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乌药丸

Posted 乌药

篇首语: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天台乌药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台乌药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

天台乌药丸的基本资料

天台乌药丸(《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天台乌药(醋炙,或炒)半夏各15克 白姜7.5克 羊屎10枚(羊腹内者)

制法上用文武火炒,研末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逆,腹内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红酒下。

天台乌药丸相关中药材

1、乌药

别名旁其,天台乌药,鳑魮,矮樟,矮樟根,铜钱柴,土木香,鲫鱼姜,鸡骨香,白叶柴,天台乌,台乌,香桂樟,班皮柴。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商品称为“乌药个”。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称为“乌药片”。

生境分布生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丛中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处。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性状①乌药个 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②乌药片 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平整而有弹性。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此外,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亦产。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功能主治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①《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③王好古:“理元气”④《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⑤《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⑥《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备注广西地区另有一种乌药,植物为白胶木,形态与本种相似,主要区别:其老叶下面密生金黄色或锈色贴伏柔毛,有光泽。参见“千打锤”条。

2、半夏

别名地文,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和姑,蝎子草,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地鹧鸪,地茨菇,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捉嘴豆子,地巴豆,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珠半夏,裂刀菜,麻草子,三叶半夏,三叶老,麻玉果,燕子尾,地文,害田。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地;以四川产量大、质量好。

性状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8~2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着,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亦作半夏使用。与半夏的主要区别点为:掌叶半夏的块茎较大,通常直径3~4厘米;叶片掌状,有小叶9~11枚。参见“掌叶半夏”条。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乌药的处方(九)

处方1、回生丹别名仙传保产回生丹、人参回生丹、妇科黑豆丸、保育回生丸处方锦纹大黄(为末)1斤,苏木(打碎,用河水5碗,煎汁3碗,听用)3两,大黑豆(水浸,取壳,用绢袋盛壳,同豆煮熟,去豆不用,将壳晒干

含有乌药叶的处方

乌药叶(别名蒡箕茶),辛;温,温中理气;消肿止痛。主脘腹冷痛;小便频数;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烫伤,本文介绍了含有乌药叶的处方2个。处方1、补肾丸处方乌药叶、侧柏叶。制法上酒蒸,晒干为末,粥为丸,如梧桐

含有乌药的处方(四)

处方1、茴香丸别名茴香煎处方威灵仙(洗去土)3两,川乌头(炮,去皮脐)3两,陈皮(去白)3两,防风(去苗)3两,川楝子(麸炒)3两,萆薢3两,乌药(去土)5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2两,赤小豆

含有乌药的处方(二)

处方1、覆盆子丸处方覆盆子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黄耆(炙,锉)1两,五味子1两,补骨脂(炒)1两,乌药1两,石斛(去根)1两,泽泻1两,荜澄茄1两,沉香(锉)1两,巴戟天(去心)1两,熟干

含有乌药的处方(三)

处方1、菟丝子丸处方菟丝子(酒浸1宿,焙)5两,泽泻(酒浸1宿,略蒸,焙)5两,大附子(炮,去皮)5两,肉桂5两,苁蓉(酒浸1宿,焙)3两半,杜仲(制)3两半,熟地黄(投水中沉者是,酒浸1宿,焙)3两

乌金止痛丸

乌金止痛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7味。乌金止痛丸的基本资料乌金止痛丸(现代标准)名称乌金止痛丸拼音WujinZhitongWan成份大黄当归香附(酒醋炒)苏木益母草僵蚕(姜汁制)黑豆乌药五灵脂延胡索

妇科乌金丸

妇科乌金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8味。妇科乌金丸的基本资料妇科乌金丸(现代标准)名称妇科乌金丸拼音FukeWujinWan成份香附蚕茧(炭)当归肉桂没药红花益母草五灵脂大黄乳香苏木乌药木香莪术桃仁黑

芙蓉丸

芙蓉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芙蓉丸的基本资料芙蓉丸(《古今医鉴》卷十)处方哑芙蓉、乳香、没药、孩儿茶、鹿茸(去毛,酒蒸)、官桂、玄胡索(酒浸,微炒)、乌药(炙)、陈皮、五加皮、粉草(炙)各等分。

五德丸

五德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五德丸的基本资料五德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处方补骨脂120克(酒炒)吴茱萸(制)160克木香60克干姜(炒)120克五味子(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或用乌药亦可)60克

宝珍丸

宝珍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6味。宝珍丸的基本资料宝珍丸(《玉案》卷五)处方牡蛎(煅)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龙齿(煅)1两,益智仁1两,乌药1两,杜仲1两2钱,石菖蒲1两2钱,山茱萸1两2钱,茯