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散
Posted 黄连
篇首语: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头翁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头翁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
白头翁散的基本资料
白头翁散(《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处方白头翁1两,黄连(去须,微炒)1两,茜根(锉,焙干)1两,苏妨木1两,故旧鼓皮(炙令黄焦)1两,甘草(炙)1分,地榆(炙,锉)半两,犀角屑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去毒止痢。主蛊毒痢,肛门脱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乳食前温服。
白头翁散(《圣惠》卷九十三)处方白头翁半两,黄连2两半(去须,微炒),酸石榴皮1两(微炙,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白头翁散相关中药材
1、白头翁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春季开花前采挖,除掉地上茎,保留根头部白色茸毛,去净泥土,哂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荒坡及田野间。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地。主产内蒙古、辽宁、河北。此外,河南、山东、吉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黑龙江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根呈圆柱形至圆锥形,稍扭曲,或有破皮处,长6~15厘米,直径0.5~1.7厘米。外皮黄棕色或灰棕色,多巳脱落,残留者亦易剥落,不带外皮者呈灰黄色或淡黄褐色,具纵皱及斑状的支根痕,皮破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根头顶端丛生白色毛茸及除去茎叶的痕迹。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外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心淡黄色。气微,味苦涩.以条祖长、整齐、外表灰黄色、根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①《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②《别录》:“(主)鼻衄。”③陶弘景:“疗毒痢。”④《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⑥《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⑦《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⑧《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⑨《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⑩《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
备注(一)此外,尚有下列几种同属植物亦同等人药:①兴安白头翁 根出叶2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宽4~10毫米,先端锐尖,上方常有1至数个粗锐锯齿;花淡蓝紫色,花被长圆形,长2~2.8厘米。分布东北。②朝鲜白头翁 根出叶2回羽状全裂,侧生的两对全裂片无柄,顶端的一片有柄,广菱形,再作2~3深裂;花鲜红色或紫红色。分布东北。③绀叶白头翁 根出叶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狭线形,宽1~2.5毫米;花大,蓝紫色,花被片不反折,外面被伏毛。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④蒙古白头翁 基生叶2回3全裂,最终裂片宽0.8~1.5毫米,侧生裂片无柄,近羽状深裂,上面几无毛,下面被长柔毛;花紫色,花被外面密生柔毛。分布内蒙古、新疆。(二)商品白头翁,各地使用的品种颇不一致,其主要的尚有: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带有地上部分的根(参见“委陵菜”条),使用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安徽、江苏等地;翻白草的根或带根全草(参见“翻白草”条),使用于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广西、广东等地;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参见“野棉花根”条),使用于陕西、四川、甘肃等地;打破碗花花的根(参见“打破碗花花”条),使用于甘肃等地;大火草的根(参见“大火草根”条),使用于四川、甘肃等地。
2、石榴皮别名石榴壳,安石榴酸实壳,酸石榴皮,酸榴皮,西榴皮,石榴壳。
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秋季果实成熟,顶端开裂时采摘,除去种子及隔瓤,切瓣晒干,或微火烘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向阳处或栽培于庭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状干燥的果皮呈不规则形或半圆形的碎片状,厚2~3毫米。外表面暗红色或棕红色,粗糙,具白色小凸点;顶端具残存的宿萼;基部有果柄。内面鲜黄色或棕黄色,并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脆而坚,易折断。气微弱,味涩。以皮厚实、色红褐者为佳。
功能主治涩肠,止血,驱虫。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①《别录》:“疗下痢,止漏精。”②《药性论》:“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③《本草拾遗》:“主蛔虫。煎服。”④《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同马兜铃煎治小儿疳虫。”⑤《本草蒙筌》:“理虫牙。”⑥《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瘤子疮,洗疝痛。”⑧《本草求原》:“洗斑疥癞。”⑨《科学的民间药草》:“驱除钩、绦虫。”
3、酸石榴别名醋石榴。
来源为石榴料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实。
功能主治治滑泻,久痢,崩漏,带下。①孟诜:“治赤白痢腹痛者,取一枚并子捣汁顿服。”②《本草拾遗》:“止渴。”③《蜀本草》:“《图经》云,止痢。”④《纲目》:“止泻痢,崩中,带下。”⑤《随息居饮食谱》:“解渴,醒酲。”⑥《广州植物志》:“可治胃病。”
4、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备注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尚有以下向属植物亦入药用。①光果甘草,又名:欧甘草。其特征为局部被有白霜和疏柔毛,不具腺毛,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卵形。荚果长圆形,扁而直或略弯曲。分布新疆。②黄甘草,其特征茎上部被微毛或近无毛.荚果略作镰状弯曲,膨胀,具腺毛。分布甘肃。③胀果甘草,其特征小叶3~5片,稀达7片,下面中脉无毛。荚果长圆形而直,膨胀。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5、黄连别名王连,灾连,王连,支连,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以立冬后(11月)采收为宜。掘出后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或烘干,撞去粗皮。
性状黄连商品,因原植物与产地的不同,大致可分如下几种:①味连,又名:川连(《本草蒙筌》),鸡爪连、鸡爪黄连、光连。为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分枝,常3~6枝成束,稍弯曲,形如鸡爪,长约3~7厘米,单枝直径3~8毫米。外表黄褐色,栓皮剥落处呈红棕色;分枝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形如连珠,着生多数坚硬的细须根及须根痕,有的表面无横纹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江枝”或“过桥杆”;上部多有褐色鳞片残留,顶端有未去净的残茎或叶柄。质坚实而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射线有裂隙,中央髓部红黄色,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嚼之唾液可染为红黄色。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均属栽培品,主产四川、湖北。陕西(平利)亦产。②雅连(《本草从新》),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为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多为单枝,少有分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呈蚕状,长约4~8厘米,直径约3~9毫米。外表褐色或黄棕色,间断横纹多,结节明显,有多数须根残痕、叶柄残基及鳞片,“过江枝”较味连为少。质坚实,断面不齐,皮部暗棕色,木部深黄色,射线明显,髓部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均属栽培品,主产四川(峨嵋、洪雅)。③野黄连,又名:凤尾连。为植物峨嵋野连的干燥根茎。外形与雅连相近,惟顶端多留有长6~10厘米的叶柄,作为野生的标记;根茎多单枝或有2分枝,略弯曲,长约5~6厘米,直径4~6毫米,外表呈黑褐色,结节紧密成连珠状,无“过江枝”;残留的鳞片较多,须根较硬。断面木部鲜黄色。均属野生。主产四川(峨嵋、洪雅、峨边),产量极小,但一般认为品质最优。④云连(《本草从新》)主要为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较细小,多弯曲,拘挛,多为单枝,形如蝎尾。长约1.5~8厘米,直径约2~4毫米。外皮黄绿色或灰黄色。其余特征与以上品种大致相同。栽培或野生。主产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碧江)。
功能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①《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③《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④《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⑤《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⑥《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⑦《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⑧《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⑨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⑩《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⑾《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⑿《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⒀《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备注此外,尚有短萼黄连(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少有栽培),五裂黄连(分布云南东南部),亦同供药用。此外,植物短萼黄连的根,商品多称为“土黄连”或“土川连”,各地有少量生产;植物五裂黄连的根,在云南亦作“云连”使用。黄连加工过程的剩余部分-黄连须(须根)、剪口连(叶柄基部)、千子连(全部叶柄)、黄连叶(叶片)、黄连渣(撞笼中撞下的渣子)在少数地区亦代黄连使用。
6、地榆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涩地榆,马连鞍薯,山红枣根,赤地愉,紫地榆,枣儿红,岩地芨,红地榆,水橄榄根,花椒地输,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黄瓜香,玉札,山枣子,酸赭,豚榆系,白地榆,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血箭草。
来源为蔷薇种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茎。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苗枯萎后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的灌木丛、草原、山坡或田岸边。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此外,甘肃、江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圆柱形,梢弯曲,长约8~13厘米,径约0.5~2厘米。外皮暗紫红色或棕黑色,有纵皱及横向裂纹,顶端有时具环纹。少数有圆柱状根茎,多数仅留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粉红色残淡黄色,有排成环状的小白点。气无,味微苦涩。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凉血上血,清热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①《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②《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③《药性论》:“止血痢蚀脓。”④《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⑤《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⑥《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⑦李杲:“治胆气不足。”⑧《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⑨《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⑩《本草正》:“清火明日。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⑾《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⑿《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备注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同属植物小白花地榆(东北、内蒙古)、细叶地榆(东北)、大花地榆(内蒙古)、长叶地榆(东北、内蒙古)等,亦同等入药。
7、犀角别名低密,乌犀角,香犀角,犀牛角。
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犀性凶猛,狩猎时须先隐伏路旁,开枪射杀,或察其足迹出没之路径,在途中设陷阱以捕获之。杀死后将犀角割下即可。
性状角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大者长达30余厘米。表面为乌黑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底部周边有马牙状锯齿,称“马牙边”,高约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马牙边”向上之中部有纵纹及去净的坚硬直刺,习称“刚毛”,有时并有裂纹;中部向上渐光滑,角尖端钝圆发亮,并可见鬃眼状圆点。角前面有一纵长凹沟,沟长约9~15厘米,深约3厘米,习称“天沟”,其下相对的底盘上有一突出的高岗,岗长约6~7厘米,高2~4厘米,习称“地岗”。底盘较大,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0厘米,宽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底面凹入3~6厘米,习称“窝子”,并布满鬃眼状圆点,习称“沙底”。角质坚硬,但从纵面劈开,均系顺丝,无绞丝。镑片呈灰白色,有芝麻花点或短线纹。气微清香而不腥,味微咸。以色乌黑光亮、完整无裂纹、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气清香者为佳。底盘色灰黑、特征不完全或不明显者质较次。主产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犀角除上述品种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种:①广角:亦称兕角、柱角或天马角,为非洲产黑犀或白犀的角。角形长大,长可达60厘米左右,自底部向上渐细,中部较圆,上部稍弯,尖端细而稍扁。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乌黑色。底盘圆形,窝子较浅,五天沟地岗及马牙边,有腥气。亦有锯成不规则小块者,称为“广角瓣”。②小犀角:亦称“蘑菇头”,为犀牛顶上的小角。长3~13厘米,色乌黑光亮,下半部色较浅,多有纵裂纹。顶端圆形似小馒首。底盘圆形,直径3~9厘米,“窝子”浅,“沙底”较细。纵剖面丝较粗,显顺纹,无绞丝,多灰黑色。镑片多弯曲。味稍浊。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①《本经》:“治百毒,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②《本草经集注》):“解莨菪毒。”③《别录》:“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气。”④《药性论》:“辟中恶毒气,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能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主疗时疾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妄语。”⑤《食疗本草》:“治赤痢,研为末,和水服之;又主卒中恶心痛,诸饮食中毒及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又以水磨取汁与小儿服,治惊热。”⑥《日华子本草》:“治心烦,止惊,退热泪痰,解山瘴溪毒,镇肝明目。治中风失音,热毒风,时气发狂。”⑦《纲目》:“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痘疮稠密,内热里陷或不结痂。泻肝凉心,清胃解毒。”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白头翁煎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白头翁煎的基本资料白头翁煎(《圣惠》卷二十二)处方白头翁2两,牛膝3分(去苗),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羌活3分,赤芍药3分,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
黄连白头翁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黄连白头翁汤的基本资料黄连白头翁汤(《圣济总录》卷一四八)处方黄连(去须)1两,白头翁半两,醋石榴皮半两(炙),犀角(镑屑)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热毒
白头翁茎叶(别名白头翁草),味苦;性寒,泻火解毒;止痛;利尿消肿。主主治风火牙痛;四肢关节疼痛;秃疮;浮肿,本文介绍了含有白头翁茎叶的处方1个。处方1、白头翁酒处方白头翁草1握(烂研)。功能主治诸风痛
白头翁根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白头翁根敷方的基本资料白头翁根敷方(方出《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二)处方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功能主治小儿阴(疒颓)。用法用量捣之。随病
独味白头翁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独味白头翁汤的基本资料独味白头翁汤(杨铎方)处方白头翁120克。功能主治散结消瘰。主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上升,结于颈部。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的基本资料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医学金针》卷八)处方白头翁3钱,茯苓3钱,黄连1钱,黄柏1钱,秦皮1钱,甘草1钱,桂枝1钱,
白头翁(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主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痔;寒热温疟;带下;阴痒;湿疹;瘰疬;痈疮;眼目赤痛,本文介绍了含有白头翁的处方76个。处方
白头翁是毛茛科白头翁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还有两个有趣的别名,一个叫"毛姑朵花",一个叫"老公花"。 白头翁有个特点:即全株密披白色的长柔毛。特别是它的花
白头翁又名野丈、奈何草。陶弘景说:此药到处都有。近根的地方有白茸,形状像白头老翁,所以叫白头翁。李时珍说:丈人、胡使、奈何,都是形状像老翁的意思。 根:味苦,性温,无毒。名医别录说,有毒。主治温疾狂
葱苏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葱苏散的基本资料葱苏散(《医级》卷七)处方苏叶、葱白、生姜、川芎。功能主治胎前产后感邪,表症悉具者。葱苏散相关中药材1、葱白别名葱茎白,葱白头,大葱。来源为百合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