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乌梅的处方(三)

Posted 乌梅

篇首语: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乌梅的处方(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麻黄白术散

别名白术散

处方麻黄(去节,汤浸)1两,白术1两,茯苓1两,桂心1两,陈皮3分,青皮3分,桔梗3分,白芷3分,甘草3分,半夏曲3分,紫苏3分,乌梅3分,干姜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疟疾。伤风寒暑湿,不留经络,与卫气相并,病以日作,寒热交煎。亦治时疫。

用法用量白术散(《得效》卷二)。

摘录《三因》卷六

处方2、黄柏丸

处方黄柏(去粗皮,炙)3分,乌梅肉(炒干)1两,熟艾(微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白滞痢及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3、槟榔丸

处方丁香2钱半,木香2钱半,槟榔半两,舶上丁香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陈皮(去白)半两,缩砂仁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豆蔻1钱,乌梅(全用)2两,巴豆(不去皮,别捣)1两,硇砂(别研)3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不得见日并火,只风中阴干。

功能主治气不宣通,饮食迟化,胸膈痞闷,噫气吞酸,头目重闷,胁肋刺痛,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生姜汤放冷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4、截疟饮

处方恒山、草果、槟榔、柴胡、黄耆、鳖甲、甘草各等分,乌梅少许(用2个)。

功能主治诸疟疾。

用法用量上用酒1盏,煎至半盏,隔宿露至五更,复温,朝东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

处方5、常山散

处方川常山半两,川大黄半两,甘草(炙)半两,桂心1分,乌梅肉1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小儿发疟,痰壅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井水1小盏,煎至半,候冷,未发前与之。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处方6、款花贝母散

处方款冬花、人参、半夏(姜制)、知母、贝母、甜葶苈(炒)、御米壳(蜜炒)、乌梅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喘嗽虚弱。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7分,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

处方7、广顺散

处方甘草3两半(炙),肉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乌梅肉1两半(焙干),紫苏叶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中暑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冷水调下;沸汤调服亦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处方8、黑丸子

处方乌梅肉7个,百草霜3分,杏仁(去皮尖,别研)3-7枚,巴豆(去壳并油)2枚,半夏(汤泡7次)9枚,缩砂仁3-7枚。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用薄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中脘有宿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或心腹疼痛,及中虚积聚飧泄,赤白痢下;脾胃怯弱,饮食过伤,留滞不化,遂成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用熟水送下,姜汤亦得。更看虚实,增损丸数。或因食生冷鱼脍等,用治中汤送下亦得。

摘录《济生》卷四

处方9、海带散

处方海带(炒)半两,乌梅肉1两,天南星(生)1两,麝香2分(别研,后入)。

制法上为细末,入瓷盒内,勿令透气。

功能主治风口噤,牙关不开。

用法用量如患急,以半钱匕,于腮里牙关上揩,便自开口。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10、桔梗丸

处方桔梗1两(去芦头),神曲1分(微炒),麦糵半两(微炒),乌梅肉半两(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石脂半两,黄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骨半两,桂心半两,黄雌鸡骨1具(净洗,去肉,酒浸1宿,炙令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痢不断,肌体羸瘦,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11、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2钱,甘草3钱(生用),杏仁21枚(去皮尖双仁,麸炒),乌梅7枚(锤碎)。

功能主治咳嗽声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3盏,石器内煎,去滓,取1盏半,分为3服,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12、葱白香豉汤

处方葱白(洗净)1握,香豉(如法修事者)4合,(⺮菫)竹叶(取东畔枝叶,拣去虫蚀及有虫卵秽迹者,东流水洗净,切)半升,乌梅10枚(汤润,去核,藏米中蒸烂),常山(临用去苗,同甘草末水润拌蒸,候冷取出,去甘草,锉碎,酒浸1宿,熬捣)1两5钱。

功能主治肾疟。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温服,末发前,令3服尽。

摘录《痎疟论疏》

处方13、黄耆丸

处方黄耆2两(细锉),五味子2两,乌梅1两(取肉,炒),麦门冬(去心,焙)1两,干姜(炮)半两,茯神(去木)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大者)2枚,酸石榴皮半两(锉),生干地黄半两(焙),泽泻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燥,渴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浆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14、蜡梅丸

处方蜡梅花(末)1两,干姜(末)1两,甘草(末)1两,枇杷叶1两,百药煎1两,乌梅肉(末)1两,蜡5两。

制法上熔蜡开,投蜜2两,和上件药捣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止渴生津。

用法用量夏月长途,日服1丸。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十便良方》

处方15、鳖甲汤

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1两,半夏(生姜半两同捣,作饼子,晒干,如此3次)1两,楝实(麸炒,去核)1两,黄耆(锉)1两,赤芍药1两,秦艽(去苗土)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桔梗(炒)半两,知母(焙)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地骨皮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常山半两,乌梅(取肉)半两,木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潮热,肌瘦咳嗽,骨节酸疼,面红颊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劈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16、干姜丸

处方干姜(炮)1两,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1两,熟艾(炒)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乌梅肉(炒)3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脓血痢,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17、理中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干姜(炒)1钱,官桂5分,甘草(炙)5分,陈皮7分,藿香7分,茯苓(去皮)7分,良姜7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泻症。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寒极手足冷,脉沉细,加附子,去良姜、官桂;腹痛,加厚朴、砂仁、木香,去人参;呕哕恶心,加丁香、半夏,去良姜、官桂;泻不止,加苍术、山药;泻多不止,加肉蔻、诃子、附子,去良姜、官桂;虚汗,加黄耆,去藿香、官桂;饱闷,加厚朴、砂仁,去人参、良姜、官桂。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18、黄连汤

处方黄连、乌梅、天花粉、杏仁、莲肉、茯苓。

功能主治疳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一

处方19、黑神散

处方乌梅、干姜、大枣各等分。

制法上同烧存性。

功能主治冷热痢,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温米饮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20、常山汤

处方常山3两,车前叶1握,甘草2两(炙),猕猴骨3两(炙),乌梅肉2两,天灵盖1两(烧作灰末),驴粪汁3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温疟,渐渐羸瘦,欲成骨蒸。

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5味,取3升,去滓,下粪汁、天灵盖末,分3服。微吐不利。

注意忌生葱、生菜、海藻、菘菜,面粘食等物。

摘录《外台》卷五引《广济方》

处方21、喉症含化丸

处方胆矾2钱,牙皂1钱,月石2钱,明矾1钱,海浮石3钱,杏仁3钱,朴消1钱,蒌仁3钱,郁金2钱,雄黄1钱,乌梅1钱,僵蚕2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风痰裹塞,喉中痰鸣气粗。

用法用量每含1丸。吐出痰水自松。

摘录《内科验方秘传》

处方22、韭根散

别名韭根茱萸汤

处方韭根1把,乌梅2-7个,吴茱萸半升(炒)。

功能主治卒死,客忤死。

用法用量韭根茱萸汤(《医统》卷四十九)。

摘录方出《金匮》卷下,名见《普济方》卷四○一

处方23、莲子黄连丸

处方黄连5钱(猪胆汁浸1宿,晒干),胡黄连3钱,瓜蒌根2钱,乌梅(去核)2钱,杏仁(浸去皮,焙)2钱,石莲子2钱。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浸糕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敛阴和脾。主小儿潮热往来,五心烦热,盗汗骨蒸,喘咳,疳而成痨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乌梅、姜蜜汤送下。

各家论述方中黄连、胡黄连拔骨蒸,瓜蒌根清胸膈之热,乌梅敛真阴,伏虫(匿虫),杏仁润心肺,以破坚结,石莲子理脾胃,以交心肾。

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处方24、常山散

处方常山3两,羚羊角3两(炙令焦),乌梅肉3两,黄芩2两,甘草1两半(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疟疾,连绵积日不愈。

用法用量以竹叶煮饮取6-7合,饮及热用,调常山散3方寸匕,未发前1服。若愈停,不愈,临欲发又进2方寸匕。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备急方》

处方25、蓝青丸

处方蓝青汁3升,黄连8两,黄糵4两,乌梅肉2两,白术2两,地榆2两,地肤子2两,阿胶5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焦热,水谷下痢。

用法用量方中地肤子,《圣济总录》作地骨皮。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方取蓝青之清热解毒,兼连、柏之苦燥湿热,地肤子之清利膀胱,地榆之散血中火,白术之健脾逐血,阿胶之滋血润燥,乌梅之收耗散津。为热痢水谷不消之的方。

摘录《千金》卷二十

处方26、常山酒

处方恒山3分,乌梅肉半两(生用),甘草半两(生用)。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痰实疟,发歇不止。

用法用量以酒1大盏,浸1宿,早晨去滓,暖令温,顿服。良久,以箸入喉中引之,吐出恶物立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27、调中汤

处方白术、川芎、当归、熟地、人参、黄耆、苍术、甘草、陈皮、川断、香附、砂仁、柴胡、乌梅、大枣。

功能主治理顺三焦,养血安胎。主妊娠四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处方28、解渴百杯丸

处方木瓜10枚(烂蒸去皮,细研),乌梅(去核)1斤,甘草7两半(炙),干葛2两,川芎半两,余甘子半两,紫苏叶半两,百药煎1两(研),白盐10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同研匀,将木瓜搜和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渴甚。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29、大金牙散

处方金牙8分,鹤骨8分,石膏8分,大黄4分,鳖甲4分,栀子仁4分,鬼督邮4分,龟甲4分,桃白皮4分,铜镜鼻4分,干膝4分,桂心3分,芍药3分,射干3分,升麻3分,徐长卿3分,鸢尾3分,蜂房3分,细辛3分,干姜3分,芒消3分,由跋3分,马目毒公3分,羚羊角3分,犀角3分,甘草3分,狼毒3分,蜣螂3分,龙胆3分,狼牙3分,雄黄3分,真珠3分,地胆7枚,樗鸡7枚,芫青7枚,桃奴27枚,巴豆27枚,雷丸6分,龙牙6分,白术6分,胡燕矢6分,活草子6分,铁精2合,赤小豆2合,芫花1分,莽草1分,射罔1分,乌梅1分,蛇蜕皮1尺,斑猫7分,1本有麝香,无白术;《千金翼》有杏仁,无芫花。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带之辟百邪。主一切蛊毒、百疰。

用法用量每服1刀圭。稍加至2刀圭。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大金牙散专主蛊毒百疰,纯是大辛大烈,以毒攻毒之药。射罔、射干、由跋、鸢尾、芫花、莽草、督邮、长卿、马目毒公专治蛊疰;斑猫、樗鸡、芜青地胆、蜣螂、干漆专破毒血;巴豆、雷丸、狼毒、狼牙、芒消、大黄、龟甲、鳖甲专攻内结;龙牙、真珠、雄黄、铁精、镜鼻、蛇蜕、蜂房、燕矢、桃奴、桃皮专辟疫邪;犀角、石膏、胆草、栀子、赤小豆专解热毒;鹳骨、羚羊专利筋骨;干姜、桂心、细辛、白术、甘草、升麻、芍药、乌梅专利气血;协辅金牙为荡蛊疰之主帅。

摘录《千金》卷十二

处方30、敛经散

处方川白姜、棕榈皮、乌梅、棉子各等分。

制法烧为灰。

功能主治妇人败血及经血过多。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煎茅花酒调下,只3服便住。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31、黄梅丸

处方雄黄1钱,乌梅肉3钱。

制法上为末,为丸如青豆大。

功能主治心胃虫痛。

用法用量临疼时酒服,轻者2丸,重者3丸。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32、黄连乌梅丸

处方黄连2两(去须),阿胶2两(蛤粉炒成珠子),当归(洗净)2两,人参1两(去芦头),龙骨1两(煅红),赤石脂1两,干姜1两(炮),白茯苓1两(去皮),乌梅肉1两(焙干),陈橘皮1两(去白),诃子1两(煨,去核),肉豆蔻1两(面裹煨香),木香1两,罂粟壳(蜜炙)1两,白矾(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饮食不节,荣卫不和,风邪进袭脏腑之间,致肠胃虚弱,泄泻肠鸣,腹胁膨胀,里急后重,日夜频并,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米饮送下;如腹痛,煎当归汤下;下血,煎地榆汤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33、橄榄丸

处方川百药煎、乌梅、甘草、石膏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止渴润咽喉。主妇人口干烦躁,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

摘录《得效》卷十五

处方34、解渴饮子

处方人参(去芦)2两,绵黄耆(蜜炙)2两,麦门冬(去心)2两,干葛(有粉者)2两,枇杷叶(刷去毛,蜜炙)2两,生木瓜(去皮)2两,甘草1两半(炙),乌梅肉半两,生姜半两。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生津液,除烦躁,止渴。主消渴。

用法用量用水约斗余,银石锅内煮百十沸,候欲饮时,温半盏许,自在饮之,须食后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35、黑丸子

处方干姜1两,百草霜1两,木馒头2两,乌梅5分,败棕5分,柏叶5分,油发5分(各烧灰存性,再入后药),桂心3钱,白芷5钱。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年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得效》卷七

处方36、常山酒

处方常山3两,鳖甲2两(炙),鲮鲤甲1两(炙),乌贼鱼骨1两(炙),乌梅肉7枚,桃仁49枚(去皮尖,别捣如泥),竹叶(切)1升,豉3合(熬令香),葱白(切)1升。

制法上细切。

功能主治疟久难愈者。

用法用量合以酒3升渍,经再宿,空腹早朝温服1合,良久取吐;如不吐,至斋午以来服之。4服如不愈,隔日更依前服必愈。

注意愈后10日内,不得吃冷水、粘滑、人苋、生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近效方》

处方37、黄芩汤

处方黄芩、山栀、桔梗、麦门冬(去心)、当归、生地黄、干葛、人参、天花粉、白芍各等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上焦渴症,饮水多而食少。

用法用量食远频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38、常山饮

处方常山1两,甘草(炙)1两,黄芩(去黑心)2两,石膏(碎)2两,乌梅(去核,熬)14枚,当归(切,焙)2两,芍药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寒热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3片,枣2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当未发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39、调经滋血汤

处方马鞭草2分,荆芥2分,川芎1钱,枳壳1钱,桂心1钱,当归1钱,赤芍1钱,乌梅6分,丹皮5分。

功能主治妇人气热气虚,经滞不通,致使血来肢体麻木,或身疼痛;或室女经未行,日渐黄瘦,将成痨疾。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处方40、理中安蛔汤

处方人参中、白术中、干姜上、茯苓中、乌梅3个,花椒。

制法加生姜,水煎服。如合丸药,用乌梅浸烂蒸熟,捣如泥,入前末药再捣如泥。

功能主治温扶脾土,去虫。主蛔厥,手足冷而吐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准绳·伤寒》引作“理中安蛔散”。本方炼蜜为丸,名“理中安蛔丸”(见《医方集解》)。《回春》本方用量:人参七分,白术、茯苓等各一钱,乌梅一个,花椒一分,干姜五分。手足冷,加附子;有呕,加陈皮。半夏;吐蛔未止,加黄连、苦楝根皮、细辛。

各家论述1.《伤寒全生集》:治蛔不可用甘草甜物,盖蛔得甘则动于上,得酸则静,见苦则安,得辛辣则头伏于下也。2.《成方便读》:夫腹痛一证,固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其为虫积者尤多,以其饮食不节,生冷过度,脾胃阳气薄弱,不能运化精微,蕴酿而成虫积矣。自有病证可征,急用理中,温理中脏,复其健运之职,而杜其生虫之源,加入川椒、乌梅大辛大酸之品以杀之。用蜜丸者,使之易入虫口,以缓椒、梅之急耳。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处方41、常山汤

处方甘草1两,蜀漆3两,恒山4两,石膏5两,鳖甲4两,香豉1升,栀子3-7枚,乌梅3-7枚,淡竹叶(切)2升。

功能主治心热为疟不止,或止后热不歇,乍来乍去,令人烦心甚,欲饮清水,及寒多不甚热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注意忌生葱、生菜、菘菜、人苋、海藻。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名见《外台》卷五

处方42、解毒汤

处方人参2钱,白术(蜜炙)2钱,生地黄2钱,黄耆1钱,银花1钱,茯苓1钱,连翘(去心)4分,青皮3分,白芷5分,乌梅1枚,大枣1枚。

功能主治乳痈脓出,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处方43、桂参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半两,豉(微炒)1合,麝香(研)1钱,桃仁(汤浸,去皮尖,别研)3分,乌梅肉(炒)3分,常山(锉)3分,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米饮送下,未发时再服。渐加至2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44、搽牙散

处方铜绿、雄黄、五倍子、枯矾、胡黄连、北细辛、乌梅(火煅存性)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后余毒,攻牙生疳,1日烂进1分。

用法用量搽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处方45、黑丸子

处方乌梅3个(去核,焙干),生半夏大者5个,杏仁5粒(去皮尖,面炒),巴豆20粒(去油,存性)。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长幼积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引黄伯材方

处方46、常山饮

处方常山(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1两,草豆蔻(去皮)2枚,肉豆蔻(去壳)2枚,乌梅(和核)7枚,槟榔(锉)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山岚瘴疟,寒热往来,或2日或3日一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候冷,未发前服。如热吃即吐。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47、黄连丸

处方黄连1升,乌梅20枚(炙燥)。

制法上为末,蜡如棋子大,蜜1升,合于微火上令可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不能食。天行痢脓血,下部生(匿虫)虫。

用法用量每服2丸,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

处方48、黄芩散

处方黄芩半两,诃黎勒半两(煨,用皮),樗株皮半两,瓜蒌根3分,黄连3分(去须),当归(锉,微炒)3分,乌梅肉1分(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黄芩丸”见原书同卷)。

摘录《准绳·幼科》卷七

处方49、黄连散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牡蛎半两(烧为粉),乌梅肉1分(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诃藜勒1分(煨,用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烦热,吃水不知足。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人参三分。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50、黄连丸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石脂半两,乌梅肉1分(微炒),龙骨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半两,白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曰襄)痢,经久不断,增减有时。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粥饮送下,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51、干木瓜丸

处方干木瓜(无盐)1两,干紫苏1钱,白术1钱,甘草1钱,干生姜1钱,乌梅肉1钱,神曲1钱,大麦芽1钱,丁香半钱,百药煎三字1分,人参1分,茯苓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理脾胃,生津液,止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52、黄连犀角汤

别名黄连解毒汤、黄连犀角散、清热黄连犀角汤

处方黄连1两(去毛),乌梅14枚(擘),犀角3两,青木香半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及诸病之后,虫蚀脱肛及狐惑病。伤寒及诸病之后,内有疮出下部烦者。狐惑,咽干唇焦,口燥热盛。肛门生虫下脱,脉数者。狐惑病,咽干声嗄。

用法用量黄连解毒汤(《治痘全书》卷十四)、黄连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清热黄连犀角汤(《麻疹阐注》)。

注意忌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犀角清心胃之火以及肠,黄连清心脾之火以及肛,木香调气醒脾胃,乌梅杀虫收脱肛。为散连滓,以诱入虫口也,使蓄热顿化,则肠胃肃清而虫自不生,亦无不化,肛门焉,有下脱之虞?此清热杀虫之剂,为虫蚀脱肛之专方。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处方53、大鳖甲汤

处方鳖甲(炙)1两,防风1两,麻黄(去节)1两,半夏(洗)1两,白术1两,茯苓1两,芍药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生姜(切)1两,人参1两,石膏(碎)1两,羚羊角(屑)1两,甘草(炙)1两,犀角1分(屑),雄黄半两(研),青木香2两,吴茱萸半升,大黄1分半,麝香3分,薤白14枚(切),乌梅7枚,贝齿7枚,大枣20枚(擘),赤小豆24枚。

功能主治脚弱风毒,挛痹气上。江东岭南,瘴毒脚气,或其中即脚膝肿满,心神闷乱,寒热痰逆,头痛口干,肩背拘急,肢节烦疼,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斗,煮取4升。分4服,日2夜1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处方54、柴胡散

别名柴胡汤

处方柴胡2两(去苗),乌梅肉2两(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渴,心神烦闷,口舌干焦。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55、丁香复光丸

处方丁香2钱,巴豆1钱(去皮油),半夏2两,乌梅半两(去核),南硼砂3钱,脑子2厘,盆消半两,缩砂仁2钱半,甘草半两,荆芥穗2钱。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远近目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八十五引作“丁香化光丸”。

摘录《宣明论》卷十四

处方56、丁香乌梅丸

处方乌梅肉4两,紫苏2两,木瓜2两,茯苓2两4钱,甘草3两3钱,檀香半两,人参7钱,麝香1字。

制法上为末,用蜜1斤,蜡2两,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膈气壅蔽,外感风寒,咳嗽痰涎白沫,胸背痛,不能俯仰,口干咽燥。

用法用量本方名丁香乌梅丸,但方中无丁香,疑脱。

摘录《三因》卷十二

处方57、桂沉浆

处方紫苏叶1两(锉),沉香3钱(锉),乌梅1两(取肉),砂糖6两。

功能主治去湿逐饮,生津止渴,顺气。

用法用量用水5-6碗,熬至3碗,滤去滓,入桂浆1升,合和作浆。饮之。

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58、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人参半两,乌梅肉(炒)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1分,白术(锉)1分,款冬花1分,紫菀(去土)1分,桔梗(炒)1分,甘草(炙)1分,槟榔(大者,锉)1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阳气外虚,腠理不密,荣卫发泄,盗汗不止,骨节热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青蒿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59、椒梅汤

处方花椒1钱,乌梅3枚,葱脑3个,槟榔1钱。

功能主治虫症。腹痛口渴,饮水不已,兼呕清水。

摘录《一盘珠》卷二

处方60、大鳖甲丸

处方鳖甲1枚重2两(去裙襕,醋炙),柴胡(去苗)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熟干地黄(焙)1两,乌梅(去核,炒)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干姜(炮)半两,槟榔(锉)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芎䓖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芍药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知母(焙)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五味子半两,白术半两,黄连(去须)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积聚,心腹胀满,喘促气逆,面色萎黄,痰嗽心忪,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至30丸,温酒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鳖甲的处方(三)

处方1、鲮鲤甲酒处方鲮鲤甲(酒浸,炙黄)半两,鳖甲(去裙襕,醋浸,炙黄)半两,乌贼鱼骨(去甲)3分,常山3分,乌梅肉(微炒)1分,竹叶1握,豉1合,桃仁24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葱白7茎(切)

含有侧柏叶的处方(三)

处方1、柏叶汤处方侧柏叶当归生地黄黄连枳壳(麸炒)槐花地榆荆芥川芎各等分甘草减半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加乌梅1个,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服。摘录《寿世保元》卷四处方2、槐角丸处方槐

含有珍珠露水草的处方(三)

处方1、常山饮处方常山(烧酒炒)2钱,草果(煨,)1钱,槟榔1钱,知母1钱,贝母1钱,乌梅2个,姜3片,枣1枚(1方有良姜、甘草,无槟榔。1方加穿山甲、甘草)。功能主治祛痰截疟。主疟久不巳者。用法用量

含有乌梅的处方(一)

处方1、齑汤煎处方粟壳、乌梅肉、陈皮、人参、木香、五味子、桔梗、杏仁、石膏、甘草(炙)各等分。功能主治诸般咳嗽不已。用法用量每服8钱,齑水2盏煎服。摘录《医统》卷四十四处方2、鳖甲丸处方人参半两,牡丹

含有乌梅的处方(十二)

处方1、必胜散处方熟地黄、小蓟(并根用)、人参、蒲黄(微炒)、当归(去芦)、川芎、乌梅(去核),各一两。炮制上件药捣,罗为粗散。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呕血、咯血。用法用量每服五钱,

含有乌梅的处方(十一)

处方1、甘露汤处方百药煎3钱,白干葛3钱,乌梅2钱,五味子2钱,天花粉2钱,甘草半钱。功能主治烦渴口干。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引《经验方》处方2、甘草丸处方甘草1两(

含有乌梅的处方(六)

处方1、丁香丸处方大乌梅1个(有裙襕者),巴豆1个(新肥者,和皮用),香墨末(炒)半钱,拣丁香5个(新者),胡椒5粒(黑者),干漆末半钱(先炒,为末),桂花末(炒)半钱。制法香墨、干漆、桂花三味研入。

含有乌梅的处方(十三)

处方1、腊茶丸处方腊茶末丁香(炒)槟榔(锉)青橘皮(去白,切,炒)木香(炮)缩砂(去皮,炒)各15克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3~7粒乌梅肉(炒)60克制法上八味,除巴豆外,捣罗为末,再同研匀,醋煮

含有乌梅的处方(十)

处方1、化铁丹处方乌梅8个(取肉),巴豆16粒(去壳),青皮5钱(去瓤),陈皮5钱(去白)。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饮食无度,多食过饱,饱后即睡,食积肚硬带热,渴泻或呕。用法用量每服7

含有乌梅的处方(五)

处方1、肺风丸处方当归1两(土炒),白术2两(炒),陈皮1两,胆星1两,全虫身1两,杏仁1两5钱(去皮尖,炒),没药1两(去油),乌梅肉1两,麻黄3两(蜜炙),石膏3两(煅),粟壳5两(去瓤,蜜炙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