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皂荚的处方(十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皂荚的处方(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八白丸

处方白芷1两,白及1两,白蔹1两,白附子1两,白僵蚕1两,白蒺藜1两,白丁香1两,白薇1两,草乌1两,杏仁(泡,去皮尖)1两,甘松1两,藁本1两,山楂1两,豆粉1两,鹰条1两,猪牙皂角1两,儿茶3钱,轻粉3钱,樟脑5钱,密陀僧5钱,猪胰3两(去膜),肥皂(水煮干,去里外筋皮)。

制法上为末,先将肥皂捣烂,用鸡蛋清、猪胰、炼蜜调和,然后下末药和捣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面色好。主一切黑白斑点,诸般疮疹。

用法用量1日3次洗擦之。

摘录《医统》卷九

处方2、芦荟散

处方全蝎5个(焙),巴霜1字,轻粉半钱,芦荟1钱,南星(炮)1钱,朱砂1钱,川郁金1分(皂角水煮,焙干),脑1字,麝香1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惊风,痰盛发搐。

用法用量每服1字,煎金银、薄荷汤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处方3、立消散

处方皂角刺、朴消、黄连、冰片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重舌。

用法用量掺患处,再煎黄连汤时时呷之。

摘录《玉案》卷三

处方4、灵感膏

处方大黄1两,生地1两,防风7钱,三棱1两,羌活8钱,白芷8钱,花粉7钱,蜈蚣10条,桃仁7钱(研末),香附7钱,厚朴7钱,槟榔7钱,黄柏8钱,大戟8钱,蓖麻子2两(研),蛇蜕5钱,杏仁7钱(研),皂角8钱,巴豆8钱(研),肉桂8钱,麻黄8钱,细辛7钱,黄连5钱,甘遂2两,木鳖子1两(研),莪术1两,川乌1两,枳实8钱,独活7钱,穿山甲7钱,全蝎7钱,当归1两5钱,草乌1两,元参7钱,五倍子7钱。

制法用香油6斤,入药浸3-5日,煎枯去滓,将净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密陀僧细末4两,飞过黄丹2斤4两,熬至不老不嫩,收贮,合在地上出火3-5日。

功能主治百病及疮毒。

用法用量随病摊贴。

摘录《集验良方》卷六

处方5、攻积丸

处方川乌1两,吴萸1两,官桂1两,干姜1两,黄连8钱,橘红8钱,槟榔8钱,茯苓8钱,枳实8钱,菖蒲8钱,桔梗8钱,延胡8钱,半夏8钱,巴仁5钱,皂角5钱。

功能主治积聚及老人虚寒便秘。

用法用量熬膏敷贴。

摘录《理瀹》

处方6、白矾丸

处方半夏1两,白矾半两(为末),香附(皂角水浸透)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五引《仁存方》

处方7、含沙散

处方生大黄6两,公丁香1两5钱,明天麻3两,牙皂角3两,丹砂4两,明雄黄4两,麻黄3两,冰片3钱,麝香3钱,苍术3两,蟾酥1两,香白芷3钱,草果仁1两5钱。

制法上极细末,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沙毒。

用法用量吹入鼻中取嚏。

摘录《医略十三篇》卷十二

处方8、加减止痒全虫方

处方全虫(打)2钱,皂刺4钱,猪牙皂角2钱,刺蒺藜5钱,炒槐花5钱,炒枳壳3钱,苦参2钱,荆芥2钱,蝉蜕2钱,威灵仙4钱,白鲜皮1两,紫草根3钱。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熄风止痒。主风湿内侵结为湿毒,皮肤瘙痒。

摘录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处方9、观音救苦神膏

别名观音救苦膏、观音大士救苦神膏、大士膏

处方大黄2两,甘遂2两,蓖麻子2两,当归1两半,木鳖子1两,三棱1两,生地1两,川乌8钱,黄柏8钱,大戟8钱,巴豆8钱,肉桂8钱,麻黄8钱,皂角8钱,白芷8钱,羌活8钱,枳实8钱,香附7钱,芫花7钱,天花粉7钱,桃仁7钱,厚朴7钱,杏仁7钱,槟榔7钱,细辛7钱,全蝎7钱,五倍子7钱,川山甲7钱,独活7钱,玄参7钱,防风7钱,黄连5钱,蛇蜕5钱,蜈蚣10条。

功能主治偏正头风,眼科赤肿,障膜倒睫,咽喉单双蛾,喉闭,头面虚肿,风火开疼,九种心胃肚腹疼痛,中风,疟疾.痢疾,劳瘵,咳嗽吐痰,臌胀,噎膈,痰火哮喘,大小便闭,伤寒,6-7日不大便,妇人赤白带下,难产,胞衣不下,血块痞积,小儿惊风.疳症,肿毒恶疮,臁疮十年不愈,痔漏,便血肠风,梦遗,白浊,吐血,鼻血。

用法用量观音救苦膏(《验方新编》卷十一)、观音大士救苦神膏(《春脚集》卷四)、大士膏(《外科方外奇方》卷二)。《验方新编》有草乌、莪术。

注意咳嗽吐痰.禁吞服;孕妇忌用。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10、半夏丸

处方半夏1两,南星(皂角煮)1两,白矾1分,川乌头(炮)1分。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嗽,痰吐,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丁时发方

处方11、芦荟丸

处方大皂角1两,干虾蟆(各等分,同烧存性,为末)1两,青黛(研)1分,芦荟(研)1钱,朱砂(研,飞)1钱,麝香(研)1钱。

制法上合研匀,用汤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长肌退黄,杀疳虫,进乳食。主小儿疳气羸瘦,面色萎黄,腹胁胀满,头发作穗,揉鼻咬甲,好吃泥土,利色无定,寒热往来,目涩口臭,齿龈烂黑。肝疳,口舌生疮,牙龈腐烂,遍体生疮,及妇人热结经闭作块,上冲梗痛。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十

处方12、八仙聚会丹

处方①熏洗方:五味5钱,朴消5钱,枳壳5钱,白芷5钱,陈皮5钱,细辛5钱,黄柏5钱,水杨柳根5钱,黄连5钱。②败毒散: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木鳖子1钱,山栀1钱,连翘1钱,熟地1钱,防风1钱,金银花1钱,荆芥1钱,陈皮1钱,枳壳1钱,全蝎1钱,穿山甲1钱,僵蚕1钱,蝉蜕1钱,皂角子1钱,朴消,蜈松1条(去头脚),大黄3钱。③搽药:白矾1两(飞过,煅成枯矾),蟢儿白衣16个(烧成炭)。④油药:酥合油5分。熊胆5分。头生鸡子3个(去清煎成油)。⑤药水:片脑1分,朴消5分,橄榄核(烧成炭)5钱,熊胆3分,蜗牛螺肉10余个。⑥治外痔方:乡村食百草鹅杀取胆油,调孩儿茶。⑦治血痔方:皂荚同本身头发烧烟于坛内。⑧治外痔方:刘寄奴(1名九里光)1钱,孩儿茶1钱,苦参1钱,轻粉3分,血竭5分,没药5分。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①熏洗方:上用水7碗,煎至6碗,盛坛内,以痔坐坛口,着实熏之,待汤温,洗患处。后吃2方。②败毒散:水2钟,煎1钟,空心服。少下泻类则效。③搽药:上2味,共飞过为细末,搽之。④油药:3味匀和敷之。⑤药水:上捣烂,同前药入瓷坛内,以水浇上满坛,浸1宿,取去水,以药敷痔。⑥治外痔方:外敷。⑦治血痔方:坐上熏之,再用花椒、葱叶煎汤洗之。⑧治外痔方:刘寄奴取自然汁,煎如蜜为度,余6味作末和前膏内,1日3次,搽之。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处方13、瓜蒌散

处方瓜蒌(新旧皆可,和椒炒,碎)、川椒20粒,甘草3-4寸(锉),乳香5粒(如皂角子大)。

功能主治痈疽。

用法用量上用无灰酒3碗,煮作1碗,去滓温服。其毒立散,未成即破,已成者,脓自出,皆不用手。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

处方14、白通汤

处方白术、木通、木瓜、前胡、柴胡、羌活、独活、花粉、金银花、风藤、牛膝、甘草、陈皮、角针、蒺藜、薄荷、米仁、苍耳子、皂角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癞。

用法用量每贴加土茯苓1两,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处方15、导痰丸

处方天南星4两,半夏4两,皂角半斤,生姜1斤。

制法不得犯铜铁器,用水浸高3指许,煮3遍,逐旋煮水干再添,候3遍毕,去生姜、皂角不用,只用半夏、天南星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50丸,以熟水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16、白鲜皮汤

处方白鲜皮3两,海风藤3两,金银花2两,白茯苓2两,肥皂子肉2两,苦参2两,五加皮1两,汉防己1两,鸭脚花根1两,蝉退1两,猪牙皂角1两5钱,皂角刺1两5钱,苡仁1两5钱,土茯苓4两。

制法上分10剂。

功能主治杨梅疯癣及鹅掌风。

用法用量水3钟,煎1钟服。每日空心食雄猪肉3-4两。

注意忌发物。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17、坚牙散

处方升麻1两,露蜂房(炙)1两,细辛1两,高良姜1两,猪牙皂角1两,草乌头(炮)1两,香白芷1两,木律(炒)1两,荜拨2两,胡椒2两,半夏半两(汤泡7次)。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牙,疳牙。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手点揩牙,温汤漱;如痛多者,用姜钱点揩。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18、立效散

处方栝楼,乳香,没药,当归,甘草,皂角刺。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吹乳结核不散。

用法用量酒调服。脓成者溃,未成者消。

摘录《金鉴》卷四十九

处方19、长春散

处方甘松2两,藁本2两,藿香2两,白附子2两,细辛2两,广陵香2两,小陵苓2两,茅香2两,白檀2两,三奈子2两,川芎2两,白芷2两,白丁香3两,白及3两,白蔹3两,栝楼根4两,楮实4两,滑石半斤,韶脑半斤(两),牵牛4两,皂角2(3)斤半,绿豆1升。

制法上为细末,加白面1斤,和匀1处,后入韶脑再和匀用。

功能主治光泽面皮。主风(黑干)粉刺。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一

处方20、导痰丸

处方天南星半斤,大半夏(各不锉)半斤,白明矾半斤,生姜半斤(洗净,切作片),猪牙皂角4两(锉碎。上五味用瓦罐以水浸过为度,煮干令透,去白矾、生姜、皂角,止取南星、半夏锉焙,同后药同研为末),真紫苏子4两,萝卜子4两,麦糵4两(并炒),糖球子4两(去核,即山果子,又名猴楂)。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痰饮气滞,胸膈不利,喘咳气促,胁肋满胀,咳嗽多痰,鼻塞稠涕,气不升降,胸膈痞结。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淡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

处方21、地黄散

别名西岳莲华峰神传齿药、陈希夷刷牙药、西岳华峰方、仙传齿药

处方猪牙皂角、生姜、升麻、熟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取心用)、青盐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烧煅,研末。

功能主治牢牙,乌髭发。

用法用量西岳莲华峰神传齿药(《三因》卷十六)、陈希夷刷牙药(《御药院方》卷九)、西岳华峰方(《医统》卷六十四)、仙传齿药(《济阳纲目》卷一○七)。

摘录《中藏经·附录》引《湘山野录》

处方22、冲和汤

别名中和汤、冲元汤

处方人参2钱,黄耆1钱半,白术1钱半,当归1钱半,白芷1钱半,茯苓1钱半,川芎1钱半,皂角刺(炒)1钱半,乳香1钱半,没药1钱半,金银花1钱,陈皮2钱,甘草节1钱。

功能主治元气虚弱,失于补托,疮属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

用法用量中和汤(《准绳·疡医》卷一)、冲元汤(《顾氏医径》卷六)。

摘录《外科枢要》卷四

处方23、巨胜七宝丸

处方猬皮1枚(烧灰存性),附子1只(炮,去皮脐),白矾1分(枯),硫黄1分(研),榼藤子3枚(打破,取白瓤),猪牙皂角(去皮)1两,皂角刺(烧灰存性)1两。

制法上为细末,研胡桃肉,入少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年深日近肠风下血,痔漏及有头成疮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10丸,空心酒送下;如有头成疮,用朱砂1皂子大,与10数丸同研水调,敷疮上,经旬日自好。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24、立安散

处方皂角1条(不蛀者,去黑皮并子),江子3粒(去壳油),半夏3粒,杏仁3粒(去皮尖,炒焦黄色)。

功能主治暴嗽。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生姜汁调,放手掌中,口(饣舌)吃。立效。

注意忌炙煿油腻物。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

处方25、回生饮

处方大黄1钱,栀子3钱(炒),牡蛎1钱,银花1两2钱,连翘2钱,木香1钱(后下),乳香1钱半(制),没药1钱半(制),牛蒡子1钱,栝楼2钱,皂角刺5分,地骨皮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疔疮走黄,全身无不疼痛,卧地乱滚,眼见火光。

用法用量用水、酒各半煎服。一剂即愈。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红蓼山馆经效方补遗)

处方26、冰梅丸

处方青梅20枚(盐12两腌5日,取梅汁),明矾3两,桔梗2两,白芷2两,防风2两,猪牙皂角30条。

制法上为细末,拌汁,和梅入瓶收之。

功能主治喉痹乳蛾;及中风痰厥,牙关不开,用此擦之。

用法用量每用1枚,噙咽津液。

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九

处方27、龙衣散

处方蛇蜕(全者)1条,马勃1两,皂角子24粒。

制法上入小瓷罐内,盐泥封固,烧赤,勿令烟出,候令存性为末。

功能主治疹后因潮不尽,热毒上攻于目,翳膜侵睛,或成珠子,或如蟹眼,在黑睛上者。

用法用量食后温水调下。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28、红莲散

处方朱砂1钱,麝香1字,脑子少许,南星1两(姜汁浸1夕,煮干;皂角水1盏浸1夕,煮干;荆芥水1盏浸1夕,煮干。再焙),(一方有天麻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夹惊,咳嗽气急,体热惊悸。

用法用量3岁儿服1字,薄荷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29、风痫抵住丸

处方皂角(烧存性),苍耳根茎叶(晒干)4两,密陀僧末1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杂病癫痫。

用法用量方中皂角用量原缺。

摘录《永类钤方》卷六

处方30、导气丸

处方京三棱、青皮、萝卜子(炒)、皂角(不蛀者,酥炙)、黑牵牛(半生半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腹胀,气粗不食。

用法用量3岁30丸,以米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三引《全婴方》

处方31、代刀散

处方皂角刺1两(炒),炒黄耆1两(炒),生甘草5钱,乳香5钱。

制法上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立穿一切外症。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酒送下。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32、二蜕散

处方蛇蜕(细剪令碎)4两,蝉蜕(细剪碎)4两,白矾1两(火煅),皂角2挺(为末)。

制法上药共和令匀,分为6贴。

功能主治痔漏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用时,以药1贴于瓦器内烧,坐在桶中,桶盖上作1小窍,正坐熏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33、地骨皮散

处方地骨皮1两,麦芽1两,猪牙皂角半两,青盐1合。

制法上同捣令匀,粗火锅内炒过,再为末。

功能主治骨槽风,牙齿宣露,肿痒浮动,疼痛时作,或龈烂生疮。兼治口疮。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盐水漱口,再用药末掺擦。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博济》

处方34、立效散

处方全蝎30枚,巴豆30粒,皂角7个(炒焦)。

制法上为粗末。以清油4两,熬至焦黄色,去滓,次入大风子、蛇床子、白矾末各1两,黄蜡2两,同煎成膏,以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任意搽疮。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处方35、冰梅丸

处方大南星25个(鲜者,切片),大半夏50个(切片,鲜者最佳),皂角4两(去弦净数),白矾4两,盐4两,桔梗2两,防风4两,朴消4两。

制法拣7分熟大梅子100个,先将消、盐水浸1周时,然后将各药碾碎入水拌匀,方将梅子置于水中,其水过梅子三指为度,浸7日取出晒干,又入水中,浸透晒干,侔药水干为度,方将梅子入瓷器密封之,如霜衣起愈妙。

功能主治十八种喉痹。

用法用量《喉科紫珍集》无大半夏,有山豆根四两。

各家论述《串雅内编选注》:多种喉痹,症见痰涎壅盛,咽喉气急不通,应先开关窍,使痰涎吐出,喉松气通之后,可以继进相应方药。方中南星、半夏辛烈开窍,散风除痰,皆可鲜用,取其峻而行速,以开关通塞;皂角、白研二药配伍名稀涎散,功能涌吐风痰;防风祛风止痉,桔梗开音利咽,并有载药上行之力。消和盐水浸梅子以增强生津液,润喉咙,消肿痛的作用。用时棉裹日含徐徐咽津,使药力集中发挥于咽喉,以收消肿止痛,化痰开音的功效。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九

处方36、加减芎辛汤

处方川芎、白芷、石膏、藁本、细辛、皂角、羌活、防风、荆芥、桔梗、薄荷、甘草、菊花、蔓荆子。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头风攻目。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37、必胜散

处方赤槟榔5钱,皂角刺(炒)5钱,大黄(酒煨)1两,白牵牛(生,取头末)6钱(以一半炒),甘草(生、炙)各1钱,轻粉2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疠风恶疾,营卫俱病,上下齐发。

用法用量壮年者分5服,中年者分7服。每服入黑糖或白蜜2匙,姜汁5匙调服。临卧时腹中稍空,姜汤送下。至三更,遍身麻木如针刺,头目齿缝俱痛。此药寻病根,重者,7日行1次,稍轻者,10日半月行1次,以3-5遍为度。病退后,眉发渐生,肌肉如故。如齿缝中有血,以黄连贯众汤漱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38、半夏丸

处方半夏21粒,蓖麻子21粒,巴豆(去油)5两,杏仁7枚,牛蒡子1钱,鸡内金7个,皂角子7粒。

制法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齁(鼻段)。

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39、化风丹

处方防风2两,羌活1两,独活1两,麻黄(去根节),白芷3钱,川芎半两,桂枝半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藁本(去土)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白附子半两,全蝎(去毒)半两,甘草(炒)半两,皂角(烧存性)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阴干。

功能主治一切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神昏错乱,洗头破伤,血风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酒送下,1日3次。涎堵,薄荷酒送下;破伤,豆淋酒送下;伤风,葱白酒送下;妇人血风,当归酒送下;小儿惊风,人参薄荷酒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40、加味脏连丸

处方川连5两,苦参3两,生川军2两,圆皂角仁1两5钱,白芷1两5钱,光桃仁1两。

制法各为细末,取猪大肠洗净,纳入肠中,酒、水各半,煮烂捣研,和入百草霜1两,红曲3两,共捣为丸。

功能主治清涤肠浊。主脏毒下血,血色如烟尘,沉晦瘀浊,便溏不畅,胃气不健,肢体倦怠者。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是继芩连二陈汤或清肠解毒汤后用以除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兹方

处方41、代针散

处方硇砂少许(为君),白矾皂角子大(为臣),牙皂7分,消石4两,黄丹5钱,巴豆6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气息难通。

用法用量吹喉中。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六

处方42、赤金豆

别名八仙丹

处方巴霜(去皮膜,略去油)1钱半,生附子(切,略炒燥)2钱,皂角(炒微焦)2钱,轻粉1钱,丁香3钱,木香3钱,天竺黄3钱,朱砂2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醋浸蒸饼为丸,如萝卜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诸积不行,凡血凝气滞,疼痛肿胀,虫积,结聚症坚。

用法用量欲渐去者,每服5-7丸;欲骤行者,每服10-20丸,用滚水或煎药,或姜、醋、茶、蜜、茴香、使君煎汤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饮冷水1-2口即止,盖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也;如治气湿实滞膨胀,先用红枣煮熟取肉1钱许,随用7-8丸,甚者10-20丸,同枣肉研烂,以热烧酒加白糖少许送下;如治虫痛,亦用本肉加服,只用清汤送下。

各家论述①《景岳全书》:此丸去病捷速,较之消、黄、棱、莪之类过伤脏器者,大为胜之。②《医略六书》:寒凝坚积,症结于中,故痛急肿胀,厥逆不已。生附略炒,补火之功用稍峻;巴豆炼霜,荡涤之勇猛可除;丁香温中散滞;木香调气宽中;轻粉(??)涎透经络;皂角豁痰通窍门;朱砂镇心养液,竺黄凉心宁神,二物并能保护心主,使悍烈之药勿上僭。盖火旺土温则寒邪外散,而坚积自消,症结无不化,疼胀亦无不退矣。此扶阳涤结之剂,为症坚疼急肿胀之专方。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43、立定散

处方大皂角(1个,劈开去子,入巴豆在内,缚定,炙焦黄,去巴豆,为末)1钱,半夏(姜制)1钱,杏仁1钱(香油煮黄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哮喘。

用法用量柿饼蘸吃,百沸汤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处方44、白花蛇丸

处方白花蛇1条(酒浸3夕),白附子1两,天麻1两,牛膝1两,当归(酒浸)1两,何首乌2两,僵蚕1两(炒),威灵仙2两,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萆薢1两,蔓荆子1两,苦参1两,甘草7钱(炒),石菖蒲2两(酒浸),蝉壳1两,白芍4两,川芎1两,苍耳草4两,雷丸3两,赤芍1两,风子肉3两,枳壳1两,雄黄5钱,皂角3两,乌药。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麻风。

用法用量方中乌药用量原缺。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七

处方45、瓜蒌散

别名栝楼散

处方黄耆4两(锉),皂角刺8两(红者,拍碎,锉),甘草6两,牛膝2两,黄瓜蒌10个(锉)。

制法上用蜜1斤,旋入铛内,炒至紫色,见风吹脆为末,有滓再炒为末。

功能主治内消恶肉,生好肉。

用法用量栝楼散(《普济方》卷二八九)。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三

处方46、立效散

处方皂角(火煨,去黑炭弦子,净取)半斤,沉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热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六

处方47、加味赴筵散

处方良姜、草乌(去黑皮)、荆芥穗、细辛、乳香(另研)、香白芷、真川椒(去目)、僵蚕、猪牙皂角(去弦)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牙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于患处,上下牙咬定。有涎吐出,不得吞咽,良久其痛即减。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九

处方48、龙鳞散

处方鲤鱼皮8分,血余8分,黄虫4分,水蛭4分,川山甲4分,墨2分,猪牙皂角2分(已上入瓶子内,泥固济,烧通赤,放冷,细研如粉),蒲黄4分,麒麟竭2两,没药2两,麝香1分,琥珀2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烦闷不知人事,或狂言乱语,气喘欲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童便送下,不拘时候。产后才觉恶心头旋,多涕唾,身如在舡车中者,速服之。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49、加味芷贝散

处方天花粉、金银花、皂角刺、穿山甲(土炒)、当归尾、白芷梢、瓜蒌仁、贝母、甘草节。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吹乳,乳痈痛肿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东医宝鉴·外形篇》本方诸药用各一钱,锉作一帖,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方出《回春》卷六,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三

处方50、加减桂麻各半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尖3钱,防风3钱,荆芥穗3钱,皂角刺3钱,淡豆豉4钱,独活3钱,草乌3钱,连翘3钱,酒黄芩4钱,木通4钱,粉甘草2钱。

功能主治风寒两感头痛,身热恶寒,四肢骨节尽痛,或腰脊骨强痛,六脉浮洪而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处方51、立溃拔毒膏

处方糯米1两(南星、当归、赤芍各3钱同炒),硇砂3钱,斑蝥3钱,好石灰1两(皂角烧烟熏,共为末),桑柴灰3两,真炭灰3两,皂角灰3两,毛竹(去青,煅灰)3两,脂麻楷灰3两。

制法上以五样灰淋汁,锅内慢火熬之,面上起白霜为度,调前4味。

功能主治诸般恶毒,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点于患处。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52、白牙药升麻散

别名白芷升麻散

处方川芎4钱,升麻1两,藁本1两,石膏1两,白芷1两,皂角1两(烧存性用)2钱2分,细辛6钱。

制法上为末,纱罗3度。

功能主治风牙疼痛,及牙龈肿硬不消。

用法用量白芷升麻散(《普济方》卷六十九)。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53、半夏汤

处方齐州半夏7枚(炮裂,4破之),皂角(去皮,炙)1寸半,甘草1寸,生姜2指大。

功能主治急下涎,定喘下痰。

用法用量水1碗,煮去半,顿服。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

处方54、化痰丸

处方半夏(洗)1斤,南星(去皮膜)1斤,白矾1斤,皂角(切碎)1斤,生姜1斤。

制法上用水同煮至南星无白点为度,拣去皂角不用,将生姜切片,同半夏、南星晒干,无白色,火焙,再加: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别研)、杏仁(去皮尖,炒,另研)、干葛、神曲(炒)、麦蘖(炒)、糖球子、香附子(炒,去毛),上加药共半斤,与前药合和一处,碾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快脾顺气,化痰消食。主痰湿食积内阻,咳嗽气喘,胸膈胀闷。痰饮。久喘或作或止者。酒食生痰,胸膈满闷,五更咳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集解》引作“顺气消食化痰丸”。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药也。痰由湿生,半夏、南星所以燥湿;痰由气升,苏子、菔子;杏仁所以降气;痰由气滞,青皮、陈皮、香附所以导滞;痰因于酒食,葛根、神曲所以解酒,山查、麦芽,所以化食。湿去食消则痰不生,气顺则咳嗽止,痰滞既去,满闷自除也。

摘录《瑞竹堂方》卷二

处方55、回生散

处方生白丑1两,熟白丑1两,桔梗5钱,五加皮2两,甘草5钱,熟白鲜皮2两,生白鲜皮2两,连翘2两,花粉1两,银花1两,苏薄荷2两,皂角子1两(炒),山栀1两,山豆根2两,上茯苓4两(1方有玄参)。

功能主治一切口鼻喉疳。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上药或酒煮,或煎服。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处方56、代匙散

处方月石1钱,石膏1钱,脑荷5分,胆矾5分,粉草3分,僵蚕(炒)5分,冰片1分,皂角(炙烟尽)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喉痹。

用法用量用竹管频吹喉中。加牛黄5分更佳。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7、二圣饮

处方雄黑豆半斤,皂角针(锉)半斤。

功能主治中风。

用法用量上用无灰酒2升,同煎至半升,去滓服。得汗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九

处方58、吊痰膏

处方皂角2斤。

制法用水5碗,煎至1碗,去滓,净1碗内,再熬成1钟,于(火唐)灰上,用纸倒膏在纸上,用半夏醋煮过成膏子,入皂角膏内和匀,明矾3两(末)同和,入松杨柿捣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

用法用量噙化。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五

处方59、贝母丸

处方贝母半斤,皂角子半斤。

制法上为细末,用皂角半斤锉碎,搓揉浓水,滤过,作膏子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便毒,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早晨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

处方60、回生夺命丹

处方羌活3两,藁本3两,防风3两,苍术3两,独活3两,白芷3两,乌药3两,防已3两,川乌3两,桔梗3两,柴胡3两,黄芩3两,薄荷3两,甘松3两,白芍3两,大黄3两,白蒺藜3两,天南星3两,川续断3两,五加皮3两,海风藤3两,大腹皮3两,仙灵脾3两,皂角刺3两,明天麻3两,北细辛3两,蔓荆子3两,川萆薢3两,红花7两,玄参7两,草乌4两,苦参2斤。

制法用阴阳水各1大桶浸,春5、夏3、秋7、冬9日,煎100沸去滓,加炼蜜1斤,煎成膏如漆。

功能主治麻风初起,灼热疼痛。

摘录《中国麻风病学》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防风的处方(八十二)

处方1、加减寿星汤处方南星120克(胆制)半夏60克防风30克荆芥21克天麻30克皂荚30克香附30克青皮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赤茯苓30克白茯神30克白术30克细辛21克麦门冬30克制法上药锉碎

含有诃子的处方(十二)

处方1、萝卜子丸处方萝卜子1两(微炒),冬瓜子仁半两(微炒),栝楼子仁半两,诃黎勒皮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五味子半两,皂荚子仁半两(微炒),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细末,炼蜜

含有肥皂荚的处方

肥皂荚(别名肉皂荚、肉皂角、肥猪子、独儿粑皂角。),辛;温,涤痰除垢;解毒杀虫。主咳嗽痰壅;风湿肿痛;痢疾;肠风;便毒;疥癣,本文介绍了含有肥皂荚的处方4个。处方1、广毒至灵丹处方生大黄(晒,研)3两

含有皂荚的处方(三)

处方1、藜芦丸处方藜芦1两,皂荚1两(去皮子),常山1两,巴豆30枚(去皮,熬),牛膝1两。制法上熬藜芦、皂荚色令黄,合捣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五脏疟并胃腑疟。用法用量旦服1丸,未发前服1

含有皂荚根皮的处方

皂荚根皮[别名木乳(《普济方》)],《纲目》:辛,温,无毒。①《纲目》:根皮:治风热疚气,杀虫。②《四川中药志》:根:通利关窍,除风解毒。治风湿骨痛,痒子,疮毒及无名肿毒。本文介绍了含有皂荚根皮的处方

含有细辛的处方(三十八)

处方1、硫黄丸处方硫黄矾石干姜茱萸桂乌头附子椒人参细辛皂荚当归各等分制法上十二味,捣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逐寒。治阳气不足,夏月怕冷,喜温饮食,不能解衣者。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日三服

含有皂荚的处方(一)

处方1、锦朱丸处方乳香(研)1两,朱砂(研)1两,白矾灰(研)1两,皂荚子(炮裂,为末)1两,铅白霜(研)1两,铁粉(研)1两,半夏曲2两。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膈痰风厥,头

含有皂荚的处方(二)

处方1、辟瘟丹处方雄黄1两,雌黄1两,曾青1两,鬼臼1两,珍珠1两,丹砂1两,虎头骨1两,桔梗1两,白术1两,女青1两,川芎1两,白芷1两,鬼督邮1两,芜荑1两,鬼箭羽1两,藜芦1两,菖蒲1两,皂荚1

含有皂荚子的处方(一)

处方1、锦朱丸处方乳香(研)1两,朱砂(研)1两,白矾灰(研)1两,皂荚子(炮裂,为末)1两,铅白霜(研)1两,铁粉(研)1两,半夏曲2两。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膈痰风厥,头

含有皂荚的处方(九)

处方1、大紫菀丸处方紫菀茸半两,吴茱萸(汤洗7次,焙)半两,菖蒲半两,厚朴(姜制)半两,柴胡茸半两,桔梗半两,皂角(去皮子,炒黄)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官桂半两,干姜(炮)半两,黄连(净)半两,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