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油膏

Posted 地榆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地榆油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榆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

地榆油膏的基本资料

地榆油膏(《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地榆粉31g,冰片2g,麻油60ml。

功能主治胎火丹毒。

用法用量调膏。外用。

地榆油膏相关中药材

1、冰片

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

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生境分布分布南洋群岛一带。

性状①龙脑冰片 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瑞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②机制冰片 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详“艾片”条。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④张元素:“治大肠脱。”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2、地榆

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涩地榆,马连鞍薯,山红枣根,赤地愉,紫地榆,枣儿红,岩地芨,红地榆,水橄榄根,花椒地输,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黄瓜香,玉札,山枣子,酸赭,豚榆系,白地榆,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血箭草。

来源为蔷薇种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茎。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苗枯萎后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的灌木丛、草原、山坡或田岸边。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此外,甘肃、江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圆柱形,梢弯曲,长约8~13厘米,径约0.5~2厘米。外皮暗紫红色或棕黑色,有纵皱及横向裂纹,顶端有时具环纹。少数有圆柱状根茎,多数仅留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粉红色残淡黄色,有排成环状的小白点。气无,味微苦涩。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凉血上血,清热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①《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②《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③《药性论》:“止血痢蚀脓。”④《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⑤《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⑥《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⑦李杲:“治胆气不足。”⑧《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⑨《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⑩《本草正》:“清火明日。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⑾《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⑿《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备注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同属植物小白花地榆(东北、内蒙古)、细叶地榆(东北)、大花地榆(内蒙古)、长叶地榆(东北、内蒙古)等,亦同等入药。

3、麻油

别名胡麻油,乌麻油,脂麻油,香油,生油,清油。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榨取之脂肪油。

功能主治润燥通便,解毒,生肌。治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①《别录》:“利大肠,胞衣不落。生者摩疮肿,生秃发。”②《千金·食治》:“去头面游风。”③孟诜:“杀五黄,下三焦热毒气,通大小肠,治蛔心痛,敷一切恶疮疥癣,杀一切虫。取一合,和鸡子两颗,芒硝一两,搅服,少时即泻下热毒。”④《本草拾遗》:“主天行热,肠秘内结热,服一合,下利为度。”⑤《日华子本草》:“陈油煎膏,生肌长肉,止痛,消痈肿,补皮裂。”⑥《纲目》:“解热毒,食毒、虫毒。”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黄连油膏

黄连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黄连油膏的基本资料黄连油膏(《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处方黄连25g,蓖麻油75g。功能主治急性湿疹。用法用量混合。外用。黄连油膏相关中药材1、蓖麻油来源系大戟科植物蓖

黄丹油膏

黄丹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黄丹油膏的基本资料黄丹油膏(《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处方松香6克黄丹6克硫黄6克黄柏6克铅粉1克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湿疹。用法用量麻油调,外敷。黄丹油膏相关中药

黑豆油膏

黑豆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黑豆油膏的基本资料黑豆油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处方5%黑豆油,15%氧化锌。功能主治止痒,使角质还原。主用法用量直接涂于皮损处。黑豆油膏相关中药材1、豆油来源为

百药煎油膏

百药煎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百药煎油膏的基本资料百药煎油膏(《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处方百药煎15g,白矾6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湿疹。用法用量油调外搽。百药煎油膏相关中药材1、百药煎

巴油膏

巴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巴油膏的基本资料巴油膏(《简明医彀》卷八)处方巴豆(去壳,炒焦,研如膏),香油少许。功能主治解一切疮毒,腐化瘀肉,推陈致新,亦可收敛。主用法用量共研匀。点些少于肿处。

巴豆油膏

巴豆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巴豆油膏的基本资料巴豆油膏(《外科方外奇方》卷二)处方巴豆3两。制法用麻油煎片时,勿令枯,再用棉料纸滚尽外面油,以擂盆打自然油,用夏布绞出,加入轻粉3分,搅匀,瓷瓶

肥油膏

肥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9味。肥油膏的基本资料肥油膏(《金鉴》卷六十三)处方番木鳖6钱,当归5钱,藜芦5钱,黄柏3钱,苦参3钱,杏仁3钱,狼毒3钱,白附子3钱,鲤鱼胆2个。制法用香油10两,将前药

活络油膏

活络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5味。活络油膏的基本资料活络油膏(《中医伤科学讲义》)处方红花没药白芷各60克当归240克白附子30克钩藤120克紫草栀子各60克黄药子30克甘草刘寄奴丹皮梅片各60克

丹油膏

丹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丹油膏的基本资料丹油膏(《疡医大全》卷七)处方真麻仁1斤,桃枝4尺9寸,柳枝4尺9寸。制法浸7日,入锅内熬至滴水成珠,滤去滓,兑入飞过血丹8两,收成膏。功能主治一切疮

疯油膏

疯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疯油膏的基本资料疯油膏(《中医外科学讲义》)处方轻粉1钱半,东丹1钱,飞辰砂1钱。制法上为细末,先以麻油4两煎微滚,入黄蜡1两再煎,以无黄沫为度,取起离火,再将药末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