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痔灵片
Posted 地榆
篇首语: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消痔灵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消痔灵片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
消痔灵片的基本资料
消痔灵片(现代标准)名称消痔灵片
拼音Xiaozhiling Pian
成份五倍子、白蔹、卷柏、地榆、槐花、牛羊胆酸。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黑色;味苦。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解毒敛疮。用于内外痔疮。
规格每片重0、4克(薄膜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1、忌烟酒,忌食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2、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3、孕妇慎用。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脾虚大便溏者慎用。6、内痔出血过多或原因不明的便血应去医院就诊。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部标二十册
消痔灵片相关中药材
1、五倍子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文蛤,木附子,盐麸叶上球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其寄主植物分别参见“盐麸子”、“膏麸杨根”、“红麸杨”条。角倍蚜的虫瘿,称为“角倍”,多于9~10月间采收;倍蛋蚜的虫瘿称为“肚倍”,多于5~6月间采收。如收采过时,则虫瘿开裂;影响质量。采得后,入沸水中煎3~5分钟,将内部仔虫杀死,晒干或阴干。
性状①角倍 又名:菱倍,花倍.呈不规则的囊状或菱角状,有若干瘤状突起或角状分枝,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灰白色软滑的绒毛,质坚脆,中空,破碎后可见黑褐色倍蚜的尸体及白色外皮和粉状排泄物。壁厚1~2毫米,内壁浅棕色,平滑。破折面角质样。气微而特异,味涩而有收敛性。以皮厚、色灰棕、完整不碎者为佳。②肚倍 又名:独角倍。呈纺锤形囊状或长圆形,无突起或分枝,外表毛茸较少,壁厚2~3毫米,折断面角质样,较角倍光亮。以个大、皮厚、质坚、完整者为佳。上述药材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等地。此外,如湖南、河南、甘肃、广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地亦产。以角倍的产量为大,肚倍的质量为佳。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止血,解毒。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目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①《本草拾遗》:“治肠虚泄痢,热汤服”②《日华子本草》:“治中药毒,消酒毒”③《开宝本草》:“疗齿宣疳蠿,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④《本草图经》:“生律液”⑤《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⑥《本草衍义补遗》:“菩收顽痰,解诸热病”⑦《本草荤筌》:“煎汤洗眼目,消亦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⑧《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用于火伤及烫伤”
2、地榆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涩地榆,马连鞍薯,山红枣根,赤地愉,紫地榆,枣儿红,岩地芨,红地榆,水橄榄根,花椒地输,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黄瓜香,玉札,山枣子,酸赭,豚榆系,白地榆,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血箭草。
来源为蔷薇种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茎。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苗枯萎后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的灌木丛、草原、山坡或田岸边。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此外,甘肃、江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圆柱形,梢弯曲,长约8~13厘米,径约0.5~2厘米。外皮暗紫红色或棕黑色,有纵皱及横向裂纹,顶端有时具环纹。少数有圆柱状根茎,多数仅留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粉红色残淡黄色,有排成环状的小白点。气无,味微苦涩。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凉血上血,清热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①《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②《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③《药性论》:“止血痢蚀脓”④《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⑤《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⑥《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⑦李杲:治胆气不足。⑧《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⑨《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⑩《本草正》:“清火明日。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⑾《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⑿《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备注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同属植物小白花地榆(东北、内蒙古)、细叶地榆(东北)、大花地榆(内蒙古)、长叶地榆(东北、内蒙古)等,亦同等入药。
3、白蔹别名白根,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八卦牛,白浆罐,狗天天,癞痢茶,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兔核,人卦牛,地老鼠,野着薯,母鸡抱蛋。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春、秋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后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荒山的灌木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西、陕西、广西、内蒙古等地。主产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此外,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治痈肿,疔疮,瘰疬,烫伤,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①《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②《别录》:“下赤白,杀火毒”③《药性论》:“治面上疱疮”④《日华子本草》:“止惊邪,发背,瘰窃,肠风,痔漏,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烫火疮,生肌止痛”⑤《本草图经》:“治风,金疮”⑥李杲:“涂一切肿毒,敷疔疮”⑦《纲目》:“解狼毒毒”
4、槐花别名槐蕊,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夏季,花初开放时采收花朵,商品称“槐花”;花未开时采收花蕾,商品称“槐米”。除去杂质,当日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平原或植于庭园。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而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广西、辽宁等地为主产区。
性状①槐花 干燥花朵,花瓣多数散落,完整的花呈飞鸟状,直径约1.5厘米,花瓣5枚,黄色或淡棕色,皱缩、卷曲。基部萼筒黄绿色,先端5浅裂。雄蕊淡黄色,须状,有时弯曲。子房膨大。质轻,气弱,味微苦。以色黄白、整齐、无枝梗杂质者为佳。②槐米 又名:槐花米(《医方易简》)。系干燥的花蕾,呈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5毫米,宽1.5~2毫米。外表黄褐色或黄绿色,稍皱缩,下部为钟状花萼,先端具不甚明显的5齿裂,有时有短柄,上部为未开放的花冠,大小不一,花萼和花冠的外面均疏生白色短柔毛。质松脆。气弱,味微苦。以花蕾足壮、花萼色绿而厚、无枝梗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①《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②《医学启源》:“凉大肠热”③《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④《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⑤《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⑥《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⑦《本草求原》:“为凉血要药。治胃脘卒痛,杀蛔虫”⑧《东北药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5、羊胆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胆,宰羊时割取胆囊,将胆管用线扎紧,悬通风处晾干。亦可取新鲜胆汁入药。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①《别录》:“青羊胆:主青盲,明目”②《药性论》:“点眼中,主赤障白膜风泪”③《千金·食治》:“主诸疮”④《唐本草》:“疗疳湿、时行热螵疮,和酢服”⑤《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治青盲雀目,风眼翳障,食道结核,肺痨吐血,喉头红肿及黄疸”
6、卷柏别名豹足,求股,神投时,交时,石莲花,回阳草,不死草,长生不死草,万年松,长生草,石花,还魂草,九死还魂草,见水还阳草,佛手草,万年青,老虎爪,山卷柏,打不死,铁拳头,岩松,豹足,山拳柏,卷柏叶,卷柏炭,万岁,一把抓,大还魂草,回生草,含生草,地面草。
来源为卷柏科植物卷柏的全草。春、秋均可采收,但以春季采者色绿质嫩为佳。采后剪去须根,酌留少许根茎,去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岩石上。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山东、辽宁、河北。
性状干燥全草,全体卷缩成团,似拳形,有时似扁球形状,大小不一,一般长5~10厘米。枝叶丛生,形扁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质脆,易折断。基部残留少数簇生的须根。无臭,无味。以绿色、叶多、完整不碎者为佳。
功能主治生用破血,炒用止血。生用治经闭、症瘕,跌打损伤,腹痛,哮喘;炒炭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①《本经》:“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症瘕、血闭、绝子。”②《别录》:“止咳逆,治脱肛,散淋结,头中风眩,痿蹶,强阴益精。”③《药性论》:“治月经不通。”④《日华子本草》:“镇心,除面皯,头风,暖水脏。生用破血,炙用止血。”⑤《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行气,炒黑止吐血。”⑥《现代实用中药》:“治尿血。”⑦《安徽药材》:“外用可治刀伤。”⑧《南宁市药物志》:“治热性肠出血及子宫出血,外用接骨。”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垫状卷柏的全草亦同等入药。外形与上种相似,根散生。茎自基部分枝,丛生。中叶先端直向,形成2平行线,叶缘厚,全缘。分布四川、云南、西藏、广西、广东、江西、湖北、河南、河北等地。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化痔灵片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2味。化痔灵片的基本资料化痔灵片(现代标准)名称化痔灵片拼音HuazhilingPian成份黄连琥珀苦地胆三七五倍子猪胆汁膏石榴皮枯矾雄黄(水飞)槐花乌梅诃子性状本品为
熊胆痔灵栓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熊胆痔灵栓的基本资料熊胆痔灵栓(现代标准)名称熊胆痔灵栓拼音XiongdanZhilingShuan成份熊胆、炉甘石(煅)、冰片、珍珠母、胆糖膏、蛋黄油。性状本品
熊胆痔灵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熊胆痔灵膏的基本资料熊胆痔灵膏(现代标准)名称熊胆痔灵膏拼音XiongdanZhilingGao成份熊胆、冰片、炉甘石(煅)、珍珠母、胆糖膏、蛋黄油、凡士林。性状
消痔栓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9味。消痔栓的基本资料消痔栓(现代标准)名称消痔栓拼音XiaozhiShuan成份龙骨轻粉冰片珍珠性状本品为灰白色栓剂;气辛、凉。功能主治收敛,消肿,止痛,止血。用于内外痔
消痔软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消痔软膏的基本资料消痔软膏(现代标准)名称消痔软膏拼音XiaozhiRuangao成份熊胆粉地榆冰片功能主治消肿、止血、止痛。用于炎性、血栓性外痔,I、II期内痔属
消痔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6味。消痔丸的基本资料消痔丸(现代标准)名称消痔丸拼音XiaozhiWan成份地榆牡丹皮三颗针皮大黄黄芪白芨槐角防己白术当归火麻仁(炒黄)动物大肠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
鳖甲消痔胶囊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9味。鳖甲消痔胶囊的基本资料鳖甲消痔胶囊(现代标准)名称鳖甲消痔胶囊拼音iejiaxiaozhijiaonang成份黄柏、地榆、槐角、桅子、忍冬藤、土大黄、鳖甲、地瓜
消痔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消痔汤的基本资料消痔汤(凌朝光方)处方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复方酸藤消痔胶囊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复方酸藤消痔胶囊的基本资料复方酸藤消痔胶囊(现代标准)名称复方酸藤消痔胶囊拼音FufangSuantengXiaozhiJiaonang成份诃子、酸藤果、短
槐花消痔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槐花消痔汤的基本资料槐花消痔汤(蒲孝生方)处方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