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髓丹
Posted 黄柏
篇首语:不要以为努力只是自己的事,别忘了生命赐给你的春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封髓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封髓丹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3条,相关中药材9味。
封髓丹的基本资料
封髓丹(《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处方商黄柏半两,刘寄奴半两,新莲蕊半两,破故纸(羊肠煮)1两,母丁香、蛤蚧(微炒)1对,枣针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心火,益肾水,升阳壮气,添精补髓。主诸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渐加至70-80丸,空心温酒送下。
封髓丹(《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处方黄柏3两,甘草(炙)7钱,砂仁1两,苁蓉(炙)5钱,莲须5钱,芡实(炒)5钱。
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用冷水泛为小丸,每16两丸药,用朱砂5钱,滑石3两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固精封髓。主肾气虚弱,相火妄动,梦遗滑精,阳关不守。
用法用量每服3钱,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封髓丹(《御药院方》卷六)处方黄柏90克 缩砂仁45克 甘草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火止遗。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苁蓉15克,切作片子,酒300毫升,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空腹时送下。
封髓丹古籍论述
封髓丹《时方歌括》治梦遗失.及与鬼交. 妄梦遗精封髓丹.砂仁黄柏草和丸.(砂仁一两.黄柏二两.炙甘草七钱.蜜丸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一本用肉苁蓉五钱.切片洗淡.酒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食.前送下.)大封大固春长在.巧夺先天造化立. 陈修园曰.此方.庸医每疑其偏寒少补而不敢用.而不知大封大固之妙.实夺造化之权.视金锁固精.奚啻天渊之隔.宝鉴合三才汤料.名为三才封髓丸.则.板.实.不.灵.矣.赵羽皇方论最妙.宜熟读之.赵羽皇曰.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盖肾为悭脏.多虚少实.因肝木为子偏喜疏泄母气.厥阴之火一动.精即随之外溢.况肝又藏魂.神魂不摄.宜其夜卧思交.精泄之症出矣.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方用黄柏为君.以其味性苦寒.苦能坚肾.肾职得坚.则阴水不虞其泛溢.寒.能.清.肃.秋令一至.则龙火不至于奋阳.水火交摄.精有不安其位者乎.佐以甘草.以甘能缓急.泻诸火与肝火之内烦.且能使水土合为一家.以妙封藏之固.若缩砂者.以其味辛性温.善能入肾.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缩砂通三焦.达津液能纳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肾家之气纳.肾中之髓自藏矣.
封髓丹《医宗金鉴》治梦遗,失精及与鬼交。黄柏 砂仁 甘草,右蜜为丸,每服三钱。【集注】赵羽皇曰: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盖肾为坚脏,多虚少实,因肝木为子,偏喜疏泄母气,厥阴之火一动,精即随之外溢。况肝又藏魂,神魂不摄,宜其夜卧鬼交精泄之证作矣。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方用黄柏为君,以其味性苦寒,又能坚肾。肾职得坚,则阴水不虞其泛溢:寒能清肃,则龙火不至于奋扬。水火交摄,精有不安其位者乎?佐以甘草,以甘能缓急,泻诸火与肝火之内扰,且能使水土合为一家,以妙封藏之固。若缩砂者,以其味辛性温,善能入肾,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缩砂通三焦达津液,能纳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肾家之气纳,肾中之髓自藏矣。此有取于封髓之意也。汪昂曰:此方 加天冬,地黄,人参,名三才封髓丹。用天冬补肺以生水,地黄补肾以益精,用人参补脾,从饮食中化生水精也。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下,中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喻昌曰:加黄柏以入肾滋阴,砂仁以入脾行滞,甘草以稍变天冬,黄柏之苦,俾合人参创建中气,以伸参两之权,殊非好为增益成方之比也。
封髓丹《删补名医方论》治梦遗、失精及与鬼交。黄柏 砂仁 甘草 上蜜为丸,每服三钱。【集注】赵羽皇曰∶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盖肾为坚脏,多虚少实,因肝木为子,偏喜疏泄母气,厥阴之火一动,精即随之外溢。况肝又藏魂,神魂不摄,宜其夜卧鬼交精泄之证作矣。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方用黄柏为君,以其味性苦寒,又能坚肾。肾职得坚,则阴水不虞其泛溢;寒能清肃,则龙火不至于奋扬。水火交摄,精有不安其位者乎?佐以甘草,以甘能缓急,泻诸火与肝火之内扰,且能使水土合为一家,以妙封藏之固。若缩砂者,以其味辛性温,善能入肾,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缩砂通三焦达津液,能内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肾家之气内,肾中之髓自藏矣。此有取于封髓之意也。汪昂曰∶此方加天冬、地黄、人参,名三才封髓丹。用天冬补肺以生水,地黄补肾以益精,用人参补脾,从饮食中化生水精也。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下、中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喻昌曰∶加黄柏以入肾滋阴,砂仁以入脾行滞,甘草以少变天冬、黄柏之苦,俾合人参创建中气,以伸参两之权,殊非好为增益成方之比也。
封髓丹相关中药材
1、刘寄奴别名金寄奴,乌藤菜,六月雪,九里光,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苦连婆。
来源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树林下。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带花全草,枝茎长60~90厘米,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①《唐本草》:“主破血,下胀。”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③《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④《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⑤《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⑥《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备注商品刘寄奴,各地所用品种很不一致。唯上述一种与《本草》所载近似,但仅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习称“南刘寄奴”。另一种“北刘寄奴”,系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带果全草,主产河北、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虽与《本草》所载者不同,但亦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参见“铃茵陈”条。此外,四川所用的刘寄奴为菊科植物狭叶艾的全草,又名红陈艾、芦蒿。其特征:茎呈红紫色。叶通常3~4深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上部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立,成穗状圆锥花丛;苞片略被白色细柔毛。
2、母丁香别名鸡舌香,亭炅独生,雌丁香。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果实将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厘米,直径约0.6~1厘米。外表呈褐色,或带有土红色粉末,粗糙,多细皱纹,上端宿萼有4裂片。质坚脆,破之常纵裂为2瓣,内藏少数种子(因种子来成熟,故多已干瘪,不易察见)。气微香,味辛辣。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③《蜀本草》:“疗呕逆甚验。”④《本耳图经》:“疗口臭最良,治气亦效。”
3、蛤蚧别名对蛤蚧,蛤蚧于,仙蟾,蛤解,蛤蟹,蚧蛇,大壁虎,德多,握儿,石牙。
来源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一般在5~9月间捕捉。主要方法:①光照:晚间乘蛤蚧外出觅食时,用较强的灯光照射,蛤蚧见强光则立即不动,便可捕获。②引触:用小竹竿一端扎上头发,伸向石缝或树洞中引触,蛤蚧遇发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笼中。③针刺:在竹竿上扎铁针,乘蛤蚧夜出时刺之。蛤蚧捕得后,用锤击毙,剖腹取出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定于竹片上,以防脱落,然后用微火焙干。
生境分布多栖于山岩及树洞中,或居于墙壁上,昼伏夜出,动作敏捷。捕食昆虫,有时也捕食壁虎、小鸟及蝇类等动物。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体,固定于竹片上而呈扁片状。头部及躯干长10~15厘米,尾长10~14厘米;腹背部宽6~10厘米。头大,扁长,眼大而凹陷成窟隆,眼间距下凹呈沟状。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银灰色,并有灰棕色或灰绿色的斑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均呈嵴状突起,全身密布圆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泽的细鳞。四肢指、趾各5,除第1指、趾外,均有爪。尾细长而结实,上粗下细,中部可见骨节,色与背部同。质坚韧,气腥,味微咸。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主产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定喘止嗽。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①《海药本草》:“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②《日华子本草》:“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③《开宝本草》:“主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④《本草衍义》:“补肺虚劳嗽有功。”⑤《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⑥《本草再新》:“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
备注过去曾发现-种伪蛤蚧,与蛤蚧外形相似,其不同点为:头部较小,齿生于颚内,并有大牙。眼细小而近闭合;背部有红黄色斑点;背部鳞片极细小,指、趾底面无吸盘。不能作蛤蚧使用。
4、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备注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尚有以下向属植物亦入药用。①光果甘草,又名:欧甘草。其特征为局部被有白霜和疏柔毛,不具腺毛,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卵形。荚果长圆形,扁而直或略弯曲。分布新疆。②黄甘草,其特征茎上部被微毛或近无毛.荚果略作镰状弯曲,膨胀,具腺毛。分布甘肃。③胀果甘草,其特征小叶3~5片,稀达7片,下面中脉无毛。荚果长圆形而直,膨胀。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5、丁香别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母丁香。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转为鲜红色时采收。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
生境分布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有少数出产。
性状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状,长1.5~2厘米,红棕色至暗棕色。下部为圆柱状略扁的萼管,长1~1.3厘米,宽约5毫米,厚约3毫米,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渗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圆球形;径约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质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断面有油性,用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气强烈芳香,味辛。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功能主治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6、黄柏别名檗木,檗皮,黄檗,元柏,檗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3~6月间采收。选十年以上的黄柏,轮流剥取部分树皮。不能一次剥尽,以保持原树继续生长。剥去后,即自行生长新皮,未割部分可在下年采收。将剩下的树皮晒至半干,压平,刮净粗皮(栓皮),至显黄色为度,不可伤及内皮,刷净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霉变色。
性状①东黄柏 又名:关柏、关黄柏。为植物黄柏的干燥树皮。呈稍弯曲的板片状,边缘不整齐,长宽不一,厚约2~4毫米。栓皮留存或已剥离,栓皮较厚,表面灰白色;栓皮剥离者,表面棕黄色,平坦或有抽皱及皮孔;内表面灰黄色。质较松,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黄色稍带绿。气微,味苦。粉末遇水即带粘性,并使水染成黄色。以片张厚大、鲜黄色、无栓皮者为佳。主产辽宁、吉林、河北。此外,黑龙江、内蒙古亦产。以辽宁产量最大。②川黄柏(《得配本草》)为植物黄皮树及其变型变种的干燥树皮。呈稍弯曲的板片状,边缘不整齐,长宽不一,厚约3~5毫米,栓皮多已剥离。外表面深黄色,较平坦,有纵棱线及棕色皮孔;内表面灰黄色或黄色。质坚硬而轻,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呈片状分裂,鲜黄色。气微,味苦,嚼之有粘滑性,能使水染黄色。以片张厚大、鲜黄色、无栓皮者为佳。主产四川、贵州、湖北、云南。此外,湖南、甘肃、广西亦产。以四川、贵州产量最大。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⑩《纲目》:“敷小儿头疮。”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备注黄皮树的变种秃叶黄皮树(分布湖北、四川、贵州、陕西)、峨嵋黄皮树(分布四川)、云南黄皮树(分布云南)、镰刀叶黄皮树(分布云南)等也同等入药。
7、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雁头,乌头,艻子,鸿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鸡咀莲,鸡头苞,刺莲蓬实,鸡癕,蔿子。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9~10月种子成熟时,割取果实,击碎果皮,取出种子,除去硬壳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池沼湖泊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云南及贵州等地。主产江苏、湖南、湖北、山东。此外,福建、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四川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种仁呈圆球形,直径约6毫米。一端呈白色,约占全体1/3,有圆形凹陷,另一端为棕红色,约占全体2/3。表面平滑,有花纹。质硬而脆,破开后,断面不平,色洁白,粉性。无臭,味淡。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碎末及皮壳者为佳。
功能主治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①《本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②《日华子本草》:“开胃助气。”③《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④《本草从新》: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
8、砂仁别名春砂仁,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缩砂蜜,缩砂蔤。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成熟果实或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文火焙干,即为壳砂(一名砂果);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为砂仁。
生境分布阳春砂仁主产广东、广西等地。进口砂仁主产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性状①阳春砂仁(《南越笔记》)又名:春砂仁、蜜砂仁(《古今药物别名考》),土密砂(《增订伪药条辩》),为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果实。椭圆或卵圆球形,略呈三棱状,长1.5~2厘米,径1~1.5厘米。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一端有小突起物,一端有果柄痕。果皮薄,质轻脆,内合多数种子。种子团呈球形或长圆球形,具钝三棱分成三瓣,每瓣有种子6~15粒。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径约2毫米,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破开后,内部灰白色,油润。气芳香,味辛微苦。②进口砂仁 又名:西砂仁(《饮片新参》)。为植物缩砂的干燥果实。椭圆或卵圆球形,略呈三棱状,长1.5~2厘米,径0.8~1.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密生刺片状突起。种子团形状较圆,表面灰棕色或棕色,去壳后的砂仁往往因特殊加工处理,其外层被有白色粉霜。气味较阳春砂稍淡。以上两种均以个大、坚实、仁饱满、气味浓厚者为佳。以阳春砂质量为优。
功能主治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①《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②《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④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⑤杨士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⑥《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⑦《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次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⑧《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9、莲须别名金樱草,莲花须,莲花蕊,莲蕊须,金樱草,佛座须。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雄蕊。夏季花盛开时,采取雄蕊,阴干。
生境分布主产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性状干燥雄蕊呈线状,花药长1~1.5厘米,直径约0.5毫米,多数扭转呈螺旋状,黄色或浅棕黄色,2室,纵裂,内有多数黄色花粉。花丝呈丝状而略扁,稍弯曲,长1~1.6厘米,棕黄色或棕褐色。质轻。气微香,味微涩。以干燥、完整、色淡黄、质软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心,益肾,涩精,止血。治梦遗滑泄,吐、衄、崩、带,泻痢。①《本草蒙筌》:“益肾,涩精,固髓。”②《纲目》:“清心通肾,固精气,乌须发,悦颜色,益血,止血崩、吐血。”③《本草通玄》:“治男子肾泄,女子崩带。”④《会约医镜》:“除泻痢。”⑤《本草再新》:“清心肺之虚热,解暑除烦,生津止渴。”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三才封髓丹由熟地、天冬、党参、黄柏、砂仁、甘草、肉苁蓉诸药组成,是《卫生宝鉴》古方的改良方。方中熟地、天冬、肉苁蓉滋补肾阴;阴虚则生内热,故加黄柏以泻虚火,党参、砂仁健脾开胃,甘草调合药性。本方具有滋
封髓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封髓丸的基本资料三才封髓丸(现代标准)名称三才封髓丸拼音SancaiFengsuiWan成份党参砂仁黄柏肉苁蓉(酒浸)天冬甘草熟地黄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糊丸;气微香,味
补髓丹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6味。补髓丹的基本资料补髓丹(《百一》卷十一)处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10两,补骨脂10两(用芝麻5两同炒,候芝麻黑色无声为度,筛去芝麻),鹿茸2两(燎去毛
充髓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充髓丹的基本资料充髓丹(《辨证录》卷八)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金钗石斛5钱,地骨皮3钱,沙参5钱,牛膝3钱,五味子1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补真阴。主久立腿酸无力,
大凤髓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9味。大凤髓丹的基本资料大凤髓丹(《元戎》卷十)处方黄柏(炒)2两,缩砂1两,甘草半两,半夏(炒)2钱5分,木猪苓2钱5分,茯苓2钱5分,莲花蕊2钱5分,益智仁2钱5分。
(1)三才封髓丹(《卫生宝鉴》):天冬、地黄、人参、黄柏、砂仁、甘草。 (2)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芡实、莲须、潼蒺藜、龙骨、牡蛎、莲子粉糊丸。 (3)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山药、
处方1、凤髓丹处方杜仲1两(生姜汁制),木瓜1两半,狗脊1两,川乌8两(炮,去皮),萆薢2两,牛膝1两,虎骨5钱(酥制),鹿茸5钱(酥制),麝香2钱,芎藭5钱,肉桂5钱(去皮),全蝎3钱,细辛7钱,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