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秽消痧汤
Posted 牛蒡
篇首语:没有口水和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涤秽消痧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涤秽消痧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
涤秽消痧汤的基本资料
涤秽消痧汤(《急救痧症全集》卷下)处方瓜蒌1钱,牛蒡子1钱,僵蚕1钱,薄荷5分,泽泻5分,陈皮、银花。
功能主治触冒秽浊不正之气,发痧,胸膈痞满,痰滞气逆等症。
用法用量方中陈皮、银花用量原缺。
涤秽消痧汤相关中药材
1、牛蒡子别名大力子,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蝙蝠刺,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粘苍子,鼠尖子,弯巴钩子,万把钩,大牛子,牛子,大牛了,土大酮子。
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集。晒干,打出果实,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生用或炒黄用。
生境分布分布全国各地。一般为栽培品。
性状瘦果呈长扁卵形,长约6毫米,中部直径约3毫米。外皮灰褐色,有数条微突起的纵纹,中间一条较明显,全体有稀疏的斑点,又似致密的网纹.一端略窄,微弯曲,顶上有一浅色小点;另一端钝圆,稍宽,有一小凹窝。纵面稍隆起,边缘光圆而厚。外皮较坚硬,破开后种仁两瓣,灰白色,富有油性。无臭,味微苦。以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者佳。主产河北,吉林、辽宁、浙江、黑龙江等地。此外,四川,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亦产。以东北产量较大,浙江所产品质较优。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①《别录》:“明目补中,除风伤。”②《药性论》:“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③《食疗本草》:“炒过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④《本草拾遗》:“主风毒肿,诸痿。”⑤《医学启源》:“消利咽膈。《主治秘要》:润肺散气。”⑥李杲:“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⑦《纲目》:“消斑疹毒。”
2、泽泻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水泻,禹孙,水泽,如意花,车苦菜,一枝花。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冬季叶子枯萎时,采挖块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皮。
生境分布生于沼泽边缘。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疆等地。四川、福建有大面积的栽培。
性状干燥块茎类圆球形、长圆球形或倒卵形,长约4~7厘米,直径约3~5厘米;表面黄白色,未去尽粗皮者呈淡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凹陷,并散有无数突起的须根痕迹,在底部尤密;质坚实,破折面黄白色,带颗粒性。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主产福建、四川、江西,此外贵州、云南等地亦产。商品中以福建、江西产者称“建泽泻”,个大,圆形而光滑;四川、云南、贵州产者称“川泽泻”,个较小,皮较粗糙。一般认为建泽泻品质较佳。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3、瓜蒌别名天撤,苦瓜,山金匏,药瓜皮。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l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果实。秋末果实变为淡黄时采收,悬挂通风处阴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丛、林缘半阴处。主产山东、河南、河北。
性状果实卵圆形或类球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深橙黄色至橙红色,皱缩或较平滑,顶端有残存花柱基,基部有果梗残迹;质脆,易破开,果皮稍厚,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气如焦糖;味微酸甜。
功能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4、薄荷别名蕃荷菜,菝蕑,吴菝蕑,南薄荷,猫儿薄苛,野薄荷,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蕃荷菜,菝蔺,吴菝蔺,升阳菜,薄苛,夜息花。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叶。大部分产区每年收割2次,第1次(头刀)在小暑至大暑间。第2次(二刀)于寒露至霜降间,割取全草,晒干。广东,广西温暖地区1年可收割3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
性状干燥全草,茎方柱形,长15~35厘米,直径2~4毫米,黄褐色带紫,或绿色,有节,节间长3~7厘米,上部有对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绒毛,角棱处较密,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叶片卷曲面皱缩,多破碎。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具有白色绒毛;质脆。枝顶常有轮伞花序,黄棕色,花冠多数存在。气香,味辛凉。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①《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②《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③孙思邀:“煎汤洗漆疮。”④《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⑤《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⑥《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⑧《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⑨《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⑩李杲:“主清利头目。”⑾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⑿《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⒀《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⒁《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⒂《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5、牛蒡别名恶实,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
功能主治1、身肿欲裂。用牛蒡子二两,炒过,研细。每服二钱,温水送下。一日服三次。2、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细。每服一匙,热酒送下。3、小舌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为末,茶调服。4、小舌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启关散”。5、风热瘾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以薄荷汤送下。6、牙痛。用牛蒡子(炒过),煎水含嗽。7、妇女吹乳。用牛蒡子一钱、麝香少许,温酒小口送下。8、关节肿痛(风热攻犯手指,赤肿床木,甚至攻达肩背两膝,遇暑热则便秘)。用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9、流行性热症(小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用牛蒡根捣汁服一小碗,有效。10、伤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条,麻黄、牛膝、天南星各六钱,先锉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药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三次。11、一切风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装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内。每天取饮适量。12、老人中风(口目抽动,烦闷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晒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饼,在豉汁中煮熟,添葱椒五味。经常空心取食,极有效。13、头面忽肿,或连手足红肿。用牛蒡根洗净研烂,加酒煎成膏,摊布上贴肿处。同时以热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肿消痛减。14、头风白屑。用牛蒡叶捣汁,熬浓涂头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荚水洗去。15、喉中热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16、牙痛。齿龈肿,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17、项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将根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常服。18、小便不通、脐腹急痛。用牛蒡叶汁、生地黄汁各二合,和匀,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开几次,调滑石末一钱服下。19、诸疮肿毒。用牛蒡根三条,洗净,煮烂,捣成汁,加米煮粥,每食一碗。20、月经不通(腹肋胀痛)。用牛蒡根二斤,锉小,蒸三遍,装入布袋,在二斗酒中泡五天。饭前温服一碗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涤秽漱口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涤秽漱口散的基本资料涤秽漱口散(《秘传大麻疯方》)处方羌活、防风、甘草、贯众、香附、荆芥、藿香、川芎、寄奴、银花。功能主治白粉疯,形如白粉,肌肤如霜,服追风散3日
涤秽免痘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涤秽免痘汤的基本资料涤秽免痘汤(《古今医鉴》卷十四)处方楝树子1升许。功能主治去胎毒,防痘疹。主用法用量正月初1日,煎汤待温,洗儿全身头面上下,以去其胎毒,洗后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