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增液润燥汤

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当归12克,知母15克,天冬12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玉竹2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主肺热邪毒,灼伤阴液,精气不能上荣,目失所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纪源方

处方2、竹叶汤

处方竹叶(切)30克 地骨皮 生地黄(切)各15克 栝楼根 石膏各24克 茯神(一作茯苓)萎蕤 知母 生姜各12克 生麦门冬10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渴利虚热,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1.2升,下大枣10枚,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3、芩连二母丸

处方黄连 黄芩 知母 贝母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 蒲黄 羚羊角 地骨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化瘀散结。治心火妄动,逼血沸腾,外受寒凉,结为血瘤,患处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如红丝,皮破血流,禁之不住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灯心汤送下。或作煎剂服之,亦效。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4、清毒利肺汤

处方南沙参30克,北沙参30克,天冬15克,桃仁9克,杏仁9克,川贝9克,浙贝9克,地骨皮15克,夏枯草15克,蛤壳30克,全瓜蒌30克,前胡9克,紫菀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草河车30克,石斛30克。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解毒化瘀。主阴虚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北京市中医院方》

处方5、立消散

处方龙胆草 藁本 西牛黄 白芷 地骨皮雄黄 金银花藤各等分

制法共研极细。

功能主治治百会疽。

用法用量生酒调敷,中留一孔透气,自消。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

处方6、多皮饮

处方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疏风和血。主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7、加减清心莲子汤

处方石莲肉、西洋参、麦冬、地骨皮、黄芩、焦山栀、生甘草、车前子。

功能主治带下。因心火不静,热传于脾,脾中湿热,蒸郁化火而为赤带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8、玉池散

处方当归(去芦)藁本 地骨皮 防风 白芷 槐花(炒)川芎 甘草(炙)升麻 细辛(去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风蛀牙疼,肿痒动摇,牙龈溃烂,宜露出血,口臭。(牙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揩牙。痛甚即取6克,用水250毫升,加黑豆6克,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稍温漱口,候冷吐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9、养寿丹

处方远志(去心)菖蒲 巴戟天(去心)白术 茯苓 地骨皮 续断 枸杞子 甘菊花 细辛 熟地黄 车前子 何首乌 牛膝 苁蓉 菟丝子(三味酒浸)覆盆子各15克

制法上药十七味,为细末;炼蜜和就,于臼内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五脏,散麻痛,驻容颜,乌须发,壮筋骨。久服不老。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处方10、远志丸

处方远志(去心,炒)山药(炒)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龙齿(水飞)各180克 麦门冬(去心)五味子 车前子(炒)白茯苓 茯神(去木)地骨皮 桂心各150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气不足,惊悸健忘,梦寐不安,遗精,面色无华,足胫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温服,用酒或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处方11、省味金花丸

处方川黄柏60克 黄芩 知母 桔梗 连翘各30克 地骨皮 薄荷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肺经实热,目中眵泪甚多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桑白皮汤或薄荷汤送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12、清热固表汤

处方生石膏30克 地骨皮12克 浮小麦30克 糯稻根30克 知母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固表。治内热而表不和所致之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石膏、知母、地骨皮以清内热;浮小麦、糯稻根敛汗固表。五药合用,共奏清热固表之功。

摘录《温病刍宫》

处方13、清肺泄热饮

处方沙参 花粉 地骨皮 知母 甜杏仁 玉竹 玄参 甘草 连翘 枇杷叶 西瓜翠衣

功能主治清肺泄热。治秋燥发热,汗出,咳痰不爽,鼻衄口干。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补。

摘录《六因条辨》卷中

处方14、养阴清热汤

处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桔梗12克,山药12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栀子10克,生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主阴虚内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徐治鸿方

处方15、复寿延春丹

处方人参60克 白茯苓60克 远志(去心)牛膝(酒浸)杜仲(炒去丝)黄耆 菖蒲 当归 苍术(泔浸,去皮)甘菊花 地骨皮各30克 天麻 半夏(制)生地黄 熟地黄 益智仁 萆薢(酒浸)羌活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平肝熄风。治防治中风,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五

处方16、石榴皮散

处方酸石榴皮90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地骨皮30克 黄柏30克(微炙,锉)当归30克(锉,微炒)芎藭22.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下痢赤白,疴刺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6克,用薤白粥饮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处方17、拨云退翳丸

处方密蒙花80g 蒺藜(盐炒)60g 菊花20g 木贼80g 蛇蜕12g 蝉蜕20g 荆芥穗40g 蔓荆子80g 薄荷20g 当归60g 川芎60g 黄连20g 地骨皮40g 花椒28g 楮实子20g 天花粉24g 甘草12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散风明目,消障退翳。用于目翳外障,视物不清,隐痛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五加皮浸酒方

处方五加皮(三两)熟地黄(三两)枳壳(麸炒.一两)防风(一两)干姜(炮.一两)独活(二两)地骨皮(二两)牛膝(去苗.二两)鸟喙(炮裂.去皮脐.二两)石楠叶(二两)丹参(一两)虎胫骨(酥炙.五两)

炮制上细剉,以生绢袋盛,用清酒二斗,于瓷瓶中浸,密封七日后开。

功能主治治风,毒气攻腰脚,连骨髓,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三五度,温饮一小盏,常令醺醺,以瘥为度。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9、长春酒

处方山茱萸30g 巴戟天45g 石菖蒲30g 地骨皮40g 覆盆子45g 枸杞子100g 菟丝子45g 肉苁蓉120g 柏子仁40g 五味子24g 熟地45g 山药40g 牛膝70g 杜仲70g 茯苓30g 人参10g 木香15g 川椒9g 泽泻40g 远志30g 天冬(去心)30g 麦冬(去心)30g 白酒3500ml

炮制1. 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2. 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3.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4. 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5. 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虚损,壮筋骨,调阴阳。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菉竹堂经验方》

处方20、预知子圆

处方枸杞子(净)、白茯苓(去皮)、黄精(蒸熟)、朱砂(研.水飞)、预知子(去皮)、石菖蒲、茯神(去木)、人参(去芦)、柏子仁、地骨皮(去土)、远志(去心)、山药,各等分。

炮制上件一十二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圆,如龙眼核大,更以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愁忧惨戚,喜怒多恐,健忘少睡,夜多异梦,寤即惊魇,或发狂眩,暴不知人,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人参汤下,不计时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羌活散

处方羌活(一两半)天麻(一两半)酸枣仁(炒.一两半)羚羊角(一两半)地骨皮(一两半)栢子仁(一两半)川芎(一两)鹿角胶(炒.一两)侧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人参(一两)白附子(炮裂.一两)桂心(一两)薏苡仁(一两)海桐皮(一两)牛膝(二两)乌蛇肉(酒浸.炙黄.三两)犀角屑(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毒入四肢,筋脉拘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2、小儿感冒茶

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块状茶剂;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压块,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块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大生地酒

处方杉木节50g 牛蒡根120g 地骨皮30g 大麻仁60g 生地120g 丹参30g 牛膝50g 防风20g 独活30g 白酒1500ml

炮制1.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去渣,装瓶贮存。

功能主治清虚热,祛风,活血,消肿。主治足胫虚肿,烦热疼痛,行步困难。

用法用量每顿饭前,将酒温热随量服用。

备注(1)杉木:活血止痛,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瘀。牛蒡根:祛风热,消肿毒。防风、独活:祛风除湿,行痹止痛。丹参:活血。地骨皮:清热。生地:滋阴补血。牛膝:强筋壮骨。麻仁:润肠通便。

摘录《太平圣惠方》

处方24、草还丹

处方生干地黄(净洗)石菖蒲(节密细者)牛膝(酒浸,切,焙)菟丝子(入盐少许炒,乘热捣末)地骨皮 肉苁蓉(酒浸一宿,细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气血两虚,髭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次40丸,早晨空腹时用温酒送下,日午再服20丸。一月内百疾俱退,一年白发俱黑,身体有力,颜色如童,睡少欲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25、黄连白术汤

处方黄连(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旋覆花(炒.一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桂心(七钱)白茯苓(去皮.七钱)陈皮(去白.焙.七钱)桔梗(炒.七钱)地骨皮(一两二钱)桑白皮(一两半)

炮制上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风证,寒热二气交争,调顺阴阳。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6、拨云退翳丸

处方川芎45克 菊花30克 蔓荆子60克 蝉蜕30克 蛇蜕(炙)9克 密蒙花60克 薄荷叶15克 木贼草(去节)60克 荆芥穗30克 黄连 楮桃仁各15克 地骨皮30克 天花粉18克 炙草9克 川椒皮21克 当归 白蒺藜(去刺,炒)各4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主阳蹻受邪,内眦即生赤脉缕缕,根生瘀肉,瘀肉生黄赤脂,脂横侵黑睛,渐蚀神水,锐眦亦然,俗名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睡时细嚼,茶清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27、人参黄蓍散

处方天门冬(去心)三十两,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知母、桑白皮(炒)、赤芍药、黄蓍、紫菀、甘草,各十五两;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秦艽(去土)、生干地黄、地骨皮,各二十两;人参、桔梗,各十两;鳖甲(去裙.醋炙)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黏,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8、小儿感冒颗粒

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12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9、玉池散

处方当归(去芦)、伞本地骨皮、防风、白芷、槐花(炒)、川芎、甘草(炙)、升麻、细辛(去苗),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风蛀牙痛,肿痒动摇,牙溃烂,宣露出血,口气等疾。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揩牙,痛甚即取二钱,水一盏半,黑豆半合,生姜三片,煎至一盏,稍温漱口,候冷吐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劫劳散

处方地骨皮二两半,前胡(去芦)、荆芥,各二两七钱。香附子(炒.去毛)、苍术(浸.去皮.焙)甘草,各三两六钱。麻黄(去根.节)、白芷,各四钱半。川芎二两二钱半,桔梗(去芦)七两二钱,当归七两三钱半,肉桂(去粗皮)一两三钱半,石膏九钱,陈皮(去白)一两三钱,天仙藤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五劳七伤,四时伤寒,山岚瘴疟,时行疫疠,心神烦躁,口苦舌干,憎寒壮热,头疼鼻塞,腰脚酸倦,背脊强急,浑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乌梅半个,入盐同煎服。如要出汗,加葱白、姜钱煎,连进三服。常服,温盐酒调,热盐汤点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1、五皮散

处方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2、黄蓍羌活饮

处方黄蓍(一两半)。羌活、石斛(去根)、防风、枳壳(麸炒)、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茯苓(去皮)、牛膝(酒浸.炒)、五味子、牡蛎(煅),各一两。断续(半两)、地骨皮(三分)、生地黄(焙.二两)。

炮制上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心脾受病,精血虚少,风气乘之,日益削消。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黄蓍鳖甲散

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两六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三两三钱,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赤芍药、黄蓍、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各五两;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三两三钱。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4、麦煎散

处方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如初生孩儿感冒风泠,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去木.二两)防风(去芦.一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伏暑,烦热不安,及烦热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6、兔肝丸

处方兔肝60克(炙微黄)防风23克(去芦头)玄参30克 白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3克 人参23克(去芦头)决明子90克 车前子30克 地骨皮15~23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耆30克(锉)熟干地黄30克 甘菊花23克 麦门冬45克(去心,焙)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肝肾不足,眼目昏暗,久视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三十

处方37、秘传降气汤

处方桑白皮(炒二两),骨碎补(去毛.炒)、草果仁(去皮.煨)、五加皮(酒浸半日.炒黄)、半夏(生为末.生姜自然汁为饼.再碎.炒)、桔梗、诃子(炮.去核),各半两。甘草(炒)、枳壳(去瓤.麸炒)、陈皮(去白.炒黄)、柴胡(去芦)、地骨皮(炒黄),各一两。

炮制上为粗散和匀,再就蒸一伏时,晒干。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上热下虚之疾。凡饮食过度,致伤脾胃,酒色无节,耗损肾元,水土交攻,阴阳关膈,遂使气不升降,上热则头目昏眩,痰实呕逆,胸膈不快,咽喉干燥,饮食无味;下弱则腰脚无力,大便秘涩,里急后重,脐腹冷痛。治以凉,则脾气怯弱,肠鸣下利;治以温,则上焦壅热,口舌生疮,及脚气上攻,与久痢不瘥。宜先服此药,却以所主药治之,无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紫苏三叶,姜钱三片,水一盏,同煎至七分,食后,通口服。常服调顺荣卫,通利三焦,开膈化痰,和五脏。痰嗽,加半夏僸煎。心肺虚,加人参、茯苓煎。上膈热,加北黄芩煎。下部大段虚,加少许炮附子煎,如使附子,多加生姜。妇人血虚,加当归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8、青蒿散

处方青蒿60克 龙胆27克(去芦头)栀子仁23克 知母23克 黄连30克(去须)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耆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锉)地骨皮15克 白术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柴胡45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骨蒸劳热,四肢烦疼,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处方39、龙齿镇心丹

处方龙齿(水飞)、远志(去心.炒)、天门冬(去心)、熟地黄、山药,各六两(炒);茯神、麦门冬(去心)、车前子(炒)、白茯苓、桂心、地骨皮、五味子,各五两。

炮制上为末,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气不足,惊悸健忘,梦寐不安,遗精面少色,足胫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米汤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二地二冬酒

处方菟丝子120g 肉苁蓉120g 天门冬60g 麦门冬60g 白茯苓60g 枸杞子60g 五味子60g 石菖蒲30g 车前子45g 山萸肉60g 远志肉30g 柏子仁60g 覆盆子45g 地骨皮45g 牛膝60g 生地60g 熟地60g 山药60g 人参60g . 木香60g 川椒30g 泽泻30g 杜仲(姜汁炒)60g 巴戟天(去心)60g 白酒3000ml

炮制将上述2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用纱布包贮,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7~12日,即可饮用。可随饮随加酒,直到味薄乃止。

功能主治补肾添精,安神定志。主治肾虚精亏,中年阳痿,老人视物昏花,神志恍惚,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早晚2次。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41、七皮饮

处方大腹皮 陈皮 茯苓皮 生姜皮 青皮 地骨皮 甘草皮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2、生犀散

处方大黄(蒸.切.焙)、鳖甲(汤煮.去裙澜.醋涂.炙黄)、麦门冬(去心)、黄蓍、秦艽(去苗并土)、羚羊角(镑)、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药、柴胡(去苗)、枳壳(去瓤.麸炒)。

炮制上各等分,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饮食虽多,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后,馀毒不解,或伤寒病后,因食羊肉,体热不除,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青蒿少许,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儿小即分为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茅根汤

处方茅根(洗剉)、山栀仁、茵陈蒿、地骨皮、甘草(炙),各半两。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黄,遍身如金黄色者。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豆豉三七粒,同煎至一盏,去滓,早晚食远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4、补损接骨仙丹

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破故纸 木香 五灵脂 地骨皮 防风各15克 乳香 没药 血竭各3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皮破肉烂,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用夜合花树根皮15克,同入大酒壶内,加烧酒适量,重汤煮半小时,取出服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处方45、镇肝圆

处方蔓荆子(去白皮)、地肤子、人参、茺蔚子、决明子、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防风(去芦.叉),各一两;青葙子、地骨皮、柴胡(去芦)、山药、车前子、柏子仁(炒)、玄参、甘菊、甘草(炙),各半两;细辛(去苗)一分。

炮制上为末,蜜水煮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堆眵多泪,怕日羞明,时发肿赤,或生障翳,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米饮下,食后,日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6、人参羌活散

处方柴胡(去苗)、独活(去芦)、羌活(去苗),各二两;人参(去芦)、川芎、枳壳(去瓤.麸炒)、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两;桔梗、前胡、天麻(酒浸.炙)、地骨皮(去土),各半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寒邪温病,时疫疮疹,头痛体疼,壮热多睡,及治潮热烦渴,痰实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七分盏,入薄荷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7、清肺滋阴散

处方川芎(酒洗)3克 白芍(炒)4.5克 生地黄6克 白术(炒)3克 陈皮3克 白茯苓2.4克 黄柏(蜜炒)3克 知母3克 贝母(去心)3克 紫菀2.4克 五味子1.8克 款冬花2.4克 麦门冬3克 地骨皮3克 黄连(炒)1.5克 远志(甘草汤泡)2.4克 酸枣仁(炒)1.8克 甘草1.2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肺滋阴。治酒色太过,真阴耗损,虚火灼肺,咳嗽咽疮,咽喉溃烂肿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竹沥15毫升,煎服。心下怔忡,夜卧不寐,加人参2.4克;心烦躁乱,加枳实1.8克,竹茹1.8克;如痰涎壅盛,加瓜蒌仁1.8克,天花粉3克。咽喉有疮,用通隘散吹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48、五补圆

处方地骨皮、白茯苓(去皮)、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熟干地黄、人参,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诸虚,安五脏,坚骨髓,养精神。久服去百病,髭发黑润。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酒下,空心,食前服。稍增至五十圆,日二服。服至十日及半月,觉气壅,即服七宣圆。服七宣圆二、三日,觉气散,即还服五补圆。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地骨皮汤

处方生地 麦冬 黄耆 山药 五味手 地骨皮 淡竹叶

功能主治主心经虚热,小便短赤,茎中疼痛,尿道口时有脓样分泌物,淋沥不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处方50、地骨皮饮

处方柴胡(去芦)地骨皮各90克 知母 甘草(炙)鳖甲(醋炙黄)黄芩 人参各7.5克 赤茯苓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骨蒸,潮热往来,心膈烦悸,及热病后低热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6~9克,加生姜1片、乌梅1个,水煎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51、菊花清燥汤

处方甘菊花6克 当归 生地 白芍(酒炒)川芎 知母 贝母(去心,研)地骨皮 麦冬(去心)各3克 柴胡 黄芩 升麻 犀角(镑)甘草(生)各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治石榴疽。色红焮肿,坚硬疼痛,破翻如榴,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上药加竹叶20片,灯心70厘米,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八

处方52、清心莲子饮

处方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兽(蜜炙)、人参,各七两半。

炮制上散。

功能主治治心中蓄积,时常烦躁,因而思虑劳力,忧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浊,或有沙膜,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及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药性温平,不冷不热,常服清心养神,秘精补虚,滋润肠胃,调顺血气。

用法用量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泠,空心,食前服。发热加柴胡、薄荷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补心丸

别名补心丹(《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麦冬75克 远志(甘草汤煮)石菖蒲 香附子(童便浸)60克 天冬 栝楼根 白术 贝母 熟地 茯神 地骨皮各45克 人参 川归 牛膝黄耆各30克 木通24克

制法俱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恐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用酒或圆眼汤吞服50~70丸。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

处方54、人参鳖甲圆

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人参、当归(洗.焙)、赤芍药、甘草(炙)、柴胡(去苗)、桔梗(去芦),各一两;地骨皮、宣黄连(去须)、胡黄连,各一分;肉桂(去粗皮)、木香,各半两;麝香(别研)半分,鳖甲一枚(可重二两者.醋炙黄色为度)。上为细末,用青蒿一斤,研烂,绞取汁,童子小便五升,酒五升,同熬至二升以来,次入真酥三两,白沙蜜三两,再熬成膏,冷,方下众药末,搜和令匀,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一切虚损,肌肉瘦瘁,盗汗心忪,咳嗽上气,经脉不调,或作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5、调元肾气丸

处方怀生地(酒煮,捣膏)120克 山萸肉 山药 牡丹皮 白茯苓各60克 人参 当归身 泽泻 麦门冬(捣膏)龙骨 地骨皮各30克 木香 砂仁各9克 黄柏(盐水炒)知母(童便炒)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鹿角胶120克,老酒溶化,加蜜120毫升同煎,滴水成珠,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激阴降火,益气养血。主肾阴不足,虚火内灼,气血两亏,骨无荣养,遂生骨瘤,坚硬如石,形色或紫或不紫,推之不移,坚贴于骨,形体日渐衰瘦,气血不荣,皮肤枯槁,甚者寒热交作,饮食无味,举动艰辛,脚膝无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腹时温酒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服白萝卜、火酒;禁房事。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56、化毒汤

处方紫草 升麻 甘草 蝉蜕 地骨皮 黄芩(酒炒)木通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痘疹已出,热毒未解,痘疹红紫,甚或黑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57、龙齿镇心丹

处方龙齿(水飞)远志(去心,炒)天门冬(去心)熟地黄 山药各180克(炒)茯神 麦门冬(去心)车前子(炒)白茯苓 桂心 地骨皮 五味子各15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镇心安神,滋阴益肾。治心肾气不足,惊悸健忘,夜梦不安,遗精,面色少华,足胫痰疼。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送下。

备注方中龙齿镇惊安神,除烦热为君;远志,茯苓、茯神、五味子宁心安神为臣;天冬、麦冬,山药、熟地补益心肾之阴,地骨皮清虚热,车前子利湿浊,标本兼顾,均为佐药;又在滋阴清热之中,加用桂心以引火归元,属于反佐之法。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58、益阴汤

处方山茱萸 熟地 丹皮 芍药 麦门冬 五味子 山药 泽泻 灯草 地骨皮 莲子

功能主治养阴敛汗。治阴虚有热,寐中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加人参。

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处方59、人参清肺汤

处方地骨皮、人参(去芦)、阿胶(麸炒)、杏仁(去皮.尖.麸炒)、桑白皮(去粗皮)、知母、乌梅(去核)、甘草(炙)、罂粟壳(去蒂.盖.蜜炙),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热寒,咳嗽喘急,胸膈噎闷,腹肋胀满,迫塞短气,喜欲饮冷,咽噫隐痛,及疗肺痿劳嗽,唾血腥臭,干呕烦热,声音不出,肌肉消瘦,倦怠减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乌梅、枣子各一枚,同煎至一盏,滤去滓,温温食后,临卧服。两滓留并煎,作一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青蒿散

处方青蒿(春夏用叶,秋冬用子,童便浸)1握 大鳖甲(炙黄,醋淬五七次,去腥)白术(湿纸裹,煨熟)地骨皮 白茯苓 粉草(炙)拣参(去芦头)瓜蒌根 北柴胡(去芦)桑白皮(蜜炙)各19克

制法共研为散。

功能主治治骨蒸虚劳,憎寒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当归的处方(一百四十八)

处方1、天麻丸处方天麻60克苦参90克细辛(去苗叶)60克菖蒲60克牛膝(酒浸,去苗叶,焙)75克赤箭60克附子(炮裂,去皮、脐)30克地榆(锉)60克人参60克芎劳30克桂制法上二十味,捣罗为细末,

含有苦参的处方(十八)

处方1、表虚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桂枝7钱,地骨皮7钱。功能主治妊娠伤寒,中风表虚,自汗,头痛项强,身热恶寒,脉浮而弱大者。摘录《元戎》处方2、柳枝汤处方羌活1两,独活1两,地骨皮1两,防风(去芦头)

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四)

处方1、河车丸处方人中白、河车、秋石、五味、人参、乳粉、阿胶、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百部、青蒿。制法童便、陈酒熬膏为丸。功能主治虚损劳瘵,骨蒸劳热,必兼肌瘦,舌红颊赤。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八处方2、

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九)

处方1、状元丸处方石菖蒲(去毛3.3厘米,九节者佳)地骨皮(去木)白茯神(去皮、木)远志肉(甘草水泡,去心)各30克人参(去芦)9克巴戟天(去骨)15克制法上为末,用白茯苓(去皮)60克,粘米60克,

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六)

处方1、长春药酒处方黄耆12两(蜜炙,煎膏),大生地6两(铜刀切片),金银花4两,当归4两,甘草(去皮,蜜炙)两半,地骨皮(甘草水洗)2两,广陈皮(去白)1两。功能主治痈疡;外科虚证;劳伤虚损。用法用

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二)

处方1、白蒺藜丸处方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黄耆3分(锉),独活3分,白芷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薯蓣3分,枳实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3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葳蕤半两,地骨皮半两,

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一)

处方1、参滑散处方地骨皮,麻黄(去节)1分,人参、滑石,大黄(煨)1分,知母、羌活,甜葶苈(炒)1分,甘草(炙)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水痘。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1小盏,加小麦7粒,煎数沸,每服3-

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七)

处方1、加味泻白散处方桑根皮(姜汁和蜜炙)1两,地骨皮1两,甘草(炙)5钱,橘红、桔梗。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肺热咳,手足心热。用法用量方中橘红、桔梗用量原缺。有热,更加知母、黄芩。注意如有客邪禁用。摘

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三)

处方1、地黄散处方地黄2两,麦门冬(去心)2两,地骨皮2两,赤茯苓2两,石膏2两,甘草(炙)半两,葛根半两,栀子仁30枚。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心实热,或欲吐而不出,烦闷喘急,头痛。用法用量每服3分,

含有苦参的处方(二十五)

处方1、地骨皮散处方地骨皮1两,泽泻1两,麦门冬1两(去苗),栀子仁半两,犀角屑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热病,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