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通汗散

Posted 雷丸

篇首语: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生长, 星辰在银河中因辉映而璀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二物通汗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物通汗散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1味。

二物通汗散的基本资料

二物通汗散(《千金》卷五)

处方雷丸4两,粉半斤。

功能主治少小有热不汗。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卷三十六引作“二味通汗散”。

二物通汗散古籍论述

二物通汗散《备急千金要方》

治少小有热不汗方。粉(半斤)雷丸(四两)上捣为细末和下筛,以粉儿身。

二物通汗散相关中药材

1、雷丸

别名雷矢,雷实,竹苓,竹林子,竹铃芝,木连子。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多寄生于病竹根部。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甘肃、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陕西。此外,浙江、湖南、广东、安徽、福建等省亦产。

性状干燥的菌核为球形或不规则的圆块状,大小不等,直径1~2厘米。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体有稍隆起的网状皱纹。质坚实而重,不易破裂;击开后断面不平坦,粉白色或淡灰黄色,呈颗粒状或粉质。质紧密者为半透明状,可见有半透明与不透明部分交错成纹理。气无,味淡,嚼之初有颗粒样感觉,微带粘液性,久嚼则溶化而无残渣。以个大、饱满、质坚、外紫褐色、内白色、无泥沙者为佳。

功能主治消积,杀虫。治虫积腹痛,疳疾,风痫。①《本经》:“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②《别录》:“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白虫、寸白自出不止。”③《药性论》:“能逐风,主癫痫狂走,杀蛔虫。”④《玉楸药解》:“清热疏肝,杀寸白虫,躯风除痫,止小儿汗。”⑤《陕西中药志》:“消积杀虫,清热解毒。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胃中热,对绦虫病疗效较显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二物散

二物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二物散的基本资料二物散(《外台》卷十引《范汪方》)处方麻黄1斤(去节),杏仁100枚。制法上各为散。功能主治上气兼咳。用法用量上气发时,服方寸匕,可至3方寸匕。以气下

二物驴毛散

二物驴毛散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2味。二物驴毛散的基本资料二物驴毛散(《千金》卷五)处方驴毛1把(背前交脊上会中拔取),麝香2豆大。功能主治少小、新生中风。用法用量上以乳汁和,铜器中微火

二物茯苓粉散

二物茯苓粉散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2味。二物茯苓粉散的基本资料二物茯苓粉散(《千金》卷五)处方茯苓4两,牡蛎4两。制法上药治下筛,以粉8两,合捣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盗汗不止。用法用量本方方

防风黄芩二物汤

防风黄芩二物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防风黄芩二物汤的基本资料防风黄芩二物汤(《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处方防风1两,黄芩3两。功能主治妊娠肠风下血。用法用量上药煎至1碗,入阿胶5钱,热服。防风黄芩

二物黄土涂头方

二物黄土涂头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二物黄土涂头方的基本资料二物黄土涂头方(《千金》卷五)处方灶中黄土(熟者)、蚯蚓屎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鸡子黄大。功能主治少小客忤。用法用量涂儿头上及

补虚胜邪法适用于何种感冒?

汗散能解表驱邪,但汗散又可耗气伤阳。所以汗法虽然是治疗感冒的常法,但也只宜于正气不虚,或正虚不甚者。倘若正气大虚,外邪因虚而袭,则当舍汗散而行补益,强主则可胜客,而达正胜邪却之目的。强主补正胜邪的方法

补虚胜邪法适用于何种感冒?

汗散能解表驱邪,但汗散又可耗气伤阳。所以汗法虽然是治疗感冒的常法,但也只宜于正气不虚,或正虚不甚者。倘若正气大虚,外邪因虚而袭,则当舍汗散而行补益,强主则可胜客,而达正胜邪却之目的。强主补正胜邪的方法

休疟饮

休疟饮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5味。休疟饮的基本资料休疟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处方人参白术(炒)当归各9~12克何首乌(制)15克炙甘草2.4克功能主治治疟疾汗散过多,元气不复;或衰老

防风解毒汤

防风解毒汤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20味。防风解毒汤的基本资料防风解毒汤(《痘科类编》卷三)处方防风1钱,地骨皮5分,生黄耆5分,白芍5分,荆芥穗5分,大力子5分。功能主治汗散清解。主毒气

甘草麻黄汤

甘草麻黄汤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2味。甘草麻黄汤的基本资料甘草麻黄汤(《金匮》卷中)别名麻黄汤、麻黄甘草汤、二物汤、麻甘汤、走马通圣散。处方甘草2两,麻黄4两。功能主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