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抗恶性肿瘤药物按作用原理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Posted 药物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简介抗恶性肿瘤药物按作用原理的分类及常用药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又称抗代谢药,如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5-氟尿嘧啶、羟基脲、阿糖胞苷等。

  2.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①烷化剂:如氮芥、环磷酰胺、塞替派、硝卡芥;②抗生素类:如博莱霉素、丝裂霉素;③金属化合物:如顺铂、卡铂;④喜树碱类:如羟基喜树碱等。

  3.嵌入DNA干扰RNA转录的药物如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

  4.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长春新碱、依托泊甙、替尼泊甙等。

  5.激素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他莫西芬氨鲁米特等。

  6.其它如丙亚胺、米托坦等。

相关参考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三个方面:①抗精神病作用,即抗幻觉、妄想作用和激活作用;②非特异性的镇静作用;防疾病复发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按药理作用可分为两类:  (1)典型抗精神病药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三个方面:①抗精神病作用,即抗幻觉、妄想作用和激活作用;②非特异性的镇静作用;防疾病复发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按药理作用可分为两类:  (1)典型抗精神病药

简述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分类: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药物,代表药物阿斯匹林,抑制环氧化酶,阻止血小板AA衍变为血栓素A2。2.增高血小板内环腺苷酸含量的药物,代表药物潘生丁。抗血小板功能机制主要的抑制

简述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分类: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药物,代表药物阿斯匹林,抑制环氧化酶,阻止血小板AA衍变为血栓素A2。2.增高血小板内环腺苷酸含量的药物,代表药物潘生丁。抗血小板功能机制主要的抑制

简介血管扩张药按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的分类。

1.按作用机制分类:  (1)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如硝酸酯类、硝普钠;  (2)交感神经系统阻滞剂如酚妥拉明;  (3)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如卡托普利;  (4)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

简介血管扩张药按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的分类。

1.按作用机制分类:  (1)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如硝酸酯类、硝普钠;  (2)交感神经系统阻滞剂如酚妥拉明;  (3)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如卡托普利;  (4)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

简介药物剂型按给药途径的分类。

(不经胃,注吸皮粘)  1.经胃肠道给药溶液剂、糖浆剂、乳剂、混悬剂、散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囊剂以及经直肠给药的灌肠剂、栓剂等。  2.不经胃肠道给药①注射给药:注射剂,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抗过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和抗过缓性心律失常药物两大类。  (1)抗过速性心律失常药物。  (2)抗过缓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所致的缓慢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抗过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和抗过缓性心律失常药物两大类。  (1)抗过速性心律失常药物。  (2)抗过缓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所致的缓慢性

根据药物制剂在体内的大小、比重及作用机制简介胃内滞留型制剂。

1.漂浮型胃内滞留系统主要指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的、能够在胃液中保持漂浮状态的系统。①非泡腾漂浮型胃内滞留系统:该系统利用药物制剂自身密度小于胃内容物密度而于胃液中呈漂浮状态;②泡腾漂浮型胃内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