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梗汤

Posted 延胡索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通梗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梗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

通梗汤的基本资料

通梗汤(施今墨方)

处方九香虫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丹参12克,三七粉3克,木香6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气机郁结,血脉瘀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通梗汤相关中药材

1、九香虫

别名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黑兜虫,蜣螂虫,打屁虫,屁巴虫。

来源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全虫。冬、春二季捕捉。捕得后放罐内,加酒,盖紧,将其闷死,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午。

生境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虫体呈六角状椭圆形而扁平,表面红棕色咸棕黑色,长约2厘米,宽约1.2厘米。头很小,呈类三角形。背部有膜质半透明的翅2对,将翅除去后可见背部橙红色,有节,近边缘有1毫米宽的边,棕褐色与棕色相间排列成节纹状。胸部的足多己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有油光,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油样粉状物。气如茴香,味微咸。以个均匀、棕褐色、油性大、无虫蛀者为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①《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②《本草新编》:“兴阳益精”③《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2、延胡索

别名玄胡素,元胡,延胡,玄胡索,元胡索。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5~6月间当茎叶枯萎时采挖。挖取后,搓掉外面浮皮,洗净,分别大小,放入开水中烫煮,随时翻动,至内部无白心呈黄色时,捞出晒干,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潮及虫蛀。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或为栽培。分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主产浙江。

性状干燥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1~2厘米,表面黄色或褐黄色,顶端中间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或有疙瘩状凸起。质坚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有蜡样光泽。无臭,味苦。以个大、饱满、质坚、色黄、内色黄亮者为佳。个小、色灰黄、中心有白色者质次。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①《雷公炮炙论》:“治心痛欲死”②《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③《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④《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⑤《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备注东北辽宁等地产一种山延胡索,为同属植物东北延胡索的块茎。在《本草》中最早捉及的即为此种,如《本草拾遗》云:“延胡索生奚国,从安东来,根如半夏,色黄。”东北地区所产的山延胡索,除上述品种外,还有同属植物迷延胡索和齿瓣延胡索的块茎。江苏所产的苏延胡,为同属植物土延胡的块茎,药材直径0.5~1.2厘米,表面黄色至土黄色;断面黄白色,粉状,中间多已裂或空隙,品质较差,产量极小。

3、五灵脂

别名灵脂,糖灵脂,灵脂米,灵脂块,药本,寒号虫粪,寒雀粪。

来源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和飞鼠等的干燥粪便。全年可采,但以春、秋为多,春采者品质较仕。采得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按形状分别为“灵脂块”和“灵脂米”两类。

性状①灵脂块 又名:糖灵脂。系由许多粪粒凝结而成,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柱形,其表面常碎裂,呈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较易破碎,断面不平坦,可模糊地看出粪粒的形状,有时呈纤维性。气腥臭,味苦。以块状、黑棕色、有光泽、油润而无杂质者佳。②灵脂米 又名:散灵脂。呈长椭圆形圆柱状,两端钝圆,长5~15毫米,直径3~6毫米。表面黑棕色,较平滑残微祖糙,常可见浅色的斑点,有的具有光泽。体轻而松,易折断,断面黄色,黄绿色或黑棕色,呈纤维性。气微弱,味微苦咸。以表面粗糙,外黑棕色、内黄绿色,体轻无杂质者佳。品质较灵脂块为差。以上2种药材主产河北、山西。此外,甘肃、吉林、新疆、北京郊区亦产。

功能主治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①《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②《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③《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④《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⑤《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疃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痫,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⑥《本草述》:“主损伤接骨”⑦《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4、丹参

别名红根,大红袍,血参根,血山根,红丹参,紫丹参,郄蝉草,赤参;木羊乳,逐马,奔马草,山参,红根,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精选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蜜罐头,朵朵花根,蜂糖罐,亦参,木羊乳,紫党参,烧酒壶根。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自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采挖最宜。将根挖出,除去泥土、根须,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阳处。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山西、陕西、甘肃、广西等地。主产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此外,湖北、甘肃、辽宁、陕西、山东、浙江、河南、江西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茎顶部常有茎基残余,根茎上生1至多数细长的榀。根略呈长圆柱形,微弯曲,有时分支,其上生多数细须根,根长约10~25厘米,直径约0.8~1.5厘米,支根长约5~8厘米,直径约2~5毫米,表面棕红色至砖红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皱或栓皮,多呈鳞片状剥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带角质或纤维性,皮部色较深,呈紫黑色或砖红色,木部维管束灰黄色或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气弱,味甘微苦。以条粗、内紫黑色,有菊花状白点者为佳。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①《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②《吴普本草》:“治心腹痛”③《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④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⑤《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⑥《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⑦《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⑧《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⑨《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备注此外,尚有下列几种植物的根,有些地区亦作丹参使用:①甘肃丹参,根呈圆锥形。叶多基生或生于茎的下部,十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或戟形。使用于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西藏。②褐毛丹参,叶背面密生褐色柔毛。使用于甘肃、宁夏、青海、云南。③滇丹参,根肉质,肥厚,纺锤形,数个簇生。叶根生,单叶或羽状复叶,单叶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微心形,两面多皱纹及微柔毛,边缘有圆齿;羽状复叶有小叶3~5。轮伞花序有花4~6,于茎顶排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冠青紫色。使用于云南地区。

5、三七

别名山漆,金不换,血参,参三七,田三七,田漆,田七,山漆,人参三七;佛手山漆山漆;参三七;田七;滇三七,盘龙七,滇七,汉三七。

来源为五茄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收。选生3~7年以上者,挖取根部,去净泥土,剪除细根及茎基,晒至半干,反复搓揉,然后晒干。再置容器内,加入蜡块,反复振荡,使表面光亮呈棕黑色。本品以夏、秋采者,充实饱满,品质较佳,称为“春七”;冬采者,形瘦皱缩,质量较差,称为“冬七”。其剪下的粗支根,称为“筋条”;较细者为“剪口三七”;最细者为“绒根”。

生境分布栽培或野生于山坡林阴下。主要栽培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有野生。主产云南、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类圆柱形或纺锤形,长约3~5厘米,直径约0.3~3厘米,顶端有根茎残基。外表灰黄色或棕黑色,有光泽,具断续的纵皱纹,及横向隆起之皮孔,并有支根的断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木部与皮部常分离,皮部黄色、灰色或棕黑色,本部角质光滑,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先苦而后微甜。以个大坚实、体重皮细、断面棕黑色、无裂痕者为佳。“筋条”、“剪口”及“绒根”大多不饱满而有较多的纵皱,并带有灰黄色的栓皮。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或角质状。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备注同属植物秀丽假人参(又名:竹节三七)。三七号称“金疮要药”,人们把它比为“金不换”,是外科、伤科的常用药物,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中即含有本品。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种在田野,称为“田七”。三七的叶,也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6、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云木香。

来源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ppa Decn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后撞去粗皮。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云南、四川。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7、香附

别名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雀头香,猪通草茹,莎草,三棱草,香头草,回头青。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春、夏、秋三季均可采,一般在秋季挖取根茎,用火燎去须根及鳞叶,入沸水中片刻,或放蒸笼中蒸透取出晒干。再放入竹笼中来回撞擦;用竹筛去净灰屑及须毛,即成光香附。亦有不经火燎,即将根茎装入麻袋撞擦后晒干者。也有用石碾碾去毛皮,称为香附米。

性状干燥根茎多呈纺锤形,有时略弯曲。长1.5~4.5厘米,直径5~10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及数个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棕色毛状鳞片及残留的根痕;去净毛须者,则外表光滑,环节不明显。质坚硬,经过蒸煮者断面色棕黄而微紫红,显角质性;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周边与中心分层明显,中心色略深。气芳香,味微苦。以个大、色棕褥、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主产山东、浙江、湖南、河南。其他地区亦多有生产。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佳。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8、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云木香。

来源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ppa Decn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后撞去粗皮。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云南、四川。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辛梗汤

辛梗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辛梗汤的基本资料辛梗汤(《医方类聚》卷二六三引《简易方》)处方人参干葛各90克白术茯苓甘草(炙)净细辛桔梗(炒)各60克柴胡升麻各23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儿风

当归蒲梗汤

当归蒲梗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4味。当归蒲梗汤的基本资料当归蒲梗汤(《银海精微》卷下)处方薄荷、桔梗、知母、黑参、赤芍药、黄芩(酒炒)、生地黄、菊花、茺蔚子、当归、桑白皮、防风、川芎、白芷、甘草。

含有白皮的处方(十四)

处方1、当归蒲梗汤处方薄荷、桔梗、知母、黑参、赤芍药、黄芩(酒炒)、生地黄、菊花、茺蔚子、当归、桑白皮、防风、川芎、白芷、甘草。功能主治眼生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用法用量水1钟煎服。摘录《银海精微》

含有地黄的处方(三十四)

处方1、当归蒲梗汤处方薄荷、桔梗、知母、黑参、赤芍药、黄芩(酒炒)、生地黄、菊花、茺蔚子、当归、桑白皮、防风、川芎、白芷、甘草。功能主治眼生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用法用量水1钟煎服。摘录《银海精微》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二十四)

处方1、清化汤处方半夏茯苓陈皮神曲山楂籽麦芽黄连(姜汁炒)青皮香附子山栀子功能主治治妊娠饮食停滞,胸腹饱闷,呕吐恶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一处方2、辛梗汤处方人参干葛各90克白术茯苓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