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三味汤散

Posted 龙骨

篇首语:没关系,天空越黑,星星越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地丁三味汤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丁三味汤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

地丁三味汤散的基本资料

地丁三味汤散(现代标准)

名称地丁三味汤散

拼音di ding san wei shang san

成份苦地丁,龙骨(焖煅),黑云香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用于血热,头痛。

规格每袋装15克或30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克,一日1~2次。

注意事项1、服用三天,症状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并去医院就诊。2、孕妇慎用。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执行标准蒙药分册

地丁三味汤散相关中药材

1、苦地丁

别名地丁,地丁草,地丁,紫花地丁,扁豆秧,小鸡菜,苦丁。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夏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切段。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溪流及平原、丘陵草地或疏林下。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

性状为干燥皱缩全草,长5~10厘米,叶具长柄;叶片3回羽状深裂,裂片狭细。叶腋有淡紫色小花,或长椭圆形扁平的荚果,表面灰绿色,内含数粒扁圆形、黑色的种子。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①《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痈疽疔肿,淋巴结结核。”②《河北中药手册》:“治急性传染性肝炎。”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消炎解毒。治黄疸肝炎,高热烦躁。”

2、龙骨

别名五花龙骨。

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生境分布产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地。

性状①五花龙骨 又名:青化龙骨、花龙骨。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淡黄白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的花纹,深浅粗细不一。表面平滑,时有小裂隙。断面多粗糙,质硬而脆,易片片剥落而散碎。吸湿性强,以舌舐之有吸力。无臭,无味。以质脆,分层、有五色花纹、吸湿力强者为佳。②龙骨 又名:白龙骨(《千金方》).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有的具纹理与裂隙,或具棕色条纹和斑点。质硬,断面不平坦,色白,细腻如粉质。吸湿力亦强。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但一般以五花龙骨为优。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①《本经》:“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②《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尿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龙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③《药性论》:“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⑤《珍珠囊》:“固大肠脱。”⑥《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3、地丁

别名箭头草,羊角子,独行虎,地丁草,如意草。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或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带根全草。①紫花地丁、犁头草:5~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取带根全草,去净泥土,晒干。②米口袋及小米口袋:春、秋季采挖带根全草,晒干或鲜用。③华南龙胆:春、夏季,花初开时采取全草,晒干。

性状①紫花地丁 又名:堇菜地丁。为植物紫花地丁或犁头草的带根全草。市售品多皱缩弯曲成不规则的团块,主根数条,长3~5厘米,直径1~3毫米。表面皱缩而粗糙,土黄色,波状弯曲,具须根痕。地上部分呈深绿色至绿黄色,叶柄细长,扭曲,叶片极皱缩,用热水浸软摊开后,呈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全体被毛。花茎细长,顶端常具三裂蒴果,内含多数种子,长圆球形,淡黄棕色。质脆易碎。气微臭,味微苦而涩并稍粘。以色黄绿、整齐、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②甜地丁 又名:米口袋地丁、萝卜地丁。为植物米口袋或小米口袋的根或带根的全草。主根呈纺锤形、长锥形或长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3~6毫米。表面红棕色至土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多少扭曲,或有残存的支根及须根,皮孔横生,稍突起,呈点线状,色稍深。上端有多数基生叶。叶为羽状复叶,叶柄细长,小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被白色柔毛,多呈灰绿色。有时可见圆筒形的荚果,表面密被柔毛,开裂或不开裂。主根质坚而稍韧,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极多,乳白色,内面不平坦,微显颗粒状,乳黄色,并有放射状花纹,气微臭,味淡而梢甜。以根粗壮而长、叶绿,无杂质者为佳。主产东北、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③龙胆地丁 又名:华南地丁,为植物华南龙胆带花的全草。多干燥皱缩成不规则团块,根部土黄色。用热水浸软,摊开观察:茎自基部丛生,多数,紫红色,顶端具淡紫色或淡土黄绿色的钟状花。叶两两对生,长圆形至长椭圆形,叶柄较短或无;近基部的叶密集,形状较大,上部的叶稀疏,形状较小。质地较脆而易碎。有青草气,味淡而稍苦。以株矮小,叶色青、花色紫者为佳。主产广西,广东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①《滇南本草》:“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②《纲目》:“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③《本草求原》:“凉血,消肿毒。治血热筋痿,敷疮妙。”④《岭南采药录》:“作泻药及吐药。”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疗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⑥苏医《中草药手册》:“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鼻出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

备注地丁药材,较为复杂,除上述品种外,在广东以长萼堇菜、陕西以白花堇菜、新疆以香堇的带根全草作紫花地丁入药。另有一种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东北、内蒙古、河北、青海、山东等地作“地丁”入药。详“苦地丁”条。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四味光明盐汤散

四味光明盐汤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四味光明盐汤散的基本资料四味光明盐汤散(现代标准)名称四味光明盐汤散拼音SiweiGuangmingyanTangsan成份光明盐干姜诃子荜茇功能主治温胃散寒

半夏汤散

半夏汤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半夏汤散的基本资料半夏汤散(《普济方》卷一八七)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木通1两,桂心1两,吴茱萸1分(汤浸7次,焙,炒)。制法上

锁阳三味片

锁阳三味片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锁阳三味片的基本资料锁阳三味片(现代标准)名称锁阳三味片拼音SuoyangSanweiPian成份锁阳诃子山柰冰糖硬酯酸镁制成片功能主治理气制酸,和胃止痛。用于胃

地丁饮

地丁饮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地丁饮的基本资料地丁饮(《验方新编》卷十一)处方紫花地丁1两,白矾3钱,甘草3钱,银花3两。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水煎服。地丁饮(《治疗汇要》卷下)处方鲜紫花地丁。功

地丁散

地丁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0味。地丁散的基本资料地丁散(《简明医彀》卷八)处方地丁、当归、大黄、赤芍、金银花、甘草减半。功能主治恶疮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地丁散(《圣惠》卷六十五)处方地丁半两,(

沉香三味散

沉香三味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0味。沉香三味散的基本资料沉香三味散(《普济方》卷二四二引《经验良方》)别名沉香三和汤。处方槟榔(面裹煨,去面)7钱半,甘草(微炒)7钱半,木香(不见火)7钱半,陈皮

“三味”好养生

在绍兴的鲁迅故里,“三味书屋”是一个难忘的地方。其主人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恩师,他以“三味”命名,有着深厚的蕴涵。据寿先生的后人讲述,“三味”应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是寿氏传承的家训。“布

跌打十三味煎

跌打十三味煎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0味。跌打十三味煎的基本资料跌打十三味煎(《外科集腋》卷八)处方赤芍、香附(酒洗,炒)、玄胡、三棱、红花、桃仁、骨碎补、青皮、蓬术、乌药、木香、苏木、归尾。功能主治

地丁膏

地丁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地丁膏的基本资料地丁膏(《惠直堂方》卷三)处方黄花地丁(即蒲公英)8两,紫花地丁8两。制法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去滓,又熬成膏。功能主治乳吹,并一切毒。用法用量摊贴

红花清肝十三味丸

红花清肝十三味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5味。红花清肝十三味丸的基本资料红花清肝十三味丸(现代标准)名称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拼音HonghuaQingganShisanweiWan成份红花、麦冬、木香、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