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芙蓉叶酊

Posted 大黄

篇首语: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她的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复方芙蓉叶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复方芙蓉叶酊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

复方芙蓉叶酊的基本资料

复方芙蓉叶酊(现代标准)

名称复方芙蓉叶酊

拼音Fufang Furongye Ding

成份大黄、木芙蓉叶、重楼、海藻、白芷、白及、冰片。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褐绿色的澄清液体;气香。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止痒。用于热毒蕴结,血脉瘀滞所引起的寻常型痤疮的辅助治疗

规格每瓶装20ml

用法用量外用。用棉球蘸取药液涂于患处,每日3-4次。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切勿入口。2.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4.保持面部卫生,切忌以手挤压患处。5.不宜在用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6.不宜滥用化妆品及外涂药物,必要时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7.本品为寻常型痤疮的辅助治疗药品,如有较多囊肿、脓疮、结节等损害者,应去医院就诊。8.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9.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停药,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10.用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11.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2.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5.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聚乙烯塑料瓶

有效期24个月

复方芙蓉叶酊相关中药材

1、木芙蓉叶

别名拒霜叶,芙蓉花叶,铁箍散。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叶片,夏、秋二季,剪下叶片,晒干。须经常复晒,存放干燥通风处。

性状干燥叶片,有叶柄,粗约0.3厘米,黄褐色;叶片大形,常折叠,叶面灰绿色,叶背淡绿色,脉隆起,枝灰色星状毛。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①《本草图经》:“敷贴肿毒。”②《滇南本草》:“可箍疮出头。”③《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④《玉楸药解》:“清风泄热,凉血消肿。”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用接骨。”

2、冰片

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

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生境分布分布南洋群岛一带。

性状①龙脑冰片 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瑞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②机制冰片 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详“艾片”条。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④张元素:“治大肠脱。”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3、白芷

别名芳香,苻蓠,泽芬,白茞,香白芷,芳香,白茝。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秋播种植的,次年7~9月间茎叶枯黄时采挖。春播种植的,当年10月采挖。择晴天,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部。除净残茎、须根及泥土(不用水洗),晒干或微火烘干。置干燥不通风处保存,防虫蛀或霉烂。

性状①川白芷(《济生方》)为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的干燥根。类圆锥形而无明显的棱脊,长约7~24厘米,直径约1.5~2厘米。有时附有支根。顶端有凹洼的茎痕,也有多数同心环状的纹理。表面黄色或淡棕色,有众多皱纹,分布有少数长0.5~1厘米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突起处色较深,有时有支根切除的痕迹,显淡棕色。质坚硬而较轻。断面粉质,全部淡棕色,随处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状,棕色而明显,木质部约占横断面的1/3强,射线紧密,自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微香,味苦辛。以独支、皮细,外表土黄色、坚硬、光滑、香气浓者为佳。主产四川。产于河北者称祁白芷;产于河南者称禹白芷、会白芷。此外,湖南、湖北、山西、安徽、山东等地亦产。②杭白芷 为植物杭白芷的干燥根。类圆锥形而具四棱,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1.5~2.5厘米,顶端有凹洼的茎痕。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较少的纵皱纹,布有多数长0.5~1厘米的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多排列成四纵行,体形因之而具四棱,突起处色较深,有时也有支根切除的痕迹。质坚硬。断面粉质,白色或类白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状棕色,明显;木质部淡棕灰色,约占横断面1/2强,射线紧密,自中心向四周辐射。气芳香,味苦辛。以根条粗大、皮细、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条小或过大,体轻松、粉性小、香气淡者质次。主产浙扛。③滇白芷 为植物云南牛防风的干燥根。直径0.2~1.5厘米,分枝或不分枝,下部细。外表棕黄色,多深纵纹,时有支根痕,上部有横皱纹。质脆。断面皮部类白色,散有棕色油点及裂隙,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淡黄色,占全径1/3。商品多已切成厚约1厘米以下的厚片。气芳香,味辣而苦。主产云南。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4、白及

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甘根,白根,白给,白芨,冰球子,白乌儿头,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皲口药,利知子,臼根,白鸟儿头,君求子。

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8~11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然后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浙江、陕西等地;此外,安徽、云南、江西、甘肃、江苏、广西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①《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②《别录》:“除白癣疥虫。”③《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④《唐本草》:“手足皲拆,嚼以涂之。”⑤《日华子本草》:“止惊邪、血邪,痢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瘿,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⑥《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⑦李杲:“止肺血。”⑧《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⑨《中国药植图鉴》:“治矽肺。”

5、重楼

别名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具柄王孙的根茎。秋后挖取,去除茎、叶、须根,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阴湿处。分布四川、广西等地。产于四川。

性状根茎肉质,圆柱形,长4~7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粗糙,褐色,节稍突出,节间紧密,顶端被有膜质鳞片,一侧着生多数须根,密被白色绒毛。质硬而脆,断面白色。

功能主治作成膏药外用,治肿伤中毒。

6、大黄

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黄良,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香大黄,马蹄黄。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①北大黄 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茎。商品有两类:㈠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6~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巳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粱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气特殊,味苦而微涩。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㈡铨水大黄 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备注另有一种山大黄为同属植物波叶大黄的根茎及根,又称苦大黄。常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气不香,味苦而涩。质次。服后有腹痛感。

7、海藻

别名落首,海萝,乌菜,海带花,落首,海藻菜。

来源为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或海蒿子的全草。夏、秋季由海中捞取或割取,去净杂质,用淡水洗净,晒干。

性状①小叶海藻:为羊栖菜的干燥全草,呈卷曲的团状物。黑棕色,表面有白色盐霜,质脆易碎。浸软后肉质、粘滑、柔韧。主轴圆柱状,上有短枝,叶状突起呈棍棒状,略扁,有时先端膨大,中空成气泡,或成盾状。腋间有纺锤形的气囊,长5~10毫米,丛生。气腥,味咸。主产福建、浙江、广东等地。②大叶海藻:为海蒿子的干燥全草,呈卷曲的团状物,与羊栖菜相似,浸软后,粘滑、柔韧,叶状突起略呈革质。主轴圆柱状,表面有多数短小的刺状突起。分枝多。叶状突起呈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及线形,表面有黑棕色略突起的斑点。最终分枝上有气囊.球形或椭圆形,较上种为小,有柄,有时顶端具尖突起。气腥,味咸。主产山东、辽宁等地。

功能主治软坚,消痰,利水,泄热。治瘰疬,瘿瘤,积聚,水肿,脚气,睾丸肿痛。①《本经》:“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②《别录》:“疗皮间积聚,暴癀,留气,热结,利小便。”③《药性论》:“治气痰结满,疗疝气下坠,疼痛核肿,去腹中雷鸣,幽幽作声。”④孟诜:“主起男子阴气,常食之,消男子癀疾。”⑤《海药本草》:“主宿食不消,五鬲痰壅,水气浮肿,脚气,奔豚气。”⑥《本草蒙筌》:“治项间瘰疬,消颈下瘿囊,利水道,通癃闭成淋,泻水气,除胀满作肿。”⑦《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气管炎等症。”

备注此外,少数地区尚用三角藻海黍子、鼠尾藻等的全草作海藻入药。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芙蓉散

芙蓉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芙蓉散的基本资料芙蓉散(现代标准)名称芙蓉散拼音FurongSan成份芙蓉叶相思子川乌大黄草乌白及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粉末;气清香。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肿,

芙蓉敷方

芙蓉敷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芙蓉敷方的基本资料芙蓉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二)处方芙蓉叶不拘多少。制法上药捣烂。功能主治腮颌肿痛,或破成疮。用法用量敷患处,以帛系定,日1换。芙蓉敷方相关中药材

芙蓉抗流感片

芙蓉抗流感片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芙蓉抗流感片的基本资料芙蓉抗流感片(现代标准)名称芙蓉抗流感片拼音FurongKangliuganPian成份木芙蓉叶。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味苦

芙蓉丸

芙蓉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芙蓉丸的基本资料芙蓉丸(《古今医鉴》卷十)处方哑芙蓉、乳香、没药、孩儿茶、鹿茸(去毛,酒蒸)、官桂、玄胡索(酒浸,微炒)、乌药(炙)、陈皮、五加皮、粉草(炙)各等分。

芙蓉软膏

芙蓉软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芙蓉软膏的基本资料芙蓉软膏(《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处方芙蓉叶30克,泽兰叶30克,黄芩30克,大黄30克,黄连30克,黄柏30克。制法上为细末,香油调。功能主治淋巴

芙蓉内托散

芙蓉内托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芙蓉内托散的基本资料芙蓉内托散(《外科大成》卷二)处方芙蓉花2钱,人参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穿山甲1钱,杏仁1钱,连翘1钱,木鳖子1钱。功能主治便毒

芙蓉菊花膏

芙蓉菊花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芙蓉菊花膏的基本资料芙蓉菊花膏(《疡医大全》卷八)处方赤小豆芙蓉叶香附白及菊花叶各120克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用法用量上药研细,每用药末30克,加麝香0.3克。米

芙蓉海马丹

芙蓉海马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芙蓉海马丹的基本资料芙蓉海马丹(《医级》卷九)处方熟地3两(煮,捣),山药(炒)1两半,枸杞(炒)1两半,萸肉(炒)2两,茴香(炒)1两,巴戟(酒炒)1两,苁蓉(

芙蓉丹

芙蓉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芙蓉丹的基本资料芙蓉丹(《普济方》卷二二四引《济生》)处方附子1两(炮),朱砂半两。制法上为末,煮糊为丸。功能主治心肾不足,气不升降,用心过度,惊悸多忘。用法用量每服

含有芙蓉叶的处方

芙蓉叶(别名拒霜叶、芙蓉花叶、铁箍散。),辛;苦;凉,清肺凉血;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疽肿毒;恶疮;缠身蛇丹;脓疱疮;肾盂肾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本文介绍了含有芙蓉叶的处方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