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紫苏叶的处方(三)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紫苏叶的处方(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加减参苏饮

处方前胡、白芷、桔梗、枳壳、甘草、防风、人参、紫苏叶、葛根、陈皮、羌活。

功能主治痘疹应出不出,外感风寒,头疼身痛,发热无汗,喜盖覆偎倚怀中。

用法用量竹叶为引,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2、加减参苏饮

处方紫苏叶、前胡、粉葛、茯苓、枳壳、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发散解表,清胃火。主麻疹初出。

用法用量葱白为引,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卷一

处方3、加味紫苏和胎饮

处方紫苏叶(红者真)1钱,条芩1钱,甘草1钱,白术钱半,陈皮8分,藿香(须梗连叶者真)8分,砂仁5分。

功能主治妊娠霍乱,寒热之盛,邪正交争,心腹绞痛,或吐或利,气血俱伤,子母不安者。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会约》卷十四

处方4、白金汤

别名白金散

处方桑根白皮(炙,锉)半两,桔梗(炒)半两,甘草(炙)1分,紫苏叶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解五劳,益肌肉,利肺下痰,止烦渴。主肺经壅热。

用法用量白金散(《御药院方》卷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5、六合汤

处方紫菀(洗去土,锉,炒)、杏仁(去皮尖)、款冬花(去枝梗子)、人参(去芦)、甘草(炙)、紫苏叶各等分。

功能主治肺虚作嗽喘急。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蜜少许,煎至5分,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

处方6、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小儿量减。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7、分心气饮

处方紫苏叶、半夏、青皮、陈皮、大腹皮、赤茯苓、桑皮、芍药、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一切气病。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处方8、加味四七汤

处方半夏(制)2两半,白茯苓1两半,厚朴(制)1两半,茯神1两,紫苏叶1两,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豁痰散惊。主心气郁滞,心悸痛,劳役则头面赤而下重,自烦发热,脉弦,脐上跳。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石菖蒲半寸,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一

处方9、九宝汤

处方真厚朴(去粗皮)3两,半夏3两(沸汤泡9次,切片焙干,作粗末),2味和作一处,用生姜12两,净洗,和粗皮捣令细,同厚朴、半夏罨一宿,晒干,却入下药:甘草(炙),桔梗1两(去芦头,切碎,酒炒金黄色),藿香3两,陈皮3两,人参1两,紫苏叶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和中化痰,快脾胃。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加紫苏10叶,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卫生家宝》

处方10、加减槟榔汤

处方槟榔1两,香附子(去毛)1两,陈皮(去白)1两,紫苏叶1两,木瓜(去瓤)1两,五加皮1两,甘草(炙)1两(一方无香附子)。

功能主治顺气防壅。主一切脚气脚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足痛而热者,加地骨皮煎;妇人脚气,多由血虚,加当归半两;室女脚痛,多由血实,加赤芍药1两半;如或大便秘结,虚弱者,加枳实,壮盛者加大黄;如脚痛不已加转筋者,加吴茱萸;痰逆或呕者,加半夏;小便不通,加木通;脚痛大便不通者,用此汤送下青木香丸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引《医方集成》

处方11、香苏散

处方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120克 甘草(炙)30克 陈皮60克(不去白)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理气解表。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6克,入盐点服。

注意服药期间,戒食荤腥、酒、肉。

备注方中紫苏叶辛温解表,温中行气;香附、陈皮理气畅中;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共奏理气解表之功。方中紫苏、香附有安胎作用,故妊娠感冒,用之亦颇适合。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12、加减流气饮

处方陈皮、青皮、紫苏叶、厚朴(姜汁炒)、枳实、抚芎、甘草、人参、白术、茯苓、半夏(洗)、黄连、香附子(童便浸)各等分。

功能主治因七情之伤,心下痞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四

处方13、木香煮散

处方紫苏叶 青橘皮(去白)当归(洗、焙)白芍药 乌药 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芦头)半夏(汤洗七次,焙)川芎 黄耆(蜜炙)防风(洗,去芦头)甘草(炙)陈橘皮(去白)枳壳(麸炒,去瓤)大腹皮各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腹胁胀满,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崔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14、抱龙丸

处方茯苓50g 赤石脂25g 广藿香38g 法半夏31g 陈皮25g 厚朴25g 薄荷31g 紫苏叶31g 僵蚕(姜制)31g 山药25g 天竺黄38g 檀香25g 白芷25g 砂仁25g 防风31g 荆芥38g 白附子31g 独活31g 白芍25g 诃子(去核)25g 荜茇25g 白术(炒)38g 川芎(酒蒸)31g 木香25g 朱砂47g 天麻25g 香附(四制)2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甘、辛、辣。

炮制上二十七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茯苓等二十六味粉碎成细粉,与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健胃。用于小儿风痰吐乳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1丸,一岁至二岁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5、轻脚丸

处方白术、赤茯苓、木猪苓(去皮)、舶上茴香(炒)、泽泻、赤芍药、紫苏叶、葫芦巴、枳实(麸炒.去穰)、槟榔,各五钱。桃仁(一两.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地肤子(一两)。

来源旧有寒湿之疾,每发时不可忍,呻吟之声彻于外,几至于死,忽遇道人授此方,服半料,间或发作,顿觉减于前,时服尽全料,厥疾遂瘳,信而服之,其验如神。

炮制上除桃仁别研外,捣罗为细末,入桃仁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风去湿,消肿行血止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紫苏汤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6、六合定中丸

处方广藿香16g 紫苏叶16g 香薷16g 木香36g 檀香36g 厚朴(姜制)48g 枳壳(炒)48g 陈皮48g 桔梗48g 甘草48g 茯苓48g 木瓜48g 白扁豆(炒)16g 山楂(炒)48g 六神曲(炒)192g 麦芽(炒)192g 稻芽(炒)192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7、四正丸

处方广藿香90g 香薷90g 紫苏叶90g 白芷90g 檀香30g 木瓜90g 法半夏90g 厚朴(姜炙)90g 大腹皮90g 陈皮90g 白术(麸炒)90g 桔梗90g 茯苓90g 槟榔30g 枳壳(麸炒)90g 山楂(炒)30g 六神曲(麸炒)90g 麦芽(炒)30g 白扁豆(去皮)90g 甘草90g

性状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止泻。用于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小儿至宝丸

处方紫苏叶50g 广藿香50g 薄荷50g 羌活50g 陈皮50g 白附子(制)50g 胆南星50g 白芥子(炒)30g 川贝母50g 槟榔50g 山楂(炒)50g 茯苓200g 六神曲(炒)200g 麦芽(炒)50g 琥珀30g 冰片4g 天麻50g 钩藤50g 僵蚕(炒)50g 蝉蜕50g 全蝎50g 牛黄6g 雄黄50g 滑石50g 朱砂10g

性状为橙黄色至棕黄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苦,有辛凉感。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紫苏叶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9、九圣散

处方苍术150g 黄柏200g 紫苏叶200g 苦杏仁400g 薄荷200g 乳香120g 没药120g 轻粉50g 红粉50g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浅棕色的粉末;气清香。

炮制以上九味,除轻粉、红粉外,其余苍术等七味粉碎成细粉;将轻粉、红粉分别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除湿止痒。用于湿毒瘀结所致的湿疮,臁疮,黄水疮,足癣。

用法用量外用,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调敷或撒布患处。

注意不可内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0、木香流气饮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两,陈皮(去白)二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青皮(去白)、甘草、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去枝.梗),各一斤;人参、赤茯苓(去黑皮)、干木瓜、石菖蒲、白术、白芷、麦门冬,各四两;草果仁、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煨.切)、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六两;木通(去节)八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调顺荣卫,通流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治诸气痞滞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少食,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水道赤涩。又治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用法用量每四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热服。如伤寒头痛,才觉得疾,入连根葱白三寸煎,升降阴阳,汗出立愈。脏腑自利,入粳米煎。妇人血气症瘕,入艾,醋煎,并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宝咳宁颗粒

处方紫苏叶30g 桑叶30g 前胡60g 浙贝母30g 麻黄30g 桔梗30g 天南星(制)60g 陈皮30g 苦杏仁(炒)60g 黄芩60g 青黛21g 天花粉60g 枳壳(麸炒)60g 山楂(炒)45g 甘草15g 牛黄3g

性状为灰绿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六味,除牛黄外,取紫苏叶、陈皮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桑叶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50℃)的清膏。取清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糊精,与牛黄粉配研,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紫苏叶和陈皮的挥发油,混匀,制成900g,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嗽化痰。用于小儿外感风寒、内热停食引起的头痛身烧,咳嗽痰盛,气促作喘,咽喉肿痛,烦燥不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5g,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袋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2、参苏丸

处方党参75g 紫苏叶75g 葛根75g 前胡75g 茯苓75g 半夏(制)75g 陈皮50g 枳壳(炒)50g 桔梗50g 甘草50g 木香5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苦。

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30g、大枣3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体弱感受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香苏散

处方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四两。甘草(炙)一两,陈皮二两(不去白)。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瘟疫、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二钱,入盐点服。

备注尝有白发老人授此方与一富人家,其家合施,当大疫,城中病者皆愈。其后疫鬼问富人,富人以实告。鬼曰:“此老教三人矣,稽颡而退”。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4、感冒清热颗粒

处方荆芥穗200g 薄荷60g 防风100g 柴胡100g 紫苏叶60g 葛根100g 桔梗60g 苦杏仁80g 白芷60g 苦地丁200g 芦根160g

性状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为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无糖型或乳糖型)。

炮制上十一味,取荆芥穗、薄荷、紫苏叶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防风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合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55℃)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1600g;或将合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55℃)的清膏,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成无糖颗粒,干燥,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800g;或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55℃)的药液,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粉,取干浸膏粉,加乳糖适量,混合,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干轧制成颗粒400g,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1)12g(2)6g(无糖型)(3)3g(乳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参苏饮

处方木香半两,紫苏叶、干葛(洗)、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前胡(去苗)、人参、茯苓(去皮),各三分。枳壳(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各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感冒发热头疼,或因痰饮凝结,兼以为热,并宜服之。若因感冒发热,亦如服养胃汤法,以被盖卧,连进数服,微汗即愈。面有馀热,更宜徐徐服之,自然平治。因痰饮发热,但连日频进此药,以热退为期,不可预止。虽有前胡、干葛,但能解肌耳。既有枳壳、橘红辈,自能宽中快膈,不致伤脾,兼大治中痞满,呕逆恶心,开胃进食,无以逾此。毋以性凉为疑,一切发热皆能取效,不必拘其所因也。小儿、室女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六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

备注(易简方)不用木香,只十味。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寸金丹

处方香附子 川羌活 山楂肉 川芎 新会皮 前胡 干葛 紫苏叶 赤苓 广木香 薄荷 砂仁 茅术 赤芍 乌药 防风 广藿香 白芷 厚朴各90克 生甘草45克 生蔻仁60克 枳壳 草蔻各30克 六神曲150克

制法以上诸药,晒干磨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飞辰砂30克为衣。

功能主治主赤白痢疾,霍乱吐泻,胸腹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藿香煎汤送下。

摘录《痧症汇要》卷一

处方27、檀香丸

处方檀香(一钱) 杏仁(去皮.二钱半) 乌梅肉(二两) 紫苏叶(一两) 茴香(三钱半) 百药煎(二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解暑毒。

用法用量非时含化。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8、藿香正气水

处方苍术160g 陈皮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久贮略有浑浊);味辛、苦。

炮制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500ml,备用,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并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沸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时,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合并上述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并使全量成2050ml,静置,滤过,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瓶装10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9、止嗽化痰丸

处方罂粟壳625g 桔梗250g 知母125g 前胡125g 陈皮125g 大黄(制)125g 甘草(炙)125g 川贝母125g 石膏250g 苦杏仁187.5g 紫苏叶125g 葶苈子125g 款冬花(制)125g 百部(制)125g 玄参125g 麦冬125g 密蒙花75g 天冬125g 五味子(制)75g 枳壳(炒)125g 瓜蒌子125g 半夏(姜制)250g 木香75g 马兜铃(制)125g 桑叶125g

性状为黄褐色或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酸、苦。

炮制以二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定喘。用于痰热阻肺,久嗽,咳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丸,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

注意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6~7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0、午时茶颗粒

处方苍术30g 柴胡30g 羌活30g 防风30g 白芷30g 川芎30g 广藿香30g 前胡30g 连翘30g 陈皮30g 山楂30g 枳实30g 麦芽(炒)45g 甘草30g 桔梗45g 六神曲(炒)30g 紫苏叶45g 厚朴45g 红茶960g

性状为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连翘、前胡、陈皮、枳实、紫苏叶、厚朴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山渣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取上清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等量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放冷,喷加上述苍术等挥发油,混匀,制成600g,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用于感受风寒,内伤食积,寒热吐泻。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广顺散

处方甘草(三两半.炙) 肉桂(去麄皮.一两) 干姜(炮.一两) 紫苏叶(半两) 乌梅肉(焙干.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中暑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冷水调下。沸汤调服,亦得。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2、御爱姜苏丸

处方紫苏叶(拣净.五两) 乌梅肉(切炒.二两) 甘草(生.三分) 桂心(去麄皮.半两) 香薷(拣净.半两) 生姜(切.焙干.一分) 木瓜(干者二两.如生.去皮穰.切焙)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治中暑恶心,头疼烦躁,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细嚼,热水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安坤赞育丸

处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胶24g 紫河车20g 白芍16g 当归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参12g 没药(醋制)12g 天冬11.5g 补骨脂(盐制)11g 龙眼肉10g 茯苓8g 黄柏8g 龟甲8g 锁阳8g 杜仲(盐制)8g 秦艽8g 鳖甲(醋制)8g 艾叶(炭)8g 白薇8g 延胡索(醋制)8g 山茱萸(酒制)8g 鹿尾7.5g 枸杞子6g 鸡冠花6g 黄芪6g 乳香(醋制)6g 赤石脂(煅)6g 鹿角胶6g 菟丝子4g 肉苁蓉(酒制)6g 鸡血藤4g 桑寄生4g 琥珀4g 甘草4g 人参2g 乌药3g 丝棉(炭)2g 血余炭2g 白术(麸炒)24g 西红花0.8g 地黄16g 砂仁24g 沉香13g 酸枣仁(炒)16g 续断10g 陈皮14g 橘红8g 川芎12g 泽泻8g 黄芩10g 青蒿6g 远志(制)8g 肉豆蔻(煨)6g 藁本6g 红花4g 柴胡6g 木香2g 紫苏叶5g 熟地黄16g 丹参2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六十三味,白术、砂仁、地黄、酸枣仁、沉香、陈皮、续断、川芎、橘红、黄芩、泽泻、远志、青蒿、藁本、肉豆蔻、柴胡、红花、紫苏叶、木香、丹参、熟地黄粉碎成粗粉;其余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加黄酒400g,加盖封闭,放高压罐内加热或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午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遵医嘱服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4、草果饮

处方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寒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二滓并煎,当发日连进三服,无不效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小儿解表颗粒

处方金银花300g 连翘250g 牛蒡子(炒)250g 蒲公英300g 黄芩300g 防风150g 紫苏叶150g 荆芥穗100g 葛根150g 牛黄1g

性状为黄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连翘、紫苏叶、荆芥穗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金银花、牛蒡子、蒲公英、黄芩、防风、葛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5(5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粉4份,糊精1份,牛黄(先与蔗糖粉、糊精配研均匀)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4g,一日2次;三岁至五岁一次4g,一日3次;六岁至十四岁一次8g,一日2~3次。

规格每袋装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6、通宣理肺丸

处方紫苏叶144g 前胡96g 桔梗?96g 苦杏仁72g 麻黄96g 甘草72g 陈皮96g 半夏(制)72g 茯苓96g 枳壳(炒)96g 黄芩96g

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

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3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7、紫苏汤

处方紫苏叶六斤,乌梅(去核.微炒)九斤,甘草(炒)十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三斤。

炮制上炒盐十斤同为末。

功能主治调气利膈,消痰止嗽。治心胸烦闷,口干多渴。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8、藿香正气口服液

处方苍术160g 陈皮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澄精液体;味辛、微甜。

炮制上十味,厚朴加60%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取乙醇液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大腹皮加水煎煮二次,滤过;茯苓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二次,滤过;生半夏用水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上述各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加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与厚朴乙醇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及上述蒸馏液,混匀,加水使全量成2050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8~6.2,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儿童清肺丸

处方麻黄10g 苦杏仁(炒)20g 石膏40g 甘草10g 桑白皮(蜜炙)30g 瓜蒌皮30g 黄芩40g 板蓝根40g 橘红30g 法半夏30g 紫苏子(炒)20g 葶苈子10g 浙贝母40g 紫苏叶20g 细辛8g 薄荷30g 枇杷叶(蜜炙)40g 白前30g 前胡20g 石菖蒲30g 天花粉30g 青礞石(煅)10g

性状黑色的大蜜丸;味苦、辛辣。

炮制以上二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3岁以下一次半丸。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0、梅子丸

处方乌梅45克(取肉)白梅45克(取肉)干木瓜45克 紫苏叶45克 甘草30克(炙)檀香6克 麝香3克(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和匀,砂糖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生津液,解酒毒。治口渴及饮酒过量。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

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41、沉香大腹皮散

处方连皮大腹子如克 沉香(锉)槟榔(锉)桑白皮(锉,微炒)乌药(锉)荆芥穗 陈皮(洗,去瓤,焙干)茴香(炒)白茯苓(去皮)木通(锉)紫苏子(微炒)紫苏叶 甘草(炒)各30克 干木瓜75克(去瓤)枳壳(麸炒,去瓤)45克

制法上药十五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湿气郁滞经络,脚气肿满,沉重疼痛,经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萝卜5大片,同煎至10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十日之后,每日服一次,病愈即止。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42、解肌宁嗽丸

处方紫苏叶48g 前胡80g 葛根80g 苦杏仁80g 桔梗80g 半夏(制)80g 陈皮80g 浙贝母80g 天花粉80g 枳壳80g 茯苓64g 木香24g 玄参80g 甘草64g

性状为黑绿色的大蜜丸;味微苦、辛。

炮制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周岁一次半丸,二岁至三岁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3、沉香散

处方沉香23克(磨)白术 茯苓各15克 木通 当归 橘皮 青皮 大腹子 大腹皮 槟榔 芍药各30克 甘草(炙)45克 白芷90克 紫苏叶120克 枳壳(麸炒,去瓤)9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通噎进食。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食饮不化,结气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5毫升,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原无沉香,疑脱,现据《古今医统》卷二十七补。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44、羌活饮子

处方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去苗)、前胡、细辛、白蒺藜(炒.去刺)、麦门冬(去心)、山药、紫苏叶、黄蓍(蜜炙)、升麻,各二钱。乌梅(去核)、枳壳(麸炒)、防风、蔓荆子、藁本(去土)、荆芥穗、甘草(炙)、桑皮(炙),各半两。干葛,一两。

功能主治治风毒,上攻头面,发热颊赤,唇焦眼涩,鼻出热气,项背拘急,兼治肝元虚风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薄荷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5、降气汤

处方紫苏叶(去梗)四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川当归(去芦)、前胡(去芦.洗)、甘草,各三两;陈皮(去白)三两半。

炮制上为俰咀。

功能主治治中不快,心腹胀满,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宿寒留饮,停积不消,胁下支结,常觉妨闷。专治脚气上冲,心腹坚满,肢体浮肿,有妨饮食。常服消痰饮,散滞气,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至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6、梅苏丸

处方白梅肉 紫苏叶 乌梅肉各15克 人参7.5克 麦门冬(去心)23克 百药煎90克 甘草(炙,锉)45克 诃梨勒(炮,去按)7.5克

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末,炼黄蜡汁拌和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治消渴,膈热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47、加味四七汤

处方紫苏叶6克 厚朴9克 茯苓12克 半夏9克 白芷 木香各6克 建菖蒲2.1克

功能主治疏郁化痰。治白带稠粘,中脘痞闷,平日痰多,或有气喘,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48、代天宣化丸

处方人中黄(属土,甲己年为君)黄芩(属金,乙庚年为君)黄柏(属水,丙辛年为君)栀子仁(属木,丁壬年为君)黄连(属火,戊癸年为君)苦参(为佐)荆芥穗(为佐)防风(去芦,为佐)连翘(酒洗,去心,为佐)山豆根(为佐)牛蒡子(酒淘,炒,为佐)紫苏叶(为佐)

制法数药先视年之所属者以为君,其余主岁者以为臣。为君者倍之,为臣者半之,为佐者如臣四分之三。冬至之日修合为末,取雪水煮升麻,加竹沥,调神曲为丸,用辰砂、雄黄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疹。主小儿未出痘疹之前,用于预防。亦治麻疹透发不畅,热毒内攻,气喘壮热,神昏烦躁,唇裂口干;瘟毒内蕴,咽喉糜烂,气臭音哑,滴水难咽。

用法用量每服用竹叶煎汤下。

摘录《片玉痘疹》卷五

处方49、四七汤

处方半夏五两,茯苓四两,紫苏叶二两,厚朴三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备注若因思虑过度,阴阳不分,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用此药下青州白圆子,最为切当。妇人恶阻,尤宜服之。一名厚朴半夏汤,一名大七气汤。局方有七气汤,用半夏五两,人参、官桂、甘草各一两,生姜煎服,大治七气,并心腹绞痛。然药味太甜,恐未必能止疼顺气。一方治七情所伤,中不快,气不升降,腹肋胀满,用香附子炒半斤,橘红六两,甘草一两,煎服,尤妙。好事者谓其耗气,则不然。盖有是病,服是药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0、木香流气饮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60克 陈皮(去白)1千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炒)青皮(去白)甘草(爁)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各500克 人参 亦茯苓(去黑皮)木瓜 右菖蒲 白术 白芷 麦门冬各120克 草果 仁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术(煨;切)大腹皮 丁香皮 槟榔 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180克 木通(去节)24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痞满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食少,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去滓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51、水葫芦丸

处方人参 干葛 紫苏叶各6克 乌梅肉 木瓜 甘草(炙)各3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30丸。

功能主治生津液,止烦渴,利咽喉。治烦渴。

用法用量每用1丸,绵裹含化咽津,不计时候,或新汲水化服亦得。

摘录《御药院方》卷二

处方52、紫苏汤

处方紫苏叶30克 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45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60克 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伤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53、加减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4.5克 白芷 川芎 紫苏叶 半夏 苍术各3克 白术 白茯苓 陈皮 厚朴(姜制)各2.4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非时伤寒,头疼憎寒壮热,痞闷呕吐,时行疫疠,山岚瘴疟,不服水土。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医便》卷二

处方54、芎苏散

处方紫苏叶 川芎 白芍药 白术 麦门冬(去心)陈皮(去白)干葛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妊娠外感风寒,壮热憎寒,头晕目眩,头痛身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葱白2寸,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5、宁坤丸

处方吉林人参12克(另研,和入)白芍30克 益母草180克 广木香15克 大熟地30克 琥珀15克(另飞)制香附30克 淡黄芩15克 生地黄30克 西砂仁15克 上沉香30克 紫苏叶15克 西当归30克 阿胶15克(擦丸,另化)橘红30克 川牛膝12克 炒白术30克 炙甘草9克 川芎30克 乌药30克 白茯苓3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以阿胶化开,加炼白蜜为丸,每粒计重9克。

功能主治调经。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1丸,开水化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处方56、加味四七汤

处方半夏(制)75克 白茯苓 厚朴(制)各45克 茯神 紫苏叶各30克 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化痰安神。治心气郁滞,痰涎凝结,致生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7片、石菖蒲半寸、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一

处方57、沉香导气散

处方沉香7.5克 人参15克 槟榔7.5克 白术 乌药 麦芽(炒)神曲(炒)紫苏叶 大腹皮(炒)厚朴(制)各30克 诃子皮(炮)15克 香附(炮)45克 姜黄 橘皮 甘草各120克 京王棱60克 广茂(炮)120克 益智仁60克 红花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一切气郁,升降失司,胁肋痞塞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沸汤点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

处方58、参苏饮

别名十味参苏散(《保婴金镜》)。

处方木香15克 紫苏叶 干葛(洗)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前胡(去苗)人参 茯苓(去皮)各23克 枳壳(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益气解表,宣肺化痰。主虚人外感风寒,内伤痰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或痰积中脘,眩晕嘈杂,怔忡哕逆。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若因感冒发热,以被盖卧,连进数服,微汗即愈;面有余热,更宜徐徐服之,自然平治;若因痰饮发热,但连日频进此药,以退为期,不可预止。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59、宁气汤

处方御米壳75克(蜜水淹一宿,炒黄)甘草(炙)杏仁(去皮、尖,麸炒)紫菀(去土)桔梗各22克 五味子 甜葶苈(隔纸炒)人参 半夏(生姜制)桑白皮(锉,炒)紫苏叶 陈橘皮(去瓤)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气宜肺,化痰止咳。治肺气不利,咳嗽声重,咽嗌干燥,痰唾稠粘,少得睡眠。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稍热服,食后。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60、保气散

处方香附子120克 山药60克 缩砂仁30克 木香120克 粉草37.5克 益智 紫苏叶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安胎宽气进食,瘦胎易产。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调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紫苏梗的处方(三)

处方1、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紫苏茎叶、陈橘皮(去白,焙)、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咳嗽,喘急烦闷。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

含有紫苏子的处方(三)

处方1、还睛散处方龙胆草(酒洗,炒)、川芎、甘草、草决明、川花椒(去目,炒)、菊花、木贼、石决明(煅)、野麻子、荆芥、茯苓、楮实子、白蒺藜(杵,去刺)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眼生翳膜,昏涩泪出,

含有紫花芥的处方(三)

处方1、儿童清肺丸处方麻黄10g苦杏仁(炒)20g石膏40g甘草10g桑白皮(蜜炙)30g瓜蒌皮30g黄芩40g板蓝根40g橘红30g法半夏30g紫苏子(炒)20g葶苈子10g浙贝母40g紫苏叶20g

含有芝麻菜的处方(三)

处方1、儿童清肺丸处方麻黄10g苦杏仁(炒)20g石膏40g甘草10g桑白皮(蜜炙)30g瓜蒌皮30g黄芩40g板蓝根40g橘红30g法半夏30g紫苏子(炒)20g葶苈子10g浙贝母40g紫苏叶20g

含有紫苏的处方(十四)

处方1、芎术香苏散处方川芎香附紫苏各120克甘草30克(炙)苍术陈皮各6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鼻塞声重。用法用量每服9~15克,水煎服,每日三次。摘录《卫生宝鉴·补遗》处方2

含有胡椒的处方(二)

处方1、唤痔散处方生胡椒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空心用生酒1瓶随量大小送下。待半上午,其痔即翻出,以便外用枯痔药。摘录《外科百效》卷三处方2、救急定中丸处方紫苏叶(生,晒)1两5钱

含有草果的处方(三)

处方1、柴胡汤处方柴胡、半夏、黄芩、甘草、常山、白茯苓、苍术、乌梅、干姜、草果、槟榔、苏叶、青皮、陈皮。功能主治小儿疟,久不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育婴秘诀》卷四处方2、建脾散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

含有高良姜的处方(七)

处方1、草果饮处方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为末。功能主治治脾寒疟疾。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二滓并煎,当发日连进三服,无

含有乌梅的处方(三)

处方1、麻黄白术散别名白术散处方麻黄(去节,汤浸)1两,白术1两,茯苓1两,桂心1两,陈皮3分,青皮3分,桔梗3分,白芷3分,甘草3分,半夏曲3分,紫苏3分,乌梅3分,干姜半两。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疟

含有滇常山的处方(三)

处方1、救坤丹处方白芍5钱,川芎5钱,生地5钱,熟地5钱,当归5钱,黄芩5钱,茯苓5钱,乌药5钱,橘红5钱,阿胶(炒珠)4钱,苏叶4钱,砂仁4钱,香附(炙)4钱,白术(炒)4钱,琥珀4钱,人参(去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