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茯苓的处方(二十一)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茯苓的处方(二十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3分,红花子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犀角屑半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3分(去芦头),麦门冬3分(去心),槟榔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客热,心神烦躁,体热,四肢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2、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赤茯苓1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口干,烦闷心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3、调中汤处方茯苓1钱,当归1钱,白芍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浮肿。
摘录《幼科释迷》卷六
处方4、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钟乳粉1两半,白茯苓1两,云母粉1两半,远志1两(去心),细辛1两。
制法上为细散,入钟乳粉等,更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益肝明目。主虚劳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2-3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5、黄连乌梅丸处方黄连2两(去须),阿胶2两(蛤粉炒成珠子),当归(洗净)2两,人参1两(去芦头),龙骨1两(煅红),赤石脂1两,干姜1两(炮),白茯苓1两(去皮),乌梅肉1两(焙干),陈橘皮1两(去白),诃子1两(煨,去核),肉豆蔻1两(面裹煨香),木香1两,罂粟壳(蜜炙)1两,白矾(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饮食不节,荣卫不和,风邪进袭脏腑之间,致肠胃虚弱,泄泻肠鸣,腹胁膨胀,里急后重,日夜频并,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米饮送下;如腹痛,煎当归汤下;下血,煎地榆汤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6、槟榔汤处方白槟榔4两(一半煨,一半生用),肉豆蔻(去壳)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焙)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京三棱(煨,锉)2两,桂(去粗皮)2两,人参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陈曲(炒)2两,麦糵(炒)2两,干姜(炮)2两,白术2两,诃黎勒(炮,去核)2两,甘草(炙,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三焦气满,虚胀及一切脏腑气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入生姜1块拍破,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7、救亡汤处方肉桂2钱,白术2两,茯苓1两,苡仁1两,橘核1钱。
功能主治温肾消湿。主感浸寒湿,湿气入于肾经,睾丸作痛,冷即发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8、调中汤处方藿香、枳实、砂仁、甘草、苍术、茯苓、陈皮、青皮、半夏、厚朴。
功能主治风疹。由脾虚感受风邪而作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9、大黄泻热汤处方大黄3两(细切,水1升半,别渍1宿),泽泻2两,茯苓2两,黄芩2两,细辛2两,芒消2两,甘草3两,橘皮2两。
功能主治脾脉厥逆,大腹中热,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心脾急痛。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3合,去滓;下大黄,更煎两沸,去滓;下芒消,分3服。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10、渐生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茯苓1两,山药1两,芡实1两,黄耆3钱,白芍5钱,甘草1钱,砂仁3粒。
功能主治扶胃气以回阳,助胃气以生阴。主冬月伤寒,误汗误下,身重,目不见人,自利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缓调胃气,胃气生而五脏六腑俱有生气。此症虽坏而犹有生气,是阴阳在欲绝未绝之候,故用参、苓、耆、术之品,得以回春也。淖
摘录《辨证录》卷一
处方11、调胃养中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陈皮3钱,豆蔻3钱,诃子1个,白茯苓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因受寒热之邪,积于脏腑,下痢赤白,腹痛。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症,当先用八宝汤去其热,后以本方调脾胃。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九引《仙传济阴方》
处方12、喇嘛酒处方胡桃肉4两,龙眼肉4两,杞子1两,首乌1两,熟地1两,白术5钱,当归5钱,川芎5钱,牛膝5钱,杜仲5钱,白芍5钱,豨莶草5钱,茯苓5钱,丹皮5钱,砂仁2钱5分,乌药2钱5分。
功能主治半身不遂,风痹麻木。
用法用量上药用绢袋盛之,入瓷瓶内浸醇酒5斗,隔水炖浓,候冷,加滴花烧酒15斗,封贮7日,可饮矣。
摘录《潜斋简效方》
处方13、槟榔散处方槟榔3分,赤芍药3分,木香3分,赤茯苓1两,桔梗1两(去芦头),诃黎勒3分(煨,用皮),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京三棱1两(煨,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蒸,腹中痃癖,胁下妨痛,渐至瘦劳。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14、柴胡三白汤处方柴胡3钱,人参1钱5分,半夏1钱,白芍药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5分,黄连8分,生姜5片。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身热,泄泻,烦渴。
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摘录《杏苑》卷三
处方15、解郁和肝丸处方当归23两,栀子(炒)23两,黄芩5两,茯苓5两,橘皮5两,枳壳(炒)5两,厚朴(炙)5两,郁金5两,木香5两,香附(炙)17两,川芎9两2钱5分,白芍15两,神曲(炒)15两,山楂15两,砂仁3两2钱5分,青皮(炒)6两,甘草2两5钱,法半夏9两2钱5分,苍术(炒)9两2钱5分,柴胡3两2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细粉3两5钱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舒肝开郁,顺气消胀。主肝郁不舒,气逆胸满,两胁膨胀,胃痛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6、椒蜡丸处方川椒(去目枝并合口者,酒浸1宿,焙干,摊铫内,去汗,令润,研,去白)、桃仁(去皮尖,麸炒紫色)、杏仁(去皮尖)、茯苓(白者,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黄蜡3两熔过,调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冷诸病。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食前盐汤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17、柴胡汤处方柴胡8分,茯苓8分,橘皮6分,人参6分,厚朴8分(炙),桔梗6分,紫苏5分,生姜16分,诃梨勒7枚(去核,煨),甘草5分(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两胁下妨,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5合;绞去滓,分温3服,服别相去如人行6-7里进1服。不吐利。
注意忌海藻、菘菜、醋物、猪肉。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处方18、家传加味胃苓丸处方苍术(制)、厚朴(姜制)、陈皮、白术、猪苓、泽泻、香附(酒浸,炒)、神曲(炒)、白茯苓各等分,炙甘草减半。
制法上为末,荷叶煮粳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导饮消食。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保命歌括》卷五
处方19、救祟汤处方人参5钱,黄耆1两,当归1两,金银花2两,茯苓3钱,贝母3钱,草乌1钱。
功能主治骨羡阴疮。
用法用量上用水1碗,煎半碗,半饥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八
处方20、第二大竹沥汤处方竹沥1斗4升,独活2两,芍药2两,防风2两,茵芋2两,甘草2两,白术2两,葛根2两,细辛2两,黄芩2两,芎䓖2两,桂心1两,防己1两,人参1两,石膏1两,麻黄1两,生姜3两,茯苓3两,乌头1枚。
功能主治脚气。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缓纵,偏痹挛急,风经五脏,恍惚恚怒无常,手足不随。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竹沥煮取4升。分6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其第二方乃以乌头代附子,生姜代干姜;盖乌头辛烈,祛风之力迅于附子,生姜性暴,开痰之功速于干姜,即二味之变通;又于《古今录验》续命方中采取人参、石膏、芎䓖三味,以人参助麻黄、乌头,力开痹着;石膏佐黄芩、竹沥、涤除旺气;越婢全方,但少大枣一味;并采小续命中芍药佐芎䓖入血搜风,复采《金匮》防己茯苓汤中茯苓,佐桂心逐湿安中土;《千金》防已汤全在其中,但不用苦酒煎服;更采仓公当归汤中独活,专祛下部风湿;且参茵芋一味,专通关节拘挛,性味虽劣,《外台》、《千金》恒用之,惜乎近世药肆罕得。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21、桂心羌活丸处方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麻黄(去根节)、白僵蚕(炒)、防风(去叉)、枳壳(去瓤,麸炒)、乌蛇(酒浸,去皮骨,炙)、苦参、酸枣仁(炒)、乌头(炮裂,去皮脐)、犀角(镑)、羌活(去芦头)、独活(去芦头)、龙骨、郁李仁(去皮,研)、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脑风头痛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热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22、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细锉),桑根白皮1两(细锉,炒),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大肠咳。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23、黄耆白术散处方黄耆1两,白术1两,芍药1两,桂1两,茯苓1两,甘草1两,人参1两(去芦),神曲1两。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面黄食少,困倦,潮热有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加生姜、大枣煎,不拘时候服,每日3-4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处方24、川乌散处方防风、白附子、北细辛、白茯苓、川乌、菖蒲、干姜、香白芷、川芎、甘草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脑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嚼生葱,食后白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
处方25、大酸枣汤处方酸枣仁5升,人参2两,茯苓2两,生姜(切)2两,芎䓖2两,桂心2两,甘草(炙)1两半。
功能主治虚劳烦悸,奔气在胸中,不得眠。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枣仁取7升,去滓;纳诸药,煮取3升,分3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八
处方26、黄耆人参牡蛎汤处方黄耆3钱,人参3钱,甘草2钱,五味1钱,生姜3钱,茯苓3钱,牡蛎3钱。
功能主治痈疽。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另洗净败血腐肉,用龙骨、象皮细末少许收之,贴仙灵膏。
摘录《四圣心源》卷九
处方27、宽腰汤处方车前子3钱,薏仁5钱,白术5钱,茯苓5钱,肉桂1分。
功能主治腰痛。日重夜轻,小水艰涩,饮食如故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28、大槟榔丸别名槟榔丸
处方槟榔3两,桂心3两,附子2两(炮),栝楼3两,杏仁3两(熬),干姜2两,甘草(炙)2两,麻黄3两(去节),黄耆3两,茯苓3两,厚朴2两(炙),葶苈3两(熬),椒目3两,吴茱萸5合,白术3两,防己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小水肿;虚肿;大病客肿作喘病。
用法用量槟榔丸(《千金翼》卷十九)。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桃李、雀肉、大醋。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范汪方》
处方29、葶归丸处方当归3两,人参3两,大黄3两,桂心3两,瞿麦3两,赤芍3两,白茯苓3两,葶苈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30、健志丸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白茯苓(去皮)、熟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令人不忘,耳目聪明,身体轻健。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31、大镇心丸处方干地黄6分,牛黄5分(1方用牛膝),杏仁5分,蜀椒5分,泽泻2分,黄耆2分,茯苓2分,大豆卷2分,薯蓣2分,茯神2分,前胡2分,铁精2分,柏子仁2分,羌活8分,桂心8分,秦艽8分,芎䓖8分,人参8分,麦门冬8分,远志8分,丹砂8分,阿胶8分,甘草8分,大黄8分,银屑8分,桑螵蛸12枚,大枣40枚,白蔹8分,当归8分,干姜8分,紫石英8分,防风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虚损,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女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风邪鬼注。寒热往来,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病。
用法用量每服7丸,酒送下,1日3次。加至20丸。
摘录《千金》卷十四
处方32、荆三棱散处方荆三棱1两(煨,锉),桂心3分,丁香半分,益智3分(去皮),木香5钱,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白术2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半两(炮裂,锉),蓬莪术2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及宿食不消,腹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处方33、黄耆汤处方黄耆1钱半(蜜炒),熟地1钱半,茯苓1钱,天冬1钱,肉桂1钱,小麦8分(炒),当归8分,甘草(炙)8分,五味子3分。
功能主治房劳过甚,致阴阳两虚而遗精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5分,水煎出,用龙骨细研末1钱,合服。如有汗者,加净麻黄根(蜜炒)1钱;如汗冷者,加附子7-8分;如发热自汗,或口渴者,加石斛2钱。
摘录《会约》卷十一
处方34、柴胡桂枝鳖甲汤处方柴胡3钱,鳖甲3钱(醋炙),甘草2钱,桂枝3钱,半夏3钱,芍药3钱,茯苓3钱。
功能主治胃胆上逆,痛在心胸。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
摘录《四圣心源》卷六
处方35、调中丸处方人参5两,茯苓5两,甘草5两,白术5两,干姜4两。
制法上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冷气,不能食,及少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服,日2夜1;不饮酒者,煮大枣饮送下。
注意忌海藻、桃米、酢。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广济方》
处方36、健肾汤处方熟地2两,茯苓2两,麦冬5钱,莲子(连心用)5钱,芡实1两,山药1两。
功能主治肾水之衰,手足尽胀,腹肿如臌,面目亦浮,皮肤流水,手按之不如泥,但陷下成孔,手起而胀满如故,饮食知味,大便不溏泻,小便闭涩,气喘不能卧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五
处方37、大腹皮散别名大腹皮汤
处方大腹皮半两(锉),槟榔半两,诃黎勒3分(煨,用皮),桑根白皮半两(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膈气滞,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大腹皮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8、大豆桑白皮汤处方大豆2大升,桑根白皮1握(切),槟榔2-7枚(劈),茯苓2两(切)。
功能主治脚气遍身肿。
用法用量先将大豆加水1斗,煮取5升,去豆,再将后3物,以前豆汁浸经宿,煮取2升,绞去滓,添酒2合,纳药中,随多少服之。
注意忌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九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39、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处方防风1两,茯苓1两,菊花1两,细辛1两,蜀椒1两,干姜1两,云母1两,苁蓉1两,人参1两,干地黄1两,附子1两,石斛1两,杜仲1两,远志1两,菟丝子1两,天雄1两,萆薢1两,桂心1两,牛膝1两,蛇床子1两,白术1两,薯蓣1两,巴戟1两,菖蒲1两,续断1两,山茱萸1两,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湿痹疼,腰脚不遂。
用法用量淮南八公石斛散(《千金翼》卷十五)、石斛万病散(《普济方》卷一八五)。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40、殿胞煎别名殿胎煎
处方当归5-7钱或1两,川芎1钱,炙甘草1钱,茯苓1钱,肉桂1-2钱或5-7分。
功能主治产后儿枕疼痛。
用法用量殿胎煎(《一见知医》卷一)。如脉细而寒或呕者,加干姜(炒黄色)1-2钱;如血热多火者,去肉桂,加酒炒芍药1-2钱;如脉弱阴虚者,加熟地3-5钱;如气滞者,加香附1-2钱或乌药亦可;腰痛,加杜仲1-2钱。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41、调中汤处方人参、茯苓、白术、木香、干姜、藿香、香附(炒,去毛)、缩砂仁、甘草(炙)、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伤乳食,泻后脾胃虚,哕,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七
处方42、黄龙丸处方半夏1两(洗净,切片,米醋半盏煮干),黄连(去须)半两,甘草(炙)半两,木猪苓(去皮)1两,白茯苓1两(去皮)。
制法上为细末,淡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中积暑,脏腑不调,每遇夏月发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熟水吞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43、槟榔汤处方槟榔(锉)半两,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百合半两,知母(焙)1分,木香半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牛膝(锉)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郁李仁(去皮尖双仁)半两,牡丹(去心)半两,牵牛子(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分,攻头面,身体浮肿,烦热心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44、淡渗汤处方苍术1钱5分,厚朴(姜水炒)1钱,生白芍1钱3分,甘草1钱2分,扁豆3钱,赤茯苓1钱,建泽泻1钱,淮木通1钱,猪苓1钱,宣木瓜1钱,陈皮8分,川萆薢4钱,车前子8分,广木香3分(煨熟)。
功能主治新病水泄,小便短少而黄,或口渴腹痛,不拘男妇大小。
用法用量每味拣地道上料,称足分量,多用水煎服。一刻即愈。如受寒邪,身痛发热,加桂枝1钱;头痛,加白芷、川芎各1钱,北细辛2-3分;虚寒腹痛喜按者,加砂仁、真藿香各8分;夹食者,加神曲、麦芽各(炒)8分;舌黄、口渴喜冷者,加黄芩1-2钱,生石膏3钱,或加黑山栀8分。
摘录《会约》卷十
处方45、椒术养脾丸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2两(炒),炙草5钱,苍术1两(炒),川椒2两(炒),木香1两,茯苓3两,砂仁1两(炒),干姜1两(炒)。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益脾养胃,补火温中。主胃虚寒湿,腹痛泄泻,脉沉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煎化,温下。
各家论述脾虚胃弱,寒湿内滞而不能健运,故腹痛不止,泄泻不已焉。川椒补火温中,白术健脾燥湿,人参扶元补胃气,苍术燥湿强脾土,干姜暖胃祛寒,茯苓和脾渗湿,木香调气化,砂仁醒脾胃,炙草缓中益胃也。丸以米粥,下以米饮,总取益脾养胃之功,洵为补火温中之剂。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处方46、独活散处方独活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2两半(炮裂,去皮脐),薏苡仁1两,桂心2两,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3分,当归3分,赤茯苓3分,山茱萸3分,汉防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狗脊3分,熟干地黄1两,牛膝1两(去苗),芎䓖3分,石斛1两(去根),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痿痹不遂,筋脉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47、调补中州散处方人参(无者,以时下生北条参2-3两代之),腿白术(制)3两,茯苓2两,苡仁(炒)2两半,山药(炒)2两半,白扁豆(炒)2两半,芡实(炒)2两半,陈皮8钱,桔梗1两,元砂仁(去壳炒)7钱,干姜(炮)6钱,甘草(炙)8钱,神曲(炒)7钱,白莲肉(炒)1两,陈米(炒黄,少淬水再炒)1两半。
制法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脾胃虚寒,饮食少思,腹胀倦怠,泄泻暖气,及虫积下后。
用法用量每服5-6钱,开水调服,大小悉宜。如犹有虫者,用川椒皮、苦楝根皮煎水调服,五更时再细嚼使君子肉4枚;如腹大而胀,是有积者,加谷虫7钱,共研末服;如口无味者.姜枣煎汤调服;如大便泄者,加肉豆蔻(面包煨)1两,同研末服;如胃寒气滞作痛者,用真藿香煎水调服。
摘录《会约》卷十三
处方48、丹参牛膝煮散处方丹参4两,牛膝4两,桑白皮4两,杏仁4两,升麻4两,猪苓4两,茯苓4两,犀角3两,黄芩3两,橘皮3两,防己3两,白前3两,泽泻3两,桂心3两,秦艽3两,生姜2两,李根白皮2两,大麻仁1升。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痹弱,气满身微肿。
用法用量以水1升半,纳散方寸匕,煮取7合,轻绢滤去滓,顿服,1日2次。夏月热,不得服丸散,此煮散顷年常用。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脚痹而见气满身肿,脾虚湿热下滞也。以元气久伤,见证亦不甚笃,方药亦不甚峻。方中丹参,《本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瘕,止烦满,益气;牛膝《本经》治寒热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故首推二味,以之命方。犀角凉血解毒;桂心通利关节;李根白皮,甄权专疗消渴、脚气;大麻仁润燥祛风,花名麻勃,《本经》治二十种恶风,黑色遍身,苦痒,逐诸风恶血。《千金》推其花之功用而于仁,专取其润,而治脚痹风燥;升麻、桑皮、杏仁、白前,开发肺气而提其上窍;茯苓、猪苓、泽泻、防己,宣通气化而达其下窍;秦艽、黄芩、橘皮、生姜,清理中气而散其湿滞。一方之中,开痹逐水,两得之矣。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49、宽中愈胀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连、枳实、半夏、姜黄、陈皮、知母、黄芩、厚朴、猪苓、泽泻、砂仁、干姜。
功能主治中满单胀。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女科指南》
处方50、宽脾散处方川芎、茯苓、甘草、白术。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余热不除。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三
处方51、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2两,半夏(汤浸7遍,焙)2两,桑根白皮(锉)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两,石膏(碎)5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紫菀(去土)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实热,喘逆胸满,仰息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竹叶2-7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52、萆薢汤别名土茯苓汤
处方川萆薢(俗呼土茯苓)。
功能主治杨梅疮,不问新旧,溃烂,筋骨作痛。喉腭溃蚀,与鼻相通,面蚀痈溃,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土茯苓汤(《灵验良方汇编》卷一)。
摘录《外科发挥》卷六
处方53、调劳养血丸处方黄耆1两半,白术1两半,茯苓1两半,白芍1两半,人参1两,山药1两,归身1两,熟地1两,五味1两,麦冬1两,远志1两,陈皮8钱,生地5钱,山萸5钱。
制法加入鸭血,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之虚损。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一
处方54、黄耆汤别名延寿汤
处方黄耆、白术、防风、熟地黄、牡蛎粉、白茯苓、麦门冬各等分(一方有甘草)。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为风邪所搏,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红枣2个,煎大半盏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三引《便产须知》
处方55、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紫苏茎叶1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枳实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前胡1两(去芦头),木通1两(锉),槟榔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发动呕逆,胸中满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56、茯苓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木香(炮)1两,五味子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食毒,腹胀虚鸣,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57、琥珀抱龙丸处方琥珀(灯心同研)5钱,雄黄5钱,天竺黄7钱,辰砂3钱,茯苓1两,胆南星1两3钱,山药7钱,麝香5分,僵蚕(炒,去丝嘴)4钱,全蝎(去毒,炙)3钱,薄荷3钱。
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痘疮,自长出前后,发惊搐,体壮盛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灯心汤或薄荷汤化开,不拘时服。
摘录《痘科类编释意》卷三
处方58、大补茶膏处方稻米、小米、糯米、苡仁、芡实、莲肉、山药、茯苓、白糖少许。
制法炒熟黄色,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虚。主老弱虚损。
用法用量白滚水调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一
处方59、海藻散处方海藻(洗去咸,焙)1两1分,昆布(洗去咸,焙)1两半,海蛤(研)半两,木通(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羊靥10枚(去脂炙令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瘿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夜再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60、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半(锉),赤茯苓1两半(去黑皮),木香1两半,草豆蔻3分(去皮),桂3分(去粗皮),当归3分(切,焙),桑根白皮3分(锉),防风3分(去叉),紫葳根3分(炙,锉,凌霄花根是也),甘草3分(炙,锉),续断3分,泽泻3分,甘遂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水分,遍身浮肿,烦闷喘渴,经水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小豆半匙;生姜1块(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8斤(净洗晾干,捣绞取,汁),大麻仁半斤(以水研滤取汁),牛髓1斤,白蜜2斤,无灰酒5升,大枣50枚,(煮取肉,烂研),生天门冬1斤(捣绞取,汁)(上7味,同于银锅中熬成膏,
处方1、赤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柴胡1两(去苗),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旋覆花半两,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槟榔1两。制法
处方1、茯苓丸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石斛1两半,人参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羚羊角(镑屑)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五加皮1两,酸枣仁1两半,五味子1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焙)3两
处方1、赤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术1两,五味子1两,木香1两,桔梗(去芦头)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
处方1、赤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术1两,五味子1两,木香1两,桔梗(去芦头)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
处方1、羌活散处方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一两。
处方1、反魂丹处方当归(酒浸.切.焙.微炒)、乌犀(镑),各二两;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泔浸一宿.微炒)、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见火)、厚朴(去皮.姜汁炙
处方1、大定心汤处方人参、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远志(去心)、龙骨、干姜(炮)、当归(切焙)、甘草(炙)、白术、芍药、桂心、紫苑(去苗土)、防风、赤石脂,各二两。功能主治治心虚中风,惊悸恍惚多
处方1、独活散处方独活1两,桂心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人参3分(去芦头),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芎䓖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防风1
处方1、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来源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