青皮18克(香油炒)甘草12克(炙)
制法上为末,竹沥打神曲糊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顺气和中,化痰清火。治郁火伤脾,中气不运,胃中伏火,郁结生痰,致令呕吐,吞酸嘈杂,心腹胀闷。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后用白滚汤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3、人参建中汤处方炙甘草4.5克 桂枝9克 生姜6克 大枣6枚 芍药18克 胶饴60克 人参3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自汗。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4升,煮取600毫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注意素患呕吐者忌用。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三
处方4、香薷散别名黄连香薷饮(《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厚朴(去皮)60克 香薷(穗)45克 黄连60克(后二味,入生姜120克同杵,炒令紫色)
制法上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夏月外感风寒,饮食不节,脾胃升降失常,致成霍乱吐利,腹痛转筋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慢火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用新汲井水浸极冷,顿服之。药冷则速效也。
注意煎服时不得犯铁器。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5、桂苓白术丸处方拣桂 干生姜各0.3克 茯苓(去皮)半夏各30克 白术、红皮(去白)泽泻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消痰止咳,散痞开结。健脾利水。治痰饮咳嗽,胸腹痞满,水肿腹胀,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用生姜煎汤送下,日三服。病在膈上,食后;在下,食前;在中,不计时候。
摘录《宜明论方》卷九
处方6、紫苏汤处方紫苏1握 诃黎勒皮 当归 生姜各2.4克 人参1.8克 槟榔10枚 生地黄汁100毫升
制法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治心腹胀满,两肋气急。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煎六味,取200毫升,绞去滓,下地黄汁,分三次温服。温进一服,利三二行。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芜荑、生菜、热面、炙肉、鱼、蒜、粘食、陈臭者。
摘录《外台秘要》卷七引《广济方》
处方7、调营敛肝汤处方归身6克 白芍4.5克 阿胶4.5克(蛤粉炒)枸杞9克 五味子1.5克 川芎2.4克 枣仁4.5克(炒,研)茯苓6克 广皮3克 木香1.5克 大枣2枚 生姜3片
功能主治养血敛肝。主操烦太过,营血大亏,虚气无归,横逆胀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8、木香丸处方木香15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赤石脂30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缩砂仁30克(去皮)诃黎勒30克(煨,用皮)高良姜22.5克(锉)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当归22.5克(锉,微炒)草豆蔻22.5克(去皮)白术30克 厚朴4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虚冷,泻痢腹痛,水谷不化,面色青黄,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空腹以热粥饮下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9、七生汤处方生地黄 生荷叶 生藕汁 生韭叶 生茅根各30克 生姜15克
功能主治治口鼻中出血如涌泉,诸药止之不效者。
用法用量上药俱捣自然汁250毫升,磨京墨与汁同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10、半夏饮子处方制半夏12克 厚朴(炙)人参 白术 生姜(切)大枣各9克 粳米10克 橘皮6克
制法上八味,细切。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降逆止呕。主胃反,饮食吐逆,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摘录《外台秘要》卷八引《万全方》
处方11、柴胡枳桔汤别名枳桔柴胡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炙)半夏 生姜 大枣 枳壳 桔梗
功能主治主邪客少阳,寒热往来,胸膈痞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12、羊骨汤处方羊骨1具 生地黄 白术各150克 桂心24克 麦门冬 人参 芍药 生姜 甘草各9克 茯苓12克 厚朴 阿胶 桑白皮各3克 大枣20枚 饴糖30毫升
制法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虚劳失精,神疲多睡,视力减退。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羊骨,取3升汁,去骨;以汤煮药,取800毫升;汤成下阿胶、饴糖令烊。平旦、午后各服200毫升。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13、清暑痢疾丸处方黄连30克 归身75克 白芍75克(炒)黄芩75克(炒)槟榔75克 枳壳75克 半夏60克 地榆60克(炒)焦楂150克 川朴60克(炒)木香30克 熟军60克 二丑60克(炒)扁豆150克(炒)滑石60克 青皮60克 干姜9克 生姜60克
制法共为细末,以荷叶煎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理气导滞。治一切暑痢,不论红白,腹痛泄泻,头痛,小便黄而短少,口干不欲饮,内有积滞湿热者。
用法用量大人海服9克,小儿3~6克,用糖开水送下。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14、宁气汤处方御米壳75克(蜜水淹一宿,炒黄)甘草(炙)杏仁(去皮、尖,麸炒)紫菀(去土)桔梗各22克 五味子 甜葶苈(隔纸炒)人参 半夏(生姜制)桑白皮(锉,炒)紫苏叶 陈橘皮(去瓤)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气宜肺,化痰止咳。治肺气不利,咳嗽声重,咽嗌干燥,痰唾稠粘,少得睡眠。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稍热服,食后。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15、半夏熨方处方半夏 生姜、芎藭各30克 细辛90克 桂心20克 乌头10枚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小儿解颅不合,羸瘦色黄,至四五岁不能行。
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昼夜,煮三沸,绞去滓,以绵一片浸药中,适寒温,以熨囟上,冷更温之,复熨如前,朝暮各三四次,二十日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处方16、桂附苓术饮处方厚附片9克 肉桂3克,茯苓12克 茅术 炒远志 生姜皮各6克 制台乌4.5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数月,面浮肢肿,面色灰黯,心悸气短,下肢畏寒,腰胀腹满,舌淡苔薄白而润,脉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17、参姜饮处方人参9~15克(或加倍)炙甘草1~1.5克 干姜(炮)1.5克(或3~6克,或用煨生姜3~5片)
功能主治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00毫升,煎至210~240毫升,徐徐服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8、大柴胡汤处方柴胡15克 枳实9克(炙)生姜15克(切)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一方有大黄6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以止呕逆,生姜、大枣既助半夏和胃止呕,又能调营卫而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19、天麻除湿汤处方白术120克 天麻90克 人参(去芦头)90克 干姜60克(炮)全蝎60克(用糯米一盏,炒黄色,去糯米不用)附子(生,去皮、脐,切开。取生姜自然汁150毫升,浸一宿,取出炙尽,无浸姜汁为度,薄切,焙干)6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湿留肢节,身体疼烦,手足肿痛,或时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20、葱白七味饮别名七味葱白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葱白(连须,切)9克 干葛(切)9克 新豉6克(绵裹)生姜(切)6克 生麦门冬(去心)9克 干地黄16克 百劳水800毫升(此水以勺扬之)
功能主治养血解表。主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之后,复经感冒,头痛身热,微寒无汗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百劳水煎至300毫升,去滓,分温二服,约隔一小时服一次。如觉欲汗,渐渐覆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备注方中干地黄、麦门冬养血滋阴为君,以资汗源;干葛、新豉解肌宣透,葱白、生姜通阳发表,共为臣药;百劳水助君药以滋阴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和营,生津清热,解肌发表,辛透外邪之效。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引许仁则方
处方21、桂香散处方高良姜(锉,炒香熟)草豆蔻(去壳,炒)甘草 白术 砂仁 厚朴(去粗皮,锉)各30克 青橘皮(去瓤,炒黄)诃子肉各15克 肉桂7.5克 生姜30克(切)枣肉30克(切,二味同厚朴一处,用水250毫升,煎令干,同杵为团,焙干用)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止泻。治脾胃虚弱,腹痛,冷泻。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空腹用沸汤调服。
摘录《苏沈良方》卷四
处方22、木香顺气汤处方木香0.9克 厚朴(姜制)1.2克 青皮(去白)陈皮 益智仁 白茯苓(去皮)泽泻 干生姜 半夏(汤洗)吴茱萸(汤洗)各0.6克 当归1.5克 升麻 柴胡各0.3克 草豆蔻(面襄煨,去皮)0.9克 苍术(泔浸)0.9克
功能主治治浊气在上,则生腆胀。
用法用量上哎咀,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大温服,空腹时。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硬物及怒。
摘录《医学发明》卷四
处方23、久嗽神膏处方萝卜500克(捣汁)生姜15克 大贝母60克
制法三味熬膏,入蜜60克,饴糖250克,熬成膏。
功能主治治久嗽。
用法用量不时服。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处方24、茯苓泽泻汤处方茯苓25克 泽泻12克 桂枝6克 白术9克 生姜12克
功能主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纳泽泻,再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25、黑神散处方熟地黄500克 陈生姜250克
制法上药拌和,同炒干,研为末。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治产后血块,痛经,经行后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6克。产前用乌梅汤调下,常服用酒调下,经脉不通,用乌梅、荆芥酒调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
处方26、内补五香丸处方沉香30克 熏陆香30克 木香30克 藿香30克 丁香30克 续断30克 熟干地黄60克 白芍药30克 侧柏子30克(炮裂,去皮、脐)石长生30克 厚朴4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败酱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白茯苓30克 鹿角屑60克 虎胫骨60克(涂酥,炙令黄)
制法上药捣罗为散,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痈疽溃后,脓血甚多,不生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黄耆汤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处方27、八解散处方人参 茯苓 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 藿香(去士)各30克 厚朴(去粗皮,锉,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60克 半夏(汤洗七次)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萎黄,怠情少力;或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葱白3寸,同煎至100升,温服。不拘时侯。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28、建中丸处方白术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60克 木香 诃黎勒(去核)肉豆蔻(去皮)芎藭各30克
制法上药六味,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29、紫菀汤别名钟乳补肺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紫菀 五味子 生姜(合皮切)白石英(研,绵裹)款冬花 桂心 人参各60克 钟乳(研,绵裹)麦门冬(去心)桑根白皮各90克 大枣20枚(擘)粳米27克
制法上十二味,切。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足,咳嗽土气,咽喉闭塞,短气喘乏,连唾不已,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剧者唾血腥臭,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皮毛悴,面色白者。
用法用量用水1.5升,先煮桑根白皮、粳米,取9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煎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引《广济方》
处方30、蠲风饮子处方防风(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羌活 白芷 川归(去芦头,酒浸洗)川芎 生地黄(酒浸洗)白芍药 川牛膝(去芦,酒洗)秦艽(去芦)何首乌 萆薢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白术 木通(去皮)大枫子肉 威灵仙 血藤(即过山龙)防己 丁松藤各30克 荆芥穗 海桐皮(去粗皮)五加皮 天南星(煨制)半夏(汤泡七次)橘红(去白)赤茯苓(去皮)桑寄生 天麻 僵蚕(炒)钓藤钩各15克 薄桂(去粗皮)草乌头(去皮、尖)甘草节 川乌(去皮、脐,炮)猪牙皂角各7.5克 两头尖 阴地蕨(一名地举)大蓟 小蓟 理省藤 桑络藤各45克 生姜30克(另研细)
制法上药各切细,无灰好酒6升,以瓷罐一个盛酒浸药,以皮纸十数重包封罐口,冬半月,夏七日,秋、春十日。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午前、午后、临卧各服适量。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羊、驴、马、飞禽、虾蟹等肉味,及煎烙油腻、水果生冷、养麦、热面等一切动气发风之物。
摘录《医学正传》卷一
处方31、柴胡厚朴汤处方柴胡 厚朴(炙)各3克 茯苓 橘皮 紫苏各2.4克 生姜3,6克 槟榔1.5克(末)
制法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理气化湿。主气滞湿阻,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绞去滓,分三次温服,相隔一小时许服一次。服后微利。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酸物、生冷、油腻、粘食。
摘录《外台秘要》卷七引《广济方》
处方32、平胃散别名受拜平胃散(《杂类名方》)、节金饮子(《普济方》卷一九七)、神效平胃散(《保命歌括》)。
处方苍术120克(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厚朴9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60克(洗令净,焙干)甘草30克(炙黄)
制法上药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治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2枚,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重用苍术燥湿运脾为君;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为臣;陈皮行气化滞为佐;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33、苏羌达表汤处方苏叶4.5~9克 防风3~4.5克 光杏仁6~9克 羌活3~4.5克 白芷3~4.5克 广橘红2.4~3克(极重者4.5克)鲜生姜2.4~3克 浙苓皮6~9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湿解表。治伤寒挟湿,头身重痛,恶寒发热,脉紧无汗,鼻塞咳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风重于寒,咳嗽痰多,去羌活、生姜,加半夏9克,前胡6克,苦桔梗4.5克。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4、文蛤汤处方文蛤70克 麻黄 甘草 生姜各42克 石膏70克 杏仁50个 大枣12枚
功能主治清里疏表。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煎取400毫升,温服200毫升,汗出即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35、淡竹茹汤处方生淡竹茹9克 麦门冬12克 甘草3克 小麦12克 生姜9克 大枣14个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竹茹、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体虚者分三次服。若有人参,入3克,若无,纳茯苓4.5克;气逆者,加半夏6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36、没食子散处方没食子15克 黄连30克(去须,微炒)干姜30克(炮裂,锉)白茯苓15克 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0克(锉,微炒)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痢疾白多赤少者。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用粥饮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七
处方37、二生膏处方生地黄(鲜者)500克 生姜120克
功能主治耳止痛,整骨。主手足跌伤。
用法用量上药捣烂,人酒槽500克,同炒匀,乘热以布裹敷伤处,冷即易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卢诚斋方
处方38、五皮散别名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治脾失健运,水湿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气喘胸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硬物。
备注方中茯苓皮健脾利湿;腹皮、陈皮行气消胀,利水化浊;桑皮肃肺降气,通调水道;姜皮辛散水饮,五药合用,共收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
摘录《中藏经》卷下
处方39、内补当归建中汤别名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卷六)。
处方当归12克 芍药18克 甘草6克 桂心9克 生姜18克 大枣10枚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温中健胃。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疴痛,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一日令尽。若大虚,纳饴糖18克;若失血过多,加地黄18克,阿胶6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40、奔豚汤处方甘草 芎藭 当归各6克 半夏12克 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41、泽泻汤别名泄热泽泻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泽泻 半夏 柴胡 生姜各9克 地骨皮15克 石膏24克 竹叶15克 莼心15克 茯苓 人参各6克 甘草 桂心各3克
制法上药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通脉泻热。治上焦有热,食后出汗,面、背、身中皆热,名日漏气。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3.6升,分五次服(一云水6升煮取1.8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处方42、芍药黄耆汤处方芍药12克 黄耆 白芷 桂心 生姜 人参 芎藭 当归 干地黄 甘草各6克 茯苓9克 大枣10枚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心腹痛。
用法用量用酒、水各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43、神应膏处方乳香 没药各30克(为末)皮胶90克 生姜1千克(取自然汁)
制法先将生姜汁人砂锅内煎数沸,再入皮胶化开,将锅取下坐灰上,方入乳、没末,搅匀成膏。用不见烟的狗皮摊膏药。
功能主治治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贴患处。仍用鞋底炙热,时时在膏药上运动熨之。
注意勿犯铁器。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4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别名厚朴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厚朴人参汤(《伤寒总病论》卷二)。
处方厚朴12克(炙,去皮)生姜9克(切)半夏6克(洗)甘草6克(炙)人参3克
功能主治治发汗后,腹胀满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45、牛膝丸处方牛膝(酒浸一宿,焙干)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川芎 羌活(去芦、头)当归(洗,焙)杜仲(去粗皮,生姜汁浸,锉,炒)麻黄(不去根、节)赤芍药 木香 没药(别研)乳香(别研)木瓜 附子(炮,去皮、脐)萆薢 大腹皮 五加皮 薏苡仁(炒)续断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予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脚膝疼痛,及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46、化毒汤处方桂枝8分,麻黄8分,赤芍8分,防风8分,荆芥5分,羌活5分,桔梗5分,人参5分,川芎5分,牛蒡子1钱,生姜3片。
功能主治痧症初起,冬月寒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47、黑归脾丸处方党参60克 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甘草15克 黄耆60克 当归60克 熟地120克 远志30克 枣仁60克 广木香15克 龙眼肉60克 枣子60克 生姜60克
制法上药先将熟地、龙眼肉、枣子三味,共同捣烂(枣子捣烂后去皮、核),然后与诸药打和晒干,研末。再用生姜煎汤泛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养心宁神。治心脾不足,气血两虚,怔忡健忘,食少体倦,四肢乏力,肠红崩漏。
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日二次,用温开水吞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脾气强则生化有源,血可统摄;茯苓,远志、枣仁、龙眼肉、当归养血补心安神,心气壮则神自宁;木香理气醒脾,使诸补药补而不滞;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复加热地黄益肾补血,并助当归补养心血。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肾,养心安神之功。按:本方用量、用法及主治据《中药成方配本》补。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48、藿香厚朴汤处方藿香叶 厚朴(去粗皮,用生姜60克切片,枣10枚劈破,同煮半日取出,去姜、枣,锉,焙)半夏(浆水浸一宿,切,汤洗七遍,入粟米30克同炒黄,去米)甘草(生,锉)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5克
制法上药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枣2枚劈破,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49、化滞汤处方生杭芍30克 当归15克 山楂18克莱菔子(炒)15克 甘草6克 生姜6克
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腹痛,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服。身形壮实者,加大黄、朴消各9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0、天池膏处方天花粉 黄连各250克 人参 知母 白术 五味子各90克 麦冬180克(去心)生地汁 藕汁各60毫升 人乳 牛乳各250毫升 生姜汁500毫升
制法先将天花粉七味切片,用米泔水2.7升,入抄锅内漫半日,用桑柴慢火熬取汁约1.5升,滤清,入生地等汁,慢熬如饧,加白蜜500克,煎去沫,熬如膏,收入瓷罐内,用水浸三日,去火毒。
功能主治治三消。
用法用量每用2~3匙,白滚汤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51、化痰丸处方半夏(洗)天南星(去皮、膜)白矾 皂角(切碎)生姜各500克 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别研)杏仁(去皮、尖,炒,别研)干葛 神曲(炒)麦蘖(炒)山檀 香附子(炒,去毛)各250克
制法上药先将前五味煎至天南星无白点为度,拣去皂角不用,将生姜切片,晒干火焙,后入余药,同碾为细末。姜汁浸蒸饼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健脾,化痰消食。治痰饮,宿食。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食后用茶、酒送下。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处方52、宽中喜食无厌丸别名宽中进食丸(《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木香1.5克 青皮 人参 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5克 白茯苓 泽泻 槟榔 橘皮 白术各6克 缩砂仁·猪苓各7.5克 枳实12克 草豆蔻仁15克 神曲16.5克(炒)半夏21克 大麦蘖曲30克(炒)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理气消滞。治脾胃虚寒,运化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胸闷,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53、藕汁饮处方藕汁75毫升 生地黄汁150毫升 生姜23克 酒150毫升
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下,或下未尽而有热者。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先煎地黄汁令沸,次下藕汁、生姜汁与酒,再煎三五沸,放温,时时饮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54、白术附子汤处方白术6克 附子10克(炮,去皮)甘草3克(炙)生姜4.5克(切)大枣6枚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55、薷苓清暑汤处方藿香 香薷 云苓 广皮 厚朴 麦冬 人参 白术 扁豆 泽泻 甘草 草蔻 竹茹 砂仁 生姜 乌梅
功能主治治妊娠盛夏中暑,暑热与阴寒相搏,忽然烦闷,身热多汗,或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56、柴胡枳桔汤处方川柴胡4.5克 枳壳4.5克 姜半夏4.5克 鲜生姜3克 青子芩4.5克 桔梗3克 新会皮4.5克 雨前茶3克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主外感初传少阳,寒热往来,胸胁痞满,或痛、或呕、或哕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二味合用,和解少阳为君;枳、桔、橘、半理气化痰,开达上、中二焦之壅滞为臣;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为佐;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为使。为和解表里法之轻剂,适用于外邪初传少阳之轻症。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7、疮科流气饮处方人参 厚朴(姜制)桔梗 防风 紫苏 黄耆(盐水炒)枳壳(麸炒)当归;白芍(酒炒)肉桂 乌药 甘草各3克 川芎 南木香 白芷 槟榔各2克 生姜1片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祛湿化痰。主七情郁结,湿痰凝滞肌肉,发于脊背,致成痰注发,形如布袋,或如冬瓜,按之木硬,微觉疼痛,不热不红,皮色如常。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
处方58、麦门冬粥别名门冬粥(《遵生八笺》卷十一)。
处方生麦门冬(去心,净洗,切碎,研烂,绞取汁)60毫升 白粳米(净淘)60克 薏苡仁(拣净,去土)30克 生地黄(肥者120克,净洗,切碎,研烂,纹汁)180毫升 生姜汁60毫升
功能主治治妊娠胃反,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五味药,以水900毫升,先煮煎粳米、薏苡仁二味令百沸,次下地黄、麦门冬、生姜三汁相和,煎成稀粥,空心温服,如呕逆未定,晚后更煮食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59、黄连消痞丸处方泽泻 姜黄各3克 干生姜6克 炙甘草 茯苓 白术各9克 陈皮15克 猪苓15克 枳实21克(炒)半夏27克 黄连30克 黄芩60克(炒)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壅滞不散,烦热喘促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60、橘皮防已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防己 桑根白皮(锉)各60克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槟榔(锉)各30克 大腹并子(锉)7枚 生姜(锉,炒)90克 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药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脚气肿满、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入葱白3茎(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小半夏加茯苓汤处方半夏18克生姜15克茯苓9克功能主治治停饮呕吐,心下痞闷,头眩心悸者。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处方2、化痰丸处方南星
处方1、半附汤处方生附子半夏各7.5克生姜10片功能主治温胃化痰。主治胃冷生痰,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或加木香少许尤妙。摘录《医学入门》卷七处方2、荆芥散处方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
处方1、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汁1.2升生杏仁汁600毫升薄荷汁600毫升生藕汁600毫升鹅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白蜜120毫升生姜汁600毫升柴胡120克(去芦,焙)木香120克人参60克白茯苓60
处方1、四柴胡饮处方柴胡3~9克炙甘草3克生姜3~7片当归6~9克(泻者少用)人参6~9克或15~21克功能主治扶正解表。治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者。用法用量用水4
处方1、薷苓清暑汤处方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克,泽泻4.5克,甘草3克,草豆蔻2.1克,竹茹1.5克,砂仁1.5克,生姜3片,乌梅
处方1、葡萄姜蜜汁处方鲜葡萄汁生姜汁各50克绿茶5克蜂蜜适量制法以沸冲浸浓绿茶1杯,对入葡萄汁、姜汁、蜂蜜即可。功能主治除烦止渴,健胃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热顿服。摘录《民间方》
处方1、桔梗丸处方桔梗1两(去芦头),藜芦1两(去芦头,微炙),桂心1两,甜葶苈1两(微炙令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处方1、白术散处方白术3分,桂心半两,草豆蔻2分(去皮),槟榔半两,赤茯苓半两,诃黎勒3分(煨,用皮),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1
处方1、厚朴散处方好厚朴1斤半(去皮,以生姜1斤半取汁涂,炙尽为度),半夏1斤(汤洗过,以粟米炒黄)。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山岚气,脾胃痰毒。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去滓,早晚各1服。
处方1、还少乳乌丸处方何首乌60克枸杞子30克牛膝30克(酒浸)茯苓30克黄精30克甘桑椹30克天门冬(去心)30克麦门冬(去心)30克生地黄120克(酒浸,晒干)熟地黄30克(酒浸)制法上各味,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