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涂敷方

Posted 甘草

篇首语: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甘草涂敷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甘草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

甘草涂敷方的基本资料

甘草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甘草(半生半熟)半两,矾石灰半两,人中白半两,密陀僧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反花疮。

用法用量入童子小便半盏,以微灰火熬,用竹篦搅成膏。取涂疮上,日3-5次。

甘草涂敷方相关中药材

1、人中白

别名溺白垽,溺垽,白秋霜,秋白霜,粪霜,尿壶垢,尿干子,溺白垽。

来源为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铲取年久的尿壶、便桶等内面沉结的尿垢,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干燥的固体物,呈不规则的块片状,大小、厚薄不等,一般厚约3~6毫米。外表灰白色,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有时一面平滑,另一面松泡而凹凸不平。质坚硬而脆,易碎断,断面起层。有尿臊气。以干燥、色灰白、质坚、无杂质者为佳。色灰黑,有砖屑杂质者不堪入药。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消瘀。治劳热,肺痿,衄血,吐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①《别录》:“疗鼻衄、汤火伤”②《唐本草》:“主紧唇疮”③《日华子本草》:“治劳热,肺痿,心膈热,鼻洪吐血,羸瘦渴疾”④《本草衍义补遗》:“能泻肝火,散阴火”⑤《本草蒙筌》:“止肺痈唾血”⑥《纲目》:“降火消瘀血,治咽喉口齿生疮,疳匿,诸窍出血,肌肤汗血”⑦《本草正》:“烧研为末,大治诸湿溃烂,下疳恶疮,生肌长肉,善解热毒”⑧《玉揪药解》:“清心泄火,凉血止衄”

2、密陀僧

别名炉底,陀僧,金陀僧,蜜陀僧,没多僧,炉底,银池,淡银,金炉底,银炉底。

来源为粗制氧化铅。

生境分布产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橙红色,镶嵌着具有金属光泽的小块,对光照之闪闪发光。表面粗糙,有时一面呈橙黄色而略平滑。质硬体重,易砸碎。断面红褐色。气无。粉末黄色。以色黄有光泽,内外一致,体坚重者为佳。略溶于水,易溶于硝酸。露置空气中则徐徐吸收二氧化碳气,变成碱式碳酸铅(铅粉)。

功能主治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治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痫。①《唐本草》:“主久利,五痔,金创。面上瘢酐,面膏药用之”②《日华子本草》:“镇心,补五脏,治惊痫、嗽、呕及吐痰等”③《本草别说》:“通治口疮最验”④《纲目》:“疗反胃,消渴,疟疾,下痢。止血,杀虫,消积。治诸疮,消肿毒,除胡臭”⑤《本草正》:“治汗斑,收阴汗、脚气”⑥《本经逢原》:“水磨服,解砒霜、硫黄毒”

3、甘草

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备注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尚有以下向属植物亦入药用。①光果甘草,又名:欧甘草。其特征为局部被有白霜和疏柔毛,不具腺毛,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卵形。荚果长圆形,扁而直或略弯曲。分布新疆。②黄甘草,其特征茎上部被微毛或近无毛.荚果略作镰状弯曲,膨胀,具腺毛。分布甘肃。③胀果甘草,其特征小叶3~5片,稀达7片,下面中脉无毛。荚果长圆形而直,膨胀。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4、石灰

别名垩灰,希灰,石垩,染灰,散灰,白灰,味灰,锻石,石锻,矿灰,垩灰,五味,白虎。

来源为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

性状①生石灰 为不规则的块状物,白色或灰白色,不透明。质硬。粉末白色。易溶于酸,微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后,则逐渐风化而成熟石灰。②熟石灰 又名:消石灰。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偶见块状物。

功能主治燥湿,杀虫,止血,定痛,蚀恶肉。治疥癣,湿疮,创伤出血,汤火烫伤,痔疮,脱肛,赘疣。内服止泻痢,崩带。①《本经》:“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②《别录》:“疗髓骨疽”③《药性论》:“治瘑疥,蚀恶肉,不入汤服,止金疮血,和鸡于白、败船茹甚良”④《日华子本草》:“生肌长肉,止血,并主白癜、疬疡、瘢疵等,疗冷气,痔瘘疽疮,瘿瘤疣子。又治产后阴不能合,浓煎汁熏洗。治酒毒,暖水脏”⑤《纲目》:“散血定痛,止水泻血肉,白带白淫,收脱肛阴挺,消积聚结核,贴口喝,黑须发”⑥《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破瘀攻积,敛肺清金,杀虫解毒”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僵蚕涂敷方

僵蚕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僵蚕涂敷方的基本资料僵蚕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五)处方白僵蚕(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远年瘘疮不愈。用法用量涂敷疮口内,以熟艾作炷,灸之;痒痛,初恶脓出,后

鸡子涂敷方

鸡子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鸡子涂敷方的基本资料鸡子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五)处方鸡子3枚(蒸熟去壳白,取黄,炒黑色)。功能主治诸瘘。用法用量上先用盐汤洗疮,后涂敷,1日3-5次。鸡子涂

丹砂涂敷方

丹砂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丹砂涂敷方的基本资料丹砂涂敷方(方出《外台》卷二十六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处方光明砂(别研)、麝香、当门子(别研)、蛇皮(5月5日者,熬)各等分

矾石涂敷方

矾石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矾石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矾石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三)处方矾石(研)半两,石硫黄(研)半两,虾蟆1枚(5月5日自死者,烧作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月蚀疮。用法

巴豆涂敷方

巴豆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巴豆涂敷方的基本资料巴豆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五)处方巴豆1分(去心皮,出油尽用),肥枣10个(去核皮)。制法上为细末,以水1升,煮稀稠如膏,于布中绞取汁。功

附子涂敷方

附子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附子涂敷方的基本资料附子涂敷方(《普济方》卷二九三)处方附子1枚(捣末),鲫鱼1个(去肚肠)。制法上将附子末纳鱼肚中满,以泥固济,炭上火烧通赤,取出去泥,研细为末

蒺藜涂敷方

蒺藜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蒺藜涂敷方的基本资料蒺藜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六)处方蒺藜子(炒,去角)1两,赤小豆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气肿。其状如痈,虚肿色不变,皮上急痛。用法用量用

狗骨涂敷方

狗骨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狗骨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狗骨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五)处方狗颊连齿骨2两,煅铁屑2两,虎粪2两,鹿角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瘘疮。用法用量每用猪脂调,纳疮孔中,

胡粉涂敷方

胡粉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胡粉涂敷方的基本资料胡粉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八)处方胡粉1两,赤小豆1两,糯米1两,山茱萸1两,黄连(去须)1两,水银半两。制法上除水银外,捣罗为散,生油调

赤小豆涂敷方

赤小豆涂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赤小豆涂敷方的基本资料赤小豆涂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八)处方赤小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丹毒手掌大,身体赤发,痛痒微肿。用法用量以鸡子白调如糊,涂丹上,干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