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枳壳的处方(五十)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枳壳的处方(五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四顺清凉饮子

处方当归身 龙胆草(酒洗,炒)黄芩 桑皮(蜜制)车前子 生地黄 赤芍 枳壳各2.4克 炙甘草0.9克 熟大黄 防风 川芎 川黄连(炒)木贼草 羌活 柴胡各1.8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凝脂翳症。生于风轮上,初起如星,色白,中有凹陷,如针刺伤,后渐渐长大,变为黄色。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远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2、柴胡归芎汤

处方柴胡 川芎 白芍青皮(去瓤)枳壳(麸炒)各4.5克 甘草 香附子 当归 龙胆草 木香 砂仁

功能主治疏肝泻火。主肝火内郁,左右胁俱痛。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1片,水煎,温服。

备注方中甘草以下六味药物原书无用量。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3、必效丸

处方枳壳45克 黄耆 萆薢 菟丝子各60克 杜蒺藜 乌蛇各9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一切痔瘘,不问浅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七

处方4、乌蛇散

处方乌蛇肉150克(酒浸,炙令黄)天麻30克 桂心30克 羌活15克 防风30克(去芦头)麻黄30克(去根、节)白僵蚕30克(微炒)苦参30克 (锉)踯躅花15克(酒拌令匀,炒干)人参15克(去芦、头)白蒺藜15克(微炒,去刺)赤茯苓30克 赤芍药15克 威灵仙30克 枳壳30克(麸炒,去瓤)芎藭15克 天蓼木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顽麻风,皮肤搔之不知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酒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鸡肉。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

处方5、半夏丸

处方半夏(生用)60克 赤茯苓(去皮)枳壳各30克 风化朴消4.5克

制法上药前三味,锉碎,焙,为末,入乳钵内,同朴消杵匀,用生姜自然汁煮糯米粉为糊,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破气,泻火通便。主小儿惊搐后风涎潮作。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仍以淡姜汤食后、临睡送下。儿小者,丸如粟米大。

备注本方组成与《百一选方》卷五治痰饮臂痛的治痰茯苓丸组成相同,但枳壳用量不同。可参阅。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6、膈下逐瘀汤

处方灵脂6克(炒)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摘录《医林改错》卷上

处方7、后辛汤

处方柴胡 陈皮 栀子皮(姜汁炒)枳壳各3克 郁金 当归 茯苓 合欢花各6克 蒺藜12克 佛手1.5克

功能主治治胆胀,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8、羌活胜风汤

处方白术1.5克 枳壳 羌活 川芎 白芷 独活 防风 前胡 桔梗 薄荷各1.2克 荆芥 甘草各0.9克 柴胡2.1克 黄芩1.5克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扰,眵多眊躁,紧涩羞明,赤脉贯睛,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巅沉重,眉骨酸疼,外翳如云雾、丝缕、秤星、螺盖。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9、膈气散

处方肉豆蔻仁 木香 干姜 厚朴(去粗皮,生婪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爁)各150克 三棱(炮)益智仁 莪术(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瓤)槟榔 枳壳(去瓤,麸炒)各3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寒气痞塞胸脯,胁肋刺痛,短气烦闷,或呕恶,饮食不下,苔白润。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2片,枣半个,同煎至100毫升,和滓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10、卷柏散

处方卷柏30克 当归23克(锉,微炒)黄耆30克(锉)白术23克 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白芍药23克 干姜15克(炮裂,锉)甘草23克(炙微赤,锉)芎藭23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肠风腹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服三至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

处方11、千金润下丸

处方大麻仁(微炒)30克 郁李仁(泡,去皮)菟丝子(酒蒸)枳壳(麸炒)牛膝(酒浸)山药 车前子各21克肉苁蓉(酒洗)4克 威参(蜜蒸)60克大黄(酒蒸)60克 陈皮(去白)15克 桃仁(去皮)15克

制法上药先将威参、大黄杵成膏后,加药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大便燥结,胀闷之甚,而脉未至大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40丸,用白汤送下,早、晚各一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八

处方12、当归连翘散

别名连翘当归散(《焦氏喉科枕秘》卷一)。

处方当归 生地黄 连翘 前胡 甘草 枳壳 桔梗 黄芩 鼠粘子 玄参 天花粉 白芍

功能主治主锁喉疮,初生如瘰疬,不能饮食,闭塞难通,逐渐肿破化脓。并治双乳蛾。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用水300毫升,加灯心煎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处方13、千金化气汤

处方青皮 陈皮 枳壳(去瓤)香附 砂仁白豆蔻各30克 木香15克 丁香9克 半夏(姜制)草果 干姜各21克 槟榔45克 川芎 白芷 三棱(醋炒)莪术 延胡索各30克 小茴香15克 厚朴(姜汁炒)大腹皮 白芍各30克 甘草9克

功能主治治男子腹中气块疼痛。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半空腹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14、千缗导痰汤

处方南星3克 半夏7个(水泡破皮,分四片)赤茯苓 枳壳(麸炒)各3克 皂角(炙,去皮)3厘米 甘草(炙)3厘米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痰盛而喘,不能平卧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块如指大,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15、痢圣散子

处方当归(去芦)、干姜(炮),各二两;黄柏皮(去粗皮)、甘草、枳壳(去瓤)、御米(即罂栗子.性与壳同)、罂粟壳(去蒂.盖),各四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赤白休息等痢。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薤白二条,擘碎,同煎至八分,去渣,食前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泠、油腻之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沉香散

别名沉香饮(《世医得效方》卷六)。

处方沉香(不见火)木香(不见火)枳壳(麸炒,去瓤)各15克 萝卜子30克(炒)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气滞腹中,胀满喘急,眠睡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冰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17、滞下丸

处方川黄连(如法制)500克 滑石末250克 槟榔120克 炙甘草90克 木香(为末,和水隔汤燖)75克 枳壳(炒)150克 白芍药(酒炒)15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汤稍加姜汁糊成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痢疾滞下。

用法用量每次服9~12克,用乌梅汤吞下。若治白痢,加吴茱萸、白扁豆、陈皮各90克;若燥热,烦渴,恶心者,勿用木香;元气虚弱者,勿用槟榔、枳壳;里急色赤者,加当归;久痢,加肉豆蔻。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

处方18、沉香散

处方沉香23克(磨)白术 茯苓各15克 木通 当归 橘皮 青皮 大腹子 大腹皮 槟榔 芍药各30克 甘草(炙)45克 白芷90克 紫苏叶120克 枳壳(麸炒,去瓤)9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通噎进食。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食饮不化,结气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5毫升,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原无沉香,疑脱,现据《古今医统》卷二十七补。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19、导饮丸

处方青皮 陈皮 京三棱(炮)广茂(炮)黄连 枳壳(麸炒)各30克 大黄 黄柏各90克 香附子(炒)黑牵牛各12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气滞水停,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晕,冷食不消,宿酒不散,身热恶寒战栗,头项痛,腰脊强,状如伤寒;以及饥困伤暑,食饮不进,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胁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20、通宣理肺丸

处方人参15克 苏叶30克 葛根20克 半夏15克 陈皮22克 前胡22克 茯苓15克 枳壳22克(炒)桔梗30克 甘草7.5克 木香5.6克 麻黄19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扶正解表,化痰止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21、人参汤

处方人参、川芎、枳壳(麸炒)、芍药、防风、细辛、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桂心,各半两。桔梗(炒)、茯神(去木)、木香,各一分。

功能主治治风厥,志意不乐,身背疼痛,多惊善欠噫气。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半分,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2、宽肠丸

处方黄连 枳壳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疮便秘。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23、催生饮

处方当归 川芎 大腹皮(洗)枳壳(麸炒)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催生下胎,主难产属于气滞血瘀,产时腰腹胀痛剧烈,按之痛甚,宫缩虽强但间隙不匀,久产不下,阴道下血量少,色黯红,面色青紫,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胸闷脘胀,时欲呕恶,舌质黯红,脉涩滞。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处方24、粟壳饮

处方罂粟壳 枳壳 白芍药 陈皮 当归 甘草 诃子 木香 人参 白僵蚕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涩肠止痢。治久痢滑脱不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二

处方25、羌活饮子

处方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去苗)、前胡、细辛、白蒺藜(炒.去刺)、麦门冬(去心)、山药、紫苏叶、黄蓍(蜜炙)、升麻,各二钱。乌梅(去核)、枳壳(麸炒)、防风、蔓荆子、藁本(去土)、荆芥穗、甘草(炙)、桑皮(炙),各半两。干葛,一两。

功能主治治风毒,上攻头面,发热颊赤,唇焦眼涩,鼻出热气,项背拘急,兼治肝元虚风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薄荷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6、柴胡羌活汤

处方柴胡 羌活 防风 枳壳 桔梗 青皮 苏梗

功能主治主感冒胁痛,风邪在表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27、法制竹沥丸

处方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90克 炙甘草 半夏曲 贝母 枳壳 神曲(炒)桔梗 黄芩各90克 玄明粉30克 香附子(制)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以竹沥250毫升,入姜汁、酒各80毫升和匀,拌诸药,日中晒干,仍依法入竹沥、姜汁,拌晒七次为度;磨罗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化痰止嗽。主痰火劳嗽,呕恶不欲食。

用法用量食后或临卧时白汤送下80丸,三日便见效验。久病者七日效,疲者一月痊愈。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三

处方28、内消瘰疬丸

处方夏枯草240克 玄参 青盐各150克 海藻 川贝母 薄荷叶 天花粉 海蛤粉 白蔹 连翘(去心)熟大黄 生甘草 生地黄 桔梗 枳壳 当归 消石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凝气滞所致的瘰疬痰核,颈项瘿瘤,皮色不变,或肿或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临卧用白汤送下。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医学启蒙》卷三

处方29、牛黄丸

处方牛黄3克(细研)朱砂1.5克(细研,水飞过)犀角屑 天竺黄(细研)白附子(炮裂)茯神 黄连(去须,微炒)羚羊角屑 防风(去芦、头)玄参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菊花 人参(去芦、头)黄耆(锉)甘草(炙微赤,锉)黄芩各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悸壮热,黄瘦发坚。

用法用量每服以淡叶汤研下5丸,一日三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处方30、柏叶汤

处方侧柏叶 当归 生地黄 黄连 枳壳(麸炒)槐花 地榆 荆芥 川芎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加乌梅1个,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31、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去根节)、葛根、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升麻、枳壳(麸炒)、独活,各一两半。

功能主治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蹇涩。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2、槐角丸

处方槐角子30克 枳壳(麸炒)当归尾 黄芩 黄柏 侧柏叶(各酒洗)黄连 荆芥穗 防风 地榆各15克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禁忌】忌食生冷。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抉寿精方》

处方33、催生顺气饮

处方当归 川芎 肉桂 木香 乌药 广皮 枳壳 冬葵子 红花 车前子 生芝麻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催生滑胎。主妇人气郁,临产之时胎上逼心,昏晕不省人事;或胞浆先下,子道干涩,儿难转身。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四

处方34、阿胶枳壳丸

处方阿胶(碎,炒)枳壳(浸,去瓤,麸炒)各60克 滑石(研飞为衣)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半日大便仍未通,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35、附子猪肚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槟榔(不焙)各30克 鳖甲(醋煮)45克 当归 知母 木香(炮)川楝(锉,炒)秦艽(去苗土)大黄(酒蒸)龙胆草 白芍药 破故纸(酒浸,炒)枳壳(麸炒,去瓤)各15克

制法上研为末,分作三份。将二份入猪肚内缝定,以蜜酒2升,童便3.3升,同入砂钵内,熬干烂,研细,入一份末同搜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消中。饮食倍常,肌肉瘦削,大便反坚,小便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36、干葛石膏汤

处方干葛 柴胡 黄芩 石膏 枳壳 广皮 甘草 木通 紫苏梗

功能主治治阳明燥火,胁肋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37、桂枝四七汤

处方桂枝 白芍药 半夏(制)各30克 白茯苓 厚朴(制)枳壳(制)甘草(炙)各15克 人参 紫苏各7.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冷,内有寒邪,心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7片,大枣2个同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六

处方38、破积导饮丸

处方槟榔 陈皮(去白)广木香 青皮(去白)枳壳(麸炒)枳实(麸炒)广茂(炮)半夏(泡七次)京三棱(炮)神曲(炒)麦蘖(炒)干生姜 茯苓(去皮)甘草(炙)泽泻各15克 牵牛(头末)6克 巴豆(去心、膜)3个(取霜)

制法上药为末,入巴豆和匀,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积块坚硬,饮食不消,心下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姜汤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处方39、桂枝散

处方枳壳30克(小者,去瓤,麸炒黄)桂枝(去皮,不见火)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因惊伤肝,胁骨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生姜、大枣汤调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七

处方40、甘露饮

别名甘露饮子(《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 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行气利湿。治胃中客热,牙宜口臭,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饥饿心烦,不欲饮食;目赤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黄疽,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闷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现用于口腔炎、咽炎、齿龈肿痛,慢性扁桃体炎属阴虚而有湿热者;亦用于眼科工业性眼灼伤、角膜实质炎。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O毫升,去滓,食后临卧时温服。小儿一服分两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41、秘传抱龙丸

处方赤芍3克 川贝母5克 防风15克 桔梗9克 明天麻5克 钩藤10克 枳壳9克 薄荷叶9克 胆星21克 陈皮9克 天竺黄9克 茯神6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安神镇惊。治小儿因受惊吓,唇膏,四肢摇动,起卧不安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滚汤下;有外邪,姜汤下。

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处方42、大分清饮

处方茯苓 泽泻 木通各6克 猪苓 栀子(或倍之)枳壳 车前子各3克

功能主治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极痛;或湿热下痢,黄疸溺血,邪热蓄血,腹痛淋闭。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取240毫升,空腹时温服。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草龙胆;大便坚硬胀满者,加大黄6~ 9克;黄疸小水不利,热甚者,加茵陈6克;邪热蓄血,腹痛者,加红花、青皮各4.5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43、水解散

处方柴胡 知母 瓜蒌 青木香 升麻 茵陈各30克 大黄 栀子仁 石膏 芒消各45克 黄芩 干葛各37.5克 枳壳(炒)芍药各22.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疾。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冷水和散1匙,调顿服。以利为度。春、夏用冷水,秋、冬用暖水,不退再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

处方44、神妙膏

处方甘草 羌活 细辛 黄连 贝母 菊花 当归 枳壳 大黄 白芷 生地 防风 荆芥 木贼黄芩 川芎 苍术 猪苓 泽泻 白术 薄荷 桔梗石斛 赤芍药 蔓荆子 草决明 牛蒡子 青葙子菟丝子 车前子 夏枯草 地骨皮

制法将羊脑炉甘石120克,用一袋盛了,同前三十二味,人水煮三昼夜,取起去药。将甘石入乳汁浸之。再将石细研如面。

功能主治治眼目翳障。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处方45、疏气黄耆丸

处方黄耆(锉)枳壳(去瓤,麸炒)各30克 威灵仙60克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用面糊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妊娠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服。未通,稍加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46、商壳丸

处方商枳壳(麸炒,去瓤)60克 大皂角(去皮、子,酥炙黄色)60克 青皮(去白)半夏(洗七次)槟榔 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药捣为细末,加生姜汁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治痰阻气滞,胸膈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47、九仙夺命丹

处方南星(姜制9克 半夏(姜制)15克 枯明矾 15克 枳壳(麸炒)30克 厚朴(姜制)15克 人参9克 木香12克 豆豉(洗)30克 甘草9克 阿魏9克 糖球子15克

制法上药为末,老米打糊为饼,如钱大,瓦上焙干,晴夜露过。

功能主治治翻胃,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1饼,细嚼,以姜煎平胃散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48、活血汤

处方当归尾 赤芍 桃仁(去皮、尖)牡丹皮 元胡索 乌药 香附子 枳壳(去瓤)各3克 红花 官桂 木香(另磨汁)各1.5克 川芎2克 甘草0.6克

制法上药十三味,锉作一剂。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治瘀血阻滞,胁下有块作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49、解毒活血汤

处方连翘6克 葛根6克 柴胡9克 当归6克 生地15克 赤芍9克 桃仁24克(研)红花15克 枳壳3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治瘟毒吐泻初起。现用于麻疹、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灰质炎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若见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备注方中连翘、葛根、柴胡、甘草清热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故复佐少量枳壳理气,以助活血之力。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效。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处方50、大黄饮子

处方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栀子仁23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芩30克 川朴消45克 甘草1 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都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主时气五日,大热,三部脉悉洪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五

处方51、活血散瘀汤

处方川芎 当归尾 赤芍 苏木 牡丹皮 枳壳 瓜蒌仁(去壳)桃仁(去皮、尖)各3克 槟榔2克 大黄(酒炒)6克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治产后恶霹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男子跌打损伤后瘀血流注肠胃作痛,渐成内痈;及腹痛大便燥结者。亦可用以治疗委中毒,局部肿痛微硬,屈曲艰难。

用法用量上药十味,清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药滓再煎再服。

备注方中川芎、当归尾、赤芍药、牡丹皮、苏木、桃仁活血祛瘀,通调血脉;枳壳、槟榔破气消积,疏通气道;大黄、瓜蒌仁攻逐瘀结,润肠通腑。且槟榔、枳壳亦助大黄攻逐;归、芎、苏、芍之破瘀,得利气之品,则祛瘀之功益着。全方配伍甚佳。但究属攻破之剂,凡血虚无瘀者,切忌妄用。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52、分消饮

处方羌活 白芷 柴胡 川芎 枳壳 山楂 陈皮 猪苓 泽泻

功能主治主治湿泻初起,腹中不痛,所泻皆水,或遍身水肿,身热脉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若热盛,加栀子、黄芩。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53、当归黄芩芍药汤

处方当归 黄芩(炒)芍药(炒)黄连(炒)白术(土炒)枳壳(麸炒)茯苓 陈皮 生地 甘草各3克 木香1.5克 乌梅1个

功能主治清热调气,养血安胎。主妊娠痢疾,虚坐努责。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处方54、柴芩煎

处方柴胡6~9克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各6克 枳壳4.5克

功能主治解表清里。主伤寒表邪未解,外内俱热,泻利烦渴,喜冷气壮,脉滑数;疟痢并行,内热出血,兼表邪发黄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温服。如疟痢并行鲜血、纯血者,加芍药6克,甘草3克;如湿胜气陷者,加防风3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5、柴芩清膈煎

处方川柴胡2.4克 生锦纹(酒浸)4.5克 生枳壳4,5克 焦山栀9克 青子芩4.5克 苏薄荷4.5克 苦桔梗3克 青连翘6克 生甘草1.8克 鲜淡竹叶36片

功能主治攻里兼和解。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君以凉膈散法,以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黄芩,分解寒热。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6、九仙夺命丹

处方豆豉3克,木香3克,陈皮3克,山楂3克,草果1个,枳壳(麸炒)9克,茯苓9克,姜制厚朴9克,苍术9克。

功能主治温胃燥湿,行气止呕。主胃寒停饮。

用法用量上为末,姜汤调下6克,每日2次。

摘录《叶氏女科证治秘方》卷一

处方57、藁本散

处方藁本(去苗、土)蒺藜子(炒去角)人参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各23克 枳壳(去瓤,麸炒)防风(去叉)威灵仙各1。5克 防己7.5克

制法上八味,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遍身发痒如虫行。

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后用温酒或荆芥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处方58、干葛汤

别名葛根汤(《普济方》卷二九八)

处方白干葛 枳壳(炒)半夏(制)茯苓 生干地黄 杏仁各15克 黄芩 甘草各7.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酒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黑豆100粒,生姜5片,白梅1个,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处方59、伏梁丸

处方茯苓 厚朴(姜汁制,炒)人参 枳壳(麸炒,去瓤)白术 半夏(汤洗七次)三棱(慢火煨熟,乘热温治)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煮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伏梁。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脉沉而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一日二服。或作散,酒调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60、加味枳术汤

处方枳壳(制)白术 紫苏茎叶 辣桂 陈皮 槟榔 北梗 木香 五灵脂(炒)各7.5克 半夏(制)茯苓 甘草(炙)各9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化痰消饮。治气为痰饮所隔,心下坚胀,名曰气分。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枳壳的处方(五十二)

处方1、益气转胃方处方黄芪30克,升麻10克,酒大黄6克,枳壳6克,怀牛膝3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益气升降,温中健胃。主脾胃虚弱,升降失常。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林泽田方处方2、通

含有枳壳的处方(五十五)

处方1、导气汤处方木香槟榔黄连各1.8克大黄黄芩各4.5克枳壳3克(麸炒)芍药18克当归9克制法上药哎咀,作二服。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导滞。主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

含有枳壳的处方(五十四)

处方1、柴梗半夏汤处方柴胡6克黄芩半夏枳壳桔梗瓜蒌仁各3克青皮杏仁各2.4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邪热挟痰攻注,发热咳嗽,胸满两胁锉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口燥渴,去半夏,痰在胁下,加白芥子或竹沥,

含有枳壳的处方(五十三)

处方1、人参清肺散处方人参4.5克陈皮4.5克半夏3克桔梗3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个茯苓3克甘草1.5克桑白皮3克知母3克地骨皮3克枳壳3克贝母4.5克杏仁3克款花2.1克黄连3克功能主治治痰嗽咽

含有附子的处方(五十五)

处方1、抵圣枳壳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2两,威灵仙(去苗土)2两,陈橘皮(去白,焙)2两,续断2两,生干地黄(焙)1两,连翘1两,槐实(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干姜(

含有黄芩的处方(五十九)

处方1、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7遍,炒干)半两,木通(锉)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葛根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羚羊角

含有黄芩的处方(五十二)

处方1、防风汤处方防风(去叉)3分,甘菊花3分,芎䓖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羚羊角(镑)半两,细辛(去苗叶)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黄连(去须)3分,甘草(炙)半两,

含有桔梗的处方(五十四)

处方1、风寒温散方处方防风、荆芥穗、紫苏叶、姜半夏、广陈皮、枳壳、苦桔梗、炙甘草、生姜(去皮)。功能主治小伤风。用法用量头痛甚,加藁本、蔓荆子。注意切忌早用寒凉。摘录《不谢方》处方2、抗毒丸处方金银花

含有黄芩的处方(五十八)

处方1、加减芍药汤处方芍药、地黄、当归、川芎、木香、黄连、黄芩、阿胶、地榆、甘草。功能主治调气和血。主便脓血。用法用量水煎服。里急后重,加枳壳、槟榔;发热、加软柴胡、升麻;腹中痛热甚者,加酒浸大黄;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