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枳实的处方(十七)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枳实的处方(十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养胃汤处方香附 砂仁 木香 枳实(麸炒)各2克 白术(去芦)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陈皮各3克 白豆蔻(去壳)藿香 厚朴(姜汁炒)各2克 甘草(炙)0.6克
功能主治治胸腹痞满。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食后服。瘦人心下痞闷,加炒黄连,去半夏;血虚中满,加当归、白芍,去半夏;食积中满,加炒神曲、山楂、麦芽,去白术、半夏;肥人心下痞闷,加苍术;气虚中满,加人参,去半夏;痰膈中满,加瓜蒌仁、贝母、桔梗、竹沥、姜汁,去白术、半夏;脾泄中满,加炒苍术、炒白芍,去半夏。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2、十味导痰汤处方半夏(姜制)7.5克 茯苓4.5克 陈皮(略去白)3克 甘草(炙)3克 生姜3片 乌梅肉半个 南星 枳实 羌活 天麻 蝎尾
功能主治治痰湿上盛,头目不清。
用法用量水煎去渣,临服入雄黄末少许冲服。
备注方中南星以下五味用量原缺。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3、中满分消丸处方白术 人参 炙甘草 猪苓(去黑皮)姜黄各3克 茯苓(去皮)干姜 砂仁6克 泽泻 橘皮各9克 炒知母12克 炒黄芩36克 炒黄连 半夏(汤洗)炒枳实各15克 姜厚朴30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清热利湿治热胀。腹大坚满,脘腹胀痛,口苦纳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4、消痞丸处方黄连(去须,拣净,炒)18克 黄芩(刮去黄色)18克 姜黄 白术各30克 人参12克 炙甘草6克 缩砂仁9克 枳实(麸炒黄色)15克 橘皮12克 干生姜6克 半夏(汤洗七次)12克 曲(炒黄色)6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温,健脾消痞。治温热内阻,脾胃不和,心下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白汤送下,食后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一
处方5、推气丸处方槟榔 枳实(小者,去氟)陈橘皮(去白)黄芩 大黄 黑牵牛各等分(并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气除痞,泻火通便。治三焦痞塞,气不升降,胸腹胀满,大便秘涩,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临卧,温熟水下100丸,更量虚实加减。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6、清上补下丸处方怀生地黄(炒,锅内酒拌,蒸黑)120克 南枣(酒蒸,去核)60克 怀山药45克 白茯苓(去皮)45克 牡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辽五味子45克 天门冬(去心)45克 枳实(麸炒)45克 贝母45克 麦门冬(去心)45克 桔梗(去芦)45克 黄连(姜炒)45克 杏仁(去皮)45克 半夏(姜炒)45克 瓜蒌仁(去油)45克 枯芩(酒炒)45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肺补肾,化痰平喘。治久有哮喘,每遇寒即发,发则上气喘急,咳嗽,痰涎上壅,年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7、加味补中益气汤处方黄耆(炒)2钱,人参1钱,白术(去芦,炒)2钱,白茯苓2钱,陈皮8分,柴胡4分,升麻3分,白芍(酒炒)1钱5分,当归(酒炒)3钱,萝卜子(炒)3钱,厚朴(姜炒)1钱,甘草(炙)8分,枳实(麸炒)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治失其宜,元气虚惫,脾胃伤损,肿胀尤甚。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8、椒梅汤处方黄连6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 乌梅(去核)9克 人参6克 枳实4.5克 半夏6克
功能主治驱蛔,祛暑。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备注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方中川椒、乌梅、黄连三味极辛、极酸、极苦之品,为驱蛔杀虫之主药;配黄芩助黄连以祛暑邪;干姜助川椒以驱蛔,并能温脾胃以实土;土败木乘,故以白芍以柔肝,人参以补虚;心下板实,故用枳实以破气消痞;呕恶吐蛔,故用半夏以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共奏驱蛔祛暑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9、太和丸处方人参(去芦)15克 白术(去芦,土炒)120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陈皮30克 半夏(面炒)66克 枳实(麸炒)30克 黄连(姜汁炒)30克 当归(酒洗)30克 山楂(蒸,去子)30克 木香15克 白芍(酒炒)45克 香附(童便炒)30克 神曲(炒)45克 麦芽(炒)45克 白豆蔻(去壳)40克 龙眼肉40克 大粉草(炙)20克
制法上药为末,荷叶1个煎汤,打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元气不足,脾胃虚损,不思饮食,肌体羸瘦,四肢无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不拘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10、椒梅汤处方乌梅 花椒 槟榔 枳实 木香(另研)香附 砂仁 川楝子(去核)肉桂 厚朴 干姜 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杀虫止痛。治虫痛,时痛时止,面白唇红,舌有白点。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11、无价金丹处方白术(去芦,炒)90克 枳实(麸炒)30克 苍术(米泔漫,炒)猪苓各30克 麦芽(炒)神曲(炒)半夏(汤泡)各60克 泽泻 赤茯苓(去皮)川芎 黄连(陈土炒)白螺蛳(煅)各2.1、克 砂仁 草豆蔻 黄芩(陈土炒)青皮(去瓤)莱菔子(炒)生姜各15克 陈皮(去白)香附子(童便炒)瓜萎仁 槟榔各9克 川厚朴(去皮,姜炒)6克 木香6克 甘草6克
制法上为细末,青荷叶泡汤,浸晚粳米,研粉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积在胃,当心而痛,痞满嘈杂,恶心呕吐,嗳气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70丸,多至100丸,米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12、养荣汤处方当归 川芎(去毛)白芍(酒炒)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远志(甘草水泡,去骨)石葛蒲(去毛)陈皮 乌药 白茯苓(去皮)枳实(麸炒)半夏(用生姜、牙皂、 白矾煎水浸二三日)南星(同上制)黄连(姜汁炒)防风 羌活 秦艽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风中血脉,四肢不举,口不能言,及痰迷心窍,人事不省,舌强不能言语,痰涎壅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上药锉作一剂,加生姜3片,竹茹1团,水煎去滓,入童便、竹沥、姜汁少许同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13、清上饮处方柴胡 黄芩 赤芍 厚朴 枳实 栀子 郁金 黄连 半夏 青皮 大黄 芒消 甘草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胃脘及两胁刺痛,呕吐,胸痞,大便坚,脉数,或发热口干。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14、大健脾丸别名百谷丸(《古今医统》卷二十三)。
处方人参(清河者)60克(饭上蒸)白术(无油者)90克(土炒)枳实30克(饭上蒸)广陈皮60克(米泔洗)青皮30克(米醋炒)白茯苓60克(饭上蒸)半夏曲30克(炒)谷芽48克(炒)山楂肉30克(饭上蒸)川黄连48克(用吴茱萸15克浸,炒赤色,去萸),广木香15克(不见火)白豆蔻仁15克(炒)
制法上药为末,用长流水煮老米荷叶汤,滴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除湿热,宽胸隔。主脾胃虚弱,食停气滞,湿热内阻,胸膈痞满,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大便溏薄或不畅,苔腻微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三
处方15、木香化滞汤处方半夏30克 草豆蔻仁 甘草(炙)各15克 柴胡12克 木香 橘皮各9克 枳实(麸炒,去瓤)当归梢各6克 红花1.5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食滞中脘,腹部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及湿面。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16、紫草承气汤处方厚朴60克 大黄120克 枳实30克 紫草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泄热解毒。治身热,脉数大,便秘而腹胀,属热毒壅遏者;及疮未出而喘息腹胀,大便不通,烦躁作渴,谵语不安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100毫升,煎至20~30毫升,温服。以利为度。如水利者,加芒消少许。
摘录《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17、养脾肥儿丸处方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枳实 木香 茯苓 砂仁 山药 莲肉 麦芽 神曲 山楂 青皮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荷叶浸水煮糯米饭为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久虚,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每服2克,日二至三次,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下
处方18、四金瞿麦汤处方金钱草20克,海金砂20克,川萆解10克,蚕砂10克(包煎),郁金10克,枳实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生地10克,瞿麦10克,滑石10克,鸡内金5克,酒军3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主湿热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董建华方
处方19、竹沥化痰丸别名导痰小胃丹(《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南星 半夏(二药用皂矾、姜水浸,煮干)各60克 陈皮 枳实(二药用皂矾水泡半日,炒)各60克 白术(去芦)60克 苍术(用米泔、皂矾水浸一宿;去黑皮,切,晒干,炒)60克 桃仁(去皮)杏仁(用皂矾水泡,去皮、尖)各30克 红花(酒蒸)30克 白芥子(炒)30克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晒干)30克 芫花(醋拌湿,过一宿,炒黑)30克 甘遂(面裹煨过)30克 黄柏(炒褐色)30克 大黄(酒湿纸包,煨过,再以酒炒)45克
制法上为末,姜汁、竹沥打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不语,瘫痪初起,湿痰上攻,头风头痛,痰火眩晕;痰痞积块;哮吼;喉痹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极甚者,服50~70丸。量人虚实加减,再不可多;恐伤胃气。一切痰饮,临卧时白汤送下,一日一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20、加减导痰汤处方南星(姜制)半夏 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栝楼仁 枳实(麸炒)桔梗 山栀子 黄芩 黄连(姜炒)各3克 甘草 木香(另研)辰砂(为末)各1.5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化痰清火。治痫证痰火盛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入竹沥、姜汁,磨木香末,调辰砂末同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21、增损理中丸别名枳实理中丸(《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加减理中丸(《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人参60克 白术60克 甘草60克(炙)干姜45克(炮)枳实4枚 茯苓60克
制法上药研末,以蜜和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中结满,两胁痞塞,胸中气急,厥逆欲绝,心胸高起,手不得近。
用法用量每服1丸,开水送下。渴者,当加栝楼;下者,当加牡蛎。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引《崔氏方》
处方22、犀角搜风丸处方干生姜(半两) 木香(半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车前子(一两) 木通(一两) 青皮(去白.三两) 陈皮(去白.二两) 枳实(麸炒.二两) 牵牛(取头末.四两) 犀角(镑.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下痰解结顺气。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3、枳实理中圆处方枳实(麸炒)一两,白术、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二两。
炮制上捣,罗为细末,炼蜜为圆,如鸡子黄大。
功能主治理中焦,除痞满,逐痰饮,止腹痛。大治伤寒结胸欲绝,心膈高起,实满作痛,手不得近。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热汤化下。连进二、三服,胸中豁然,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4、枳实栀子汤处方枳实(三钱) 栀子(一钱半) 豆豉
功能主治治大病瘥后劳复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清浆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如有宿食,加大黄三钱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5、小承气汤处方大黄(五钱) 厚朴(三钱) 枳实(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潮热谵语,大便六七日不通,有燥粪结滞,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6、利胆排石片处方金钱草250g 茵陈250g 黄芩75g 木香75g 郁金75g 大黄125g 槟榔125g 枳实(麸炒)50g 芒硝(精制)25g 厚朴(姜制)50g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咸。
炮制上十味,木香、大黄、芒硝粉碎成细粉;其余金钱草等七味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囊炎。
用法用量口服。排石:一次6~10片,一日2次;炎症:一次4~6片,一日2次。
注意体弱、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7、轻脚丸处方白术、赤茯苓、木猪苓(去皮)、舶上茴香(炒)、泽泻、赤芍药、紫苏叶、葫芦巴、枳实(麸炒.去穰)、槟榔,各五钱。桃仁(一两.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地肤子(一两)。
来源旧有寒湿之疾,每发时不可忍,呻吟之声彻于外,几至于死,忽遇道人授此方,服半料,间或发作,顿觉减于前,时服尽全料,厥疾遂瘳,信而服之,其验如神。
炮制上除桃仁别研外,捣罗为细末,入桃仁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风去湿,消肿行血止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紫苏汤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8、跌打丸处方三七64g 当归32g 白芍48g 赤芍64g 桃仁32g 红花48g 血竭48g 北刘寄奴32g 骨碎补(烫)32g 续断320g 苏木48g 牡丹皮32g 乳香(制)48g 没药(制)48g 姜黄24g 三棱(醋制)48g 防风32g 甜瓜子32g 枳实(炒)32g 桔梗32g 甘草48g 关木通32g 自然铜(煅)32g 土鳖虫32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微腥,味苦。
炮制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9、防风散处方防风(二分) 羌活(二分) 当归(二分) 川芎(二分) 肉桂(去皮.二分) 薏苡仁(一两) 仙灵脾(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牛膝(一两) 骨碎补(一两) 细辛(半两) 枳实(麸炒.半两)
功能主治治风,身体疼痛,转侧不得。
用法用量上咀,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稍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0、四逆散处方甘草(炙)、柴胡、枳实、芍药,各三钱。
功能主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备注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一钱半;下利悸者加官桂一钱半;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钱半;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一钱半;泄利下重用薤白二十根同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1、半夏散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60克 吴茱萸(汤洗七遍,焙干,微炒)15克 桂心30克 人参(去芦头)30克 白术30克 当归30克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45克 枳实(麸炒微黄)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胸满肠鸣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处方32、大承气汤处方大黄、厚朴(姜制),各三钱。枳实、芒硝,各二钱。
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大便五六日不通,日哺潮热谵语,烦燥发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香砂枳术丸处方木香150g 枳实(麸炒)150g 砂仁150g 白术(麸炒)150g
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略辛。
炮制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用于脾虚气滞,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大便溏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食物。
规格每袋装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4、细辛散处方细辛(去苗.一钱) 白术(去芦.一钱) 独活(去芦.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肉桂(一钱) 防风(去芦.一钱) 厚朴(姜制.二钱) 麻黄(去节.二钱) 枳实(麸炒.半钱) 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脾脏中风,肉热肌肤,淫淫如虫行;或腠理开,汗大泻,脾肉色不泽,唇鼻黄色。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5、琥珀抱龙丸处方山药(炒)256g 朱砂80g 甘草48g 琥珀24g 天竺黄24g 檀香24g 枳壳(炒)16g 茯苓24g 胆南星16g 枳实(炒)16g 红参24g
性状为棕红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苦、辛。
炮制上十一味,琥珀研成极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镇静安神,清热化痰。用于发热抽搐,烦躁不安,痰喘气急,惊痫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婴儿每次1/3丸,化服。
注意慢惊及久病、气虚者忌服。
规格每丸重1.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6、茱萸内消圆处方山茱萸(捣.去核.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干)食茱萸、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二两;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玄胡索,各二两半;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一两;川楝子(炒)三两,木香一两半。(一方无枳实、陈皮。桃仁、玄胡索、川楝子、木香)
炮制上为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俉,偏火上攻,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服之内消,不动脏腑。
用法用量温酒下三十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7、洋参保肺丸处方罂粟壳120g 五味子(醋炙)30g 川贝母60g 陈皮60g 砂仁30g 枳实60g 麻黄30g 苦杏仁60g 石膏30g 甘草60g 玄参60g 西洋参粉45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除西洋参粉外,其余罂粟壳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西洋参粉配研均匀,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补肺,止嗽定喘。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痰喘、胸闷气短,口燥咽干,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注意感冒咳嗽者忌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8、大温脾圆处方吴茱萸(汤七次.焙)、大麦蘖(炒)、肉桂(去粗皮),各五两;甘草(炙)、桔梗、人参、干姜(炮),各三两;附子(炮.去皮.脐)、细辛(去苗),各二两;神僸(碎炒)三两一钱,枳实(麸炒)一分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冷气攻冲,饮食不化,心腹胀痛呕吐吞酸,痞噎不通,肠鸣泄利,水谷不分,面黄肌瘦,食减嗜卧,并皆治之。常服温脾益胃,消谷进食。如久虚痼冷,食少伤多,尤宜常服。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酒下,米饮亦得,日三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9、大柴胡汤处方柴胡(二钱半) 大黄(三钱) 枳实(一钱) 赤芍药(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十余日不解,邪热结在里,身热烦燥,言语谵妄,大便不通,绕脐刺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0、健脾丸处方党参200g 白术(炒)300g 陈皮200g 枳实(炒)200g 山楂(炒)150g 麦芽(炒)200g
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6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1、木香分气丸处方木香192g 砂仁48g 丁香48g 檀香48g 香附(醋炙)384g 广藿香48g 陈皮192g 厚朴(姜炙)384g 枳实192g 豆蔻48g 莪术(醋炙)384g 山楂(炒)192g 白术(麸炒)192g 甘松192g 槟榔96g 甘草192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辛。
炮制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宽胸消胀,止呕。用于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胸膈痞闷,两胁胀满,胃脘疼痛,倒饱嘈杂,呕吐恶心,嗳气吞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100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消饮圆处方枳实(麸炒)半两,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三两;白术八两。
炮制上同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疗酒癖停饮,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暗耳聋,胁下急痛,腹中水声。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温米饮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枳实(麸炒黄色)白术各30克 大麦蘖(面炒黄色)半夏(汤洗七次,日干)黄芩(刮去皮,生)神曲(炒黄色)各15克 干生姜 橘皮 青皮各6克 炒盐1.5克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秋冬伤寒冷物,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44、香砂养胃丸处方木香210g 砂仁210g 白术300g 陈皮300g 茯苓300g 半夏(制)300g 香附(醋制)210g 枳实(炒)210g 豆蔻(去壳)210g 厚朴(姜制)210g 广藿香210g 甘草90g
性状为黑色的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微,味辛、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切碎的生姜90g、大枣15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以总量5%的滑石粉-四氧化三铁(1:1)的混合物包衣,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5、加减人参泻心汤处方人参6克 黄连4.5克 枳实3克 干姜4.5克 生姜6克 牡蛎6克
功能主治治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46、七宣圆处方柴胡(去苗.洗)、枳实、木香、诃黎勒皮,各五两;桃仁(去皮.尖)、甘草,各六两;大黄(面裹.煨)十五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疗风气结聚,宿食不消,兼砂石、皮毛在腹中,及积年腰脚疼痛,冷如冰石,脚气冲心,烦愦闷乱,头旋暗倒,肩背重痛,心腹胀满,胸膈闭塞,风毒肿气,连及头面,大便或秘,小便时涩,脾胃气痞,不能饮食,脚气转筋,掣痛挛急,心神恍惚,眠卧不安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米饮下,食后临卧服,稍增至四、五十圆,取宣利为度。觉病势退,服五补圆。不问男女老少,并可服饵,量虚实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7、脾约麻仁圆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炒)、芍药、枳实(麸炒),各半斤;大黄(蒸.焙)一斤,杏仁(去皮.尖.炒研)、麻仁(别研),各五两。
炮制上味捣,筛,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胃燥涩,津液耗少,大便坚硬,或秘不通,脐腹胀满,腰背拘急,及有风人大便结燥。又治小便利数,大便因硬而不渴者,谓之脾约,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临卧温水下,以大便通利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午时茶颗粒处方苍术30g 柴胡30g 羌活30g 防风30g 白芷30g 川芎30g 广藿香30g 前胡30g 连翘30g 陈皮30g 山楂30g 枳实30g 麦芽(炒)45g 甘草30g 桔梗45g 六神曲(炒)30g 紫苏叶45g 厚朴45g 红茶960g
性状为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连翘、前胡、陈皮、枳实、紫苏叶、厚朴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山渣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取上清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等量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放冷,喷加上述苍术等挥发油,混匀,制成600g,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用于感受风寒,内伤食积,寒热吐泻。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9、樗根白皮丸处方樗根白皮21克 白术 枳实(面炒)茯苓 柴胡 升麻各6克 黄柏(盐水炒)知母(盐水炒)牡蛎(煅)各9克 韭子(炒)30克 芍药(炒)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湿热伤脾之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50、加味温胆汤处方枳实(麸炒)、半夏(汤泡)、白茯苓(去皮)、橘红、人参,各一钱半。竹茹、香柎、麦门冬、柴胡、桔梗,各一钱。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心胆虚怯,处事易惊,梦寐不安,气[]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困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1、湿胆汤处方半夏(汤泡)、茯苓(去皮)、陈皮(去白)、枳实(炒),各二钱。甘草(半钱),竹茹(一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瘥后调理。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2、枳术丸处方枳实(炒)250g 白术(炒)500g
性状为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荷叶75g,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3、理气汤处方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枳实 枳壳 木香 乌药 香附 陈皮 砂仁桔梗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消滞。治妊娠气血两虚,寒气客于脏腑致成胸痞。气上冲胸,心下胀满,胃脘作痛,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参、苓、术、草以益元气,芎、归、白芍以补阴血,木、砂、陈、附运气散寒,桔梗祛胸膈之满,乌药顺中下二焦之气,枳壳、枳实上下分消其滞。诸药合用,不独无形者立散,即有形者亦可渐除,且祛邪而不伤正,诚如《内经》所言:“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54、栀子大黄汤处方栀子9克 大黄3克 枳实12克 豆豉10克
功能主治治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55、破饮圆处方旋覆花八两,白术一斤一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六两;赤茯苓(去皮)七两,枳实(麸炒)二两。
炮制上为末,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冶一切停饮不散,时呕痰沫,头眩欲倒,膈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熟水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6、茯苓圆处方葛根、枳实(去瓤.麸炒黄)、白术、甘草(炙),各二两;赤茯苓(去皮)、人参、干姜(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半夏(汤洗十遍去滑.切.焙),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憎闻食气,呕逆吐闷,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胜持。常服此药,消痰水,令能食,强力养胎。
用法用量当先服半夏茯苓汤,次进此药。每服三十圆,温米饮空心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7、枳实导滞丸处方枳实(炒)100g 大黄200g 黄连(姜汁炒)60g 黄芩60g 六神曲(炒)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60g 泽泻40g
性状为浅褐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导滞,清利湿热。用于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8、大柴胡汤处方枳实(去瓤.炒)半两,柴胡(去芦)半斤,大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切.焙)二两,半赤芍药、黄芩,各三两。
炮制上五味,为粗末,入半夏拌匀。
功能主治伤寒十馀日,邪气结在里,寒热往来,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语言谵妄,心中痞硬,饮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兼脏腑实,脉有力者,可服。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一中盏,滤去滓,温服,食后、临卧。
注意此药治伤寒内热里实,若身体疼痛,是表证末解,不可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9、栀子厚朴汤处方栀子9个(劈)厚朴12克(炙,去皮)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功能主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60、清气化痰丸处方酒黄芩100g 瓜蒌仁霜100g 半夏(制)150g 胆南星150g 陈皮100g 苦杏仁100g 枳实100g 茯苓100g
性状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以上八味,除瓜蒌仁霜外,其余黄芩等七味粉碎成细粉,与瓜蒌仁霜混匀,过筛。另取生姜1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黄稠,胸脘满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小儿酌减。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利膈丸别名人参利膈丸(《卫生宝鉴》卷十三)。处方木香21克槟榔23克厚朴(姜制)60克人参藿香叶当归炙甘草枳实(麸炒)各30克大黄(酒浸,焙)60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和丸,或少用蒸饼亦可,如梧
处方1、风缓汤处方独活麻黄犀角各9克(一方用羚羊角)半夏6克大枣乌梅各20枚桂心鳖甲升麻橘皮枳实甘草吴茱萸大黄各3克生姜石膏各18克贝齿7枚制法上十七味,哎咀。功能主治主治脚弱,举体麻痹不仁。热毒之气
处方1、健脾丸处方枳实1两(麸炒),白术3两(麸炒),陈皮2两,神曲1两(炒),木香5钱,半夏(姜制)1两,黄连(炒)1两,黄芩(炒)1两,厚朴(姜制)1两,当归(酒洗)1两,香附子(去毛)1两,大麦
处方1、加味清胃汤处方升麻、当归、黄连、丹皮、生地黄、茯苓、陈皮。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生痰,咳逆羸瘦。摘录《幼科释谜》卷六处方2、导痰汤处方南星1钱,半夏1钱,陈皮1钱,茯苓1钱,瓜蒌仁1钱,枳实1钱,桔
处方1、清胰丸处方柴胡黄芩半夏各30克全瓜蒌60克薤白枳实川楝子白芍各30克生军15~3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成丸,每丸9克。功能主治疏肝清热,宽胸理气。治急性胰腺炎恢复期有腹痛、胁痛、背痛、胸满
处方1、加味清胃汤处方升麻、当归、黄连、丹皮、生地黄、茯苓、陈皮。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生痰,咳逆羸瘦。摘录《幼科释谜》卷六处方2、导痰汤处方南星1钱,半夏1钱,陈皮1钱,茯苓1钱,瓜蒌仁1钱,枳实1钱,桔
处方1、大前胡汤处方前胡半斤,半夏半升(洗),生姜5两,枳实8片(炙),芍药4两,黄芩3两,干枣12枚(擘)。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伤寒8-9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用法用量以水1
处方1、茯苓渗湿汤处方黄芩2分,黄连1钱5分,栀子2钱,陈皮2分,枳实8分,青皮1分半,猪苓1钱,赤茯苓8分,泽泻1钱,茵陈2钱。功能主治湿热内郁,致成黄疸。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煎1钟,温服
处方1、加味清胃汤处方升麻、当归、黄连、丹皮、生地黄、茯苓、陈皮。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生痰,咳逆羸瘦。摘录《幼科释谜》卷六处方2、导痰汤处方南星1钱,半夏1钱,陈皮1钱,茯苓1钱,瓜蒌仁1钱,枳实1钱,桔
处方1、二陈汤处方半夏(炒,去脐)枳实(炒)酸枣仁(炒)陈皮各6克茯苓15克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主顽痰所致的惊悸。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竹茹,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八处方2、蠲饮枳实丸处方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