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丸
Posted 大豆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卷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卷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
黄卷丸的基本资料
黄卷丸(《医级》卷八)处方大豆黄卷1升(炒,勿令焦)。
制法上为末,水法为丸。
功能主治水气为病,小便不利,通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早、晚开水送下。食淡为妙。
黄卷丸相关中药材
1、大豆黄卷别名大豆卷,大豆蘖,黄卷,卷蘖,黄卷皮,豆蘖,豆黄卷,菽蘖,大豆卷;大豆蘖。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黑大豆)发芽后晒干而成。
性状干燥种子呈椭圆形,稍扁,长0.7~1.2厘米,直径5~7毫米,种皮黑褐色或紫褐色,有横向皱纹或纵裂,多数破裂,露出黄白色的子叶。子叶两片,肥厚;胚根细长,伸出于种皮之外,长5~10毫米,极弯,淡褐色,硬脆易断。气无,味淡,有油腻感。以粒大饱满、色黑褐、有皱纹及短芽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解表邪,分利湿热。治湿温初起,湿热不化,汗少,胸痞,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湿痹,筋挛,骨节烦疼。①《本经》:“主湿痹,筋挛,膝痛。”②《别录》:“五藏(一作「五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毒(一作「止痛」)。去黑皯,润泽皮毛。”③《食疗本草》:“破妇人恶血。”④《纲目》:“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⑤《中药志》:“发表利湿。治湿热内蕴,汗少,小便不利。”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陶弘景说:黑大豆浸水使出芽,生五寸长,晒干,名为黄卷。用的时候,用水熬后服用。李时珍说,还有一种方法:壬癸日用井华水浸大豆,待豆芽生出,去皮阴干备用。 味甘,性平,无毒。治湿痹、筋骨拘挛、膝痛,可补
语出《灵枢.五味篇》。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宜。如脾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食黄麦、鹅肉
保生圆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0味。保生圆的基本资料保生圆(《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大麻仁(去皮)一两半,贝母、黄芩、大豆黄卷、粳米、甘草(微炙赤)、干姜(炮)、肉桂(去粗皮)、石斛(
大豆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大豆丸的基本资料大豆丸(《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处方大豆黄卷1升(微炒),熏陆香(研)1两,白龙骨(研)1两,黄蜡(酒煮过)1两,蜜2升,真酥半升,白茯苓(去黑皮)1斤
豆卷散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2味。豆卷散的基本资料豆卷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别名大黄豆卷散。处方大豆黄卷(水浸黑豆生芽,晒干)1两,板兰根1两,贯中1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细末
蚕矢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方歌有云:蚕矢汤用苡木瓜,芩连栀通吴萸夏,加入豆卷清湿热,吐利腹痛转筋佳。蚕矢汤的基本资料蚕矢汤(《霍乱论》卷下)处方晚蚕沙15克生苡仁大豆黄卷各12克陈木瓜9克川黄
大豆麨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大豆麨方的基本资料大豆麨方(《圣济总录》卷九十七)处方大豆黄卷(炒熟,捣末)1升,酥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口疮烦闷,大便秘涩。用法
除湿解毒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3味。除湿解毒汤的基本资料除湿解毒汤(《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处方土茯苓、薏苡仁、萆薢、车前子、大豆黄卷、泽泻、板蓝根、赤芍。功能主治湿毒浸淫,指缝湿烂及皮肤糜烂,湿
填骨髓煎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5味。填骨髓煎的基本资料填骨髓煎(《鸡峰普济方》卷七)处方白茯苓60克山茱萸当归巴戟五味子人参远志桂心附子菟丝子天门冬大豆黄卷各30克肉苁蓉60克石斛石韦各15克制法上
处方1、小儿肝炎颗粒处方茵陈120g桅子(姜炙)30g黄芩60g黄柏60g山楂(炒焦)90g大豆黄卷90g郁金15g通草30g性状为黄绿色的颗粒;味甜、微苦而涩。炮制以上八味,桅子、黄芩、黄柏三味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