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杏仁的处方(十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追光的人,终会万丈光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杏仁的处方(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羚羊清肺丸

处方羚羊(另兑)1钱2分,浙贝8钱,花粉1两,银花1两,小生地1两,黄芩5钱,桔梗1两,玄参(去芦)1两,丹皮5钱,薄荷5钱,石斛2两,天冬5钱,陈皮6钱,大青叶5钱,板兰根5钱,杏仁(去皮,炒)5钱,桑皮5钱,前胡5钱,金果榄5钱,甘草3钱,熟军5钱,枇杷叶(去毛)1两,栀子(炒)1两,麦冬5钱。

制法上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嗽,利咽膈。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鼻衄咳血,舌干口燥。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桂心散

处方桂心2两,麻黄2两(去根节),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柴胡1两(去苗),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项直脚冷,百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汗出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3、桂浆

处方生蜜3斤,熟水1斗,赤茯苓(去皮,为末)3两,大麦芽(末)半两,细曲(末)半斤,桂(去粗皮,为细末)3两,杏仁(汤浸,去皮,生研如泥)100个。

制法上用前项药,蜜、杏泥并水一处搅匀,和水共量3大红盔,入于瓷罐子内,或瓷瓶内,以油纸封口,上用数重纸盖,泥固济,入冰窨内3日方熟,绵滤去滓,水浸饮之。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益气和中,去湿逐饮。主伤寒。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二

处方4、金不换内消丸

处方苍术半斤(制,去皮),枳壳1两半(麸炒),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三棱(醋煮)1两,蓬术(醋煮)1两,香附子(制)1两,大茴香(炒)1两,干漆(炒)1两,藿香(洗)1两,厚朴1两3钱,杏仁(去皮尖)1两3钱,砂仁1两3钱,猪牙皂角2两(去皮弦),黑牵牛2两,草果1两,百草霜1两(用乡村烧百草柴者佳)。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积聚,气蛊,胸膈膨胀,肚腹满闷,心紧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临卧或日中,不拘时候,好酒、茶清、盐汤任下1-2服,便觉腹中宽快,并无泄泻之患。

注意妊娠禁服。

摘录《医统》卷三十三引《医林》

处方5、定喘五虎汤

处方麻黄1钱,光杏仁3钱,生石膏4钱,炙甘草4分,北细辛5分。

功能主治痰喘,寒痰遏热,壅塞气管,咳逆气粗,咯痰稠粘,甚则目突如脱,喉间漉漉有声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6、酒枳丸

处方乌梅肉1两,半夏曲7钱,青木香4钱,枳实半两,砂仁半两,杏仁3钱,巴霜1钱,黄连(酒浸1宿)1两。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酒积。饮酒受伤成积,面黄黑,腹膜胀,时呕痰水。

用法用量每服8丸,白汤送下。

摘录方出《医学纲目》卷二十五,名见《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

处方7、大效润肺杏仁散

处方紫菀1两半(去泥),半夏1两(煮),五味子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泡7次),罂粟壳半两(炙),紫苏叶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上气喘急,唾血,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二引《卫生家宝方》

处方8、大宁嗽汤

处方北五味子1分,茯苓1分,桑白皮(炒)1分,紫苏1分,细辛1分,橘皮1分,枳壳(制)1分,杏仁(去皮,炒)1分,阿胶(炒酥)1分,甘草(炙)1分,罂粟壳(去筋萼,截碎,蜜、酒炒热)1分,半夏(制)2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劳嗽;诸嗽通用。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乌梅半个,食后煎服。劳嗽,多加川芎。

摘录《直指》卷九

处方9、黄连膏

处方白矾、黄连、甘草、乳香、杏仁各等分。

制法上同于口内嚼烂,以绵滤过。

功能主治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指头粘于眼皮上。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

处方10、点眼杏仁膏

处方杏仁油半鸡子壳许,食盐(末)1钱。

制法用银石器着盐末并杏仁油相和,以柳枝1握,紧束缚一头,研3日色黑,又取熟艾如鸡子大,掘地作坑子,置瓦于坑,上安艾,烧令通气,火尽即成,更和令匀,常盖头。

功能主治眼胎赤。

用法用量每以绵缠杖头,点少许在两眦头,夜卧时点。频用甚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11、除湿固本膏

处方人参(另研)5钱,大熟地5钱,黄耆5钱,五加皮(去粗皮)5钱,大附子(去皮脐)3钱,当归3钱,川续断3钱,川牛膝3钱,尺桂(如无,厚桂代)3钱,杏仁(去皮尖)1钱5分,白芷(去稍)1钱5分。

制法上用麻油1斤,熬至药枯,滤清去滓,将油复入净锅内,入人参末,文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入炒过飞黄丹6两,收之,倾入水内,拔去火毒,瓷罐密贮。

功能主治一切风湿,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临用摊贴。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处方12、调肺汤

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干)2两,甘草(炙)1两,紫苏子(炒)1分,贝母(炒)1两(去心)。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四肢乏力,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入干柿1个(切),煎至6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七

处方13、独活防风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防风1两,独活1两,桂心半两,羚羊角屑半两,升麻半两,甘草半两,酸枣仁半两,秦艽半两,川芎7分,当归7分,杏仁(制)7分。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角弓反张,口噤语涩,谓之风痉,亦名子痫。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加生姜4片,竹沥1合,水煎服。

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十三

处方14、大理气丸

处方牛膝2两,甘草2两,人参2两,茯苓2两,远志2两,恒山2两,苦参2两,丹参2两,沙参2两,龙胆2两,芍药2两,牡蒙2两,半夏2两,杏仁2两,紫菀2两,龙骨2两,天雄2两,附子2两,葛根2两,橘皮2两,巴豆2两,狼牙2两,大黄3两,牡蛎3两,白术3两,白薇6分,玄参10分,??芦1枚(大者),生姜屑5两。

制法上29味,捣筛27味生药令熟,又捣巴豆、杏仁如膏,然后和使相得,加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主万病,疝瘕症结。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腹酒送下,1日3次。

摘录《千金》卷十二

处方15、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分,黄连(去须)3分,生干地黄(焙)3分,栀子仁3分,桂(去粗皮)3分,栝楼根3分,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吐血后,身体虚热,胸中痞隔,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处方16、大黄丸

处方大黄(切作小块,酒、醋微炒)3两,甘草(炙)3两,杏仁(去皮尖并双仁,研如膏)4两,诃黎勒(煨,取皮)3两,芒消(研)5两。

制法上5味,先将3味捣罗为末,后入芒消末、杏仁膏,同和入,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热结,日夜疼痛,心烦懊闷。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水送下。初服未利,加20丸,腑脏实则30丸,量虚实服之,以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17、点眼杏仁膏

别名杏仁膏

处方杏仁1分(去皮尖),腻粉半钱。

制法上合研如膏。

功能主治丹石毒冲目赤痒,及生浮膜。目生胬肉,或痒或痛,息肉渐长,侵覆瞳仁。

用法用量杏仁膏(《普济方》卷八十四)。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18、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1两,白术1两,郁李仁1两,杏仁1两,旋覆花1两,槟榔5枚(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一

处方19、桔梗散

处方桔梗1两(去芦头),知母1两,柴胡1两(去苗),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1两(去芦头),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赤茯苓1两,白前1两,槟榔半两,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劳。痰唾稠粘,日晚即寒热,面色赤,胁肋妨满。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20、大麻仁丸

处方大麻仁2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赤芍药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小便不利、心神烦闷,不欲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21、柴胡散

处方柴胡(去苗)2两,赤芍药2两,知母2两,栀子仁2两,川升麻3分,黄芩3分,大青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石膏4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谵语,头痛壮热,百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豉5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22、大五柔丸

处方大黄2两,芍药2两,枳实2两,苁蓉2两,葶苈2两,甘草2两,黄芩2两,牛膝2两,桃仁100枚,杏仁40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营卫,利九窍,消谷,益气力。主脏气不调,大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3丸,酒送下,每日3次。加至20丸。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23、海藻汤

别名海藻散

处方海藻4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细辛2两,杏仁50枚,生姜1两,茯苓6两(1方无五味子、生姜)。

功能主治咳而下利,胸中痞而短与,心中时悸,四肢不欲动,手足烦,不欲食,肩背痛,时恶寒。

用法用量海藻散(《圣惠》卷四十六)。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24、厚朴麻黄汤

别名厚朴石膏汤

处方厚朴5两,麻黄4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2两,细辛2两,小麦1升,五味子半升。

功能主治咳而脉浮。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

用法用量厚朴石膏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各家论述1.《医门法津》:若咳而其脉亦浮,则外邪居多,全以外散为主,用法即于小青龙汤中去桂枝、芍药、甘草,加厚朴、石膏、小麦,仍从肺病起见。以故桂枝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概示不用,而加厚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引入胃中,助其升发之气,一举而表解脉和,于以置力于本病,然后破竹之势可成耳。一经裁酌,直若使小青龙载肺病腾空而去。2.《沈注金匮要略》:此以脉之浮沉而分肺之营卫受病也。咳而脉浮,风邪在卫,即肺胀之类,其病尚浅,当使邪从表出。故以厚朴,杏仁下泄胸中气实,麻黄开腠驱邪、石膏以清风化之热,辛、半、干姜兼驱客寒而涤痰饮,五味收肺之热,小麦以调脾胃也。3.《古方选注》:厚朴麻黄汤,大、小青龙之变方也。咳而上气作声,脉浮者,是属外邪鼓动下焦之水气上逆,与桂枝、芍药、甘草和营卫无涉。故加厚朴以降胃气上逆,小麦以降心气来乘,麻、杏、石膏仍从肺经泄热存阴,细辛、半夏深入阴分,祛散水寒,干姜、五味摄太阳而监制其逆,一举而泄热下气,散邪固本之功皆备,则肺经清肃之令自行,何患咳逆上气作声有不宁谧者耶?

临床应用咳嗽:朱某,病患咳嗽,恶寒头疼,胸满气急,口燥烦渴、尿短色黄,脉浮而小弱。以《金匮》厚朴麻黄汤服药三剂,喘满得平,外邪解,烦渴止。再二剂,诸恙如失。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25、大黄丸

处方大黄(锉,炒)2两,赤芍药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杏仁(去皮尖,别研如膏)1两半,芒消1两半。

制法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淋,小便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热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26、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3两,五加皮1两半,防风(去叉)2两,独活(去芦头)2两,桂(去粗皮)2两,当归(切,焙)2两,芎䓖2两,干姜(炮)2两,附子(生,去皮脐)1枚,牛膝2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醉酒汗出,风入经络,成风疽。

用法用量以水9升,先煎麻黄,掠去沫,纳诸药,煎取3升,绞去滓,每用1盏温服,并3服。温覆微汗,慎外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处方27、大腹汤

处方大腹皮(锉,炒)1两,前胡(去芦头)1两,槟榔(煨,锉)1两,百部根(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杏仁(汤洗,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上气,喘急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28、茯神汤

处方茯神(去木)1两,龙齿(研)1两,防风(去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羌活(去芦头)1两,芎藭1两,人参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大黄(锉,炒)1两,钩藤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将10味为粗末,与龙齿拌匀。

功能主治风痫发动,惊掣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得利2-3行,即止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29、大风膏

处方大风子(去壳)49个,杏仁(不去皮尖)49个,川椒3钱,枯矾3钱,轻粉(水银代亦可)3钱,蛇床子(另研,净,末)3钱,樟脑3钱,蜂窝(火烧存性)3分,蛇蜕(火烧存性)3分,桕油烛3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桕油烛化开和匀。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方中杏仁原作“杏”,桕油烛原作“柜油烛”,据《摄生众妙方》改。

摘录《医便》卷三

处方30、大黄汤

处方大黄(锉,炒)5两,滑石3两半,芒消(研)1两,桑根白皮(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数十年五痔,下血如鸡肝,肛边结核如鼠乳,肛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以酒1盏,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微利1-2行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31、法制杏子

处方杏仁1斤(拣板杏真方用),苍术1斤,白沙蜜2斤,苍术1两(去粗皮,泔浸1宿,麸炒),半夏1两(姜汁浸1宿),木香1两,当归1两,人参1两。

制法上将杏仁用热水洗净,顿于罐内,将生苍术1斤为粗末,水熬一二百沸,将汁浸杏仁,封其口,夏1日1夜,春秋3日3夜,冬5日5夜,去苍术及汁,锅内炒干,调入蜜半斤,再炒,少时取出,将木香、当归、人参、半夏、苍术俱为细末,拌于杏仁上,冷定,用瓷罐盛顿,用生蜜半斤浇上。

功能主治调补。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细嚼30-50个,面汤送下。若气不顺,加木香末1两;血不和,加当归末1两;若喘息,加人参末1两;若虚弱,加苍术末1两;痰盛,加半夏末1两;若妇人血气不和,加当归服。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

处方32、黄连膏

处方黄连(去须)1两1分,黄柏(去粗皮)1两1分,杏仁(去皮尖)1两1分,蔓菁子1两1分,胡粉1两1分,水银1两1分,猪脂1斤,豉心3合。

制法除胡粉、水银、猪脂外锉碎,先熬脂令沸,下诸药,煎候黄黑色漉出,以绵滤过,入粉、水银,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湿瘑。

用法用量取涂摩疮上,1日3-5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处方33、定喘丸

处方苏梗12两,白芥子(炒)12两,苏子(炒)12两,桑皮15两,苏叶12两,百合9两,杏仁(去皮,炒)18两,莱菔子(炒)2两,橘皮18两,天冬4两,川贝母15两,知母6两,法半夏6两,紫菀4两,麦冬8两,生地3两,冬花4两,白术(炒)10两,当归6两,首乌(炙)4两,阿胶(炒珠)32两,茯苓10两,黄耆16两。

制法上为细末,每20两兑龙涎香3分,用梨膏为丸,重1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理肺补气,止嗽定喘。主肺虚气亏,劳伤久嗽,喘咳痰盛,春秋举发。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4、大青龙加黄芩汤

处方麻黄2两,桂枝6钱2字半,甘草6钱2字半,杏仁40个,生姜1两,大枣12枚,石膏2鸡子大,黄芩6钱2字半。

功能主治太阳无汗,恶风烦躁。寒疫头痛,身热无汗,恶风烦躁者。

用法用量《济阳纲目》本方用法:每服五钱,水煎,温服,取汗。

各家论述《医方考》: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抑遏阳气,不得泄越,有上件诸证者,皆为时行寒疫。表有风寒,故见太阳证,头痛身热,无汗恶风;里有温热,故见烦躁。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辛甘物也,辛以解风寒,甘以调营卫。石膏、黄芩,寒苦物也,寒以清温热,苦以治烦躁。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处方35、黄连杏仁汤

处方酒炒黄连、炙麻黄、杏仁、干葛、橘红、甘草、栀子、力子、连翘、木通。

功能主治麻疹心肺邪毒壅盛,咳嗽烦躁。

用法用量泄泻,加厚朴。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36、赴筵散

处方朴消1钱,沙糖1弹子大,腻粉1钱,杏仁7个(去皮)。

制法上研如膏。

功能主治暴赤眼。

用法用量水半盏,调滤过,洗3-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37、荆防散

处方荆芥1钱,防风8分,苏梗8分,川芎8分,陈皮8分,杏仁2钱,甘草3分,姜皮3分。

功能主治小儿外感终日发热,或拘束肢冷,鼻塞流清涕,咳嗽,头痛,脉浮而不渴者。

摘录《医医偶录》卷一

处方38、茯苓饮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白术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旋覆花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间水气,子满体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39、法制杏仁

处方板杏1斤(滚灰水焯过,晒干,麸炒熟,炼蜜拌杏仁匀,用下药末拌),茴香(炒)2钱,人参2钱,缩砂仁2钱,粉草3钱,陈皮3钱,白豆蔻3钱,木香3钱。

制法上为细末,拌杏仁令匀。

功能主治肺气咳嗽,止气喘促,腹脾不通,心腹烦闷。

用法用量每用7枚,食后服之。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三

处方40、大垂云膏

处方当归1两,附子(去皮脐,生用)1两,芎䓖1两,防风1两,川升麻1两,槐子1两,细辛(去苗)1两,侧柏叶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分,甘草1分,桑根白皮1分,白及1分,黄耆1分,白僵蚕1分,垂柳1握(煎了不在吊),黄丹7两,雄黄半两,朱砂1分(细研),硫黄2分(细研),麝香1钱(细研),白芷1分,没药1分,麒麟竭1分(细研),龙脑1分(细研),黄蜡4两(细研),油1斤半。

制法上药除研了药并丹外,细研,先熬油令沸,下锉药,煎候白芷黄赤色,以绵滤过,拭铛令净,再煎,下丹,以柳木篦搅,候变黑,即下蜡熔尽,滴于水中为珠子不散,即次下诸药末,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焮肿,发背,疽疮,风肿,肠痈,乳痈,瘰疬,疥癣,发鬓,牙痈,发脑,肾痈,马坠磕破骨损、及一切虫蛇毒物咬伤。

用法用量发背疮,热酒调1钱服,外贴之。余症外贴,虎豹咬着,用甘草水洗后贴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41、柳木耳饼

处方老柳树上木耳2两,黄连1两(去须),龙葵根1握(净洗去土,切),乳香1两,人粪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

制法上药相和,捣三五百杵,捏作饼子,厚5钱以来。

功能主治乳石气发背,疮赤黑色。

用法用量一依疮大小贴之,恐药不住,以单帛勒之,病者觉痒及冷应心,则不得以手搔之,如人行30里,1换,须臾痒不可忍,四畔便皱,脓即已也,急去其药,以甘草温汤洗之,用膏药贴之,每日1换。皆须甘草汤洗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42、定喘丸

处方麻黄(去节)3分,杏仁(去皮尖,炒)半钱,甘草(猪胆10个炙)3钱,栀子3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喘。

用法用量桑白皮汤吞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43、感应丸

别名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丹

处方肉豆蔻3两,川姜(炮)3两,百草霜3两,木香1两半,荜澄茄1两,京三棱(炮)1两,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蜡4两,油1两,丁香1两。

制法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不能传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噫宿腐气;及霍乱吐泻,或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久病形羸,面黄口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丹(《得效》卷四)。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44、大五明狼毒丸

处方狼毒4两,干地黄4两,附子1两,大黄1两,苁蓉1两,人参1两,当归1两,半夏2两,干姜1两半,桂心1两半,细辛1两,五味子1两,蜀椒1两,(艹闾)茹(熬令烟尽)1两,芫花半两,莽草半两,厚朴半两,防己半两,旋覆花半两,巴豆24枚,杏仁30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坚癖痞在人胸胁,或在心腹。

用法用量每服2丸,日2夜1。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九痛丸,《千金》取治坚癖,参入蜀椒,易去吴萸,萸、椒性味相类,《本经》言下气温中则一,椒则专治虫积也。更加(艹闾)茹、芫花、莽草、防己、大黄、厚朴助巴豆攻积之威;半夏、细辛、杏仁,助干姜涤饮之力;桂心、当归、地黄助附子散血之用;旋覆花专散心下结气,《肘后方》与狼毒、附子同治心腹连痛;苁蓉味咸,《本经》有软坚去症瘕之治;五味子强阴益精,辅人参固敛精血,不使随毒劣耗散也。

摘录《千金》卷十一

处方45、荆芥散

处方荆芥3两,雀脑芎3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桂心3分,牡丹皮3分,羌活3分,防风3分,苦梗3分,大腹子3分,甘草3分,蒲黄3分,白茯苓3分,枳壳3分,厚朴3分,半夏3分,杏仁3分,款冬花3分,附子(炮)1两,干地黄1两,鳖甲1两,白芍药1两,北柴胡1两,黄耆1两,干姜半分,木香半分,沉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风诸般疾,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五

处方46、黄连散

处方黄连半两,厚朴半两,陈皮半两,杏仁半两,枳实半两,麻黄(去节)半两,干葛半两。

功能主治小儿疮毒出尽,尚口赤有疮,下部亦有疮,自下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白水煎服,量儿大小为剂。

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处方47、金仙膏

处方生姜1斤,葱白1斤,韭白1斤,蒜白1斤,白凤仙花(茎、子、叶、根、全株)半斤,槐枝半斤,柳枝半斤,桑枝半斤,桃枝半斤,侧柏枝半斤,萝卜子2两,白芥子2两,山楂子2两,苏子2两,艾叶2两,花椒2两,菖蒲2两,陈香橼1两,小磨麻油5斤(熬),黄丹(炒)30两(收),白术4两,大黄2两,苍术2两,生香附1两,醋香附1两,生灵脂1两,醋灵脂1两,生延胡1两,醋延胡1两,川芎1两,白芍1两,当归1两,柴胡1两,薄荷1两,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白芷1两,杏仁1两,神曲1两,麦芽1两,陈皮1两,半夏1两,大贝母1两,胆南星1两,前胡1两,郁金1两,乌药1两,蒲黄(炒)1两,赤苓1两,泽泻1两,条芩1两,黑山栀1两,川乌1两,草乌1两,桔梗1两,甘草1两,枳壳1两,枳实1两,蒌仁1两,大戟1两,皂角1两,官桂1两,槟榔1两,黄柏1两,青皮1两,木香1两,灵仙1两,砂仁1两,川楝1两,赤芍1两,桃仁1两,红花1两,没药1两,乳香1两,三棱1两,莪术(煨)1两,广藿梗1两,良姜1两,小茴1两,草果仁1两,连翘1两,僵蚕1两,全蝎1两,木鳖1两,防己1两,山甲1两,木通1两,车前子1两,明雄1两,明矾1两,降香1两,益智仁1两,吴萸1两,黄连1两,细辛1两,茵陈1两,蓖麻仁1两,厚朴1两,葛根1两,生巴仁1两,甘遂1两,芫花1两,黑白丑1两,陈壁土1两,轻粉1两,葶苈1两,肉桂2两,丁香2两。

制法小磨油10斤熬,炒黄丹收,飞滑石6两,牛胶4两搅,与前膏合并;如油少,酌加。

功能主治祛风寒,化湿热,行气血痰食,利肺平肝,调胃健脾,宽胸进餐,解郁调经,行瘀止痛,理气理血。主咳嗽哮喘,恶心嘈杂、嗳气吞酸,呕吐噎膈,痞块积聚,肿胀,黄疸,疟疾,水泻,痢疾,淋症,疝气,脚气,心腹胁肋诸痛,周身走注气痛,乳块,腹痈肿毒初起,跌打损伤。

注意孕妇忌贴。

摘录《急救经验良方》

处方48、黑膏

处方乌头、川芎、雄黄、胡粉、木防己、升麻、黄连、雌黄、藜芦、明矾5钱,杏仁(去皮尖)40粒,巴豆40枚,黄柏1钱8分,松脂1团,乳发1团。

制法上为末,猪油熬膏。

功能主治遍体生疮,脓血溃坏。

用法用量方中乌头以下九味药用量原缺。

摘录《理瀹》

处方49、黑虎膏

处方当归1两,防风1两,大黄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黄柏半两,生地黄半两,黄连半两,玄参半两,桔梗半两,官桂半两,白芷半两,木鳖子仁半两,杏仁半两,血竭半两,猪牙皂荚半两,没药半两,乳香半两(别研),香油2斤,黄丹1斤(别研)。

制法上(口父)咀,药入油浸3日,铫内同煎油药,候白芷焦色为度,每用槐、柳枝各数10条搅动其油,文武火熬,却用布帛滤去滓,再入铫下丹,并乳、没末,不住手搅,熬至紫色,及有青烟起,急去火,紧搅,滴水中成珠为度;看时候冷热,加减油并丹,临时通变,倾于净器盛之,于净室修合。

功能主治一切痈疖疽毒,发背,脑疽,肠痈,痔瘘,疔疮,乳痈,虎狼刀箭所伤,一应无名肿毒,及颠扑损伤,车马榼伤,杖伤,悬痈。

用法用量如痔瘘,丸如枣核扑纤入;肠痈,丸如鸡实大,每服3丸,甘草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五

处方50、桔梗汤

处方天冬6分,桔梗1钱半,紫苏8分,知母4分,甘草4分,杏仁10粒,陈皮4分,黄芩8分,贝母8分。

功能主治妇人风寒咳嗽。

摘录《嵩屋尊生》卷十四

处方51、大五柔丸

处方大黄(斗米下蒸,切,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芍药1两,葶苈(炒香,别研)1两,牛脂(去筋膜,熬成油,与葶苈、杏仁杵)1两,肉苁蓉(酒浸软,温水洗,切,焙)1两,桃仁100枚,杏仁40枚(并去皮尖,麸炒黄,别研)。

制法上除有油药,并为末,入牛脂、桃仁、杏仁、葶苈、杵数千下,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荣卫,利九窍,进饮食。主脏器不调,大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3丸,米饮送下,每日3次,腹稍空时服。未知稍增,以知为度。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处方52、大朱砂丸

处方朱砂(别研)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石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半两,茯神(去木)半两,酸枣仁(去皮,炒,别研)1分,全蝎(石灰炒,去毒)1分,杏仁(去皮尖)1分,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气不足,不省人事,多恐惧。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煎木香、麦门冬汤化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53、定命一字散

处方干虾蟆1个(炙令焦黄),葶苈子(隔纸炒令紫色)、五灵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各为细散,各抄1钱,调和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咳逆上气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1字,以清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54、大顺散

别名二宜汤

处方甘草(锉寸长)30斤,干姜4斤,杏仁(去皮尖,炒)4斤,肉桂(去粗皮,炙)4斤。

制法上先将甘草用白沙炒及8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再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散暑。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中阴暑,食少体倦,发热作渴,腹痛吐泻,脉沉微者。

用法用量二宜汤(原书卷十)。①《景岳全书》: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大顺散”。②本方改为丸剂,名“杏仁丸”(见《普济方》)。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干姜、肉桂散寒燥湿,杏仁、甘草利气调脾,皆辛甘发散之药,升伏阳于阴中,亦从治之法也。如伤暑无寒证者,不可执泥。2.《古方选注》:《局方》祖仲景大青龙汤,以肉桂易桂枝,而变为里法。病由暑湿伤脾也,故先将甘草,干姜同炒,辛甘化阳以快脾欲;再入杏仁同炒,利肺气以安吐逆;白沙,本草主治绞肠痧痛,用之拌炒,以燥脾湿;复以肉桂为散,俾芳香入阴,升发阳气以交中焦,去脾之湿,湿去而阳气得升,三焦之气皆顺,故曰大顺。

摘录《局方》卷二

处方55、羚羊角豉汤

处方豉1升半,犀角屑1两,羚羊角屑1两,芍药3两,升麻4两,杏仁1两(去皮尖),栀子7枚,甘草(炙)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喉痛肿结,毒气冲心胸。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1升半,去滓,分3次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二十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56、柳木耳饼

处方柳木耳1两,龙葵根1两(锉),黄连3分(去须),川芒消1两,麦饭石3分(烧,醋淬3遍),雄雀粪1分,乳香1两,杏仁1两(其疮有头作孔者,煨,去皮尖;无孔者,和皮捣用之)。

制法上为散,用浆水和,捏作饼子,如5钱厚。

功能主治痈疽疮肿,热焮疼痛。

用法用量贴疮头,以单帛抹之,1日2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57、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当归2两(锉,微炒),桂心2两,芎䓖2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2两,石菖蒲1两,蔓荆子1两,白鲜皮2两,白芍药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虚耳聋啾啾。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纳羊肾1只,去脂膜,切开,入生姜1分,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58、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3分,黄耆(锉)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3分,半夏(汤洗去滑,焙干)3分,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当归(切,焙)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草(炙,焙)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半两,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心虚惊悸,气乏力劣。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切碎),煎至1盏,去滓,空腹顿服,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59、鹭鹚喀丸

别名鹭鹚咳丸

处方杏仁(去皮尖)2两,牛蒡子(炒)1两,生石膏2两,栀子(炒)2两,天花粉2两,紫苏(炒)2两,甘草4钱,瓜蒌皮2两,麻黄4钱,青黛1两,蛤壳2两,射干1两,白芥子(炒)4钱,细辛2钱(以上14味,计18两4钱,共研为细粉,过罗,每18两4钱细粉总之),龙延香5分,麝香2分。

制法上药研细,混合均匀,炼蜜为丸,重4分,金衣36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宣解肺热,止嗽化痰。主小儿咳嗽不已,连作数十声,甚则呛血,音哑,面浮肿。

用法用量鹭鹚咳丸(《中药制剂手山》)。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60、柴胡散

处方柴胡1两(去苗),川升麻3分,黄芩3分,知母1两,赤芍药1两,大青3分,石膏2两,栀子仁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6日,头痛壮热,百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5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杏仁的处方(二十二)

处方1、矾石酿酒处方矾石(烧)1两,石膏1两,代赭1两,恒山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汗)1两,远志(去皮)1两,狼毒1两,半夏(洗)1两,芒消1两,礜石(炼)1两,玄参1两,麻黄(去节)1两,防风1两,桔

含有枳实的处方(十二)

处方1、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处方半夏1两,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各家论述半

含有荆芥的处方(十二)

处方1、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荆芥、前胡、麻黄、半夏、桂枝、干姜、五味、甘草、细辛、杏仁、枳壳、桔梗。功能主治冷痰哮喘,冷而淋背,多吐冷沫,舌上白苔。用法用量喘甚,加姜汁磨木香汁半杯。摘录《伤寒全生集》

含有黄芩的处方(四十二)

处方1、防风散处方防风(去叉)3分,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3分,芎藭半两,防已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人参半两,芍药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并双

含有桂枝的处方(十二)

处方1、调荣活络饮处方川大黄当归条川牛膝(去芦,酒洗)杏仁(去皮,研如泥)各6克赤芍药红花羌活怀生地黄(酒洗)各3克川芎4.5克桂枝0.9克功能主治调荣活络。主失力腰闪,或跌仆瘀血,及大便不通而腰痛。

含有陈皮的处方(九十二)

处方1、沉香琥珀丸别名沉珀丸处方琥珀半两,杏仁(去皮,炙)半两,赤茯苓半两,泽泻半两,紫苏(真者)1两半,沉香1两半,葶苈(炒)1两半,郁李仁(去皮、壳)1两半,橘皮(去白)7钱半,防己7钱半。制法上

含有阿胶的处方(二十二)

处方1、补肺阿胶散处方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薯蓣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五味子30克麦门冬15~30克(去心,焙)干姜15克(炮裂,锉)杏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30克桂

含有甘草的处方(七十二)

处方1、麻黄散处方麻黄3两,甘草3两,杏仁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面皯疱。用法用量以酒调下1钱,每日3次。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一处方2、桂枝汤处方桂枝3钱,白芍(生用)3钱,甘草2钱,大枣3枚,浮麦

含有皂荚的处方(十二)

处方1、八白丸处方白芷1两,白及1两,白蔹1两,白附子1两,白僵蚕1两,白蒺藜1两,白丁香1两,白薇1两,草乌1两,杏仁(泡,去皮尖)1两,甘松1两,藁本1两,山楂1两,豆粉1两,鹰条1两,猪牙皂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