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干姜的处方(四十一)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干姜的处方(四十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补肾丸处方黄柏2两,知母2两,龟版2两,锁阳2两,天门冬2两,白芍药2两,熟地黄5两,枸杞子3两,干姜5钱,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锁阳固精,滋阴补肾。主肾水不足,阴虚阳亢,头晕咳嗽,腰膝酸痛,四肢无力,梦遗滑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炒盐汤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2、苦参十二味丸别名苦参丸
处方苦参6两,干姜6两,芎䓖6两,玄参5两,丹参5两,人参5两,沙参5两,白术5两,地骨白皮4两,独活4两,薏苡仁2升,蜀升麻2升。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未退,频服汤饮,力不能及。
用法用量初服15丸,稍加至30丸,薏苡仁饮送下,1日2次。若觉冷,即去玄参、沙参,加桂心4两,细辛3两;若觉热,别加10两主地黄;若觉有痛处,去沙参,加当归6两;若觉有气,去玄参,加橘皮4两;若大便涩,加大槟榔仁20枚。
注意忌桃、李、生葱、生菜、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3、回阳丸处方牡蛎(煅通赤)半斤,干姜(炮)半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半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元气,悦泽肌体,开心明目。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4、阿胶散处方薯蓣1两,阿胶1两(炒),人参1两,五味子1两,麦门冬1两(去心),白术1两,干姜3钱(炮),桂枝5钱,杏仁3钱(去皮尖)。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伤寒汗下后咳嗽,肺虚声音斯败者。
用法用量每服7钱,水2盏,加乌梅1钱,同煎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5、加味交加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苍术、厚朴、陈皮、白茯苓、半夏、羌活、独活、桔梗、枳壳、前胡、柴胡、干姜、肉桂、甘草。
功能主治打扑伤损,折骨出臼,发热恶寒,体弱之人;伤损之证,外挟表邪,脉浮紧,发热体痛,形气虚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有热,除干姜,肉桂。
摘录《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6、当归丸处方当归8两,天雄6两,干姜8两,酸枣仁8两,黄耆7两,地骨皮7两,芎䓖6两,干地黄6两,桂心5两,防风5两,附子5两,白术5两,甘草4两,厚朴4两,秦艽4两,大枣20个,吴茱萸5合,秦椒叶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安胃,调气止痛。主脾虚寒,身重不举,言音沉鼓,厉风伤痛,便利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以酒送下,日2次。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7、扶羸方处方甘草(炙)1两,干姜1两,人参1两,芎䓖1两,生姜1两,桂心1两,蟹爪1两,黄芩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下胎。主虚弱人欲去胎。
用法用量《医统》有桃仁,无生姜。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名见《医统》卷八十五
处方8、龙骨丸处方龙骨30铢,当归30铢,龙胆30铢,附子30铢,干姜30铢,黄连30铢,羚羊角30铢,赤石脂1两半,矾石1两半,犀角18铢,甘草18铢,熟艾18铢。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血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服,日3次。加至2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治久痢滑脱证。本属热盛,因痢久正虚,虚能受热,故假姜、附、熟艾鼓舞;犀角、羚羊、龙胆、黄连以散本病之热;龙骨、矾石、石脂以固痢久之脱;当归、甘草以和血气之伤也。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9、艾叶散处方艾叶(微炒)2两,阿魏(捣碎,炒令黄燥)2两,干姜(炮裂,锉)2两,当归(锉,微炒)2两,龙骨2两,黄耆(锉)2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断,吃食减少,四肢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10、火轮散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肉豆蔻(去壳,面裹,炮熟)半两,干姜(炮)1分。
功能主治脾胃气寒,大肠虚滑冷痢,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上为细散。每服2钱匕,陈粟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11、阿魏丸处方阿魏半两(细研,用白面1两,拌溲作饼子,爆令黄焦),木香1两,补骨脂2两(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2两(炮裂,锉),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茴香子2两(微炒),槟榔2两,肉桂2两(去皱皮),吴茱萸2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思食,兼暖脾肾。主虚劳,心腹或脐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以温酒送下;生姜汤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12、附姜白通汤别名姜附白通汤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5钱,干姜(炮)5钱,葱白5茎(取汁),猪胆(大者)半枚。
功能主治回阳散阴。主暴卒中寒,厥逆呕吐,泻利色青色冷,肌肤凛栗无汗,盛阴没阳之证。
用法用量姜附白通汤(《成方切用》卷六)。
各家论述《重订通俗伤寒论》:以大剂附、姜回阳为君,臣以葱汁,得生阳之气独盛,以辛通脉道,反佐以一味胆汁者,恐阳药一饮即吐,格拒而不得入也。此为温热回阳,苦辛通格之良方。
摘录《法律》卷二
处方13、沉香和血丸处方当归(酒浸)1两,乌药(酒炒)1两,沉香(不见火)1两,玄胡索(炒)1两,白芷(酒炒)2钱,苍术(炒)2钱,枳实(炒)2钱,干姜(炮)2钱,小茴香(炒)2钱,川椒(炒,去目)2钱,乳香(研)2钱,没药(研)2钱,牡丹皮2钱,澄茄1钱,白芍药2两,艾叶4两(醋浸1宿,煮干为末,入前药)。
制法上为末,好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羸,血气冲任脉不调,气不升降,饮食不消,聚为痰饮,头目昏眩,四肢倦怠,百节酸疼,子宫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醋汤送下;米饮亦可。
摘录《袖珍》卷四
处方14、白垩丸处方邯郸白垩半两,禹余粮半两,白芷半两,白石脂半两,干姜半两,龙骨半两,桂心半两,瞿麦半两,大黄半两,石韦半两,白蔹半两,细辛半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黄连半两,附子半两,当归半两,茯苓半两,钟乳半两,蜀椒半两,黄芩半两,牡蛎18铢,乌贼骨18铢。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子36疾,胞中病,漏下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酒送下,1日2次。不知,加至1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方主治与前白垩丸不殊,而虚寒过甚,关闸废弛,故取钟乳,佐白垩辈以固脱利窍,姜、桂、蜀椒,佐附子以安中止崩,白芷杜风,治阴中肿,与藁本无异,以方中辛烈过多,故无藉人参、桔皮助气耳。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15、回稍散处方白芷6分,茯苓6分,半夏6分,当归6分,川芎6分,甘草6分,肉桂6分,白芍6分,枳壳1钱,麻黄1钱,陈皮1钱,桔梗4分,厚朴8分,干姜8分,苍术4分,姜黄5分。
功能主治坐卧伤湿,或睡时手在被外受寒,致手臂疼痛。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16、诃子丸处方诃子(煨,去核)、干姜(炮)、肉蔻(面裹,煨熟)、木香、赤石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乳食空以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17、白术半夏丸处方半夏半两(汤泡7次,洗去滑),白术(炒)2钱半,人参(去芦)2钱半,甘草(炙)2钱半,干姜(泡洗)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宽利胸膈,化痰进食。主小儿咳逆。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乳食后稍空,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18、当归丸处方当归(切,焙)半两,大黄(锉,炒)1分,干姜(炮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玄参半两,芍药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黄芩(去黑心)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不调,寒热羸瘦,饮食不消,不长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19、诃黎勒丸处方诃子皮1分,黄连1分,干姜1分,当归1分,枳壳1分,肉豆蔻仁1分,地榆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癖下痢,日夜不止,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乌梅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20、安中散处方玄胡索5两(去皮),良姜5两(炒),干姜5两(炮),茴香5两(炒),肉桂5两,牡蛎(煅)4两,甘草(炒)10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主远年近日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及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疰重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候。
注意实热者忌服。
摘录《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处方21、当归汤处方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芎䓖1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中虚,胎不荣长,致令萎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大枣3个(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22、龙骨饮处方龙骨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裂)1两,半夏(汤洗10遍,焙干)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5岁以下,百日以上冷痢者。
用法用量1岁儿每1钱匕,水半盏,加大枣1枚(擘破),同煎至3分,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23、艾叶散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柏3分(涂蜜微炙,锉),赤芍药3分,黄连3分(去须,微炒),地榆3分(挫),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脓血痢久不愈,肠胃疼痛,不思饮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24、半夏散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黄连半两(去须),黄芩1分,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后,吐泻不止,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25、阿胶梅连丸别名阿胶黄连丸
处方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半两,乌梅肉(去核,炒)半两,黄柏(锉,炒)半两,黄连半两,当归(焙)半两,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阿胶研匀,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色痢至夜蒸热,脉虚沉数者。
用法用量阿胶黄连丸(《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注意忌油腻脂肥诸物。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阴虚热陷,伤脏气而利下五色,至夜蒸热,是阴虚阳扰而热发于外焉。阿胶止阴虚之痢;当归养痢亡之血;连、柏炒黑,寒而且燥,不使阳热内扰,则阴中之湿亦化;苓、芍敛而且渗,能挽阴液偏亡,则尿利,大便亦实;炮姜暖胃守中,乌梅敛肝收液也。丸以苦酒之敛,下以米饮之和,使阳热顿化则真阴复完,而无液有归,下痢蒸热并瘳矣。此养阴化热之剂,为五色痢夜热之专方。
摘录《宣明论》卷十
处方26、导气丸处方大黄4两(湿纸裹,煨),蝎梢(去毒,炒)1两,青橘皮(去白)1两,胡椒40粒,陈橘皮(去白)1两,黑牵牛(12两,取头末)4两,茴香1两(微炒),干姜1两(炮),甘草(炙)1两,阿魏半钱(用稀面少许,和作饼子,捏干,油煎黄色)。
制法上为细末,蒸木瓜搜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宣壅导滞,除胀满,利大肠。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27、谷神丸处方乌梅肉1两,青皮(去瓤,虚人减半)1两,诃子(煨,去核)1两,陈皮(去瓤)1两,南木香(湿纸煨香)1两,神曲(炒)2两,麦糵(炒)2两,干姜(炮,洗)2两。
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专理脾胃,快气进食,消饮磨积。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28、赤石脂丸处方赤石脂1两,人参1两,干姜(炮)半两,龙骨3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久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29、白雪汤处方干姜末3分。
功能主治痘虚弱不浆不靥,及痨瘵。
用法用量人乳1钟和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处方30、橘皮煮散别名橘皮散
处方橘皮(去白)2两,白术2两,诃子1两,干姜(炮)1两,官桂(去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木香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去皮)7枚,厚朴1两半(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半夏2分(汤洗20度用)。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元气不和,泄痢不止,腹内雷鸣,气胀膨满,冷气刺痛。
用法用量橘皮散(《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31、阿胶散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诃黎勒皮1两,干姜1分(炮裂,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密陀僧半两(细研),棕榈2两(烧灰),补骨脂2分(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血,经7-8日不定,或作血片,或如豆汁,腹内(疒丂)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32、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2两(煨,用皮),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1两,木香半两,肉豆蔻3枚(去壳),胡椒半两,京三棱半两(炮,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桔梗1两(去芦头),当归1两(锉,微炒),槟榔1两,陈橘皮半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不能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3、沉附汤别名五味沉附汤
处方熟附子(炮)半两,干姜半两,沉香1分,白术1分,甘草1钱半。
功能主治上盛下虚,痞隔气急;虚寒无阳,胃弱干呕。
用法用量五味沉附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如宜方》
处方34、白垩丸处方白垩(火烧)1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干姜(炮)半两,陈橘皮(去白,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冷滑,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35、龙骨丸别名香连丸、香连煎
处方龙骨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白石脂半两,白矾半两(烧令汁尽),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时有洞泄,下痢不止;小儿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痛肠鸣;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渐变成疳。
用法用量香连丸(《局方》卷十)、香连煎(《鸡峰》卷二十四)。《幼幼新书》引《万全方》有木香半两。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36、防风汤处方防风(去叉)1两半,芎䓖1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分,天雄(炮裂,去皮脐)3分,人参3分,山芋3分,秦艽(去苗土)3分,狗脊(去毛,锉,炒)半两,白蔹半两,干姜(炮)半两,干漆(炒烟出)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偏枯,疼痛拘挛,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37、艾叶散处方艾叶3分(微炒),地榆1两(锉),干姜3分(炮裂,锉),当归1两(微炒),赤石脂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堕胎后,恶物下,四体虚,困闷不能自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淡竹沥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38、当归大黄汤处方芍药3两,干姜3两,茯苓3两,桂心3两,当归3两,大黄3两,芒消3两,阿胶2两,甘草2两,人参2两,麻黄1两,干地黄4两,虻虫80个,水蛭80个,大枣20个,桃仁100个。
功能主治吐血,胸中塞痛。
用法用量以水1斗7升,煮取4升,分5服,日3夜2。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
处方39、防风汤处方防风(去叉)1两,人参1两,远志(去心)1两,桂(去粗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甘草(炙)1两,茯神(去木)1两半,细辛(去苗叶)半两,干姜(炮)半两,白术(锉,炒)半两,酸枣仁(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安神定志,解风邪。主妇人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40、阿胶散别名阿胶汤、桑寄生汤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半,当归1两(锉,微炒),桑寄生1两半,龙骨3分,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术1两,白茯苓3分,芎䓖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不安,及漏胎,腹中痛。
用法用量阿胶汤、桑寄生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41、当归芍药汤处方归须、生地、川芎、赤芍、丹皮、人参、甘草、天花粉、麦冬、泽泻、干姜、香附、陈皮、炒黑蒲黄。
功能主治血渴。
各家论述产后之渴,与伤寒常病之渴不同。产后血渴,血虚而渴也。血虚当补血,而必兼补气者,血脱则补气,气盛则血充也。是方四物而地用生,归用尾,芍用赤,补血、凉血、破血;丹皮、麦冬滋阴补水,以培天乙之源;花粉润肺止渴;泽泻引热下行;炒蒲黄以佐四物;附、陈、参、草补气行气;引以干姜,反治之义,防瘀未尽也。但其性辛热,宜临症酌用。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42、攻毒散处方干姜不以多少。
功能主治风毒上攻,两眼暴赤肿痛,隐涩难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用2钱,以薄绵裹紧,沸汤泡,乘热洗之。如冷,荡令热,再洗1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43、建脾丸处方钟乳粉1两半,赤石脂(煅)1两半,枯矾1两,干姜(炮)1两,苁蓉(酒浸)1两,石斛(酒浸)1两,五味子1两,桂心1两,泽泻1两,桑寄生1两,远志(去心,炒)1两,人参1两,柏子仁1两,当归1两,酸石榴皮1两,龙骨(煅)1两,天雄(炮,去皮脐)1两,牡蛎粉1两,白头翁(去苗)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身重,胃冷,饮食不消,泄泻不止,或作滞下,久变五色秽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44、白术茯苓干姜汤处方白术、干姜、茯苓、细辛、桂心、干葛、甘草(炙)、陈皮、乌梅、豆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伏暑中风湿,烦渴引饮,心腹疼躁闷,口干面垢,洒洒恶寒,淅淅恶风,微汗,饥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点下。
摘录《三因》卷五
处方45、当归散处方当归2两(锉,微炒),木香1两,桂心1两,芎䓖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干姜1两(炮裂,锉),龙骨1两,续断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白崩,脾下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热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46、当归活血汤处方当归8分,赤芍药3分,甘草3分,红花3分,桂心3分,干姜3分,枳壳3分,生地黄1钱,人参8分,柴胡8分,桃仁泥3分。
功能主治伤寒挟血,无头痛、无恶寒,止身热发渴,小便利,大便黑,语言无伦,神志昏沉,如见鬼祟。
用法用量方中诸药用量原缺,据《伤寒六书纂要辩疑》补。《张氏医通》有茯苓,无人参。服3贴后,去桃仁、红花、干姜、桂,加白术、茯苓。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47、当归散处方当归(切、焙)半两,木香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豆蔻(去壳,炮)半两,诃梨勒(炮,去核)3分,黄连(去须,炒)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肠胃寒湿濡泻,腹内(??)刺疼痛。
用法用量先用水4盏,加甘草、生姜各1分,黑豆1合,并半生半炒,同煎至2盏,去滓,分作2服,每服用调散3钱匕,空心日午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48、补化汤处方漂于1钱5分,茅术1钱5分,紫朴1钱5分,天生苓3钱,白干姜5分,香附片2钱,桂尖1钱5分,荜澄茄1钱5分,西茵陈2钱,广木香7分,建泽泻1钱5分,木通1钱5分。
功能主治补火燠土,建其中气。主久经利下,神色枯悴,面目淡黄,脉象迟濡,或弦大无力,舌白不渴,大小便知常,腹虽胀大,按之柔软。
用法用量雄鸡屎2两开水淋汁煎服。每日另化吞十香丸1枚,守服10余日,大气自运,中满自消矣。
注意火胀实症忌服。
摘录《寿世新编》卷下
处方49、附子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连(去须,炒)2两,阿胶(炙令燥)3分,甘草(炙,锉)半两,干姜(炮)半两,赤石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下焦虚寒,大便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50、加味补阴丸处方黄柏(盐酒炒)3两,北五味子1两,知母(去毛,盐水炒)3两,人参(去芦)1两半,龟版(酥炙)3两,枸杞(去萼)3两,天冬(去心)2两,琐阳(酥炙)2两,白芍(酒炒)1两半,当归(酒洗)1两半,牛膝(饭上蒸)2两,杜仲(姜炒丝尽)2两,故纸(酒炒)1两,沉香5钱,熟地5两(热酒浸透,另捣),干姜(炒紫)2钱,山茱萸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猪脊髓3条,小枣30枚(去皮核),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亦可。
注意忌白萝卜、牛肉、鱼腥。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51、建胃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制)1两,川黄连(去须)1两,白术半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缩砂仁半两,干姜半两(炮),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泄泻,身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加生姜、粟米各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52、当归汤处方当归2两,吴茱萸2两,桂心2两,人参2两,甘草2两,芍药2两,大黄2两,茯苓1两,枳实1两,干姜3两。
功能主治冷气胁下往来,冲胸膈痛,引胁皆闷,及尸疰。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半,分3服,日3次。
摘录《千金》卷十三
处方53、补内当归丸处方当归1两,续断1两,白芷1两,阿胶1两,厚朴1两,茯苓1两,肉苁蓉(漂净,焙干)1两,蒲黄(炒黑)1两,萸黄1两,川芎8钱,熟地1两5钱,甘草5钱,干姜5钱,附子2钱。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月经过期,头昏目暗,小腹作痛,黄白带。喉中臭如鱼腥,恶心吐逆。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先服理经四物汤,后服本方。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卷一
处方54、诃黎勒汤处方诃黎勒(去核)1两半,大黄(锉,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1分,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高良姜半两,甘草(炮)1分,防风(去叉)1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寒肠热,腹胀满闷,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55、白术茯苓丸处方白术6两,赤茯苓(去皮)2两,干姜(炮)2两,肉桂(去粗皮)2两,半夏(汤洗7次)2两,人参(去芦头)2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肉豆蔻(面裹煨香)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神曲辗细,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心腹胀满,干哕噫酸,饮食不化,肠鸣泄泻,酒癖停饮,呕吐痰沫,头目昏运。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56、白术胡椒丸处方白术1两,胡椒1两,高良姜1两,半夏1两,干姜1两,茯苓半两,陈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助胃。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57、加参生化止崩汤处方人参2-3钱,当归身4钱,川芎2钱,干姜(炒黑)4分,炙草4分,白芷5分,荆芥穗(炒黑)5分,桃仁10粒(去皮尖)。
功能主治产后血块痛,鲜血崩,形色脱,或汗多,或气促。
用法用量加大枣2个,水煎服。
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处方58、攻积丸处方川乌1两,吴萸1两,官桂1两,干姜1两,黄连8钱,橘红8钱,槟榔8钱,茯苓8钱,枳实8钱,菖蒲8钱,桔梗8钱,延胡8钱,半夏8钱,巴仁5钱,皂角5钱。
功能主治积聚及老人虚寒便秘。
用法用量熬膏敷贴。
摘录《理瀹》
处方59、补肝散处方干姜6分,甘遂3分,桂心5分,茯苓5分,附子(炮)5分,黄连5分,甘草(炙)5分,当归5分,干漆(熬)5分,贝齿(烧)5分,猪苓5分,白术5分,干地黄8分,丹参6分,防风7分,黄耆6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病,服青盲,内或生障,恶风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菜、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处方60、阿胶散处方阿胶1两,芎䓖1两,芍药1两,干姜1两,牡丹1两,艾叶1两,甘草1两,生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赤白带下,年深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引《金匮钩玄》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白豆蔻丸处方白豆蔻3分(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白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
处方1、温降汤处方白术9克清半夏9克生山药8克干姜9克生赭石(轧细)18克生杭芍6克川厚朴4.5克生姜6克功能主治温胃降逆。治胃寒而气不降,吐血、衄血,脉虚濡而迟,或饮食停滞胃口,不能消化者。用法用量
处方1、温降汤处方白术9克清半夏9克生山药8克干姜9克生赭石(轧细)18克生杭芍6克川厚朴4.5克生姜6克功能主治温胃降逆。治胃寒而气不降,吐血、衄血,脉虚濡而迟,或饮食停滞胃口,不能消化者。用法用量
处方1、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2两(煨,用皮),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1两,木香半两,肉豆蔻3枚(去壳),胡椒半两,京三棱半两(炮,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桔梗
处方1、红倩丹处方赤石脂1两,干姜1两,肉豆蔻1两。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赤白痢久下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米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处方2、补中芎䓖汤
处方1、龙骨丸处方白龙骨1分,胡粉3钱(炒微黄),黄连1分(去须,微炒),黄柏1分(微炙,锉),诃黎勒1分(煨,用皮),白矾半两(烧令汁尽),干姜半两(锉,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木香1分。制法
处方1、龙骨散处方龙骨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3分(去壳),白术3分,艾叶3分(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诃黎勒1两(煨,用皮),当归1两(锉,微炒)
处方1、龙角散处方龙角1两(赤锦纹者),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虚劳失精。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摘录《圣惠》卷三十处方2、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1、八味回阳饮别名回阳饮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
处方1、当归丸别名黑丸、蜀椒丸处方当归9铢,吴茱萸(1作杏仁)半两,蜀椒半两,细辛18铢,干姜18铢,附子18铢,狼毒9铢,豉7合,巴豆10个。制法上九味,捣八种下筛,称药末令足,研巴豆如膏,稍稍纳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