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酰胺酶的不良反应

Posted 抑制

篇首语: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门冬酰胺酶的不良反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门冬酰胺酶的不良反应

本药的一些严重不良反应与其作用机制有关。门冬酰胺在体内被水解为门冬氨酸及氨,这种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减少,不仅影响恶性细胞的生长,而且也影响到正常组织。使某些必需的蛋白质(如血浆白蛋白、胰岛素、凝血因子及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各种组织和器官功能不全。据报道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高,但差异很大。与其它大多数抗肿瘤药不同,本药骨髓抑制轻,成人不良反应较儿童多见。

1.精神神经系统 可有嗜睡、抑郁、情绪激动、幻觉,偶致帕金森综合征等。脑电图可有异常改变。

2.消化系统 常见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泻。可引起急性胰腺炎,其中暴发型胰腺炎可致命。肝功能损害通常在开始治疗的2周内发生,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偶引起脂肪肝,也有因肝功能损害而死亡者。

3.泌尿生殖系统 至少1/4的患者用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及血尿素氮升高)或出血性膀胱炎。高尿酸血症常发生在治疗的初期,严重者可引起尿酸性肾病、肾衰竭。少数患者因肾衰竭而死亡。

4.血液 可有贫血、白细胞减少、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部分患者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可能升高。大剂量使用时可出现骨髓抑制。

5.免疫系统 本药有免疫抑制作用,如抑制抗体合成、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抑制淋巴细胞转化和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可因免疫抑制而致感染。

6.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致高血糖、高血钙。首次给药的前2日内,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浓度可能下降,一般可于末次给药后的4周内恢复正常。

7.过敏反应 本药是一种外源性蛋白质,具有抗原性,用药后5%-20%的患者可出现过敏症状,约3%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剂量越大过敏反应发生率越高,间歇给药比连续给药发生率高,静脉注射比肌内注射发生率高。过敏反应一般发生于多次反复注射者。个别过敏体质者,即使注射皮试剂量,偶尔也会产生过敏反应。

8.其它 用药后可能引起血氨浓度可升高。自大肠杆菌提取的制剂含有内毒素,可引起高热、畏寒、寒战,严重者可致死。

相关参考

培门冬酶的不良反应

培门冬酶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多数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因子Ⅰ出现异常。此外,尚可见发热、体重减轻、嗜睡、精神错乱、血脂异常、低血钙和氮质血症等。[国外不良反应参考

门冬酰胺酶的药理

门冬酰胺酶的药理1.药效学本药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酶制剂类抗肿瘤药。门冬酰胺是细胞合成蛋白质及增殖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本药能将血清中的门冬酰胺水解为门冬氨酸和氨。正常细胞有自身合成门冬酰胺的功能,而急

门冬酰胺酶的用法与用量

门冬酰胺酶的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静脉滴注根据不同病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本药用量有较大差异。急淋诱导缓解:一日500U/m2,或1000U/m2,最高可达2000U/m2,10-20日为一疗程。·肌

门冬酰胺酶的给药说明

门冬酰胺酶的给药说明1.首次用药者或停药至少1周者,用药前须做皮试。皮试药液可按下列方法制备:本药1万U中加入5ml的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然后取0.1ml(每1ml含2000U)加入9.9

培门冬酶的药理

培门冬酶的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聚乙二醇(PEG)与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的共价结合物,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与门冬酰胺酶相同。由于本药经过PEG的修饰,具有很高的底物专一性,克服了门冬酰胺酶

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

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1.代谢/内分泌系统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酸痛、肿胀、活动受限、血尿酸升高)。2.肝脏可引起肝脏损害,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肝肿大;肝损害

培门冬酶的给药说明

培门冬酶的给药说明1.建议给药前做皮肤过敏试验。2.本药一般不单独使用,应与其它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3.为减少不良反应,本药应尽可能采用肌内注射给药。需要静脉给药时,应将本药稀释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

培门冬酶的使用注意事项

培门冬酶的使用注意事项1.禁忌症:(1)对本药过敏者(国外资料)。(2)胰腺炎患者或有胰腺炎病史者(国外资料)。(3)使用门冬酰胺酶时有明显出血者(国外资料)。2.慎用:(1)对门冬酰胺酶过敏者(国外

胰酶的不良反应

胰酶的不良反应1.本药可引起颊部及肛周疼痛、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出血、过敏或刺激引起呼吸道症状(如喷嚏、流泪、皮疹、鼻炎甚至哮喘)。2.囊性纤维化的病人应用本药治疗时,可见尿中尿酸增多,且与剂量相关。3.

瑞替普酶的不良反应

瑞替普酶的不良反应1.最常见出血,包括颅内、腹膜后、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穿刺或破损部位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8%,其它各类型出血的总发生率约为21.1%。2.可引起再灌注性心律失常。3.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