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吴茱萸的处方(七)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吴茱萸的处方(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丁香豆蔻散

处方京三棱(炮)5两,木香(不见火)5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5两,芍药5两,肉豆蔻(炮)5两,人参(去芦)5两,干姜(炮)5两,茯苓(白者,去皮)5两,吴茱萸(汤洗7次,焙)3两半,甘草(炙)3两半,丁香3两半,苍术(去皮)7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宿寒停积,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胸满短气,呕逆恶心,脐腹(疒丂)痛,胁肋胀满,腹内虚鸣,饮食减少;及积寒久痢,纯白或白多赤少,日夜无度;或脾胃虚寒,泄泻日久,愈而复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8分,空心、食前温服。如不及煎,以盐少许,汤点服亦得。

摘录《局方》卷六

处方2、桂心散

处方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防风1两(去芦头),生干地黄1两,赤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细辛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入腹(疒丂)痛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3、大圣黑神丸

处方木香1两,踯躅花半两,紫威花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4两,乌蛇(酒浸,去皮骨,慢火炙)4两,干蝎(去土,炒)1两,苍术(炒)2两,防风(去叉)2两,白芷2两,麻黄(去根节)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芎䓖3两,芫花(醋浸,炒)1两,桂(去粗皮)2两,芍药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天南星(炮)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半,自然铜(煅,醋淬,别研为末)6两。

制法上19味,捣罗18味为末,入自然铜末,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瘫痪及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化下,1日3次;不饮酒,薄荷汤送下;如伤风3日,豆淋酒送下,连3服。以热葱粥投之,衣被盖,出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4、草豆蔻汤

处方草豆蔻(煨)5分,高良姜5分,广皮5分,陈神曲(炒)5分,吴茱萸(汤泡)5分,茯苓1钱,半夏1钱,炙甘草3分。

功能主治客寒犯胃,或过食生冷,中脘疼痛,手足厥逆,脉见弦紧。

用法用量加煨姜1片,水煎服。

注意非脉实症寒者,勿轻用。

摘录《古今医彻》卷三

处方5、草节丸

处方无食子1枚,肉豆蔻(去壳)1枚,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钱,黄连(去须,炒)1钱,干姜(炮)1钱,诃黎勒(炮,去核)1钱。

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心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洞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丸,乳食前草节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6、胡芦巴丸

处方胡芦巴(炒)1两,山芋1两,泽泻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半两,干姜(炮)半两,牡蛎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上攻,心腹疼痛,冷汗出,四肢少力,面色黛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处方7、丁香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1钱,草豆蔻1钱,人参1钱,苍术1钱,黄芩1钱,升麻7分,当归1钱半,柴胡5分,半夏5分,茯苓5分,干姜5分,丁香5分,甘草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哕。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热服。

注意忌冷物。

摘录《准绳·类方》卷三引东垣方

处方8、丁香茱萸汤

处方干生姜2分,黄柏2分,丁香5分,炙甘草5分,柴胡5分,橘皮5分,半夏5分,升麻7分,吴茱萸1钱,草豆蔻1钱,黄耆1钱,人参1钱,当归身1钱5分,苍术2钱。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胃虚呕哕吐逆,膈咽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稍热服。

注意忌冷物。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9、茯苓汤

处方茯苓5分,陈皮2分,附子2分,白术2分,半夏1分,吴茱萸1分。

功能主治诸疝,呕吐不止,饮不纳。

用法用量水煎,临服加姜汁1匙,温服。

摘录《疝症积聚》

处方10、建中丸

别名健中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吴茱萸(汤洗5遍,慢火炒黄)1两,白术(锉碎,炒黄)1两,神曲(炒黄)1两,小麦蘖(炒黄)1两,干姜(炮)1两,肉豆蔻半两(面裹煨香),人参(去芦头)半两,木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温胃,去停寒,进饮食。

用法用量健中丸(《普济方》卷二十五)。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11、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京三棱1两(微炮,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琥珀3分(细研),桂心半两,槟榔3分,防葵半两,川乌头3分(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以酽醋1升半,熬令稠,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症痞,及恶血气筑心,闷乱疼痛,四肢不和,身体羸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醋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12、草节丸

处方乌头(炮裂,去皮脐)1钱,黄连(去须)1钱,吴茱萸(汤洗,焙炒)1钱,干姜(焙)1钱。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或如凝脂。

用法用量每服7丸,草节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13、金露丸

处方厚朴2分(去皮,姜制),柴胡(去芦)1分,桔梗(去芦)1分,附子1个(炮),大黄3分,紫花术(炒)3分,干姜(炮)半两,川椒(去合目者)半两,吴茱萸半两,白茯苓2钱,人参(去芦)2钱,川乌(炮)2钱,官桂(去皮)2钱,猪牙皂角(去皮)2钱,菖蒲2钱。

制法上为末,别研甜葶苈子半两,巴豆3分(去油膜),续随子半两,同前药一处,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劳瘵,尸虫作痛,面目羸瘦,五心烦热。心腹胀满,症癖气块,大如鹅卵者,及黄疸朝起呕逆,四肢沉重,上气盘结,血气冲心,膀胱两胁膨胀,背连腰痛,十种水气,五淋五痔,骨蒸顽麻,半身不遂,眉毛脱落,皮肤燥痒,常如虫行,手足烦热,夜卧惊悸,梦与鬼交,年月深远,行成劳病,尸虫鬼疰,久不能疗;及治室女经闭阻滞,血脉不通,羸瘦憔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空心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

处方14、草钟乳丸

别名曹公草钟乳丸、曹公钟乳丸

处方钟乳2两(别研令细),菟丝子1两(酒浸1宿,别捣),石斛1两,吴茱萸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五脏,补肠胃,下气消食,长肌和中,潜补。主五劳七伤损肺,气急,丈夫衰老阳气绝,手足冷,心中少气,髓虚腰疼,脚痹身烦,口干不能食;脚气久虚,脉来沉细。

用法用量曹公草钟乳丸(《外台》卷三十七)。曹公钟乳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一)。多房者,加雄蛾30枚;若失精者,加苁蓉3两。

注意不得闻见尸秽等气,亦不用食粗臭陈恶食;初服7日,不可为房事,过7日后任性,然亦不宜伤多。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引曹公方

处方15、厚朴散

处方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1两,白术1两,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膈气。心胸中虚寒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16、大茴香汤

处方白术、枳实、延胡索、青木香、肉桂、橘核、香附、吴茱萸、大茴香、生姜。

功能主治积气。小儿骤然腹痛,面色 (白光)白,脉来沉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处方17、厚朴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紫)3两,甘草(炮)半两,白芷半两,干姜(炮)半两,茴香子(略炒)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干)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气滞泻痢,霍乱。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凡气不和,盐汤调下;霍乱吐泻,煎木瓜、紫苏汤调下;泄泻,米饮调下;赤白痢,甘豆汤调下,并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18、茴香丸

处方茴香(炒)1两,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硇砂(细研)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麸炒黄,研),阿魏1两半。

制法上为末,次以酒化阿魏,同硇砂、桃仁膏入少面熬令得所,同上件药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盲肠风气,小肠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爆葱酒送下,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19、大理中露宿丸

处方人参、桂心、吴茱萸、乌头(炮去皮)、礜石(烧)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劳四十年,癖绝冷,并主咳逆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3丸,酒送下,1日2次。以知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20、昆布丸

处方昆布2两,海藻2两,芍药2两,桂心2两,人参2两,白石英2两,款冬花2两,桑白皮2两,茯苓2两半,钟乳2两半,柏子仁2两半,紫菀1两,甘草1两,干姜1两6铢,吴茱萸1两半,五昧子1两半,细辛1两半,杏仁100枚,橘皮5合,苏子5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胸中伏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40丸。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21、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胡椒半两,楝实(锉碎,麸炒)半两,延胡索半两,木香1分,虻虫(去翅足,炒)1分,海蛤1分,芫花(醋炒焦)1分,硇砂(研)1分,木通1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厥疝上攻,腹痛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盐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22、大豆饮

处方大豆(炒)1升,小麦半升,蒲黄半两,吴茱萸(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赤白,久不止,身面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23、枸杞子散

处方枸杞子5升,干姜5两,白术5两,吴茱萸1升,蜀椒3合(汗),橘皮5两。

制法上6味,切,捣5味,三筛下为散,取枸杞子燥,瓷器贮,研晒如作米粉法,7日晒之,一晒一研,取前药散和之,又研。

功能主治长阳气。主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1方寸匕,和酒食进之。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删繁方》

处方24、大岩蜜汤

处方干地黄1两,当归1两,独活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桂心1两,小草1两,细辛1两,吴茱萸1升,干姜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产后心痛。产后阳气虚寒,心腹作痛,不食呕吐,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处方25、法制桃仁

处方桃仁1斤,吴茱萸4两,青盐4两。

制法上共炒熟,以新瓦密封,7日取出拣去茱盐,将桃仁去皮尖。

功能主治辟瘴疠。

用法用量每嚼10-20枚。

摘录《串雅外编》卷三

处方26、昆布丸

别名吴茱萸丸

处方吴茱萸4两,荜茇4两,茯苓4两,白术4两,曲葶苈(熬)4两,昆布4两(洗),杏仁(去皮尖,熬)3两,枳实(炙)3两,大黄3两,干姜3两,旋覆花1两半,橘皮3两半(1本有半夏6两,以汤洗熬之,射干3两。又1本无旋覆花、干姜、大黄、杏仁、橘皮)。

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夏盛秋歇,毒气既谢,风缓犹在,若诸病皆退,但苦食腹胀不安,为气在咽喉,吐不出,咽不入,心闷痰满,食已吐酢水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2次。利多减之,不利加之,常令微利,觉病退则止,发便服之。

注意不可常服,令人瘦。忌羊肉、饧、桃、李、雀肉、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苏恭方

处方27、龟甲散

处方龟甲1两(涂醋,炙令微黄),当归1两(锉,微炒),桑耳3分(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狗脊半两(去毛),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白石脂2两,柏叶1两(微炙),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白芍药半两,桑寄生半两,桂心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白带下,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28、沉香散

处方沉香3分,赤芍药1两,木通3分(锉),紫苏茎叶1两半,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晒干,微炒),槟榔2分,川朴消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脚气冲心,烦闷气促,脚膝酸困,昏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29、桂朴散

处方桂(去粗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熟)3分,吴茱萸(汤浸1宿,晒干,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痛多唾,猝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30、大岩蜜汤

处方茯苓1两,芎䓖1两,当归1两,甘草1两(炙),桂心2两半,栀子14枚(擘),吴茱萸3两,细辛2两,干姜2两,干地黄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并主卒心腹绞痛。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为3服。若痛甚者,加羊脂3两,当归、芍药、人参各1两;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3两。

注意忌酢、生葱、生菜、海藻、菘菜、芜荑等。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小品方》

处方31、大补益当归丸

别名当归丸、内补当归丸、大效内补丸

处方当归4两,芎䓖4两,续断4两,干姜4两,阿胶4两,甘草4两,白术3两,吴茱萸3两,附子3两,白芷3两,桂心2两,芍药2两,干地黄10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胸中少气,腹中拘急疼痛,或引腰背痛;或所下过多,血不止,虚竭乏气,昼夜不得眠;及崩中,面目脱色,唇干口燥;亦治男子伤绝,或从高堕下,内有所伤,脏虚吐血,及金疮伤犯皮肉。

用法用量当归丸(《局方》卷九)、内补当归丸(《直指》卷二十六)、大效内补丸(《得效》卷十五)。若有真蒲黄,加1升,绝妙。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32、荜茇散

处方荜茇3分,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半两(锉,微炒),赤石脂半两,诃黎勒3分(煨,用皮),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肉豆蔻1两(去壳)。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冷痢,腹痛不食,四肢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33、调经丸

处方香附(炙)200两,阿胶(炒)100两,熟地100两,川芎50两,白术(炒)75两,橘皮50两,茯苓50两,当归75两,白芍75两,麦冬50两,法半夏50两,川断50两,丹皮50两,玄胡索(醋炙)25两,没药(炙)26两,益母草100两,吴茱萸(炙)25两,小茴香(炒)25两,甘草15两,黄芩50两,艾叶(炒炭)50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理气调经,止痛散瘀。主经血不调,行经腹痛,气滞血凝。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4、大菖蒲散

处方菖蒲1两,当归1两,秦艽2钱,吴茱萸(炒)半两。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涩滞,阴户间肿大而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盏半,加葱白5寸,煎6分,空心温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处方35、桔梗破气丸

处方桔梗3分,橘皮3分,干姜3分,厚朴3分,枳实3分,细辛3分,葶苈3分,胡椒2分,蜀椒2分,乌头2分,荜茇10分,人参5分,桂心5分,附子5分,茯苓5分,前胡5分,防葵5分,芎藭5分,甘草8分,大黄8分,槟榔8分,当归8分,白术6分,吴茱萸6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上下痞塞不能息。

用法用量酒服10丸,日3次;有热者,空腹服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上下痞塞不能布息,故用桔梗、橘皮、前胡以散痞,防、葵、葶苈、大黄以荡实,槟榔、枳实、厚朴以泄滞,乌头、附子、细辛以破结,川椒、吴萸、胡椒、荜茇以下气,干姜、桂心以温中,川芎、当归以和血,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安正气而助药力也。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36、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木香半两,京三棱半两(炮,锉),白茯苓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沉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丁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冷劳。脏腑虚弱,心腹气胀,不能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注意忌苋菜、生冷。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37、大补经汤

处方当归(酒洗)6分,白芍6分,香附6分,川芎5分,熟地黄5分,白术(去芦)4分,白茯苓4分,黄耆4分,陈皮4分,玄胡索4分,人参3分,砂仁3分,阿胶(炒)3分,沉香(另研)3分,小茴(酒炒)3分,吴茱萸(炒)3分,肉桂3分,粉甘(炙)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虚弱,血海寒冷,经水不调,或时心腹疼痛,或下白带如鱼脑髓,或似米泔色,错乱不分,信期每月淋沥不止,面色萎黄,四肢无力,头目眩晕,肌体羸瘦。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六

处方38、厚朴散

处方厚朴1两半(姜汁炙),陈橘皮(去瓤)1两,附子(炮)1两,诃黎勒皮1两,当归(炒)3两,肉豆蔻3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炒),木香半两,桔梗半两,甘草1分(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肠虚冷,肠鸣泄痢,腹胁气痛,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热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39、复元通气散

处方柴胡(去白)3分,桂(去粗皮)3分,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3分,木香3分,吴茱萸3分,干姜(炮)3分,细辛(去毛叶)3分,桔梗(锉)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芎䓖3分,大黄(锉,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血。内消疮肿。主诸气涩闭,耳聋头痛,腹皮痈疮无头,一切刺痛、痈肿。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糖剂型,当作“复元通气丸”。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

处方40、大温白丹

处方紫菀、吴茱萸、菖蒲、枇杷叶、桔梗、茯苓、皂角、厚朴、姜、连翘、椒巴豆各等分(1方无枇杷叶,有柴胡、人参、桂、川乌头)。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心腹积聚、久症癖块,大如杯碗;黄疸宿食,朝起呕吐,支满上气,心腹胀满,心下坚结,气攻胃胁连背,痛无常处,心痛状如虫咬;十种水气,八种痞塞,反胃吐呕,饮食噎食,五淋;九种心痛,七十二种风,三十六遁尸注;或癫痫五邪,失心愁忧思虑,情意不乐,恐惧悲啼;妇人月水不通,直似怀妊,连年累月,四肢沉重,羸瘦困弊。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后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九

处方41、茴香乌药汤

处方茴香(炒,研)钱许,乌药2钱,吴茱萸(汤泡)3或5或7分,破故纸(炒,研)钱许,川萆薢5钱,木瓜2钱,木香钱许,砂仁钱许,荔枝核(炒,研)5钱。

功能主治疝气病初感寒邪或寒湿兼感,未郁为热者。

用法用量亦可浸酒服。或加猪胞(炙,研)钱许;痛引腰脊,加牛膝、杜仲;寒甚,可加肉桂5分至1钱;虚甚,可加人参。

注意郁久成热者,不宜服之。

各家论述茴香、乌药、吴茱萸、破故纸均为治寒湿疝气之病,川萆薢除下部湿邪,木瓜治筋病缓急,木香、砂仁止冷气腹痛,猪胞用为引导。

摘录《顾松园医镜》卷十三

处方42、厚朴散

处方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麻黄1两(去根节),干姜半两(炮裂,锉),前胡(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壮热头痛,烦躁无汗。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生姜,和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以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3、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1两(锉),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白术1两,旋覆花1两,枇杷叶1两(拭去毛,炙微黄),桔梗1两(去芦头),甘草3分(炙微赤,锉),木香3分,桂心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膈气。胸中痰结,食不消化,腹中胀满雷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44、大泽兰丸

处方泽兰(去梗)2两,当归(切,焙)2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白术(炒)1两半,人参1两半,桔梗(锉,炒)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白芷1两半,藁本(去苗土)1两半,石膏(碎)1两半,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芍药1两,芎䓖1两,白薇1两,芜荑(炒)1两,甘草(炙、锉)1两,柏子仁(研)1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血海虚冷,经候不调,肌肤黄瘦,八风十二痹,带下三十六疾,妊娠胎动不安,或子死腹中,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早、晚食前温酒嚼下。死胎不出,儿衣未下,并服1丸至2丸,用瞿麦煎汤送下:腹中痛,冷血气刺,经脉不利,用当归煎酒送下;产后中风,伤寒汗不出,用麻黄1分(去节)煎汤,并3服,厚衣盖覆,取微汗;血脏久冷无子,及数堕胎,胎漏血下,以熟干地黄煎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45、大平胃泽兰丸

处方泽兰3两,细辛3两,黄耆3两,钟乳3两,柏子仁2两半,干地黄2两半,大黄2两,前胡2两,远志2两,紫石英2两,芎䓖1两半,白术1两半,蜀椒1两半,白芷1两,丹参1两,栀子(一本用枳实)1两,芍药1两,桔梗1两,秦艽1两,沙参1两,桂心1两,厚朴1两,石斛1两,苦参1两,人参1两,麦门冬1两,干姜1两,附子6两,吴茱萸5合,麦糵5合,陈曲1升,大枣50枚(作膏)(一本无干姜,有当归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志意,除烦满。主五劳七伤诸不足,手足虚冷,羸瘦,及月水往来不调,体不能动。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加至30丸。令人肥健。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大平胃名方,则知专平胃中陈气也。而方中一派峻补之药,与柏子仁丸、大小五石泽兰丸、三石泽兰丸等方,大都仿佛,惟曲、糵、枳、朴、大黄平胃之品,为承气之正治,其间补泻杂陈,寒热互用,良难体会其旨。三复求之,始知其为《金匮》薯蓣丸之变方。方中秦艽、前胡、细辛,白芷,即薯蓣丸中柴胡、防风、杏仁、白蔹开发风气之变法;泽兰、柏仁、门冬、沙参,即薯蓣丸中门冬、桔梗清润隔气之变法;曲、糵、大黄,即薯蓣丸中法曲、大豆、黄芩疏通里气之变法;椒、姜、萸、附协济参、耆、白术、生干地黄,即薯蓣丸中干姜、桂枝协济四君、四物温理血气之变法,较薯蓣丸药虽异,而理一揆,且配合不可思议。参、耆得桂、附则补而不壅,桂、附得芍、地则温而不烈,糵、柏、大黄得参、术、桂,附则泄而不利,允为补中寓泻之良法,不特为薯蓣丸之变方,又为大黄蛰虫丸之变法。观方下主治,恰与大黄 (庶虫)虫丸相类,彼以内有干血,故虻、 (庶虫)、干漆为专药;此以胃有陈气,则曲、糵、大黄为必需,况人参助术、石英辅乳,较柏子仁丸等方之反激愈甚,立法愈奇。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46、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天南星(炮裂)1两,硫黄(细研)1两,丁香1两,木香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1两,预知子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醋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四肢逆冷,心下痛硬,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研碎,以炒生姜热酒调下,良久煎葱白艾汤投之,不拘时候频服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7、大茱萸丸

处方蓬莪术1分(醋煮),京三棱1分(醋煮),干姜(炮)2分,青皮2分,陈皮(并去白)2分,木香2分,丁香2分,巴豆21粒(去壳心膜,出油),绿小细吴茱萸2钱。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大宽胸膈,平厚肠胃,正气温中,消疳磨积,止吐泻,进美饮食。主小儿饮食过度,臌胀,胸膈上下气不宣通,郁滞迷闷,情思少乐,大则作喘,强食不化,作渴烦躁,坐卧不任,肢体倦怠,腹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至10丸;大者加服;生姜、大枣汤送下。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七

处方48、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茴香子1两,干蝎半两(微炒),硇砂1两(细研入),阿魏1两(面裹煨,面熟为度),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盲肠气,小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生姜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49、草神丹

处方川附子(制)5两,吴茱萸(泡)2两,肉桂2两,琥珀5钱(用柏子煮过另研),辰砂5钱(另研),麝香2钱(另研)。

制法先将前3味为细末,后入琥珀、辰砂、麝香3味,共研极匀,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补脾肾。主阴毒伤寒,阴疽痔漏,水肿臌胀,中风半身不遂,脾泄暴注久痢,黄黑疽,虚劳发热,咳嗽咯血,两胁连心痛,胸膈痞闷,胁中如流水声;童子骨蒸,小儿急慢惊风,痘疹变黑缩陷;气厥卒仆;双目内障;吞酸逆气,痞积血块,大小便不禁;奔豚疝气;附骨疽,两足少力,虚汗不止;男子遗精、梦泄,砂石淋,溺血;妇人血崩血淋;暑月伤食、腹痛,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小儿每服10丸。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50、厚朴饮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槟榔(锉)3枚,肉豆蔻(去壳,炮)1两,吴茱萸(洗,焙,微炒)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反胃。两胁妨胀,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51、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5两,大黄5两,吴茱萸1两,朴消1两,桂1两,牡丹3两,柴胡3两,干姜3两,细辛3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天行病,7日以上,热势弥固,大便秘涩,心腹痞满,饮食不下,精神昏乱恍惚,狂言异语,其脉沉细。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五

处方52、厚朴陈橘皮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多)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甘草(炙,锉)1分,芎䓖1分,肉豆蔻(去壳)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防风(去叉)1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羌活(去芦头)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飧泄,风邪干胃,食物不化,便利完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53、建脾汤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白术(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陈曲(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虚泄滑不止,腹内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用水1盏,加生姜3片,盐少许,煎取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54、姜面丸

处方好面1斤,干姜10两,吴茱萸5钱,青盐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虚冷,不饮食,食辄不消,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55、诃黎勒散

处方诃黎勒3分(煨,用皮),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当归3分(锉,微炒),木香半两,白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桃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心腹两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56、枸杞子丸

处方枸杞子3两,干姜1两(炮裂,锉),白术1两,川椒2合(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吴茱萸3分(汤浸7遍,熔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冷气,不能饮食,四肢羸瘦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57、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硼砂半两(细研),干姜半两(炮裂,锉),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槟榔半两,桂心半两,蓬莪术1两,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硼砂,研令匀,以醋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症病,心腹妨闷,不欲饮食,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58、厚朴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4两,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干姜(炮)3两(上3味,同艾滓3两杵,研为粗末,用老生姜4两擦碎,拌前4味同炒令紫色,入后药),肉豆蔻仁1两半,诃黎勒皮1两半,吴茱萸(汤浸7遍去涎,焙干,炒)1两,草豆蔻仁1两,缩砂仁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虚,大便滑泄,肌体羸瘦,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粟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59、草豆蔻丸

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缩砂1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炮裂,锉),枳实半两(麸炒微黄),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半分,鸡舌香半两,槟榔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脾胃久冷,呕吐酸水,脾腹(疒丂)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60、厚朴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吴茱萸(水浸1分,炒干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腹卒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细辛的处方(七)

处方1、川乌头丸处方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京三棱1两(煨,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细辛半两,桂心1两,藁本半两,木香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脐,微炒

含有白豆的处方(七)

处方1、加味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子汤加炮干姜、白豆蔻、黄连、制吴茱萸。功能主治脾胃大虚,以致膈噎不食。摘录《古今医鉴》卷五处方2、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2钱或5、6钱,白术2钱或5、6钱,扁豆(炒,研)2钱,

含有大铁扫把的处方(七)

处方1、加味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子汤加炮干姜、白豆蔻、黄连、制吴茱萸。功能主治脾胃大虚,以致膈噎不食。摘录《古今医鉴》卷五处方2、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2钱或5、6钱,白术2钱或5、6钱,扁豆(炒,研)2钱,

含有白饭豆的处方(七)

处方1、加味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子汤加炮干姜、白豆蔻、黄连、制吴茱萸。功能主治脾胃大虚,以致膈噎不食。摘录《古今医鉴》卷五处方2、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2钱或5、6钱,白术2钱或5、6钱,扁豆(炒,研)2钱,

含有艾叶的处方(七)

处方1、艾煎丸处方艾叶(米醋浸1宿,炒焦)1两,陈橘皮(去白)1两,高良姜(挫,炒)1两,干姜(炒)1两,赤芍药1两,白芍药1两,吴茱萸(汤洗7遍,炒)1两,蓬莪术(煨,切)1两,龙骨1两,牡蛎(煅)

含有草豆蔻的处方(七)

处方1、白芷散别名白芷汤处方麻黄1钱半,草豆蔻1钱半(不去皮),黄耆1钱,吴茱萸4分,藁本3分,当归半钱,羌活8分,熟地黄半钱,白芷4分,升麻1钱,桂枝2分半。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寒犯脑,牙齿疼痛

含有大草蔻的处方(七)

处方1、白芷散别名白芷汤处方麻黄1钱半,草豆蔻1钱半(不去皮),黄耆1钱,吴茱萸4分,藁本3分,当归半钱,羌活8分,熟地黄半钱,白芷4分,升麻1钱,桂枝2分半。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寒犯脑,牙齿疼痛

含有艳山姜的处方(七)

处方1、白芷散别名白芷汤处方麻黄1钱半,草豆蔻1钱半(不去皮),黄耆1钱,吴茱萸4分,藁本3分,当归半钱,羌活8分,熟地黄半钱,白芷4分,升麻1钱,桂枝2分半。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寒犯脑,牙齿疼痛

含有远志的处方(七)

处方1、涤烦汤处方青荷叶、麦冬、五味、生地、茯神、远志、竹叶、酸枣仁、炙草、莲肉。功能主治心虚有热而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四处方2、大五膈丸处方细辛3分,桂心3分,黄芩3分,食茱萸3分

含有茯苓的处方(七)

处方1、醋石榴煎处方醋石榴皮1两,防风1两(去芦头),羌活1两半,桂心1两,白术1两,赤箭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茯苓1两,牛膝1两(去苗),赤芍药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山茱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