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防风的处方(八十三)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防风的处方(八十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无比地黄丸处方肉苁蓉120克(酒浸)枸杞子120克 当归 川芎 防风(去芦)各60克 菊花 楮实(拣,焙)巴戟(去心)荆芥穗 白蒺藜各45克 决明子(炒)30克 生干地黄120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两虚,眼生黑花,乍结内障,目力亏损,逢风有泪。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成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二引《经验良方》
处方2、白及散处方白及0.3克 细辛0.3克 防风0.3克(去芦头)柏子仁0.3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解颅。
用法用量以乳汁调涂儿颅骨上,一日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
处方3、泻黄散别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藿香叶21克 山栀子仁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风120克(去芦,切,焙)
制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
功能主治泻脾胃伏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
用法用量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
备注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4、防风秦艽汤处方防风 秦艽 当归 川芎 生地 白芍 赤茯苓 连翘各3克 槟榔 甘草 栀子 地榆 枳壳 槐角 白芷 苍术各1.8克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清肠止血。主痔疮便血,肛门坠重作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便秘者,加大黄6克。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5、麻黄羌活汤处方麻黄(去节)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寒疟。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温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6、防风散别名圆翳防风散(《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茺蔚子 防风 桔梗 五味子 知母各60克 黑参 川大黄 细辛 芒消 车前子 黄芩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主圆翳内障。初患之时,眼前多见蝇飞花发,薄烟轻雾;渐渐加重,继则黑睛上出现一点青白,宛如油点浮于水面,暗处视之,其翳青白而大;明处视之,其形差小。不痛不痒,渐至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7、滋阴清胃丸处方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牡丹皮(去骨)栀子仁(盐水炒)各30克 软石膏(煅,醋淬)60克 黄连(酒炒)知母 葛粉 防风各21克 升麻 白芷各15克 生甘草节12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泡蒸饼搅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阳明经血热,上下牙床红烂,肉缩齿龈露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晚上用米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8、防风羌活汤处方防风 川羌活 半夏(姜制)黄芩(酒洗)南星(姜制)北细辛 白术(土炒)甘草(炙)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一剂。
功能主治主风寒或痰湿在脑,眉棱骨痛及头脑昏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9、羌活附子汤处方麻黄0.9克(不去根、节)黑附子0.9克 羌活1.5克 苍术1.5克 防风0.6克 黄耆3克 甘草 升麻各0.6克 白芷 白僵蚕 黄柏各0.9克
功能主治治冬月大寒犯脑,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寒嗽,加佛耳草0.9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五
处方10、流气饮子处方紫苏叶 青皮 当归(洗)芍药 乌药 茯苓 桔梗 半夏(汤洗七遍,焙干,为末,姜汁和,阴干)黄耆 枳实(麸炒,去瓤)防风各15克 甘草(炙)橘皮(洗)各23克 木香7.5克 连皮大腹(锉,姜汁浸一宿,焙)30克 川芎23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理气和血,化湿畅中。治肝郁气滞,血虚气弱,湿浊内阻,致发眩晕,脘腹痞满,呕恶气逆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处方11、羌活芎藁汤处方半夏(姜汁炒)杏仁(去皮、尖)羌活 藁本 川芎 防风 白茯苓 甘草 白芷 麻黄 陈皮 桂枝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末。
功能主治治太阳经头风头痛,夜热恶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12、蔓荆实汤处方蔓荆实(去皮)甘菊花 羌活(去芦头)黄芩(去黑心)芎藭 防风(去叉)各30克 石膏90克 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目睛疼痛,上连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及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13、解语汤别名《资寿》解语汤(《古今医统》卷八)。
处方附子(炮)防风(去芦)天麻 酸枣仁(炒)各30克 羚羊角屑 官桂各22.5克 甘草(炙)羌活各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熄风开窍。治中风客于心脾二经,舌强不能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气不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入竹沥10毫升,再煎三两沸,温服,不拘时候。二滓再煎服。
摘录《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
处方14、还阴退翳丸处方黄芩 玄参 生地 知母各9克 茺蔚子 细辛各3克 防风 车前子 桔梗各4.5克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散风退翳。治肝肾伏热,瞳神内生白翳,自上而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9~12克,白开水冲服。
摘录《眼科金镜》卷二
处方15、菟丝子丸别名大菟丝子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三)。
处方菟丝子(净洗,酒浸)泽泻 鹿茸(去毛)石龙芮(去土)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各30克 石斛(去根)熟干地黄 白茯苓(去皮)牛膝(酒浸一宿,焙干)续断 山茱萸 肉苁蓉(酒浸,切,焙)防风(去苗)杜仲(去粗皮,炒)补骨脂(去毛,酒炒)荜澄茄 沉香 巴戟(去心)茴香(炒)各23克 五味子 桑螵蛸(酒浸)川芎 覆盆子(去枝、叶、萼)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阳,壮腰膝,固下元。治肾气虚损,元阳不足。腰膝痿软少力,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或溺有余沥,或腰欠温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如脚膝无力,木瓜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16、钩藤饮处方钩藤1.5克 蝉蜕 防风(去芦)人参 麻黄(去节)白僵蚕(炒)天麻 蝎尾(去毒,炒)各0.9克 甘草(炙)川芎各0.5克
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气弱,呕吐泄泻,致成慢惊。
用法用量以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虚寒者,加附子末0.15克。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处方17、半夏补心汤处方半夏12克 宿姜10克 茯苓 桂心 枳实 橘皮各6克 白术8克 防风 远志各4克
制法上九味,叹咀。
功能主治温胃健脾,理气化饮。主脾胃虚弱,寒饮内停,脘腹胀满,悲忧不乐,夜多异梦。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18、吴茱萸汤处方当归 肉桂 吴茱萸 丹皮 半夏(制)麦冬各6克 防风 细辛 藁本 干姜 茯苓 木香 炙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19、黄连消毒散别名黄连消毒汤(《卫生宝鉴》卷十三),黄连消毒饮(《医学正传》卷六)。
处方黄连3克 黄芩1.5克 黄柏1.5克 生地黄1.2克 知母1.2克(以上酒洗)羌活3克 独活1.2克 防风1.2克 藁本1.5克 当归尾1.2克 当归身1.5克 桔梗1.5克 黄耆0.6克 人参1克 甘草1克 连翘1.2克 苏木0.6克 防己1.5克 泽泻0.6克 橘皮0.6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痈疽焮痛,或不痛而麻木。
用法用量用水750毫升,煎至38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三
处方20、防风丸处方防风(洗)川芎 天麻(去苗,酒浸一宿)甘草(炙)各60克 朱砂(研,为衣)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以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风痰郁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眩旋晕,心中烦闷,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瞤动,神思恍惚,痰涎壅滞,昏愤健忘,虚烦少睡。
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化服,或茶、酒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21、解表升麻汤处方升麻 羌活 苍术各3克 防风2.4克 柴胡 甘草各2.1克 当归 藁本各1.5克 橘皮0.9克
制法上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化湿。治风湿在表,遍身壮热,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后以葱醋汤发之,得微汗为效。冬加麻黄,不去节;春加麻黄,去节。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2、防风汤处方防风 荆芥 葛根
功能主治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有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23、上清丸处方羚羊角(镑)30克 犀角(镑)30克 牛黄15克 琥珀15克 厚朴(姜汁炒)30克 黄芩(酒炒)30克 川芎15克 白芷巧克 菊花24克 防风24克 羌活24克 草决明30克 生地21克 熟地21克 防己24克 黑牵牛24克 蝉蜕(去头、足)21克 地肤子30克(炒)滑石30克
制法上药共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目视昏花,迎风流泪,怕日羞明。
用法用量食后每服50丸。
摘录《异授眼科》
处方24、化毒汤处方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防风、葛根、菊花、天花粉、蝉蜕、谷精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后余毒,生翳。
用法用量水煎服。赤肿者,加黄连、栀子;翳,加木贼。
摘录《幼科证治大全》引《保赤》
处方25、流气饮处方大黄(炮)川芎 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细辛(去苗)防风(去苗)山栀(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黄芩(去芦)蔓荆子(去白皮)荆芥(去梗)木贼(去根、节)甘草(炙)玄参(去芦)各30克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60克 草决明4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泻火,退翳明目。治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眵多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烂,及妇人血风眼,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者。
用法用量每服7.5克,临卧时用冷酒调下。如婴儿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26、除湿胃苓汤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 肉桂 甘草(生)各1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处方27、芎菊散处方薄荷60克 菊花 甘草 川芎各30克 防风21克 白芷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眼目暴赤。(红眼)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少许,沸汤点服;如伤风,用酒调服。
摘录《百一选方》卷九
处方28、牛膝丸处方牛膝60,克(去苗)虎胫骨30克(涂酥,炙微黄)羌活30克 海桐皮27.5克 当归22克(锉,微炒)巴戟22克 芎藭22克 薏苡仁22.5克 防风22.5克(去芦头)桂心22.5克 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锉)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石斛22.5克(去根,锉)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30克 酸枣仁22.5克(微炒)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焙干)仙灵脾22.5克 补骨脂22.5克(微炒)干蝎22.5克(微炒)天麻22.5克 木香22.5克 槟榔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筋骨疼痛,行立艰难。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处方29、活血化坚汤处方防风 赤芍 归尾 天花扮 金银花 贝母 川芎 皂角刺 桔梗各3克 僵蚕 厚朴 五灵脂 陈皮 甘草 乳香 白芷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瘰疬、瘿瘤、痰核初起未溃脓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清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临服加酒适量,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30、三痹汤别名改定三资汤(《类证治裁》卷五)。
处方人参 黄耆(酒炒)白术 当归 川芎 白芍 茯苓各3克 甘草(炙)桂心 防己 防风 乌头(炮)各1.5克 细辛(三分,约合0.9至1克)生姜3片 红枣2枚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31、人参再造丸处方蕲蛇(酒炙)120克 龟版(炙)30克 玄参(去芦)30克 麻黄60克 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 天竺黄 30克 白芷60克 地龙肉15克大黄(炙)60克 威灵仙75克 熟地60克 羌活30克 姜黄60克 乌药 30克 首乌(炙)60克 茯苓60克 葛根75克 细辛 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 藿香60克 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 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 川芎60克 青皮(炒)30克 僵蚕(炒)30克 白术(炒)30克 黄耆6O克天麻60克 黄连60克 骨碎补30克 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 防风 60克 萆薢60克 桑寄生75克 党参(去芦)30克 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 松香(炙)15克 没药(炙)30克 乳香(炙)30克 血竭花24克 山羊血 S克 母丁香30克 甘草60克 当归60克以上五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再兑入麝香9克,牛黄10.5克,朱砂粉3O克,犀角粉24克,高丽参粉60克,冰片10.5克
制法上药混合均匀,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金衣十六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化痰。治中风中痰,口眼喎斜,言语不清,手足拘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2、升麻散处方升麻 荆芥穗 川芎 细辛(去苗、叶、土)防风各15克 露蜂房3克 川椒(去目,微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治牙疼。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水300毫升,煎两三沸,去滓,温漱冷吐。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33、清热除湿祛风膏处方黄连6克 黄柏9克 小生地9克 浮萍草9克 白芷9克 防风9克 当归尾9克 白鲜皮6克 白及6克 僵蚕6克(炒)梅花片0.9克(另研,后对)
制法共研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经湿热所致之唇风、茧唇、唇肿等。
用法用量水煎,滤去滓,再熬浓汁,搽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34、槟榔丸处方黑牵牛90克(炒)青木香 青皮 防风 槟榔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桑白皮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处方35、乳香宣经丸处方川楝子(锉,炒)牵牛子(炒)乌药(去木)茴香(淘去沙土,炒)橘皮(去白)萆薢(微炙)防风各60克 乳香(研)草乌(乌豆27克同煮,竹刀切透黑,去皮、尖,焙)五灵脂(酒浸,淘去沙石,晒干,研)各15克 威灵仙(去芦,洗)6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强壮筋骨。治体虚为风湿寒暑进袭,半身不遂,手足顽麻,骨节烦疼,足胫浮肿,恶寒发热,渐成脚气,肝肾不足,四肢挛急,遍身攻疰,或闪肭打扑,内伤筋骨;男子疝气,妇人经脉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盐酒任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36、木香顺气丸处方沉香15克 木香9克 当归30克(酒浸)白茯苓30克 山药30克 郁李仁60克 槟榔60克 菟丝子30克(酒制)牛膝60克(酒浸)枳壳30克(麸炒)独活30克 防风30克 火麻仁60克 大黄(酒蒸)1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翻胃,大便闭结者。
用法用量每服25丸,白滚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37、三痹汤处方川续断 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 桂心 华阴细辛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白芍药 甘草各30克 秦艽 生地黄 川芎 川独活各15克 黄耆 川牛膝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
用法用量上药嚼咀为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三
处方38、黑附子丸处方附子(生,去皮、脐)乌头(生,去皮、脐)虎胫骨(涂酥炙)五灵脂(炒)防风(去叉)桂(去粗皮)海桐皮(锉)地龙(炒)狼毒(生,去芦头,用猪血浸一宿,炙干)自然铜(煅,醋淬七遍)各120克
制法上十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四肢瘫痪,妇人血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烂嚼,用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39、加味修肝散处方羌活 防风 桑螵蛸 栀子 薄荷 当归 赤芍药 甘草 麻黄 连翘 菊花 木贼 白蒺藜 川芎 大黄 黄芩 荆芥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泻火,祛翳明目。治肝风热毒入脑,眼生翳如萝卜花,或如鱼鳞子,入陷如碎米,肿痛赤涩,泪出不明,头痛鼻塞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水煎,入酒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40、排脓散处方黄耆 当归 金银花 白芷 川山甲 防风 川芎 瓜蒌仁各3克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润肠排脓。治肠痈,小腹胀痛,里急后重,时时下脓,脉象滑数。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或为末,每用6~9克,空腹时用蜜汤调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41、肝脾两补汤处方生地24克,熟地24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乌贼骨12克,杞子10克,菊花10克,防风10克,柏子仁10克,细辛2克,柴胡6克,甘草6克,山药15克。
功能主治补肝血,健脾益气。主肝脾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良方大全》
处方42、胰子汤处方黄连 胡黄连 川芎 牛膝 当归各4.5克 防风 金银花 米仁 木通各3克 僵蚕7条(炒,研碎)土茯苓1千克(米泔浸一二时,打碎,井水洗净,忌铁)蓖麻子7粒(去黑皮,打碎)甘草1.8克
功能主治解毒托散。治疮毒人虚气弱,不宜汗下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陈酒、河水各1升,煎至750毫升,入前药,并胰子1个,去油净,在内同煎,空腹时服。取汗。虚弱甚者,加人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牛、狗、鸡、犬、酒、醋、茶等物。
摘录《医宗说约》卷六
处方43、改容丸处方大贝母(去心)白附子 防风 白芷 菊花叶 滑石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大肥皂10荚,蒸熟去筋膜,捣和药为丸。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致患雀斑、粉刺。
用法用量早晚洗面。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44、健步丸处方防己(酒洗)30克 羌活 柴胡 滑石(炒)炙甘草 瓜蒌根(酒洗)各15克 防风 泽泻各9克 苦参(酒洗)川乌各3克 肉桂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温经通络。治风湿侵袭下焦,腰背腿膝沉重,膝中无力,伸而不得屈,屈而不能伸,行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八
处方45、不换金丹处方荆芥穗 白僵蚕(炒)天麻 甘草(炙)各30克 羌活(去芦)川芎 白附子(生用)川乌头(生用)细辛(去叶)蝎梢(去毒,炒)藿香叶各15克 薄荷90克 防风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主中风口眼喎斜。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茶酒任下。如口歪向左,即于右腮上涂之便正。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46、除湿饮处方苍术(炒)白术(炒)地骨皮 白鲜皮 白附子 五加皮 僵蚕(炒)秦艽 连翘 白芷 羌活各3克 防风3克 蝉蜕9克 生草3克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祛风止痒。主身受潮湿,遍体瘙痒,或起疙瘩,或成疥疮。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47、疏风五苓散处方防风5克,泔浸苍术6克,肉桂3克,羌活3克,猪苓9克,泽泻9克,赤茯苓9克,土炒白术9克。
功能主治疏风利湿。主风湿袭于下。
用法用量加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48、镇液丹处方生黄耆60克 白术 枣仁 熟地 当归 白芍 柏子仁 麻黄根各30克 五味子 防风 龙骨各15克 牡蛎粉45克 赤石脂36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用红枣肉、黑小豆、浮小麦各30克煎汁,化牛胶15克和丸。
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临用酌以开水磨涂心口。亦可用麻油熬膏,黄丹收贴。
摘录《理瀹骈文》
处方49、石南丸处方石南叶(炙,去毛)桂(去皮)附子(炮)防风(去芦)各180克 牛膝(酒浸)白茯苓(去皮)各250克 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各60克 薏苡仁180克 五加皮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木瓜1枚,去皮、子,蒸熟研成膏,和前药末为剂,如干硬,少入热蜜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祛风除湿。治肾气虚弱,风湿外客,脚气筋急拘挛,腰脊疼痛,膝冷转筋,腿紧不能久立,履物隐痛。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木瓜酒送下30丸,一日二次。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处方50、鼠粘子汤别名鼠粘汤(《普济方》卷四十)、鼠粘子散(《医略六书》卷二十)。
处方鼠粘子120克(炒香)甘草30克(炙)防风15克 荆芥穗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辛散风寒,透疹利咽。治疹痘欲出未透,热气上攻咽喉,眼赤心烦;麻疹既出,为风寒所遏,毒气内攻而又没者。春、夏间常服,可免生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调服,饭后、临卧时服,日服三次。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二十一
处方51、鼠粘子汤处方鼠粘子 桔梗 当归 甘草梢 赤芍 连翘 玄参 地骨皮 防风 天花粉 木通各3克 大黄(炒)6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鬓疽初起,热多寒少,头眩作痛,烦躁咽干,渴喜饮冷,二便秘涩,六脉沉实有力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滓再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52、巴戟散处方巴戟 柏子仁 石龙芮 天麻 牛膝(去苗)牡蛎(烧为粉)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干,别捣)天雄(炮裂,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各30克 萆薢(锉)防风(去芦头)当归 羌活 桑螵蛸(微炙)各22.5克 肉桂60克(去皱皮)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风劳,气血不足,脏腑虚伤,肢节烦疼,腰脚无力,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小便数多,卧即盗汗。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温酒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
处方53、牛膝酒处方牛膝 秦艽(去苗、土)芎藭 防风(去叉)桂(去粗皮)独活(去芦头)丹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60克 杜仲(去粗皮,锉,炒)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干姜(炮)麦门冬(去心)地骨皮各30克 五加皮150克 薏苡仁30克 大麻子(炒)15克
制法上十七味,锉切如麻豆,以生绢袋盛,用酒4升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
功能主治补肾温阳,祛风除湿。治肾气虚冷,复感寒湿为痹。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适量。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54、防己地黄汤处方防己7.5克 桂枝22.5克 防风22.5克甘草7.5克
功能主治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药,以酒200毫升,渍12小时,绞取汁;用生地黄1千克哎咀,蒸1小时,绞取汁;以铜器将上二种药汁和匀,分二次服。
备注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补真阴,凉血养血为君;防己善搜经络风湿,兼可清热为臣;防风、桂枝调和营卫,解肌疏风为佐;甘草调补脾胃,和协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55、夺命汤处方银花 金钱重楼(即草河车)黄连 赤芍 泽兰 细辛 僵蚕 蝉蜕 青皮 甘草 羌活 独活 防风
功能主治主疔毒,痈肿。
用法用量剂量随时斟酌。水煎服。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56、卷柏散处方卷柏30克 犀角屑15克 天竺黄15克 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赤箭15克 藁本15克 羌活30克 防风15克(去芦头)芎藭15克 乌蛇6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黄)五加皮30克 麻黄30克(去根节)黄耆15克(锉)桑耳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皮肤瘾疹,及风热毒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以薄荷汤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热面、鸡、猪、鱼、蒜等。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处方57、消风败毒散处方归尾 川芎 赤芍 生地黄 升麻 干葛 黄芩各3克 黄连 黄柏 连翘 防风各2.4克 羌活 金银花 甘草各1.5克 蝉退2个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清热解毒。治梅毒、天疱疮初起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热服。初服加大黄6克,芒消4.5克。大便通利,恶物去净后勿用。
摘录《万病回春》卷八
处方58、葛根散处方葛根3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赤芍药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黄芩30克 汉防己30克 桂心30克 白术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独活30克 芎藭30克 川升麻30克 牛膝30克(去苗)石膏6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五加皮30克 羚羊角屑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痱,言语不清,四肢缓弱,上焦烦壅,心气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入淡竹沥少许,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处方59、独活细辛汤处方独活 细辛 川芎 秦艽 生地羌活防风 甘草
功能主治外感头痛,邪在少阴,头痛痛连颊部。
用法用量水煎服。有风,加荆芥,倍防风;有寒,加麻黄、桂枝;有暑,加黄芩、石膏;有湿,加苍术、白芷;有燥,加石膏、竹叶;火旺,加知母、黄柏。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60、散风除湿活血汤处方羌活 独活 防风 当归 川芎 赤芍 鸡血藤 前胡 苍术 白术 忍冬藤 红花 枳壳 甘草
功能主治治火疳。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荆防贩毒散处方生地、防风、荆芥、红花(酒洗)、黄芩、连翘、牛蒡子、升麻、玄参、黄柏(酒炒)、桔梗、人参、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麻疹发热,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烦闷,乍寒乍热,咳嗽喷嚏
处方1、雀目泻肝汤处方芒消大黄白芍药桔梗各3克黄芩防风各6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治雀目内障。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处方2、麻黄柴
处方1、加味清胃汤处方升麻、川连、甘草、葛根、石膏、桑白皮、枳壳、地骨皮。功能主治膏粱积热,土中之火刑金,致内伤腋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一处方2、观音救命散处方木香1钱,川连1两。制法以水3碗,煮干,
处方1、苁蓉丸处方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黄耆(锉)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车前子1两半,萆薢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地骨皮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槟榔(煨)1两半
处方1、地榆汤处方地榆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当归(切,焙)3分,艾叶(炒)半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半两,高良姜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肠胃受风,飧泄无度,或下黄水,腹胁痛闷。用
处方1、益寿比天膏处方鹿茸附子(去皮、脐)牛膝(去芦)虎胫骨(酥炙)蛇床子菟丝子川续断远志肉肉苁蓉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杏仁生地熟地官桂川楝子(去核)山茱萸(去核)巴戟(去心)破故纸杜仲(去皮)
处方1、艾叶饮处方艾叶(陈者)半两,干姜(炮)3分,当归(炙,锉)3分,芎藭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漏胎,淋沥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空
处方1、加味柴胡汤处方柴胡2钱,黄芩2钱,牡蛎1钱,半夏1钱,枳实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伤寒少阳证,胁痛。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证治汇补》卷六引《良方》处方2、加味修肝散处方栀子、薄荷
处方1、半夏茯苓汤处方旋覆花、陈皮(去瓤.麸炒)、桔梗、白芍药、人参、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两;熟干地黄(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汤洗十遍.切.焙)一两二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
处方1、参归散处方知母(炒)人参(炒)秦艽(去尖芦)北柴胡(同术炒)鳖甲(麦汤浸七次)前胡各15克乌梅3个地骨皮川常山(酒浸三日)川归(同柴胡炒)甘草白茯苓各23克功能主治主虚劳骨蒸。用法用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