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肝散

Posted 细辛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牛肝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牛肝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

黄牛肝散的基本资料

黄牛肝散(《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处方黄牛肝1具,土瓜根3两,羚羊角屑3升,蕤仁3两,细辛6两,车前子1升。

制法上6味药,合肝于瓶中,春、夏之月封之15日,冬月封之20日,出晒干,捣下筛。

功能主治青盲积年。

用法用量酒服方寸匕。

注意忌肉、鱼、五辛、生菜等。

黄牛肝散相关中药材

1、羚羊角

别名高鼻羚羊,泠角。

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角。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将角从基部锯下。一般以8~10月猎取者色泽最好。

生境分布主要栖于半沙漠地区。夏季大多居于空旷的荒漠地带,晚秋至冬季则在盐沼半荒漠地带。群栖。分布新疆等地。产于新疆。

性状完整的角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25~40厘米,基部直径约3厘米,白色或黄白色。除尖端部分外,有10~20个隆起的轮脊,幼枝较少。尖部光圆,弯锥形,光润如玉,嫩枝透视有血丝或呈紫黑色,无裂纹,质老的有纵裂纹,无黑尖。角基部圆形,有骨塞,名“羚羊塞”,约占全长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骨塞圆形,坚硬而重,表面有凸出的顺纹与角内面合槽,颇坚固,自横截面上视之,其接合处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将骨塞除去后,角之下半段为简形,中空,有细孔直通尖上,习称“通天眼”,近光可透视,为羚羊角的主要鉴别特征。质坚硬。无臭,味淡。以质嫩、色白、光润、有血丝、无裂纹者为佳。质老、色黄白、有裂纹者质次。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治热病神昏痉默,谵语发狂;头痛眩晕,惊痫搐搦,目赤翳膜。①《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②《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③《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④孟诜:“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⑤《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⑥《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⑦《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⑧《本草再新》:“定心神,止盗汗,消水肿,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

2、车前子

别名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

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后搓出种子,簸去果壳杂质。

性状①大粒车前 为车前的种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2毫米,宽1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密网纹,种脐淡黄色,椭圆凹窝状。气味无,嚼之带粘液性。以粒大、色黑、饱满者为佳。主产江西、河南。此外,东北、华北、西南及华东等地亦产。②小粒车前 为平车前的种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1~1.5毫米,宽不足1毫米,余与上种相似。主产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此外,山西、内蒙古、吉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①《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②《本草经集注》:“主虚劳”③《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④《药性论》:“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⑤《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⑥《医学启源》:“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热,止水泻”⑧《纲目》:“止暑湿泻痢”⑨《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亦白带浊,血闭难产”⑩《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利尿”⑾《山东中药》:“敷湿疮、脓泡疮、小儿头疮”

3、土瓜

别名土蛋,滇土瓜,山土瓜,土蛋,红土瓜,山红苕,野红苕,山萝卜。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土瓜的块根。秋季采挖,洗去泥沙,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产云南。

性状干燥的块根多已切成厚约5毫米的圆片,切面黄白色,呈粉性,质地较疏松,有干缩皱纹。周围根皮菲薄,外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粗糙。气微,味微甜。以干燥、色白、不碎为佳。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润肺止咳。治黄疸,慢性肝炎,肺热咳嗽,下血,乳少,带下,小儿疳积。①《滇南本草》:“有红白两种。红者治妇人赤白带下,通经解热;治咳嗽,肺经结热成痈,亦治妇人乳结不通,阴阳不分,子宫虚冷,男子精寒;又健脾胃而生津液,生食止呕疗饥;补脾,解胃热,宽中,利小便,止大肠下血:白者治肺热,消渴,利小便;治肺痈咳嗽,通乳汁”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平肝,清肝热”

4、车前

别名罘苜,马舄,当道,陵舄,牛舌草,车前草,虾蟆衣,牛遗,胜舄,车轮菜,胜舄菜,蛤蚂草,虾蟆草,钱贯草,牛舄,地胆头,白贯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蟾蜍草,猪肚菜,灰盆草,打官司草,车轱辘菜,驴耳朵菜。

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夏季采收,去尽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各地均有出产,以江西、安徽、江苏产量较多。

性状干燥的全株长10~17厘米。根细小为须状。叶呈灰绿色而卷曲,叶片平展成广卵形或椭圆形,具纵脉5~7条,叶柄细长。花茎顶部有留存蒴果盖裂后的蒴瓣及宿萼,有时尚有未开放的花。气微,味苦而带粘液性。

功能主治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肉,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①《别录》:“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②陶弘景:“疗泄精”③《药对》:“主阴癀”④《药性论》:“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⑤《滇南本草》:“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⑥《本草汇言》:“主热痢脓血,乳蛾喉闭。能散,能利,能清”⑦《本草正》:“生捣汁饮,治热痢,尤逐气癃,利水”⑧《本草备要》:“行水,泻热,凉血”⑨《生草药性备要》:“治白浊”⑩《医林纂要》:“解酒毒”⑾《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⑿《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治毒疮,疔肿”⒀《湖南药物志》:“祛痰止咳,滑胎,降火泻热,除湿痹,祛膀胱湿热,散血消肿。治火眼,小儿食积,皮肤溃疡,喉痹”

5、蕤仁

别名蕤核,蕤子,白桵仁,棫仁,美仁子,蕤核,白挼仁,单花扁核木,蕤李子,山桃,小马茹子,蕤核仁。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单花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核。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或川河间沙丘上。分布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主产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干燥果核呈稍扁的类心脏形,两侧略不对称。表面浅棕色至暗棕色,有深色的网状沟纹。质坚硬。敲开硬壳,内含扁平类圆形或心脏形的种子,种皮棕色至暗棕色,子叶2片,白色肥厚,富油性。气无,味微苦。以浅棕色、饱满肥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散热,养肝,明目。治目赤肿痛,昏暗羞明,眦烂多泪,鼻衄。①《本经》:“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②《吴普本草》:“补中强志,明耳目”③《别录》:“目肿眦烂,齆鼻,破心下结痰痞气”④《药性论》:“治鼻衄”⑤《本草拾遗》:“生治足睡,熟治不眠”⑥《本草蒙筌》:“专治眼科,消上下胞风肿烂弦,除左右眦热障胬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

6、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金盆草,山人参,小辛,细条,绿须姜,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带根全草。5~7月间连根挖取,除净泥土,及时阴干。(不宜晒干,勿用水洗,否则会使香气降低,叶变黄,根变黑而影响质量)置干燥通风处,防止霉烂。

性状①辽细辛 又名:北细辛(《理伤续断秘方》)。叶片1~2枚,下连根茎及根,有时可见花或果实。叶柄长,有纵纹,叶片多皱缩或破损,质薄,灰绿色,有时带黄,质脆易碎。花单1,暗紫褐色,碗状。根茎为不规则圆柱形,纤细弯曲,具分枝,长1~4厘米,直径2~4毫米,灰棕色,粗糙,有节,节间约2~3毫米。根细长,密生节上,灰棕色,表面平滑,或有微细纵皱纹,下端常有细须根.质脆易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气甚芳香,味辛辣,后具麻木烧灼感。以根灰黄色、叶绿色、味辛辣而麻舌者为佳。产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②华细辛 外形与辽细辛相似,但根茎较长,长约3~8厘米,直径约1~2厘米,节间极短,仅达1毫米。香气及辛辣味较弱,而麻木的烧灼感较强。产陕西。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①《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②《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③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④《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手足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庠,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⑤《日华子本草》:“治咳,消死肌疮肉,胸中结聚。”⑥《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⑦《珍珠囊》:主少阴苦头痛。⑧《纲目》:“治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起目中倒睫。”⑨《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歇气壅。”⑩《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1)发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或风寒所致的头痛,可配麻黄、藁本。(2)温经止痛:用于寒邪入络之肌肉关节痛。(3)温化寒痰:用于稀痰壅盛的慢性支气管炎。(4)宜通肺窍:用于鼻炎、鼻窦炎。

备注除上述正品外,少数地区尚以下列各种作细辛使用,一般称为土细辛。①杜衡的根茎及根,亦称马辛,使用于江苏、浙江等地。参见“杜衡”条。②大花细辛的根茎及根,使用于四川等地。参见“花脸细辛”条。③花叶细辛的根茎及根,使用于广东、广西等地。④圆叶细辛的根茎及根,使用于广西。⑤盆草细辛(又名:毛细辛)及双叶细辛的全草,使用于四川、陕西。⑥长花细辛的根茎及根,使用于陕西,参见“黄细辛”条。⑦茨菇叶细辛的带根全草,使用于湖北、广西,参见“苕叶细辛”条。⑧金耳环的全草,使用于广西,参见“金耳环”条。

7、牛肝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

功能主治养血,补肝,明目。治血虚萎黄,虚劳羸瘦,青盲,雀目。①《别录》:“主明目”②孟诜:“醋煮食之,治瘦,治痢”③《本草拾遗》:“肝和腹内百叶(即重瓣胃),作生,姜、醋食之,主热气,水气,丹毒,解酒劳”④《日用本草》:“明目,平肝气”⑤《本草蒙筌》:“助肝血,明目”⑥《本草经疏》:“补肝,治雀盲”⑦《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萎黄病,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小儿疳眼,夜盲”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黄牛散

黄牛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黄牛散的基本资料黄牛散(《朱氏集验方》卷五)处方大黄1两,白牵牛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肺热,脉滑大,气急喘满。用法用量每服2钱,蜜水调下;用皂角青为丸亦可。黄牛散

黄牛胆煎

黄牛胆煎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9味。黄牛胆煎的基本资料黄牛胆煎(《圣惠》卷三十二)处方黄牛胆汁半合,鲤鱼胆汁半合,猪胆汁半合,羊胆汁半合,熊胆1分,胡黄连1分(捣末),黄连1分(去须,为末),秦皮1分

黄牛丸

黄牛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3味。黄牛丸的基本资料黄牛丸(《女科百问》卷上)处方白龙骨(烧)1两,铁粉(研)1两,茯神1两,人参1两,黄连1两,铅霜1两,犀角(屑)1两,防风1两,朱砂1两(研),牛

黄牛脑子酒

黄牛脑子酒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3味。黄牛脑子酒的基本资料黄牛脑子酒(《医学入门》卷三)处方牛脑髓1个(薄切),白芷3钱,川芎末3钱。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偏正头风。用法用量同入瓷器内加酒煮熟

济肝散

济肝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济肝散的基本资料济肝散(《眼科全书》卷六)处方羌活、细辛、菊花、蒺藜。制法上研末。功能主治眼泪常出。用法用量麦冬煎汤调下。济肝散相关中药材1、羌活别名蚕羌,竹节羌,大

泄肝散

泄肝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泄肝散的基本资料泄肝散(《银海精微》卷下)处方栀子仁荆芥大黄甘草功能主治治肝经有热,眼赤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泄肝散相关中药材1、荆芥别名假苏,鼠蓂,姜芥,假苏,姜苏

车肝散

车肝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车肝散的基本资料车肝散(《眼科全书》卷三)处方细辛、黄芩、防风、茺蔚子、木贼、大黄、车前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肝虚,鸡盲内障。用法用量加乌豆7粒,同煎,食后服。车肝

保肝散

保肝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0味。保肝散的基本资料保肝散(《回春》卷五)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枸杞1钱,苍术(米泔制)1钱,白术(去芦)1钱,密蒙花1钱,羌活1钱,天麻1钱,薄荷1钱,柴胡1钱,藁

和肝散

和肝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和肝散的基本资料和肝散(《千家妙方》卷下引马荫笃方)处方全瓜蒌60g,广郁金15g,片姜黄15g,神曲15g,生甘草15g。制法共研细粉。功能主治清热化郁,健脾和肝。

洗肝散

洗肝散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7条,相关中药材15味。洗肝散的基本资料洗肝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