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顶
Posted 扁豆
篇首语:知识是智慧的火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豆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豆顶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
白豆顶的基本资料
白豆顶(《串雅补》卷一)处方白扁豆3钱5分,雨茶3钱5分,白信1钱5分,陀僧1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分作10丸。
功能主治一切痰证。
用法用量每服1丸,冷浓茶送下。
白豆顶相关中药材
1、扁豆别名藊豆,南扁豆,沿篱豆,蛾眉豆,凉衍豆,羊眼豆,膨皮豆,茶豆,南豆,小刀豆,树豆,藤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立冬前后摘取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再晒至全干。
生境分布均为栽培品。分布华东和辽宁、河北、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湖南、安徽、河南等地。
性状干燥种子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约8~12毫米,宽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黄白色,平滑而光泽,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种阜,约占周径的1/3~1/2,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的一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角质。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色白者佳。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①《别录》:“主和中下气。”②《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③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④《日华子本草》:“补五脏。”⑤《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⑦《品汇精要》:“消暑和中。”⑧《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⑨《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备注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黑色看古名“鹊豆”,不供药用;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五膈宽中散别名宽中散(《世医得效方》卷三)。处方白豆蔻(去皮)60克甘草(炙)150克木香90克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500克缩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120克香附子(炒,去毛)5
处方1、健脾豆蔻丸处方白豆蔻仁2分。枳壳(去瓤,麸炒)2两,陈皮(汤浸,去白,焙)2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制)半两,丹砂(细研)1两。制法上为细末,
处方1、沉香煮散别名沉香豆蔻散、沉香白豆蔻散处方沉香(锉)3分,桂(去粗皮)1两,白豆蔻仁半两,石斛(去根)半两,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木香1两,人参3
处方1、百杯丸处方生姜1斤(去皮,切作片子,盐2两淹1宿,炼干),红皮(去白)3两,广茂(炮)3分,干姜3两,益智仁20个,丁香50个,甘草2分(炙),京三棱(炮)3分,缩砂仁30个,木香1分,茴香(
处方1、荜澄茄汤处方荜澄茄1两,石斛(去根)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白术(锉,炒)3钱,五味子3钱,芎藭3钱(分),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香半
处方1、沉香煎丸处方丁香1两,南木香半两,诃子肉5钱,肉豆蔻5钱,陈皮5钱,甘草5钱,人参(去芦)5钱,胡椒5钱,青皮5钱,生姜屑5钱,白豆蔻5钱半,缩砂仁5钱半,槟榔5钱半,干姜5钱半,官桂(去皮)
处方1、解暑散处方香薷3钱,茯苓3钱,甘草1钱,黄连1钱,白术1两,白扁豆1钱,白豆蔻1粒。功能主治散其内热而消暑。主行役负贩,驰驱于烈日之下,感触暑气,致令中暍,一时猝倒。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愈。
处方1、加味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子汤加炮干姜、白豆蔻、黄连、制吴茱萸。功能主治脾胃大虚,以致膈噎不食。摘录《古今医鉴》卷五处方2、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2钱或5、6钱,白术2钱或5、6钱,扁豆(炒,研)2钱,
菱形顶形态形成菱形顶的形态犹如钻石,其颈线为V字形。成交量如同三角状,渐次减少。菱形顶实际是喇叭形顶和对称三角形的结合。左半部和喇叭形顶一样,第二个上升点较前一个高,回落低点亦较前一个为低。第三次回升
从一个顶到另一个顶的角度线请参阅图9(FORM#9)的例子。我们从底部60开始分析。股价上涨了6个月而到达了顶点74(标记为“T”的位置),当月回调至64,跌穿了45°角,并且停靠在始于底部的2×1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