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干姜的处方(五十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泪奋斗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干姜的处方(五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温中良姜圆处方高良姜(炒)四斤,干姜(炮)、白术,各二斤四两。肉桂(去粗皮)二十八两,甘草一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作一十二圆。
功能主治温脾胃,顺三焦。治寒痰聚结,气壅不通,食即辄吐,咽膈噎闷,两胁肋广刺,呕吐哕逆、噫醋恶心,中满短气,噎闻食臭;及疗留饮肠鸣,湿泄、冷泻,注下不止。常服健脾胃,美饮食,辟寒邪,养正气。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生姜橘皮汤,米饮亦得,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参香散处方人参、山药、黄蓍(制)、白茯苓(去皮)、石莲肉(去心)、白术(煨),各一两;乌药、缩砂仁、橘红、干姜(炮),各半两;丁香、南木香、檀香,各一分;沉香二钱,甘草(炙)三分。上为散。[一法有炮附子半两]
功能主治治心气不宁,诸虚百损,肢体沉重,情思不乐,夜多异梦,盗汗失精,恐怖烦悸,喜怒无时、口干咽燥,渴欲饮水,饮食减少,肌肉瘦瘁,渐成劳瘵。常服补精血,调心气,进饮食,安神守中,功效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消食圆处方乌梅(去核.焙干)、干姜(炮),各四两。小麦蘖(炒黄)三两,神僸(捣末.炒)六两二钱。
炮制上件为末,炼蜜和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俱虚,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闷,腹胁时胀,连年累月,食减嗜卧,口苦无味,虚羸少气。又治胸中有寒,饮食不下,反胃翻心,霍乱呕吐,及病后新虚,不胜谷气,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加至二十圆,米饮下,日二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熟干地黄圆处方熟干地黄(酒浸)、五味子(拣净)、柏子仁(微炒.别研)、川芎,各一两半;泽兰(去梗)二两一分,禹馀粮(火烧红.醋淬七遍.细研)、防风(去芦.叉)、肉苁蓉(酒浸一宿)、白茯苓(去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白芷、干姜(炮)、山药、细辛(去苗)、卷柏(去根),各一两;当归(去芦.酒浸.炒)、甘草(炙),各一两三分;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牛膝(去苗.酒浸一宿)、人参、续断、蛇床子(拣净.微炒)、芜荑(炒)、杜仲(去粗皮.炙黄)、艾叶(炒),各三分;赤石脂(煅.醋淬)、石膏(煅.研飞),各二两;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白术,各一两一分;紫石英(煅.醋淬.研飞)三两。
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风虚劳冷一切诸疾。或风寒邪气留滞经络,气血冷涩,不能温润肌肤;或风寒客于腹内,则脾胃冷弱,不能克消水谷;或肠虚受冷,大便时泄;或子脏挟寒,久不成胎,月水不调,乍多乍少,或月前月后,或淋沥不止,或闭断不通,积聚症瘕,面体少色,饮食进退,肌肉消瘦,百节酸疼,时发寒热,渐至羸损,带漏五色,阴中冷痛,时发肿痒,月水将行,脐腹先痛,皮肤皱涩,瘾疹瘙痒,麻痹筋挛,面生僢僣,发黄脱落,目泪自出;心忪目眩;及产后劳损未复,肌瘦寒热,颜色枯黑,饮食无味,渐成蓐劳,并皆治之。温平不热无毒,常服养血补气,和顺荣卫,充实肌肤,调匀月水,长发驻颜,除风去冷,令人有子。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服。
注意妊娠不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新法半夏汤处方青皮(去白)、干姜(炮),各六两;桔梗(炒)、陈皮(去白),各一两;丁香皮四两,甘草(炒)十二两,半夏(汤洗.姜汁制)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脏腑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或中酒吐酒,哕逆恶心,头疼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并宜服之。常服温和三焦,开胃健脾,消宿酒,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川楝散处方川楝子(蒸.去皮.核)、破故纸(炒)、茴香(炒),各四两;干姜(炮)一两,葫芦巴(酒浸.炒)三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膀胱小肠气痛,脐下撮疼,上冲心腹,面色萎黄,脚下隐痛,四肢倦怠,不思饮食,夜多旋溺,外肾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空心,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7、乌金散处方败棕、乌梅、干姜,三味并烧存性,各五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久无子息,及数堕胎,皆因冲任之脉宿挟疾病,经水不时,暴下不止,月内再行,或月前月后,或淋沥不断,及子脏积冷,崩漏带下,脐下冷痛,小腹急重,已上疾证,皆令孕育不成,及头目昏眩,心忪短气,并能疗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至三钱,煎乌梅汤调下。崩漏甚者,日三、四服,并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8、增损四物汤(易简方)处方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气。兼治产后下血过多,荣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并皆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热服。若产后寒热,腹中刺痛,则有败血,当用五积散加醋煎,及大圣散服之。若所下过多,犹有刺痛,亦宜服此二药。一方治经血凝滞腹内,血气作疼,用四物汤加莪茂、官桂等分,名六合汤。一方治下血不止,及妊妇胎动,加熟艾、干姜、甘草、阿胶、黄等分,名胶艾汤。一法治血痢,止加胶、艾。治产后血搏,口干烦渴,加瓜蒌、麦门冬。烦热小便涩大便秘,加大黄桃仁汤。胁胀,加厚朴、枳实。虚烦不得睡,加竹叶、人参。大渴烦躁,加知母、石膏。一方治妇人血虚,心腹酸痛不可忍者,去地黄加乾姜,名四神汤。大率产後,不问下血多少,须日进黑神散三服。下血少者,以大圣散间之。至二腊以後,腹内略无疼痛,方服四物汤、建中汤之类。若早服之,则补住败血,为後患不浅。黑神、大圣非逐血药,但能推陈致新,多服不妨。今人往往疑其逐血性寒,则不然,看其用药可见矣。若恶血去多,徐徐补之,亦不为晚,不可姑息以贻後患。且如古方用四顺理中圆为产後进食之剂,既用蜜圆,又倍甘草,其甜特甚,岂能快脾?不若只用理中汤少损甘草。素有痰饮者,二陈汤之类服之为佳。且如妊妇恶阻,古方有茯苓圆、茯苓汤,内有地黄、竹茹、川芎辈,定能定呕,服之则愈见增极。大抵恶阻,皆由素有痰饮以致之,可用二陈汤改名小茯苓汤,用之极效,不可不知。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9、小青龙合剂处方麻黄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细辛62g 甘草(蜜炙)125g 法半夏188g 五味子125g
性状为棕黑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
炮制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法半夏、干姜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浓缩,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与细辛、桂枝挥发油,搅匀,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贮藏密封,遮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0、小青龙颗粒处方麻黄154g 桂枝154g 白芍154g 干姜154g 细辛77g 甘草(蜜炙)154g 法半夏231g 五味子154g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色的颗粒;或浅灰色至浅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辛。
炮制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法半夏、干姜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0(55~60℃)的药液,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粉,加乳糖适量,混匀,喷加上述细辛、桂枝的挥发油,混匀,制成颗粒,制成461.5g,即得。或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80℃)的清膏,加入蔗糖粉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细辛、桂枝的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g(无糖型)或一次13g(含糖型),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1)6g(无糖型)(2)13g(含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1、保生圆处方大麻仁(去皮)一两半,贝母、黄芩、大豆黄卷、粳米、甘草(微炙赤)、干姜(炮)、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石膏(细研),各一两;当归(去芦.炒)半两,秦椒(微炒出汗)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胎益血,安和子脏。治妊娠将理失宜,或因劳役,胎动不安,腰腹痛重,胞阻漏胎,恶露时下,子脏挟疾,久不成胎,或受妊不能固养,痿燥不长,过年不产,日月虽满,转动不力;或致损堕,及临产节适乖宜,惊动太早,产时未至,恶露先下,胎胞枯燥,致令难产;或横或逆,痛极闷乱,连日不产,子死腹中,腹上冰冷,口唇青黑,吐出冷沫。新产恶血上冲,运闷不省,喘促出汗,及瘀血未尽,寒热往来;或因产劳损,虚羸未复,面黄肌瘦,心忪盗汗,饮食不进,渐成蓐劳。入月常服,壮气养胎,正顺产理,润胎易产。产后常服,滋养血气,和调阴阳,密腠理,实腑脏,治风虚,除痼冷。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并用温酒或枣汤化下,嚼亦得,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2、当归散处方当归30克(锉,微炒)乌梅肉60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干姜30克(炮裂,锉)白术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赤芍药3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厚朴4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白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
处方13、通脉四逆汤处方甘草(二钱)干姜(三钱半)附子(一角.生用)
功能主治治少阴病,下利清榖,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下利脉不出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备注面赤者加连须葱白三根;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钱;呕者加生姜二钱半;咽痛者加桔梗二钱;下利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钱半。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4、胡椒汤处方红豆 肉桂(不见火)各30克 胡椒180克 干姜(焙)90克 桔梗(焙)900克 甘草(炒)21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痛,呕逆恶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克,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15、御米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炒.姜制)十两,罂粟壳(蜜炙)、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五两;人参(去芦)、干姜(炮),各二两半。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里急后坠,发歇无时,日夕无度,及下血不已,全不入食,并皆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大淮枣三枚,乌梅一个,煎至一盏,去渣,空心,食前通口服。如年老及七、八十岁,每服二大钱;小儿每服一钱半,依前法煎,更量儿岁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理中圆处方白术、干姜(炮)、人参、甘草,各二十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作一十圆。
功能主治理中焦不和,脾胃宿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全不思食。又治伤寒时气,里寒外热,霍乱吐利,心腹绞痛,手足不和,身热不渴,及肠鸣自利,米谷不化。大病新瘥,多睡不止,及新产内虚,皆可服之。常服温脾暖胃,消痰逐饮,顺三焦,进饮食,辟风、寒、湿、冷邪气。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食前,沸汤化下,嚼服亦得,或圆如梧桐子大服并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7、仙术汤处方苍术(去皮)四十八斤,枣(去核)二斗四升,干姜(炮)二十四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六斤,甘草(炒)十四斤,盐(炒)二十五斤。
炮制上为细末,入杏仁和匀。
功能主治辟瘟疫,除寒湿,温脾胃,进饮食。常服延年,明目驻颜,轻身不老。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8、胡椒汤处方红豆、肉桂(不见火),各一两;胡椒六两,干姜(炒)三两,桔梗(焙)三十两,甘草(炒)七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痛,呕逆恶心。常服温暖脾胃,去寒顺气。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人参轻骨散处方贝母(去心)、白茯苓(焙)、半夏(煮),各一两。枳壳(去瓤.炒)二两半,苍术(浸一宿)六两,人参、白术(焙)、白芷(不见火)、陈皮(去白)、秦艽、赤芍药,各二两。川芎、当归(去芦.焙)、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一两半。柴胡(去芦)、麻黄(去根.节),各三两。桔梗(去芦)、甘草、厚朴,各四两(姜汁浸)。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利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或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及山岚瘴气,时行疫疠,潮热往来,及疗五劳七伤,中气滞,心腹痞闷,停痰呕逆,冷气奔冲,攻注刺痛。又治妇人血气撮痛,经候不调,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通口稍热服。身体倦怠加乌梅一个,咳嗽加枣二枚,同煎,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集效圆处方大黄(炒)十五两,木香(不见火)、槟榔、诃黎勒(煨.去核.酒浸.焙干)、附子(炮.去皮.脐)、羌活(炒.研.一本作芜荑)、鹤虱(炒)、干姜(炮),各十两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因脏腑虚弱,或多食甘肥,致虫动作,心腹搅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腹中烦热,口吐涎沫,即是咬,宜服此药,若积年不瘥,服之亦愈。又疗下部有虫,生痔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食前,橘皮汤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丁香五套圆处方南星(每个切作十数块,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矾二两,研碎,调入水内,再浸三日,洗净,焙干),半夏(切.破),各二两;干姜(炮)、白术、良姜、茯苓各,一两;丁香(不见火)、木香、青皮、陈皮(去白),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用神僸一两,大麦蘖二两,同研取末,打糊和药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胃气虚弱,三焦痞涩,不能宣行水谷,故为痰饮,结聚胸膈之间,令人头目昏眩,胸膈胀满,咳嗽气急,呕吐腹疼。伏于中,亦令臂疼不举,腰腿沉重。久而不散,流入于脾,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化水谷,又令腹中虚满而不食也,此药主之。常服温脾胃,去宿冷,消留滞,化饮食,辟雾露风冷,山岚瘴疠,不正非时之气。但是酒癖停饮,痰水不消,屡服汤药不能作效者,服之如神。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至七十圆,温熟水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2、神应丸处方黄蜡60克 巴豆 杏仁 百草霜 干姜各15克 丁香 木香各6克
制法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滓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等药末,研匀,搓作挺子,油纸裹了旋丸用。
功能主治治内伤生冷,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23、归气饮处方熟地9~15克 茯苓6克 扁豆6克 干姜(炮)丁香 陈皮各3克 藿香4.5克 炙甘草2.4克
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气逆不顺,呃逆呕吐。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温服。中气寒甚者,加制附子;肝肾寒者,加吴茱萸、肉桂,或加当归。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4、和胃圆处方厚朴(去粗皮.碎.以生姜二两.研烂.同炒)、半夏(一半汤洗.曰干.微炒.一半生姜汁制作饼.炙黄)、鳖甲(九肋.大者一枚.黄泥外固.以米醋二碗.化?两.放鳖甲内.慢火熬干.取二两,.细研如粉用)、神僸(碎.炒)、麦蘖(微炒)、白术(炒)、肉桂(去粗皮),各二两。枳壳(去瓤.麸炒)、三棱(炮)、青皮(去白.炒)、人参,各三两。陈皮(去白)、诃子(炮.去核),各四两。槟榔、当归,各一两半。芍药、甘草(炒),各一两。干姜(炮)、赤茯苓(去皮)、各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蜜圆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痞,心腹胀闷,不思饮食,呕吐痰逆,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胁刺痛,便利不调,少力嗜卧,体重节痛,及治虚劳,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心腹痞满,并宜服之。此药老幼气弱皆可常服,能温和脾胃,调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加至三十圆,微嚼破,温水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5、大通真圆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微炒)、蝉壳(去嘴.脚.微炒)、甘草(微炙赤)、白芜荑(微炒)、白术、白薇、芎䓖(微炒)、干姜(炮),各半两;蚕纸(烧灰)二两半,人参(去苗)、川椒(去目闭口者.微炒出汗)、防风(去苗.叉)、石膏(研飞)、当归(去芦.微炒)、附子(炮.去皮.脐)、泽兰(叶)、桔梗(去苗)、柏子仁(微炒.别研),各一两;白芷、白芍药、食茱萸、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三分。
炮制上件捣,罗为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二钱分十圆。
功能主治治气血劳伤,荣卫不足,寒客经络,侵伤腑脏,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容颜萎瘁,肌体瘦弱,胁肋虚胀,头目眩重,心忪短气,食减嗜卧,及因产劳伤,虚羸不复,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腹胁时痛,肢体疼倦,乍起乍卧,渐成劳损,并宜服之。产后百日内,每日常服,能除宿血,养新血,益气补虚,调和冲任,不生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食前,当归酒研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如圣饼子处方防风 天麻 半夏(生)各1.5克 天南星(洗)干姜 川乌(去皮、尖)各30克 川芎 甘草(炙)各6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鸡头子大,捻作饼子晒干。
功能主治清头目,消风,化痰,暖胃。治上盛下虚,痰饮凤寒伏留阳经,偏正头痛,痛连脑巅,吐逆恶心,目瞑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5饼,同荆芥3~5穗细嚼,开水、茶或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27、玉真汤处方阿魏(面裹.煨)、茴香(拣净.炒),各三斤;檀香一斤半,胡椒九两,干姜(炮)一斤半,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三斤十二两,白粳米(炒)一斗六升,白面(炒)六两,甘草(炒)十两,盐(炒)二十三斤半。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痰逆恶心,胸膈痞闷,脐腹撮痛,口苦无味,饮食不美。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8、人参圆处方人参、丁香、陈皮(去白)、干姜(焙)、白术,各一分;半夏(汤洗七次)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乳哺,饮冷过度,伤冷脾胃,腹胁胀满,多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三岁小儿,服一十圆,温汤下,不拘时,日二服,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9、快汤处方甘草(炙)十八两,干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两,桔梗(炒)三斤。
炮制上炒盐一百二十钱重,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酒食所伤,胸膈不快,呕逆恶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涩,不思饮食,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羌活汤处方羌活、独活、干姜(炮)、牛膝(酒浸、炒)、草豆蔻、桂心,各半两。细辛、藿香,各一分。吴茱萸(汤洗.炒)、陈皮(去白),各半两。干蝎(炒)、半夏(汤洗),各一分。甘草(炙.四钱)。川芎、白术,各一两。
功能主治治寒风中,面青,遍身骨节俱冷,两手拘急,筋脉牵抽,手足不仁,厥冷,得暖气则舒展。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稍热,不拘时候,身暖并筋脉舒展则止。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1、禹馀粮圆处方桑寄生、柏叶(微炒)、当归(去芦.微炒)、厚朴(去粗皮.涂姜汁.炙)、干姜(炮)、白术、鳖甲(醋浸.去裙.炙黄)、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禹馀粮(烧.醋淬七遍.飞研)、白石脂,各二两;狗脊(去毛)、白芍药,各三分;吴茱萸(汤洗七次.微炒)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带下久虚,胞络伤败,月水不调,渐成崩漏,气血虚竭,面黄体瘦,脐腹里急,腰膝疼重,肢体烦痛,心忪头眩,手足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2、菊花酒处方菊花(一斤)、杜仲(一斤)。防风、附子、黄蓍、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四两。紫英石、肉苁蓉,各五两。萆薢、独活、钟乳粉,各八两。茯苓(三两)。
炮制以酒七斗,浸五日。
功能主治治男女风虚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无颜色,嘘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
用法用量一服二合,稍稍加至五合,日三。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神效沃雪汤处方苍术(坚者.炮刮去皮)、干姜(炮制)、甘草(炙),各六两。厚朴(去皮、姜汁制)、防风(嫩者)、白芍药(去皮)、葛根,各四两。
功能主治治伤寒阴阳二证未辨,时行疫疠,恶气相傅,服之如汤沃雪,此药功力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热服之,不拘时服。少顷取生姜葱作羹或粥投之,避风坐卧,身体微润即愈。如疫气正相傅染,清晨进一服为佳。常服每用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4、栀子干姜汤处方栀子9克(劈)干姜6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35、蝉蜕丸处方蝉蜕(一两)干蝎(炒.一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一两)五味子(一两.四味用酒浸.焙干)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南星(炮.二两)天麻(二两)白附子(炮.一两)川芎(一两)僵蚕(炒.一两)防风(去叉.一两)干姜(炮.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蔓荆子(去白皮.一两)狗脊(去毛.一两)雄雀粪(炒.一两)当归(切焙.三分)雄黄(研.一分)丹砂(三分)麝香(研.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急风卒中,半身不随,腰脚软弱,历节疼痛,手足拘挛,口面歪斜,言语蹇涩,白癜顽麻,心惊恍惚,肢体战掉,腰腿瘫缓,及脚气风肿痛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薄荷酒嚼下。急风瘫缓,及攻注,筋骨疼痛,薄荷汁化开一丸,以热酒投下,向患处卧,衣被盖汗出,睡觉疼痛既定。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6、五积散处方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三两。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干姜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
炮制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
功能主治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如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反胃呕吐,泄利清谷,及倂癖症瘕,膀胱小肠气痛,即入煨生姜三片、盐少许同煎。如伤寒时疫,头痛体疼,恶风发热,项背强痛,入葱白三寸、豉七粒同煎。若但觉恶寒,或身不甚热,肢体拘急,或手足厥冷,即入炒茱萸七粒、盐少许同煎。如寒热不调,咳嗽喘满,入枣煎服。妇人难产,入醋一合同煎服之。并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7、化痰丸处方半夏90克 陈皮 干姜 白术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姜汁糊丸。
功能主治治寒痰。
用法用量姜汤下20丸。
摘录《赤水玄珠》卷六
处方38、破饮圆处方旋覆花八两,白术一斤一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六两;赤茯苓(去皮)七两,枳实(麸炒)二两。
炮制上为末,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冶一切停饮不散,时呕痰沫,头眩欲倒,膈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熟水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9、蟠葱散处方延胡索三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甘草,各半斤;茯苓(白者.去皮)、蓬莪茂、三棱(煨)、青皮(去白),各六两;丁皮、缩砂(去皮)、槟榔、各四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二两。
炮制上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冷,攻筑心腹,连胁肋刺痛,胸膈痞闷,背膊连项拘急疼痛,不思饮食,时或呕逆,霍乱转筋,腹冷泄泻,膀胱气刺,小肠及外肾肿痛;及治妇人血气攻刺,症瘕块硬,带下赤白,或发寒热,胎前产后恶血不止,脐腹疼痛。应一切虚冷,不思饮食,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连根葱白一茎,煎七分,空心,食前,稍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茯苓圆处方葛根、枳实(去瓤.麸炒黄)、白术、甘草(炙),各二两;赤茯苓(去皮)、人参、干姜(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半夏(汤洗十遍去滑.切.焙),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憎闻食气,呕逆吐闷,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胜持。常服此药,消痰水,令能食,强力养胎。
用法用量当先服半夏茯苓汤,次进此药。每服三十圆,温米饮空心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牛黄清心圆处方白芍药、麦门冬(去心)、黄芩、当归(去苗)、防风(去苗)、白术,各一两半。柴胡、桔梗、芎、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各一两二钱半。神曲(研)、蒲黄(炒)、人参(去芦),各二两半。羚羊角末、麝香(研)、龙脑(研),各一两。肉桂(去粗皮)、大豆黄卷(碎炒)、阿胶(碎炒),各一两七钱半。白干姜(炮)七钱半,牛黄(研)一两二钱,犀角末二两,雄黄(研飞)八钱,干山药,七两。甘草(炒)五两,金箔(一千二百箔,内四百箔为衣),大枣一百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炮制上除枣、杏仁、金箔、二角末及牛黄、麝香、雄黄、龙脑四味外,为细末。入馀药和匀,用炼蜜与枣膏为圆,每两作一十圆,用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蹇涩,心怔健忘,恍惚去来,头目眩冒,胸中烦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愦。又治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怕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无时,或发狂颠,神情昏乱。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水化下,食后服之。小儿惊,即酌度多少,以竹叶汤温温化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2、乌犀圆处方白术(米泔浸一宿.切.焙干.微炒)、白芷、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天竺黄(细研)、虎骨(酒醋涂.炙令黄)、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熟)、何首乌(米泔浸一宿.煮过.切.焙)、败龟(酒醋涂.炙令黄)、桑螵(微炒)、缩砂仁、蔓荆子(去白皮)、丁香、晚蚕蛾(微炒),各三分(微炙)。细辛(去苗)、蘖本(去土)槐胶、阿胶(杵碎,炒)、陈皮(去白.微炒)、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炒黄)、羌活(去芦)、麝香(别研)、天麻(酒洗.切.焙)、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三日.炒)、茯苓(去皮)、独活(去苗)、人参(去芦)、羚羊角(镑)、藿香叶(去土)、槟榔川乌(烧令通赤.留烟少许.入坑内.以盏覆.新土围.食顷出)、肉桂(去粗皮)、沉香、麻黄(去根.节)、白僵蚕(去丝.嘴.微炒)、白附子(炮)、乾蝎(微炙)、防风(去芦)、白花蛇(酒浸一宿.炙熟用肉)、乌蛇(酒浸一宿.炙.去皮.骨.令熟.用肉)、木香,各一两。石斛(去根)、水银、蝉壳(去土.微炒)、川芎、肉豆蔻(去壳.微炮)、硫黄(末.用瓷盏盛.慢火养成汁.入前水银.急炒如青泥.细研)、附子(水浸後.炮.去皮.脐)、龙脑(别研)、朱砂(研飞)、雄黄(研飞)、牛黄(别研),各半两。狐肝(三具.腊月采取.同乌鸦一只.入新瓦罐内.以瓦盆子盖头.用固济.用炭火一称.烧令通赤.待烟尽取出.候冷.研令极细用)、乌鸦(一只.腊月采取.去嘴.翅.足)、腻粉(别研)一分,当归(去芦.酒浸.焙.炒)乌犀(镑),各二两。
炮制上五十八味,并须如法修事,捣研令细,炼白蜜合和,入酥,再捣五千下,圆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卒中诸风,牙关紧急,膈上多痰,或语言蹇涩,口眼斜。又治瘫缓,暗风病,手足潮搐,心神不安,遍身烦麻,肠风痔瘘,肾脏风毒,上攻下注。妇人血风,头旋吐逆,皮肤肿痒,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用薄荷汁与酒各少许,化三圆服之,良久再服,立有大效。常服一圆,不计时,薄荷汤或茶嚼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秘传斗门散处方黑豆(炒.去皮)十二两,干姜(炮)四两,罂粟壳(蜜炒)半斤,地榆(炒)、甘草(炙),各六两;白芍药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瘀血,或成片子,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久渴不止,全不进食,他药不能治者,立见神效。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同煎至七分,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4、柏叶汤处方柏叶9克 干姜9克 艾3克
功能主治治吐血不止者。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500毫升,取马通汁100毫升,合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45、大补中当归酒处方当归40g 续断40g 肉桂40g 川芎40g 干姜40g 麦冬40g 芍药60g 甘草30g 白芷30g 黄芪40g 大枣20个 干地黄100g 吴茱萸100g 黄酒2000ml
炮制1.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白纱布袋内;2.将其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黄酒浸泡24小时;3.加水1000ml,上火煮至1500ml;4.冷却后,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功能主治补虚损。主治产后虚损,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15~20ml,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备注(1)当归、川芎、干地黄、白芍药:补血而调理冲任。黄芪、续断、白芷、麦冬、大枣:健脾益气,补肝益肾。肉桂,吴茱萸、干姜:温通经脉,暖小腹而止疼。
摘录《千金方》
处方46、韭子丸处方韭子500克 甘草 桂心 紫石英 禹余粮 远志 山茱萸 当归 天雄 紫菀 薯蓣 天门冬 细辛 茯苓 菖蒲 僵蚕 人参 杜仲 白术干姜 芎藭 附子 石斛各45克 苁蓉 黄耆 菟丝子 干地黄 蛇床子各60克 干漆120克 牛髓120克 大枣50枚
制法上三十一味,为细末,牛髓合白蜜枣膏共捣三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房室过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生肌,两脚软弱。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15丸,一日二次。可加至20丸。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47、丁香豆蔻散处方京三棱(炮)、木香(不见火)、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芍药、肉豆蔻(炮)、人参、干姜(炮)、茯苓(白者.去皮),各五两;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甘草(炙)、丁香,各三两半;苍术(去皮)七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宿寒停积,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胸满短气,呕逆恶心,胁肋胀满,腹内虚鸣,饮食减少,及积寒久痢,纯白或白多赤少,日夜无度,或脾胃虚寒,泄泻日久,愈而复发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温服。如不及煎,入盐少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升麻和气饮处方干姜、熟枳壳,各半钱;干葛、熟苍术、桔梗、升麻,各一两;当归、熟半夏、茯苓、白芷,各二钱;陈皮、甘草,各一两半;芍药七钱半,大黄(蒸)半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疮疥发于四肢,臀髀痛痒不常,甚至憎寒发热,攻刺疼痛,浸淫浮肿。又癞风入脏,阴下湿痒,耳鸣眼痛,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心十五茎,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补骨脂散别名补骨脂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补骨脂30克 莽草叶30克 官桂30克(去粗皮)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30克(炮裂,锉)干蝎7.5克(微炒)
制法上药六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肝脏风冷,手足拘急,及转筋,一切筋寒之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酒、水各75毫升,加葱白6.6厘米,盐少许,同煎取90毫升,空腹时热服。如是急转筋甚者,用热酒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50、大断下圆处方高良姜(去芦)、赤石脂(研)、干姜(炮)、龙骨(研),各一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牡蛎(火煅)、附子(炮.去皮.脐)、白矾(枯)、诃子(煨.去核),各一两;细辛(去土.叶)七钱半,酸石榴皮(去瓢.米醋浸一宿.取出.炙令焦黄色)一两。
炮制上为末,醋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停寒,肠胃虚弱,腹痛泄泻,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五十圆,空心温米饮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1、顾母理脏汤处方枳壳4.5克(麸炒)青皮4.5克 厚朴3克 干姜1.5克 谷芽6克(炒)当归6克 茯苓6克 白术3克 木香1.5克 白蔻1.8克 橘饼9克(切片)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理气消胀。治大肠胀。腹胀肠鸣而痛,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52、万病圆处方芍药、肉桂(去粗皮)、川芎(不见火)、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干姜(炮)、防风(去芦)、巴豆(去心.膜.炒)、当归(去芦)、生屑角(镑)、桔梗、芫花(醋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炒)、人参(去芦)、黄芩、黄连(去须)、禹馀粮(醋淬.研飞)、蒲黄(微炒)、前胡(去芦)、大戟(炒)、葶苈(炒)、麝香(研)、细辛(去苗)、雄黄(研飞)、朱砂(研飞)、紫菀(去芦)、甘遂、牛黄(研),各一两;蜈蚣十二节(去头.足.炙),芫青二十八枚(入糯米同炒.候米色黄黑.去头.足.翅用),石蜥蜴(去头.尾.足.炙)四寸。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七种癖块,五种癫病,十种注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种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并风入头,眼暗漠漠,及上气咳嗽,喉中如水鸡声,不得卧,饮食不作肌肤,五脏滞气,积聚不消,壅闭不通,心腹胀满,连及胸背,鼓胀气坚结,流入四肢,或腹叉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瘥。五种下痢,疳虫、虫、寸白虫、诸虫。上下冷热,久积痰饮,令人多眠睡,消瘦无力,荫入骨髓,便成滞疾,身体气肿,饮食呕逆,腰脚酸疼;四肢沉重,不能久行久立。妇人因产,冷入子脏,脏中不净,或闭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滞,出流不尽,时时疼痛为患,或因此断产,并小儿赤白下痢,及狐臭。耳聋、鼻塞等病。
用法用量疟病,未发前服一圆,未瘥,如前更服。若一岁以下小儿有疾者,令乳母服两小豆大,亦以吐利为度。近病及卒病用多服;积久疾病即少服;常服微溏利为度;卒病欲死,服一、二圆,取吐利即瘥。卒中恶,口噤,服二圆,浆一合下,利即瘥。五注鬼刺客忤,服二圆。男、女邪病歌哭,腹大如妊身,服二圆,日三、夜一,间食服之。蛊毒吐血,腹痛如刺,服二圆,不瘥,更服。诸有痰饮者,服三圆。冷癖,服三圆,日,三服,皆间食,常令微溏利。宿食不消,服二圆,取利。瘕症积聚,服二圆,日三服。拘急,心腹胀满,心痛,服三圆。上气呕逆,胸满不得卧,服二圆,不瘥,更服。大痢,服二圆,日三服。疳湿,服二圆,以一圆如杏仁大,和醋二合,灌下部中。水病,服三圆,日再服,间食服之,瘥止,人弱,即隔日服。头痛恶寒,服二圆,复取汗。伤寒天行,服二圆,日三服,间食服之。小便不通,服二圆,不瘥,明日再服。大便不通,服三圆,又内一圆下部中即通。耳聋,耳,以绵裹如枣核,塞之。鼻衄,服二圆。痈肿、丁肿、破肿,内一圆如麻子大,日一傅之,根亦自出。犯下肿血出,以猪脂和涂,有孔,内孔中,瘥。癞疮,以酢泔洗讫,取药和猪脂傅之。漏疮有孔,以一圆内孔中,和猪脂傅上。痔疮,涂绵筋上,内孔中,日别易,瘥止。瘰倁,以酢和涂上,瘥。癣疮,以布揩令汗出,以酢和涂上,日一易,瘥,止。胸、背、腰、胁肿,以醋和傅肿上,日一易,又服二圆。诸冷疮积年不瘥,以酢和,涂之。恶刺,以一圆内疮孔中,即瘥。蝮蛇螫,以少许内螫处,若毒入复,心烦欲绝者,服三圆蜂螫,以少许傅之瘥。妇人诸疾,胞衣不下,服二圆。小儿惊俌,服一圆如米许,以涂乳,令嗍之,看儿大小加减。小儿客忤,服一圆如米,和乳涂乳头,令嗍之。以意量之。蝎螫,以少许傅之瘥。小儿乳不消,心腹胀满,服一圆如米许,涂乳头令嗍之,即瘥。
备注服此药,以三圆为一剂,服不过三剂,万病悉除,说无穷尽,故以万病圆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通脉四逆汤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5克(生用)干姜9克
功能主治回阳通脉。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面色赤者,加葱9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6克;呕者,加生姜6克;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3克;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6克。
摘录《伤寒论》
处方54、九痛丸别名附子丸(《外台秘要》卷七)。
处方附子42克(炮)生狼牙14克(炙香)巴豆14克(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14克
制法上药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感受秽恶不正之气,腹部胀痛,日不能言;或多年积冷,寒气攻冲。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体强者初服3丸,日服三次,弱者服2丸,用酒或温开水送下。
摘录《金蹑要略》卷上
处方55、安中散处方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两。牡蛎(煅)四两,甘草(炒)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又治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注重痛,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者,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6、挨积丸处方京三棱(炮)90克 丁香皮(不见火)90克 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30克 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研)各7.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和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温中消积。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乳食减少;或疳泻积泻,大便酸臭;亦治丈夫妇人胸膈不快,酒积食积,呕逆恶心,吐泻脾疼。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二岁儿可服7~10丸,生姜汤吞下,熟水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57、紫菀七味汤处方紫菀1.5克 五味子3克 桂心6克 麻黄8克(去节)杏仁9克(去皮、尖,碎)干姜8克 甘草6克(炙)
制法上药切碎。
功能主治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煎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生葱、蒜、面、腥腻。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小品方》
处方58、伏火二气丹处方硫黄四两,黑锡、水银、丁香(不见火)、干姜,各半两。
炮制先熔黑锡,后下水银,结砂子,与硫黄一处,再研成黑灰色,次入馀药研匀,用生姜自然汁煮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元虚损,精髓耗伤,肾气不足,面黑耳焦,下虚上盛,头目眩晕,心腹刺痛,翻胃吐逆,虚劳盗汗,水气喘满,全不入食。妇人血气久冷,崩中漏下,症瘕块癖。此药夺阴阳造化之功,济心肾交养之妙,大补诸虚。
用法用量每服十粒至十五粒,浓煎生姜汤下,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9、七德丸处方台乌药 吴茱萸(制)干姜(炒黄)苍术(炒)各60克 木香 茯苓各30克 补骨脂(炒)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生冷伤脾,泄泻下痢,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10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卜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60、如圣饼子处方防风、天麻、半夏(生),各半两。天南星(洗)、干姜、川乌(去皮.尖),各一两。川芎、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圆,如鸡头大,捻作饼子曝干。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气厥,上盛下虚,痰饮风寒,伏留阳经,偏正头疼,痛连脑巅,吐逆恶心,目瞑耳聋。常服清头目,消风化痰,暖胃。
用法用量每服五饼,同荆芥三、五穗细嚼,茶、酒任下,熟水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伏龙肝汤处方伏龙肝半升,干地黄2两,干姜2两,牛膝2两,阿胶(炙)3两,甘草(炙)3两。功能主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胶,分3服。摘录《千金翼》卷十八处方2、杜仲酒处
处方1、防风汤处方防风(去芦,炒)、藁本(去芦)、独活(去芦)、细辛(去叶)、甘草、阿胶(炒令沸燥)各等分。功能主治妊娠身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热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八处方2、立应绀珠
处方1、加味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子汤加炮干姜、白豆蔻、黄连、制吴茱萸。功能主治脾胃大虚,以致膈噎不食。摘录《古今医鉴》卷五处方2、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干姜(炮)1钱,甘草(炙)5分,丁香10
处方1、附子塞虫孔丸别名附子丸处方附子1枚(炮)。制法上为末,以蜡和之为丸。功能主治龋齿。用法用量附子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删繁方》处方2、巨胜丸处方巨胜2斤,杏仁4两(
处方1、半夏木通汤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切,焙干),木通(锉)1两,芦根(锉)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半两,柴胡(去苗)1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枇杷叶(拭去毛)半两(姜汁炙)。制法上为粗末。
处方1、加减芍药汤处方芍药、地黄、当归、川芎、木香、黄连、黄芩、阿胶、地榆、甘草。功能主治调气和血。主便脓血。用法用量水煎服。里急后重,加枳壳、槟榔;发热、加软柴胡、升麻;腹中痛热甚者,加酒浸大黄;渴
处方1、大黄甘草饮子处方大豆5升(先煮3沸,淘去苦水,再煮),大黄1两半,甘草(大粗者)4两(打碎)。制法用井水1桶,将前药同煮3-5时,如稠糨水,少候大豆软,盛大盆中,放冷。功能主治一切消渴,饮水不
处方1、散偏定痛饮处方生地30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蒺藜15克,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牛子20克,升麻10克,地骨皮30克,白芥子15克,细
处方1、丁沉圆处方甘草(炙)、青皮(去瓤.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蔻仁,各五两。白术(微炒)四十两,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黎勒(煨取皮),各十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裂
处方1、苓白术散处方人参4钱,白术(炒)1两,木香4钱,莲肉(去皮心)1两,砂仁5钱(去壳),白茯苓1两,甘草6钱,陈皮6钱,山药1两,黄耆1两(蜜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泄泻。用法用量若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