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竹叶的处方(十一)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竹叶的处方(十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化斑汤处方人参、知母、石膏、牛蒡、连翘、升麻、甘草、糯米、地骨皮、淡竹叶。
功能主治疹子之出,浑身如锦纹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以米熟为度。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2、化毒托里散处方玄参、木通、大黄(生用)、淡竹叶、栀子、生地黄、灯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咽喉风热上攻急闭,腮颊肿痛;并双蛾、单蛾、结喉、重舌、木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温服。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
处方3、车前子散处方车前子(不炒)半两,淡竹叶2钱半。,荆芥穗2钱半,赤茯苓2钱半,灯心2钱半。
功能主治诸淋小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上分作2剂,多用新汲水煎,任意服。
摘录《直指》卷十六
处方4、加味养心汤处方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生地5钱,人参1钱,丹参2钱,龟版5钱,当归1钱5分,茯神2钱,柏子仁2钱,枣仁1钱半,远志5分,甘草4分,淡竹叶20张。
功能主治心血大亏,心阳鼓动,舌绎无津,烦躁不寐。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5、加味导赤汤处方人参1钱,生地1钱,条芩1钱,木通1钱,甘草梢1钱,麦冬(去心)1钱,赤芍1钱,淡竹叶15片。
功能主治子淋。孕妇小便少;溺血。
用法用量加灯心49寸,水煎,空心服。
摘录《胎产心法》卷上
处方6、加减导赤散处方淮木通、车前子、瞿麦穗、白滑石、赤茯苓、黑栀仁、淡竹叶。
功能主治小儿痘后余热,郁积膀胱,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处方7、消丹饮处方元参30克 升麻3克 麦冬9克 桔梗3克 丹皮6克 牛子6克 甘草2.1克 淡竹叶10片
功能主治清心凉肝。治心肝火盛,发为丹毒,色赤而干,发热作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处方8、清凉枕法处方羌活 川芎 淡竹叶 防风 防己 菊花 黑豆 当归 芍药 枸杞子 密蒙花 山栀子 荆芥 薄荷 甘松 香白芷 旋复花 地骨皮各等分
制法上十八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肝明目。治风热目疾。
用法用量装袋枕头。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卫生家宝》
处方9、辛凉清解饮处方连翘壳6克 苏薄荷 淡豆豉各4.5克 牛蒡子9克 蝉衣4.5克 苦杏仁9克 金银花6克 苦桔梗1.8克 淡竹叶10片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开肺泄热。治太阴秋瘟,洒洒恶寒,蒸蒸发热,苔白腻,舌边尖红,咽痛或不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秋瘟证治要略》
处方10、清凉甘露饮处方茵陈3克,银柴胡3克,石斛3克,枳壳3克,麦冬3克,甘草3克,生地3克,黄芩3克,知母3克,枇杷叶3克,淡竹叶20片,灯心草20片。
功能主治清心解毒。主热毒上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
处方11、生地黄汤处方生地黄15克 甘草 黄连 桂心各3克 大枣20枚 淡竹叶6克(一作竹皮)赤石脂6克
功能主治治产后感受寒热,下痢。
用法用量上七味,哎咀,以水2升,煮竹叶,取1.4升,去滓纳药,煮取500毫升,分三服,日三。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12、加味脾阴煎处方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功能主治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主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袁尊山方
处方13、蜀漆汤处方白薇 蜀漆 知母 甘草(炙)苦参 升麻 龙胆各6克 常山 大黄(别渍,后下)各12克 鳖甲(炙)石膏(碎)茯苓 黄芩各9克 香豉9克(裹)独蒜7颗(切)淡竹叶(切)6克
制法上十六味,切。
功能主治治久疟。
用法用量以水1.2升渍之,加酒适量,合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未发前一服,欲至发时又一服。
注意忌肥腻、臊腥、滑物、生冷、人苋、大酢,菘菜、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秘要》卷五引《救急方》
处方14、竹叶黄耆汤处方淡竹叶6克 黄耆 生地黄 麦门冬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芩 石膏(煨)芍药 人参各3克
功能主治治气血两虚,胃火盛而作渴,以及痈疽、发背、诸疮之大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处方15、竹叶石膏汤处方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炙)
功能主治治痈疽肿痛,胃火内盛,口渴喜饮。
用法用量加生姜少许,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处方16、竹叶石膏汤处方淡竹叶7片 软石膏9克 大黄(煨)4.5克 陈皮3克 藿香叶6克
功能主治治茧唇。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六
处方17、消炎化毒汤处方黄连1.8克 黄芩3克 大黄12克 银花6克 甘草1.5克 花粉6克 木通3克 青皮3克 当归4.5克 赤芍3克 淡竹叶20张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治火盛下利,昼夜不休,口渴,腹痛,时有脓血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18、通苓散处方麦门冬 淡竹叶 车前草 赤茯苓 木通
功能主治利湿清肺。治湿热伤肺,咳嗽,发热有汗,身重身痛,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19、小蓟饮子处方生地黄(洗)120克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淡竹叶 藕节 当归(去芦,酒漫)山桅子仁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治下焦结热血淋。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0、十味导赤汤处方生地 山桅子 木通 瞿麦 滑石 淡竹叶 茵陈蒿 黄芩 甘草(生)猪苓
功能主治治热淋。膀胱蓄热,小便不通,淋漓涩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21、竹叶汤处方淡竹叶 犀角屑 木通(锉,炒)黄芩(去黑心)各30克 玄参 黄连(去须)车前子各33克芒消60克 大黄(微炒)细辛(去苗、叶)各3克
制法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肝脏实热,眼赤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22、子淋散处方麦门冬(去心)赤茯苓 大腹皮(洗去沙土,姜汁拌炒)木通 甘草 淡竹叶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妊娠小便涩痛频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23、银翘解毒丸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蜜丸;气芳香,味微甜而苦、辛。
炮制上九味,金银花、桔梗粉碎成细粉,过筛;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金银花、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喷加薄荷、荆芥挥发油,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90g制成浓缩丸,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银翘解毒片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苦、辛。
炮制上九味,金银花、桔梗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牛蒡子、淡竹叶、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淡豆豉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合并以上各药液,浓缩成稠膏,加入金银花、桔梗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放冷,喷加薄荷、荆芥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清瘟解毒丸处方大青叶100g 连翘75g 玄参100g 天花粉100g 桔梗75g 牛蒡子(炒)100g 羌活75g 防风50g 葛根100g 柴胡50g 黄芩100g 白芷50g 川芎50g 赤芍50g 甘草25g 淡竹叶100g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苦。
炮制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用于外感时疫,憎寒壮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痄腮,大头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6、红雪别名通中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红雪通中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川朴消5千克 羚羊角屑90克 川升麻90克 黄芩90克 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60克 人参60克(去芦头)淡竹叶60克 甘草60克(生用)木香60克 槟榔60克 葛根45克 大青45克 桑根白皮45克 蓝叶45克 木通45克 栀子45克 朱砂30克(细研)苏枋90克(捶碎)麝香15克(细研)
制法上药除朱砂、麝香外,皆锉细,以水15升,煎至5.4升,去滓过滤,再以微火煎沸,下朴消,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候凝,下朱砂、麝香等末搅匀;倾子新瓷盆中,经宿即成;再研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开窍安神,解热破积。治伤寒狂躁,温瘴脚气,湿热黄疸,头昏目昏,鼻口生疮,喉痹重舌,肠痈。
用法用量每服3~6克,以新汲水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
处方27、竹叶石膏汤处方淡竹叶(三十片) 石膏(三钱) 麦门冬(三钱)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半) 甘草(一钱半)
功能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而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8、地骨皮汤处方生地 麦冬 黄耆 山药 五味手 地骨皮 淡竹叶
功能主治主心经虚热,小便短赤,茎中疼痛,尿道口时有脓样分泌物,淋沥不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处方29、银翘解毒颗粒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上九味,取薄荷、荆芥、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金银花等六味分别粉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及上述水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3~1.35(80℃)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120g,喷加上述薄荷等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0、莲花饮处方白莲须 粉干葛 白云苓 大生地各3克 正雅连 天花粉 人参 北五味 净知母 炙甘草 淡竹叶各1.5克 灯心10茎
功能主治泻火生津。治上消口渴,饮水不休。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处方31、柴芩清膈煎处方川柴胡2.4克 生锦纹(酒浸)4.5克 生枳壳4,5克 焦山栀9克 青子芩4.5克 苏薄荷4.5克 苦桔梗3克 青连翘6克 生甘草1.8克 鲜淡竹叶36片
功能主治攻里兼和解。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君以凉膈散法,以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黄芩,分解寒热。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2、清利饮处方木通 白茯苓 麦门冬 车前子 大腹皮各4.5克 淡竹叶15克
功能主治治子淋。湿热不行,肚腹作痛,尿频急疼痛。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33、红雪通中散处方赤芍药、人参(去芦)、槟榔、枳壳(去瓤.麸炒黄)、淡竹叶、甘草(生用)、木香,各二两;羚羊角屑、升麻、黄芩,各三两;栀子(去皮)、葛根、桑白皮、木通、大青(去根)、蓝叶,各一两半;川朴硝十斤,苏枋六两,朱砂(细研)一两,麝香(细研)半两。
炮制上药除朱砂、麝香外,并细,以水二斗五升,煎至九升,去滓,更以绵滤过,再以缓火煎令微沸,然后下朴硝,以柳木篦搅勿住手,候凝,次下朱砂、麝香等末搅令匀,顿新瓷盆中,经宿即成矣,细研,
功能主治治烦热黄疸,脚气温瘴,解酒毒,消宿食,开三焦,利五脏,爽精神;除毒热,破积滞,去脑闷,治眼昏,头痛鼻塞,口疮重舌,肠痈喉闭,及伤寒狂躁,胃烂发斑等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至二钱,新汲水调下,更量老小虚实,临时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4、中黄汤处方犀角(镑屑)45克 石膏(碎)甘草(炙)各30克 淡竹叶50片 生地黄60克 地骨皮60克 生麦门冬(去心)芦根各45克
制法上八味,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实热,眼目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35、驱风散处方防风(去芦)龙胆草各15克 铜青9克 五倍子6克 淡竹叶1握(去根)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烂弦风赤,浮翳、胬肉攀睛,涩痒眵泪。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热汤60毫升泡,停冷澄清,洗眼。病甚者,加大黄;丹毒,加麻仁。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六
处方36、五淋散别名山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木通(去节)滑石 甘草(炙)各180克 山栀仁(炒)420克 赤芍药 茯苓(去皮)各250克 淡竹叶120克 山茵陈(去根,日干)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化浊。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尿少次频,脐腹急痛,作止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37、葱豉桔梗汤处方鲜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 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主风温、风热初起,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烦口渴,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2粒(磨冲),大青叶9克;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6克,白蔻末2.4克;咳甚痰多,加杏仁9克,广橘红4.5克;鼻衄,加生侧柏叶12克,鲜茅根50支。
备注方中葱白、豆豉解肌发表,疏风散邪为君;薄荷、桔梗散风清热,连翘、山栀清热解毒为臣;甘草合桔梗以利咽,淡竹叶清心除烦,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功。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8、淡竹叶汤处方淡竹叶 麦门冬(去心,焙)小麦 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 甘草(炙,锉)人参各15克
制法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气阴两虚,心烦喘闷。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中午、临卧空腹时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39、柴胡四物汤处方柴胡 人参 黄芩 当归身 川芎 生地黄 白芍药 地骨皮 知母 麦门冬 淡竹叶
制法上锉细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疹子牧后,发枯毛竖,形体羸瘦者。
用法用量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40、化毒清表汤处方前胡 干葛 知母 连翘 桔梗 炒牛蒡子各2.1克 木通1.8克 玄参3克 黄连(酒炒)防风 栀仁(炒黑)各0.9克 薄荷 黄芩(酒炒)各1.5克 天花粉 地骨皮各2.4克 淡竹叶3克 生甘草(去皮)0.9克 灯心50寸
功能主治解毒透疹。治麻疹发疹期,红肿太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二
处方41、清暑饮处方青蒿露10毫升(冲)六一散9克(包)荷叶边1圈 西瓜翠衣9克 绿豆皮4.5克 银花露15毫升(冲)丝瓜皮6克 淡竹叶4.5克 扁豆衣4.5克
功能主治清解暑热。治夏令外感风热,身热汗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温热经解》
处方42、茯苓皮汤处方茯苓皮15克 生苡仁15克 猪苓9克 大腹皮9克 白通草9克 淡竹叶6克
功能主治利湿分消。治湿温,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用芳香通神利窍之安宫牛黄丸后,湿浊内阻者。
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43、小蓟饮子处方生地黄30克(洗),小蓟15克,滑石15克,木通9克,蒲黄9克(炒),藕节9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酒浸),山栀子9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下焦瘀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济生方》
处方44、当归汤处方淡竹叶 灯心 当归(去芦)红枣 竹猥绥(即海金沙草)麦门冬(去心)乌梅 甘草 木龙(即野葡萄藤)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血淋及五淋。
用法用量煎汤代茶,频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二一五补。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五
处方45、加减美髯汤处方何首乌30克,当归30克,杭白芍12克,鱼鳔胶9克(烊化),菟丝子10克,补骨脂9克,枸杞子10克,怀牛膝10克,代赭石6克,淡竹叶9克,连翘心4.5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补养肝血,佐以益肾。主肝血不足,血余失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宛新铮方
处方46、加味泻心汤处方黄连1.5克 犀角1.5克 蒲黄3克 天冬6克 丹参6克 元参4.5克 连翘6克 茯苓6克 甘草1.5克 淡竹叶20张 灯心100厘米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治心火炽盛,五中烦躁,面红目赤,口燥唇裂,甚则衄血、吐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47、导赤清心汤处方鲜生地18克 辰茯神6克 细木通1.5克 原麦冬3克(辰砂染)粉丹皮6克 益元散9克(包煎)淡竹叶4.5克 莲子心30支(冲)辰砂染灯心20支 莹白童便150毫升(冲)
功能主治益阴清热,养心安神。主热陷心经,内蒸包络,舌赤神昏,小便短涩赤热。
用法用量服后二三时许神识仍昏者,调入西黄0.3克,以清神气。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8、化斑汤处方黑参6克 鼠粘子3克 柴胡2.4克 荆芥 防风各1.8克 连翘2.1克 木通2.4克 枳壳2.1克 蝉蜕1.5克 生甘草1.2克 灯心20茎 淡竹叶15片
功能主治化斑透疹。治痘与斑夹出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一日二三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49、玄妙散处方玄参4.5克 丹参9克 沙参12克 茯神6克 柏仁6克 麦冬4.5克(朱砂拌)桔梗3克 贝母6克 杏仁9克 夜合花6克 淡竹叶10张 灯心100厘米
功能主治养阴清心,化痰止咳。治心阴不足,咳嗽痰少,心烦,夜不成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50、加味石膏汤处方石膏24克 山栀 人参 茯苓 知母各9克 生地黄 淡竹叶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膀胱实热,脐下急痛,小便不通,烦满,难于俯仰。
用法用量每次30克,水煎去滓,下蜜5毫升,煮二沸,空腹时服。欲利,加芒消9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51、栀子解郁汤处方黑山栀6克 瓜蒌果1个(切)连翘6克 薄荷3克 葛根6克 苏梗4.5克 豆鼓10克 郁金6克 淡竹叶20张 白茅根15克
功能主治治风热内郁,胸脘烦闷,心神焦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52、葛根白虎汤处方葛根6克 石膏15克 花粉9克 石斛9克 连翘4.5克 薄荷3克 防风3克 桔梗3克 淡竹叶20张 白茅根15克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治齿痛实证,属于阳明风火上升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53、淡竹叶汤处方淡竹叶7片 黄芩 知母 麦冬各3克 茯苓6克
功能主治主孕妇火盛,内热而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五
处方54、清心饮处方牛黄1.5克 琥珀4.5克 黄连1.5克 丹参9克 远志1,5克(甘草水炒)菖蒲2.4克 橘红3克 胆星1.5克 麦冬4.5克 淡竹叶20张
功能主治治中风中脏。风火上犯,神明散乱,舌不能宫,口流涎沫,甚则神昏鼾睡,面色油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55、益气安神汤处方当归3.6克 黄连(姜汁炒)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各3克 白茯苓(去皮、心)3.6克 人参 黄耆(蜜炒)胆星 淡竹叶各3克 甘草1.8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心,化痰安神,治心气不足,夜寐多梦,睡卧不宁,恍惚惊怖,痰迷痴呆。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56、清肝解毒汤处方石膏12克(煅)人中白 川黄连 红柴胡 知母(生)净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真犀角(镑)玄参 荆芥 北防风 淡竹叶各3克 灯心150厘米
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呕吐,加芦根。
摘录《喉症指南》卷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和气饮处方苍术、葛根、桔梗、当归、茯苓、白芷、枳壳、甘草、陈皮、白芍。功能主治通气。调经。主因跌扑闪挫,顿挫气血,凝滞作痛。经前腹痛。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处方2、赤茯苓散处方苦竹叶、淡豆
处方1、乌梅汤处方白梅(二十九枚)檀香(三两)甘草(四两)盐(五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中热,五心烦燥,霍乱呕吐,口干烦渴,津液不通。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生姜五片,青竹叶七片,粳米百粒,水煎服。摘
竹叶心,甘、苦,凉。清头热,治头昏。本文介绍了含有竹叶心的处方8个。处方1、加减白虎汤处方生地、石膏、麦冬、知母、贝母、黄芩、柴胡、甘草、竹叶心、车前。功能主治瘅疟,单热不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
竹叶兰(别名竹叶参、花竹叶菜、水竹参、绕昼兰、观音草、黄竹参、土三七、糯米饭草),甘;微苦;平,清肺止咳;补肺益肾;调经止血。主肺热咳嗽;气虚喘咳;头晕耳鸣;骨折;吐血,本文介绍了含有竹叶兰的处方1个
处方1、人参竹叶汤处方人参谈竹叶炙甘草麦门冬栀子黄连黄芩功能主治治上消。多饮少食,大便如常,小便频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征治汇补》卷五处方2、当归汤处方淡竹叶灯心当归(去芦)红枣竹猥绥(即海金沙
竹叶吉祥草(别名竹叶红参、马耳朵草、珊瑚草、白龙须、缠百合),涩,凉。调经,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神经性头痛。本文介绍了含有竹叶吉祥草的处方2个。处方1、劳伤药酒处方大血藤4两,小血藤4两,红牛膝3两,
处方1、八正散处方瞿麦、滑石、山栀、木通、甘草、车前子、泽泻、赤苓、淡竹叶。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湿热痢,无表邪,腹痛后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处方2、赤茯苓煎处方赤茯苓5两(为末),白蜜半斤,淡竹叶1
处方1、茯苓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淡竹叶1握(切碎),白术1两,甘草(炙)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大黄(锉,炒)2两,黄芩(去黑心)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乳石热
处方1、柴胡煎处方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1两,木通1两半,淡竹叶100片,瞿麦穗1两,连翘1两,防己2两,大黄(生)2两(细锉),生麦门冬汁3合(汤成下),生藕汁3合(汤成下),甜消4两(汤成下
处方1、大黄汤处方牛膝、大青草、下马草、胡麻草、铁扫草、将军草(如无,用雄黄少许)、槐花头、淡竹叶、小青各等分。功能主治毒蛇伤。用法用量上同捣汁,用煮酒调服。将针破伤处,用葱盐汤洗净,将药滓敷疮口。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