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麻黄的处方(三十八)
Posted 麻黄
篇首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麻黄的处方(三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牛膝丸处方牛膝(酒浸一宿,焙干)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川芎 羌活(去芦、头)当归(洗,焙)杜仲(去粗皮,生姜汁浸,锉,炒)麻黄(不去根、节)赤芍药 木香 没药(别研)乳香(别研)木瓜 附子(炮,去皮、脐)萆薢 大腹皮 五加皮 薏苡仁(炒)续断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予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脚膝疼痛,及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2、延胡丁香丸别名丁香疝气丸(《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羌活9克 当归 茴香各6克 延胡索 麻黄根节 肉桂各3克 丁香 木香 甘草 川乌头各1.5克 防己0.9克 蝎13个
功能主治治肾疝。脐下撮急疼痛,周身皆急痛,小便频数,五脉急,独肾脉按之不急,皆虚无力。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化毒汤处方桂枝8分,麻黄8分,赤芍8分,防风8分,荆芥5分,羌活5分,桔梗5分,人参5分,川芎5分,牛蒡子1钱,生姜3片。
功能主治痧症初起,冬月寒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4、麻黄散处方麻黄(蜜酒炒)蝉蜕(焙)升麻(酒炒)牛蒡子(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疹出不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5、麻黄羌活汤处方麻黄(去节)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寒疟。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温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6、桂枝加葛根汤处方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芍药6克 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桂枝6克(去皮)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生津和营。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调养如桂枝汤法。
备注据林亿等考证,本方当去麻黄。
摘录《伤寒论》
处方7、羌活附子汤处方麻黄0.9克(不去根、节)黑附子0.9克 羌活1.5克 苍术1.5克 防风0.6克 黄耆3克 甘草 升麻各0.6克 白芷 白僵蚕 黄柏各0.9克
功能主治治冬月大寒犯脑,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寒嗽,加佛耳草0.9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五
处方8、羌活芎藁汤处方半夏(姜汁炒)杏仁(去皮、尖)羌活 藁本 川芎 防风 白茯苓 甘草 白芷 麻黄 陈皮 桂枝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末。
功能主治治太阳经头风头痛,夜热恶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9、麻黄人参芍药汤别名麻黄桂枝汤(《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人参 麦门冬各0.9克 桂枝 当归身各1.5克 麻黄 炙甘草 白芍药 黄耆各3克 五味子2个
功能主治治气阴两虚,外感寒邪,致患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450毫升,先煮麻黄令沸,去上沫,煎至300毫升,入余药同煎至150毫升,临卧时去滓热服。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10、神圣散处方麻黄15克(去根、节)细辛15克 千蝎15克(一半微炒,一半生用)藿香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头偏痛甚者。
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薄荷酒或荆芥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
处方11、钩藤饮处方钩藤1.5克 蝉蜕 防风(去芦)人参 麻黄(去节)白僵蚕(炒)天麻 蝎尾(去毒,炒)各0.9克 甘草(炙)川芎各0.5克
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气弱,呕吐泄泻,致成慢惊。
用法用量以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虚寒者,加附子末0.15克。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处方12、升麻胃风汤处方升麻6克 白芷 当归 葛根 苍术各3克 甘草5克 柴胡 藁本 羌活 黄柏 草豆蔻各0.9克 麻黄(不去节)1.5克 蔓荆子0.6克
功能主治治胃风。面肿似浮,能食,麻木,牙关紧急,目内蠕瞤。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六
处方13、飞龙夺命丹处方犀黄6克 辰砂(飞)60克 麻黄(去节)12克 人中黄24克 麝香9克 腰黄30克 月石9克 青黛(飞)15克 珍珠9克 蟾酥4.5克 明矾1.5克 银消4.5克 冰片12克 牙皂9克 灯草炭30克 真金箔300张
制法上药十六味,共研极细末,和匀,装入瓷瓶中,封固无令泄气,每瓶0.3克。
功能主治主治痧胀腹痛,霍乱转筋,厥冷脉伏,神昏;温暑瘴疫,头晕痞胀,瞀乱昏狂,或卒倒舌强,遗溺不语,身热痪疚,宛如中风;或时症逆传,神迷狂谵;小儿惊痫,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症。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取嚏,重者可用凉开水调服0.3克,小儿减半。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14、青丸处方乌头30克(炮,去皮)附子90克(炮,去皮)麻黄120克(去节)
制法上药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脚气疼痛,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每次5丸,用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千金翼方》卷十七
处方15、麻黄散处方麻黄(去根、节)300克 款冬花(去芦、枝、梗)诃子皮(去核)甘草(爁)各150克 肉桂180克(去皮,不见火)杏仁(去皮、尖,麸炒)9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咳嗽喘急,痰涎壅塞,坐卧不安,心胁疼胀;兼治伤风咳嗽,膈上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好茶3克,同煎至120毫升,食后及夜卧时服。如半夜不能煎,可用药末入茶和匀,开水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鱼、酒、炙熄、猪肉、腥臊之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16、款冬花散别名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款冬花(去梗)知母 桑叶(洗,焙)各300克 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爁)各600克 麻黄(去根、节)1.2千克 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6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润肺止咳。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施盛,喉中呀呷,鼻流清涕,头痛眩晕,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17、必胜饮处方半夏 枳实各6克、石膏(煅)9克 杏仁(去皮、尖)茶叶 麻黄 瓜蒌霜(去油)甘草各3克 生姜5片
功能主治功用】宣肺下气,清热化痰。主哮证,痰热蕴肺,久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18、西州续命汤处方麻黄12克 石膏18克 桂心4克 甘草 芎藭 干姜 黄芩 当归各2克 杏仁12枚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痱,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语,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能转侧;并治咳喘上气,兼面目浮肿者。
用法用量用水1.2升,先煮麻黄,掠去沫,后下诸药,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温覆取微汗;如不出汗,再服200毫升。体质虚弱者,每服减半。
注意避风;自汗者禁用;产妇等虚弱之人慎用;汗出不可太过。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19、人参再造丸处方蕲蛇(酒炙)120克 龟版(炙)30克 玄参(去芦)30克 麻黄60克 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 天竺黄 30克 白芷60克 地龙肉15克大黄(炙)60克 威灵仙75克 熟地60克 羌活30克 姜黄60克 乌药 30克 首乌(炙)60克 茯苓60克 葛根75克 细辛 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 藿香60克 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 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 川芎60克 青皮(炒)30克 僵蚕(炒)30克 白术(炒)30克 黄耆6O克天麻60克 黄连60克 骨碎补30克 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 防风 60克 萆薢60克 桑寄生75克 党参(去芦)30克 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 松香(炙)15克 没药(炙)30克 乳香(炙)30克 血竭花24克 山羊血 S克 母丁香30克 甘草60克 当归60克以上五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再兑入麝香9克,牛黄10.5克,朱砂粉3O克,犀角粉24克,高丽参粉60克,冰片10.5克
制法上药混合均匀,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金衣十六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化痰。治中风中痰,口眼喎斜,言语不清,手足拘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0、人参荆芥散别名人参荆芥汤《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荆芥穗 麻黄(去根、节)细辛(去土,洗)桔梗(去芦,锉,炒)陈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 通草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1、人参理肺散处方麻黄(去节,炒黄)木香 当归各30克人参(去芦)60克 杏仁60克(麸炒)御米壳(去顶,炒)90克
制法上六味,为末。
功能主治治喘嗽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22、加味修肝散处方羌活 防风 桑螵蛸 栀子 薄荷 当归 赤芍药 甘草 麻黄 连翘 菊花 木贼 白蒺藜 川芎 大黄 黄芩 荆芥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泻火,祛翳明目。治肝风热毒入脑,眼生翳如萝卜花,或如鱼鳞子,入陷如碎米,肿痛赤涩,泪出不明,头痛鼻塞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水煎,入酒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23、椒粉散处方肉桂0.6克 川椒 当归梢 猪苓各0.9克 蛇床子 黑狗脊各1.5克 麻黄根3克 轻粉少许 红花少许 斑蝥2个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睾丸湿痒疼痛,秋冬甚,夏月减者。
用法用量干掺患处。
注意忌在风寒冷湿处坐卧。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4、葛根橘皮汤处方葛根6克 橘皮6克 杏仁6克(去尖,皮)麻黄6克(去节)知母6克 黄芩6克 甘草6克(炙)
制法上药七味,切。
功能主治治冬温,壮热而咳,肌肤发斑,状如锦纹,胸闷作呕,但吐清汁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小品方》
处方25、附子麻黄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白术 干姜 甘草(炙)人参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歪,语音混浊,心腹膜胀,气上喘急,不能转动。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煎取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处方26、小青龙汤处方麻黄(去节)9克 芍药9克 细辛3克 干姜3克 甘草(炙)6克 桂枝6克(去皮)五味子3克 半夏9克(洗)
功能主治解表蠲饮,止咳平喘。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溢饮,身体重痛,肌肤悉肿。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属外感风寒,内有停饮者。
用法用量上药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两次温服。若口渴,去半夏,加栝楼根9克;微利,去麻黄,加荛花(熬令赤色)5克;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炮)1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12克;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9克。
备注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宜肺平喘;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半夏燥湿化痰;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诸药温散太过而耗散肺气;炙甘草缓和药性,益气和中。合用而成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剂。
摘录《伤寒论》
处方27、镇液丹处方生黄耆60克 白术 枣仁 熟地 当归 白芍 柏子仁 麻黄根各30克 五味子 防风 龙骨各15克 牡蛎粉45克 赤石脂36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用红枣肉、黑小豆、浮小麦各30克煎汁,化牛胶15克和丸。
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临用酌以开水磨涂心口。亦可用麻油熬膏,黄丹收贴。
摘录《理瀹骈文》
处方28、贝母散处方贝母 知母 百部 阿胶 甘草 麻黄 杏仁 人参 茯苓 半夏曲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新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盏),通口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处方29、紫草饮处方紫草 北芍药(去芦)麻黄(去节)当归 甘草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解肌透疹。治痘疮欲发未发,或来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不拘时。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处方30、卷柏散处方卷柏30克 犀角屑15克 天竺黄15克 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赤箭15克 藁本15克 羌活30克 防风15克(去芦头)芎藭15克 乌蛇6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黄)五加皮30克 麻黄30克(去根节)黄耆15克(锉)桑耳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皮肤瘾疹,及风热毒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以薄荷汤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热面、鸡、猪、鱼、蒜等。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处方31、消风百解散处方荆芥 白芷 陈皮(洗,去白)苍术 麻黄(去节)各120克 甘草(炙)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风寒,解表邪。治四时伤寒,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四肢倦怠;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涕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 水350毫升,姜3片,乌梅1个,同煎至250毫升,不拘时温服,或用茶,酒调下。仍欲发散风邪,入连须葱白33厘米同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32、葛根散处方葛根3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赤芍药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黄芩30克 汉防己30克 桂心30克 白术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独活30克 芎藭30克 川升麻30克 牛膝30克(去苗)石膏6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五加皮30克 羚羊角屑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痱,言语不清,四肢缓弱,上焦烦壅,心气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入淡竹沥少许,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处方33、黄连橘皮汤处方黄连12克(去毛)橘皮6克 杏仁6克(去皮、尖)枳实3克(炙)麻黄6克(去节)葛根6克 厚朴2克(炙)甘草3克(炙)
制法上八味,切。
功能主治清热化斑,理气和中,治温毒发斑,胸闷呕吐,目赤口疮,下部亦生疮者。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
处方34、仓公当归汤别名仓公当归酒(《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
处方当归 防风各2.5克 独活3克 麻黄3.5克 附子3克 细辛1.5克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成痉。
用法用量以酒500毫升,水300毫升,煮取300毫升,服100毫升。口不开者,格口纳汤。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35、甘草麻黄汤别名麻黄甘草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甘草6克 麻黄12克
功能主治治里水。身体面目悉肿,腰以上肿甚,身微热,口不渴,无汗,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药后注意避免风寒。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36、贝母散处方贝母22.5克(煨令微黄)百合22.5克 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30克(炙微赤,锉)赤茯苓22.5克 麻黄30克(去根、节)石膏6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柴胡30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宜肺平喘。主伤寒汗出而喘促,烦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3.7克,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处方37、麻杏陷胸汤处方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5克,半夏6克,蒌仁6克,鲜茅根12克,胆星3克,玉蝴蝶6克。
功能主治清热写肺,祛痰定喘。主实热喘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陈芝圃方
处方38、青囊药酒处方苍术(米泔浸,炒)乌药 牛膝(去芦)杜仲(姜汁炒)各60克 陈皮 厚朴(姜汁炒)当归 枳壳(去瓤,麸炒)独活 槟榔 木瓜各30克 川芎 白芍 桔梗(去芦)白芷 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麻黄 肉桂 防己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锉碎,以麻布袋盛之,用酒18升,将药悬坛内,密封坛口,锅内煮一时久,然后取出,过三日后去药,随量饮之。滓晒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腰膝疼痛,或因坐卧湿地,雨露新袭,遍身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39、小青龙加石膏汤处方麻黄9克 芍药9克 桂枝6克 细辛3克 甘草6克 干姜3克 五味子3克 半夏9克 石膏9克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清热除烦。治肺胀,心下有水气,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40、麻黄五味子汤处方麻黄9克(去节)五味子6克 甘草6克(炙)半夏9克(洗)干姜3克 细辛3克 桂心6克 杏仁9克(去皮、尖)
制法上八味,切碎。
功能主治治咳嗽。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莱、生葱。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
处方41、换骨丹处方麝香(研)4.5克 桂(去粗皮)45克 麻黄5千克(去根、节,用水适量浸,煮减半,去滓澄清,再煎,入锡瓷器收贮)朱砂60克(为衣)甘松(去土)川乌头(生,去皮、脐)白芥子(炒)藿香 草乌头(生,去皮、脐)海桐皮(炒)何首乌 羌活 龙脑(研)骨碎补(去毛,炒)牛膝(酒漫)威灵仙(去土)桑白皮(炒)槐角 木鳖子(炒)自然铜(醋淬七遍,研细)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白芷 防风 甜瓜子(炒)萆薢(炒)五灵脂 川芎 甘草(盐炙)苦参 白胶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麻黄膏子,入少量熟蜜搜和成剂,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久不愈,四肢亸曳不遂,服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捶碎,食后茶、酒任下;或用生姜自然汁,更入酒适量化开服。可更进酒适量,日二服。至三日,于当病处微汗为效。但药性稍热,病寒者多效。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42、地龙散加减处方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调补肝肾。主气血留滞,经络受阻,肝肾不足。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食前服。
摘录杨定明方
处方4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别名麻杏甘石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麻黄9克 杏仁9克(去皮、尖)甘草6克(炙)石膏18克(碎,绵襄)
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治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扇动,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现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1.4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备注方中麻黄宣肺平喘为君;石膏清泄肺热为臣;杏仁降气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可使肺气得宣,肺热得清,喘咳自止。
摘录《伤寒论》
处方44、麒麟竭膏处方麒鳞竭15克 雄黄15克(细研)密陀僧15克(细研)雌黄7.5克(细研)乱发15克 朱砂15克(细研)乳香30克(细研)黄耆30克 白芍药30克 牡丹30克 连翘30克 丁香30克 木香30克 桂心30克 当归30克 牛膝30克(去苗)细辛30克 白芷30克 松脂60克 蜡90克 黄丹660克 麻黄60克 油1.25千克
制法上药黄耆等一十二味,细锉,入油浸一宿,后用文火煎诸药色黑,滤出;次下松脂、乳香、蜡,消熔尽,以绵滤去滓,拭铛令净,却下药油,以慢火熬;相次入黄丹,不住手以柳木篦搅,候色变,滴于水碗内,捻看软硬得所,歇良久,入麒鳞竭、雄黄、雌黄、密陀僧、朱砂等末,倾于瓷盒内,摊纸上令匀。
功能主治收毒,止痛,暖肌。治痈疽发背及恶疮毒肿溃后,脓水不住,肌肉不生者。
用法用量每日两次贴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处方45、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 杏仁3克(去皮、尖,炒)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煮至180毫升,去滓韫服。有微汗,避风。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46、麻黄升麻汤处方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 当归3.5克 知母2.5克 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 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 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 干姜2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2小时。汗出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47、麻黄杏仁饮处方麻黄 桔梗 前胡 黄芩 陈皮 半夏各3克 杏仁 细辛各2.4克 防风2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脉浮紧。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48、麻黄细辛附子汤别名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处方麻黄6克(去节)细辛3克 附子3克(炮)
功能主治助阳解表。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倦卧,苔白,脉反沉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
摘录《伤寒论》
处方49、麻桂饮处方官桂3~6克 当归9~12克 炙甘草3克 陈皮(随宜用,或不用亦可)麻黄6~9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疫,阴暑疟疾,阴寒气胜而邪不能散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7片;煎至240毫升,去浮沫,不拘时服。服药后,不必厚盖,但取津津微汗透彻为度。阴气不足者,加熟地黄9~15克,若三阳并病者,加柴胡6~9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0、麻黄汤处方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川芎 防风 羌活
功能主治辛温发汗,祛风解表,治冬时正伤寒,头痛如斧劈,发热如火炽,恶寒无汗,身体疼痛,腰背项强拘急,脉浮紧。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葱白、豆豉,水煎,热服。温覆取汗。不得多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51、地龙散处方肉桂 地龙各1.2克 黄柏 甘草各3克 羌活6克 苏木1.8克 麻黄1.5克 桃仁6个 当归梢0.3克 独活3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瘀血停聚,腰、脊、胫、媏、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25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52、清肺饮处方麻黄0.6克 玄参1.5克 麦冬0.9克 桔梗2.7克 知母1.5克 荆芥2.4克 诃子2.4克 天花粉1.5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痘疹,初发热时咽干声哑。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姜汁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处方53、全蝎散处方全蝎(去毒,炒)僵蚕(直者。炒)甘草 赤芍药 桂枝(不见火)麻黄(去节)川芎 黄芩(去心)各9克 天麻18克 大天南星(汤浸七次,去皮、脐,切,焙)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中风,口眼喁斜,言语不正,手足偏废不举。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160毫升,量儿大小与之,温服,每日三至四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
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54、解肌汤处方干葛9克 麻黄6克(去节)芍药4克黄芩4克 甘草2克(炙)大枣12克(擘)桂心2克
制法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清热。治天行病二三日,头痛壮热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服,得汗愈。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引许仁则方
处方55、复明散处方草龙胆(去芦头)麻黄(去节)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斑疮入眼,或成翳膜,或眼睛高出而不枯损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炙鼠肝香熟蘸药食之,日二服。服药五六日后,眼白晴与翳膜皆粉红色,眼觉痒涩,不得揉动,此是翳膜渐退,频频用温盐汤洗之。病重者,日三服,小儿更量大小,加减服之。如不食鼠肝,可用第二次淘粟米生泔水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56、桂枝散处方桂枝15克 葛根15克 麻黄22克(去根、节)石膏30克 赤芍药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治热病二日,头痛壮热,无汗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葱白16.5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处方57、麻黄葛根汤处方麻黄(用开水泡一二次,焙干)芍药各90克 干葛30克 葱白7茎 鼓30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服后以厚衣盖覆。半小时后再服。若仍无汗出,再煮葱粥少许,热服以取汗。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58、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120克 麻黄(去根、节)90克 黄芩 芍药 甘草(炙)各60克 肉桂(去粗皮)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2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8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取汗出为度。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59、秦艽汤别名秦艽牛蒡汤(《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处方秦艽(去芦)30克、 防风(去芦)黄芩 麻黄(去节)甘草(炙)玄参(去芦)犀角屑 牛蒡子(炒)枳壳(去瓤,麸炒)川升麻各22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疏风凉血,清热解毒。治风热毒气,客于皮肤,遍身疙瘩,形知豆瓣,堆累成片,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60、麻黄复煎散处方白术 人参 生地黄 柴胡 防风各1.5克 羌活 黄柏各3克 麻黄(去节,微捣,不令作末,用水750毫升,煎沸去沫,煎至300毫升,入下项药再煎)黄耆各6克 甘草9克 杏仁3个(去皮)
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火郁下焦,清阳不升,致患四肢困倦无力,一身走注疼痛,脉缓而迟。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入麻黄汤,煎至150毫升,临卧服之。勿令食饱,取渐次有汗则效。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三拗汤处方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平喘。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头痛目眩,咳嗽多痰,胸闷气促。用法用量每服15克
处方1、温阳通脉汤处方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己9克,红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功能主治温通心阳,散瘀通痹。主寒凝血瘀。用法
处方1、荆芥汤处方荆芥穗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干姜(炮)1两,五味子1两,石膏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芍药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目昏痛,咳嗽痰壅,肢节疼痛
处方1、发表附子散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麻黄1两(去根节),白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寒2日,头疼壮热。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
处方1、泻心汤处方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拘时温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
处方1、防风通圣散处方防风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芍药1两,大黄1两(煨),芒消1两,连翘1两,薄荷1两,麻黄1两,桔梗1两,石膏1两(煅),黄芩(炒)1两,白术2钱5分,山栀2钱5分,荆芥2钱5分
处方1、化毒消肿托里散处方人参(无亦可)6钱,赤茯苓6钱,白术6钱,滑石2两,桔梗2两,金银花2两,荆芥穗5钱,山栀子5钱,当归1两,川芎、黄耆、赤芍、苍术、麻黄、大黄、黄芩、防风、甘草、薄荷、连翘、
处方1、加减消风百解散处方川芎1钱,白芷1钱,陈皮1钱,苍术1钱半,紫苏1钱1分,麻黄(去根)1钱半,桂枝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冬月外感风寒,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痛,四肢倦怠,痰壅喘嗽,涕唾稠
处方1、排风汤处方白鲜皮白术芍药桂心芎藭当归杏仁防风甘草各6克独活麻黄茯苓各9克生姜12克制法上十三味,哎咀。功能主治养血祛风,安心定志。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
处方1、蝉蜕丸处方蝉蜕(一两)干蝎(炒.一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一两)五味子(一两.四味用酒浸.焙干)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南星(炮.二两)天麻(二两)白附子(炮.一两)川芎(一两)僵蚕(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