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红花的处方(十五)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我希望在颠沛流离之后,还能够重新遇见温暖的你,那时候,你刚好成熟,而我,刚好学会温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红花的处方(十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温阳通脉汤处方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己9克,红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
功能主治温通心阳,散瘀通痹。主寒凝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有2次。
摘录陈湘君方
处方2、红花糯米粥处方红花10克 当归10克 丹参15克 糯米100克
制法先煎诸药,去渣取汁,后入米煮作粥。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而有血虚、血淤者。
用法用量每日2次,空腹食。
摘录《民间方》
处方3、活络油膏处方红花 没药 白芷各60克 当归240克 白附子30克 钩藤120克 紫草 栀子各60克 黄药子30克 甘草 刘寄奴 丹皮 梅片各60克 生地240克 制乳香60克 露蜂房60克 大黄120克 白药子30克
制法上药入大铁锅内,再放入麻油4.5升,用文火将药炸透存性,过滤去滓,再入锅内烧熬,放黄蜡1.5千克,梅片60克,用木棍调和装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治损伤筋脉,软组织硬化或粘连,局部疼痛,活动不利。
用法用量用时以手指蘸药擦患处。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4、木香化滞汤处方半夏30克 草豆蔻仁 甘草(炙)各15克 柴胡12克 木香 橘皮各9克 枳实(麸炒,去瓤)当归梢各6克 红花1.5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食滞中脘,腹部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及湿面。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5、桃花化浊汤处方桃仁6克 红花L5克 牛膝6克 延胡索3克 归尾4.5克 赤芍3克 丹参6克 茵陈9克 泽泻4.5克 车前6克 降香1.5克 血余炭1根
功能主治治女劳疸,血瘀不行,积于膀胱少腹,膀胱急,小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大便黑而时溏。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6、通经止痛汤处方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主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摘录李治方方
处方7、祛伤散处方川断45克 全归60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茄皮45克 川芎15克 牛膝30克 肉桂9克 草乌15克 细辛12克 乌药30克 红花15克 川乌15克 甘草15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经络损伤。
用法用量每次3克,热酒冲服,一日二次。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处方8、竹沥化痰丸别名导痰小胃丹(《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南星 半夏(二药用皂矾、姜水浸,煮干)各60克 陈皮 枳实(二药用皂矾水泡半日,炒)各60克 白术(去芦)60克 苍术(用米泔、皂矾水浸一宿;去黑皮,切,晒干,炒)60克 桃仁(去皮)杏仁(用皂矾水泡,去皮、尖)各30克 红花(酒蒸)30克 白芥子(炒)30克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晒干)30克 芫花(醋拌湿,过一宿,炒黑)30克 甘遂(面裹煨过)30克 黄柏(炒褐色)30克 大黄(酒湿纸包,煨过,再以酒炒)45克
制法上为末,姜汁、竹沥打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不语,瘫痪初起,湿痰上攻,头风头痛,痰火眩晕;痰痞积块;哮吼;喉痹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极甚者,服50~70丸。量人虚实加减,再不可多;恐伤胃气。一切痰饮,临卧时白汤送下,一日一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9、乳癖消片处方鹿角、蒲公英、昆布、天花粉、鸡血藤、三七、赤芍、海藻、漏芦、木香、玄参、牡丹皮、夏枯草、连翘、红花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气微,味苦、咸。
炮制上十五味,玄参、三七、鹿角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蒲公英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与上述细粉和适量的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用于乳癖结快,乳痈初起;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炎前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6片,一日3次。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0、洁白丸处方诃子(煨)370g 寒水石(平制)210g 翼首草85g 五灵脂膏178g 土木香26g 石榴子26g 木瓜26g 沉香19g 丁香20g 石灰华13g 红花6g 肉豆蔻13g 草豆蔻13g 草果仁13g
来源为藏族验方。
性状为暗褐色的水蜜丸;气香,味涩、苦、辛。
炮制上十四味,除五灵脂膏外,其余诃子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五灵脂膏加炼蜜370g及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用于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呕逆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嚼碎吞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1、生发饮处方熟地12克,首乌1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9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9克,丹皮9克,香附6克,柴胡6克,白芷6克,葱白3寸。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祛瘀通络。主血虚失荣,瘀血阻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常建林方
处方12、通脬汤处方王不留行15克,瞿麦6克,败酱草15克,红花15克,匾蓄6克,泽泻10克,漏芦10克,桔梗4克,青皮10克。
功能主治行瘀通淋。主湿热蕴结膀胱,瘀滞下焦。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陆文彬方
处方13、麝香祛痛搽剂处方麝香3.3g 红花10g 樟脑300g 独活10g 冰片200g 龙血竭3.3g 薄荷脑100g 地黄200g 三七3.3g
性状本品为橙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
炮制以上九味,取麝香、三七、红花,分别用50%乙醇100ml分三次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滤过,滤液备用;地黄用50%乙醇1000ml分三次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滤过,滤液备用;血竭、独活分别用乙醇100ml分三次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滤过,滤液备用;冰片、樟脑加乙醇1000ml搅拌使溶解,再加入50%乙醇7000ml,混匀,加入上述各浸渍液,混匀;将薄荷脑用适量50%乙醇溶解,加入上述药液中,加50%乙醇至总量为10000ml,混匀,静置,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患处,按摩5~10分钟至患处发热,一日2~3次;软组织扭伤严重或有出血者,将药液浸湿的棉垫敷于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乙醇过敏者禁用。
规格每瓶装56ml
贮藏遮光,密封,置凉暗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4、红花当归散处方刘寄奴草五两,当归(去芦)、牛膝(酒浸)、甘草(炙)、紫葳、红花、苏木(一本作莪),各二两;赤芍药九两,肉桂(去粗皮)、白芷,各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脏虚竭,或积瘀血,经候不行;或断续不定,时作腹痛,腰胯疼重,攻刺小腹紧硬,室女月经不通,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空心、临卧各一服。若血久不行,浓煎红花酒调下。
注意有孕不可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5、三七伤药片处方三七52.5g 草乌(蒸)52.5g 雪上一枝蒿23g 冰片1.05g 骨碎补492.2g 红花157.5g 接骨木787.5g 赤芍87.5g
性状显棕褐色;味微苦。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瘀阻,关节痹痛;急慢性扭挫伤,神经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本品药性强烈,应按规定量服用;孕妇忌用;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6、八味檀香散处方檀香200g 石膏100g 红花100g 甘草100g 丁香100g 北沙参100g 拳参100g 白葡萄干100g
来源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甘、微涩而凉。
炮制以上八味,除檀香、丁香、白葡萄干外,其余石膏等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加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7、祛风止痛片处方老鹳草334g 槲寄生167g 续断167g 威灵仙83g 独活83g 制草乌83g 红花83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苦、涩。
炮制以上七味,威灵仙、独活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槲寄生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8~1.20(80℃)的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适量单糖浆,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强壮筋骨。用于四肢麻木,腰膝疼痛,风寒湿痹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妙应丹别名延龄丹
处方晚蚕沙(炒)、鲤鱼鳞(烧为末)、当归(去芦)、石膏(煅.研)、泽兰(去梗)、附子(炮.去皮.脐)、木香(炮),各二两;熟干地黄(洗.酒浸.蒸.焙)、川芎、防风(去芦.叉)、芜荑(炒)、马牙硝(烧)、人参、黄蓍、川椒(微炒)、柏子仁(微炒.别研)、蝉蜕(去足.洗.焙)、白薇、槟榔(不见火),各一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白姜(炮)、甘草(炙赤),各三两;吴茱萸(汤洗七次)、红花(炒),各半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搜和,杵数千下,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众病,无所不治。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血瘕块痛,绵灰酒下;催生,温酒吞细下;血劳血虚,桔梗酒下;血崩,棕榈灰酒下;血气痛,炒白姜酒下;血风,荆芥酒下;血晕闷绝,胎死腹中,胞衣不下,并用生地黄汁、童子小便、酒各一盏,煎二沸调下;常服,醋汤、温酒化下,并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脑得生丸处方三七78g 川芎78g 红花91g 葛根261g 山楂(去核)157g
性状为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酸。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0、跌打活血散处方红花120g 当归60g 血竭14g 三七20g 骨碎补(炒)60g 续断60g 乳香(制)60g 没药(制)60g 儿茶40g 大黄40g 冰片4g 土鳖虫40g
性状为红棕色的粉末;气香,味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除冰片外,三七粉碎成细粉;其余红花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口服,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次3g,一日2次。外用,以黄酒或醋调敷患处。
注意皮肤破伤处不宜敷;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1、五味清浊散处方石榴400g 红花200g 豆蔻50g 肉桂50g 荜茇50g
来源系蒙古族验方。
性状为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酸、辛、微涩。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开郁消食,暖胃。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冷痛,满闷嗳气,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2、七味铁屑丸处方铁屑(诃子制)250g 寒水石(奶制)300g 土木香150g 木香100g 甘青青蓝150g 红花150g 五灵脂膏80g
来源藏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香,味苦。
炮制以上七味,除五灵脂膏外,其余铁屑等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五灵脂膏与适量水泛丸,另用适量的铁屑浆(取诃子制铁屑1份,加水4份,和匀成浆)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平肝清热止痛。用于肝区疼痛,肝脏肿大。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g,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脑得生片处方三七78g 川芎78g 红花91g 葛根261g 山楂(去核)157g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味微苦。
炮制以上五味,取三七、葛根130.5g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红花、川芎、山楂及剩余的葛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2~1.25(80℃)的清膏,加入葛根细粉与三七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跌打丸处方三七64g 当归32g 白芍48g 赤芍64g 桃仁32g 红花48g 血竭48g 北刘寄奴32g 骨碎补(烫)32g 续断320g 苏木48g 牡丹皮32g 乳香(制)48g 没药(制)48g 姜黄24g 三棱(醋制)48g 防风32g 甜瓜子32g 枳实(炒)32g 桔梗32g 甘草48g 关木通32g 自然铜(煅)32g 土鳖虫32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微腥,味苦。
炮制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舒胸片处方三七100g 红花100g 川芎200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褐色;气微,味苦。
炮制上三味,三七粉碎成细粉,过筛;川芎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另存,药渣与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三七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用于瘀血阻滞,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软组织挫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注意孕妇慎用;热证所致瘀血忌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6、风湿骨痛胶囊处方制川乌、制草乌、红花、甘草、木瓜、乌梅、麻黄
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的粉末;味微苦、酸
炮制上七味,取制川乌、制草乌、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红花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用于寒湿痹所致的手足四肢腰脊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见以上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注意本品含毒性药,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规格每粒装0.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7、精制冠心颗粒处方丹参456g 赤芍228g 川芎228g 红花228g 降香152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微甜、微苦。
炮制上五味,除红花外,其余丹参等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红花加水适量,80℃温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与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在80℃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蔗糖和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300g,即得。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瘀通脉。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舌赤瘀斑,脉弦;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规格每袋装1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8、趁痛散处方乳香 没药 桃仁 红花 当归 地龙(酒炒)牛膝(酒浸)羌活 甘草 五灵脂(酒淘)香附(童便浸)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
功能主治散瘀通络,行痹止痛。主痛风,瘀滞络阻,筋脉、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6克,加酒调服。服上药不愈,加酒炒黄芩、酒炒黄柏。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29、舒筋活络酒处方木瓜45g 桑寄生75g 玉竹240g 续断30g 川牛膝90g 当归45g 川芎60g 红花45g 独活30g 羌活30g 防风60g 白术90g 蚕砂60g 红曲180g 甘草30g
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微甜、略苦。
炮制上十五味,除红曲外,其余木瓜等十四味粉碎成粗粉,然后加入红曲;另取红糖555g,溶解于白酒11100g中,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红糖酒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静置,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0、七味葡萄散处方白葡萄干180g 石膏90g 红花90g 甘草90g 香附60g 肉桂60g 石榴60g
来源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甘、微涩。
炮制以上七味,除白葡萄干外,其余石膏等六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止嗽,定喘。用于虚劳咳嗽,年老气喘,胸满郁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神授散处方青皮(去白)、桂心、牡丹皮、陈橘皮(去白)、白芍药,各五两;红花一两半,百合(水浸洗)、干姜(炮)、甘草(炙)、当归、川芎,各二两;神僸(炒)、人参(去芦)、麦蘖(炒),各三两。(一本不用红花)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产后一切疾病,不问大小,以至危笃者。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空心服。
注意孕妇不得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2、舒心口服液处方党参、黄芪、红花、当归、川芎、三棱、蒲黄
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苦、涩。
炮制上七味,取蒲黄置布袋内,同党参、黄芪、当归、川芎、三棱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再加入红花煎煮2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乙醇1250ml,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水适量稀释,滤过,再加入蔗糖或甜菊素及防腐剂适量,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加水至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补益心气,活血化瘀。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冠心病、心绞痛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支装20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3、精制冠心片处方丹参375g 赤芍187.5g 川芎187.5g 红花187.5g 降香125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辛。
炮制上五味,降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赤芍等四味用85%乙醇加热回流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50℃),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降香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用于心血瘀阻之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8片一日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4、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处方滇鸡血藤膏粉218.75g 川牛膝59.5g 续断53g 红花5g 黑豆12.5g 糯米437.5g 饴糖300g
性状为黑色的块状物;气糊香,味涩、微苦而后略甜。
炮制上七味,滇鸡血藤膏粉系取滇鸡血藤,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烘干,粉碎,过六号筛,即得;将糯米洗净,蒸熟,烘干,粉碎,过六号筛,备用;川牛膝、续断、红花和黑豆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滇鸡血藤膏粉、上述熟糯米粉及饴糖,充分拌匀,制成块,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手足麻木,关节酸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将膏研碎,用水、酒各半炖化服,一次6~10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盒装200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5、定坤丹处方本品为人参、鹿茸、西红花、鸡血藤、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苓、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大蜜丸。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先甜而后苦、涩。
功能主治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丸至1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
规格每丸重1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6、当归元胡酒处方当归15g 元胡15g 制没药15g 红花15g 白酒1000ml
炮制1. 将上述4味药材一并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主治妇女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以及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癓瘕积聚,跌打损伤瘀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0~15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注意孕妇忌服此酒。
备注(1)当归:补血活血、止厉、调经。元胡: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制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红花:活血法瘀,止痛通经。
摘录《儒门事亲》
处方37、消银片处方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金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防风、大青叶、红花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炮制上十三味,金银花、红花粉碎成细粉,其余地黄等十一味酌予碎断,加7倍量70%乙醇浸渍12小时,滤过,再加70%乙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成稠膏,与上述细粉及淀粉、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用于白疒匕血热、血虚风燥证,皮疹点滴状,基底鲜红色,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或鳞屑较厚,干燥,瘙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7片,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规格每片相当于原药材约0.6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8、十五味沉香丸处方沉香100g 土木香150g 檀香50g 紫檀香150g 红花100g 肉豆蔻25g 高山辣根菜150g 悬钩子茎(去皮、心)200g 木藤蓼(去皮)100g 野姜50g 石灰华100g 广枣50g 诃子(去核)150g 毛诃子(去核)80g 余甘子100g
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止咳,安神。用于气血郁滞,胸痛,干咳气短,失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丸,一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服。
规格每丸重0.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十六味冬青丸处方冬青叶150g 石榴25g 石膏75g 肉桂50g 豆蔻50g 木香50g 丁香50g 甘草50g 白葡萄干125g 沉香75g 拳参75g 荜茇50g 肉豆蔻50g 红花50g 广枣50g 方海50g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辛、微苦而涩。
炮制以上十六味,除白葡萄干外,其余冬青叶等十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宽胸顺气,止嗽定喘。用于胸满腹胀,头昏浮肿,寒嗽痰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0、痛经丸处方当归75g 白芍50g 川芎37.5g 熟地黄100g 香附(醋制)75g 木香12.5g 青皮12.5g 山楂(炭)75g 延胡索50g 炮姜12.5g 肉桂12.5g 丹参75g 茺蔚子25g 红花25g 益母草300g 五灵脂(醋炒)50g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六味,益母草、茺蔚子、丹参和熟地黄25g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其余红花等十二味及熟地黄75g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浓缩液(酌留部分包衣)与适量的水泛丸,用剩余的浓缩液包衣,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散寒,调经止痛。用于寒凝血滞,经来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1~2次,临经时服用。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1、济坤丸处方紫丹参30克 益智仁30克 木通30克 当归90克 桔梗30克 生地60克 龙胆草60克 远志(炙)15克 天冬60克 枣仁(炒)15克 麦门冬90克 草豆蔻15克 川楝子120克 乌药24克 茯苓60克 白芍60克 于术24克 建神曲120克 阿胶(炒珠)15克 丹皮30克 青木香24克 藏红花60克 枳壳(炒)30克 陈皮24克 熟地120克 香附(炙)12克 谷芽(炒)30克 延胡索(醋炙)90克青皮(炒)45克
制法上药共二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朱砂为衣,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和胃安神。治妇女经期不准,胸膈不舒,食欲不振,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2、牡丹散处方干漆(炒)、苏木、鬼箭、蓬莪,各一分;甘草(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牡丹皮、芍药、陈皮(去白)、红花、延胡索(炒)、没药(别研令细)、乌药,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痛经宝颗粒处方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的含糖颗粒,或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无糖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上九味,肉桂、木香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红花等七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各半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80℃),放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80℃)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糊精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或取清膏,加辅料适量,制成无糖颗粒,干燥。喷入上述挥发油的乙醇溶液,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妇女痛经,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经色暗淡。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于月经前一周开始,持续至月经来三天后停服,连续服用三个月经周期。
规格每袋装(1)10g(2)4g(无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4、十三味榜嘎散处方榜嘎60g 波棱瓜子30g 秦艽花40g 獐牙菜40g 巴夏嘎40g 苦荬菜40g 洪连40g 小檗皮40g 节裂角茴香40g 金腰草30g 牛黄3g 红花20g 止泻木子30g
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绿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甘。
炮制以上十三味,除牛黄外,其余榜噶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牛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肝利胆。用于热性“赤巴”病。胆囊炎,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1.5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5、化症回生片处方益母草112g 红花14g 花椒(炭)14g 水蛭(制)14g 当归28g 苏木14g 三棱(醋炙)14g 两头尖14g 川芎14g 降香14g 香附(醋炙)14g 人参42g 高良姜14g 姜黄8.4g 没药(醋炙)14g 苦杏仁(炒)21g 大黄56g 麝香14g 小茴香(盐炒)21g 桃仁21g 五灵脂(醋炙)14g 虻虫14g 鳖甲胶112g 丁香21g 延胡索(醋炙)14g 白芍28g 蒲黄(炭)14g 乳香(醋炙)14g 干漆(煅)14g 吴茱萸(甘草水炙)14g 阿魏14g 肉桂14g 艾叶(炙)14g 熟地黄28g 紫苏子14g
性状为棕黄色片;具麝香气,味微苦。
炮制以上三十五味,除麝香、阿魏、熟地黄、益母草、鳖甲胶外,其余三十味混匀,取出430g,粉碎成细粉,剩余部分和益母草用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加入鳖甲胶,溶化后,浓缩成稠膏。阿魏用水加热溶化,熟地黄水煎取汁,分别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两膏合并,加入细粉拌匀,干燥,研细,用乙醇制粒,干燥,再加入研细的麝香,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消症化瘀。用于症积血痹,妇女干血痨,产后瘀血,少腹疼痛拒按。
用法用量饭前温酒送服,一次5~6片,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国公酒处方当归、羌活、怀牛膝(去头)、防风、独活、牡丹皮、广藿香、槟榔、麦冬、陈皮、五加皮、厚朴(姜炙)、红花、天南星(矾水炙)、枸杞子、白芷、白芍、紫草、补骨脂(盐水炙)、青皮(醋炒)、白术(麸炒)、川芎、木瓜、栀子、苍术(炒)、枳壳(去心麸炒)、乌药、佛手、玉竹、陈皮、红曲、蜂蜜、红糖
性状为深红色的澄清液体;气清香,味辛、甜、微苦。
炮制上三十三味,用白酒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个月,吸取上清液,灌封,即得。
功能主治散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经络不和、风寒湿痹引起: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腰腿酸痛,下肢痿软,行步无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化核膏处方壁虎14条 蜘蛛28个 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 鲜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 连翘 玄参 苦参 白蔹 白芥子 僵蚕 水红花子大黄 荆芥 防风各120克 制木鳖油250克 炒黄丹适量 丁香油6克 麝香6克 苏合油30克
制法用菜油2千克,先煎枯前三物,捞去不用;再入何首乌藤叶至苍耳草等五味,武火熬至草枯去滓;俟油冷,再入连翘至防风等十味,浸一夜,熬至黑枯,滤油去滓;加木鳖油、铅丹,慢入慢搅,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为度;再加入丁香油,麝香,苏合油搅匀,退火气,摊成膏。
功能主治治瘰疬,结核。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48、当归红花酒处方当归30g 红花20g 丹参15g 月季花15g 米酒1500ml
炮制1.将上述4味药材研成细末,装入白纱布袋内;2.放进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3.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调经养血。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5~3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备注(1)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治疗血虚,又可用于痛经。丹参、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养血安神,为调经之要药;月季花: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49、化积口服液处方茯苓(去皮)、海螵蛸、鸡内金(炒)、三棱(醋制)、莪术(醋制)、红花、槟榔、雷丸、鹤虱、使君子仁
性状为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气清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雷丸、鸡内金粉碎成粗粉,温浸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残渣与其余茯苓等加水适量,蒸馏二次,合并蒸馏液,备用,药渣中的水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1:1,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冷藏过夜,滤过,回收乙醇,加水适量稀释至1:1,冷藏过夜,滤过。另取蔗糖340g制成单糖浆,加入上述滤液及羟苯乙酯0.5g,混匀,煮沸,放冷至60℃,加入上述温浸液、蒸馏液,加橘子香精1ml,加水调至100ml,混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治疳。用于小儿疳气型疳积,腹胀腹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以内幼儿,每次5ml,每日2次;二岁至五岁以内儿童,每次10ml,每日2次;五岁以上儿童,每次10ml,每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0、加减润燥汤处方当归3.6克 川芎3克 白芍(酒炒)6克 生地黄(酒炒)2.4克 熟地黄(姜汁炒)2.4克 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南星(姜汁炒)3克 半夏(姜汁炒)3克 陈皮(盐水洗)2.4克 桃仁(去皮)1.8克 红花(酒洗)1.2克 天麻3克 羌活1.8克 防风1.8克 黄芩(酒炒)2.4克 酸枣仁(炒)2.4克 黄柏(去皮,酒炒)0.9克 薄桂1.8克 甘草(炙)1.2克 牛膝(去芦,酒洗)2.4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语宫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歪斜宽弛,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温服。手不遂,倍黄芩、薄桂;足不遂,倍黄柏、牛膝。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51、当归润燥汤处方当归、熟地黄、生地黄、大黄、桃仁泥、麻仁、甘草,各一钱。升麻,二钱。红花,半钱。
功能主治润燥。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空心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2、导滞通幽汤处方当归、桃仁泥,各一钱半。生地黄、熟地黄,各二钱。升麻,一钱。红花、甘草,各半钱。
功能主治治大便难,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燥闭,气不得下。治在幽门,以此润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调槟榔细末二钱,稍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3、中风回春片处方当归(酒制)30g 川芎(酒制)30g 红花10g 桃仁30g 丹参100g 鸡血藤100g 忍冬藤100g 络石藤60g 地龙(炒)90g 土鳖虫(炒)30g 伸筋草60g 川牛膝100g 蜈蚣5g 茺蔚子(炒)30g 全蝎10g 威灵仙(酒制)30g 僵蚕(麸炒)30g 木瓜50g 金钱白花蛇6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当归、川芎、地龙、土鳖虫、蜈蚣、金钱白花蛇、全蝎、僵蚕、丹参各半量,粉碎成细粉,过筛,剩余量与其余红花等十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倾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加入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用于痰瘀阻络,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脑出血急性期忌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4、安坤赞育丸处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胶24g 紫河车20g 白芍16g 当归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参12g 没药(醋制)12g 天冬11.5g 补骨脂(盐制)11g 龙眼肉10g 茯苓8g 黄柏8g 龟甲8g 锁阳8g 杜仲(盐制)8g 秦艽8g 鳖甲(醋制)8g 艾叶(炭)8g 白薇8g 延胡索(醋制)8g 山茱萸(酒制)8g 鹿尾7.5g 枸杞子6g 鸡冠花6g 黄芪6g 乳香(醋制)6g 赤石脂(煅)6g 鹿角胶6g 菟丝子4g 肉苁蓉(酒制)6g 鸡血藤4g 桑寄生4g 琥珀4g 甘草4g 人参2g 乌药3g 丝棉(炭)2g 血余炭2g 白术(麸炒)24g 西红花0.8g 地黄16g 砂仁24g 沉香13g 酸枣仁(炒)16g 续断10g 陈皮14g 橘红8g 川芎12g 泽泻8g 黄芩10g 青蒿6g 远志(制)8g 肉豆蔻(煨)6g 藁本6g 红花4g 柴胡6g 木香2g 紫苏叶5g 熟地黄16g 丹参2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六十三味,白术、砂仁、地黄、酸枣仁、沉香、陈皮、续断、川芎、橘红、黄芩、泽泻、远志、青蒿、藁本、肉豆蔻、柴胡、红花、紫苏叶、木香、丹参、熟地黄粉碎成粗粉;其余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加黄酒400g,加盖封闭,放高压罐内加热或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午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遵医嘱服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5、调卫汤处方苏木 红花各0.3克 猪苓0.6克 麦门冬 生地黄各0.9克 半夏(汤洗七次)生黄芩 生甘草 当归梢各1.5克 羌活2.1克 麻黄根 黄耆各3克 五味子7枚
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作一服。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和营祛湿。主湿胜自汗,表虚不任风寒。
用法用量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56、上池饮处方人参(去芦)6克 台白术(去芦,炒)4.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当归(酒洗)3.6克 川芎3.6克 杭白芍(酒炒)3克 怀生地黄(姜汁炒)3克 熟地黄(姜汁炒)3克 南星(姜汁炒)3克 半夏(姜制)3克 陈皮(盐水洗)2.4克 羌活1.8克 防风1.8克 天麻3克(去油)牛膝(去芦,酒洗)2.4克 川红花(酒洗)1,2克 柳枝1,8克(寒月0,3克)黄芩(酒炒)2.4克 黄柏(酒炒)0.9克(夏月加0.3克)酸枣仁(炒)2.4克 乌药1.2克 甘草(炙)1.2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一切中风,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呵欠喷嚏,头目眩晕,筋骨时痛,或头痛,心中忪悸,痰火炽盛,血气大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兑入竹沥、姜汁。清旦时温服。言语謇涩,加石菖蒲。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57、九味石灰华散处方石灰华100g 红花80g 牛黄4g 红景天80g 榜嘎100g 甘草(去皮)80g 高山辣根菜80g 檀香100g 洪连100g
来源藏族验方。
性状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甘、微苦。
炮制以上九味,除牛黄外,其余石灰华等八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研细,再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安神。用于小儿肺炎,高热烦燥,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0.9g,一日2次;三岁以下小儿酌减。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8、五虎散处方当归350g 红花350g 防风350g 天南星(制)350g 白芷240g
性状为橘黄色至暗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6g,一日2次;外用,白酒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9、九制豨莶草药酒处方九制豨莶草712g 海风藤80g 炒苍术80g 千年健80g 威灵仙80g 油松节80g 川牛膝80g 伸筋草80g 熟地黄80g 桑寄生80g 制乳没各80g 炒白术80g 地枫皮80g 防风80g 狗脊80g 木瓜80g 防己110g 秦艽80g 茜草80g 独活80g 川芎80g 红花80g 杜仲80g 玉竹130g 当归80g 肉桂60g 陈皮80g 川断80g 麻黄20g 红糖4~5kg 白酒25000ml
炮制1. 将所有药材一同放入酒瓮中,加酒密封浸泡;2. 每天搅拌1次;1周后每周搅动1次;3. 1个月后余滤取上清液,药渣压榨过滤,合并滤液;4. 将红糖用少量白酒加热溶化,过滤,和入药酒坛内,搅匀;5. 静置10天,取上清液,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通利关节,补肾活血,和调血脉。主治肝肾不足,骨痛膝弱,四肢麻痹,腰酸足软,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症,于久痹体虚患者最宜。
用法用量每次服20ml,每日3次。
摘录《药酒与膏滋》
处方60、乐脉颗粒处方丹参499g 川芎249.5g 赤芍249.5g 红花249.5g 香附124.75g 木香124.75g 山楂62.4g
性状为黄棕色至棕色的颗粒;味微苦。
炮制以上七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离心薄膜蒸发器内低温(45~5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在间歇式流化床内与乳糖流化,干燥,制成颗粒1000g,即得。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瘀通脉。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性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3g
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棘刺丸处方棘刺2两,麦门冬(去心)1两,萆薢1两,厚朴(炙)1两,菟丝子1两,柏子仁1两,苁蓉1两,桂心1两,石斛1两,小草1两,细辛1两,杜仲1两,牛膝1两,防葵1两,干地黄1两,石龙芮2两
处方1、诃黎勒散处方诃黎勒皮1两,赤茯苓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枳实半两(麸炒微黄),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木通半两(锉)
处方1、二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梗9克广皮6克厚朴6克茯苓皮9克木防己9克,大豆黄卷6克川通草4.5克薏苡仁9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宣通经络。主湿郁三焦,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身体疼痛,舌苔白,脉象模糊者。用
处方1、红花血竭丸处方没药半两(别研),当归1两(酒浸1宿,焙干为末),滴乳香2钱半(别研),血竭2钱半(别研),琥珀(别研)2钱半。制法上药并研匀,以红花2两,酒半升,熬红花色淡,滤去滓,再将红花酒
西红花(别名藏红花、番红花),甘,平。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本文介绍了含有西红花的处方25个。处方1、二十五味松石丸处方松石50g珍珠10
处方1、二十五味松石丸处方松石50g珍珠10g珊瑚40g朱砂20g诃子(去核)50g铁屑(诃子制)100g余甘子50g五灵脂膏40g檀香40g降香40g木香马兜铃50g鸭嘴花50g牛黄5g广木香60g
处方1、温阳通脉汤处方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己9克,红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功能主治温通心阳,散瘀通痹。主寒凝血瘀。用法
处方1、通瘀消炎汤处方丹参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生姜3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炎止血。主精室瘀血。用法用量水煎服
处方1、加减紫金丹处方白茯苓2两,苍术(米泔浸,炒)2两,当归4两,熟地黄4两,白芍药(炒)4两,陈皮4两,肉苁蓉(酒洗,去鳞甲)1两,丁香1钱,红花5钱,瓜儿血竭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
处方1、退红解毒汤处方紫草丹皮甘草连翘川连防风木通北柴胡地骨皮赤芍桔梗荆芥红花蝉蜕栀子羌活炒芩糯米竹叶石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透疹。治痘疹初期,发热三四日不退,疹点大小不等,或红斑紫斑,黑赤焦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