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茯神散

Posted 主根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赤茯神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赤茯神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

赤茯神散的基本资料

赤茯神散(《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茯神2两(去木),人参1两半,黄耆3两(酒炒),琥珀3两,生地5两,赤芍1两半(醋炒),桂心1两半,龙齿2两(煅),辰砂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神恍惚,脉软涩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气阴两亏,不能化血,而血滞心包,故心神失措,恍惚不定。赤茯神利血分以安神,生地黄壮肾水以定志,人参扶元补气,黄耆益卫补中,琥珀安神散瘀,赤芍泻滞化血,桂心温营血以扶阳,龙齿安魂魄以宁神,辰砂镇心以安神明。为散,水煎,使气阴并旺,则滞血自化,而心包肃清,神明焕发,何恍惚之不愈哉。

赤茯神散相关中药材

1、人参

别名棒锤,山参,园参,参叶,人街,鬼盖,黄参,玉精,血参,土精,地精,金井玉阑,孩儿参,棒锤,人衔,神草,百尺杵,海腴,棒棰。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①园参9~10月间采挖生长6年以上的人参。用镐细心的刨起,防止断根和伤根,去掉泥土,再行加工。新鲜品称“园参水子”。新鲜的移山参称“移山参水子”。②野山参5~9月间采挖。用骨针拨松泥土,将根及须根细心拔出,防止折断,去净泥土,茎叶。新鲜品称“野山参水子”。

性状①园参 又名秧参。主根(参体)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芦头)长约2~6厘米,直径约0.5~1.6厘米,有稀疏的碗状茎痕(芦碗)及一至数条不定根(参艼)。支根2~6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主要有以下几种:㈠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㈡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㈢糖参:主根长约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甘而微苦。㈣白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㈤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㈥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㈦掐皮参:主根长约6~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㈧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园参商品,均以身长、支大、芦(根茎)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②野山参 又名山参。主根短租,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由于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参有生晒参、糖参、掐皮参3种。其性状除全形外,均与相应的园参商品相似: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③移山参 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加工商品同野山参。④朝鲜人参 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名别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㈠朝鲜红参 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根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㈡朝鲜白参 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此外,日本栽培的人参,习称东洋参,始载于《纲目拾遗》,商品因加工不同,分为白参与红参两种。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①《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②《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③《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⑤《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⑥《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⑦《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⑧《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⑨《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2、琥珀

别名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育沛,虎珀,虎魄,江珠,琥魄,兽魄,顿牟,血琥珀。

来源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

生境分布产于粘土层、砂层、煤层及沉积岩内。产云南、河南、广西、福建、贵州、辽宁等地。

性状①琥珀 为不规则的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一,块状者可长达6厘米。血红色(习称“血珀”)或黄棕色,表面不平,有光泽。质松脆,捻之即成粉末。气无,味淡,嚼之易碎无沙感。以火燃之易熔,爆炸有声,冒白烟,微有松香气。②煤珀 又名:黑琥珀。通常为多角形不规则的块状物,少数呈滴乳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色至乌黑色,略有光泽,若将表面黑色部分除去,则呈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样体。质坚硬,不易碎。气无,味淡,嚼之坚硬无沙感。以色红、明亮、块整齐、质松脆、易碎者为佳。块碎小、质较硬、色暗棕者为次。本品不溶于酸,微溶于乙醚、氯仿及温热的酒精中。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治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停瘀腹痛,痈疽疮毒,跌打创伤。①《别录》:“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②《药性论》:“治产后血瘀痛。”③《本草拾遗》:“止血生肌,合金疮。”④《日华子本草》:“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破结症。”⑤《本草别说》:“治荣而安心利水。”⑥《珍珠囊》:“利小便,清肺。”⑦《本草正》:“清心肺,消瘀血,痰涎。”⑧《玉楸药解》:“凉肺清肝,磨障翳,止惊悸,除遗精白浊,下死胎胞衣,敷疔拔毒,止渴除烦,滑胎催生。”

3、茯神

别名伏神,茯神木。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生境分布产地同茯苓。

性状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以内厚实,松根小者为佳。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①《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②《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③《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4、龙齿

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挖出后,除去泥土,敲去牙床。

生境分布主产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性状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可分为犬齿与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较细或略弯曲,长约7厘米,径约3厘米,近尖端处常中空。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一端较细,略弯曲,长约5厘米,多有深浅不同的沟棱。其中呈青灰色者习称“青龙齿”,呈黄白色者习称“白龙齿”。有的表面尚具光泽的珐琅质。质坚硬,断面粗糙,凹凸不平,或有不规则的突起棱线,吸湿性强。无臭,无味。以不带牙床、吸湿性强者为佳。习惯以青龙齿品质较好。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除烦热。治惊痫癫狂,烦热不安,失眠多梦。①《本经》:“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②《别录》:“小儿惊痫,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③《药性论》:“镇心,安魂魄。”④《日华子本草》:“治烦闷,癫痫,热狂。”

5、黄耆

别名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芪,箭芪,土山爆张根,独根,二人抬。

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净泥土,切去根头部及支根,晒干后分别打捆。或晒至六、七成干,捆成小捆,再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根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端较粗,下端较细,两端平坦,长20~70厘米,粗1~3厘米。一般在顶端常带有较粗大的根头,并有茎基残留。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全体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皮孔横向,细长,略突起。质硬略韧,坚实有粉性,折断面纤维性甚强,呈毛状;皮部黄白色,有放射状弯曲的裂隙,较疏松;木质部淡黄色至棕黄色,有多少不等的放射状弯曲的裂隙;老根断面木质部有时枯朽而呈黑褐色,甚至脱落而成空洞。气微弱而特异,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以根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佳。根条细小、质较松、粉性小及顶端空心大者质次。

功能主治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备注此外,尚有多种黄耆属植物在各产地亦同供药用。如春黄耆(又名藏黄耆)(西藏)、云南黄耆(西藏、云南)、弯齿黄耆(云南)、阿克苏黄耆(新疆)等。甘肃、河北、青海所产的小白耆(又称小黄耆),为植物金翼黄耆的根;甘肃、青海所产的白大耆,为植物塘谷耳黄耆的根;四川所产的川耆,主要为塘谷耳黄耆及多花黄耆的根。此等商品外形与上述相近,但较细小,质量亦较差,产量也少。黄耆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一种红耆。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耆的根,产量较大。药材呈长圆柱形,少分枝,上粗下细,长10~50厘米,粗6~20毫米。表面棕黄色或近于棕红色,有纵皱及少数支根痕;皮孔横向,浅黄色或暗黄色,略凸出;栓皮易剥落。质柔韧,断面纤维性且富粉质,皮部棕白色,形成层成棕色的环,木质部淡黄棕色,中心颜色较浅,有细致的类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弱而特异,味微甜。产甘肃南部。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半夏茯神散

半夏茯神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半夏茯神散的基本资料半夏茯神散(《医略六书》卷二十二)处方半夏2两(制),茯神1两半(去木),枣仁3两,远志1两半,胆星2两,天麻2两(煨),陈皮1两半,木香1

白茯神散

白茯神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白茯神散的基本资料白茯神散(《医略六书》卷三十)处方熟地5两,人参两半,黄耆3两(酒炙),枣仁3两,当归3两,白芍两半(酒炒,)远志两半,麦冬3两(去心),肉桂5钱

补劳茯神散

补劳茯神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补劳茯神散的基本资料补劳茯神散(《普济方》卷二二八引《卫生家宝》)处方远志(去心)1两,龙骨1两,茯神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当归1两,五味子1两,肉桂1两

含有茯神的处方(十一)

处方1、茯神散处方茯神1两,防风1两(去芦头),当归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1两(炙微赤,锉),芎藭1两,独活1两,远志1两(去心),丹参1两,桂心1两,酸枣仁1两(微

含有茯神的处方(四)

处方1、茯神散处方钩藤2分,独活2分,黄芩2分,麻黄(去节)2分,桂心2分,石膏2分,甘草(炙)2分,防风2分,茯神2分,大黄(汤洗)2分,蚱蝉3枚(炙),蛇蜕皮3分(炙)。功能主治小儿痫疭呕吐。用法

含有茯神的处方(九)

处方1、茯神散处方茯神3分,独活3分,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沙参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黄芩3分,防风3分(去芦头),赤

含有茯神的处方(五)

处方1、茯神散处方茯神1钱,柏子仁1钱,远志1钱,人参1钱,当归1钱,生地1钱,炙草1钱,桂心5分,豮猪心1个。功能主治产后血去太多,心神恍惚,睡卧不安,言语失度,如见鬼神。用法用量水煎,调辰砂1钱,

含有芦根的处方(二十四)

处方1、茯神散别名茯神饮处方茯神1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1两(去芦头),石菖蒲1两,沙参1两(去芦头),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犀角屑半两,远志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粗散。功

含有防风的处方(十六)

处方1、茯神散处方钩藤2分,独活2分,黄芩2分,麻黄(去节)2分,桂心2分,石膏2分,甘草(炙)2分,防风2分,茯神2分,大黄(汤洗)2分,蚱蝉3枚(炙),蛇蜕皮3分(炙)。功能主治小儿痫疭呕吐。用法

含有麦冬的处方(四)

处方1、黄芩汤处方黄芩1钱,白芍1钱,洋参1钱,麦冬1钱5分,川贝1钱,桑皮1钱5分,连翘1钱5分,桔梗1钱,薄荷7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鼻疽。摘录《外科真诠》卷上处方2、茯神散处方茯神、牡丹皮、地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