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

Posted 血清

篇首语:努力吧,只有站在足够的高度才有资格被仰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

1.精神神经系统 可引起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神志模糊、行为改变、癫痫发作次数增多、精神改变、眩晕、失眠、短暂的神经敏感性增强、头痛等,常与剂量有关。长期使用还可引起异常的兴奋、神经质或烦躁易怒等,有出现外周神经病变的报道。有报道指出,本药可导致运动障碍,包括舞蹈病、肌张力障碍及扑翼样震颤。

2.消化系统 长期服药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炎、大便色淡、齿龈增生(儿童多见);罕见巩膜或皮肤黄染(肝炎或胆汁淤积性黄疸,可出现血清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食欲减退、严重的胃痛等。

3.血液 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及全血细胞减少,还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淋巴结病(包括良性淋巴结增生)、假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罕见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出血或瘀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

4.皮肤 常有皮疹反应,包括红斑、荨麻疹、痤疮、麻疹样反应,有时伴发热;少见但较严重的有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型性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罕见血清病。

5.肌肉骨骼系统 罕见骨折、骨质异常或生长缓慢(维生素D及钙代谢紊乱)。

6.泌尿生殖系统 可引起尿色加深。

7.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抑制血管升压素及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升高。此外,本药可使血清T3、T4的浓度降低,可增加妇女雌激素、黄体酮与睾酮的代谢性清除。

8.其它 有致癌的报道。

[国外不良反应参考]

1.消化系统 有引起味觉丧失的报道,停药一周后可恢复。

2.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见男子乳腺发育;引起高血糖、高催乳素血症、脂质代谢异常、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卟啉病等。

3.泌尿生殖系统 有引起中毒性肾损害(包括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衰竭)的报道。还有引起派罗尼病、阴茎异常勃起的报道。

4.眼 本药可引起眼肌麻痹。尚有引起白内障及红绿色盲的报道。

5.呼吸系统 有引起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嗜酸粒细胞浸润及呼吸衰竭的报道。

6.肌肉骨骼系统 有引起关节炎、筋膜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的报道。

相关参考

苯妥英钠的给药说明

苯妥英钠的给药说明1.本药对失神发作效果欠佳,如其它发作伴有失神发作时,宜选用其它抗癫痫药物。2.本药的个体差异很大,用量需个体化。3.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应在饭后立即服用或与牛奶同服。需按时服用,如果

硝普钠的不良反应

硝普钠的不良反应短期适量应用本药不易发生不良反应。毒性反应主要由其代谢产物(氰化物和硫氰酸盐)引起。1.硫氰酸盐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眩晕、运动失调、头痛、谵妄、意识丧失、恶心、呕吐、气短以及血浆硫氰

孟鲁司特钠的不良反应

孟鲁司特钠的不良反应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通常不需要终止治疗。有以下不良反应报道:过敏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皮疹、皮肤瘙痒、荨麻疹和罕见的肝脏嗜酸粒细胞浸润)、头痛、嗜睡、易激惹、烦躁不安、失

荧光素钠的不良反应

荧光素钠的不良反应1.本药不良反应可见: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心脏停搏、心肌梗死、肺水肿和脑梗死等。常见反应有恶心、呕吐、眩晕,多在注射后30秒内发生,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噻奈普汀钠的不良反应

噻奈普汀钠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见,通常有轻度上腹不适、腹痛、口干、畏食、恶心、呕吐、便秘、腹胀;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心前区疼痛;失眠、嗜睡、恶梦、无力、眩晕、头痛、晕厥、震颤、发热、面部潮红;呼吸困难

硫喷妥钠的不良反应

硫喷妥钠的不良反应1.静脉注射常规剂量后,血浆组胺浓度明显上升,达正常的350%,但很快在10分钟内恢复正常。真正的过敏反应很少发生。有少数病例可出现异常的反应,如神智持久不清醒、兴奋乱动、幻觉、颜面

肝素钠的不良反应

肝素钠的不良反应1.最常见出血,可能发生在任何部位(如肾上腺出血、卵巢出血及腹膜后出血)。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红细胞比容下降、血压下降及不明症状时,应引起注意。2.常见寒战、发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少见气

头孢唑南钠的不良反应

头孢唑南钠的不良反应有报道,本药1388例临床用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1%。1.过敏反应以皮疹、荨麻疹、红斑、药物热等较为多见,偶见过敏性休克。2.胃肠道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

华法林钠的不良反应

华法林钠的不良反应1.出血是主要不良反应(可为轻微局部瘀斑至大出血),最常见的为鼻出血,此外有齿龈、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脊髓、大脑、心包、肺、肾上腺或肝脏,其中部分原因是治疗过量或PT延长。若PT没

苯妥英钠体内药动学特点及不良反应各有哪些?

苯妥英钠为乙内酰脲类抗癫痫药,体内药动学特点有:  1.口服吸收较慢,大部分由小肠吸收,新生儿吸收甚差。  2.肌内注射吸收不完全且不规则,静脉注射吸收快,口服吸收后分布于细胞内外液且细胞内液多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