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双花口服液

Posted 中草药

篇首语: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复方双花口服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复方双花口服液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

复方双花口服液的基本资料

复方双花口服液(现代标准)

名称复方双花口服液

拼音Fufang Shuanghua Koufuye

成份金银花、连翘、穿心莲、板蓝根。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液体;久置有微量沉淀;气微香,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外感风热,毒热炽盛,见有: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局部淋巴结肿痛,或见红丝。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淋巴结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支10ml。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0ml,一日4次。儿童3岁以下一次10ml,一日3次;3岁至7岁,一次10ml,一日4次;7岁以上一次20ml,一日3次,疗程3天。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由于本品味苦,少数患者不适应,素脾胃虚寒者慎用。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滋补性中药。4.服药3天后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请医院就诊。5.小儿、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本药放在儿童触摸不到的地方。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有效期30个月。

执行标准WS3-366(Z-52)-97(Z)

复方双花口服液相关中药材

1、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忍冬花,苏花,山金银花,土忍冬,土银花。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a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生境分布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

性状花蕾棒状,略弯曲,长1~3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唇部与冠部近相等,被短糙毛,萼筒亦密生灰白色或淡黄色小硬毛。气清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同金银花。

2、穿心莲

别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斩蛇剑,圆锥须药草,日行千里,四方莲,金香草,金耳钩,春莲夏柳,印度草,苦草,斩舌剑,四方草,万病仙草,四支邦,槛核莲,斩龙剑。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多栽培。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有野生。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④《江西草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消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腮腺炎,结合膜炎,流脑”⑥《广西中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⑦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鼻衄,口腔出血”⑧《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

3、板蓝根

别名大蓝根,大青根,靛青根,蓝靛根,靛根。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初冬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性状①板蓝根 又名:大蓝根。为植物菘蓝或草大青的干燥根。呈细长圆柱形,长约10~20~30厘米,直径3~8毫米。表面浅灰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及横斑痕,并有支根痕,根头部略膨大,顶端有一凹窝,周边有暗绿色的叶柄残基,较粗的根并现密集的疣状突起及轮状排列的灰棕色的叶柄痕。质坚实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至浅棕色,木质部黄色。气微弱,味微甘。以根平直粗壮、坚实、粉性大者为佳。主产河北、江苏、安徽等地。②马蓝根(《本草便读》)又名:蓝龙根、土龙根。为植物马蓝的干燥根茎及根,全长10~30厘米,灰褐色。根茎圆柱形,径约2~6毫米,上部带有短的地上茎,地上茎有对生分枝,根茎有膨大的节,节上分生稍粗的根茎及细长的须根。根细长而稍弯曲,表面有细皱纹。根茎及地上茎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略显纤维状,中央有大形的髓;根部质较柔韧。气无,味淡。以条长、粗细均匀者为佳。主产于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舌绛紫暗,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痈肿;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①《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毒”②《本草述》:“治天行大头热毒”③《本草便读》:“清热解毒,辟疫,杀虫”④《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⑤《现代实用中药》:“马蓝根为清凉、解热、解毒剂,用于丹毒、产褥热等”⑥《中药志》:“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及吐血、衄血等症”⑦《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肝炎,腮腺炎”⑧《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⑨《广西中草药》:“治乙脑,流感,流脑,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

备注上述植物的叶或带幼枝的叶(大青叶)以及叶的加工制成品(青黛、蓝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4、连翘

别名旱连子,大翘子,空壳,旱连子,空翘,落翘,连壳,黄花条,黄链条花,黄奇丹,青翘。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果实初熟或熟透时采收。初熟的果实采下后,蒸熟,晒干,尚带绿色,商品称为“青翘”;熟透的果实,采下后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称为“老翘”;其种子称“连翘心”。

生境分布多丛生于山野荒坡间,各地亦有栽培。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江西、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主产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此外,湖北、河北、四川、甘肃亦产。

性状干燥的果实呈长卵形,长1.5~2厘米,直径0.6~1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柄,或已脱落。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侧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青翘多不开裂,绿褐色,表面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种子多数,细长,一侧有翅,黄绿色。老翘自尖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青翘以色青绿、无枝梗者为佳;老翘以色黄、壳厚、无种子、纯净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复方双花颗粒

复方双花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复方双花颗粒的基本资料复方双花颗粒(现代标准)名称复方双花颗粒拼音FufangShuanghuaKeli成份金银花连翘穿心莲板蓝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

复方双花藤止痒搽剂

复方双花藤止痒搽剂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复方双花藤止痒搽剂的基本资料复方双花藤止痒搽剂(现代标准)名称复方双花藤止痒搽剂拼音fufangshuanghuatengzhiyangchaji成份忍冬

复方乌鸡口服液

复方乌鸡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乌鸡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乌鸡口服液(合剂)(降糖型)(现代标准)名称复方乌鸡口服液(合剂)(降糖型)拼音fufangwujikoufuye(heji)(jiangtang

复方蛤蚧口服液

复方蛤蚧口服液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复方蛤蚧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蛤蚧口服液(现代标准)名称复方蛤蚧口服液拼音FufangGejieKoufuye成份蛤蚧、黄芪、枸杞子、杜仲、狗肾、巴戟天、熟地

复方黄芪口服液

复方黄芪口服液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2味。复方黄芪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黄芪口服液(现代标准)名称复方黄芪口服液拼音fufanghuangqikoufuye成份黄芪(灸)、枸杞子、菟丝子、制何首乌、女

复方珍珠口服液

复方珍珠口服液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复方珍珠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珍珠口服液(现代标准)名称复方珍珠口服液拼音fufangzhenzhukoufuye成份南珠中提取的珍珠液为主要原料,辅为枸杞、何

复方锁阳口服液

复方锁阳口服液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复方锁阳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锁阳口服液(现代标准)名称复方锁阳口服液拼音FufangSuoyangKoufuye成份锁阳枸杞子五味子蜂蜜苯甲酸钠功能主治补肝肾

复方虫草补肾口服液

复方虫草补肾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虫草补肾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虫草补肾口服液(现代标准)名称复方虫草补肾口服液拼音fufangchongcaobushenkoufuye成份虫草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用于肾

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

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现代标准)名称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拼音FufangZhenzhuJieduKoufuye成份珍珠层粉、地黄、

复方灵芝安神口服液

复方灵芝安神口服液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复方灵芝安神口服液的基本资料复方灵芝安神口服液(现代标准)名称复方灵芝安神口服液拼音fufanglingzhianshenkoufuye成份黄氏、刺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