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胃康颗粒

Posted 党参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小儿肠胃康颗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儿肠胃康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3味。

小儿肠胃康颗粒的基本资料

小儿肠胃康颗粒(现代标准)

名称小儿肠胃康颗粒

拼音Xiao’er Changweikang Keli

成份鸡眼草、地胆草、谷精草、夜明砂、蚕砂、蝉蜕、谷芽、盐酸小檗碱、木香、党参、麦冬、玉竹、赤芍、甘草。辅料为蔗糖、甜叶菊糖苷。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调理脾胃。用于小儿营养紊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精神烦忧,夜寝哭啼,腹泻腹胀。

规格每袋装5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10克,一日3次。

禁忌1、对盐酸小檗碱过敏者和有溶血性贫血史者禁用。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3、糖尿病患儿禁服。

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2、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感冒时不宜服用。4、长期厌食,体弱消瘦者,及腹胀重、腹泻次数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5、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6、本品含盐酸小檗碱。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部标十九册

小儿肠胃康颗粒相关中药材

1、谷精草

别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耳朵刷子,挖耳朵草,鼓槌草,衣钮草,谷精珠。

来源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花序。8~9月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去泥杂,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水稻田或池沼边潮湿处。分布安徽、扛苏、浙江、台湾、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此外,湖北、安徽、江西等地亦产。

性状为带花茎的头状花序。花序呈扁圆形,直径4~5毫米;底部有鳞片状浅黄色的总苞片,紧密排列呈盘状;小花30~40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色的细粉;用手搓碎后,可见多数黑色小粒及灰绿色小形种子。花序下连一细长的花茎,长约15~18厘米,黄绿色,有光泽;质柔,不易折断。臭无,味淡,久嚼则成团。以珠大而紧、灰白色,花茎短、黄绿色,无根、叶及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①《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②《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备注同属植物赛谷精草及白珠谷精草的带花茎的头状花序亦同等入药。头状花序较小,直径2~4毫米,灰黄色,小花十几朵,较疏松排列,花茎细而柔软,有时带有叶片。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习惯使用华南谷精草及毛谷精草的头状花序,通称“谷精珠”。

2、鸡眼草

别名掐不齐,人字草,斑珠科,公母草,牛黄黄,炸古基,小蓄片,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白斑鸠窝,鸳鸯草,夜关门,老鸦须,铺地龙,蚂蚁草,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小延边草,花生草,白萹蓄,小关门,瞎眼草,小号苍蝇翼,红骨丹,蚂蚁,掐不齐,白扁蓄,小号苍蝇草,三叶人字草,铺地锦。

来源为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7~8月采取,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生长于向阳山坡的路旁、田中、林中及水边。分布东北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①《本草求原》:“治跌打扑肿,解毒”②《植物名实图考》:“除火毒。中暑捣取汁,(和)凉水饮之”③《南京民间药草》:“利小便”④《福州草药》:“治蛇咬伤”⑤《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妇人白带,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红白痢疾”⑥《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泻痢及小儿疳疾”⑦《贵州民间药物》:“止血。治腹痛”⑧《四川中药志》:“解热、散痧。治腰痛腹泻,发痧,白痢”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利湿健脾,解热止痢”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咳嗽胸痛,尿路感染,肠炎,痢疾”⑾《福建中草药》:“利水消积。治消化不良腹泻”⑿《陕西中草药》:“收敛,固脱。治子宫脱垂,脱肛”

备注同属植物长萼鸡眼草形态与鸡眼草相似,但茎较粗壮直立;小叶倒卵形,密生长毛;萼片稍长。有些地区亦作鸡眼草使用。

3、夜明砂

别名蝙蝠屎,天鼠屎,檐老鼠屎,鼠法,石肝,黑砂星。

来源为蝙蝠科动物蝙蝠等多种蝙蝠的干燥粪便。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宜。到山洞中铲取,除去泥土,拣净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山区均产。主产浙江、江西、江苏、广西、河南、甘肃、辽宁等地。

性状为长椭圆形颗粒,两头微尖,长5~7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破碎者,呈小颗粒或粉末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小翅。气无,味微苦而辛。以身干无砂土、色棕褐、质轻、嚼之无砂感、并有小壳点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热明日,散血消积。治青盲雀目,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疟疾。①《本经》:“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气血,破寒热积聚。除惊悸”②《别录》:“去面黑皯”③《唐本草》:“酒服方寸匕,主子死腹中”④《日华子本草》:“炒服治瘰疬”⑤《本草衍义》:“合疳药”⑥《纲目》:“治目盲,障翳,明目,除疟”

4、玉竹

别名萎蕤,玉参,尾参,铃当菜,小笔管菜,甜草根,靠山竹,委萎,女萎,萎yi,葳蕤,王马,节地,虫蝉,乌萎,青粘,黄芝,地节,萎蕤,马熏,葳参,玉术,山玉竹,笔管子,十样错,竹七根,竹节黄,黄脚鸡,百解药,山姜,黄蔓菁,连竹,西竹,萎莎,女草,娃草,丽草,萎香,山铃子草,铃铛菜,灯笼菜,山包米,芦莉花。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春、秋二季都可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晾晒至外表有粘液渗出,轻撞去毛,分开大小个,继续晾晒至微黄色,进行揉搓、晾晒,如此反复数次,至柔润光亮、无硬心,再晒至足干:或将鲜玉竹蒸透后,边晒边揉,至柔软而透明时再晒干。收贮于干燥通风处,防霉蛀走油。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林下或石隙间,喜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并有栽培。主产河南、江苏、辽宁、湖南、浙江。此外,安徽、江西、山东、陕西、广西、广东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残略扁,多不分枝,长5~15厘米,直径0.5~1厘米。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稍粗糙,有细纵皱纹,节明显,呈稍隆起的波状环,节间长度多数在l厘米以下,节上有多数不规则散在的细根痕,较大的根痕呈疣状突起,有时可见圆盘状的地上茎痕迹。干燥者质坚硬,角质样而脆,受潮则变柔软。折断面带颗粒性,黄白色。气微弱,味略甜,有粘性。以条长、肉肥、黄白色,光泽柔润者为佳。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①《本经》:“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②《别录》:“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③《药性论》:“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④《本草拾遗》:“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⑤《四声本草》:“补中益气”⑥《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⑦李杲:“润肝,除热。”“主风淫四末”⑧《滇南本草》:“补气血,补中健脾”⑨《纲目》:“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⑩《广西中药志》:“养阴清肺润燥。治阴虚,多汗,燥咳,肺痿”

备注玉竹还有肥玉竹,明玉竹,尾参等别外。本品味甘,多脂,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伤脾胃,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或因高烧耗伤津液而出现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本品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有滋养镇静神经和强心的作用。适用于心悸、心绞痛。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玉竹还有降血糖作用,还有润泽皮肤,消散皮肤慢性炎症和治疗跌伤扭伤的功效。

5、小檗

别名三颗针,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子檗,山石榴,三颗针,大山黄刺。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小檗、细叶小檗或日本小檗的根及茎枝。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热痹,瘰疬,肺炎,结膜炎,痈肿疮疖,血崩。①陶弘景:“主口疮”②《唐本草》:“主口疮疳蠚,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③《纲目》:“治血崩”④《陕西中草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6、甘草

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备注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尚有以下向属植物亦入药用。①光果甘草,又名:欧甘草。其特征为局部被有白霜和疏柔毛,不具腺毛,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卵形。荚果长圆形,扁而直或略弯曲。分布新疆。②黄甘草,其特征茎上部被微毛或近无毛.荚果略作镰状弯曲,膨胀,具腺毛。分布甘肃。③胀果甘草,其特征小叶3~5片,稀达7片,下面中脉无毛。荚果长圆形而直,膨胀。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7、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云木香。

来源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ppa Decn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后撞去粗皮。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云南、四川。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8、地胆

别名蚖青,杜龙,青虹,蛇要,青蟊,青蠵,圆胸地胆。

来源为芫青科昆虫地胆的干燥全虫。夏、秋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

功能主治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鼻息肉;内服治瘰疬。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死肌,破症瘕,堕胎”②《别录》:“蚀疮中恶肉、鼻中息肉,散结气石淋,去子,服一刀圭即下”③《药性论》:“能宣出瘰疬根从小便出,上亦吐之;治鼻齆”④《纲目》:“治疝积疼痛,余功同斑蝥”

9、蝉蜕

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蜩甲,伏壳,枯蝉,蝉甲,蜩蟟退皮,蝉退壳,蝉退,蝉脱,催米虫壳,唧唧猴皮,唧唧皮,热皮,麻儿鸟皮,仙人衣,伏蜟。

来源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夏、秋采集,除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四川等地。以山东产量较大。

性状全角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3~4厘米,宽约1.5~2厘米。表面呈茶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被黑棕色或黄棕色细毛。头部触角1对,呈丝状,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的背面纵裂或呈十字形纵横裂开;左右具小翅两对,前对较长,后对较短;腹面足3对,前足腿节及胫节先端具锯齿,肘节先端有2个小刺,齿刺皆呈黑棕色;中足及后足均细长。腹部扁圆;共分9节,尾端呈三角状钝尖。体轻,膜质,中空,易碎。气微弱,味淡。以色黄、体轻、完整、无泥砂者为佳。

功能主治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①《别录》:“主小儿痫;灰服之主久痢”②《药性论》:“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③《本草拾遗》:“研,一钱匕,井花水服,主哑病”④《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⑤《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10、谷芽

别名蘖米,谷蘖,稻蘖,稻芽,粟芽。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

生境分布全国产稻区均有生产,而以南方早稻谷加工的谷芽为好。

性状干燥的谷芽,呈长椭圆形而扁,两端略尖,长7~9毫米,宽3~4毫米,外稃包围果实,表面黄色,坚硬,具短细毛,有脉5条。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长约2毫米,其中由一个浆片的内侧伸出1~3条淡黄色弯曲的须根(初生根)。剥去外稃,内含白米1粒,质坚,断面白色,有粉性。气无,味微甘。以粒饱满、均匀、色黄、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①《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②《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③《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备注华北地区习惯以禾本科植物粟的颖果,发芽后作谷芽用。参见“粟芽”条。

11、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云木香。

来源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ppa Decn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后撞去粗皮。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云南、四川。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2、党参

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上党人参,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泥土,晒至半干,用手或木板搓揉,使皮部与木质部贴紧,饱满柔软,然后再晒再搓,反复3~4次,最后晒干即成。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分布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

性状党参药材由于产地不同,有西党、东党、潞党等三种。①西党 根部类圆柱形,末端较细,长8~20厘米,直径约5~13毫米。根头部有许多疣状突起的茎痕,俗称“狮子盘头”,每个茎痕呈凹下点状。表面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明显纵沟,近根头处有紧密的环状皱纹,逐渐稀疏约占全体之半。皮孔横长、明显,略突出,长约0.3~0.8厘米。支根脱落处常见黑褐色胶状物,系内部乳汁溢出干燥所成。质稍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色。气特殊,味微甜。以根条肥大、粗实、皮紧、横纹多、味甜者为佳。主产陕西、甘肃。②东党 根类圆柱形,常分歧。长12~25厘米,直径约5~22毫米。根头大而明显,根外皮黄色及灰黄色,粗糙,有明显纵皱。皮孔短而突出,呈点状突起。质疏松,易折断。断面皮部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占本部之1/3,皮部有横向裂隙,木部射线亦成裂隙。以根条肥大、外皮黄色、皮紧肉实、皱纹多者为佳。主产东北等地。③潞党 根类扁圆柱形,单一,长约8~22厘米,直径约7~10毫米,亦有较长大者。根头部无明显“狮子盘头”。根表面浅灰棕色,有深而不规则的纵皱沟,近根头处有较稀横纹。质较轻,易折断,断面不规则。气微,无香气,味甜。以独支不分叉、色白、肥壮粗长者为佳。主产山西,多为栽培品。野生于山西五台山等地者称“台党”。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①《本经逢原》:“清肺”②《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③《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④《科学的民间药草》:“补血剂。适用于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⑤《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

备注同属植物川党参的根,亦同等使用,商品称“川党”。根类圆柱形,末端稍细,很少有分歧,长约15~35厘米,直径约5~25毫米。根头部呈“狮子盘头”状。表面灰黄色,有明显纵皱沟,遍体或只顶端有较稀的横纹。支根脱落处有溢出乳汁而凝成的黑褐色类胶状物。质较坚实,易折断,断面裂隙少,木部黄色,其外围有一圈浅棕色环。皮部淡黄色。气香味甜。产四川、湖北等地。此外,同属植物中供党参药用的尚有:管花党参(又名甜党、叙党,产四川、贵州);绿花党参(产四川);秦岭党参(又名大头党参,产陕西、甘肃);新疆党参(产新疆);柴党(产四川、甘肃)等。

13、麦冬

别名麦门冬,沿阶草。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冠心康颗粒

冠心康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冠心康颗粒的基本资料冠心康颗粒(现代标准)名称冠心康颗粒拼音GuanxinkangKeli成份赤芍丹参降香红花川芎性状本品为棕色颗粒;味甜、微苦。功能主治活血行气

肝康颗粒

肝康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肝康颗粒的基本资料肝康颗粒(现代标准)名称肝康颗粒拼音GankangKeli成份柴胡田基黄茵陈蒲公英甘草金钱草性状本品为淡棕色或棕色颗粒;气香,味苦。功能主治清肝利

骨疏康颗粒

骨疏康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骨疏康颗粒的基本资料骨疏康颗粒(现代标准)名称骨疏康颗粒拼音gushukangkeli成份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辅料为糊精。性状本品为

妇血康颗粒

妇血康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妇血康颗粒的基本资料妇血康颗粒(现代标准)名称妇血康颗粒拼音FuxuekangKeli成份滇桂艾纳香蔗糖可溶性淀粉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调经。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

宫炎康颗粒

宫炎康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宫炎康颗粒的基本资料宫炎康颗粒(现代标准)名称宫炎康颗粒拼音GongyankangKeli成份当归赤芍北败酱香附炮姜泽兰川芎红花柴胡海藻车前子延胡索性状本品为棕

小儿康冲剂

小儿康冲剂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2味。小儿康冲剂的基本资料小儿康冲剂(现代标准)名称小儿康冲剂拼音Xiao'erkangChongji成份太子参葫芦茶山楂乌梅蝉蜕白芍麦芽榧子槟榔陈皮茯苓白术

利咽康颗粒剂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利咽康颗粒剂由玉竹、葛根、知母、麦冬等中药组成,经临床观察对急、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均有一定疗效,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理气化痰之功效。现将其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药品利咽康颗

心痛康胶囊

心痛康胶囊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心痛康胶囊的基本资料心痛康胶囊(现代标准)名称心痛康胶囊拼音XintongkangJiaonang成份白芍、红参、淫羊藿、北山楂。性状本品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气香

小儿宣肺止咳颗粒

小儿宣肺止咳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4味。小儿宣肺止咳颗粒的基本资料小儿宣肺止咳颗粒(现代标准)名称小儿宣肺止咳颗粒拼音xiaoerxuanfeizhikekeli成份麻黄、竹叶、防风、西南黄芩、

小儿退热颗粒

小儿退热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2味。小儿退热颗粒的基本资料小儿退热颗粒(现代标准)名称小儿退热颗粒拼音Xiao’erTuireKeli成份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栀子、牡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