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吴茱萸的处方(六)
Posted 处方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吴茱萸的处方(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接气沐龙汤处方紫梢花1两,甘草1两,甘遂1两,良姜1两,文蛤1两,母丁香1两,巴戟天1两,川乌1两,附子1两,吴茱萸1两,川椒1两,细辛1两,淫羊藿1两,蛇床子1两,楝树子1两,甘松1两,锁阳2两,苁蓉2两,官桂2两,羊皮2两,红蔗皮2两,满山红2两,罂粟壳(水泡,去筋)2两,红豆70粒(须择酒药内所用辣者),白颈蚯蚓7条(炙),倭铅8两(切薄片)。
功能主治阳衰久痿,滑精。
用法用量上匀7剂。每日1剂,瓦锅内煎汤,先熏,后洗,以冷为度,晚重温药汤再洗。
注意7日内禁房事。
摘录《纲目拾遗》卷八
处方2、荜澄茄丸处方荜澄茄1两,白豆蔻(去壳)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1两,缩砂(去壳)1两,当归(锉,微炒)1两,诃黎勒皮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白术1两,木香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1两,桂心1两,槟榔1两,芎藭1两,人参(去芦头)1两,枳实(麸炒微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脏久积虚冷气攻心腹,宿食不消,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3、胡粉散处方胡粉1分,黄连1两(去须),糯米21粒,赤小豆14粒,吴茱萸半分,水银1两(点少水入胡粉研令星尽)。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头上生恶疮,及疳疮,软疖。
用法用量即以麻油和诸药,调匀涂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4、大黄丸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川朴消1两,蓬莪术2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桂心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金星矾石2两,柴胡1两(去苗),狼毒半两(微煨),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矾石令匀,以熟枣瓤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痃癖气,发歇不定,肌肉消瘦,往往吐逆,肩背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5、调胃散处方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生干地黄(焙)1两,菖蒲(锉)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柴胡(去苗)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3分,秦艽(去苗土)3分,黄连(去须)3分,桂(去粗皮)半两,吴茱萸(汤洗去涎,焙干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大便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以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6、臭橙饮处方臭橙皮2钱,芍药2钱,茴香1钱,吴茱萸1钱,附子1钱,桂枝1钱,甘草5分,大枣5分。
功能主治疝瘕偏坠,腰胁挛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
处方7、大紫菀丸处方紫菀茸半两,吴茱萸(汤洗7次,焙)半两,菖蒲半两,厚朴(姜制)半两,柴胡茸半两,桔梗半两,皂角(去皮子,炒黄)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官桂半两,干姜(炮)半两,黄连(净)半两,槟榔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半两,巴豆霜半两,人参半两,羌活半两,苁蓉(酒浸,焙)半两,川大黄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熟地黄(焙)半两,汉防己半两,车前子(炒)半两,白术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川乌头(炮,去皮)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入巴豆霜匀,炼蜜为剂,捣千下,油单裹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偏枯,风痫暗风;五癞大风,眉发退落,肢体顽痹;五噎五膈,九种心痛,八种痞闷;五邪失心,或歌或哭,如鬼所使;积癖气块,黄疸水肿;妇人经病,脐腹痛;疟疾连年不愈,一切风痹,不知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8、离济膏别名扶阳益火膏、温肾固真膏
处方生鹿角屑1斤(鹿茸更佳),高丽参4两(用油3、4斤先熬枯去渣听用,或用黄丹收亦可。此即参茸膏影子),生附子4两,川乌3两,天雄3两,白附子2两,益智仁2两,茅山术2两,桂枝2两,生半夏2两,补骨脂2两,吴茱萸2两,巴戟天2两,胡芦巴2两,肉苁蓉2两,党参1两,白术1两,黄耆1两,熟地1两,川芎1两,酒当归1两,酒白芍1两,山萸肉1两,淮山药1两,仙茅1两,蛇床子1两,菟丝饼1两,陈皮1两,南星1两,北细辛1两,覆盆子1两,羌活1两,独活1两,香白芷1两,防风1两,草乌1两,肉蔻仁1两,草蔻仁1两,远志肉1两,荜澄茄1两,炙甘草1两,砂仁1两,厚朴(制)1两,杏仁1两,香附1两,乌药1两,良姜1两,黑丑(盐水炒黑)1两,杜仲(炒)1两,续断1两,牛膝(炒)1两,延胡索(炒)1两,灵脂(炒)1两,秦皮(炒)1两,五味子1两,五倍子1两,诃子肉1两,草果仁1两,大茴1两,红花1两,川萆薢1两,车前子1两,金毛狗脊1两,金樱子1两,甘遂1两,黄连1两,黄芩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龙骨1两,牡蛎1两,山甲1两,炒蚕砂3两,发团1两6钱,生姜4两,大蒜头4两,川椒4两,韭子4两,葱子4两,棉花子4两,核桃仁(连皮)4两,干艾4两,凤仙(全株)1两,干姜1两,炮姜1两,白芥子1两,胡椒1两,石菖蒲1两,木瓜1两,乌梅1两,槐枝8两,柳枝8两,桑枝8两,茴香2两。
制法两共享油24斤,分熬,再合鹿角油并熬丹收。再入净松香、陀僧、赤脂各4两,阳起石(煅)2两,雄黄、枯矾、木香、檀香、丁香、官桂、乳香(制)、没药(制)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如清阳膏下法。(一加倭硫磺用浮萍煮过者)。
功能主治扶阳益火,温肾固真。主元阳衰耗,火不生土,胃冷成膈;或脾寒便溏,泄泻浮肿作胀;或肾气虚寒,腰脊重痛,腹脐腿足常冷;或肾气衰败,茎痿精寒;或精滑,随触随泄;或夜多漩溺,甚则脬冷,遗尿不禁,或冷淋、或寒疝、或脱精脱神之症。妇人子宫冷,或大崩不止,身冷气微阳欲脱者;或冲任虚寒,带下纯白者;或久带下脐腹冷痛,腰以下如坐冰雪中,三阳真气俱衰者。小儿慢脾风。
用法用量扶阳益火膏、温肾固真膏(原书同页)。
摘录《理瀹》
处方9、大补调经汤处方当归2钱,熟地黄2钱,白芍药2钱,川芎2钱,香附(制)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黄耆(蜜炒)1钱,阿胶1钱,人参5分,砂仁5分,吴茱萸(炒)5分,陈皮5分,小茴香5分,玄胡5分,肉桂3分,炙草3分。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虚损,血海虚寒,经水不调;或心腹作痛,带下淋沥,面黄肢瘦,头眩肌羸。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简明医彀》卷七
处方10、定命丸处方硫黄(研)1分,吴茱萸(汤浸,焙干,炒,捣为末)1分,消石(研)1分,巴豆(去皮心膜)半分。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用1丸,先以椒煎汤浸手良久,男左女右执手中。汗出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11、黄连磨积丸处方黄连1两(纳5钱吴茱萸同炒,5钱益智仁同炒,去2味不用,只用黄连),栀子仁5钱(炒,去圬),白芥子(醋浸炒)5钱,川芎1两,苍术1两(米泔浸7日),桃仁1两(去皮,存尖),青皮1两(去瓤),香附子1两(童便浸,炒),莪术1两(酒浸炒),山楂肉1两,莱菔子1两(炒,研),白术1两,三棱(用西安府者)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结磨坚,行气活血,消除积痞。主一切痰饮痰积,积聚拂郁,胁下闷倦,懒惰,饮食不消,或吐逆恶心,眩晕怔忡,时作时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以白汤送下。
注意忌热物,孕妇忌服。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12、附子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锉)1两,当归(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1两,荜茇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吴茱萸(汤洗7遍,焙干,炒)半两,诃黎勒(微炒,去核)半两,柴胡(去苗)半两。
制法上为末,别用獖猪肝一具,头醋5升,煮令醋尽,细切晒干,为末,与药相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下痢,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诃黎勒汤送下。服尽觉手脚冷麻,是劳气散也。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13、釜底抽薪散处方吴茱萸15g,胡黄连9g,大黄9g,生南星15g。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口炎,虚火者。口色淡红,满口白斑微点,轻度溃烂,显露裂纹,夜间潮热,不渴,便溏尿数,舌质红无苔,脉虚。
用法用量外用,1岁以下每次3g,1岁以上每次6g,用醋调,涂两足心。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14、厚朴丸处方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诃黎勒2两(煨微黄),木香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苍术3分,干姜1分(炙裂,锉),麦糵3分(微炒令黄),京三棱半两(炮裂),益智子半两,当归3分,黄耆1两(锉),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劳。脏腑虚冷,不思饮食,呕逆,四肢少力,腹胁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粥饮送下,晚食前再服。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15、茴香金铃丸处方金铃子(每个锉作4片,用僵蚕半两去丝嘴,同煎令香熟,去僵蚕不用)1两,茴香(微炒)1两,马蔺花1两,吴茱萸(汤洗7次,炒令香熟)1两,石茱萸(酒浸,炒令香熟)1两,山茱萸1两,青皮1两,陈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奔豚气。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百一》卷十五
处方16、大黄丸处方川大黄3两(锉,微炒,别研为末),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1两(去苗),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京三棱半两(微煨,锉),赤芍药半两,牛膝半两(去苗),槟榔半两,桂心半两,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
制法上为末。先以醋1升,入大黄末,熬成膏。入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通,积聚成块,或歇寒热,时复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17、家传茱萸内消丸处方吴茱萸(酒醋浸1宿,焙干)1两,山茱萸(蒸,去核)1两,马兰花(醋浸,焙)1两,川楝子(蒸,去皮核)1两,桂心1两,舶上茴香(盐炒)1两,玄胡索(略炒)1两,橘红1两,青皮(去白)1两,海藻(洗去盐)1两,桃仁(炒,去皮尖)半两,白蒺藜(炒,去刺)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寒湿所袭,留伏作痛,(疒颓)疝偏大。
用法用量每服20-50丸,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处方18、茯苓汤处方茯苓1钱,阿胶1钱,吴茱萸1钱,麦冬1钱,人参1钱,芍药1钱,白术1钱,甘草5分,生姜3片。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妊娠卒惊与举重腰痛,腹满与胞急,卒有所下。
用法用量每用水2钟,煎1钟,入胶再煎2沸,看胶烊,放温,空心服,滓再煎,饥时服。
摘录《医学正印》
处方19、丁香散处方肉豆蔻(去皮)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皮)3分,苍术3分,青木香半两,吴茱萸1分,丁香1分,厚朴(去皮,姜汁炙香)半两,荆三棱(炮)半两,干姜(炮,锉)半两,芍药半两,(炙),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暖脾助胃。主脾胃虚冷,心腹切痛,不思饮食,呕逆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食前米饮调下。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20、茯苓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两,木香1两半,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犀角(镑)2两,羚羊角2两,吴茱萸(汤浸,炒)2两,人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龙齿(捣碎)2两半,贝母(去心,炮)7枚。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上冲,心松惊悸,心下坚满。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21、橘皮防己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防己2两,桑根白皮(锉)2两,甘草(炙,锉)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槟榔(锉)1两,大腹(并子锉)7枚,生姜(锉,炒)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肿满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葱白3茎(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22、宽中丸处方乌头(炮裂,去皮肤)半两,吴茱萸(汤浸,焙,炒)半两,高良姜半两,甘遂(麸炒)半两,大黄半两,栀子仁半两,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49粒。
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小绿豆大。
功能主治逐积滞,化宿食,和胸膈。主积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23、大茴香丸处方山楂(炒)4两,橘核(炒)2两,茴香(炒)2两,山栀仁2两,柴胡1两,牡丹皮1两,桃仁(炒)1两,八角茴香(炒)1两,吴茱萸(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结核偏坠,头肿胀;或一核缩入小腹,痛不可忍,用手捺按,方得还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24、大桂皮汤处方桂心6两,当归2两,细辛2两,黄芩2两,人参5两,厚朴(炙)3两,枳实(炙)3两,芍药3两,芎䓖3两,黄耆4两,麦门冬(去心)1升,吴茱萸1升,半夏(洗)1升,蜜5合,附子1枚(炮,去皮),生姜2斤,五味子半斤,饴半斤,甘草6两(炙)。
功能主治气逆。叉胸,寒热往来,吸吸短气,恶闻人声,诸烦酸疼,咳逆不能饮食,饮食不生肌肉,溺黄里急绞痛,气上冲发咳,胃管有热,雷鸣相逐,寒冷厥逆,伤损五脏,语言难,喜直视,大便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捣生姜取汁3升;以水2斗煮药,取6升,去滓,微火上煎,纳姜汁、蜜,饴,搅相得,煮取6升,每服1升,1日2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处方25、桂附丸处方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1两,陈曲(炒黄)1两,干姜(炮)1两,麦芽(炒)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干)1两半,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半,乌梅肉(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数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26、臭黄膏处方臭黄半两(研),乱发半两(烧灰),芜荑半两,硫黄1分(细研),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吴茱萸半两,粉脚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疮疥癣,久不愈。
用法用量以生麻油调,涂于两手心,合手于股内,夹药1宿;如未痊者,次夜更涂,兼吃蜜酒使醉。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27、茴香楝子丸别名茴香楝实丸
处方川楝子1两3钱,小茴香1两半,吴茱萸2两,海藻1两,木香半两,泽泻半两,青盐3钱,蓬莪术7钱半(醋炙),三棱7钱半(煨),青皮1两,黑牵牛7钱(一半生用,一半炒用)。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疝证。
用法用量茴香楝实丸(《医统》卷六十)。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七
处方28、桔梗丸处方桔梗1两(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1两(去芦头),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3分,白术1两,大麦糵1两半(炒微黄),干姜1两(炮裂,锉),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癖气。发即胁下痛引膀胱,里急,气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29、固肾启脾丸处方白术8两,茯苓4两,补骨脂4两,杜仲4两,肉果2两,五味子2两,粟壳2两,肉桂1两,吴茱萸1两。
制法上药醋调,炒米粉糊为丸。
功能主治脾肾之元气两虚,或水无土以蓄泄,而有泄泻肿胀之恙,或上无火以腐熟,而致倒饱嗳腐。
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空心米汤吞服。
摘录《活人方》卷四
处方30、厚朴橘皮丸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1两,白术1两半,阿胶(炙燥)半两,当归(锉,焙)半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吴茱萸(洗,焙干,炒)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胎动不安,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31、保安丹别名保安丸
处方附子(炮)1两,当归1两,陈皮(去白)1两,干姜(炮)1两,蜀椒(去子)半两,厚朴(去皮,以姜汁炙令香熟)半两,吴茱萸半两,舶上硫黄1分(另研至细)。
制法上为细末,硫黄末和匀,以米醋和作剂,分为两团,别用白面半斤裹药令匀,如烧饼法,煨令面熟为度,杵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无虚滑及久患泻,服药未效,日夜不止,脐腹冷疼及一切气刺、气痛。
用法用量保安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32、大五香汤处方青木香5分,鸡舌香5分,沉香5分,升麻5分,藿香3分,犀角(屑)3分,吴茱萸3分,桂心3分,麻黄3分,甘草(炙)3分,熏陆香4分,细辛2分。
功能主治毒气,苦肌肉中肿痛,结脉寒热,如瘰疬,痛不可近,急者数日杀人,苦心烦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分3服,不愈复合。急者,便当急速与汤,并以滓薄肿脉上。若啬啬恶寒,加附子中形者1枚(炮令坼,八破用)。
摘录《外台》卷二十三引《崔氏方》
处方33、厚朴散处方厚朴3两,吴茱萸3两,甘草1两,茴香子1两,干姜1两,陈橘皮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日夜频并,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煎紫木瓜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
处方34、捷丹处方青皮半两,陈皮半两,吴茱萸半两(米醋2升熬,用滓),木香半两(为末),黄丹3分。
制法将上药前三件滓,添木香,别研入黄丹和匀,以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
摘录《三因》卷六
处方35、厚朴散处方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白茯苓1两,草豆蔻1两(去皮),桂心半两,高良姜半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2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心腹冷气,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36、大果蜜汤处方生地1钱,当归身1钱,独活1钱,吴茱萸(炒)1钱,白芍(酒炒)1钱,干姜(炒)1钱,炙草1钱,桂心1钱,小草1钱,细辛5分。
功能主治宿寒内伏,因产后虚寒血凝,上冲心之脉络而心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处方37、海藻丸处方海藻半两(洗,焙干),木香半两,槟榔半两,川椒(去目,炒)半两,甘遂半两,川乌半两(炒,小儿去之,老人用1两),白牵牛2两(取末半两),黑牵牛2两(取末半两),茴香(微炒)3钱,猪苓(去皮)3钱,泽泻3钱,吴茱萸4钱(椒炒)。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利大、小便。主奔豚疝气,膀胱小肠气,卵顽肾木及小儿偏坠,一切肾气。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心盐汤、酒任意下,黄涎下者验。15岁以下小儿,25-50丸。
注意忌甘草。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七
处方38、黄连化痰丸别名黄连清化丸、黄连清痰丸
处方半夏1两半,黄连1两,吴茱萸(汤洗)1钱半,桃仁24个(研),陈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伤热物吐酸者。
用法用量黄连清化丸(《直指·附遣》卷七)、黄连清痰丸(《保命歌括》卷二十)。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39、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1两,当归1两,杏仁1两,厚朴1两,木香1两,麻黄1两,猪苓1两,半夏1两,良姜1两,藿香1两,甘草1两,吴茱萸1两。
功能主治一切疟。
用法用量上为饮子。分一半面裹炮之。每剂7钱,煨姜3片,同煎,寒时热吃,热时放冷吃。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引《卫生方》
处方40、草乌头膏别名乌头膏
处方草乌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蛇床子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吴茱萸半两,葱(切,研)20茎,生姜(切,研)4两。
制法上除姜、葱别研外,为末,和匀再研。
功能主治伤折恶血,结滞不散,肿痛;诸骨蹉跌,脱臼疼痛。
用法用量乌头膏(《圣济总录》卷一四五)。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乌头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41、海藻溃坚丸别名海藻散坚丸
处方海藻1两,昆布1两,川楝肉1两,吴茱萸(汤泡)1两,木香5钱,青皮5钱,小茴5钱,荔枝核(炒)5钱,玄胡索(炒)5钱,肉桂5钱,海带1两,橘核(炒)1两,桃仁(麸炒,去皮尖)1两,木通7钱。
制法酒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木肾如斗,结硬如石。
用法用量海藻散坚丸(《何氏济生论》卷六)。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处方42、茴香化气散处方小茴3两(炒),白术1两半(炒),枳壳1两半(炒),青皮1两半(炒),大茴3两(炒),香附3两(酒炒),乌药1两半,吴茱萸8钱(醋炒),白蔻1两半(去壳,炒),丁母香8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六聚,脉弦沉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广橘核汤下。
各家论述产后任劳多郁,夹寒邪而肝脾受病,气化不调,故聚成六腑,或痛或不痛,或胀或不胀,以其聚散无常也。小茴温经以化其气;大茴散气以温其经;吴茱萸降逆气以调肝;丁香散滞气以缓胃;白术健脾气,运化乎中;枳壳泻滞气,消散其聚;青皮破气平肝;白蔻宽胸快膈;乌药顺清气,疏逆气,以散浊气也。为散,橘核汤下,以疏其结,使寒散结消,则六腑之聚自平,而脾气健运有常,肝气亦为调适,安有聚散无定,或痛或胀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43、大延胡索散处方延胡索1钱5分,肉桂1钱,木香8分,红花8分,青皮8分,枳壳8分,香附(醋炒)1钱5分,艾叶(搓熟)1钱,当归2钱,川芎1钱5分,赤芍1钱,生地1钱5分,吴茱萸8分(川连2分,汁拌炒)。
功能主治行气和血。主妇人经正来而腹痛。
各家论述妇人经正行而腹痛,是血滞。是方延胡索、红花、赤芍、生地行血,肉桂、吴茱萸祛寒逐滞,香附、青皮、木香、枳壳行气止痛,当归、川芎、艾叶补血温经,行周身筋骨。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44、厚朴丸处方厚朴4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1两(炮裂,锉),人参1两半(去芦头),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2两,半夏2两半(汤浸7遍去滑),当归1两半(锉,微炒),桔梗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食即呕逆,谷食不化,或多泄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姜、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5、大黄丸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人参3分(去芦头),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桔梗3分(去芦头),菖蒲3分,柴胡3分(去苗),赤茯苓3分,芎䓖3分,桂心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香3分,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细辛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气,积聚坚牢,心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20丸。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46、橘皮桃仁丸处方雷丸1两,狼牙刺1两,陈橘皮1两,贯众1两,桃仁1两,芜荑1两,青葙子1两,蜀漆1两,桃白皮1两,吴茱萸根1两,白僵蚕3-7个,乱发灰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热伤心,有长虫长1尺,贯周心为病,令人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粥饮送下。以虫下为度。
摘录《鸡峰》卷九
处方47、陟厘丸别名定神丸
处方陟厘3分,熟干地黄1两,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白龙骨3分,赤石脂3分,禹余粮3分(烧,醋淬7遍),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芍药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保胎,安定神思。主妊娠胎动,腹痛下血。妊娠惊胎。
用法用量定神丸(《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48、橘皮茱连散处方橘皮6钱,吴茱萸3钱,黄连1两(同吴茱萸炒),竹茹1团。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痘疮初起,干呕而哕。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49、橘皮煎丸处方当归(去芦,先焙)3两,萆薢3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3两,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3两,肉桂(去粗皮)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巴戟(去心)3两,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3两,石斛(去根)3两,牛膝(去芦,酒浸)3两,杜仲(去皮,姜汁炙)3两,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3两,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3两,干姜(炮)3两,菟丝子(酒浸,焙,捣)3两,三棱(煨熟,乘热捣碎)3两,甘草(炙)1两,陈橘皮(净洗,焙,为末)15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5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利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情,腰膝缓弱,及治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疹;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局方》卷五
处方50、和气饮处方苍术1两4钱,桔梗1两2钱,枳壳(去瓤,麸炒)6钱,橘红6钱,白芍药3钱,白芷3钱,川芎3钱,当归3钱,赤茯苓3钱,桂(去粗皮)3钱,半夏(汤洗7次)3钱,甘草(炙)3钱,厚朴(去粗皮,姜制)4钱,干姜4钱,吴茱萸(炒)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腹痛,肠鸣,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通口服。二滓并煎。
摘录《续易简》卷二
处方51、橘核散处方青木香1两,小茴1两,橘核2两,大茴8钱,蓬术1两,吴茱萸1两(醋炒,浸1宿,焙),姜黄8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温经逐冷。主积气腹痛。
用法用量砂仁汤送下。
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处方52、理中散别名增损理中散
处方干姜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吴茱萸半两,槟榔半两,陈皮(汤浸,去瓤,焙干)1两,厚朴1两(去皮,姜炙),荜茇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气虚弱,胃中冷,食后咽酸呕哕,胸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增损理中散(《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摘录《传家秘宝》
处方53、茯苓茱萸丸处方茯苓、吴茱萸(汤浸5次,焙干)、芍药(不问赤白皆可用)、黄连(去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15丸、20丸,温熟水送下。如无蜜,即用饮丸。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处方54、大黄丸处方五味子(炒)1两,(庶虫)虫(熬)1两,芎䓖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甘草(炙,锉)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1两,商陆根(切)1两,芒消1两,细辛(去苗叶)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1分,生干地黄(焙)1两1分,大黄2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女恶风湿痹,周身不仁,小腹拘急,绕脐(疒丂)痛,头目昏眩,时吐涎沫,咳嗽背强,难以俯仰;心下懊憹,面目脱色,喉咽不利,耳聋恶寒,饮食失味,膀胱忽满,大小便不利,两胫酸痛,手足厥逆,吸吸短气;时复失精,白汗自出,梦寐不安,心神恍惚,肌肤瘾疹。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文瑞楼本作“大甲丸”。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二十
处方55、橘皮枳实汤处方橘皮(去白,炒)半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人参7钱(去芦),半夏1两(汤泡7次,焙),吴茱萸2两(汤泡7次,炒)。
功能主治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10片,大枣2个,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56、贯众散处方贯众(大者)3枚(切,熬),干漆3两(熬),吴茱萸50粒,芜荑(熬)4分,胡粉(熬)4分,槐皮(烧)4分,杏仁40枚(去皮尖,熬,研)。
制法上为末,和胡粉研。
功能主治肾热,四肢肿急,蛲虫生于肾中为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正传》引作“千金散”。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57、厚朴丸处方厚朴3两(姜炒),黄连2两半(炒),吴茱萸(汤泡7次)2两,干姜(炮)2两,巴豆1两(另研),人参1两(去芦),川乌(炮)1两。
制法上为末,入豆霜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厥心痛,大便秘结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利为度。
摘录《明医指掌》卷六引《元戎》
处方58、大补中当归汤处方当归3两,续断3两,桂心3两,芎䓖3两,干姜3两,麦门冬3两,芍药4两,吴茱萸1升,干地黄6两,甘草2两,白芷2两,大枣40枚。
功能主治产后虚损不足,腹中拘急;或溺血,少腹苦痛;或从高堕下犯内,及金疮血多内伤。
用法用量以酒1斗,渍药1宿,明旦以水1斗合煮,取5升,去滓,分5服,日3夜2。如加黄耆2两,益佳。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方合内补当归建中汤和内补芎䓖汤两方诸味,更加吴茱萸以佐干姜,麦门冬以佐地黄,续断以佐芎䓖,白芷以佐桂、芍也。用酒渍者,专行和血止痛也。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59、大黄丸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桃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槟榔1两半,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京三棱1两(炮,锉),干姜1两(炮裂,锉),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气在腹胁,胸背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温酒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60、黄连丸处方宣连1两(去须芦),吴茱萸(去枝梗,净)1两,白芍药1两,诃子肉5钱。
制法上为末,用大蒜两介,去壳,将纸包裹,灰火煨熟,取出擂细,加白米糊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泻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心米饮汤送下,与治痢红丸子间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经验秘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干漆汤处方干漆1两,萎蕤1两,芍药1两,细辛1两,甘草1两,附子1两,当归2两,桂心2两,芒消2两,黄芩2两,大黄3两,吴茱萸1升。功能主治月水不通,小腹坚痛不得近。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清
处方1、苁蓉丸处方肉苁蓉(酒浸,切片,焙)1两,山茱萸(去核)1两,石龙芮1两,石菖蒲1两,菟丝子(淘净,酒浸,蒸,焙)1两,川羌活(去芦)1两,鹿茸(燎去毛,切片,酒浸,蒸)1两,磁石(火炼、醋淬7
处方1、补肾茯苓丸处方茯苓3两,防风2两,桂心2两,白术2两,细辛2两,山茱萸2两,薯蓣2两,泽泻2两,附子2两(炮),干地黄2两,紫菀2两,牛膝3两,芍药2两,丹参2两,黄耆2两,沙参2两,苁蓉2两
处方1、扶经汤处方当归5分,香附(四制)5分,鹿茸(酥炙,热则不用)5分,熟地5分,白术(蜜炙)5分,山茱萸(去核)5分,小茴5分,生甘草3分,生姜3片。功能主治妇人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或如梅汁,或成
处方1、黑豆饮处方黑豆5合(炒香熟)。功能主治房劳感风,小腹痛。用法用量好酒淬之,乘热气熏病人。微覆出汗而愈。摘录《医统》卷七十六处方2、黑豆饮子处方黑豆1合,小麦1合,蒲黄1合,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
处方1、救劳丹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黄耆2两,人参2两,鳖甲5钱,山茱萸5钱,麦冬1两,白芍5钱,白芥子1钱。功能主治产后劳瘵初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六处方2、救逆散处方人参2两,茯
吴茱萸根,辛;苦;性热,温中行气;杀虫。主脘腹冷痛;泄泻;痢疾;风寒头痛;经闭腹痛;寒湿腰痛;疝气;蛲虫病,本文介绍了含有吴茱萸根的处方3个。处方1、槐子丸处方槐子4两,干漆4两,吴茱萸根白皮4两,秦
处方1、姜汁膏处方吴茱萸、生姜汁、陈酒。制法熬膏。功能主治厥阴冷结膀胱,小腹满痛。用法用量敷痛处。摘录《理瀹》处方2、厚朴散处方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桂1两(去粗皮),当归半两(锉
处方1、吴茱萸丸处方吴茱萸、细辛、白茯苓(去皮)、独活(去芦)、木香、山茱萸(去核)、牛膝(酒浸)、石斛、萆薢(酒浸),各半两。附子(炮.去皮脐)、芎藭,各二两。炮制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处方1、定痛散处方枳实15片(一作橘核),山栀(炒)、山楂(炒)、吴茱萸(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疝。用法用量方中枳实,《校注妇人良方》作“枳壳”。湿胜,加荔枝核(炮)。摘录方出《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