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比萘芬的不良反应

Posted 粒细胞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特比萘芬的不良反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特比萘芬的不良反应

本药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至中度,常呈一过性。

1.常见消化道反应(如恶心、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胀、轻微腹痛、腹泻)、骨骼肌反应(如肌痛、关节痛)、轻微的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

2.少见味觉紊乱,如味觉丧失,常在停药后数周内可恢复。偶见氨基转移酶升高或粒细胞减少,一般停药后可恢复。偶有尿中红细胞增多的报道。

3.罕见有关肝、胆功能不良(实际为原发性胆汁淤积型)的报道,包括极罕见的肝衰竭。

4.极罕见脱发、过敏性反应、严重的皮肤反应(如Stevens-Johnson综合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报道。

5.局部给药部位可出现发红、轻度烧灼感、瘙痒感、蛰刺感等刺激症状或皮肤干燥,一般无需停药。

[国外不良反应参考]

1.口服本药最常见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恶心、食欲缺乏、轻度的腹痛、腹泻)、头痛、皮肤反应(如荨麻疹等),偶伴有关节痛或肌痛。也有味觉丧失或紊乱、光过敏、肝功能障碍并发胆汁淤积、肝炎、黄疸等报道。罕见严重的皮肤反应,如红斑狼疮、脓疱、Stevens-Johnson综合征以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2.有个案报道中性粒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视网膜和晶体的改变与口服本药有关,但停药后可缓解,这些改变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相关参考

特比萘芬的药理

特比萘芬的药理1.药效学本药是烯丙胺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作用机制可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该酶是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合成中的关键酶之一,故本药可干扰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使真菌细胞内角鲨

特比萘芬的用法与用量

特比萘芬的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一次0.25g,一日1次。疗程视感染程度及不同的临床应用而定:体、股癣2-4周,手、足癣2-6周,皮肤念珠菌病2-4周,头癣4周,甲癣6-12周(指甲6周、

特比萘芬的给药说明

特比萘芬的给药说明1.本药口服对花斑癣无效,但局部使用本药乳膏疗效较好。2.本药喷雾剂、散剂、搽剂、乳膏仅供外用,应避免误入眼内。3.国外资料报道本药不能局部用于眼睛、口腔或阴道内。4.局部给药前,应

特比萘芬的临床应用

特比萘芬的临床应用1.口服给药:(1)由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紫色毛癣菌等)、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所致皮肤、头发和指(趾)甲的感染;由念珠菌(如白念珠菌等)所致皮

特比萘芬的使用注意事项

特比萘芬的使用注意事项1.禁忌症:(1)对本药或其它同类药(如萘替芬)过敏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慎用:(1)肝、肾功能不全者。(2)口服避孕药的妇女。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不推荐用于2岁

特比萘芬的药物相互作用

特比萘芬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1.与唑类抗真菌药和两性霉素B合用,有一定协同作用。2.与肝药酶抑制药(如西咪替丁等)合用,可抑制本药的血浆清除,抑制本药代谢。3.与咖啡因合用,可延长后者的

布替萘芬的药理

布替萘芬的药理1.药效学本药系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烯丙胺类化合物。·作用机制本药抗敏感皮肤真菌和申克孢子丝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止真菌细胞膜主要成分麦角固醇合成,在较低浓度时,

布替萘芬的用法与用量

布替萘芬的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外用在患处及周边区域皮肤应涂抹或喷涂足够剂量。若治疗一个疗程后未见改善,应重新进行诊断。1.足癣:一日2次,连用7日,或一日1次,连用4周。2.体癣或股癣:一日1次,

布替萘芬的给药说明

布替萘芬的给药说明1.本药仅限外用,禁用于眼、口和外阴等粘膜部位。用药后应洗手,避免接触眼、鼻、口和其它粘膜组织。2.局部应清洁且完全干燥后方可使用,且尽量避免敷料覆盖。3.即使用药有效,疗程也应足够

布替萘芬的使用注意事项

布替萘芬的使用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对其它烯丙胺抗真菌类药物过敏者亦可能对本药过敏。2.禁忌症对本药过敏者。3.慎用对其它丙烯胺抗真菌药过敏者。4.药物对儿童的影响:12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