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精的处方(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黄精的处方(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地骨皮丸处方地骨皮半两,白芷半两,升麻半两,防风(去叉)半两,赤芍药半两,柴胡(去苗)1两,生干地黄(焙)1两半,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芎穷半两,知母(焙)半两,萎蕤半两,槟榔(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菊花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牵牛子(炒)半两,马牙消(研)半两,犀角屑半两,胡黄连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袭齿龈,肿痛有血。
用法用量每眼30丸,食后、夜卧熟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2、补肾丸处方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干姜(炮)、防风(去叉)、乌喙(炮裂,去皮脐)、枸杞根、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萎蕤、肉苁蓉(酒洗,切,焙)、棘刺、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防葵、石龙芮、萆薢、山芋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鸡子白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肾气不足,膝胫痛,阳气衰弱,小便数,囊冷湿,尿有余沥,精自出,阴痿不起,悲恚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20丸,食前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3、地黄煎处方地黄汁4升3合,茯神4两,知母4两,萎蕤4两,栝楼根5两,竹沥3合(一方用竹叶),生姜汁2升,白蜜2升,生地骨皮(切)2升,石膏8两,生麦门冬汁1升。
功能主治积热。肾气不能上蒸于肺,肺胃枯槁不能滋其化源,而致烦渴便难。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诸药,取汁3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门冬汁,微火煎4-5沸,?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170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旅邸⑸⒒鸺迦?升。初服4合,日3夜1,渐加至6-7合。4月5月作散服之。
各家论述1.《法律》:按此方生津凉血,制火彻热,兼擅其长,再加人参,乃治虚热之圣方也。2.《千金方衍义》:方中用凉润诸味润血生津,单取生姜之辛以开结滞之气。
摘录《千金》卷十六
处方4、决明散处方决明子半两(炒),车前子半两,青葙子半两,萎蕤1两,黄连1两(去须),芎藭1两,甘草1两(炙,锉),羚羊角1两(镑),枳壳(去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眼生胬肉侵睛,及赘肉生疮,晕膜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食后温浆水调下,临卧再服。麸炒)1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5、防风蔓荆丸处方防风(去叉)2两半,蔓荆实1两半(去皮),羚羊角1两半(镑),玄参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萎蕤3两,大麻仁3两(研),芍药3两,朴消(研)3两,黄连1两(去须),枳壳(去瓤,麸炒)1两,菊花3分,麦门冬(去心,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目赤,昏涩碜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稍加至30丸,食后临卧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6、决明子丸处方决明子1两半,防风(去叉)半两,黄连(去须)半两,车前子1两,升麻1两,黄芩1两(去黑心),大黄1两(锉,炒),玄参1两,萎蕤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冲目,虚热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7、防己汤处方防己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芎䓖1两,萎蕤1两,当归(切,焙)1两,葶苈(隔纸炒)1分,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通身肿满,气喘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以疏利肿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8、当归汤处方当归(切,炒)半两,升麻半两,知母半两,萎蕤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桂(去粗皮)1两,芍药1两,干姜(炮)1两,石膏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麻黄(去根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咽喉闭塞,疼痛六七日,其人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痛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9、防风丸处方防风(去叉)1两半,山芋1两半,萎蕤2两,赤芍药1两半,车前子3两,秦皮(去粗皮)1两,泽泻1两,芎䓖2两,山栀子仁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白槟榔(煨,锉)1两,甘菊花(择)1两,羚羊角(镑)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生翳,目系急,其翳生瞳人上,及睑肿合,痛如针刺。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临卧煎苦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10、代茶新饮处方黄耆2斤,通草2斤,茯苓1斤,干姜1斤,干葛1斤,桑根白皮1斤,鼠粘根3斤(湿加1斤),生干地黄10两,枸杞根10两(洗),忍冬10两(12月采枝茎叶,阴干,湿加5两),薏苡仁10两,菝瘛8两,麦门冬5两(去心),萎蕤5两。
功能主治除风破气,理丹石,补腰脚,聪耳明目,坚肌长肉,缓筋骨,通腠理,畅腑脏,调摄血脉。主头脑闭闷,眼睛疼痛,心虚脚弱,不能行步,脚气,肺气,疝气,咳嗽,消中消渴。
用法用量腊月腊日合之,十年不败。
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11、龙胆汤处方龙胆(去根)1分,冬葵子1分,萎蕤1分,大青1分,柴胡(去苗)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生40-50日,服药下后,身体壮热如火,伤寒兼腹满,头面丹肿,此皆内有伏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3次服,如人行10里已来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12、决明子丸处方决明子(微炒)1两,菊花1两,秦皮1两(去粗皮,锉),黄连(去须)1两,车前子1两半,地骨皮1两半,羚羊角屑1两,黄芩1两(去黑心),萎蕤1两,山栀子1两(去皮),生干地黄1两(焙),秦艽(去苗土)1两,青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升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肺热毒,气攻两眼,生疮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13、车前子汤处方车前子1两,决明子(微炒)1两,青葙子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菊花1两,甘草(炙)1两,芎藭1两半,萎蕤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热,目干涩昏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14、防风蔓荆子丸处方防风16分,黄连16分,干地黄16分,蔓荆子20分,甘皮6分,萎蕤10分,甘草8分(炙),茯神12分,大黄8分(锦文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眼目明。主眼中黑花。
用法用量饮下20丸。稍稍加之,以大肠畅为度,尽更合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近效方》
处方15、龙胆丸处方龙胆3两,柴胡(去苗)2两,秦艽(去苗土)2两,萎蕤2两,升麻2两,百部2两,枳实(麸炒,去瓤)2两,玄参2两,旋复花2两,马兜铃2两,百合2两,紫菀2两,射干2两,木香2两,防风(去叉)2两,黄芩(去黑心)2两,栀子仁2两,大黄(锉,炒)2两,栝楼实2两,沙参2两,贝母(去心)2两,消石(研)2两,凝水石茵2两,陈蒿2两,石膏(碎)2两,知母(切,焙)2两,青蒿2两,款冬花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热病,诸劳瘴毒,多痰气促,头痛口干,目涩少食,渐渐羸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16、防风膏处方防风2两(去叉),藁本2两(去苗土),辛夷2两,芍药2两,当归2两(切,焙),白芷2两,牛膝2两(切,焙),商陆2两,细辛2两(去苗叶),密陀僧2两(细研),芎䓖2两,独活2两(去芦头),萎蕤2两,木兰皮2两,蕤仁2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丁香1两,鸡舌香1两,零陵香1两,真珠屑1两,麝香1两,油1斤,獐鹿髓1升(如无,猪骨髓亦得),牛髓1升(如无,脂亦得),蜡4两(炼过者)。
制法上先将髓以水浸令白取出,除真珠屑、麝香外,余药并锉碎,次将油、髓、蜡入锅中,熬令消,入诸药,用文火煎之,若白芷黄色,量稀稠得所,以新绵滤去滓,方将真珠屑、麝香别研为细末,入前汁中,熬成青,贮瓷器内。
功能主治能令面光润。主面(??)(??)。
用法用量临卧涂面上,旦起以温水洗去。避风、日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17、白薇十味丸处方白薇3两,知母4两,地骨皮3两,干地黄6两,麦门冬5两(去心),甘草4两(炙),蜀漆3两,萎蕤3两,橘皮2两,人参3两。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天行后不了了,体气虚羸,每觉头痛唇口干,乍寒乍热,发作有时。
用法用量初服15丸,以饮送下,1日2次,稍加至30丸。服经3数日后,自候腹中,若觉热则食前服,如不能以空饮下药,宜合乌梅饮下。
注意忌菘菜、海藻、芜荑等。
摘录《外台》卷三引《许仁则方》
处方18、龙胆汤处方龙胆3分,萎蕤3分,芍药3分,黄芩(去黑心)3分,石膏3分,麻黄(去根节)3分,升麻3分,甘草(炙,锉)3分,葛根(锉)1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后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19、甘露汤处方萎蕤(焙)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薄荷2叶,生姜1片,蜜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20、分气散处方旋覆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款冬花1两,甘草(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前胡(去芦头)1两,丹参1两,桔梗(锉,炒)1两,大枣(去核,焙)1两,防葵1两,黄耆(锉)1两,五味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贝母(去心)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萎蕤1两,葛根(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脏热劳,邪癖毒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如茶点下;或用水1盏,加生姜2片,煎服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21、化斑汤处方人参半两,石膏半两,萎蕤1分,知母1分,甘草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斑毒。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糯米1合,煎至8分,取米熟为度,去滓温服。
摘录《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22、加减葱白香豉汤处方葱白香豉汤葱白减半,加萎蕤2钱,白薇1钱,青木香1钱,桔梗1钱,甘草3分,薄荷3分,白蜜3匕。
功能主治三时风热,咳嗽咽喉肿痛,难用萎蕤汤者。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23、旋复花汤处方旋复花 甘草(炙)牡蛎(末)各7.5克 萎蕤 紫菀(洗去土)桔梗(锉,炒)各15克 生地黄汁 生姜汁各60毫升
功能主治治肺痿,咳嗽唾稠涎,身体羸瘦,喘急盗汗。
用法用量上八味,除生地黄汁、生姜汁外,均细锉。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下地黄汁、生姜汁各少许,再煎取120毫升,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24、竹叶汤处方竹叶(切)30克 地骨皮 生地黄(切)各15克 栝楼根 石膏各24克 茯神(一作茯苓)萎蕤 知母 生姜各12克 生麦门冬10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渴利虚热,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1.2升,下大枣10枚,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25、止呕人参汤处方人参 萎蕤 黄芩 知母 茯苓各9克 白术 橘皮 生芦根 栀子仁各12克 石膏24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下焦热气上逆,呕吐不禁,名曰走哺。
用法用量以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处方26、萎蕤饮处方萎蕤(三两)羚羊角(镑.二两)人参(二两)
炮制上捣筛。
功能主治治劳风,项强急痛,四肢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入豆豉一二合,葱白一握,以水五盏,煎取二盏,去滓,分温空腹二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7、犀角丸处方犀角屑(七钱半)羚羊角屑(七钱半)天麻(七钱半)防风(去芦.七钱半)远志(去心.七钱半)羌活(去芦.七钱半)沙参(去芦.七钱半)茯神(去木.七钱半)川生麻(七钱半)天门冬(去心.七钱半)萎蕤(七钱半)玄参(七钱半)牛黄(另研.二钱半)麝香(另研.二钱半)龙齿(另研.一两)铁粉(另研.一两)朱砂(水飞.一两)金箔(另.五十片)银箔(另.五十片)
炮制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捣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脏中风,语言颠倒,神思错乱,头面心胸烦热,或时舌强语涩,惊悸不安,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以薄荷汤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8、棘刺丸处方棘刺 干姜 菟丝子各60克 天门冬 乌头 小草 防葵 薯蓣 石龙芮 枸杞子 巴戟天 萆薢 细辛 萎蕤 石斛 厚朴 牛膝 桂心各30克
制法上十八味,共研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诸气不足,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每次5丸,用酒送服,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29、清平丸处方紫背浮萍(七月七日采,晒干为末)500克 草乌 萎蕤 海风藤 麻黄各60克 麝香6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大风;中风,口眼歪斜,瘫痪;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用草乌煎酒,磨服一丸。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30、黄芩知母汤处方黄芩(去黑心)知母(焙)各30克 萎蕤23克 黄柏(去粗皮,炙)1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五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一至三岁儿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8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晨起、午后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31、麻黄升麻汤处方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 当归3.5克 知母2.5克 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 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 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 干姜2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2小时。汗出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32、知母石膏汤处方知母9克 石膏12克 葛根 萎蕤各6克 甘草 黄芩 升麻 人参 杏仁 羌活 防风各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温之病,因发汗后,身体不恶寒而反恶热,无下证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取汗。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五
处方33、玉竹饮子处方萎蕤(一名玉竹)9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桔梗3克 橘皮3克 紫菀6克 川贝母(去心,研)9克 生姜(同橘皮蜜煎)12克
功能主治治痰水痰涎涌盛,咳逆喘满。
用法用量上八味,长流水煎,入熟白蜜20毫升,分二次服。气虚,加人参6克;虚火,加肉桂1.5克;客邪,加细辛0.9克、香豉9克;咽喉不利,唾脓血,加阿胶9克、藕汁100毫升;头额痛,加葱白2茎;便溏,用伏龙肝击碎煎汤,澄清代水煎服;气塞,临服磨沉香汁数匙兑入。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34、小理中汤处方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
炮制上碎同碾,淹一宿,焙干,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饮酒过度,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虚胀,隔塞不通,饮食减少,短气羸困,温中逐水去湿。又治肠胃冷湿,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鸣,霍乱吐利,手足厥泠,胸痹心痛,逆气结气,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一钱,沸汤点,空心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三倍汤处方草豆蔻仁二两,甘草一两,生姜、盐(炒),各五两。
炮制上件拌和匀,入瓷器内淹一宿,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泄痢,水谷不分。
用法用量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6、款冬花丸处方款冬花2两,石斛(去根)2两,紫菀(去苗土)2两,细辛(去苗叶)2两,防风(去叉)2两,芎䓖2两,人参2两,当归(切,焙)2两,藁本(去苗土)2两,甘草(炙,锉)2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2两,白术(锉)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菖蒲(切)2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出沫)2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生姜汁制)2两,桂(去粗皮)半两,独活(去芦头,锉)半两,芫花(醋浸,炒干)2两,钟乳粉(研)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年咳嗽,唾脓血,喘急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桑根白皮汤送下,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37、槟榔附子汤处方槟榔(大者)4-7枚,附子1枚,甘草、柴胡3两,生姜、橘皮、半夏1升,桂心2两,当归2两,枳实2两。
功能主治积年患气发作有时,心腹绞痛,忽然气绝,腹中坚实,医所不治,肠胃有虫。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5日1剂,服3剂。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
处方38、褊银丸处方天南星(炮)半钱,青黛(研)1钱,蝎梢(炒)40枚,粉霜(研)1钱,水银1钱,滑石1钱,半夏7枚(用生姜汁煮),龙脑(研)半字,麝香(研)半字,腻粉(研)半钱。
制法上为末,用水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饼子。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涎盛,搐搦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2饼,薄荷汤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39、槟榔汤处方槟榔(锉)、诃黎勒皮(炒)、荜澄茄、赤茯苓(去黑皮)、人参、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锉)、沉香(锉)、麦糵(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京三棱(炮,锉)、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膈气。心胸烦结,噎塞不通,饮食日减。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2枚(擘),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40、葛根汤处方生葛根(切)4两,半夏(汤洗7遍)4两,生姜5两(与半夏同捣,炒干),独活(去芦头)2两,桂(去粗皮)2两半,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肤)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贼风,半身不随,口面喎[音 wāi]僻,言语不便。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41、槟榔汤处方槟榔7枚(碎),生姜3两,橘皮2两,杏仁30枚(去皮尖)。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下气消胀。主诸脚气,定时候间腹满,不能食者。
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1升5合,分2服,相去7-8里久;或作半剂1服亦得,气胀发则服之,愈止。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五
处方42、葱苏散处方苏叶、葱白、生姜、川芎。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感邪,表症悉具者。
摘录《医级》卷七
处方43、丹砂丸处方丹砂(研)半两,铅丹(研)半两,陈橘皮(去白,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麦蘖(炒)1两,陈曲(焙)1两,代赭(煅)1两,皂荚(去皮子,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反胃吐食,日久不止,大肠结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日午、卧时用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44、趁痛散处方当归半两,官桂半两,白术半两,牛膝半两,甘草(炙)3钱,黄耆半两,独活半两,羌活半两,生姜半两,桑寄生(或续断)半两。
功能主治产后血滞,筋脉拘挛,腰背强直,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每服4钱,水煎去滓,空心热服。
摘录《便览》卷四
处方45、干姜丸处方干姜(炮裂)1两,白矾(熬令汁尽)1两,川芎1两,半夏(生姜汁同炒黄)1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妊娠痰饮,浸渍膈脘,目运头旋。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淡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46、藿香散处方厚朴(去皮)1两,半夏(洗)1两,生姜(去皮)1两(3味同捣烂,焙干),藿香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仁1两,橘皮(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47、款冬花汤处方款冬花(去梗)2两,麻黄(去根节)3两,五味子(炒)2两,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焙干)2两,紫菀(去苗土)1两,细辛(去苗叶)1两,射干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气,咽中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劈),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48、橘皮汤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1两。
制法上锉细,和匀,分为4服。
功能主治太阴病不解,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而自止。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圣惠》
处方49、丁香散别名香朴散
处方丁香1分,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当归1分(锉,微炒),草豆蔻半两(去壳),白石脂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腹痛,面无颜色,四肢萎悴,不欲食。
用法用量香朴散(《普济方》卷三九六)。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50、喝起散处方半夏1两(汤洗7次,为末),生姜4两(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饼,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飞)1分,滑石1分,白矾(生)1分,没石子3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因吐泻生风,变慢惊,或作慢脾风。
用法用量每服1字,煎冬瓜汤调下,不拘时候。如1服醒,便止后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处方51、橘甘散处方橘皮、生姜(焙干)、神曲(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温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嗽,痰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橘甘丸”。
摘录《东医宝鉴》卷五引《医学正传》
处方52、大腹皮散处方大腹皮2两(生用),陈橘皮2两(去瓤),厚朴1两(用生姜汁涂,旋炙干,令香熟),吴白芷1两(生用),人参(去芦头后称)半两,肉桂(新者,去粗皮称)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丈夫或妇人虚滞,饱后冷气烦闷,大小肠不调,心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水2盏,加大枣2枚,生姜少许,同煎至8分以下,热服,1日2-3次,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广南四时摄生论》
处方53、葛根汤处方葛根3分,石膏2两(捣碎),麻黄3分(去根节),栀子仁3-7枚,甘草半两(生用),胡竹叶1握,生姜半分,豉1合,葱白7茎(去须)。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寒热头痛,复似天行,四肢烦疼,心躁,口干多渴,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煎至2盏半,分5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54、藿香饮处方人参(去芦)1两,半夏(炮裂)1两,赤茯苓(去皮)1两,甘草(炙)1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2两,陈皮(去白)7钱半,藿香(去皮)7钱半,厚朴(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薄片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用)1两半。
功能主治理虚化痰,正气除邪。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7分,空心温服。或入烧盐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55、葛根汤处方柴胡1钱5分,葛根2钱,党参(生,去芦)1钱5分,防风1钱5分,荆芥1钱5分,甘草6分,生姜2片。
功能主治外感风邪,发热兼渴。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处方56、槟榔散处方槟榔3分,白术1两,草豆蔻半两(去皮),诃黎勒1两(煨,用皮),丁香1分,人参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气虚,心腹胀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忌生冷,油腻。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57、干漆丸处方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诃黎勒皮2两,当归1两(锉,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1两,桂心1两,京三棱1两(炮裂),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厚朴3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气,心腹坚胀,食饮减少,面色萎黄,肌体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58、鳖甲散处方鳖甲(醋炙,去裙襕)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吴茱萸(汤洗,炒)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留饮宿食成癖。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或生姜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59、福庭丸处方附子(去皮脐,锉)1两,厚朴(去粗皮)2两(同附子用生姜汁浸1宿,于瓷器内炒)。
制法上为末,用酒煮陈曲末为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失禁,并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用,生姜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60、飞矾丹处方飞过枯矾2两(北矾、绛矾尤佳,如无只用通明南矾),半夏(生姜制1宿),天南星(切作片子,用皂角挪,水浸1宿,来日就铫子熬,以水尽为度),白僵蚕1两(半两生用,半两米醋浸1宿)。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水丸亦可。
功能主治化痰。主喉闭,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急。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生姜汤送下;喉闭,用薄荷2叶,以新汲水浸少时,嚼薄荷吞药,用水送下;如咽不得,即用15丸捣细,用皂角水调灌下;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急不可开者,亦用皂角水调涂牙龈上,入咽即活。
摘录《百一》卷五引张承祖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蔓菁子散处方蔓菁子1斤(以水淘净),黄精2斤(和蔓菁子9蒸9晒干)。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补肝气,明目,延年益寿。主眼昏暗不明。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以粥饮调下,日午、晚食后以温水再调服。摘录
处方1、反魂丹处方当归(酒浸.切.焙.微炒)、乌犀(镑),各二两;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泔浸一宿.微炒)、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见火)、厚朴(去皮.姜汁炙
处方1、白龙散处方白及、水龙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蛇缠腰。用法用量无根水调敷。摘录《仙拈集》卷四处方2、创灼膏处方生茅术、黄柏、防己、木瓜、地榆、白及、石膏、炉甘石、冰片、虎杖、延胡索、郁金。制法
处方1、桔梗丸处方桔梗1两(去芦头),藜芦1两(去芦头,微炙),桂心1两,甜葶苈1两(微炙令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处方1、浮萍天冬汤处方浮萍3钱,天冬3钱,生地3钱,玄参3钱,丹皮3钱,生姜3钱,栝楼根3钱。功能主治温疫,少阴经证,口燥舌干而渴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二处方2、姜魏丸处方
处方1、鳖甲煎丸处方鳖甲3两(水浸3日3夜,去裙,米醋蘸炙令脆,为末),桃仁100个(汤浸,去皮尖,炒黄,细研),硇砂(汤化,去石,煎成霜)3分,上药用酽醋4升,砂盆中慢火熬成膏,更入后药:厚朴(去皮
处方1、桂心丸处方桂心半两,没药半两,槟榔半两,干漆3分(捣碎,炒令黄燥烟出),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芍药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1两(涂醋,炙令
处方1、铁刷汤处方半夏12克草豆蔻丁香干姜(炮)诃子皮各0.9克生姜30克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呕。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饮食不下。用法用量上药哎咀,用水75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滓,
处方1、调中汤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丁香半两,厚朴2两(生姜汁炒),半夏1两(汤浸7次,切,焙干),甘草1两(炙赤色),肉桂半两(忌火),槟榔2对(锉碎)。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气不和。用
处方1、桂心三物汤处方桂心2两,胶饴半斤,生姜2两。功能主治心中痞,诸逆悬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纳饴,分3次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桂心通心气,散血结;生姜去秽气、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