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仁丸

Posted 枳壳

篇首语: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二仁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仁丸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3味。

二仁丸的基本资料

二仁丸(《妇人良方》卷八)

处方杏仁(去皮尖、面炒黄)1两,麻仁(别研)1两,枳壳(去瓤、麸炒赤)1两,诃子(慢火炒,捶,去核)1两。

制法上药后2物为细末,同2仁杵,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人、老人风秘,不可服大黄者。

用法用量温水下20-30丸。未知稍增。

二仁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处方杏仁(去皮、尖,面炒黄)麻仁(别研)枳壳(去瓤,面炒为末)诃子(炒,去核,为末)

制法上药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致成风秘,大便燥结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水下。未利,增加用量。

二仁丸古籍论述

二仁丸《妇人大全良方》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麻仁(别研)枳壳(去穣,麸炒赤)诃子(慢火炒,捶去核)上二物各一两为细末,同二仁杵,炼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温水下二、三十丸。未知稍增。潞公在北门,日盛夏间苦大腹不调。公随行医官李琬,本衢州市户,公不独终始涵容之,又教以医事。公病泄利,琬以言动摇之,又求速效。即以赤石脂、龙骨、干姜等药馈公,公服之,不大便者累日,其势甚苦。余方自共城来见公。未坐定,语及此事,公又不喜服大黄药。余告曰∶此燥粪在直肠,药所不及,请以蜜兑导之,公为然。时七月中苦热,余 汗为公作蜜兑,是夕三用药,下结粪四、五十枚,大如胡桃,色黑如橡栗。公二、三日间,饮食已如故。世有一种虚人,不可服利药,今载其法。蜜兑法 好蜜四、五两,银石器内慢火熬,不住手以匙搅,候可丸;见风硬即以蛤粉涂手,掐作人指状,长三寸许,坐厕上纳之,以手掩定,候大便通即放手。未快再作。(以上四方,出初虞世)

二仁丸相关中药材

1、枳壳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圆或玳玳花等将近成熟的果实。7~8月间采收,从中部横切成两半,阴干、风干或微火烘干。

性状①绿衣枳壳 为植物枸橘的近成熟果实,呈半圆球形,直径约2~3.5厘米。外皮橙褐色或绿黄色,散有众多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皱纹,密被细柔毛。果实顶端的一面有明显的花柱残基,基部的一面有果柄痕或残留短果柄。横切面果皮厚4~6毫米,黄白色,沿外缘有1~2列棕黄色油点;瓤囊6~8瓣,干缩呈棕褐色;中心柱宽4~6毫米。气香,汁胞味微酸苦。产福建、陕西等地。②酸橙枳壳 又名:川枳壳、江枳壳。为植物酸橙的近成熟果实,多横切成半圆球形,直径4.5~5.5厘米。表面绿褐色或绿棕色,略粗糙,散生多数油点。顶端一面有花柱残基,基部一面有果柄痕。横切面果皮厚约6~12毫米,中果皮黄白色,边缘有1~2列棕黄色油点;瓤囊10~13瓣,棕褐色,每瓤囊中常有种子数粒;中心柱宽7~11毫米。气香,汁胞味苦而后酸。产四川、江西、浙江等地。③香圆枳壳 又名:江枳壳、川枳壳。为植物香圆的近成熟果实,外形与酸橙枳壳相似。表面褐色或棕褐色,花柱残基的周围通常有一圈金钱环。横断面果皮厚7~13毫米,中果皮呈灰白色或白色;瓤囊10~12瓣;中心柱宽4~7毫米。气香,汁胞味酸而后苦。产四川、江西、浙江等地。④玳玳花枳壳 又名:苏枳壳。为植物玳玳花的近成熟果实,通常横切为二,呈半圆球形,直径3~4厘米。表面青黄色或橙黄色,有众多细小的油点及网状皱纹。顶端一面有微小凸起的花柱残基,基部的一面有残存的宿萼及果柄痕。横断面果皮厚5~10毫米,棕黄色;瓤囊9~12瓣;中心柱宽4~8毫米。气香,汁胞味苦而后酸。产江苏。商品枳壳,除上述四种外,尚有以甜橙(福建、贵州、云南),枸橼(云南)等的近成熟果实作枳壳使用。参见“甜橙”、“香橼”条。

功能主治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症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⑥《纲目》:“治里急后重。”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2、杏仁

别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核仁,甜梅。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晾干。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生境分布主产东北、华北各省。

性状干燥种子,呈心脏形略扁,长1~1.5厘米,宽约1厘米左右,顶端渐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种皮红棕色或暗棕色,自基部向上端散出褐色条纹,表面有细微纵皱;尖端有不明显的珠孔,其下方侧面脊棱上,有一浅色棱线状的种脐,合点位于底端凹入部,自合点至种脐,有一颜色较深的纵线,是为种脊,种皮菲薄,内有乳白色肥润的子叶两片,富于油质,接合面中间,常有空隙,胚根位于其尖端,味苦,有特殊的杏仁味。以颗粒均匀、饱满肥厚、味苦、不发油者为佳。杏仁有甜、苦之分,栽培杏所产者甜的较多,野生的一般均为苦的。从原植物来看,西伯利亚杏、辽杏及野生山杏的杏仁为苦杏仁,而杏及山杏的栽培种的杏仁有些是苦杏仁,有些是甜杏仁。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以下两种同属植物的种子亦同等使用。其形态特点:①西伯利亚杏 叶片卵形或阔卵形,叶基部圆形或稍狭,边缘具细钝齿,背面脉腋常具有白色柔毛。花梗极短或缺如。核果球形,果肉薄,直径约2厘米,成熟时开裂。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②辽杏 大部分的特征与杏相同,但其叶基部很少呈心形,边缘有粗而深锐的重锯齿,花梗一般较萼筒为长,无毛。核边缘圆钝。分布东北。

3、诃子

别名诃黎勒,诃黎,诃梨,随风子。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生境分布多栽于路旁或村落附近。原产印度、缅甸等处。我国西藏、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形或近圆球形,长3.5厘米,径1.5~2厘米。表面黄绿色或灰棕色,微带光泽,有5条纵棱及多数纵皱纹,并有细密的横向纹理,基部有一圆形的果柄残痕。质坚实,断面灰黄色,显沙性,陈久则呈灰棕色。内有黄白色坚硬的核,钝圆形。核壳厚,砸碎后,里有白色细小的种仁。气微,味酸涩。以黄棕色、有光泽,坚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下气。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①《南方草木状》:“可作饮,变白髭发令黑。”②《药性论》:“通利津液,主破胸脯结气,止水道,黑髭发。”③《唐本草》:“主冷气心腹胀满,下宿物。”④《海药本草》:“主五膈气结,心腹虚痛,赤白诸痢及呕吐咳嗽,并宜使皮,其主嗽。肉炙治眼涩痛。”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除烦,治水,调中,止泻痢,霍乱,奔豚肾气,肺气喘急,消食开胃,肠风泻血,崩中带下,五膈气,怀孕未足月漏胎及胎动欲生,胀闷气喘。并患痢人后分急痛产后阴痛,和蜡烧熏及热煎汤熏洗。”⑥《本草图经》:“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数枚。”⑦《本草通玄》:“生用则能清金行气,煨用则能暖胃固肠。”

备注其变种植物恒河诃子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点为:植物的枝、叶、花序及子房均密被白色柔毛;花序及花较密集;果实较小,被毛。广西有栽培。以上植物的叶(诃子叶)、幼果(藏青果)、果核(诃子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姜术二仁汤

姜术二仁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9味。姜术二仁汤的基本资料姜术二仁汤(《医醇剩义》卷四)处方炮姜5分,白术2钱,茯苓3钱,半夏1钱,当归2钱,苡仁8钱(炒),砂仁1钱,厚朴1钱,木香5分,广皮1钱,生

参术二仁汤

参术二仁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参术二仁汤的基本资料参术二仁汤(《辨证录》卷六)处方人参3钱,茯神3钱,炒枣仁3钱,白芍9钱,远志1钱,半夏1钱,砂仁2粒。功能主治心包、膻中之火炽甚,口干舌燥燥

二仁绛覆汤

二仁绛覆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二仁绛覆汤的基本资料二仁绛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处方光桃仁7粒,柏子仁2钱,归须钱半,真新绛钱半,旋覆花3钱(包煎),青葱管5寸(冲)。功能主治活血消瘀。主温

椒仁丸

椒仁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5味。椒仁丸的基本资料椒仁丸(《全生指迷方》卷三)别名治血分椒仁丸。处方五灵脂半两,吴茱萸(炒)半两,延胡索(炒)半两,芫花(醋浸1宿,炒)1分,续随子(去皮,研)半两,

五仁丸

五仁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五仁丸的基本资料五仁丸(《医方类聚》卷一三五引《澹寮方》)处方杏仁(酒浸,去皮、尖,麸炒令黄,取净,细研)30克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取净,细研)30克酸枣仁(汤浸

参仁丸

参仁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参仁丸的基本资料参仁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麻子仁大黄各90克当归身30克人参23克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气壅风盛,大便秘结后重,疼痛烦闷。用法用

酸枣仁丸

酸枣仁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8味。酸枣仁丸的基本资料酸枣仁丸(《重订严氏济生方》)处方茯神(去木)酸枣仁(炒,去壳)远志(去心,炒)柏子仁(炒,别研)防风(去芦)各30克生地黄(洗)枳壳(去瓤)各

冬瓜仁丸

冬瓜仁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冬瓜仁丸的基本资料冬瓜仁丸(《文堂集验方》卷二)处方老冬瓜仁2升。制法以绢袋盛,投3沸汤中,须臾取起晒干,如此3次,又以苦酒渍之2宿,晒干为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悦

荟黄二仁丸

荟黄二仁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荟黄二仁丸的基本资料荟黄二仁丸(《药奁启秘》)处方老色芦荟30粒,真净轻粉3钱,关西牛黄2钱,桃仁(去皮)30粒,杏仁(去皮)30粒,明净腰雄黄4钱。制法上为末,

酸枣丸

酸枣丸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7味。酸枣丸的基本资料酸枣丸(《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别名酸枣仁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八)。处方酸枣仁90克酸安石榴子(干子)30克葛根覆盆子各45克乌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