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干姜的处方(六十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干姜的处方(六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炒姜丸处方干姜(炮)桂(去粗皮)木香 沉香 当归(切,焙)甘草(炙)白豆蔻(去皮)白茯苓(去黑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15克 芍药(锉)30克 干木瓜 姜黄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主妊娠两胁胀闷,腹中疼痛,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细嚼,温酒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八
处方2、参姜饮处方人参9~15克(或加倍)炙甘草1~1.5克 干姜(炮)1.5克(或3~6克,或用煨生姜3~5片)
功能主治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00毫升,煎至210~240毫升,徐徐服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3、大正气散处方厚朴(姜制,炒)藿香叶 半夏(汤泡七次)橘红 白术各30克 甘草(炙)槟榔 桂枝(不见火)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胃怯弱,风寒湿气内侵,心腹胀满,有妨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2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括痰丸处方半夏(制)60克 白芥子60克 干姜(炒黄)30克 猪苓60克 炙甘草15克 陈皮120克(切碎,用盐6克入水中,拌浸一宿,晒干)
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停痰积饮,吞酸呕恶,胸胁胀闷疼。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开水送下。如胸胁疼痛者,加乌药60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推气散别名推气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处方砂仁 桂心 木香各7.5克 炙草 茴香 丁香 陈皮 青皮 干姜各5克 莪术 胡椒 沉香各2克
制法共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右胁下病满,气逆息难,有形,但不妨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6、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7、白茯苓散别名茯苓散(《普济方》卷三十三)。
处方白茯苓 龙骨 甘草(炙,锉细)干姜 桂心 续断 附子各30克 熟干地黄 桑螺蛸(微炒)各45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处方8、天麻除湿汤处方白术120克 天麻90克 人参(去芦头)90克 干姜60克(炮)全蝎60克(用糯米一盏,炒黄色,去糯米不用)附子(生,去皮、脐,切开。取生姜自然汁150毫升,浸一宿,取出炙尽,无浸姜汁为度,薄切,焙干)6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湿留肢节,身体疼烦,手足肿痛,或时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9、八柱汤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肉蔻(煨)干姜(炒)诃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脐)粟壳(蜜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一剂。
功能主治肠胃虚寒,滑泻不禁。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乌梅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10、八味理中丸处方人参 甘草(炙)白术 干姜 枳实(制炒)白茯苓 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
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豆豉5粒,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豉,通口服无时。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处方11、甘草泻心汤别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甘草12克(炙)黄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功能主治益气和胃,消痞止呕。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伤寒论》
处方12、罂粟汤处方艾叶(去梗)、黑豆(炒.去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罂粟壳(去蒂.蜜炙)四两。
炮制上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或饮酒过度,脐腹?h,泄泻肠鸣,下痢或赤或白,里急后重,日夜频并,饮食减少,及肠胃受湿,膨胀虚鸣,下如豆汁,或下鲜血,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小儿量岁数,加减与之。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3、断痢散处方肉豆蔻 丁香 干姜各7.5克(炮)甘草(炙)陈皮 诃子(去核)各30克 御米壳(去蒂,蜜浴,炒)9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一切泻痢,腹痛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水150毫升,加乳香1粒,粟米百粒,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霍乱吐泻者,冷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14、溃疡丸I号处方乌贼骨18克 甘草12克 干姜15克 吴茱萸15克 砂仁15克 乌药9克 元胡9克 肉桂3克
制法上药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脾胃虚寒型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每日三次。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天津南开医院方
处方15、别离散处方桑上寄生 白术各90克 桂心 茵芋 天雄 菖蒲 细辛 茜根 附子 干姜各30克
制法上十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夜多异梦,悲愁忧恚,喜怒无常者。
用法用量用酒送服1克,日服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16、如神圆处方天南星(炮)、羌活、白芷、甘草(炙)、京三棱(醋浸.炮.捶)、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半夏(汤洗二七遍.姜汁炒.令干),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醋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热气,消癖气,和脾胃,补下元。
用法用量每服空心,生姜盐汤下二十圆至三十圆。患泻,二宜汤下三十圆。小儿赤痢,甘草橘皮汤下三圆至五圆。量儿大小,加减与服。白痢,干姜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7、秦桂丸处方秦艽 桂心 杜仲 防风 厚朴各22克 附子(生)白茯苓各45克 白薇 干姜 沙参 牛膝 半夏各15克 人参30克 细辛67.5克
制法上十四味,并生碾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赤豆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醋汤或米饮送下。来效更加丸数。已觉有孕,便不可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九
处方18、固肠散处方陈皮(炒)二十两,木香(不见火)一两,肉豆蔻(生用)、罂粟壳(去蒂.盖.蜜炙),各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半。
炮制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少白多,或如鱼脑,肠滑腹痛,遍数频并,心腹胀满,食减少力,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酒一盏,生姜二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温服,不计时候。如不饮酒,水煎亦得。
注意忌酒、面、鱼腥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香砂理中汤处方干姜(炮)白术(炒)甘草(炙)人参 木香 砂仁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气滞,肠鸣泄泻,腹痛喜温喜按,或见呕吐,胸膈满闷,腹中雷鸣。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灯续焰》卷三
处方20、茯苓丸处方赤茯苓 人参 桂心 干姜 半夏(泡洗七次,炒黄)橘红各30克 白术 葛根 甘草 枳壳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心中烦闷,头目晕重,恶闻食气,呕吐痰涎,胸腹痞闷,四肢重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下,一日三次。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二
处方21、厚朴汤处方厚朴 干姜 阿胶各6克 黄连15克 石榴皮 艾叶各9克
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止。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处方22、胜红丸处方三棱(醋炙)广茂(醋炙)青皮(去瓤,炒)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 枳实(去瓤,炒)白术(煨)萝卜子(炒,别研)各30克 香附子60克(炒去毛)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快气。治心腹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姜汤或木香汤、陈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一
处方23、急救回阳汤处方党参24克 附子24克(大片)干姜12克 白术12克 甘草9克 桃仁6克(研)红花6克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治霍乱,上吐下泻,转筋,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用大量参、附、姜,草回阳救逆,白术健脾补中,以助回阳之力,阳气衰则血不行,故佐桃仁、红花以通血脉。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处方24、茯苓理中汤处方茯苓6克 甘草9克(炙)干姜3克(炮)人参9克 木瓜9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霍乱,脐上筑而悸。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分为四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六
处方25、黄龙丸处方三棱90克 莪术90克 青皮45克 山楂肉 干姜各23克
制法上药研末,用曲为丸,如麻子大,日晒干。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食后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与乌犀丸间服。食前服乌犀丸,食后服本丸。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处方26、没食子散处方没食子15克 黄连30克(去须,微炒)干姜30克(炮裂,锉)白茯苓15克 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0克(锉,微炒)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痢疾白多赤少者。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用粥饮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七
处方27、橘皮煎丸处方当归(去芦,先焙)萆薢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芦,酒浸)杜仲(去皮,姜汁炙)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干姜(炮)菟丝子(酒浸,焙,捣)三棱(煨熟,乘热捣碎)各90克 甘草(炙)30克 陈橘皮(净洗,焙,为末)47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酒3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频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惰,腰膝缓弱;及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瘘;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不孕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28、茯苓四逆汤处方茯苓12克 人参3克 附子(生用)甘草6克(炙)干姜4.5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摘录《伤寒论》
处方29、丁沉丸处方甘草(炙)蔼 青皮(去瓤,锉,炒)丁香 白豆蔻仁 沉香 木香 槟榔 肉豆寇仁各150克 白术(锉,微炒)1.2干克 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藜勒(胃,取皮)各300克 肉桂(去粗皮)口 干姜(炮裂)各75克 麝香(别研)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香麝令匀,炼蜜和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寒气上逆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呕吐不止,及翻胃膈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炒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可,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30、生附汤处方附子(生)7.5克 苍术(炒)杜仲(姜制,炒)各15克 生干姜 白术 茯苓 牛膝(酒浸,焙)厚朴(制)甘草(炙)各7.5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治受湿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4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八
处方31、木香顺气散处方陈皮 青皮 乌药 香附 半夏 枳壳 厚朴各3克 木香 砂仁各1.5克 肉桂 干姜 炙甘草各0.9克
制法为末。
功能主治治气厥醒后,肝胃不和,脘胁不舒,胸闷食少。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木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32、姜桂汤处方干姜 肉桂 良姜各2克 枳壳(去瓤,麸炒)陈皮 砂仁 厚朴(姜汁炒)吴茱萸(炒)各3克 香附4.5克 木香1.5克(另研入服)甘草0.6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寒性腹痛。绵绵而痛,喜温喜按,苔白,脉沉迟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痛不止,加延胡索、茴香,乳香;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茱萸、良姜;泄泻,去枳壳。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33、橘皮干姜汤处方橘皮 通草 干姜(炮)桂心各60克 人参30克 甘草(炙)60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伤寒哕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日进三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34、木香神曲丸处方木香15克 神曲90克 厚朴30克 麦蘖60克 干姜30克 陈皮30克 肉豆蔻30克 荆三棱30克 舶上茴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气块攻痛。
用法用量炒姜汤调下,每服6克,空腹、卧睡各一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备注方中舶上茴香原无用量。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一
处方35、儿枕散处方乌药 香附(盐水炒)红花 丹皮 赤芍官挂 干姜(炒黑)陈皮 姜黄 元胡 桃仁(或加山楂、归尾、川芎、甘草、熟地)
制法上研为散。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儿枕痛。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处方36、木香顺气散处方木香(另研)砂仁各1.5克 乌药 香附 青皮(去瓤)陈皮 半夏(姜炒)厚朴(姜炒)枳壳(麸炒)各3克 官桂 干姜 甘草各0.9克
功能主治治中气晕倒。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木香末调服。气不转,加苏子、沉香。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37、立行饮处方官桂9克 干姜 广木香 玄胡索各3克 牛膝 蓬术 归尾 山楂各4.5克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祛瘀通经。治因食生冷,以致经闭者。
用法用量酒煎,空腹时热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38、人参豆蔻散处方人参 肉豆蔻 干姜 厚朴 甘草 陈橘皮各30克 川芎 桂心 诃子 北茜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久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90毫升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八
处方39、木香枳实丸处方木香 枳实(麸炒)干姜各30克 白术 泽泻 缩砂仁 槟榔 青皮(去白)赤茯苓<去皮)半夏(汤洗七次)各90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湿饮停积,胸膈痞闷,宿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 70~80丸,温生姜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40、神圣散处方罂粟壳 乌梅肉 干姜 肉豆蔻各1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虚寒泻痢,日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引《海上名方》
处方41、人参丸处方人参60克 桂心 牡蛎(熬)薯蓣 黄柏 细辛 附子(炮)苦参各22.5克 泽泻37.5克 奏门冬(去心)干姜 干地黄各30克 菟丝子15克
制法上药十三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酒送下。痹证,加炮附子7.5克;妇人血崩,加干地黄15克(一本作黄柏30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生葱、生菜、芜荑。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六引《深师方》
处方42、姜附汤处方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僵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挟风不仁,加防风15克;兼湿肿满,加白术15克;筋脉挛急,加木瓜15克;肢节疼痛,加桂心15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3、神曲丸处方神曲120克(炒微黄)麦蘖120克(炒微黄)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0克 陈橘皮45克(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45克 干姜30克(炮裂,锉)槟榔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膈气,饮食不下,不能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2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
处方44、加味理中汤处方附子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吴茱萸 肉桂 当归 陈皮 厚朴各等分
制法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寒中三阴,躁热烦渴者。
用法用量浸冷水中,或煎汤俟冷后,以棉蘸抹胸口。
摘录《理瀹骈文》
处方45、御米饮子别名御米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宝庆新增方)。
处方罂粟壳15克 人参7.5克 厚朴30克(去粗皮,锉,姜汁炒熟)白茯苓15克 干姜7.5克(炮)乌梅3个(连核用)甘草15克(炙)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脐腹疠痛,里急后坠,发歇无时,日夜无度,及下血不已,全不入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淮枣3枚,同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年老体弱及小儿减半。若痢下赤多,加黑豆30粒,腹痛,加木香。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四
处方46、肉豆蔻散处方肉豆蔻22克(去壳)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当归15克(锉,微炒)黄牛角腮15克(炙令微焦)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地榆15克(微炙,锉)黄连15克(去须,微炒)干姜7.5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久赤白痢,腹内绞痛,不思饮食,渐至困羸。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粥饮调下。日三至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处方47、覆盆子丸处方覆盆子90克 苁蓉 巴戟天 白龙骨 五味子 鹿茸 茯苓 天雄 续断 薯蓣 白石英各75克 干地黄60克 菟丝子90克 蛇床子37.5克 远志 干姜各45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劳伤羸瘦。
用法用量酒服15丸,每日二次,渐渐加至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及不洁等腐败食物。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48、白芍药散处方白芍药30克 牡蛎30克(烧为粉)熟干地黄30克 桂心30克 干姜30克(炮裂,锉)鹿角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乌贼鱼骨30克 黄耆30克(锉)龙骨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温酒调下3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处方49、吴茱萸汤处方当归 肉桂 吴茱萸 丹皮 半夏(制)麦冬各6克 防风 细辛 藁本 干姜 茯苓 木香 炙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50、椒艾丸处方乌梅(去核)75克(醋浸,布裹蒸)川椒(炒,去目)30克 柔成无滓艾45克 干姜(炮)赤石脂 黑附子(炮裂,去皮、脐)各30克
制法上药除乌梅外,同为细末。将蒸乌梅肉研匀,更入熟枣肉、蜜少许,和上药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寒泄痢,日久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米饮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七
处方51、苁蓉木瓜煎丸处方肉苁蓉(以酒浸净,刮去皴皮及沙石,细切,焙干,捣罗为末)500克 牛膝(去苗,酒浸,锉,焙干,捣罗为末)240克 菟丝子(甜滑者,以水淘去浮者)135克(酒浸三五日,以软烂为度,沙盆内研如泥)木瓜4枚(如无花木瓜,只用小黄熟木瓜10枚,并削去皮、子,别以酒煮烂为度,入沙盆研如泥,又用法酒10升匀调同煎四味,入银器内重汤慢火熬成膏,不住手搅,勿令焦,仍相度后药末多少,或硬,更入炼熟好蜜,亦须带软搜,所贵滋润,易为丸也)附子6枚(炮裂,去皮、脐,锉,以青盐末90克拌和匀,炒令黄色)麋角150克(锉末,用酥拌和,炒黄)椒红120克 肉豆蔻仁60克 补骨脂90克(拣净,炒香)楮实(红实熟成者,淘去浮者,焙干)105克 巴戟天(去心,炒黄)90克 木香60克 鹿茸(去毛,酥炙)90克 桂(去粗皮)90克 蛇床子(拣择净用)60克 槟榔60克(锉)干姜(炮裂)90克
制法上十七味药,捣罗十三味为细末。将前膏和成剂,再入臼内捣二三千下,入真酥少许,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壮筋骨,延年益寿。主肝肾气虚,耳目不聪明,冷气腹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日服二次。渐加至50丸。
注意有内热者禁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52、苁蓉散处方肉苁蓉 白术 巴戟 麦门冬 茯苓 甘草 牛膝 五味子 杜仲各24克 车前子 干姜各15克 生地25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阳补肾。主肾气虚寒,阳痿,腰脊痛,身重胫弱,言音混浊。
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时用酒调服,一日三次。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53、当归汤处方当归 干姜(炮)熟地黄 柏皮 小蓟 羚羊角(镑)阿胶(炒)各10克 白术 芍药各15克 黄芩 甘草(炙)各7.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三焦虚损,吐血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竹茹3克,煎至240毫升,去滓;再入伏龙肝3克、头发灰3克、蒲黄3克,又煎至210毫升,不拘时候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54、正阳散处方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皂荚1挺(去皮,涂酥,炙令黄色,去子)干姜7.5克(炮裂,锉)甘草7.5克(炙微赤,锉)麝香3克(细研入)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阴毒伤寒,面青,张口出气,心下硬,身不热,只额上有汗,烦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
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不计时候,和滓热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处方55、西州续命汤处方麻黄12克 石膏18克 桂心4克 甘草 芎藭 干姜 黄芩 当归各2克 杏仁12枚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痱,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语,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能转侧;并治咳喘上气,兼面目浮肿者。
用法用量用水1.2升,先煮麻黄,掠去沫,后下诸药,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温覆取微汗;如不出汗,再服200毫升。体质虚弱者,每服减半。
注意避风;自汗者禁用;产妇等虚弱之人慎用;汗出不可太过。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56、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 白术 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 橘红 细辛 北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咳。治肺胃俱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7.5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曾经解利者通用。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
处方57、肉豆蔻散处方肉豆蔻(去壳,炮)黄连(去须,炒)诃梨勒(炮,去核)各22克 甘草(炙,锉)白术 干姜(炮)赤茯苓(去黑皮)各15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0克
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肠胃受湿,濡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日三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58、强中汤处方干姜(炮,去土)白术各30克 青皮(去白)橘红 人参 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制炒)甘草(炙)各15克 草果仁 丁香各9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中消痞。治脾胃不和,食啖生冷,过饮寒浆,以致腹胀,心下痞满,有妨饮食,甚则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呕者,加半夏15克,食面致胀满,加萝卜子15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9、补心汤处方白茯苓 人参 前胡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川芎各23克 橘皮 枳壳(麸炒,去瓤)紫苏桔梗 甘草(炙)干姜各15克 当归53克 白芍药60克 熟地黄45克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主妇人阴中生疮,或痛或痒,如虫行状,淋沥脓汁,阴蚀几尽,名日蠹疮。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空腹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五
处方60、丁附理中汤处方丁香 附子 干姜 人参 白术 甘草(加吴茱萸 官桂 砂仁 陈皮)
功能主治主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用法用量水煎,蘑木香、姜汁温服。呃逆甚者,加良姜;冷气逆上者,加沉香。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柴葛败毒散处方柴胡、干葛、人参、羌活、防风、荆芥、桔梗、苏叶、甘草。功能主治疑似伤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处方2、解肌汤处方川升麻1钱,甘草(生用)1钱,干姜1
处方1、内灸散处方茴香、藿香、丁香皮、熟干地黄(洗.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甘草(炙赤)、山药、当归(去芦.洗)、白术、白芷,各八两;干姜(炮)、川芎、黄蓍(去苗),各二两;木香一两,陈皮(去
处方1、桑根白皮汤处方桑白皮6克,干姜10克,桂心6克,大枣5枚。功能主治温肝散寒,降气通阳。主肝经受寒。用法用量加黄酒煎服。摘录《备急知金要方》卷三处方2、人参顺气散处方麻黄(去节)45克干葛30克
处方1、消石丸处方消石30克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巴豆3~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出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22.5克《炮裂,锉)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麻子大
处方1、益气健脾汤处方人参6克白术4.5克(去芦,土炒)白茯苓(去皮)9克陈皮6克白芍(炒)9克苍术4.5克(米泔浸)干姜(炒黑)2.4克诃子(煨)6克肉蔻(面裹煨)1.8克升麻(酒洗)1.2克炙甘草
处方1、庵闾子丸处方庵闾子15克白薇15克桂心7.5克防葵15克桃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膝30克(去苗)当归15克(锉,微炒)熟干地黄7.5克芎藭15克鬼箭羽7.5克干姜15克(
处方1、十膈气散别名十膈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粗皮)官桂(去粗皮)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炙)神曲(炒黄)麦芽(炒黄)诃藜勒皮(煨,去核)吴白术陈橘皮(去白)干生
处方1、当归摩膏处方当归(切,焙)细辛(去苗、叶)各45克肉桂(去粗皮)30克生地黄500克(切,研,绞取汁)天雄10枚(去皮、脐,生用)白芷22.5克(留一块不锉,全用)芎藭15克丹砂(研)30克干
处方1、辟风锭子处方全蝎20个(生用),牛胆南星(腊月用肥泽无病犍牛胆1个,将南星入内,悬高处49日后取出,各晒干,收用)7钱,防风5钱,白附子5钱,干生姜3钱,川乌5钱,天麻5钱,川芎5钱,白芷5钱
处方1、丁香饼子处方丁香1两,木香1两,白豆蔻半两,半夏曲半两,神曲半两,白术1两半,白姜1两半,陈皮1两半,人参3钱,荜澄茄3钱,肉豆蔻半两,甘草2钱。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姜汁煮糊,和作饼子,如棋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